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提纲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第一,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使中国是社会性质有了根本的转变。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3-16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记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新兴的民主资本主义在封建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弱小。5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6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剥削中国人民。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者两大任务。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经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社会政治: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社会: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是要变其为自己的殖民地。帝国主义势力与中国封建主义相互勾结,共同压迫剥削农民。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主权。所以是半殖民地国家。

文化: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在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进行了侵略和控制。A 带来的坏东西:1、国土丧失,边界纠纷2、租界,外交歧视3、国际地位降低4、种族歧视

5、鸦片泛滥,国力日衰

6、军阀割据

B 带来的好处:1、新思想到来2、民族觉醒与民族爱国主义3、新的科学技术

2、鸦片战争后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1842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1860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

3、19世纪40年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

《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这个思想,主张学

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

训是什么?

原因: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二、经

济技术的落后

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

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中国人民必须把

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

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

任务。

第二,落后必然挨打,妥协必败,这是万古不

覆的真理。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是行不

通的,中华民族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改变中

国落后的政治制度。只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才

能进行现代化建设,才能使国家真已强大起

来。

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林则徐。

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

本的原因是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

本)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重

要)

7、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

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为“洋人的朝

廷”的不平等条约是

1901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是

《资政新篇》

4、康有为系统提出变法维新理论的著作是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5、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

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为了挽救清政府的危机(自强,求富)

(2)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a兴办近

代企业 b建立新式海陆军 c创办新式学堂,

派遣留学生

6、洋务运动有何历史作用?失败的的标志和

原因是什么?

(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

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

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

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甲午战争的站败;

原因: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派企图以

吸收西方近现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和巩

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目的,这就决定了他失

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社会的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相容的,他们既要发展

近代企业,却采用垄断手段b洋务运动对外

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通过各种特权,从政

治和经济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而洋务派官员一

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

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达到“自强”“求

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c洋务运动管理

具有腐朽性。企业内部及其腐败,充斥着营私

舞弊,贪污受贿等官场恶习

7、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

有哪些方面?

a要不要变法b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

君主立宪c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8、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政治方面: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准

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经济方面: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

商战,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

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4.文化教育方面: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

然科学知识,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

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

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9、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

十分强大。(根本原因)(由妥协性,软弱性的

阶级本性决定)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帝

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在理论指导上的局限性:

a不敢否定封建主义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c惧

怕人名群众

10、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这些

官员被称为

洋务派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

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

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

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

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

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

偿的。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

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

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

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

直接推行民主制度。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

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

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

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

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

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2、孙中山把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

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在《民报》

发刊词中

3、法律文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

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

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

终坚持奋斗,不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

者,他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

中建立了历史功勋,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

历史性巨大变化的主要代表

5、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

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

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外反动统治者在政

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资产阶级政府,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的民主主义观念。第三,辛亥革命给人带来一次

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的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

化。失败原因:第一,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纲领。第二,不能从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

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1、中国的资产阶

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2中国走资本主

义道路行不通,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要在

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以失败而告终!3中国

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革

6、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是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7、1912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其主体是

资产阶级革命派

8、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

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

翻帝制 c要不要社会革命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

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

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此期间,帝

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

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更是企图垄断

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

金融。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的人民。而封建主

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

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官僚主义

则使得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

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扩大自己的官僚

资本,造成经济混乱,又对工业实行垄断性掠

夺,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

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首要任务。

2、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能够成

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的方案。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

案。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

的方案。

从根本上讲,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并不具备现实性,所以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

案主要是两个:或是继续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

国,或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地主阶级

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

弃,它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

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

得到中国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

人最终也承认这种方案的行不通。只有中国共

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

地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

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为中

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

1)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

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2)在

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

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

(3)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

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

完整的丁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

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

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中国民族

资本缺乏独立性。(4)所经营的企业,规

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

产率低。(5)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

系。

4、在1921年至1949年时期,中国存在着

三种主要的阶级政治力量,它们是

一、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

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

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

治集团;

二、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

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

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

士。

三、工人阶级、民主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

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及基本内容。

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

杂志》。口号:民主和科学

基本内容: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制度和思想,科学是指狭义的自然科学和

广义的社会科学。

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是什么?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

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 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

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

了先锋作用。3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

革命的一部分。4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

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3、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

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

己走向解放道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

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

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

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

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

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

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

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

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

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

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公产主义

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

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重视对马克思主

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

的社会主义民主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

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

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

想结合的思想.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

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

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

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

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

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

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

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

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

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

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

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

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

义。】

4、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

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

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

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

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

性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

6、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国民大革命迅速开展起来的标志是

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7、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1920年11月,陈独秀等创办《共产党》。8、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举行地点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

9、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五四运动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了哪些

新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

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

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

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

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

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

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

军队的开端是。

八七会议

2、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八七会议

3、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

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哪三次“左”倾错误?这

期间为什么会连续出现这些“左”倾错误?

