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烧的机理原因对策误区全分析(全面汇总整编版)

发烧的机理原因对策误区全分析(全面汇总整编版)

发烧的机理原因对策误区全分析(全面汇总整编版)
发烧的机理原因对策误区全分析(全面汇总整编版)

发烧的机理、原因与治疗

一、基础知识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大体来说,正常体温为摄氏37度,但实际上,体温总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只要在36.3~37.2℃的范围即为正常。

一般早上体温略低,下午体温最高,午夜2~4点时体温最低,但不会相差1℃。在剧烈运动、劳动或吃饭后体温会暂时升高。女性在月经前和怀孕期间体温比正常要高一点,而老年人的体温比青壮年略低一点。

什么是发烧?

发烧就是指体温不正常地上升了。测量肛门温度比较接近人体深处的体温,腋下温度和口腔温度要差一点。肛门温度为38℃以上,或口腔温度、腋下温度在37.5℃以上就是发烧了。

按体温高低可分为不同程度的发烧,37.4~38℃为低烧,38.1~39℃为中等程度发烧,39.1~41℃为高烧,超过41℃为超高热。

发烧对身体有害吗?

大多数人发烧,尤其高烧时,往往会很担心,以为病的不轻。事实上,发烧的程度不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就是说,小病也可以发高烧,大病有时反而不发烧或只是轻微发烧。

发烧对人体既有害又有用,不能一概而论。发烧最大的用处是起到警钟的作用,它提醒你身体可能出了问题,同时它也是身体免疫功能的一部分。

发烧本身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比较小,而引起发烧的原因才是真正需要注意的。但发烧时间太长、温度较高时,会使人觉得疲乏、无力、食欲差、不精神,不利于疾病的痊愈,而小孩子发高烧时,如果引起多次抽筋,抽筋持续时间又很长的话,就有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没有汗干烧的话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家长遇到孩子发热时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二、发烧与退烧的机理

(一)西医:

产热机理是正常体温的恒定有赖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的调节。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及其毒素侵袭后,剌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但内热原并非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使中枢合成与释放PG增加。PG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提高到37度以上,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体温升高。大多数退热药是通过抑制中枢PG合成而发挥退热作用。所以一般退热药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纽约联合医院医学中心儿科主任Jeffrey L. Brown医生说:“只有外源性儿童发烧,如大热天闷在车厢里引起中暑时的发烧,才与大脑损伤相关。内源性发烧一般不会造成大脑损害。”他认为,过度治疗发烧并不能预防儿童惊厥,而且这种惊厥与大脑损伤和学习能力低下无关。但对于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可能意味着严重的问题,父母应立即带婴儿去就诊。

美国儿科学会药物委员会主任Richard Gorman医生指出,发烧的治疗应严格限制为以儿童舒适为目的。但经常在临床上见到的情况是,当孩子已经舒适时,医生还进行过度的治疗。他认为,如果儿童体温达38.8度,但舒适地躺在沙发上,那么无需对其发烧进行治疗;如果儿童呈痛苦、烦躁、激惹表现,那么,医生建议在温度超过38.3摄氏度时应予以治疗。多项研究表明,不治疗低烧实际上可能有助于儿童更快地消除感染。体温升高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它使身体成为一个不利于病毒或细菌生存的宿主。

发烧是因为体内白细胞为了吞掉细菌而迅速增加,耗氧增加而引起发烧,虽然体温37C是一

般的正常值,但这数字并非固定值。"每个人的正常体温都不尽相同,而且在一天当中会有很大的波动。食物、过多衣物、情绪兴奋、激烈运动等,都会提升体温。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三、发烧的原因:

(一)中医

发烧即发热,其机理概括言之有二:外邪侵袭,正气抵御,邪正相持,战火纷飞也;脏腑不和,气血不畅,阴阳失调,虚实夹杂也。无论是外因或是内因所致,发烧都是一种机体防卫性反应,说明正气尚存,可堪战备之用。

我们鼻子呼吸的空气是热热的,我们的皮肤亦在呼吸散热,排散水分、出汗。呼吸、排汗所排出的热气,并非身体的发炎,乃是心肾的君火、相火上升所产生的体温,即消化营养,产生体能所产生的余热之排放。五行调和不周,体热排放不良,乃造成发烧,即余热被蓄积而成,故发烧的原因可列举如后:

1.感冒:

感冒发烧,因五脏调理五气产生体能而生体温,若五脏调理五气,热不能排,为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蔽塞,即肺金毛孔收敛(肺主皮毛),致体温、热气无法从皮肤毛孔排出,即是发烧的感冒为最多。

感冒发烧,不是外来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更不是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只是身体的表皮、毛孔被蔽塞而已,分为伤风、伤寒、伤(中)暑、湿、热,等中医学谓之表证,细菌、病毒根本未进入体内,经曰:"寒邪外束,阳不得越,郁而为热(发烧)"。

2.伤食:

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的发烧,以婴幼儿为最多。此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3.虚劳:

因身体虚,水火(心肾)不能即济,风木动摇,时憎寒壮热,乃体温外越,不能为身体产生体能,并非发炎,是今日妇女更年期,身体衰弱,故须辨别心虚发热、脾虚发热、肝肾虚发热而调治,不可退烧,是为虚损发烧。

4.瘀血:

受伤时因气血循环受瘀血阻滞,瘀积的瘀血将体温升高而发烧,只要化瘀血,发烧即可痊愈。许多受伤而成植物人者,乃因瘀血阻滞,或被用冰块冰瘀血致血凝不散,或被强力消炎,消炎即伤心、肾,因心肾同为少阴经,肾主骨、骨主髓、脑为髓海,受伤植物人的造成,乃因心、肾的衰弱,更被消炎而心的循环无力将瘀血排出,并非脑受伤害的问题,化瘀血烧即退,心肾补强,瘀血排出植物人亦能恢复健康。

许多十三、四岁的少女,月经初来时,被打德国麻疹疫苗,或感冒月经来,被消炎伤心肾,致经来不止,或经血逆行至鼻、齿流血,被止血致瘀血内结,复又感冒再被消炎,乃为今日十二、三岁学童血癌、瘀血发烧不退的主因。

5.出痘疹:

出痘疹发烧是在促使病毒产生免疫功能,如谷子、各种种子发芽时的产生温度,痘疹必发烧才能促使病毒发挥排除尽净,产生免疫功能,使五脏调适五气不致产生障碍,故出痘疹发烧不须退烧,唯须注意发痘疹时的饮食,避免并发症之发生,痘疹发透烧即退而痊愈,身体免疫功能即建立而不易再生病。麻疹和小儿急疹属于这种情况。

6.药物中毒:

三合一疫苗造成的药物中毒、头痛、呕吐、发烧,西医称为"无菌性脑脊髓膜炎"或白血

球升高至三、五万而烧不退为白血病,解毒烧即退,白血球数据亦降而康复。

7.孩子长牙齿发烧:

齿为骨之余气,而肾主骨,婴儿长牙齿时,脾土虚不能制肾水,土不能制水乃因脾虚而非感染(发炎),只要调理脾胃,发烧即可痊愈,不可消炎、退烧。

8.惊吓:

七情不顺,如孩子受惊吓而腹胀发烧,只要收惊即愈,情志不顺,抑郁忧思伤脾而发烧,消胀气烧即退。

9.妇女坐月子感冒:

