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祓禊赋-东汉-杜笃-汉赋

祓禊赋-东汉-杜笃-汉赋

祓禊赋-东汉-杜笃-汉赋

祓禊赋

作者简介:

杜笃(?~78)东汉学者,字季雅。今陕西西安人。学识渊博,但不拘小节,因事在京入狱。狱中写诔文颂扬开国功臣大司马吴汉功业,受光武帝赏识获释出狱。建初三年(78),以从事郎中随车骑将军马防与西羌作战阵亡。杜笃著《明世论》15篇,均已散佚。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共18篇,今存《论都赋》、《吊比干文》等10余篇,以《论都赋》流传最广。

作品原文:

巫咸之徒,秉火祈福。(《续汉礼仪志上》注补)

王侯公主,暨乎富商,用事伊雒,帷幔玄黄。于是旨酒嘉肴,方丈盈前,浮枣绛水,酹酒Ο川。若乃窈窕淑女美媵艳姝,戴翡翠,珥明珠,曳离,立水涯,微风掩,纤低回,兰苏,感动情魂。若乃隐逸未用,鸿生俊儒,冠高冕,曳长裾,坐沙渚,谈《诗》《书》,咏伊、吕,歌唐、虞。(《艺文类聚》四)

第 1 页共 1 页

七上历史-官渡之战典故

官渡之战的典故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中文名称:官渡之战 参战部队:袁绍军;曹操军 战争结果:曹操获胜 时间: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地点: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 人物:袁绍曹操刘备 前期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部将多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却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东临沂北)入青州,占领齐(今山东临淄)、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安(今山东沂水县)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协助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同时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带筑垒固守,以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派人镇抚关中,拉拢凉州,以稳定翼侧。从以上部署看,曹操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不是分兵把守黄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从当时情势而言,这种部署是得当的。首先,袁绍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黄河多处可渡,如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袁绍夺取许都的要津和必争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十二月,当曹操正部署对袁绍作战时,刘备起兵反曹,占领下邳,屯据沛县(今江苏沛县)。刘备军增至数万人,并与袁绍联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为保持许昌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次年二月亲自率精兵东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转而进攻下邳,迫降关羽。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当曹、刘作战正酣之时,袁绍谋士田丰建议袁绍“举军而袭其后”,但袁绍以幼子有病为辞拒绝采纳,致使曹操从容击败刘备回军官渡。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正月,袁绍派陈琳书写檄文并发布,檄文中把曹操骂得无法忍受。二月进军黎阳,企图渡河寻求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官渡之战的典故官渡之战的典故。四月,曹操为争取主动,求得初战的胜利,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可击败颜良。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袁绍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机率轻骑,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而还,袁军溃败。曹操解了白马之围后,迁徙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当时只有骑兵六百,驻于南阪(在白马南)下,而袁军达五六千骑,尚有步兵在后跟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并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曹操突然发起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文丑为乱军所杀,并不是关羽斩杀),顺利退回官渡。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却被一战而斩。

