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

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

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
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

摘要:

历史已经表明,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当今世界,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为先导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因此, 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 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而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同时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 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分别从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机理出发,认真分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阐述了如何正确地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结合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对我国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使得社会变革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变革;“双刃”效应;

1、引言

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近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敏锐地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作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即在质上和量上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作用。在他们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他的实践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得马克思感到衷心的愉悦,但是与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为此,马克思曾经深刻的指出:科学是“历史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他还指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科学技术本身是社会的产物,但是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一开始就由生产决定。社会生产不断给科学技术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的研究对象。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的客观规律的理论和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劳动技能和所创造的工艺设备。科学主要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而技术主要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科学和技术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技术又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理论的指导。

同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目前以高资源消耗的发展经济方式,如何发展科学技术,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关系,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

对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做了许多精辟的分析和论述。本文在科学辩证法的基础上,对于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做了梳理与总结。

2、科技与社会变革

2.1科技与生产关系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准原则是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力。而科学,恰恰是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马克思指出:“资本

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他同时指出:“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才使得自然科学第一次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逐渐发展,现实的财富已经愈来愈小的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而较多的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适应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书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段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到变革作用,使得人们改换时代变得更加迅速。而指南针促使了世界航海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侵略,使得殖民地变成了原料产地与商品倾销地,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印刷术则是开启民智的先决条件,若没有印刷术的普及,绝没有思想的启蒙,也就没有了后续的一系列变革。可以说,资本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产生于发展,与科技的力量密不可分。而同样的,资本主义进化为共产主义,也必是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

纵观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可以说蒸汽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电气革命使得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得现代社会进入了更加信息化、透明化的阶段,世界因此变得简单而渺小。每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都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每一次生产关系变革之后,又必然的催生出更多的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更进一步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2.2科技对于社会生活的变革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的。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其次,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再次,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验。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

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信、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以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手机以及物联网为例,此二者深刻的展示了科学技术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方式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手机尚且属于奢侈品,人们对于手机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通讯联系方面而已。而在短短十年间,在互联网以及电子制造产业的进步带动之下,手机的功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的手机,已经几乎可以直接称之为平板电脑,至少在功能上实际上已经几乎相差无几。手机早已经不再是可以打电话发短信的“半头砖“,而已经成了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很难想象,一个现代人,在没有手机的一瞬间,会有多么的不安全感涌上心头。现代生活处处都是手机的影子,社交、阅读、学习、导航等等,不一而足。而在各种场合,人手一机,处处都是低头看屏幕的身影。甚至有人呼吁人们应该少看手机,多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通过手机交流。可见手机对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影响之大。

手机应用的出现对传统行业造成了难以估计的冲击和影响。首当其冲的是纸媒行业。当互联网出现之后,传统的媒体的衰退就已经初现端倪。而在手机功能日益强大的今天,纸媒的衰退日益加速。手机阅读应用以及手机上网的方便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抱着手机阅读而不是捧着一本书。这些习惯的改变加速了传统的行业的衰退,促使了这些行业的媒体人为此进行改变以适应生存的需要。

而手机的飞速发展又带动了物联网的发展。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依托,各种手机客户端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虽然物联网时代目前仍是一个想法与概念,但是可以预料,在未来的十年之内,物联网的雏形会出现,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必将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改变。目前呈井喷式出现的各种电子产品以及手机APP即是这种爆炸式改观的先遣。

科学技术除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造成巨大的改变,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前面提到,印刷术的普及是思想启蒙的前提。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流更加畅通,科教早已经不再是曾经某些人的特权,而各种思想与事实,也不再是轻易可以被掩盖的。而今网络与通信的发达,使得人们每天接触的太多的消息与思想,使得人们的思想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以封建迷信思想的渐趋消亡为例,历史上科学曾经在反对宗教神学的统治中起着解放人们思想的重要作用。今天,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建设和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根本保证。近些年出现的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反科学的活动,之所以发生、蔓延,正是科学思想不发达的结果。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才能

提高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抵御不良社会思潮及各种精神垃圾。对于目前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涉及科学技术内容的法律,如资源法等,还有在生产和其它社会活动中,涉及科学技术的各种规范和规章制度,也只有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深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程度,才能使之自觉遵守法律、规范。

