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营商移动支付发展模式与启示

运营商移动支付发展模式与启示

运营商移动支付发展模式与启示
运营商移动支付发展模式与启示

运营商移动支付发展模式与启示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成长。第三方支付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最早、最大、最成熟的细分市场,占据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主要份额。2016年,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启动,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但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移动支付高速增长,蓬勃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四股主要力量

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看,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参与者可分为四类:

互联网及电商类: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利用原有核心业务,依靠庞大的客户群和低获客成本,快速扩张,构建多牌照金融帝国,并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形成生态系统侧重点,构建差异性。金融转型类:以陆金所、招商银行为代表,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转型,依托原始金融优势,主打理财产品与借贷服务,通过多方战略合作,加快数字化、互联网化步伐。垂直创业类:以易宝支付、人人贷等企业为代表,依靠资本市场的力量和创业激情,在互联网金融某一细分领域深入耕耘,通过创新商业模式,较快地获取用户、提高知名度、做大规模。产业融合类:以海尔金融、甜橙金融为代表,为大型产业集团向互联网金融领域拓展,以母公司原业务、累积优势为起点,选

择适宜互联网金融产品切入,利用线下网络引流,并逐步向多业务模式拓展。运营商即属于此类。

三、国内外运营商移动支付概况

海外运营商互联网移动支付业务模式比较

各海外运营商支付业务的发展与当地的金融行业发展情况、成熟程度息息相关。在欧美国家,金融产品发展成熟,信用卡、预付卡能够满足日常各类支付需求,这些服务行之有效而且安全性高,因此,民众使用手机作为支付工具的意愿并不高,各运营商亦多推出手机银行服务。而在日本,虽然2004年金融服务已非常发达,但信用卡在安全和便捷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日本消费者信用卡使用频率不高。NTT DoCoMo在此背景下推出手机钱包业务,简化支付操作,极早占领了移动支付入口,为其此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但相似的是,大部分海外运营商通过移动支付、手机银行业务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并选择与金融企业合作,融合金融企业的金融能力及原始优势,共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中国三大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模式比较

中国三大运营商均有移动支付业务,但业务模式与战略地位有所不同。中国电信将互联网金融业务转型3.0阶段的经营重点之一,成立全资子公司开展相关业务,“翼支付”是其核心产品;中国移动推出支付产品为“移动和包”,提供话费流量充值、公交地铁等支付服务,但在集团的战略定位相对不高;中国联通推

出支付产品“沃支付”,但由于市场反应不佳等种种原因,推行力度不强。

目前,运营商移动支付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根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中国电信翼支付月活跃用户数超755万,在支付类App排行榜中位列第二。但在市场规模方面,2016年上半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前十名中,运营商仅有中国电信翼支付上榜,占比0.4%。运营商仍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启示

主要业务模式与发展瓶颈

目前,运营商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通过与有金融背景或互联网背景的企业合作,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企业或开发相关产品;另一种主要通过投资金融企业的方式,获取收益,金融业务不与通信主业务交叉发展。

与金融企业合作,融合运营商手握的用户数据优势,共同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是较有利于运营商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方式。

在中国,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有一定优势,但发展瓶颈也较明显。在移动支付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行业呈双巨头垄断趋势的大背景下,竞争者在支付场景中互相模仿,难以提升竞争门槛和增强用户吸引力,而运营商在应用场景转化与市场反应速度上具有劣势。

运营商发展移动支付建议

运营商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可通过明确定位、把握机遇、博才众长、内外兼修四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明确定位:

从行业整体看,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企业分别在渠道与产品方面比运营商有更大的优势,但运营商拥有与移动手机用户关系密切、移动电话业务刚需强且用户众多等优点。运营商应明确自身用户数据、线下网点优势,强化平台导流功能,加强通信用户转化,提升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把握机遇:

移动支付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移动支付技术正不断变革与更新带来新发展机会,应以支付业务为切入点,充分构建“线下资源+线上平台+金融服务”三合一模式,布局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博采众长:

纵观国内外运营商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布局,鲜有单打独斗情况出现。积极与有金融基因的企业合作,充分融合运营商手握的用户数据优势,共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内外兼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运营商要有所作为,需要大力拓展场景并拥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对外,通过积极混改、收购与参股其他企业的模式,获得资金支持,打造全行业应用场景,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对