对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评价

对汉武帝的历史功绩评价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清人赵翼在书中说:“武帝驾远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当代伟人毛泽东亦非常欣赏汉武帝,称其“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总而言之“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前人的评价已充分肯定了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业绩。然而,正如美国学者享德里克·房龙所说:“对任何一件历史问题都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奋斗。”本人在此将竭尽驽钝,对汉武帝功绩略述一二。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西汉是强盛的一代,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幼名刘彘,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谥法》说“威武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因此受到了历代史学家对他的充分认可和赞叹。 一、在国家治理方面他顺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政治制度,调整经济政策确立主流统治思想,促使封建制度基本成熟和定型。 首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对立,强化中央集权,保证政治统一。汉初高祖比较周与秦的制度,认为秦亡是因用郡县之治。因而分封同姓为王,并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随着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分封的弊端便日益严重化。诸王在封国内有权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他们“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这样在中央的统一治理与地方的高度独立形成尖锐的矛盾,不仅削弱国家的整体实力,还存在战乱和分裂的危机。文帝时经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软弱措施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景帝时,王国问题更为严重,御史大夫晁错针对当时的政治危机,提出了严厉的“消藩”主张,认为诸王“消之亦反,不消亦反。消之,其反亟,祸小。不消,反迟,祸大”,最后引发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爆发和最终的平叛,是西汉王国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虽然中央免除了地方王国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消减了王国官吏,但王国在地方的势力依旧很大,他们的存在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如何进一步削藩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是汉武帝在政时期所面临的迫切的政治问题。鉴于前朝的教训,为进一步削减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的积极措施:〔一〕针对地方王国诸侯,汉武帝继续推行汉景帝时实行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优秀范文800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优秀范文800字 《三国演义》很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在这本厚厚的书里,记载着许多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超的吕布、忠心耿耿的关羽、威猛忠心的赵子龙、谦卑有礼的刘备……每位人物作者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让人读罢不能忘怀,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段被封尘已久的历史故事。以下是我整理的读书心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范文一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之后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三国演义》中刻画了许多个人物,印象最深的,文属诸葛亮,武属关羽。说起诸葛亮,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此刻一个“谋”字上方。诸葛亮的智谋,超群出众,足智多谋,神机

妙算,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运筹帷幄,用兵入神,百战百胜,决胜于千里之外。观其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可谓呕心沥血,忠贞不二,鞠躬尽粹、死而后以,直到五丈原孤魂归天时,还念念不忘刘家的江山社稷大业。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与师爷! 至于关羽,则是忠、义、勇的象征。但缺点就是有些自负。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述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构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能够理出一个结构脉络。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构成一个战争系统。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能够说是四大名著中的精品。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好处是深远的。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范文二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灿如星河的古诗词文化里有不少文人雅士,他们书写了一首首,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名作。其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很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在这本厚厚的书里,记载着许多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超的吕布、忠心耿耿的关羽、威猛忠心的赵子龙、谦卑有礼的刘备……每位人物作者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让人读罢不能忘怀,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段被封尘已久的历史故事。