妇女坐月子感冒,发烧称"月内风",与一般感冒不同治,此时气血大虚,须调理气血兼祛风,退烧始痊愈,不可以感染(发炎)治。

10.变蒸热:

这是中医的一种说法,目前没有明确的原因,认为是小儿不断长大的一个蜕变过程,变蒸热的特征是没有特别原因发烧,除了发热没有其它症状,可以看上嘴唇内有白色小豆,称为变蒸珠子,这种发热正常,不用治疗。

(二)西医

现代研究也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5℃)其吞食能力加强。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二、内在因素: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

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三、退烧

小儿发烧不退,家长莫要着急送医院。许多家长一见宝宝发热就手足无措,要么立刻带孩子往医院跑。其实一些小儿体温处在37.8℃以下的低度发热时,仍然照吃、照玩,没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这时家长不必用药,暂时观察即可。因为这种程度的发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一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如果72小时之内没有出现新的症状,只是反反复复发烧,就坚持继续给宝宝服药。一旦孩子持续烧三天,而且状况越来越差,有点迷迷糊糊的,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就应该再去医院进行复查。

发烧的治疗并不困难,只要找出发烧的原因,如感冒发烧,只要使汗流出发烧即退。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

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5℃)其吞食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不过,温度高,适度退烧也是必要的。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份蒸发,更是恶性循

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次发的伤害是不必要的。

发热时推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温热水擦拭,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每次5-15分钟就能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

发热时看医生是正确的,但看了不负责任的医生就麻烦了,所以特别注意。

(一)家庭正确的退烧法:

那么哪些方法是爸妈在未带宝宝就医前,可在家中事先处理的呢?综合专家的建议,作为父母的您,正确的退烧方法应该是: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给宝宝洗温水澡(水的温度要近似宝宝发烧时的温度,过冷和过热对发烧的宝宝都不好),洗澡不超过2分钟。就用热毛巾热敷(当然,热敷的温度还是近似体温)。一般尽量别给宝宝用冷的东西敷,因为宝宝身体很热,一碰到很冷的容易引起宝宝抽搐。对了哦,千万别用酒精或者酒之类的东西檫胸口,宝宝太小,用这些东西,宝宝吸入究竟或者酒的话容易引起宝宝醉,再加发烧就容易造成昏睡,这个一定要慎重。

4、用退热贴: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退烧贴,最好把它先放在冰箱冷藏一会用,效果好些,

其实退烧贴真正的效果是让宝宝感觉头部舒服点,但是很少能真的帮宝宝退烧,一天用的不超过三个哈,别一直贴着,皮肤也是需要呼吸的嘛。

5、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3岁内的小儿每次饮水不应超过100毫升,3岁以上可增至150毫升。只要小便正常,可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少量多次饮水。由于婴幼儿的消化道粘膜相当脆嫩,经受不了过冷或过热水的刺激。若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就去喂宝宝,则易发生不适甚至痉挛;过热的水则易发生烫伤。所以夏天以室温即可,冬天也只需控制在40℃左右为宜。经研究,喝烧开后再冷却至室温的水最有利于健康。烧开后再冷却的水,其中的气体比未煮之前少一半左右,因而水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增加。这样的水与人体细胞内水的特性十分接近,与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所以凉开水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并透过细胞膜,有利于新陈代谢,增加备注中的血红蛋白,并能增进机体的免疫功能。经科学家观察,常饮凉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不易疲劳。要注意的是,凉开水暴露在空气中后,气体又会重新进入水中。因此,烧开后冷却4-6小时内的凉开水,是最理想的饮用水。长期贮存以及反复倾倒的凉开水会被细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不要将凉开水反复烧开,否则水中的重金属浓缩,不利健康。夏天可饮与室温温度相同的凉开水,冬天则应饮稍温的开水,因太冷的水会损伤孩子娇嫩的消化道黏膜,影响消化能力,引起腹痛、食欲不振等,甚至发展为胃炎。

宝宝不爱喝水,的确让妈妈头痛!可以试不同的办法,比如:1、匙子喂、2、水里加些酸酸甜甜的水果汁、3、一边用玩具逗宝宝一边喂水,这种方式一般宝都喜欢!4、实在不想喝过一会儿再喂!注意,在宝不愿意喝时千万别勉强,强喂容易呛到孩子,下次孩子更怕喝水了!方法一:在游戏中爱上白开水。好习惯要慢慢培养。我是这样做的,找来两只小杯子,每只小杯子都倒上同样多的白开水,一只杯子给宝宝,一只杯子给我,然后我们来玩

干杯的游戏,每次干杯都要真的把杯子里的水喝干。宝宝一下就爱上了这个游戏,喝白开水的问题也一下就解决了。方法二:宝宝睡觉醒后和玩耍投入时,给宝宝喝白开水,因为这个时候宝宝很乖,很容易接受他平时不爱接受的事情。方法三:吃饭后,以漱口为名,让宝宝喝口白开水。方法四:带宝宝出去玩时,可以给宝宝找一个喝白开水的小朋友做榜样,让宝宝向他学习。方法五:每个宝宝都会有他们心目中喜欢的事物。我家宝宝特喜欢喜羊羊,我就给他编一个喜羊羊和美羊羊喜欢喝白开水的故事,后来宝宝慢慢就接受了.方法六:全家人要做好约定,在宝宝面前一律喝白开水,甚至家里在一定时间内不要存有饮料,每次妈咪要经常在宝宝面前从漂亮的热水壶里倒白开水,宝宝也就非常乖的喝了。还可以用用比赛的方法。宝宝可以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比,看谁先喝完。这一招很管用的。方法七:千万不要为了让宝宝多喝水而给宝宝喝加了饮料的白开水。夏天可以给他煮绿豆水,但一定不要给他碳酸饮料类的水.方法八:我们家养了很多花,爷爷每次浇花宝宝都在旁边看,我们就在旁边教育他,小花喝了水特别漂亮吧,宝宝想漂亮就要多喝水呀。宝宝看着花上的小水珠居然自己要求喝水让宝宝拿杯子自己喝水,把喝水当成了宝宝自己的事情和游戏。同时锻炼了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在2餐奶之间喂水,喂奶后的2个小时喂水,不喝的话,再过半小时喂,3个小时的时候,宝宝就有点饿了,多少会喝一点,然后再过1个小时或者1个半小时再喂奶,慢慢的宝宝就习惯了。少喝一次奶没关系的。如果宝宝实在不喝白水的话,可以加一点单晶冰糖,不能太甜,稍微有一点甜味就可以了。或者有一种婴儿的葡萄糖,加一点也可以。等宝宝喝水习惯了,就不要加糖了,还是喝白水最好。到3个月后,有一种秋梨膏,风铃牌的,3个月以后的宝宝就可以喝的,喝的时候也是稍微加一点。4个月以后喝亨氏的果汁,开始喝的时候要加水稀释,或者最好是用水果或

6、使用退烧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

烧药水或栓剂。

(二)必须送医院的情况

有些情况是必须送医院的。孩子患感冒、发热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呢?