内,深化互补协作力度、提高红利长期抗战等方式,提升产品能力,提高用户黏性。

移动支付盈利模式分析

【模式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移动支付类型和盈利模式分析】 2013-10-26畅享网互联网金融 前言:那么移动支付业务到底存在哪些形式?商业模式有哪些?未来到底该如何发展?新技术演进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支付企业到底有哪些建议成为众多移动支付企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自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下发以来,央行已累计发放250张支付机构牌照,支付主体多元化,业务范围多元化,具体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支付业务类型。从本质上来看,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相结合,将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实现手机支付的工具和手段,为用户提供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号管理等金融服务的业务。移动支付的实质是资金的转移,核心是支付账户,介质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那么移动支付业务到底存在哪些形式?商业模式有哪些?未来到底该如何发展?新技术演进对移动支付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支付企业到底有哪些建议成为众多移动支付企业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移动支付的形式与类型 从移动支付的演进来看,虽然衍生了多种支付形式,但是目前大家认可的主流移动支付类型主要如图1所示:

从支付的类型来看,移动支付分为远端和近端两种方式,目前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扎堆”远端支付,近端支付还存在许可制度壁垒及技术设备标准问题等障碍,见图2。 现场支付起初主要有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包括NFC、SIMpass以及RF-SIM,经过多轮博弈,NFC(13.56MHz)最终成为国内主流技术标准。 而远程支付是指客户通过手机,基于通信网络,通过SMS、WAP等方式完成支付。由于远程支付已经相对成熟,例如联动优势(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公司)等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郑州大学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2017年9 月1 日 关于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 现如今是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便捷。移动手机支付也不再陌生,通过“二维码”来消费、刷公交足不出户订外卖、网购等。为了解手机支付使用情况与人们对于移动支付前景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 样本数据 样本容量:52人(男:21,女31) 年龄:20-30有46人,20以下3人,40-50有2人,30-40有1人

学历:本科:44人,本科以上:2人,大专以下:4人,专科:2人 职业:学生:42人,工人:2人,上班族:6人,高新阶层:1人,个体经营户:1人 收入:1000以下:31人,1000-2000:10人,2000-5000:8人,5000-10000:1人,10000以上:1人 调查数据 1、在消费时使用手机支付的有41人占总样本的78.85% 2、对手机支付这种新型方式很了解的有49人占总样本的94.23% 3、在经常使用的移动支付工具中使用支付宝的29人占总样本的55.77%,7人使用微信,2人使用网上银行,其余14人3种方式都用 4、每月使用移动支付10次以上的有40人占总样本的76.92% 5、有33人不担心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 6、在调查的52人中在网上购物,交通出行,日常消费,生活缴费与与他人进行现金往来 7、等方面几乎都有使用移动支付 7、调查的52人中全部都表示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 数据分析 现如今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常态,市场买菜,出租车等。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完成交易,省去找零的麻烦,可以说现代的中国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即可。在被调查的52人中,无论年龄与学历几乎全部都对手机支付这种新型方式表示很了解,说明移动支付对于中国的普及程度很高。同时被调查的52人全部都对十分看好移动支付的未来,说明未来中国移动支付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普及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结合近期联合国旗下机构“Better Than Cash Alliance”(优于现金联盟)报告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推动下,2016年中国社交网络支付市场达到2.9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模式及发展前景

电子商务论文之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模式及发展前 景研究 姓名:张亚娟 专业:物流管理 学院:管理学院 学号:10513132

