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完整版)六年级缩句扩句等练习

(word完整版)六年级缩句扩句等练习

(word完整版)六年级缩句扩句等练习
(word完整版)六年级缩句扩句等练习

缩句

1、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5、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6、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7、细密的草茎组成了猫茂密的森林。

8、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

9、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

10、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

11、詹天佑是我国基础的爱国工程师。

12、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

13、我忽然发现窗玻璃外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者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4、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15、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16、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回忆。

17、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

18、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

19、深深地峡谷衬托着你听挺拔的身躯。

20、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等许多想法。

21、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

22、京张铁路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实际施工的铁路干线。

桑娜补帆。工程师奇迹。这是铁路干

线。雪花飘落下来。贝多芬谱写了曲子。

扩句

1、村子散布在小丘上。

2、小脑袋靠在一起

3、我读书

4、流水声回荡着呼唤。

5、我们保护大地。

改为陈述句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2.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

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4.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5.人类难道不属于大地吗?

6.人类难道不属于大地吗?

7.我们怎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呢?

8.这么高的山,我们怎么爬得上去?

9.伟大的祖国诞生了,中国人民怎能不感到欢欣鼓舞呢?

10.人们随意破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吗?

改为反问句

1、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

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2、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

4、这故事书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动。

5、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6、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7、对这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8、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9、青山是不会老的。

10、人类属于大地。

11、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指定的。

12、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

改为转述句(换个说法)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2、他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3、

双重否定句

1、我们热爱这片土地。

2、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3、人类属于大地。

4、他们这样一要挟,铁路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

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学语文缩句与扩句训练

小学语文缩句与扩句训练 一、缩句 1.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2.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3.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4.他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5.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6.一群穿这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7.1969年出生的“马踏飞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8.《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油画。9.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10、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茅屋里传出来。 11、皎洁的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12、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13、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14、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15、鸟的叫声透过树林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1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17、呻呤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18、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19、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20、人民大会堂的旁边停放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小汽车。

21、同学们渴望进步、爱读好书的热情,又一次深深地印在老作家的心上。 二、扩句 1、喜讯传到学校。 2、列车穿过山谷。 3、春风吹遍大地。 4、人们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定学习计划。 7、柳条佛动着水面。 8、天空布满乌云。 9、我们要遵守纪律。 10.比赛在进行。 11.雨下起来。 12.列车通过大桥。 13.心情激动。 14.学校开展活动。 15.老师批改作业。 16.他笑。 17.深山有人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扩写和缩写句子精细讲解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扩写和缩写句子精细讲解 一、扩写句子 1.什么是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 动、形象的句子。 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 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 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 、“怎么样” 。 ,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 “谁” 、“什么” 2.扩句的意义 (1)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2)通过扩句,还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3.扩句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 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 例:叔叔唱歌。 我的叔叔在灯光明亮的舞台上给孩子们唱歌。 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谁”的叔,在“什么样”的地方,给“谁”唱歌。

下面请同学们扩充两个句子: 1.少先队员刷墙。 第2中队的少先队员冒着寒风在学校里刷墙。 2.祖国在前进。 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向前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 思和句型。 (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 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在扩句练习中,要真正明确扩充的目的。千万不要为扩 句而扩句,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4.扩句的方法 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 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 例如:春风吹。 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吹”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词前面也可以加词。即: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扩句缩句练习题

假如。 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人们都爱,爱她的,爱她的,爱她的。 14、仿造句子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3、公园里的树真绿啊,人真多啊,花真美啊。 。 ○4、走进这片树林,鸟儿们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二、缩句练习 1、凡卡带着甜蜜的希望熟睡了。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父亲仍旧穿着那件灰布旧棉袍。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笑容满面的王老师捧着书本走进整洁的教室。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三、扩句(至少扩两处) 1、老师批改作业。 2、詹天佑主持修筑国京张铁路。 3、歌声打破了沉寂。 4、海鸥飞过海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缩句练习题

缩写句子 基础知识 缩写句子方法: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一)、“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其他。如“非常”“刚刚”“曾经”等,或“坐起来”的“起来”、“落下去”的“下去”。 (六)、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或“什么是什么”(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

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同学们,我们在缩写句子时是要将各种方法同时综合灵活地运用的。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请同学们想想,要同时用到哪几种方法? 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 (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如“哥哥的发型很漂亮”。应该缩写成“发型漂亮”。如果缩写成“哥哥漂亮”。就错了,因为它改变句子的原意。 (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如“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应缩写成“他讲述了经过。”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都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但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该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4)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平静的水面霎时漾起了一圈圈波纹”。可以缩写成“水面漾起了波纹”。