3、科学技术对社会变革的“双刃”效应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不仅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但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如果将社会的发展视作物理学上的运动模型,我们会发现,二者极其相似。在理想的条件下,若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那么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简单来说,依靠惯性维持原有的状态。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着惯性。在没有巨大外力的作用下,社会将按照原有的发展方向持续下去并且具有一种相对强大的稳定性,没有什么可以轻易的打破这种稳定性使得社会的发展发生方向改变或者发展速度发生变化。然而,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内外干扰是必然的,而很显然,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巨大干扰力,使得社会发展向着任何可能的方向发展,至于该方向的发展究竟是否对社会有益,只能依靠社会逐渐的清除不利影响。因而说,社会发展具有着巨大的双刃效应。细化来说,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的。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一方是另一方的条件。即使只是为了造福人类,有时也难免带有副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影响。人类外在环境的破坏是伴随着科学发展对自然环境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产生的。其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能源危机和人口膨胀等方面,这些造成了人类物质文化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以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越来越强,使自然环境的变化远远超过自然系统的自净能力与自动调节功能,也超过了生物和人类可以忍受的限度。当前环境污染已经由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发展到放射污染,电磁波污染等等,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生态平衡失调也是科学技术负作用方面的体现。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利用

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以改变生态系统的面貌。然而,近代工业化以来,尤其是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对土地、森林、矿产、水源、能源等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又由于前面提到的目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双方面造成的压力和冲击,远远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极限和固有的自我调节、自我修补、自我平衡能力,使全球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干涸、土地沙漠化、动植物资源锐减、不少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加上人口爆炸,从而使人类面临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的严重挑战。

第二,科学技术异化给人的内在素质带来了影响。所谓科技异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运用中大量改变原初自然状态下的入与自然的关系而可能带给人类社会的一种消极影响。它在表象上呈现出一种有违科学技术发展初衷的负面作用,而在本质上乃是最为主体人的异化,是科技活动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误导之结果.科技异化对人内在素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凭借电子产品,人们方便的完成了许多之前费很大精力才可以完成的事情。然而,如今,事事依赖电子产品已经使得人们某些能力逐渐退化。比如,而今媒体数次报道目前青少年沉溺于电子产品,社交能力退化,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劳动者更加孤独。由于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劳动者多分布在分散、独立的情况下工作,这虽然带来了某些好处但也造成了人与人的隔离,使人孤独、寂寞起来,这就使得在商品经济关系中已经冷淡的人际关系更加的疏远和隔膜。

(3)生产技术的逐渐先进使得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逐渐减少,这是造成现代社会失业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间接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此外,由于技术的发展也造成更多的污染源辐射源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

(4)电子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人们的私生活因此受到威胁。电子技术的高度发达,使得某些人得以方便地使用电子窃听器,红外线摄影机跟踪他人,人们的私生活因此受到种种难堪的威胁;电脑的广泛应用,无孔不入,也使个人的隐私易被公开化,或造成难以设想的后果,给社会伦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5)生物工程的长足发展制造出的有害物质,使人类反售其害。生物工程的长足发展制造出了可怕的新细菌菌种和释放出新的致癌物质,使人类反受其害,战争狂人也有可能利用这一新的科学成就制造出比核武器厉害得多的武器。而今争论纷纷的转基因技术就是一个明证。转基因带来了产量的剧增以及虫害的减少,但其潜在的危险性也使得人类面临着巨大威胁。

总的说来,科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进步,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否则,科技带来的将不仅仅是巨大的生产力。

4、启示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动力,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空间,改变了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逐渐超越直接的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过程的“监督者”,人类有了大量时间从事精神性的生产和个性化的发明创造,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因而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科学发展中汲取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一定要对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提高警惕,进行必要的防范,防止科学带来巨大生产力与生活改变的同时,损害了原本的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使得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人-社会-自然”系统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

1.2.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课时情况:第 1 课时,共 3 课时 作者姓名:伍鼎煜 备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 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增强对礼乐文 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 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学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 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学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 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学新课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 (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 座。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 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 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4)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朝。 (公元前1046年被周灭亡) (5)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