【汉武大帝吧】汉武帝时期王国政策的特点

第23卷第2期徐州教育学院学报V o.l23,N o.2 2008年6月J.of X uzhou Education Co ll ege Jun.,2008 汉武帝时期王国政策的特点* 李 园 (徐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徐州221000) 摘 要:汉武帝时期的王国政策,不但继承、完善、发展了文、景以来的王国政策,而且有其自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一则表现为兼具血缘性和地缘性,二则表现为它与当时中央集权、对外战争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关联,三则表现为在分封原则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关键词:汉武帝;王国;中央集权;特点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8-6625(2008)02-0021-03 一、武帝的王国政策兼具血缘性和地缘性 武帝在位年间,先后有九个诸侯王国因谋反、不法等罪而被除,即刘明的济川国、刘定国的燕国、刘次景的齐国、刘安的淮南国、刘赐的衡山国、刘建的江都国、刘彭离的济东国、刘勃的常山国和刘定的济北国。从血缘关系来看,济川王刘明、济东王刘彭离乃梁孝王刘武之子,齐王刘次景为齐悼惠王刘肥的玄孙,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皆为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江都王刘建为江都易王刘非之子,常山王刘勃为常山宪王刘舜之子,济北王刘宽为济北贞王刘勃之子。 在被除国的诸侯王中,只有江都王刘建和常山王刘勃与武帝的关系较近,其余诸王与武帝的关系都较为疏远,却无一是武帝的兄弟或儿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武帝的兄弟和儿子都是遵守汉法的良王,实际上,其中不乏作恶多端者。譬如胶西于王刘端,武帝的这位兄弟可谓劣迹斑斑,此则 史记卷五九 五宗世家载之甚详: 胶西于王端,!!为人贼戾,!!数犯上法,汉公卿数请诛端,天子为兄弟之故不忍,而端所为滋甚。有司再请削其国,去太半。!!相、二千石往者,奉汉法以治,端辄求其罪告之,无罪者诈药杀之。所以设诈究变, 强足以距谏,智足以饰非。相、二千石从王治,则汉绳以法。故胶西小国,而所杀伤二千石甚众。 赵敬肃王刘彭祖亦复如此。属值武帝加强对诸侯王控制之时,他们竟敢顶风作案,肆无忌惮地杀害汉廷所任命的二千石官吏而未受严惩,这自然得益于武帝对手足之情的顾念。 在打击、侵削诸侯王国的的过程中,武帝固然依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为标准,但尚有其他考虑,此以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江都王刘建身灭国除之事最为典型。相比较而言,称刘安、刘赐、刘建谋反而加以诛除,充其量只是表面文章,其深层原因还在于这三个诸侯王国的地盘,被汉廷认定是易滋祸乱之地。 淮南、衡山、江都三国所在,皆为东周时期的楚国故地,该地民风剽悍好斗,遂为难治之地。时当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就只有楚国,秦国大将王翦在灭楚战争中动用了60万大军,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取胜,但仅过了20多年,楚地就再次掀起了反秦浪潮。不但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反秦主要人物都是楚人,而且项羽麾下的以楚地子弟组成的军队更是推翻秦帝国的主力军。汉朝建国之后,韩信、英布皆受封于此,后被次第翦除,其被灭之重要原因,就在于二人盘踞在危险的楚地。尔后当大封同姓诸侯王时,?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填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而后悔,曰:?若状有反相。#[1]刘邦此语,与其说是对刘濞的担忧,毋宁说是对楚地的忧虑。结果是,吴楚七国之乱的首要人物吴王刘濞、楚王刘戊,都出自故楚之地。诸如此类的前车之鉴,自然不能不引起武帝的警惕,其对淮南、衡山、江都三王谋反后处置之严厉,部分也正是因此之故。 二、武帝的王国政策与中央集权、对外战争紧密相联 当武帝即位之初,社会经济经过建国以来六、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已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与此同时,主要通过文帝和景帝的不懈努力,政治形势发生了有利于皇权的深刻变化。首先,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来看,在平定七国之乱后,威胁汉廷的诸侯王势力已经受到重大打击,其领地不断缩小,其势力日益弱化,尽管如此,诸侯王们仍然各怀心机,部分拥有潜在实力的诸侯王甚至还存有不臣之心;其次,汉初以来功臣集团对皇权的制约已经大为减弱。不过,虽然汉初以来功臣集团势力日趋衰退,但丞相一职仍由其把持,以丞相为首的政府对皇权仍有一定的牵制力,这使得皇帝尚无 ? 21 ? *[收稿日期]2008-05-20 [作者简介]李 园(1968-),男,江苏徐州人,徐州一中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