小学语文扩句缩句知识及100道缩句练习题(有答案)(可直接打印)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专项知识及练习题(可直接打印) 一、扩句 1、什么是扩句? 扩句就是要求给句子的主干添上附加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生动。 例:奶奶在打毛衣。 扩句为:慈祥的奶奶在专心地打毛衣。 2、扩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意思。 (2)加上的修饰词要准确,必须与“主干”搭配恰当。 练习题: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具体。 (1)同学们做操。 (2)少先队员扫墓。 (3)祖国在前进。 (4)小鸟唱歌。 二、缩句 1、什么是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原句的附加成分,保留主干,使句子简明。 例:蓝蓝的天上轻轻地飘着一朵朵白云。 缩句为:天上飘着白云。 2、缩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留句子的主干。

(2)要缩成最简的句子,要去掉附加成分。 (3)一般来说,要删掉以下这些: A、“的”的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的”字)要删去。例:那位年轻的老师走过来了。 缩句为:老师走过来了。 B、“地”前面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包括“地”字)要删去。例:老师认真地教我们。 缩句为:老师教我们。 C、“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包括“得”字)应删掉。例:我兴奋得一蹦老高。 缩句为:我兴奋。 D、“在……中(下、里)”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取得了进步。 缩句为:我们取得了进步。 练习:缩句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2)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3)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4)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5)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6)一头吸河水的老象深深地陷进了厚厚的淤泥里。 (7)他怀着十分快乐的心情向妈妈跑去。 (8)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 (9)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10)这台教学仪器的结构十分精密。 (11)父亲在我心中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12)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13)狐狸狡猾地装作假惺惺的样子挤出了几滴可怜的泪水。 (14)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扩句与缩句专项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及解析)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扩句与缩句专项练习(有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缩句正确的是() 金黄色的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A沙滩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贝壳。 B沙滩上有许多贝壳。 C沙滩上有贝壳。 2、下面缩句正确的是() 我最爱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 A我最爱看天上的星星。 B我最爱看星星。 C我看星星。 3、下面各项缩句正确的是() A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缩句:老奶奶等待灵车。 B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缩句:小绒球是小鸡。 C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缩句:草地上开满了野花。 D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缩句:我相信鬼话。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句练习(注意括号里面的要求)。 1.田野上开满鲜花。(什么样的田野?怎样的鲜花?) 2.我游览了西湖。(我怎样游览的?游览了什么样的西湖?) 3.太阳升起来了。(怎样的太阳?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升起来了?)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2、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写句子) 2.他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缩写句子) 3.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缩写句子) 4.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写句子) 5.天空中挂着明月。(扩写句子) 6.《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写句子) 7.学校开展了活动。(扩句,至少扩充两处)

小学语文六年级缩句练习题

缩写句子 一、缩写句子方法: (一)、“的”前修饰都删去。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 (六)、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或“什么是什么”(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 二、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 (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4)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二、缩句练习(一) 1、朝鲜老妈妈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2、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团长拿着筷子的手激动地抖着。 4、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 5、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的亮晃晃的奖章。 6、李刚的匣子里装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7、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光荣的标志。 8、英雄的人民驯服了咆哮一时的洪水。 9、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十分艰难地迈着沉重的步伐。 10、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11、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幅美妙的图案。 12、鸟类飞翔的能力十分惊人。 13、我养成了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14、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茂密的树林。 15、美丽的小松鼠常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16、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17、清澈的溪水流过美丽的小村庄。。 18、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19、一位渔民在金黄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坚硬的琥珀。

20、可爱的家乡的许多景物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21、少先队员愉快的歌声荡漾在宽阔的黔灵湖水面上。。 22、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哆哆嗦嗦地走来。 23、24号船上的勇士们胜利地完成了横渡长江的艰巨任务。 24、他以非凡的毅力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1、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2、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3、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4、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 5、六(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6、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7、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8、富兰克林的手中攥着系着风筝的丝带。 9、小铭姥姥家的阳台上放着许多盆花。 10、电脑里有许许多多看不完学不厌的知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全)

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 缩句和扩句,是小学学习甚至到初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比如下面一句“妈妈的故乡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如果缩句到最简状态,那么这个句子就成了“故乡是小镇”了。从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原则来说,这个句子就是不符合原句的含义的。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缩句和扩句的答题技巧吧。 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的”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4、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小学语文各种句式转换、扩句、缩句、修改病句专项练习及答案

