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大气层》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大气层》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大气层》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大气层》教案

《大气层》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初二学生

授课类型:新授课(1课时)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本节首先通过读图,分析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大气分层,再深入了解大气的分层规律。最后着重介绍了对流层的特点,并通过设计的一个活动,让学生理解对流的形成机理。同时,对流层中复杂的天气变化这一特点又是作为之后天气要素及变化学习的切入点。此外,本节有两个重要的动手活动和一个讨论活动,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素材。

二、学生情况分析

该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为此,教师要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将知识点联系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易于接受,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在做好概念转变工作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了解大气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能力目标:1. 学会联想与发散思维,通过图像归纳总结与整理。

2. 通过讨论交流,增强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 培养人类与地球协调的观念,培养小组合作与团队精神。

2. 体会互动课堂的融洽气氛和探究的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大气的垂直温度规律图掌握大气温度规律并进行分层。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五、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利用实验演示直观展示教学知识点,让学生直接获取经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精神,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并通过师生互动,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2、图片资料。大气层范围大,学生不太能接触到,且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通过图片可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