论文《三国演义》三大战役异同

从“三大战役”的异同 看《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以描写战争闻名的经典名著,本文从其描写官渡、赤壁和彝陵三大战役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入手,探讨其战争描写的艺术:战争的摇曳多姿、人物的丰富多彩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通过对作者战争描写的研读,体会它对我们今天工作、生活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三大战役异同战争艺术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流传几百年而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其以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三国鼎立的史实为依据,采取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一幅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特别是其中对历次战争的描写,更是跌宕起伏、动人心魄,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中,官渡争霸、赤壁鏖兵和彝陵决胜对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因此,在《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争中,作者着力刻画的也是这三大战役,透过作者对这三大战役异同的描写,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对描写战争的艺术,享受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这一顿精神大餐。 一、三大战役的同中之异: 作者在对三大战役的描写中,将着力点都放在胜利一方,写出了战胜方的谋略。乍一看,三大战役中无一例外都使用了火攻,都是以至弱对至强,都是至弱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自己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但是,我们透过这些相同,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诸多的不同: 1、影响战争胜败的关键不同,火烧的对象也就不同: 官渡之战中,袁绍兵多粮足,主动攻打曹操,曹操兵少粮乏,被动应战,粮草成了影响双方胜败的关键,对这一点,双方谋士均看得很清楚。袁绍的谋士沮授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曹操的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其第一目标便是邻近的赵国。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郡守冯亭不愿入秦,遂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震怒,命左庶长王龁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双方长久相持。秦军散布廉颇要谋反的谣言,目的是让赵王换掉廉颇。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来代替廉颇。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战的经验,轻敌出击。秦国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赵括军队,并截断赵军粮道。赵军被围困46天,拼死突围,但仍然无法挽回败局,赵括被射死,赵军四十多万向秦军投降,绝大部分被秦军坑杀。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是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由于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要临降了。长平一役,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不仅仅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名将指挥如神的运筹帏幄,因此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长平之战-相关文献长平之战当时形成的列国文献,多毁于秦火,传世的有关记载长平之战的上古早期文献,首推《史记》,次为《战国策》。其中又以《史记》的《白起王翦列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最为详实,次为《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史记·赵世家》,又次为《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新序·善谋》、《史记·田完世家》。《史记·秦本纪》、《韩世家》则以大事记体行文,略事梗概。《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魏策四·长平之役》、《齐策二·秦攻赵长平》、《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秦策三·谓应侯曰君禽马服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等,或限于列国有关幕后外交(纵横)活动,或战后君臣间抑策士游说中有关得失论证。另有《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韩非子·显学篇》提到、《吕氏春秋·应言篇》、《睡虎地秦简“编年记”》。又有方志《上党记》、《风土记》等,发挥地方文献优势,于当年主战场的地理方位、范围和秦赵两军对峙态势、战守的记载,显然又比上述群籍具体、确切得多。后有司马光修《通鉴》。此外古人笔记、论著亦多有论述,如胡应麟《少室山房集》等。今人论著甚多,如杨宽《战国史》、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张颔先生在《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著文《古长平战场资料研究》、张景贤先生在《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l期先后著文《长平之战时间考辨》、《长平之战时间再辨》;杨宽先生在《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1983年第11期先后著文《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等等。近年对长平之战的专著首推靳生禾、谢鸿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王树新主编《战国长平之战新考》。长平之战-影响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

商鞅变法的内容

7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知识概括 一、商鞅变法的内容:(秦孝公,公元前356年)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去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 贵族的特权。 3、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 4、严明法令。 二、商鞅变法的意义: 秦国通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三、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主父偃、公元前127年) 令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者,则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刘彻、董仲舒公元前134年) 凡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各家学说,都要从博士官学中排除出去,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在思想领域,儒家思想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五、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1、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西汉)和西域各国的联系。 2、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了贡献。 3、促进了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为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奠定了基础。 六、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七、三家分晋(晋阳之战): 公元前453年(春秋末年),韩、赵、魏三个家族联合击败智氏家族,平分其地,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 八、北魏孝文帝(魏主:拓跋宏)改革: 1、改革时间:公元386年 2、汉化目的: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维护北魏政权。