句子专项训练 1、述句:简单说就是以句号结尾的。 述句用来叙述一个事实,句末标点用句号。 有的述句表求肯定的意思。如:我喜欢语文课。 有的述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如:我不喜欢语文课。 在说话、写文章中,对述语气的要多方面的,只会简单肯定和否定,不能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 让我们比较下面两组句子。 ①我喜欢语文课。 我会喜欢语文课的。 两个述句都是肯定语气,但表达的意思有很大区别。 后一句肯定程度减弱了,还含有“现在不喜欢”的意思。 ②我不喜欢语文课。 我不大喜欢语文课 两个述句都是否定语气,但第句二语气委婉多了,不喜欢的程度也不那么厉害。 述句使用得很广泛、说话、写文章几乎离不开它,善于揣摩述句下的语意、语气,对提高读、写能力都有帮助。 2、反问句:是句式中的一种。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

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主要是加强语气,还兼有“顶撞”的效果,与人辩论时犹如“回马一枪”,写作文时用上排比反问,曰:“增强气势”。 3、把字句 “妈妈,把窗户关上。” “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 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书上称为把字句。把字句是一种非凡的句式,即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把窗户”是“把”字短语,“关上”是动词短语,“把窗户关上”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把地图”是“把”字短语,“朝左边挪挪”是动词短语,“把地图朝左边挪挪”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 用把字句和不用把字句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 譬如,“二嫂哭哑了嗓子”侧重于“嗓子”,“二嫂把嗓子哭哑了”则侧重于“哑了”;“我们一定要修好淮河”是强调“淮河”,“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则强调“修好”。 把字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谓语中主要动词不能是个光杆动词,也就是说在动词前后要有一点别的成 分。 “把窗户关上”,“关”后边有个“上”;“把地图朝左边挪挪”,“挪”前 边有个“朝左边”,而且自身还重叠了(“挪挪”)。光说“把窗户关”“把地图挪”都不行。最起码得加个“了”,说成“把窗户关了”“把地图挪了”。

小学缩句扩句练习带答案

1. 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 “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 “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 “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 数量词语可以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 删掉“在……中(里、下)”表示条件和环境的词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 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 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 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 8. 语气词要保留 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 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 9. 特定词组的缩写 很多句子里面是特定词组或专用名词,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如“五星红旗”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也有的人认为两个字的修饰可以去掉,一个字的不可以去。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缩写后是“五星红旗飘扬。”或“红旗飘扬。”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缩写后是“敦煌莫高窟是宝库。”或“莫高窟是宝库。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练习及答案

习题五:缩句练习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手枪。 2、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3、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4、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5、骨骼和大牙都慢慢的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6、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7、他恼火地盯著晓得前俯后仰的同桌。 8、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9、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泻下来。 10、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1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12、果园里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和红彤彤的苹果。 13、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14、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15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16、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 17、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18、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19、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20、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过。 2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顶碗少年的面前。

2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答案:手指正是两瓣。 23、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 答案:唐东杰布认识姑娘。 24、吉鸿昌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答案:吉鸿昌献出生命。 25、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答案:树枝上点着蜡烛。 26、在船舱里,鲁滨孙找到了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答案:鲁滨孙找到东西。 27、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迷人的秧歌。 答案:同志扭起秧歌。 28、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答案:人经得起考验。 29、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答案: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30、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答案:影儿闪过了。 3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答案:万户是人。 32、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答案:小苍蝇飞舞。 33、桃花心木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答案:桃花心木枯萎了。 34、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女走上讲台。 答案:妇女走上讲台。 35、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答案:脸庞显出神情。 36、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答案:波义耳走去。 37、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 答案:他们进行实验。 38、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答案:衣服像画。 39、一位渔民在金黄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块晶莹的琥珀。 答案:渔民发现琥珀。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详解(习题+答案)

小学语文扩句和缩句详解扩写句子 1.什么是扩句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 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一个简单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样”。 2.扩句的意义 (1)最根本的是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2)通过扩句,还可以使句子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3.扩句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看懂例句,审清要求 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 例:叔叔唱歌。 我的叔叔在灯光明亮的舞台上给孩子们唱歌。 题目给出的例子,扩充了“谁”的叔叔,在“什么样”的地方,给“谁”唱歌。