答: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

“左”倾盲动错误;

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

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

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

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物的错误

干预和瞎指挥;(3)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4)

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

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

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

的经验主义。

4、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

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

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

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

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

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

集中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

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6、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

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

7、1928—1930年间,毛泽东撰写的有关中国

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10、《井冈山的斗争》1928.11、《反

对本本主义》1930.5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的中流砥柱?

(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a实

行全面的全民祖抗战的路线 b采取持久战的

战略方针(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

的发展:a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b游击战

争地位和作用(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

的方针:a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b坚持

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c

巩固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a三三制的民主政权

建设 b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c文化建设与干

部教育(5)推进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和进

步文化工作:a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b抗战文

化工作的开展(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b新民主主

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c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2、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

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的主战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

计划,鼓舞了士气,为八路军创建敌后根据地

赢得了时间。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

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

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

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

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

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

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

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

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

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

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

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

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

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3、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

民政府采取的策略是

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4.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5、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

方针和中间势力

政策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

顽固势力

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

力派

6、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原因和经验。

(1)第一,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

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隶的厄运。第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主的觉

醒,使中国人名在精神上和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

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

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

的伟大精神。(2)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

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

人民巨大的大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

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

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

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帮助也是分不开的。(3)

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

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

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和国力

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障。第

四,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

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

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7、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于

中共七大

8、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9、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成为扭转时局关键的事件是

西安事变。

10、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1945年9月3日

11、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六届六中全会

1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

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

13、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是指

各占三分之一

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

间派

14、毛泽东科学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包括

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

三个阶段

15、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一

二九运动标志着

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6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

局扩大会议制定了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到日本帝国

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

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A17、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

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平型关大捷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揭开了。

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基

本经验。

(1)原因:首先,从国际大背景来看: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十

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冲击和削弱

了国际帝国主义力量,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又是在二战以后国际人民民主运动高潮的

形势下赢得最后胜利的。从内部看:①中国革

命是一场全民族的革命,得到了工人阶级、农

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

支持,这就使得这场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基本经验: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

自身的建设。

3、民主党派主张的第三条道路在中国为什么

行不通?第三条道路主张的实质是

解放战争后,在蒋介石的迫害和破坏下,民主

党派中的民盟的“在蒋介石的统治下进行任

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

幻想也破灭,于是民盟于1948年1月在民

盟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

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宣告

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标志

着民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

随后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立场,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所以解放战争后期民

主党派丢掉“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接受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

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4、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

“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

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受”,分配给

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

5、1948年秋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

了三大战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

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三大战役是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6、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毛泽东指出的“统一作战、武装斗争、党的建

设”。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

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7、解放战争时期,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半封

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的文献是

《中国土地法大纲》。

8、1946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

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重要文件是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

《五四指示》)。

9、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

发表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0、解放战争时期反对国民党政府内战,独裁

的反动政策的学生运动有

抗暴运动,五二O运动

11、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

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和平,民主,团结”。

12、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

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

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

一个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

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

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

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

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第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

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

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

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

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

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

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

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

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

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

时期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

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

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

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

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

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

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

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

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

建立。

2、“三反”和“五反”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

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

对盗窃经济情报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那些历史性的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

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

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

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

4、新中国的基本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标志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离开了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就失去了意义。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不对落后的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也无法真正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2、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基本特征:第一,工人阶级是领导者。第二,工农联盟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阶级基

础,同时,民族资产阶级也属于人民的范畴,工人阶级也应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联盟。第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国家始终是反帝反封建的,即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实行土地革命,消灭官僚资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也不改变农民阶级的个体所有制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53年私有企业公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全国大陆的统一;国民经济的恢复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

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

主要基础。而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素和必要条

件。

(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总之,这一选择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通过这一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5、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

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社

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农业和手工业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

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

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

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

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先取得比资本

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

了道路。

6、1956年,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7.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

8、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

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哪一历史事件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500字左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与难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的中华名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2.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1)控制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者制造舆论 三.反侵略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1.失败原因:(1)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2)经济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弱 2教训:(1)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2)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的胜利要在科技方面奋起直追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战争的意义、失败原因、及其教训 1意义:(1)太平天国的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者阶级,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2)太平天国的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给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3)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4)太平天国战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解放中,太平天国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得一次他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B.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C.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 12.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 A.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 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 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 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13.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 A.军事路线问题 B.组织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14.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1935年12月,中共陕北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 A.“人民共和国” B.“民主共和国” C.“民主联合政府” D.“苏维埃共和国” 1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2分)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 )。(2分) A.淞沪抗战 B.太原保卫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保卫战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3.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2分)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4. 鸦片战争前的( )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进入其衰落时期。(2分)