1,发烧超过39℃

2,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3,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4,虚弱、呼吸增快(2个月以下呼吸次数每分钟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5,孩子呼吸困难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6,无法进食剧烈呕吐

7,抽筋、头部僵硬、身上出现紫斑

8,二个月以下之幼儿

9,儿童本身患有严重疾病

10,连续发烧二天以上

(三)中医

宝宝发烧的处理:

1/ 发烧初起:首先要根据最近发生的事情判断原因,可能与着凉、受热、吃多伤食、流行病、婴儿急疹等有关,很多并不需要特别治疗。发烧说明身体还有一定免疫能力,这时候千万不能退烧,要用辅助身体散热、提高免疫力、去毒化积的方法治疗。

散热:用温水(与体温同)擦身,也可以用温毛巾绑两个小腿,15分钟一换;

用食物散热:葛根、葱白(含根须)、生姜煮红糖水可以解表发汗,适用于寒症,但不能用于热症发热;

提高免疫力:补充维生素、益生菌;

去毒化积:中药消积泻毒能很好退烧,推荐王氏保赤丸,发烧初起按量服用,对多数发烧有效。也可以根据风热或风寒情况用金银花、藿香、板蓝根等感冒药清热。

2/ 发烧中期:发烧38到39之间是免疫力活动最强的时期,这时候不要用药物退烧,采用物理降温法最好。同时应当去看医生,密切关注是否有其他症状发生。特别小心不要让医生随便用药(这点只是根据现状而提)。如果用药,家长要记住,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效,而发烧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如病毒等,如果可以用中药双黄连、板蓝根等对消炎和杀毒都有效果,这时候吃健儿清解液也可以起到健脾退烧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必须多喝水。这时候最好看中医,记住,中药的效果并不慢,况且我们是要治病,不是治症状。

3/ 高烧:发烧39.5度以下是安全温度,超过39.5就很容易上升,容易引起惊厥反应,超过41度有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

物理降温:温水擦拭,2岁以上高烧可以用酒精(普通情况不要用酒精)加温水擦拭,控制体温在39.5左右。

用退烧药:注意不可常用,退烧药会麻痹中枢神经系统,3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柴胡针退烧,三岁以下不要用肌肉注射治疗。

中药灌肠:中药灌肠只有大型中医院可以做,主要是控制温度发展,去毒化积,直接用药,提高药物吸收能力;

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如果使用这类药物治疗,首先要做细菌培养,一般细菌培养要24小时,所以在去医院治疗,就要先做,不要等到病情严重再做。目前只有30%的医生在使用抗生素前做培养,家长要特别提醒,以免不必要地使用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同时要注意

一旦使用抗生素,之后2-8小时内一定补充益生菌,保证消化系统健康。

(四)西医

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尤其周岁以内的患儿全身症状重,多为高热、不吃奶,甚至还有抽风等。看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十分着急。那么,该怎样给患儿合理用药呢?以下几点,供使用时参考:

(1)不要急于退热。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

①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

②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③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④可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

(2)合理用药: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

①病毒灵(吗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分3次口服。

②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

③金刚烷胺,每片0.1克,小儿用量按年龄折算,允许连续服药时间为3~5日,最长不可超过10日。

④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

⑤健儿清解液,每次半瓶,每日2次,仅用于热型感冒。

(3)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

①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

②防止6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发生继生性细菌感染。

③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

④经常患扁桃体炎者。

⑤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象者。

(4)应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

②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

③3岁以下小儿肝肾尚未发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扑热息痛。

④小儿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热类药过敏史者,勿用退热药。

(五)小儿退热药应如何选择?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和就医原因。据统计,在小儿急诊留观和住院者中,发热占第一位,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和某些急性传染病是引起发热的主要疾病。众所周知,持续高热(腋温>39℃)会直接威胁病儿健康,它不仅使机体耗氧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而且可促发高热惊厥,还可使人体消化功能及防御感染的能力降低。因此,适当应用退热药可以快速降低体温,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

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数种,剂型有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四种,很多家长在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为帮助各位家长做好退热药的“选择题”,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退热药作一下介绍:

◆阿司匹林

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病死率为30%。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

◆对乙酰氨基酚

即扑热息痛,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无胃肠道刺激或出血,不影响血小板功能,无肾毒性,不会引起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目前各医院和大药房均有出售,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布洛芬

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该药退热起效时间平均为1.16小时,退热持续时间平均为近5小时,平均体温下降值为2.3度,下降百分率为88%。儿科专家认为,本品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目前各医院和大药房均有出售,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等。

◆柴胡注射液

为中药柴胡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副作用少。规格为每支2毫升,用量3岁以内小儿每次肌肉注射1/3~1/2支,大于4岁每次一支。另外,有两种退热药物要慎用。

◆复方氨基比林又叫安痛定,该药是注射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强效退热药。该药中含有的氨基比林可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若在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入本品易致急性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险。对某些患儿来说,本药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皮疹等副作用。此外,如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因此,儿科专家指出,复方氨基比林婴幼儿禁用,年长儿慎用。

◆安乃近

属于呲唑啉基类活性药物,规格有注射剂和片剂,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布洛芬和对乙酰基酚,选择哪一种呢?“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答案”,美国犹他大学儿科教授沃德(Robert M. Ward)说,“还没有足够多的试验来比较两者的效果,两种药物的代谢不同,毒性也不同”。美国儿科学会药物委员会主席乔曼(Richard Gorman)说,两药在止痛和退热方面效果相似,但布洛芬还有抗炎作用,因此对消有助。还有其它几种方法来比较两药,如配方和剂量。儿童用对乙酰基酚通常存在于甜味液体中,更易吞服;而布洛芬是非溶的,部分儿童不好用药。它们的用药间隔分别是4小时和6-8小时。因此布洛芬用数次数较少,也更方便。但它可以引起胃肠不适和呕吐,而对乙酰基酚只有极高量或长期服用时才可能引起肝损害。尽管出现肝损害的人相当少,但不应忽视其危险。网上流传的那篇文章,是因为国外和国内对小孩烧到多少度才吃退烧药有不同标准,一般国内要到38.5℃,而像澳大利亚等国家,至少要到39℃甚至40℃。

其实,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药效仅能维持数小时,体内药理作用消除后,体温将再度上升。儿童发热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选用退热药的主要依据是其疗效及副作用大小。有关研究证明,退热药的疗效由大到小依次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

和阿司匹林。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糖浆,该药短期使用常规剂量副作用轻微,可作为首选退热药。必须提醒您的是,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同时使用,或自行增加剂量,否则会使患儿出汗过多,导致虚脱、低体温(<36℃),甚至休克。半岁以内婴儿发热时不宜使用退热药来降低体温,而应该选用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洗温水澡等。当患儿拒绝口服药物时,退热栓剂用来塞肛门,由肠道吸收,退热效果迅速,非常方便,但要注意要小剂量给药,切忌反复多次使用退热过度,引起体温陡降或腹泻。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退烧药不要和碱性药同时服用,如小苏打、氨茶碱等,否则会降低退热的效果。

(六)误区

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这是不适当的。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此外,传统老一辈的‘寒到’的观念,造成一般误以为发烧时必须多穿衣服,其实刚好相反,发烧时全身能散热的地方以皮肤的表面积最大,散热效果最好,假使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大量身体的热可经由宽松清凉的外表排除,体温很容易下降。

退烧不当的问题

1/ 抗生素:发烧是体内正邪较量,抗生素好像原子弹放在战场,两败俱伤,烧虽退,后果可想而知。不是所有发烧都是有炎症,60%的发烧不能使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反而

造成病情延误、病情转化、体内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器官粘膜受到损害等综合问题增加,最后无法治疗。而很多家长还以为是自己宝宝得了奇怪的病开始就无法治疗呢。特别提示,很多抗生素对小儿十分有害,甚至造成身体永久性损害,如庆大霉素、红霉素、阿齐霉素等都有可能造成听力丧失,请务必注意。