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 按照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学习活动中,我校的调查研究工作分四个重点,由校党委委员分头开展调研。校党委书记、校长邓文云负责联合办学的调研;校党委副书记侬孝芬负责教学改革的调研;副校长邱丽克负责科学管理的调研;副校长秦瑞云负责招生就业的调研。调研工作于4月15日-4月27日期间开展,采取召开座谈会、中心组学习及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 二、具体调研情况 联合办学 1、联合办学的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58年8月,1997年被省教委评定为“省合格中专学校”,20XX年4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105人,专兼职教师72人。办学50年来,共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万人,其中,学历教育万余人,非学历教育万余人。目前,我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计算机、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电算化会

计、信息管理、营销、文秘、法律、旅游等二十一个专业的财经类职业学校,学校现有资产10600余万元,在校生36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500余人。 20XX年4月以来,经**人民政府,经与云南财经大学多次协商,达成了依托我校开展的“州校合作办学”协议。按照协议,云南财经大学与**人民政府合作办学项目,依托我校组建“云南财经大学文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地点及建设规划用地为文山县城南三角塘,用地面积为1350亩,其中首期征地500亩;学校建设以财经类为主,兼有法律、工业、旅游、文化及生物工程等特色专业共同发展的全日制本专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文山学院用两年时间建成并达到规模,中远期规模为在校生10000人。其中高职本科7000人,高职专科3000人;另有20XX—3000人的中职中专学生;文山学院力争于20XX年开始招生及教学,规模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个班100人。按照云南省财经大学与**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协议书的规定,文山学院合作项目模式为股份制合作办学,采取招商投教的办法筹资。 2、联合办学的基本经验。 高瞻远瞩,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好时机顺势而发。当前,正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大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

颠覆性技术和社会变革

现代社会,技术的更新速度永远比你想得更快。当感叹技术的飞速进步,当憧憬技术改变生活时,你又是否准备好迎接这些技术给生活、制度和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你是否恐惧工作被机器代替?是否为多活20年做好准备?我们的法律和制度是否准备好迎接机器人、解决无人驾驶带来的权责问题? 这些问题离我们的距离就像新技术一样,看似遥远实则就在眼前。理解未来10年即将改变生产、消费、社会生活的颠覆性技术,思考技术革新带来的巨大颠覆,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当下就该做的。 四大颠覆性技术 当下来看,未来10年典型的颠覆性技术至少来自四大方面:人工智能、新材料、基因工程和分享经济。之所以称之为颠覆性技术,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有可能将被这些技术极大地改变甚至颠覆。 1.人工智能。 由人工智能技术衍生的机器人、自动驾驶、虚拟现实将致力于智能化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效率,将人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机器人技术: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医学和家庭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造就了“黑灯工厂”,即不需开灯的全机器人工厂;农业机器人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自动化;医学上,达芬奇机器人已经能帮助医生完成更高质量、低创伤的手术,且能实施远程操作;家庭生活中,多款家庭机器人已经出现,比如日本的Pepper机器人,能够帮助看家、与你聊天、陪小孩学习。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采用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机器对机器通信等高精尖技术,并已实现部分商业化应用。麦肯锡估计,自动驾驶技术到2025

年的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降低交通事故每年将挽救3万-15万个生命,大幅降低汽车的废气排放达90%。自动驾驶将帮我们社会实现更少的汽车、更高的效率、更清洁的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利用图像识别和处理、机器学习、360度摄像等技术,旨在实现一种新的人与虚拟世界互动的方式,可能成为计算机、手机之后下一个万亿级别的平台。虚拟现实包括三部分:硬件、平台软件和内容,目前已经有Oculus、HTC Vive等相对成熟的虚拟现实设备商业化销售。进一步,增强现实技术也有望进入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新的娱乐方式和大脑刺激,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2. 新材料和储能技术。 由新材料技术衍生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储能技术发展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改善环境质量; ——太阳能:随着晶硅制造成本在过去10年大幅降低90%,太阳能的发电成本相比火力发电等传统技术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未来在成本进一步降低后有望取代火力发电成为主流发电模式。 ——电池储能技术:太阳能、风能,电动车等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制于储能的瓶颈,即电池发展的瓶颈,因为发电和用电、充电和用电的时间差问题都需要储能技术解决。目前,新的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出现,氧化铝电池、锂氧电池、燃料电池等都可以实现电池效率的大幅提升,下一步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实现商业化。电池成本如果大幅下降,电动车行业直接受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间歇性问题也将获得解决,清洁能源将可以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3. 基因工程。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word教案1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洛邑在镐京的东面,后人把动迁以后的周朝成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二、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西周“封邦建国”--——秦中央集权大一统 变革的性质: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 变革的内容: 1、经济生产领域: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 (农业·生产力)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业·生产关系)①各国之间,以及各国境内的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②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③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工商业)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社会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的变革,列国纷争的态势,迫使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内政改革:(内容)贬抑或废除无能的旧贵族,起用贤能之士,实施耕战并重的政策。(目的)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高潮)在战国时达到高潮,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官吏、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各个方面。 3、思想文化领域:百家争鸣 (背景)当此①社会转型之时,②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课时情况:第1课时,共3课时 作者姓名:伍鼎煜 备注 一、教案目标: 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 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增强对礼乐文 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 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案重难点: 1、教案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案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案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案过程: (一)复习导入 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 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案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 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案新课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 (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M。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 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 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4)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朝。 (公元前1046年被周灭亡) (5)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