汉武帝时期的丞相们

汉武帝的十三位丞相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兼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于一身,尊崇儒家治国,变革政治、加强皇权,又重视发展农业与经济,而且开疆扩土、巩固了汉王朝的统一。在他统治下,汉朝达到鼎盛时期,随后又出现了“昭宣中兴”的辉煌时代。 就在汉武帝五十四年的统治时期中,共有十三位丞相先后当政,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其中李蔡、庄青翟、赵周都是被迫自杀,而窦婴、公孙贺、刘屈氂则是最终被斩杀。古有所谓“伴君如伴虎”,有人说,武帝下面的丞相,既被强权控制无法发挥作用,却又总被充当替罪羊,很可悲。但是,真的都是武帝的责任吗? 我就按时间顺序来介绍一下这十三位丞相。 一,建陵侯卫绾,以将兵与吴楚联军作战有功而封侯。景帝后元年始任丞相,也就成为了汉武时期的第一任丞相。建元元年冬十月,也就是汉武帝刚即位,就下诏让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进谏的贤者,由皇帝亲自考试。这次共有百多人参加,其中董仲舒被当时的学者们都尊为师长。而后丞相卫绾上奏道:“所推举的贤良中,有人研究申不害、商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的言论学说,扰乱了国家的政务,请把他们罢免了。”武帝同意了。在这一年的六月,他因病被免去职务。卫绾是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智者,精通儒学和文学。当初武帝被封为太子后,就是他作为太子傅负责教授太子。可是由于他年事已高,无为而治,曾经在景帝生病期间使得一些无辜的人怨死狱中,所以让武帝早就不满意了。等到他病了,武帝马上就批准他还乡,给他撤职了。 二,魏其侯窦婴,孝文皇后窦氏从兄的儿子。当年作为大将军,破吴、楚,被封魏其侯。曾为栗太子的太子傅,栗太子被废,他数次陈词也不能改变这个结果,于是辞官,无人能说服他,后得梁人高遂一番话而重新效命与朝廷。在桃侯被免相后,窦太后几次说窦婴可以做丞相,景帝则说:“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不用他为相,而用了卫绾。到了卫绾病免,武帝便在听了籍福的话后任命窦婴为丞相。武帝好儒术,窦婴也是,所以两人合作的初期是很愉快的。一起办了不少事情。 可惜,武帝的奶奶窦太后(文帝窦皇后)只喜好黄老学说,特别厌恶儒学,而窦婴、田蚡、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等都推举儒术,而漠视黄老之道,所以窦太后很不喜欢他们。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因为上奏请皇帝不用对窦太后奏事而惹得太皇太后大怒,于是赵绾、王臧被罢官治罪,先后自杀。窦婴和田蚡也分别被免除了丞相和太尉的职务。窦婴上任还不到一年,却被自己的长辈给赶下来了。汉书曰:“魏其由此以侯家居。” 窦婴自从得罪窦太后,就一直默默不得志,所以基本没什么人来拜见他,而都是去拜武安侯,只有灌夫经常来看望他。太史公曰,“灌将军夫者,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越有权势的他越不正眼看,越是那些贫寒的贤士他越尊重。他又很有钱,“家累数千万”。由于他

汉武帝时期算缗告缗政策考述

汉武帝时期算缗告缗政策考述 [摘要]本文从汉武帝时期实施的算缗告缗政策的历史背景着手,分析了经济表象下的政治 原因,汉武帝通过经济手段达到加强了中央集权、扫除地方势力、打击豪强的政治目的。 [关键词]汉武帝;财产税;压制豪强 算缗、告缗是汉武帝时期实施的一种针对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税收政策。商税在高帝时曾实 行过,惠帝时一度废除,武帝元光六年,开始对商人征收车船税,汉武帝元狩四年(前 119年),颁布实施算缗、告缗令,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算缗政策是历代统 治者重农贱商思想的体现,之所以在汉武帝时得到最广泛、最严厉地推行,虽然有当时经 济窘境的原因,但其政治目的却更为明显,就是为了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所采取的政治行动。 一、时代背景 1. 历代统治者重农轻商的统治思想的体现和延续; 士农工商,商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一向很低,被自命清高的士人所不耻,也 被大多数其他阶层的人所不耻。 中华民族以农业立国,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农业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联的,重农思 想源远流长,其萌芽于上古传说,形成并巩固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家的经济思想中, 在其后古代漫长的岁月中,重农思想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以农为本,一切围绕农事治国, 成为历代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奉行不替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治统治思想。 贱商重农同样是汉朝统治者的基本政策,《汉书·食货志》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 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说明贱商重农不仅是普遍思想,而且形成“法律”政策了。为什么历代统治者如此轻视商人呢,《汉书·食货志》说商人“男不耕耘,女不蚕织”却“衣必文采,食必梁肉”,而且商人“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 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认定行商者都是不劳而获的人,其富裕的生 活都是兼并农人所得。 2. 商人、高利贷者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 《汉书·食货志》曾举农人例进行分析,说一个五口之家,需要承担服役的不下两人,其 耕种所得,除去赋役及“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已所剩无几,再一遇天灾人祸 就得卖田卖地卖儿卖女,而商人和高利贷者,却乘机囤积货物、抬高物价,大放高利贷, 牟取暴利,在农人摇摇欲坠的生活中又吹了最后一口气,将农人逼上绝路。“高利贷是破 坏农民纳税能力的最敏捷最残酷的手段”,所以汉代法律对高利贷是有限制的,如旁光侯殷、多陵侯訢都因贷息过律被免侯爵。 统治者有意淡化苛政和赋税劳役是农人生活窘迫的根本原因,无视商业行为对社会的积极 作用,强调高利贷者利用天灾人祸,放贷谋取暴利,兼并农民的房宅土地以及子女,才是 农人丧失土地、被迫流亡的原因,其实是为打击商贾找了一个借口。