前言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代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贸易方式。电子商务在我国已历时10余年,再加上跟随着其后的移动通信,移动电子商务就此诞生了,并显现出了广阔前景。尽管如此,作为一项新事物,移动电子商务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由来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它由电子商务(E-Commerce)的概念衍生出来,现在的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是“有线的电子商务”;而移动电子商务,则是通过手机、传呼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与无线上网技术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这些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终端与我们谋面,使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开始。有人预言,移动商务将决定21世纪新企业的风貌,也将改变我们生活与工作。 正因为有了移动因特网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移动电子商务才可以为我们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服务。如: (1)银行业务:移动商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个人财务管理,从而了解自己的财务信息。 (2)交易:移动电子商务具有即时性,所以用户可以迅速了解网上信息,非常适合玩股票的人们。 (3)订票: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预定机票,车票或入场券等主要业务,还可以在网上核查票证的有无,并进行购票和确认。 (4)购物: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并进行购物。 (5)娱乐: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来收听音乐,还可以订购、下载或支付特定的曲目,并且可以在网上与朋友们玩交互式游戏。 (6)无线医疗:医疗产业的显著特点是每一秒种对病人都非常关键,在紧急情况下,救护车可以作为进行治疗的场所,而借助无线技术,救护车可以在移动的情况下同医疗中心和病人家属建立快速、动态、实时的数据交换,这对每一秒钟都很宝贵的患者十分重要。 正是有了移动电子商务的这些服务,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舒适,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期盼。 二移动商务的发展现状 移动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前者可以真正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和贴身服务。而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意味着需求的增加和多样化,这为电信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所以说,移动电子商务不是依附于单个解决方案或战略的商务热潮,而是技术曲线中的下一个发展阶段。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络从2.5G向3G演进,网络所支持的移动数据速率的快速提升,一些面向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

移动支付的盈利模式

移动支付的赢利模式 自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下发以来,央行已累计发放223张支付机构牌照。支付业务涵盖: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支付业务类型。从本质上看,移动支付是将移动网络与金融系统结合,把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实现手机支付的工具和手段,为用户提供商品交易、缴费、银行账号管理等金融服务的业务。移动支付的实质是资金的转移,核心是支付账户,支付介质是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 一移动支付的形式与类型 从移动支付的演进来看,虽然衍生了多种支付形式,但是目前大家认可的主流移动支付类型主要如图1所示: 从支付的类型来看,移动支付分为远端和近端两种方式,目前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扎堆”远端支付,近端支付还存在许可制度壁垒及技术设备标准问题等障碍,见图2。

现场支付起初主要有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包括NFC、SIMpass以及RF-SIM,经过多轮博弈,NFC ( 13.56 M Hz)最终成为主流技术标准。而远程支付是指客户通过手机,基于通信网络,通过SMS、WAP等方式完成支付。由于远程支付已经相对成熟,联动优势(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公司)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二移动支付的商业模式 模式一、银联/银行主导模式:运营商沦为通道 该运营模式主要是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运营商进行系统接入,用户通过银行卡帐户进行移动支付,或者将银行帐户与手机帐户绑定。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移动运营商只为银行和用户提供信息通道,而不参与支付过程,具体形式见图3:

模式二、运营商主导模式:意在控制账户,控制交易流程 该模式主要通过运营商来推动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运营商以用户的手机话费帐户或虚拟帐作为手机支付帐户,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移动支付交易费用。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移动运营商直接与用户联系,不需要银行参与,技术成本较低。但是用户每月的手机话费和移动支付费用很难区分,仅限于移动小额支付。 模式三、第三方支付主导模式:借助电商、IM等工具集成线下应用 较之传统支付,第三方支付借助银联跨行结算合作门槛高的特点,与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展开合作,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利用手机客户端软件实现无线支付,提供综合结算服务。比如,利用支付宝推出的手机客户端,便可实现查询、交费及转账等支付服务。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主的第三方支付正在依靠庞大的用户群发展成为控制终端消费人群的支付工具,见图5。 三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

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及发展策略-最新范文

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及发展策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在无线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中,移动电子商务逐渐兴起,进一步拓展了电子商务的营运空间,使得电子商务范围更加宽广。移动电子商务与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网的连接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有效运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Pad等移动设备相连接,进而使得商务交易过程顺利完成。这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商行业。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及发展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发展策略 与传统电子商务模式相比,移动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优势。移动电子商务具有高度整合资源的作用,它能够确保持续在线,拥有多种终端,主要服务于交易、订票、银行业务、娱乐以及购物等方面。无线网络的运用使得移动电子商务有效弥补了传统电子商务的缺点。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意识到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改善并拓展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探讨其发展策略,通过多方面资源的整合,逐渐完善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促使其更好地发展。 1.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 移动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发展起来,目前,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包含四种运营模式,分别是内容提供商运营模式、服务提供商运营模式、WAP移动门户网关运营模式以及移动运营主导模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支持者,其利