2/ 点滴:稻草垛里的谷子太热了,是铺开散热还是用水浇谷子好?点滴就是用水降温的方法,500ml凉水加到血液里,温度降了,病却深入体内,心肝肾都要为这500ml凉水承担巨大压力,自身的免疫系统也被冲垮。温度降了,但病还是不好。

3/ 冰枕:除肺的呼吸外,皮肤也在呼吸,受外邪侵犯无法呼吸的时候就发烧,汗出烧退,乱用冰镇,反而帮助外邪阻止皮肤呼吸,邪气不出,攻入五脏六腑,病情变化加重。

4/ 乱服中药:中药副作用小,但用错一样造成病情恶化,发烧有很多情况,虚寒火燥都可以引起感冒发烧,虚寒用凉药,反而寒彻入骨,不可收拾,所以必须辩症施治,不要轻易用药。

5/ 退烧药:退烧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下降,同时也促进汗液增加排出,这样很快降低体温,但免疫系统被麻痹,无法知道身体出现毛病,完全不抵抗,使外邪在体内积存,也增加了诊断的困难。很多人被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一次比一次更高,皆因体内病因未能去除,中枢神经系统醒来后再次加强抵抗,如果反复如此,后果不堪设想,很多家长以为真的是自己孩子得了不治之症呢

发烧不会“烧坏脑子”——退热是否必要

宝宝一发烧,父母亲之所以会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小儿科主任丁绮文医师表示,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她进一步强调,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父母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临床上惟有对麻醉过敏,引起恶性发烧才可能达到如此高温。

丁绮文主任说,因为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认为,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不过,多数医师和学者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六)小儿发烧发热时的饮食调护

小儿在发热时一般都会食欲不振,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小儿发热时,消化系统的功能降低,消化液分泌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这时食物在胃肠道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而长时间停留在胃肠道,使患儿产生一种饱胀感。

小儿发热时怎么进行饮食调理呢?

发热患儿的饮食护理应以摄入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原则。

如汤类:蛋花汤、鸡蛋羹、米汤、绿豆汤等,可补充水分和蛋白质,又可清热、解毒,也易于消化吸收。

如水果、蔬菜类:西瓜汁,具有清热、解署、利尿作用,可促进毒素的排泄;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患儿;鲜苹果汁,可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还可以中和体内毒素。

总之,小儿发热时要根据以上基本原则和小儿的生活习惯来安排,如在小儿发热时食欲不振,不要勉强喂食,要尽量补充水分。应尽量少吃肉类、巧克力和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的东西。另外,在热退初期,也不可喂食过饱,以免食积发热。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一) 家长在拿孩子的数学试卷时,发现错题原因基本为粗心或理解力不够,这两者都与孩子的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就后者从儿童的生理、心理、习惯、生活经历展开分析: 1、生理因素 孩子做计算题经常会出现看错符号、抄错数、漏掉数等情况,如一年级题目2+5=10,5-3=8,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简单归结为孩子不认真、粗心,其实,有可能是孩子的视知觉还在发展中,视知觉能力包含了三方面的能力,一是短时间内记住所见的材料的能力;二是观察事物细微差别的能力,三是手眼协调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些能力也在不断完善,粗心的概率自然降低。 另外孩子的视觉还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会关注到其新奇、兴趣的部分,这会掩盖事物的整体信息。比如在计算如105-42+58=5时,孩子一看到题目,就将关键的42+58去凑100。而全然忘记了计算顺序。 2、心理因素: (1)急躁 有的学生以为自己基础很好,不加思考,就计算出结果;有的是将作业当成任务,认为早完成早轻松;有的是看到题目条件之间复杂,遂急躁,不深入思考。 (2)缺乏自信 孩子在做某一题型经常出错,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就是不可能做对的。 3、行为习惯因素 (1)在解题后没有检查的习惯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做对,从不进行验算,依赖老师或家长批阅,待有错误再订正。 (2)不认真、严谨对待作业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准确性,如果平时在解题习惯上缺乏应有的基本训练,那会很影响数学学习。比如学生平时不爱用草稿,阅题不划出关键条件等,都会造成解题错误。 (3)生活上缺乏秩序意识 这是很多小学生的共性。家长望子成龙,只希望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书本的学习上,导致他们基本生活被包办,这既使孩子失去了训练精细动作的机会,也无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4、缺少必要的生活经历 孩子对生活缺少必要的经历,所以在面对一些需要生活常识的题目时,往往会不明所以。如以下题目是填写合适的单位: 1、一辆卡车载重量是5(),有的孩子会写“千克”;

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给药错误事件分析 一、给药错误上报情况 2016年第一季度共上报给药错误不良事件9例,其中一月份3例,二月份4例,三月份2例。 二、给药错误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2016年第一季度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基本情况 班次:白班发生率高于夜班

时段:工作日发生率高于周末 发现时机:用药中高于用药后

三、给药错误事件引起的不良后果 从给药错误引起的后果来看,用错药物以后患者基本没有明显症状。责任人发现给错药物后能够及时停药、换药或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给错药物事件没有对原患疾病造成大的影响,没有引起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也没有引起严重后遗症,具体见表2。 表2 2016年第一季度给药错误事件引起的不良后果统计

四、给药错误原因分析 在质控中心设计不良事件上报信息时,应用系统分析法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为患者、护士、环境设备、管理四大因素,在给错药物一般情况统计中,患者基本都是清醒、合作病人,不是造成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原因分析重点放在护士、管理、环境及硬件因素几个方面。 (一)护士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及硬件因素总体比较(见下图) 图给错药物中护士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及硬件因素总体比较(二)护士因素分析 在上报信息中,与发生给药错误相关的护士因素占主要比例,且护士因素涉及到的分支因素较多,各分支因素之间有并列存在的现象,因此各分支因素统计总数为20人次,其中给错药物相关的护士因素中给药环节核对缺失/错误是重点因素(见下图)。 图1 给错药物护士因素分析

(三)环境及硬件因素、管理因素(见表3) 表3 给药错误发生原因中环境及硬件因素、管理因素统计 五、结论 1.从给药错误发生基本情况来看,错误发生主要集中在病房,白班高于夜班,工作日高于周末及节假日。因病房是护士给药集中地点,工作日是给药的集中时间,白班特别是上午为给药的集中时段,此时液体种类多,配置复杂,如果治疗室有多人配液,环境比较嘈杂,容易分散配液护士的注意力,不能专注执行查对流程,因此发生配液错误几率更高。 2.目前护理人员的缺编也是导致护士忙于完成任务、忽视关键环节核对的因素之一。部分医院在治疗量大的时间,只有一名治疗护士负责配置整个病区的液体,这种长期的重复性配液使得护士出现思维定势,操作时处于无意注意状态,虽然核对了但是发现不了问题。因此在大量输液时,护理管理人员还应针对给错药物“好发时段”加强特殊时间段和薄弱时间段的护理力量,以降低护理风险。 3.从给药错误发生时机来看,备药(摆药、配药)过程发生给药错误的比例最高,可能与护士在摆药、摆液时未执行双人核对有关,因此给药错误的降低关键还在准备环节的预防措施。 4.与给药过程中,给药环节核对缺失/错误占主要比例。一些护士未按“患