课件: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上)试题答案

课件: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上)试题答案

课件名称: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 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得分90,各类型题目各错1题。 第1题、虽然我们的教育数量和规模扩大了,教育质量却没有成比例地提高。(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唯一手段和途径。(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各界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没有给与明确的回应。(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4题、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地改善民生。(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正确为 A 第5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未提到关于党的建设的改革内容。(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一些学校、家长和学生偏重于文化课的学习。(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我们在发展普通高等院校的同时,可以暂时忽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论述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是否题)(分

值:3) A.对 B.错 第9题、我们的学生只要有知识就行。(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随着改革和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全面深化改革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单选题)(分值:3) A.指导 B.适应 C.制定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第12题、李克强指出,我们要把人口红利转变为()。(单选题)(分值:3) A.市场利润 B.人才红利 C.人力资本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第13题、2009年,我们调整了农村扶贫标准,把年均收入低于()的农村人口定义为贫困人口。(单选题)(分值:3) A. 4500元 B. 2300元 C. 1500元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71465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按照州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学习活动中,我校的调查研究工作分四个重点,由校党委委员分头开展调研。校党委书记、校长邓文云负责联合办学的调研;校党委副书记侬孝芬负责教学改革的调研;副校长邱丽克负责科学管理(制度建设)的调

研;副校长秦瑞云负责招生就业的调研。调研工作于4月15日-4月27日期间开展,采取召开座谈会、中心组学习及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 二、具体调研情况 (一)联合办学 1、联合办学的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58年8月,1997年被省教委评定为“省合格中专学校”,XX年4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105人,专兼职教师72人。办学50年来,共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6.2万人,其中,学历教育2.1万余人,非学历教育4.1万余人。目前,我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计算机、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营销、文秘、法律、旅游等二十一个专业的财经类职业学校,学校现有资产