用手机功能的不断改革与更新,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方便人们的生活。移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相比,主要优势在于以下一些方面:首先,移动电子商务不需要人们仅限于使用单一的电脑平台终端来完成各种电子交易,它可以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Pad等移动设备来选购商品、下订单、对比价格等,增强了电子商务交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已经成为用户的购物工具,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子商务的交易率。其次,在移动电子商务购物方面,增加了商品条形码扫描的功能,通过扫描不同商品的条形码,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所购买商品的一般价位,利用移动设备来搜索该产品在不同超市和商场的报价,从而对比哪家报价更合理,进而利用终端设备来购买产品。这种比价功能不仅方面实用,更为增强用户地购物体验。最后,移动电子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相比,更新换代的速度更快,并且更新费用也比较低,由于移动电子商务交易是通过移动终端来完成的,因此其终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使用效率。 2.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例如,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版本各不相同,屏幕格式也不尽相同,这就给移动电子商务软件平台的更新带来困难;移动电子商务网络缺乏稳定性,经常会出现网络连接不畅的问题,这就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应用体验;此外,移动电子商务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它依赖于无线信号传播数据,在传播的过程中就难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导致数据丢失,这就会给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浅析

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浅析【摘要】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迅猛,其运营模式的选择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引出了国际上普遍认同的三种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应选取了国内较为成功的案例并从发展现状、使用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描述与剖析。最后得到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上的发展性建议。 【关键词】移动支付,运营模式,案例分析 【引言】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形式,指的是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中国银联)。 2009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增长迅猛,其市场规模突破2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达到约8250万人。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消费者消费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40.31 亿元。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条件主要有三个:规模庞大的用户群、成熟的技术以及合理的运营模式。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手机用户,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的实体较多,包括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移动设备提供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商家和用户等多个环节。在这种条件下,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的确是各方相互角力的结果,未来的商业模式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移动支付运营模式特征分析 从国际上来看,移动支付的发展主要存在三种主要的运营模式:一是由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日本已经初具规模;二是由金融机构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韩国正在迅速地普及;三是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主导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己经基本在欧盟确立。 2.1 以移动运营商为运营主体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传统的金融支付的手段依然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形下,移动支付产业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金融支付的一条分支。伴随着移动支付在各行各业如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大力推广,各类的创新技术不断的节约移动支付的成本和提高了支付的效率,移动支付的产业的发展开始大踏步的向前发展。本论文以我国移动支付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China Mobile Paym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nalysis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e-merc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means to pay our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still bee a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unfavorabl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munications for the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vides a solid basis, in this case, the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will naturally bee a branch of a financial payment. With mobile payment in all walks of life to promote such as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public information, all kinds of innovative mobile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ay for the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y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began to march in forward. In this thesis, China's mobile payment for the stud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mobile payment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final pay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bile industr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ospects Current developmentMobile payments