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3) 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库尔班江·吐合达吉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要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实施南市区课题以来,我们进一步发现及研究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 在计算练习中,学生的计算错误经常会发生: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者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成了除法,小数点忘了或点错了一位;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等。 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导致的错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不是不懂运算导致错误,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如抄错数字、不认真审题、注意力不集中等。 1.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23.76-(13.76-3.58) =23.76-13.76-3.58 =6.42 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掉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 1.25×(80+4) =1.25×80+4 =100+4 =104 错误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还不清楚。 624÷6=14 780÷3=26 计算除法时,在这里学生对0 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及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 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对“商的最高位确定后,不够商1 的就商0”理解不清,因此出现跳位商和空位的错误。 2.思维迁移的影响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学生学习新知识。7.68-2.75+1.25 =7.68-4

错题分析原因

答错试题后得各种错误形式、原因分析及讲评 试题得技巧与反思 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题都讲了好几遍了,考试时还就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 为什么会出现“老师反复纠错,学生重复出错”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讲评课得认识不够,使得讲评课得效率偏低,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漏,加深理解,强化巩固得作用。分析教师方面得原因有: 1、阅卷不及时,讲评滞后,使得讲评失去了效果 (1)由于我们数学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压力较大,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考完试就忙着上新课,往往把试卷讲评课安排在辅 导时间、自习时间,使得试卷讲评滞后。 (2)不能及时阅卷或阅卷时间拖得较长。 (3) 阅完卷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 由于讲评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与自己得解题思路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情绪懈怠,讲评课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阅卷后不作分析,没有针对性得逐题讲评 阅卷后有些教师既不作统计,也不做错因分析,试卷发给学生后就开始讲评.由于不知道学生得问题在哪,错误原因就是什么?学生思维障碍得点在哪?不了解学生想知道什么,想听什么?讲评得重点就是

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在试卷讲评时,往往按试卷上试题得先后次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该讲得地方没讲,不需要讲得地方却反复讲,使得解答有问题得学生得问题没解决,也使好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觉无事可做。一节课下来,收益甚微,事倍功半。 3、只重解题过程,忽视方法指导与思维训练 有些试卷讲评课,老师将试卷中得填空题、选择题只就是对对答案。而解答题也往往把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哪一步错了,正确得应怎样解答.而对为什么错?原因就是什么?这样得题应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等问题不重视,缺乏方法指导,更谈不上挖掘试题功能进行思维训练了。 4、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一讲到底,从试卷得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把自己想到得都讲出来,恐怕哪个环节没讲清楚。有得老师认为:我都讲到了,学生不会那不就是我得责任;如果哪道题我没讲到,考试时学生不会那就就是我得责任。由于老师想把自己想到得、知道得都告诉学生,而时间又就是有限得,所以只能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得时间。 5、只讲错误,就题论题

错题分析原因

答错试题后的各种错误形式、原因分析及讲评 试题的技巧与反思 经常听老师们说:这个题都讲了好几遍了,考试时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出错。 为什么会出现“老师反复纠错,学生重复出错”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讲评课的认识不够,使得讲评课的效率偏低,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弥补缺漏,加深理解,强化巩固的作用。分析教师方面的原因有: 1、阅卷不及时,讲评滞后,使得讲评失去了效果 (1)由于我们数学教师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压力较大,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考完试就忙着上新课,往往把试卷讲评课安排在辅导时间、自习时间,使得试卷讲评滞后。 (2)不能及时阅卷或阅卷时间拖得较长。 (3)阅完卷后,统计分析工作又不及时。 由于讲评不及时,等到讲评时,学生早已把试题和自己的解题思路忘得差不多了,而且情绪懈怠,讲评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2、阅卷后不作分析,没有针对性的逐题讲评 阅卷后有些教师既不作统计,也不做错因分析,试卷发给学生后就开始讲评。由于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在哪,错误原因是什么?学生思维障碍的点在哪?不了解学生想知道什么,想听什么?讲评的重点是

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在试卷讲评时,往往按试卷上试题的先后次序,不分主次,逐题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该讲的地方没讲,不需要讲的地方却反复讲,使得解答有问题的学生的问题没解决,也使好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感觉无事可做。一节课下来,收益甚微,事倍功半。 3、只重解题过程,忽视方法指导与思维训练 有些试卷讲评课,老师将试卷中的填空题、选择题只是对对答案。而解答题也往往把重点放在哪道题错了,哪一步错了,正确的应怎样解答。而对为什么错?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题应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等问题不重视,缺乏方法指导,更谈不上挖掘试题功能进行思维训练了。 4、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有些试卷讲评课,教师一讲到底,从试卷的第一题到最后一题,把自己想到的都讲出来,恐怕哪个环节没讲清楚。有的老师认为:我都讲到了,学生不会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哪道题我没讲到,考试时学生不会那就是我的责任。由于老师想把自己想到的、知道的都告诉学生,而时间又是有限的,所以只能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思考与参与的时间。 5、只讲错误,就题论题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给药错误事件中的应用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给药错误事件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给药错误的措施。方法:建立RCA改善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运用RCA,将我院2018年主动上报的1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搜集相关的资料,分析发生给药错误的原因,并制定对策。结果:经分析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制度落实执行评价待改进、管理督查体系待改进是发生给药错误的根本原因。结论:采用RCA分析法是分析不良事件的一种有效手段。我院正在使用的移动护士站(PDA)的使用是预防给药错误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给药错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评价 根本原因分析法[1]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主要的内涵是将分析重点放在整个系统及过程的改善,而非个人执行上的咎责,着眼于发现某个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它可以协助找到高风险事件中的问题根源,理清事件发生的本质,为何会发生,并找到预防事件再度发生的方案。给药错误是指由于医护人员导致的不合理用药,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预防性事件。近年来,用药错误的发生十分常见,涉及护士给药错误的相关诉讼件数也呈上升起势。因此,对给药错误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找出根本原因,进行重点干预和安全管理,对降低给药错误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从2018年开始采用RCA对给药错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导致给药错误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我院从2019年开始将移动护士站(PDA)的使用纳入绩效考核,移动护士站(PDA)的使用是预防给药错误的有效措施。现如今,医院应当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利用条形码系统在发生错误时给予护士提醒,可有效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率[3]。 现采用RCA对1例给药错误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给药错误的根本原因及防范措施。 1.病历摘要 患者陈某,男,66岁,2018年11月8日10:00入院,14:00接到化验室危急值报告:血红蛋白54g/L。遵医嘱为患者陈某输血,16:30接化验室电话可取血,值班护士未告知医生开具电子医嘱(0.9%NS250ml+A型悬浮红细胞1.5U单位/静脉点滴),护士马某未去化验室取血,而是先用0.9%NS250ml准备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护士马某推治疗车至33床,未核对清楚患者身份,便将0.9%NS250ml 输注于躺在33床李某的手臂上。高年资护士朱某17:02巡视病房时发现李某在输液,立即询问得知李某是陈某的妻子,陈某并未在病房,立即给予拔出液体,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 2.给药错误不良事件RCA步骤 2.1组建团队与资料收集分析 2.1.1组建RCA团队我院护理部高度重视,组建RCA改善小组,包括护理部副主任、各科室护理骨干,提出查找原因,拿出强有力的改善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护患纠纷的风险。 2.1.2本事件的定义及进行RCA的理由事件定义为未造成后果事件,虽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本事件伤害程度虽属“无”,但该事件1-2年在某些情形下可能再次发生,风险等级为Ⅰ级,且改事件发生存在系统问题,可以进行RCA。 2.1.3资料收集收集了相关资料:《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输血安全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等,访谈了相关人员:当班护士、护士长、高年资护士。根据访谈的结果制定事件系列表,见表1。实地查看了病房的布局、设置,调阅了护理记录单、病历记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 造成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有很多,分析如下:⑴查对制度的执行力不够。38起治疗错误事件均未严格执行审查制度,例如检查部位错误、检查参数错误、执行对象错误等,很多情况下,医护人员仅凭主观印象来执行操作,未对申请单进行审核,流于形式所致。⑵设备的日常维护不到位。27起设备使用事件,多为线路老化、设备部件松动、图像传输不畅、机架锁死、图像采集工作站故障等。⑶医患沟通不到位[3]。放射科不同于临床科室,缺乏医患沟通的相关知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23起医患沟通事件,主要表现为患者对预约程序不理解,医护人员对检查解释不清楚造成误会和言语冲突,患者有问题时医护人员未能给予良好解释,有时会引起矛盾冲突。⑷信息传递错误。医生开具申请单错误,目的不明确均是常见诱因。⑸阅片流程不规范。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还会损害科室和医院的名声。 3.2 改进方案 针对上述分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具体如下:⑴建立培训机制。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严格落实医疗制度,首先要建立放射科的核心培训制度,尤其是查对制度,每次操作时,要仔细审核申请单,落实签字,注意姓名、性别、科室、床号、检查部位等信息,确定上述信息后,由诊断医师对报告内容进行签字,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可建立奖惩制度,让大家能从心理正确对待。⑵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是放射科的重要工具,确保设备运转正常,是放射科运转的前提,因而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检测,注意保护工作环境,及时除尘,控制温度和湿度,严格规范仪器的操作,要按照说明书进行,要制定和逐步完善影像归档、通信系统网络使用制度,提前制定设备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发生事故后能及时安抚患者,并迅速启用备用方案。⑶医患沟通的建立。要让医护人员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可提前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沟通能力,对于醉酒、昏迷、精神异常的患者要选择合适的沟通对象和语言技巧,时刻反思自身的服务态度,努力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提升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尽最大努力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⑷有效传递信息。放射科是临床申请单的执行部门,也是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桥梁和信息传递者,因而要加强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在实施检查前,一定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以降低信息传递错误的发生风险。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⑸阅片流程的建立和完善。首先要规范病案的书写,同时加强病案的管理,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需要医护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够真实、准确、科学、及时的完成病例记录,要让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能够有效阅片,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落实签字审核制度,有疑点要及时开展讨论以解决。