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

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 一、社会热点的文化透视 2005年夏,湖南电视台的“超级女声”席卷全国,“------已被资讯泛滥时代的传媒翻了个“底朝天”,八卦当头、学术殿后、商业坐镇,中间还穿插上演了“低俗影射”与“民主预言”的猜想,------”。①大量的社会群体,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参与到这一娱乐节目中,使其逐渐演变为一桩社会性事件。以粉丝为代表的普通观众以手机短信、论坛、博客等方式对参与了事件的进程。为捍卫自己的偶像,休闲、拉票,在网上摆开了“战场”,进行着云里雾里的斗架,说三道四,互相攻击,搞得热热闹闹。而另一方面,来自人文学术思想界众多名人围绕超女展开了激烈争论,一个娱乐话题就此上升为学术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因“超级女声”的选拔机制和极高的参与性,把“超女”和民主有意识地联系起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比如:“超女对当代未成年人公民意识的催生和训练有相当正面的价值,超女正在成为一种对孩子们‘酸酸甜甜’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启蒙。”(徐贲:《娱乐文化消费和公共政治——“超级女生”的公众意义》,世纪中国,https://www.doczj.com/doc/ad16454782.html,/archiver/?tid-22368.html)另一方面,“与青少年的狂热、观众的热情参与相比,我们的主流文化却对‘超级女声’表达了一定程度的‘愤怒’,‘叫停’的呼吁也由弱变强,以至于某些‘名嘴’在电视上公开斥责其‘低俗’,甚至频频出现‘封杀’的‘流言’。”②有趣的是,往往持支持立场的声音是大量的出现在大众文化的媒体上;而主流媒体不是刻意的保持沉默,就是大肆讨伐。不过无论是“贬”或是“赞”,双方对“超女”诉诸于快感的娱乐均表示了理解和认可。特别是其中的学者,面对超女的来临,不少人已放下了自恃清高的架子,认为“好的娱乐节目也并不总是容易得到的,而在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快乐。”《“超级女声”会使我们“娱乐致死”吗?》何怀宏新京报2005-08-31)。从而表现出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事件中各取所需,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些共识,表现出一定相互宽容的倾向。 但是,随后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在由“学术热点”演化为“文化事件”过程中。综合分析主流媒体的态度和大众消费类媒体的表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对待“红楼超女”问题的态度上泾渭分明,其间缺少一个能起到缓冲功能的过渡地带。这种对峙几乎在开始就形成了,当《新京报》于2005年10月30日刊登出《胡文彬:刘心武应遵守学术规范》一文后,网络上迅速的掀起反对的浪潮。特别是各大主流媒体转载《艺术评论》10期“红学界集体反诘刘心武”一文后。支持刘心武的声音也日渐高涨,有网友指出“《红楼梦》不是某些人的‘独立王国’”;《北京娱乐信报》载文“万余网友力挺刘心武‘揭红’”,力挺的理由是“有意思”、“长知识”、“平民挑战权威”等;更有《华商报》载文“文化名家为刘心武撑腰”,矛头直指红学界拘于“门户之争”,把红学“做成了生计,当然流于庸俗”。这些反对的指向实际已经超出了学术争论的范围,因此有人提出“人文学术如何才能不被当代文化所稀释?这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事件给人文学术研究提出的一个严峻问题。”(《思想与学术在当代文化中合流——2005年人文学术热点扫描》曾军) 我们无意于参与讨论,却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深感兴趣。我们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为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七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 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单元分析】 (一)第二单元的特点 时段:从公元前2070—前221年 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二)第二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这一单元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活动的侧面相统一的方式来呈现主题的,其中含括从夏到战国的历史时段的史实和铁器、牛耕、甲骨文和青铜器、分封、百家争鸣等重要历史内容。下设八课: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正文有“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重点是国家的产

生与更迭。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重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重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正文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三个子目,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三课都是两个子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其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和编钟都是每课的重点。 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也是一堂探究课。 (三)第二单元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 (1)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某个历史事件作为标志。以往我们把禹传启、“父传子”作为国家建立的标志,这只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而不是

学院十二五期间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模板】

**学院“十二五”期间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是我国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关注社会民生,进一步进行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并实施“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既是中央重要部署,也是我校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维。本规划纲要将在回顾总结学校“十一五”所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的基础上,通过对宏观形势与任务的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十二五”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举措。 一、“十一五”学校发展的基本经验 过去的五年,是我校的一个重要转型期,也是各项事业取得良好成绩的五年。按照“定好位、入主流、重质量、创特色”这一转型期的工作方针,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化了学校发展定位的认识,发扬了接受挑战的创新精神,提高了针对民办高校特点的管理水平,强化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校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继2005年后,于2007年和2009年,又连续两届被评为“**市文明单位”,2007年,学校相继挂牌市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技师学院”和“**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2009年,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民办高教研究中心在我校成立挂牌;经过努力,学校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一批6个本科专业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学校圆满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各项任务,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梳理总结取得如下基本经验: 一是坚持人民满意和政府放心的办学方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凝炼了“感恩、回报、爱心、责任”的校训,统一了办人民满意和政府放心学校的办学方向;明确了“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了“育人是根本,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使得全校能心无旁骛地致力教育教学。学校现有20个本科专业,主要涉及管、文、工三大学科门类11个二级专业类,有国家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特色专业:新闻学、旅游管理等,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育专业框架,为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作了有益探索。 二是坚持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稳固健全的建设。推进科学管理,正确处理董事会、行政校长和党委的三者关系,董事会善于决策,党政班子勤于思考;投资者所有权和办学者管理权“两权”分离,投资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 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变革性技术的不断涌现,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变革性技术是指通过科学或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对已有传统或主流的技术、工艺流程等进行一种另辟蹊径的革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突变式进步的技术。“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重点支持相关重要科学前沿或我国科学家取得原创突破,应用前景明确,有望产出具有变革性影响技术原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如材料素化、碳基资源催化、超构材料、太赫兹科学技术等方向)。在5类科技计划中已有布局的研究内容不在本专项重复支持。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 2017年,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将围绕化学键精 —1—