移动支付国内外发展状况浅析

移动支付国内外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日益普及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不仅成为移动运营商业务的重要增长点,也吸引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国际卡公司、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主体的参与。在其市场规模迅速壮大的同时,技术和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移动支付定义为移动电话的任何交易,即在移动电话上的金钱的所有权转移。基于这项技术,这种支付是远程的或近场交易。远程移动支付可以“随时、随地”,并可基于“个人-个人”(P2P)或“个人-商家”(P2B),如汇款和账单支付。远程交易可以通过SMS(短信)、WAP(无线应用协议)技术启动。另一方面,近场移动支付需要消费者的手机和阅读器间的信息交换,如商家和销售终端间的信息交换。通常情况下,近场交易需要在手机上安装近场通信(NFC)芯片 一、美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虽然美国的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普及率都领先于全球其它地区,移动支付发展也很早,但美国却一直很缓慢地接受NFC近场支付这项技术。近些年来,亚洲和欧洲国家移动支付发展正在大步向前迈进,但美国却依旧保持着曲线发展的方式。 美国拥有稳定、成熟的支付系统,新的支付方式要进入市场,就会打破目前运行完好的支付生态系统,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支付技术,却遭到传统成熟技术的排斥,很难进入支付市场打破平衡,这也就造成了美国移动支付发展比其它国家缓慢。虽然美国进行了许多移动支付新产品的尝试,如2011年的“谷歌钱包”计划,针对纽约市和旧金山推出基于NFC的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有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二、日本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日本在移动支付发展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它的发展主要归功于日本移动通信NTT DoCoMo公司。早在2006年的时候,该公司就推出了非接触式支付方式,并于2007年推出3G手机,而NFC技术也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方面都领先于其它国家和地区。 在这之前,日本就已经接受了手机不仅仅作为一种通讯工具有概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工具,可以用来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下载音乐,玩游戏,消费观念已经改变,这样,接受手机支付功能自然也容易许多。 目前,手机支付在日本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商业应用,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手机支付产品的丰富性,远领先于其它国家。 三、O2O与国内移动支付 O2O模式的核心很简单,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通过打折(团购,如GroupOn)、提供信息、服务(预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商业模式研究(一)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商业模式研究(一) 摘要]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一个新的分支,本文在结合当前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运作模式 一、前言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实践的不断深入,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正在形成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移动应用因具有快捷方便、无所不在的特点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热潮,并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流发展模式之一。本文就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商业模式问题,进行简要地分析。 二、移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1.内容提供商主导模型。这种商务模式的商业原型是路透社、交通新闻提供者、股票信息提供者等,这些企业通过直接联系客户来提供信息。在市场成熟期,这种商业运作模式会越来越流行,该模型中用户主要被方便有用的信息所吸引,其他参与者愿意付费给内容提供者,从而得到客户群。 2.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型。提供个性化和本地化的服务,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都是运营商主导模型,所不同的是运营商在价值链中的控制能力的大小程度不同。运营商有机会引导用户的浏览经历,如果用户先登录到运营商的门户站点上,运营商就有盈利的机会。该模型中,运营商因为提供了移动网络的接入,所以能向所有人收费,运营商同时还可以提供内容集成和支付服务。在最近的若干年内,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在移动电子商务中都将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控制了网络资源和用户群,可以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游戏规则。 3.服务提供商主导模型。服务提供商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有四种:直接提供、通过移动portal\通过其他企业的WAP网关、通过移动运营商。它向客户提供的内容来自于内容提供商。 4.移动门户模型。移动商务相比于传统的电子商务在于它的特殊商业模型.而这个模型就是移动门户模型。移动门户是根据客户的移动特性而设计的一条最佳客户沟通渠道。移动门户主要是指移动网内容和服务的接入点。门户提供的各类特种服务聚集了众多客户和签约客户。它为网上交易、通信、信息内容等服务提供了一个现实环境。移动门户可以与固定的互联网门户相提并论,比如新浪、搜狐等。NTTDoCoMo由于其高得惊人的普及率而成为移动门户中成功商业运作的典型案例。 移动门户网站的建立,为各种互联网应用搭建了一个核心平台,能够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向用户提供自行开发的信息数据库应用服务,提供面向终端的综合管理以及完整安全的端到端交易行为。 三、资费结构和利润分配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需要众多的参与者,需要各环节相互合作共同实现价值链的增值,这就必须在价值链的管理上建立合理的资费模式和利益分配模式,做到权责分明利润共享。良好、科学的资费分成可鼓励和刺激更多的价值链成员,如内容提供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等加入到产业价值链中来。 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早期,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厂商可赚钱,因为他们给其他人提供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基础,如网络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提供商共享客户和客户信息也能形成盈利点。随着市场的成熟,网络标准和技术将会进步降低进入壁垒,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银行、商家和内容提供商如能判明顾客需要什么服务和产品,赢利机会就会越来越多。对运营商来讲,某些应用可很大程度地提高网络的使用,由此获得利润。 不同的参与者在不同的业务上都可能产生赢利点。所谓的赢利点就是产生赢利的业务来源。在市场的早期对主要参与者来说,赢利点主要在于提供核心服务、广告、内容管理、应用管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发展策略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发展策略 院系: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姓名:韩家宝 班级:1104071 学号:110407107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移动支付的运营模式及发展策略 智能手机、网购这两个名词如今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移动支付作为新型的一种产业技术也逐渐的崭露头角,它的存在现状和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去关注。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有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也向往着越来越简单便捷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消费支付工具已经不局限于现金,而是扩展到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甚至手机银行。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移动电话这一现代化通信工具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人们渴望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实现借助手机延伸的功能性服务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人类利用手机不仅可以通话、发短信,还可以进行购物、缴费,就这样,移动支付作为这个时代的新生儿诞生了。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借助移动通信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掌上电脑、移动便携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其中,手机支付这项个性化增值服务,可以实现众多支付功能,如:银行转账、缴费、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当然最主要强调的是移动缴费和消费。当我们在上公交车前为找不到硬币而着急时,当身处异地或是移动运营商的营业厅下班后,手机欠费导致停机时,手机支付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无需为了缴话费四处找人,四处寻找手机充值卡,而耗费精力了。 移动支付其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包,从而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一个通过手机进行身份认证和交易支付的途径。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WASP,由W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或与用户和WASP开户银行的主机系统协作)来完成。通过移动支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交易,大大增强了买卖双方的灵活性和可支付性。