分析试卷错误原因语文语文阅读中典型错误分析

分析试卷错误原因语文语文阅读中典型 错误分析 【前言】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 要方面。能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找出关键性语句、从文章 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体会和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是现 代文阅读需要着眼培养的能力。但在阅读实际中,又会出现诸如文 体分辨不清、主题把握不准、手法认识模糊等错误。下面就结合具 体的文本,对阅读中典型错误分析这一主题进行简要解析。 ●佳作有约 给今天起一个好名字祝勇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的时候,惊喜的父母总要运用他们的智慧为 之取一个好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即将成为襁褓中的婴儿的一部分, 伴随他一天一天成长,跟随他踏遍红尘,经历一生的风雨。每一个 从梦中醒来的早晨,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看着朝阳踏破彩云的襁褓 攀向高处,我时常想,这崭新的一天,不就是一个新诞生的婴儿吗?我要为他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悉心地呵护他、培育他、充实他、 赞美他,让他成为无愧的时间之子。今天的名字可以叫----让风筝上天。这真是一个好名字,你没感觉到今晨的阳光是那么绚烂、天空 是那么晴朗、空气是那么馨香吗?那么,让我们一同到草地上放风 筝吧,让我们脚踏晨露,迎着清风疾跑,让我们青春的朝气与奔放 的热情和风筝一道,高高地在天宇飞翔吧。今天的名字可以叫----画 出心中的彩虹。绚丽、光艳的彩虹是大自然多么奇妙的造化,孩提 的时候,我就喜欢拿着蜡笔,在洁白的纸上画出七彩的虹。那么今天,在这彩虹般美丽的时刻,就让我们以向往为画笔,在心灵的画 布上,描绘出一幅最动人心魄,让人魂牵梦萦的生命画卷吧。今天 的名字可以叫----与你深情相遇。在今天,我会与多少不同于昨天的 美妙感受、思想、事件、人物不期而遇啊。就在今天的某一时刻, 我会在处出的路上,在漫步的途中,在平静雅致的沙龙里,在平仄 顿挫的线装书里碰上他们。我会整理好一份心情,像赴一次爱人的 约会一样,满怀欣喜与盼望,与他们深情相遇。今天的名字可以叫----站成一棵树。在平凡而不平淡的日子里,我不做娇艳欲滴、夺人眼 球的花朵,却要站成山谷里那棵沉静的树。我要沐浴明媚的阳光,

如何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如何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分析是对教学测试的反思、是对教师教的反思、也是对学生学的反思,试卷分析是提高命题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试卷分析包括:⑴介绍考试基本情况;⑵介绍试卷的特点;⑶统计学生解答情况;⑷对今后教学的启示;⑸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一、介绍考试类型 试卷分析要说明本次考试是什么类型、什么围的考试,考试的目的是什么,试题由什么人命题的。 二、介绍试卷的特点 试卷分析要介绍试卷考查的围、知识点及分值、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分值)、命题特点等。 三、统计数据省牛津英语教研网 试卷分析要统计有关数据,数据来源:全体考生、也可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容量尽可能大一些。有关数据包括: ⑴各题统计数据(难度、区分度); ①难度计算 1.难度指应试者解答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测评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 =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当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进行一次诊断性测验,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测验难度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2.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 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

(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 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 (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 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 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 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 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 P H=20/27=0.74 P L=5/27=0.19 P=(0.74+0.19)/2=0.47 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②区分度 1、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区分度D在-1至+1之间。D≥0.4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D≤0.2时, 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D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 2、计算方法 (1)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P H-P L(P H、P 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 P H、P L的计算方法同上。 例2 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 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区分度为: D=P H-P L=0.74-0.19=0.55 (2)主观试题(非选择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 D=(X H-X L)/N(H-L) (X 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总得分数,X 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总得分 数,N表示接受测验的学生总数,H表示该题的最高得分,L表示该题的最低得分。) 整个试卷的区分度,是所有试题区分度的平均值。 ⑵试卷统计数据(平均分、标准差、难度比例、区分度比例); ①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给药错误的原因鱼骨图分析及整改措施

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2017年10月28日下午15:35患者赵文诉伤口疼痛,医生医嘱开立NS100ml+地佐辛15mg 静脉滴注,责任护士刘艳艳在转抄医嘱时把患者名字改成14床朱建文,给病人静滴时未核对病人身份,查对不到位,病人家属发现后告知护士李亚楠,李亚楠查对医嘱后把病人名字更改过来,并做好解释。

二.改进措施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要做到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查患者的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