A.康熙、雍正 B.雍正、乾隆 C.乾隆、嘉庆 D.嘉庆、道光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5. 中美英敦促日本投降的文告是( )。(2分) A.《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6. “第三条道路”在经济上是要实行( )。(2分) A.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资本主义 C.改良的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7. 废除科举考试是在( )期间。(2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8. 下列地区不属于1985年中央决定开辟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 (2分)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闽南厦、泉、漳三角地区 D.环渤海湾地区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9. 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2分)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10.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2分) A.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答案要点 综述:风去变幻的八十年 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步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①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的是前者。 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③基本特征: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所有制仍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民族资本主义很弱小,且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地方割据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受三座大山压迫,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⒊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①历史任务:独立解放和富强富裕 ②相互关系:只有争取前者才能为后者实现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客观上:列强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中国人民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痛苦,中华民族以百年的耻辱和贫弱为代价换来资本主义发展的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而且这一代价的付出是别无选择的,是侵略者们强加给中国人民的。虽然在外国侵略的刺激下产生了资本主义,但其因受到外国侵略的严重制约而失去了独立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始终无法获得正常的充分的发展,使近代中国形成了殖民地色彩浓厚的畸形发燕尾服的经济体系,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附庸。 所以从结果来看,西方的侵略并没有将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概念的划分,如下: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1949——至今) 注: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一个过渡社会,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式。 第一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第一章: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 (1)、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优势的地位。(2)、政治: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其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核心是宗法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专制。 世界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的基础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4)、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不统一。 (6)、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2)、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出现。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五四运动前达到200万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受压迫重——革命性最强;集中——容易形成战斗力;来源于农民——容易形成工农联盟。 (3)、中国资产阶级也是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主要是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转化而成。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的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北语20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3【标准答案】

20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国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毛泽东这里所说的“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指孙中山()。 A.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B.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 C.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 D.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 答案:D 2.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鸦片战争之所以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因为()。 A.清王朝内部满汉民族矛盾急剧恶化 B.民族意识已经普遍觉醒 C.农民起义规模空前 D.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3.太平天国运动面对着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战争所不曾有的新情况,这“新情况”是指()。 A.尖锐的阶级矛盾 B.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镇压 C.内讧导致力量削弱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答案:D 4.在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激烈论战中,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批判。谭嗣同指出:“君来也;民本也。”严复甚至认为,国家是“民之公产”,王候将相不过是“通国之公仆隶”,而专制帝王则是“窃国者耳”。这说明维新派主张()。 A.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B.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进行社会革命 D.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答案:D 5.《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精心整理)