准重构、超构材料、精确介观测量、新型太赫兹辐射源等方向部署13个研究方向,国拨总经费约3.9亿元。同一指南方向下,原则上只支持1项,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支持2项,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面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突破关键技术进行一体化设计。鼓励围绕一个重大科学问题,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全链条组织项目。鼓励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基地组织项目。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如无特殊说明,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5个,每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10家。项目申报需具备相关研究基础,并曾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且实施效果良好、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申报项目负责人需具有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经历。 项目执行期一般为5年,申报项目特别需提出明确、有显示度的5年总体目标和2年阶段目标和考核指标(或研究进度)。项目实行“2+3”分段式资助,在项目执行2年左右对其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确定项目后续支持方式。 1. 电-热耦合催化能源小分子化学键的精准重构 研究内容:能源小分子的活化和转化是化石能源高效利用的核心,常规转化过程存在高耗能、高耗水、低选择性等瓶颈;发展基于电-热耦合催化分子选键活化新方法,促进甲烷和二氧化碳—2—

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理论和策略分析

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理论和策略分析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张兆芹 引言 当今社会三种主流趋势正对学校变革与发展产生影响:全球化正在改变学 校组织赖以生存的社会以及学校组织运行的模式;信息技术正在通过改变学校工作和知识运用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的态度和期望的变化上,将对学校组织变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开放的社会系统组织,只有不断变革和发展,才能与时俱进。 一、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研究概述 根据Hopkins & Reynolds(2001)所言,学校变革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性学校改进计划”(International school lmprovement project,ISIP)的缩影。该阶段的学校改进行动多是松散、游离的,缺乏系统和连贯性。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被界定为学校改进,认为该阶段是学校改进和学校效能的结果。如:校本管理、高效能学校运动、策略管理或学校发展计划、学校教育质素检查、问责制度的确立和推行以及校本表现指标的评估等,都是重要的学校管理改进项目。学校效能的研究为学校组织发展提供了智性的知识基础,但有其局限性。White(1997)、Fielding (1997)和Thrupp(1999,2001)曾对学校效能进行了反思,质疑很多研究计划中的学校效能定义都过分倚重学生短期的学习成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长期教育目标。而学校改进则为教育变革有效地引进学校提供了指引和策略。Creemers & Reezigt(1997)列举出学校效能研究与学校改进研究两者的差异,Fidler(2001)也对学校改进和学校效能的范式进行了比较,学校效能的研究较倾向于以科学化、理论化的取向判断学校,多用量化研究法,源于实证主义的哲学和实践认识论;而学校改进研究则集中于实践中如何帮助学校应对变革和进行变革计划,常用质化研究法,其源于组织发展理论。Harris(2000)概览了这些学校已经实施的改进项目的主要特征,同时也聚焦同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姓名:王青芬班级:11级会计学号:114A1140 科技的发展能加快社会的进步,社会进步同时引起科技改革。两者相辅相成。 从古到今,人类历史进过了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每一次科技发展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它们都是科技发展的体现。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必要在社会发展中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技的发展不仅沿着自己的历史轨道在前进,而且也造成了人类历史发生重大的变化。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并且他还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而蒸汽磨产生的却是资本主义,这就很明确地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今社会的先进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人的消费生活和社会对它的服务,都是依靠科学和根据科学原理而形成的技术取得飞速进步的。东亚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后,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成为崛起的国家,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并且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足的物质前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同时消耗的过程,人的体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可是人的智力发展却是迅速的。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促使劳动工具更新的速度加快,从根本上去改变生产的面貌。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新的社会革命。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迟早能够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人们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由此说来,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追根溯源还是由于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的结果。 第三,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科技革命可以说是思想解放的先导,它能够促进人的头脑革命化。由于科学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养成重视实践,追求实事求是以及真理等好的风尚,所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习惯就会不断产生,伦理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发生升华。另外,科学发展还能不断改变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决定教育改革的方向。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中所体现的理性思维方式等,通过增强人们的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社会发展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可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是相互影响的。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的范围内,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规模与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前提条件。所以,研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要研究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模试题带答案(1)