2018长春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古代常考战争

2018长春市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古代常考战争 事业单位考试常识需要考生平时多加积累,今天笔者给大家带来的常识是中国古代重要战争汇总,希望考生能够掌握。 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率领其部落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一带)一举灭夏桀建立商朝的战争。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率部在牧野(今河南境内)灭商纣王的战争,最后纣王兵败自焚,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高平)同赵括率领的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最终赵国战败,秦军攻占长平并坑杀赵军40万。纸上谈兵的典故说的便是赵括。 邲之战与鄢陵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为争夺霸主而发生的两次战争。前598年,楚围郑3个多月,郑被迫投降。郑亡对晋是很大威胁,晋派兵救郑,但于前597年在邲(今河南郑州北)之战被楚打得大败。此后,诸多中国小原依附楚国,楚庄王遂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575年,两国军队在鄢陵(今属河南)再度交锋,晋胜楚败,晋的霸业又告恢复。 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截击战,当时魏国强大起来后对外军事扩张,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将领田忌、军事孙膑率兵围攻魏国都城大梁,使魏国将领庞涓撤军返回应战,孙膑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击魏军并擒拿庞涓。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法。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为救宋国,在城濮(今山东甄城)击败楚军的一次作战,开创“兵者,诡道也”“退避三舍、后发制人”之先河。 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在秦朝末年的大起义中,西楚霸王项羽联合各大诸侯,与秦将章邯、王离所率的四十万秦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经此一战,秦军主力尽丧,秦王朝名存实亡。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被称为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之战,是汉元年(公元前206年)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大阵营为夺取天下而进行的一场长达四年的大规模战争,最终,刘邦在垓下(今安徽宿州境内)一举灭了项羽,被史学界称为“东方滑铁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登基之初,汉武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当然,汉武帝时期,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 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区后,匈奴王庭远迁漠北,从此一蹶不振,这就基本解决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而始。 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战争同时,他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并发展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唐蒙通夜郎、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灭南越,使得夜郎、南越政权归附汉朝,在西南先后设立了七个郡,其中在今海南岛置儋耳郡、珠崖郡,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与南海诸岛的地区。疆土最南端超过今天越南胡志明市,这也使得今天的两广地区自秦朝后重归中国版图。 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于此为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讲课讲稿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

官渡之战战争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官渡之战的战争背景、战争原因,分析实力对比,描述战争过程,并用孙子兵法对官渡之战进行战争分析。 关键词:官渡之战孙子兵法战争分析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一、战争背景 东汉末年,列国纷争,战争不断。虽然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了,但这次起义对汉朝统治者的腐朽统治以沉重打击,使早已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名义下,全国各地的州郡官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纷纷自立门户,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多方割据的情形。他们早已不把东汉王朝放在眼里,为了领地和利益,发动一场又一场的兼并战争,使得国土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曹操曾自己写诗来描绘中原地区由于长期的战乱而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 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建安元年,曹操挟持魏献帝,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从此曹操掌握军政大权,不断壮大起来,先后攻灭了吕布、袁术等,或得了大片的领地。

二、战争原因 建安四年,袁绍在长期交战后最终战胜公孙瓒,占据了幽州、青州等地,将河北地区尽收囊中。因此,华北平原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就互相的感到了对方对自己统治的威胁,因此曹袁两大军事集团的大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 三、分析实力对比 公元199 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起初形势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 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士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认为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四、战争过程和战争分析 1、前期 公元199 年(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曹操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于是决定以所能集中的数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为争取战略上的主动,他作出如下部署: 1: 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 2: 曹操率兵进据冀州黎阳, 3: 令于禁率步骑二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协助扼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阻滞袁军渡河和长驱南下;