请你扩充两个句子: 少先队员刷墙。 第2中队的少先队员冒着寒风在学校里刷墙。 祖国在前进。 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向前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2)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扩句时,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扩句时,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的词语搭配得当,要注意扩句后语句要通顺。 在扩句练习中,要真正明确扩充的目的。千万不要为扩句而扩句,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4.扩句的方法 扩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大家介绍两种方法: (1)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 例如:春风吹 这句话的主语是“春风”,“吹”则是谓语,是揭示“春风怎么样”的。一般地说,主语“谁”的前面可以加词,在谓语表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练习及答案

缩句练习: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手枪。 答案:父亲取出手枪。 2、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民居体现了文化。 3、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答案:汤姆.索亚是机灵鬼。 4、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答案:屋旁种着桃花心木。 5、英国着名化学家波义耳正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答案:波义耳走去。 6、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答案:耳畔响起了笑声。 7、他恼火地盯着晓得前俯后仰的同桌。 答案:他盯着同桌。 8、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答案:我散步。 9、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泻下来。 答案:水泻下来。 10、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答案:这是原因之一。 1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答案:灯照耀着建筑。 1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 答案:干部关心战士。 13、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答案:我们领导着根据地。 14、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答案:张思德同志是典范。 15、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答案:那时房子。 16、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 答案:他是老头儿。 17、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答案:这是荒岛。 18、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答案:这是教训。 19、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答案:同志送来绿茶。 20、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过。 答案:日子溜过。 2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顶碗少年的面前。 答案:老者走到面前。 2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小学语文三年级缩句与扩句专项训练题归类复习

小学语文三年级缩句与扩句专项训练 题归类复习 一、缩句练习:缩句是练习概括表达能力的一种形式。缩句前,先判断句子是写人还是写事物,然后采用提问“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1、选择缩句正确的一项。 ⑴高山的崖缝里冷得像冰窖一样。()①崖缝里冷得像冰窖。②崖缝里像冰窖。③崖缝里冷。⑵几辆洫在公路上奔驰。()①载重汽车在公路上奔驰。②汽车在奔驰。③汽车奔跑。 ⑶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①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枪口。②黄继光堵住了枪口。③胸膛堵住了枪口。 2、缩写下面句子。

⑴金色的阳光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 ⑵狡猾的狐狸一起盯着乌鸦嘴里的那块肉。 ⑶她那圆圆的脸像红红的苹果。 ⑷洪亮的钟声在空中久久地回响。 ⑸我赞美小草永生不息的绿色精神。 ⑹宽敞的礼堂里坐满了前来观看文艺演出的观众。 ⑺女生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⑻观众的目光一齐投向穿着红色背心的23号运动员。 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四十年的共同斗争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⑽水平如镜的西湖不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⑾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⑿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⒀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⒁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⒂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⒃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二、扩句练习: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加一些适当的修饰和限制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我们可以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1、照样子,扩写句子。例:火车穿过田野。(一列)火车(飞快地)穿过(绿色的)田野。 ⑴()小河()流过()。 ⑵()柳条()拂动着()湖面。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复习练讲:扩句和缩句全国通用(精品)

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例如: 太阳升起。 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缓缓升起。 在这里第二句就比第一句具体、形象得多。 进行扩句练习时,首先必须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在它们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而且一个地方可以加不止一个“枝叶”,这样的句子才会更加完整、具体。如: 天空挂着月亮。 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玉盘似的月亮。 扩句的方法有: 1、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每部分同时扩充。 如“红旗升起来了。”可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前的旗竿上徐徐地升起来了。” 注意: (1)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 (2)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3)在完成扩旬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句。 (二)缩句 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 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词语搭配不当。

小学语文六年级缩句练习

名师堂六年级阅读与油站写作加(五) 缩写句子 基础知识 二、缩写句子方法: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一)、“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其他。如“非常”“刚刚”“曾经”等,或“坐起来”的“起来”、“落下去”的“下去”。 (六)、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或“什么是什么”(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同学们,我们在缩写句子时是要将各种方法同时综合灵活地运用的。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请同学们想想,要同时用到哪几种方法? 缩写句子时注意事项: (1)缩写后的句子要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也不能改变。如“哥哥的发型很漂亮”。应该缩写成“发型漂亮”。如果缩写成“哥哥漂亮”。就错了,因为它改变句子的原意。 (2)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如“他非常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应缩写成“他讲述了经过。”如果缩写成“他向大家讲述了经过。”或“他讲述了事情经过。”都是缩写不彻底,不完全,不能算正确。但有些特殊句子又不能把所有的“枝叶”都删掉。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就是我的邻居王叔叔的妹妹。”应该缩写成“陈玉梅的妈妈是王叔叔的妹妹。”如果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了笑话了,所以,什么样的枝叶要全部去掉还要视句子内容而定。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如果把“没有”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超实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缩句和扩句的技巧!超实用! 缩句和扩句,是小学学习甚至到初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比如下面一句“妈妈的故乡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如果缩句到最简状态,那么这个句子就成了“故乡是小镇”了。从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原则来说,这个句子就是不符合原句的含义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缩句和扩句的答题技巧吧。缩句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