【压轴卷】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模 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高产者可免除徭役 C.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废除旧贵族特权 D.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2.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连线,错误的是() A.庄子--道家--顺应自然和民心 B.墨子--儒家--“兼爱”、“非攻” C.孟子--儒家--“仁政”治国 D.孙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 4.对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秦朝的统治B.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 C.领导人是陈胜吴广D.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5.当你遇到某同学说谎、不诚实的时候,你可以用下列哪个故事来帮助他() A.退避三舍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D.朝秦暮楚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的是 A.商朝B.夏朝C.秦朝D.周朝 7.《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8.今年暑假,学校将组织同学们到历史古迹“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去进行游学,孩子们去游学主要是为了 A.探寻“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对我国的影响 B.了解倡导改革和法治的法家思想的影响 C.认识墨子因为提倡“兼爱”“非攻”而被世人所敬仰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与其创新规律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之中。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根源。如前所述,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相应变革与创新。其二,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需要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制度作为人类需要的产物,作为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无疑也会随着人类需要的发展而变化。其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一种社会制度都存在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诸如地形、气候、资源、技术、外来文化传播、人们价值观念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每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都必然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消失,最后被新的制度替代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社会制度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社会制度的生命周期,是在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中完成的。所谓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就是指对社会制度的改造与更替。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都处在不断的变化、改造与更替之中。但这种变化。改造与更替并不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变化原因,并循着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其规律性大体表现在: 一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之所以是必然的,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社会环境也总是不断地变化,所有这些因素,都为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变革创新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之所以说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偶然的,是因为即使具备了上述前提,制度也不一定出现变革与创新。一定的制度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变革与创新具有偶然性。 二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是历史的,因为它是一个包含许多迷误、失败和挫败的复杂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过程中,众多的历史事件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必然性。也就是说,历史是逻辑的历史,逻辑是历史的逻辑。因此我们说制度变革与创新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过程。 三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制度变革与创新也不例外。在一定的时期内,制度总是逐渐地、平稳而缓慢地调整规范的内容及其排列组合,改革自身的内部结构来适应社会的变迁,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当上述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制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其根本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 四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制度变革与创新还是一个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可能性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思想条件和科学条件等。当这些条件成熟时,制度创新就具备了可能性。现实性则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完成。因为变革与创新的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所以在许

思考与练习答案(预测)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 1.预测是指什么举例说明预测的作用。 答: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特定的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状态做出科学的推测与判断。 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未来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基础。如在产品的销售方面,通过对顾客类型、市场占有份额、物价变动趋势、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预测,可以对市场销售起促进作用。又如在生产方面,通过对原材料需求量、材料成本及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以及材料与劳动力的可用量的变动趋势等方面的预测,便于企业对生产和库存进行计划,并在合理的成本上满足销售的需求 2.预测有哪些基本原理预测有什么特点影响预测精确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答:预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性原理、连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性原理、概率推断原理。 预测的特点: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利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因此预测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随机性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等原因,因此不存在绝对准确的预测。 影响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预测资料的分析和预处理,预测问题的分析与认识、预测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预测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等。因此,要提高预测的精确度,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认真对待,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未来信息。 3.叙述预测的基本步骤。 答:预测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建立预测模型;(5)评价预测模型;(6)利用模型进行预测;(7)分析预测结果。 4.为什么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预处理如何鉴别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应如何处理 答:在预测工作中,所收集的资料是进行预测的基础,相关资料的缺少或数据的异常都会导致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不准确,从而直接影响到预测的结果,所以需要对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鉴别与分析。