时间、用法、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以确保正确的药物给正确的患者。摆药后请第二人核对,实行双人复核。输液卡一式两份,治疗室一份,病人床旁挂一份,利于执行时再次核对,拔针前要反复核对确认所有液体输完再拔针。改善和优化医嘱查对流程,推行了电子医嘱系统,避免错抄、错写、漏抄,转抄后两人核对。遇有疑问的医嘱一定要与医生沟通,无误后方可执行。非抢救时不执行口头医嘱,防止重复给药。落实对患者的身份识别:核对的方式采用询问式、反问式、腕带识别,并且采用二种以上的识别方式,保证准确的药物给准确的患者。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落实书面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双方一定要交接清楚,避免遗漏。 3. 强化细节管理:加强对实习生、新护士、工作经验少、责任心不强的重点人群管理,排班上遵循新老搭配与能力搭配的原则,采用由责任组长或高年资护士负责制的排班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护士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比单纯的护理部、护士长监督检查更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合理安排班次,保证上午班、中午班、节假日期间护士配备充足,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对于上班时间情绪不稳定的护士,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避免差错发生。要求护士每人随身携带备忘本做好记录,使自己忙而不乱的应对工作。将科室常用药物配伍禁忌和警示语“你查对了吗”打印张贴在治疗室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大家。改善工作环境,上班期间护理人员不许玩手机,不许聊天,不许接电话,遵守工作纪律,保障护理工作有条不紊。 4. 加强护士安全教育与培训: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隐患在每一个护理人员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要加强教育培训。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定期考核。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加强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对医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强化在工作中严格遵守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培养慎独意识,保证用药安全。 5. 加强药品管理和药物知识培训力度:科室设置药品安全管理员,每周对急救药品和常用药进行清点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护士长,及时整改。加强效期管理,保证液体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科室内备用药品左放右取,该冷藏的冷藏。对科室新药、特殊药品收集相关资料,组织科内共同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药名相似的药物放置不能相邻,对于同种药物不同规格的要分开放置,不允许混放,对于高危药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警示标识。

错误分析

附录II 常见错误与解析 1.“Hardware is not present”或“Hardware is not installed”错误信息。 原因:这是由于计算机与实验箱连接的端口-并口没有正确设置。 解决:在下载程序(Programmer)为当前活动程序的前提下,选菜单〈Options〉—〉〈Hardware Setup…〉,将会弹出的“Hardware Setup”对话框,你在“Hardware Type”处选“ByteBlaster”(不要和“BitBlaster”混淆),这时相应在“Parallel Port”中一般显示“Lpt1:0x378”,这时就可以了。如图1所示。 图1 2.“Duplicate pin name”错误,如图2所示。 图2原因:两个或以上多个引脚的名字相同。 解决:给重名的引脚分别命不同的名字。

3.“xxx are tied together”错误信息,如图3。 图3 原因:原理图中符号相互靠在一起或重叠。 解决:将位置上连接在一起的符号拉开一些。 4.“xxx pin is unnecessary and ignored”警告信息。 原因:xxx 输入端在逻辑上是多余的,不起任何作用。 解决:仔细检查设计原理图,从逻辑问题入手。 5.“Current license file support dose not include xx application or feature”错误信息,如图4a和如图4b中的错误信息。 图4a 图4b 原因:没有正确的加载License.dat文件。 解决:正确加载License.dat文件。首先,可能软件要求要关闭所有打开的程序,然后选菜单〈Options〉—〉〈License Setup…〉将出现License Setup对话框,如图

小学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结题报告 - 副本

目录 1.内容提要 2.主报告 ⑴结题报告 ⑵研究成果(过程性材料)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3.分报告(过程性材料) ⑴开题报告书 ⑵阶段性报告

内容提要 1、小学计算错题的收集 通过作业、练习、学生在平时计算中的错题,对错题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典型错题资源库,为后续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做好素材积累。 2、小学计算错题成因的研究 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概念掌握等方面研究计算的错误原因。 3、小学计算错题解决对策的研究 根据错题成因的不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引导学生重建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 4、小学计算错题资源的研究 通过对小学计算错题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小学计算错题资源,包括错例演示、原因分析、正确演示,使之成为小学教师及学生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资源。 5、教师对错题资源反思与交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同时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的最基本框架,占据着小学数学一半以上的教学时间。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但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出现的错误多,正确率低,而且出现的错误类型也是千差万别,严重打击了部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丧失了自信心,讨厌数学,甚至有极个别的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日积月累,这些学生长期在课堂上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没有优越感,再加上做错题老师的批评,同学的不认同,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对计算就产生了恐惧和厌恶,严重者对老师对学校都有抵触情绪,不仅对现在的学习不利,而且更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虽然,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批改作

试卷分析策略,DOC

欢迎阅读 试卷分析策略 考后试卷分析,要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所以,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4个策略: 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系。 2 找3 4 。 马上写:首先,学生把做错的题请教老师或同学,详细写出正确过程和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充齐全。 及时析:及时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 ①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学生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

正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学生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但关键是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学生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经常翻: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保存。积累多了,可以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错题处理方法 题目做错的原因有很多种:像概念模糊、推理不明、粗心大意、审题不清等,这种分类在分析每道题目时要用到,对于所有科目整体分析把握时,建议使用这三大类别区分统计:一是会而做错的题; 1 ,题” 法。 2、模棱两可的题 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问题就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或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的等等。 这类问题是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的不够自如造成的。这类错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自己记忆不牢、理解不深、运用不活的内容,如何攻克这类问题? 找出这些内容: 要搞清楚它是属于哪章?哪节?哪个或哪几个知识点的问题等。 在搞懂弄通上下功夫: 首先翻翻书,找到那个知识点,认真读一读,深入思考,细细回味……经过这个过程还搞不懂,就要请教老师了。即使自认为搞懂了,最好也要请教老师,印证一下思路是否清晰,分析是否全面,

期护理给药错误原因分析与防范

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药物治疗最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及时准确使用药物,并对药物治疗进行全程的安全管理,是护士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临床给药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即被认为是给药错误:患者错误、给药途径错误、药物剂量错误、药物错误和给药时间有明显的偏差、漏服等。 护理给药错误原因分析 一、给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不遵守给药规章制度 1.护士未按“患者安全十大目标”要求,即至少用2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来确认患者身份,仅以患者姓名或床号甚至凭个人印象来认定,导致用药错误的发生;患者使用的腕带形同虚设,部分患者不明白为何使用腕带,擅自去除腕带现象时有发生。 2.核对流程不规范。护士在给药过程中没有按“三查八对”要求认真地、逐项地完成核对工作,仅仅核对床号、姓名,而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特别是对有效期没有认真核对;有的护士取药时凭经验、印象从固定的位置取药,不认真核对药名或只核对药名不对剂量等,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按要求许多环节需双人核对,如摆放药品、发放口服药及配置静脉输液等,但在护士人员紧张时,一些特殊时间段(如每天上午是大批治疗

最集中的时间段),或有些班次(如后夜班),未经双人核对的药物直接使用到患者身上的现象屡见不鲜。 3.不重视患者的疑问。有的患者在给药错误发生前,已向护士提出疑问,但未引起护士警觉,失去很好的纠错机会,以致错误无法挽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护理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4.工作流程或医嘱不规范。如在核对口服药时听到铃声被迫中断对药,或更换液体时先签名再给药,从而导致错误发生。另外,药房发错药、医生开医嘱不规范或医护之间沟通不够等也是导致护士给药错误的原因。 二、给药错误的内在原因是护士队伍业务素质建设亟待加强 1.年轻护士经验不足。随着医院不断扩大,大批新护士加入到护理队伍中,年龄过于年轻化的现象凸显出来。工作1年内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方能开展一些基础护理和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因此,发生给药错误的概率小。而1-2年护士刚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离开带教老师独立开展工作,在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应急及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这是导致1~2年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一年限段的护士应加强监管。 2.护士工作生活压力过重,工作年限在5~10年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比例也较高,此工作年限段的护士尽管年富力强,但更多