浅谈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谈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 院系名称:网络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5月20日

浅谈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传统的金融支付的手段依然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不利因素,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为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形下,移动支付产业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金融支付的一条分支。伴随着移动支付在各行各业如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大力推广,各类的创新技术不断的节约移动支付的成本和提高了支付的效率,移动支付的产业的发展开始大踏步的向前发展。本论文以我国移动支付为研究对象,详细的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揭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China Mobile Paym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Analysis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e-commerc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financial means to pay our traditional constraints still become a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unfavorable factor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for the mobile paym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provides a solid basis, in this case, the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will naturally become a branch of a financial payment. With mobile payment in all walks of life to promote such as logist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public information, all kinds of innovative mobile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pay for the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ay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payment industry began to march in forward. In this thesis, China's mobile payment for the stud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mobile payment reveals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final pay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bile industry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Prospects Current development Mobile payments

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浅谈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作者:————————————————————————————————日期: 2

浅谈移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随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3G牌照在中国的落户以及各移动公司对3G业务的宣传和实施,“移动电子商务”霎时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移动电子商务是通过各种移动电子终端实现的商务活动,以短信、WAP、RFID等方式实现交易,它是电子商务的延伸。手机作为移动性和便携性最强的电子产品,其角色将从单纯的通信工具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已形成以它为载体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和庞大的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移动电子商务较之电子商务拥有很多优势,在起步阶段就已经拥有广泛的用户和潜在用户基础。 近年来,传统电子商务曾大起大落,目前正处于逐步复苏的阶段。一些业界人士认为,以手机钱包、手机银行和移动小额支付为代表的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个性化”。传统电子商务已经使人们感受到了网络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但它的局限在于电脑携带不便,而移动电子商务则可以弥补传统电子商务的这种缺憾,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购买彩票、炒股或者购物,感受独特的商务体验。 而随着中国移动通信成为世界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及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现今中国的消费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基本完成理财或交易,这就是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与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结合,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移动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但是传统电子商务的信用安全、经营模式等问题悬而未决,有可能会继续困扰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整个电子商务产业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务实的、赢利的阶段,但是涉及到在实施和操作的层面,还遇到支付、信用认证等实际问题。电子商务对其他行业已经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最大的是流通业,流通业面临着提高效率的问题而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长期过程;再广泛一点,电子商务让服务业的效率提高了,变得更人性化了。 目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遇到一个重要瓶颈,就是移动通信业和金融业的融合问题,因此正面临转型这个大形势的通信行业有三个转型方向:一是移动通信和商务的融合,典型的是移动通信类电子商务;二是移动通信与娱乐的融合,象手机游戏等;第三是移动通信与媒体的融合,如手机杂志等。 对于移动通信与金融的融合,移动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点是把手机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这既方便消费者,又彻底解决了中国的银行各种借记卡、支付卡普及程度不高的问题。某种意义上,中国可以说越过了发达国家“卡”的阶段,走到了真正电子货币阶段。电子货币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任何通信网络,报出用户的身份特征和拥有的支付权利,而与卡却没有关系。 很多人认为移动支付在日韩欧美发展,作为一种即时电子商务手段非常好地