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的”字后变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4、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扩句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其方法有以下几种。1、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

小学语文_扩句与缩句总结

扩句与缩句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添上适当的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进行扩句练习时,首先必须弄清楚句子的主要成分,即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在它们的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而且一个地方可以加不止一个“枝叶”,这样的句子会更加完整、具体。 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句子意思。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是写小麻雀。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如:“六一”节前夕,宁宁光荣地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这句话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是错的,词语搭配不当。 缩句时,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再逐步删去它们前面的修饰,直至缩干净为止。“在……上(中、里、下)”等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语应删去。 无论是扩句还是缩句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留句子原来的基本成分,保持句子的原意,也就是说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枝叶”,原句的主谓宾成分不可改变。 △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注意加上的修饰词必须与主干搭配得当。缩句时,删减掉的修饰词一定要删除干净,不要丢字、漏字。 扩句练习: 1. 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2. 列车奔驰。 3. 小蜜蜂飞来飞去。 4. 黑熊表演节目。 5. 浪花跳跃。 6. 猫捉老鼠。 7. 鲜花盛开了。 8. 小华做操。 9. 秧苗生长。 10. 船开得快。

11. 星星眨眼。 12. 枝叶展开。 13. 小蝌蚪游着。 缩句方法: 一、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介词结构等。 二、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三、“自我提问”法——“谁怎么样?”“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四、“主谓宾”判断法——根据句子的主谓宾语进行划分,从而理解句子的中心意义并精炼出缩句。 缩句注意事项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也不能压缩掉。

六年级缩句扩句等练习

缩句 1、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5、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6、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7、细密的草茎组成了猫茂密的森林。

8、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 9、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 10、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 11、詹天佑是我国基础的爱国工程师。 12、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 13、我忽然发现窗玻璃外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者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4、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15、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16、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回忆。 17、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 18、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 19、深深地峡谷衬托着你听挺拔的身躯。 20、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等许多想法。 21、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 22、京张铁路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实际施工的铁路干线。 桑娜补帆。工程师奇迹。这是铁路干

线。雪花飘落下来。贝多芬谱写了曲子。 扩句 1、村子散布在小丘上。 2、小脑袋靠在一起 3、我读书 4、流水声回荡着呼唤。 5、我们保护大地。 改为陈述句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2.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分类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缩句分类练习 班级:姓名:得分:___________ 一、“的”“地”去前和“得”去后 1.小花猫高高兴兴地晒太阳。 2.漂亮的女孩唱出美妙的歌声。 3.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4.小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5.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 6.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 二、保留“着”“了”“过” 7.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8.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三、专有名词不能缩(专有名词主要指表示某一特定的人名、团体、地名,江河湖海名称、书名、机构名等,或者某一事物所专有的名词。例如万里长城、五星红旗、故宫、小笼包、百灵鸟...句子中的专有名词,必须原汁原味保留,不能缩。) 9.怕人的珍珠鸟居然惬意地趴在主人的肩上睡着了。 10.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1.侣俸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 四、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有的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连动句、复合宾语句式要保持句子结构不变。做缩句题时,都是在这个关节失分,所以家长应着重提醒孩子一定要留心检查句子是否隐藏了双谓语。) 12.老人们喜欢到湖边的树阴下去钓鱼。

13.小张慢吞吞地拿出一张皱的卷子交给老师。 五、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老师这里要向孩子强调的原则是:缩句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14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15.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六、并列成分要保留。(并列成分的句子中出现的连词“和”、“以及”、“与”等要保留;主语、宾语是并列关系的词组也应完整地保留。)16.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参加市场开业仪式。 17.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七、在……上,在……里,在……下,在……中,在……外,通过…… 1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19.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20.我们在清澈的河里游泳。 22.六5班通过与六3班的激烈竞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八、不改变句子语气 23.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 24.六一儿童节同学们的表演真精彩呀! 九、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被”要保留。 25奔腾的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 26.汽轮发电机厂的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