考试后做好试卷分析很重要

考试后做好试卷分析很重要 首先分析分数 看班级排名,看年级排名,看学校以往升学率等各项指标,知道自己所处位置。学校如果以前升学率就在50%左右,如果自己成绩在年级中游,那升学的时候就非常危险。可以经常看看分数离自己的目标有多远,这次考试比以往排名是否进步或者退步,没进步也算退步,排名前面的不算。 分析错题 要看看是哪些题目做错了,这些题目错的原因是哪里,为什么错,错在哪个环节,是审题,还是概念不清,或者这个知识点只是个了解,并不能理解;或者是理解了,但平时少做类似的题目导致无法灵活运用;哪些题目不会做,是什么原因不会做,是时间不够,还是本身题目难度超出自己水平。同时把错题不会的题抄在错题本上面。给错题按知识点归个类 按题型分个类,按错误原因归类,再查看错题本和以前的试卷分析统计,看以前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如果前面同样有这样的问题,自己先拍自己几下。说明没有把以前留下的问题解决,如果发现的新的错题,那错误就是获益良机,是成绩进步的契机。 分析成绩进步或者退步了原因 进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听课效率提高了,心态调整的比较好,还是这课投入时间增加了,多做了题目,改变了学习策略和习惯,或者是外面参加培优的效果等等。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只分析成绩退步的原因,却不分析成绩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导致成绩起伏波动,这其实是个归因原理,要把进步和错误的原因找出来,好的才能坚持,坏的才能调整提高。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成绩一起来就放松自己,接着成绩就下滑。 制定改进计划 很多时候如果错就错了,任凭错误在那里,那试卷就白分析了,要根据前面几条制定可行的改进计划,学习方法策略如何改进,提升做题速度的能力和提速策略(比如数学选择题做的慢的,那就少硬算,多思考,思维和技巧摆在第一位,充分利用题目和选项之间的暗示,多比较少计算,多动脑少动手),多投入时间到学习上面(特别是零散时间的运用),多做类似的题目,没事拿着错题变着花样的刷,是否参加外面有针对性的培优。总的前提是计划可行性比较强,有针对性,不能说,我每天多做一个半小时的数学,那未必能坚持的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生错题原因分析(一) 家长在拿孩子的数学试卷时,发现错题原因基本为粗心或理解力不够,这两者都与孩子的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主要就后者从儿童的生理、心理、习惯、生活经历展开分析: 1、生理因素 孩子做计算题经常会出现看错符号、抄错数、漏掉数等情况,如一年级题目2+5=10,5-3=8,一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家长简单归结为孩子不认真、粗心,其实,有可能是孩子的视知觉还在发展中,视知觉能力包含了三方面的能力,一是短时间内记住所见的材料的能力;二是观察事物细微差别的能力,三是手眼协调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些能力也在不断完善,粗心的概率自然降低。 另外孩子的视觉还是有选择性的,他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会关注到其新奇、兴趣的部分,这会掩盖事物的整体信息。比如在计算如105-42+58=5时,孩子一看到题目,就将关键的42+58去凑100。而全然忘记了计算顺序。 2、心理因素: (1)急躁 有的学生以为自己基础很好,不加思考,就计算出结果;有的是将作业当成任务,认为早完成早轻松;有的是看到题目条件之间复杂,遂急躁,不深入思考。 (2)缺乏自信 孩子在做某一题型经常出错,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认为自己就是不可能做对的。 3、行为习惯因素 (1)在解题后没有检查的习惯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做对,从不进行验算,依赖老师或家长批阅,待有错误再订正。 (2)不认真、严谨对待作业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谨的准确性,如果平时在解题习惯上缺乏应有的基本训练,那会很影响数学学习。比如学生平时不爱用草稿,阅题不划出关键条件等,都会造成解题错误。 (3)生活上缺乏秩序意识 这是很多小学生的共性。家长望子成龙,只希望孩子全身心投入到书本的学习上,导致他们基本生活被包办,这既使孩子失去了训练精细动作的机会,也无法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4、缺少必要的生活经历 孩子对生活缺少必要的经历,所以在面对一些需要生活常识的题目时,往往会不明所以。如以下题目是填写合适的单位: 1、一辆卡车载重量是5(),有的孩子会写“千克”;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 如何进行试卷分析 月考刚刚结束,考试结束后,任课老师和学生都要认真分析试卷的答题情况以及考试的有效性,订正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失误以及考试暴露出的缺点等,然后再归类逐一有目的进行对照并制定出自我提高的错施与方法。 考完试后又如何分析试卷呢?现在有些同学很迷茫或是根本不会,达不到考试的目的和效果。 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1、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2、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3、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4、这道题的解体过程是什么? 5、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以理

科为例,丢分原因大体包括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而不仅仅发生在考试的过程之中。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二.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1.以数字回答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等。 2.以数字回答最不该丢的5—10分。“最不该丢的5—10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可观了。 3.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会学习的同学能够做到既看到现象更看到本质,他能够以自己的分析来回答:丢分的实质是什么?

99期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护理给药错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药物治疗最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及时准确使用药物,并对药物治疗进行全程的安全管理,是护士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临床给药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即被认为是给药错误:患者错误、给药途径错误、药物剂量错误、药物错误和给药时间有明显的偏差、漏服等。 护理给药错误原因分析 一、给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不遵守给药规章制度 1.护士未按“患者安全十大目标”要求,即至少用2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来确认患者身份,仅以患者姓名或床号甚至凭个人印象来认定,导致用药错误的发生;患者使用的腕带形同虚设,部分患者不明白为何使用腕带,擅自去除腕带现象时有发生。 2.核对流程不规范。护士在给药过程中没有按“三查八对”要求认真地、逐项地完成核对工作,仅仅核对床号、姓名,而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特别是对有效期没有认真核对;有的护士取药时凭经验、印象从固定的位臵取药,不认真核对药名或只核对药名不对剂量等,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按要求许多环节需双人核对,如摆放药品、发放口服药及配臵静脉输液等,但在护士人员紧张时,一些特殊时间段(如每天上午是大批治疗

最集中的时间段),或有些班次(如后夜班),未经双人核对的药物直接使用到患者身上的现象屡见不鲜。 3.不重视患者的疑问。有的患者在给药错误发生前,已向护士提出疑问,但未引起护士警觉,失去很好的纠错机会,以致错误无法挽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护理服务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4.工作流程或医嘱不规范。如在核对口服药时听到铃声被迫中断对药,或更换液体时先签名再给药,从而导致错误发生。另外,药房发错药、医生开医嘱不规范或医护之间沟通不够等也是导致护士给药错误的原因。 二、给药错误的内在原因是护士队伍业务素质建设亟待加强 1.年轻护士经验不足。随着医院不断扩大,大批新护士加入到护理队伍中,年龄过于年轻化的现象凸显出来。工作1年内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方能开展一些基础护理和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因此,发生给药错误的概率小。而1-2年护士刚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离开带教老师独立开展工作,在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应急及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强,这是导致1~2年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这一年限段的护士应加强监管。 2.护士工作生活压力过重,工作年限在5~10年的护士发生 给药错误比例也较高,此工作年限段的护士尽管年富力强,但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