自考《纲要》复习要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 2.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3.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款白银2亿两(单个国家赔款数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赔款总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把持中国海关大权长达40多年的是英国人赫德。 5.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政治方面: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实行联合专政) 经济方面: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在社会经济中占显著优势,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有一定作用,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社会方面: (5)在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之地方性农业经济所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使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性。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群众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贫困和不自由世界少见) 7.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旧的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旧的被统治阶级是农民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革命性的两面性特征);新诞生的被剥削阶级工人阶级。 8.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深受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和传播先进思想;(3)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关系: (1)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当外国列强同封建政权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国内战争威胁帝国主义利益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全勾结。10.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区别:二者的主体、内容不一样。第一个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第二个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第一个历史任务是第二历史任务的前提条件;第二个历史任务时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最终目标。 1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 12.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重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是最根本原因。 1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14.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撰《四洲志》。 15.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1月5日来源:周俊山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作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作业 (一)、必选项目,从以下实践项目中选一 曾国藩李鸿章 (二)、任选项目,以下实践项目中选一 观看影视资料《西安事变》、《甲午风云》,或者参观赣州市博物馆等 (三)、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成果:以实践报告、论文的形式体现 特别说明:以上所有材料在最后一次课前以班级为单位,填写好必选和任选两张实践项目汇总表并附于相应的实践教学材料上,再上交任课教师。任何实践材料不得抄袭,如有抄袭者,实践教学成绩一律按零分处理。 以上所有要求学生上交的文字材料必须采取统一格式: 用A4纸正反两面打印,标题用四号黑体,副标题用四号宋体,副标题下面用小四号宋体写班级、学号(写全11位)、姓名,正文用五号宋体,论文必须要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均用五号宋体),页边距:左边为2.5厘米、上下和右边为2厘米,行距为单倍行距。 社会调查格式: 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看法 ——以***********学院为例 班级:调查组成员:指导老师: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 ×××××××××××××××××××××××。 注意:在正文中段首空2个字符,段落与段落之间不空行。(以下同) 论文格式:小议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班级:学号:姓名:×××【摘要】: ××××××××××××××××××××××××××××××××××××××××××××××××××××××××××××××××××××××××××××××××××××××××××××××××××××××××××××。 【关键词】:共产党国民党合作(下面空一行) 【正文】: ×××××××××××××××××××××××××××××××××××××××××××××××××××××××××××××××××××××××××。 ×××××××××××××××××××××××××××××××××××× ×××××××××××××××××××××××××××××××。 参考文献 [1] [2]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6套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Ⅰ 注意事项:1.考前将试卷及答题卷密封线内的信息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 A.1840年鸦片战争 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1911年辛亥革命 D.1919年五四运动 2.下列哪个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A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五口通商章程》 D.《北京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D.义和团运动 4.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天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B )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5.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 C )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6.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C ) A.推进政体变革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8.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D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李大钊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B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D ) A.8月14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3日 13.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揭开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序幕,该指示是( D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法》 C.《战时土地政策纲领》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作业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 2015学年第2次远程课程考试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A卷) 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________ 1、必须手写;请在A4纸上答题;答题时请写清题号。 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满分20分)。 材料一:史书上说: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损失了10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洋纱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请回答: 1.1材料一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历史作用? 1.2材料二这段话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满分30分)。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生活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请回答: 2.1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是什么? 2.2 比较材料一和二,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哪两个显着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个人整理精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条约》割占,勒索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和澎湖列岛,勒索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使馆区和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D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C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C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正确答案是: 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正确答案是: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张君劢 D.邓演达

2018年7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答案 2.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4.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6.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7.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8.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9.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二、判断题 11.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 12. 洋务运动是在“求强”、“求富”的口号下展开的。() 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启蒙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背诵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概述。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发展的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晚清政府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3.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其内容是“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教训。 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且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

2018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2018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单选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1.【题干】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选项】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国家是英国。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题干】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选项】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答案】C 【解析】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后由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题干】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选项】 A.中国丛报 B.北华捷报 C.学林西报 D.万国公报 【答案】D 【解析】基督教在华设立最大出版机构是:英国人李提摩太创办的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万国公报》是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4、【题干】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选项】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答案】A 【解析】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武装斗争。【考点】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5、【题干】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选项】 A.林则徐

B.王稻 C.龚自珍 D.魏源 【答案】D 【解析】魏源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843年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6、【题干】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纲领性文件是()。 【选项】 A.原道觉世训 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答案】C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7、【题干】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选项】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作业要求:答案要求手写;考试时交作业。 1.试评曾国藩 (或洪秀全,李秀成,李鸿章,许景澄,康有为……) 2.我对洋务运动的看法(或义和团运动, 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 3.论武器在战争中的地位 4.回顾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 5.近代史上国共合作对今天的启示 以上任选一题,手写3000字

武器作为人类的战斗工具在人类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古时候的冷兵器时代,还是现在的热兵器时代。武器在战争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武器装备的先进与落后,在一定的情况下都会直接影响战争最后的结果。在冷兵器时代就有这样的例子。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能同意六国呢?除了当时秦王优秀的统治能力,秦军的骁勇善战外,武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军对于武器的要求近乎苟刻,这一点跟二战时期的德军有相似之处,都是以工艺品级的要求来要求军队的装备,严谨而苟该,有些技术甚至是直到近年才被攻破的技术难题。 从武器材质上看主要以青铜为主,这项技术在当时的世界来讲是 领先的,并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兵器制造管理制度,质量,规格,尺寸,都以统一要求制造,兵器种类多样,针对性强,从兵马俑遗址中发现了秦国其它种类繁多的兵器,戈、戟、矛、铍等兵器与秦弩、秦剑组成了一个完美的青铜武器库而在作战当中所用的巨弩更是其中的姣姣者,历次战斗中令敌军骑兵,步军闻风丧胆。 然而据专家考证,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六个强国,也同样以青铜兵器为主,但以秦国的铸造工艺最为精专。 讲个小小的例子大家就能知道,秦国的武器制造工艺到达何种程度了,在秦皇陵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由于在坑中没有发现弓。 考古人员认为,那些青铜箭头都是为弩配备的。战国时代,箭头的种类繁多,这些箭头上的倒刺和血槽让人感到阵阵杀气。 而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秦军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这种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