(新)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我国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牛耕技术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大量私田的出现,新的剥削方式和新的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各国竞相进行政治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因而出现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社会现象。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导致了社会的转型,秦统一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 《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这一课,在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它是中国历史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过渡时期。遗憾的是这个课题把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并列说明,有点“混淆视听”,百家争鸣本身也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或者说它是社会变革在文化思想领域里的反映。另外,课本“社会大变革”一栏目第二段内容的编写,我觉得不是很好,“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这次社会大转型,经春秋战国500余年的逐渐积累,到秦朝终告完成”。这句话是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总结,可以放在本篇结尾,或者放在秦朝部分来讲述。因此,在本节内容教学中,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可以适当地调整教学次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高一(5)班是一个普通班,全班40位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历史学科知识准备严重不足,开学两个月来,历史学科一直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对重大的历史现象的分析和文献资料的阅读理解显然还是比较欠缺,因此,课堂教学要注意基础知识的铺垫和引导性材料的提供,深入浅出,让学生学会解读、分析历史,总结历史规律。 【指导思想和方法】 立足于学生,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材,网络资源,文献资料,多媒体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知道东周的建立;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的推广;知道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知道列国战乱;知道列国政治改革;知道百家争鸣的出现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了解经济领域的变革和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之间的关系。 方法和过程:

学校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变革

第三章学校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变革 多项选择自测练习 1.教育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包括() A. 学校是家庭 B. 学校是联盟集合体 C. 学校是工厂 D. 学校是松散结合系统 2.人际关系理论的学校观认为() A.学校既是工作场所,也是生活的场所 B.学校是联盟集合体 C.学校中既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 D.学校是家庭 3.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独特性有() A.前瞻性 B.实践性 C.适应性 D.个性化 4.学校发展战略的PEST分析包括() A.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因素的分析 B.学校外部背景的分析 C.学校内部背景的分析 D.学校内部系统、结构、战略、成员等7要素的分析 5.学校组织内部分析通常要考虑的要素有() A.系统和结构 B.战略与风格 C.成员和技能 D.组织内共享的文化价值 6.理查德·鲁梅特提出的可用于战略评价的准则是() A.一致 B.协调 C.优越 D.可行 7.第十届学校效能及其改善国际研讨会探讨有效能学校的特征是() A.机构组织与政策确定 B.协作精神、远见和使命感 C.学习组织、信任 D.社区领导和校长领导 8.美国学者罗纳德·埃德蒙兹认为有效学校的特征除了“监控学生学业成绩和清晰的教学目标”外,还有() A.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值 B.坚强的行政领导 C.鼓励学习的学校气氛 D.重视基本技能的教学 9.学校组织文化具有() A.规范和导向功能 B.凝聚和激励功能 C.教育功能 D.负面功能 10.利克特在学校组织气氛分析研究中提出学校组织特征的变量有() A.领导过程、动机力量和决策过程 B.执行目标和训练

C.信息沟通过程和交互影响过程 D.目标制定和控制过程11.优质学校的核心组织特征表现为() A.升学率高B.参与型组织系统C.优质的服务质量 D.独特的学校文化12.影响学校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有() A.学校生存的外部环境影响 B.学校领导的影响力 C.学校组织气氛的培育 D.教学的有效组织 13.了解一个组织是否在学习的条件是() A.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B.能不断增强组织自身能力 C.能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 D.学校领导能有效地影响员工 14.学习型组织的总体特征有() A.组织成员拥有共同愿景 B.强调团队学习,主张个人学习与团体学习相结合 C.组织具有系统思考和应变能力 D.是开放性组织,协商和对话成为一种通行的社会基本准则 15.学习型学校是() A.组织学习 B.全员学习和全程学习 C.团队学习和校本学习 D.终身学习 16.彼得·圣吉认为,一般组织学习经常有的障碍是() A.局限思考与归罪于外 B.缺乏主动积极的整体思考、专注于个别事件 C.习惯于较快的频率,很难觉察到较慢的频率 D.管理团体的迷思 17.学习型学校的建构策略有() A.构筑共同愿景、创设支持性组织环境 B.建构学习共享系统,形成教学共同体 C.建立组织学习保证与促进机制 D.组织结构和教育制度改革 18.学校效能的内涵包括() A.内部效能 B.外部效能 C.面向未来的效能 D.集体效能 19.学校组织变革探讨的层面有() A.内部管理体制 B.领导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