对汉武帝的评价

对汉武帝的评价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开天辟地的帝王,一是秦始皇,一是汉武帝。秦始皇结束了周代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缺乏统治经验。虽然秦始皇是一位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人物,开创了中华第一帝国。但这个帝国的寿命却过于短暂,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清人赵翼在书中说:“武帝驾远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当代伟人毛泽东亦非常欣赏汉武帝,称其“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总而言之“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前人的评价已充分肯定了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业绩。然而,正如美国学者享德里克·房龙所说:“对任何一件历史问题都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奋斗。”本人在此将竭尽驽钝,对汉武帝功绩略述一二。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西汉是强盛的一代,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高峰。《谥法》说“威武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因此受到了历代史学家对他的充分认可和赞叹。 在国家治理方面他顺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政治制度,调整经济政策确立主流统治思想,促使封建制度基本成熟和定型。首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对立,强化中央集权,保证政治统一。其次,完善官吏选拔制度,举“贤良”任“能人”对封建社会的合理任官制度影响重大。汉武帝通过对察举制的加强和完善,使汉代吏制“资选”和“任子”制的重大改革和调整,为社会的下层有抱负的贫寒人士提供了施展他们才华的机会,也为封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察举制度开启了其后历代封建国家科举考试制度的先河。汉武帝的吏制改革对我国封建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第三,改革经济管理,加强中央统一调配,增强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巩固

【公基备考】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公基备考】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为蓝本,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全书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开篇,以“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结束,共120回。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历史上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和西晋大一统 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重要人物及事迹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曹魏开辟者,即魏武帝、魏太祖。同时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主要事迹

汉武帝的个人生平介绍

汉武帝的个人生平介绍 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帝王的,这些地王能够带领着自己的朝代走向一个非常巅峰的时期,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他在中国的各个朝代当中评价都是非常高的,也有很多地王都是也他为榜样来治理自己的国家的,当然也有一些帝王,他们本身做出的成绩非常的高的,但是他们也是做出了一些非常坏的事情,让他们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的困难的。比如我今天说的汉武帝,可以说就是一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地帝王。以下是WTT 给大家搜集的关于汉武帝的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汉武帝的评价1 对汉武帝刘彻这一独裁者的功罪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盖棺论定的问题了,而是要不要鞭尸,什么时候鞭尸的问题? 即便是在封建王朝,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士大夫和历史学家基于朴素的民本思想,对于汉武帝刘彻之鞭挞可谓是不遗余力,前仆后继。 在汉武帝刘彻去世的几年后,西汉朝廷下令该不该为纪念他创作庙乐而展开讨论。 在一片的颂歌声中,主管太后宫的长信少府夏侯胜挺身而出,上书坚决反对-- 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 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汉书·卷75夏侯胜传》 汉武帝的评价2 夏侯胜身居高位,如果闭口不言,他当然可以长保富贵,而不至于身陷牢狱之中。 可是,作为与汉武帝刘彻生活于同一时代的人,他本乎于朴素之良知,将汉武帝时代人民真实的惨状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千载之下,我们感激他的直言。 如果没有他的直言,后世之帝王不以此为惕警,那么人民的苦难永无穷期。在撬开汉武帝刘彻的棺材板上,夏侯胜的力量当然是无比的微小,然而毕竟是撬开了。 随着西汉王朝进入了晚期,对于刘彻的评价官方几乎已经达成了客观的共识-- 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乃探平城之事,录冒顿以来数为边害,厉兵马,因富民以攘服之。 西连诸国至于安息,东过碣石以玄菟、乐浪为郡,北却匈奴万里,更起营塞,制南海以为八郡,则天下断狱万数,民赋数百,造盐、铁、酒榷之利以佐用度,犹不能足。

最新东汉末年官渡之战的官渡位于今哪个省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的“官渡”位于今()省。 A、河南 B、河北 C、山西 D、陕西 答案:A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战争结果: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战争过程: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青、幽、冀、并四州之地。建安元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形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 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进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消灭了吕布,利用张杨部内讧取得河内郡。从此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从而与袁绍形成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的局面。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一决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 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 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