移动支付的运营及盈利模式

“大数据”是由于信息的膨胀,数据的多种多样,传统信息处理方式已不足以处理,需要进行改革。大数据技术的意义不在于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使之变得对我们有用。总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项目,那么这种项目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我们对数据的提取与筛选,以此来将庞大的无用数据变得有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从名字来看就十分密切。大数据对计算机的要求肯定是很高的,一台计算机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大数据的处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来实现。随着数据变得越来越庞大,云计算必须发展。大数据我的理解就是互联网的发展产生的庞大数据,其中有夹杂着有用没用的多种多样多余的数据,这些数据在需要使用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大数据的处理必须用到云计算。大数据需要云计算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从互联网获取的大量的数据。数据传输最小的基本单位是bit,按顺序给出所有单位:bit、Byte、KB、MB、GB、TB、PB、EB、ZB、YB、BB、NB、DB,它们按照进率1024(2的十次方)来计算:8bit= 1Byte;1KB= 1,024 Bytes;1MB= 1,024 KB = 1,048,576 Bytes;1GB= 1,024 MB = 1,048,576 KB;1TB= 1,024 GB = 1,048,576 MB;1PB= 1,024 TB = 1,048,576 GB;1EB= 1,024 PB = 1,048,576 TB;1ZB= 1,024 EB = 1,048,576 PB;1YB= 1,024 ZB = 1,048,576 EB;1BB= 1,024 YB = 1,048,576 ZB;1NB= 1,024 BB = 1,048,576 YB;1 DB = 1,024 NB = 1,048,576 BB(单位换算来源:百度百科)。 在各国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大规模调查各种数据,在1890年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霍尔瑞在普查人口时发明了一台电动器,从此引发了数据处理的新纪元。各个资本国迅速发展。1997年美国宇航局研究员迈克尔·考克斯和大卫·埃尔斯沃斯首次使用“大数据”这一术语来描述20世纪90年代的挑战:超级计算机生成大量的信息,“大数据”也开始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大数据也随着大数据的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行业也变得越来越火热。中国企业的大数据市场也快速发展,从互联网、金融、电商等开始实践。云计算的发展更是走向世界前列。 大数据技术我们所接触的并不多,只需要知道Hadoop技术的存在,数据库中我们所了解的就是sql server数据库。在内存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用户以及IT提供商应该将内存视为长远发展的技术趋势,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加好的。集成设备在大数据时代也是企业应对数据挑战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的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将原本很难收集与提取的数据变得容易使用。想要好好利用大户数据,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分为理论技术与实践。大数据的理论必须要被更多的人知道与传播才能更好应用。因为想要发展的首要

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是融合与创新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第三方支付的全面大发展,产业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的景象,成为被各方看好的朝阳产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认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扩展了金融服务的深度,促进了电子商务等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第三方支付的全面大发展,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了勃勃生机的景象,成为被各方看好的朝阳产业。移动支付很快将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标配,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描绘了这样的蓝图。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及美好的愿景,但是,对于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关键在哪里、要想更好地发展应该注意什么等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移动支付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生力军,在活跃消费市场、提供产业升级、便利人民生活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得到了行业人士的肯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认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扩展了金融服务的深度,促进了电子商务等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解决金融服务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的问题,有利于促进金融普惠制的发展。 近两年,移动支付产业在规范和发展并重的指导原则下得到了有序的推进,成就显着。市场交易规模爆发式增长,同时用户数量也呈几何式的增长。 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为移动支付发展提供了终端和网络基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智能终端销量达到8066万台,比2010年增长150%,截至2011年底智能终端保有量达到1.79亿台。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移动应用和移动支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移动应用数量的迅速增长为移动支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应用环境。2011年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应用的发展迅速,特别是购物、理财、生活服务等交易类应用的发展,丰富了移动支付的市场应用环境。 不仅如此,移动支付厂商也不断加大产品开发和推广力度。鉴于移动支付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众多支付厂商加大了对移动支付领域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例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等互联网支付厂商纷纷推出移动支付产品;银联、联动优势、钱袋宝等企业则举行了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活动;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也纷纷成立支付公司,移动近场支付商用城市不断增加。 因此,移动支付产业链的逐渐完善促使移动支付交易额突出猛进。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了742亿元,环比2010年增长67.8%。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87亿,与2010年相比增长26.4%。 正是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今年的增长率不会比去年低,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1209.6亿元。易观智库认为,未来3年移动支付市场将持续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到2014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3850亿元,用户规模也将达到3.87亿。

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与营销创新

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与营销创新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旅游营销;营销创新 一、引言 由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电子商务凭借其能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服务能力的优势,成为当前电子商务领域的热点。相对于传统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增加了移动性和终端的多样性,答应用户访问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内任何地方的服务,并以其特有的移动支付和基于位置的服务大大扩展了传统电子商务的服务范畴。 旅游产品是一种非凡的商品,它具有季节性、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异地性等特点,因而也就决定了旅游产品生产与旅游消费需求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传统的旅游电子商务无法解决游客在旅游区域、在旅行途中临时产生的一些需求:如订餐、租车、购票、订房、更改旅游路线等。而移动电子商务则能随着移动的游客,提供无处不在的个性化、实时的贴心服务,解决以上诸多问题。 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中的广泛应用,产生了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是指旅游服务产品消费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有线相结合的网络,采用某种支付手段来完成和移动旅游提供者的交易活动。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构架如图1所示。图1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系统构架 其中,移动应用服务器基于数据连接池技术通过中间件与应用服务器交换数据,手机或PDA等移动设备可选择WAP或GPRS等无线接入

方式,获取基于位置的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和移动支付服务等。 二、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 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到旅游中,由于各旅游企业现有的电子商务运用水平和深度、企业的规模不同,经济技术实力等会有较大差别,应用模式也会千差万别。现阶段,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系统构建模式主要有:基于移动运营商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基于PDA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和基于短信平台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基于移动运营商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模式 中国移动、联通等移动运营商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基础,有覆盖面广的网络分布,能对移动电子商务活动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和成熟的认证支付体系,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客服系统,有完整的客户资料治理,最适宜于移动电子商务的开展。 2000年11月中国移动启动了“移动梦网”计划,2001年8月中国联通开始了“联通”,2002年7月中国电信推出“互联网星空计划”等,充分说明了移动运营商参与移动电子商务竞争、争夺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决心和实力。大型旅游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经验和内容优势,向移动运营商申请成为服务提供商,成为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建立基于移动运营商的移动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旅游移动服务。 在这种模式的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中,移动运营商的主要工作在于移动网络建设和维护,为移动信息的发送提供信息传输载体。而旅游企业利用其丰富的专业经验,对各个景区、企业提供的信息素材进行全面的加工,完成信息整合的功能。

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王关荣 移动支付是近年来支付服务方式的重要创新之一,也是新兴电子支付的主要表现形式。移动支付伴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二者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由于支付是一种大众性的需求,而移动支付具有随身、实时、快捷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传统的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提供支付服务的模式相比,移动支付依靠较少的基础设施投入, 达到更加广泛的便民和惠民效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利于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也有利于缓解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与银行机构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好外,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较差的状况,移动支付突破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传统模式,通过较低成本将支付服务网络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支付环境,促进金融普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积极意义。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但主要的还是使用手机,所以,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移动支付是一项跨行业的业务,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业务相结合的产物。自移动支付业务产生以来,显示岀强大的活力,用户数疑不断增加,业务范用逐步拓展,业务量快速增长。但用绕移动支付的讨论和争议也始终不断,例如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监管问题等。作为世界第一大手机用户国,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市场空间十分巨大。如何促进移动支付市场健康、规范、快速发展,是政府部门、从业机构等各方普適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我想结合我对移动支付的认识,从中央银行监管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业务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随后在韩国和日本出现并迅速发展o 中国的移动支付最早出现在1999年,由中国移动与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部门合作,在广东等一些省市开始进行移动支付业务试点。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应该说初具规模,无论是从业机构、市场占有情况,还是用户数量、业务规模,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受到运营环境、安全技术、政策法规等因素的制约,与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市场相比,中国的移动支付行业表现出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