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准备与配合

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准备与配合

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准备与配合
斜仰卧联合改良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准备与配合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的护理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好地护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微创手术的。方法对4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微创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做好导尿管、肾造瘘管、双J管的护理。结果本组结石总清除率846.5%,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系统专业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达到最好的康复。 【关键词】经皮肾镜;微创;护理 经皮肾镜行肾、输尿管上段碎石取石微创手术,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先进方法。是一项微创新技术,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碎石效率强的优点并在碎石的同时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去把碎石清除。而系统专业的泌尿系专科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保键,我科于2007年5月至今年5月成功对400例患者进行了此项手术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00例,男170例,女230例;年龄8~71岁,平均49.3岁。其中右侧190例,左侧131例,双侧59例;肾结石2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30例,单纯肾结石者均在1.5~3cm。所有患者均经CT或KUB+ivp确诊,肾积水中至重度,患者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再次手术60例,输尿管上段狭窄40例,合并脓肾12例。 1.2结果 本组一次性取尽结石250例,占62.5%,有残余结石150例中,只有110例做了二期手术,还有40例未行二期手术,因结石小于4mm 且不超过4粒,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排出,二期手术取尽结石94例,未取尽16例,此16例因经济困难不愿继续取石。总清除率86.5%。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许多患者对经皮肾镜微创手术比较陌生不了解,担心手术的效果以及能否彻底清除残石。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向患者详细介绍此项技术的手术方法、效果及优越性,强调此项手术较传统的开放手术恢复快、痛苦少,并说明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请已接受此种手术的患者讲解自身体会,以增强患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2.2术前准备 ①指导患者经常进行俯卧位的练习,以适应术中体位的需要。

不同手术体位在老年肥胖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同手术体位在老年肥胖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探究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传统俯卧位在老年肥胖患者经皮肾镜取石 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肥胖患者共112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俯卧位,观察组采取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一次性结石除净率及不同体位对患者循环、呼吸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石一次性除净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体位安置后30min SBP、DBP、HR 及SaO2%与安置前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体位安置后30min SBP、DBP、SaO2%低于安置前,HR高于安置前(P<0.05)。对照组不能耐受手术体位摆放人数及V AS 3级以上人数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位在老年肥胖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对患者循环、呼吸系统影响较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oblique supine position combined with lithotomy position and traditional prone position in elderly obese patient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ethods A total of 112 elderly obese patients which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08 to 2015 September,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as the control group(n=55)and observation group(n=57)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hospitalize time.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traditional prone position,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oblique supine position combined with lithotomy position. The operation general condition,one-time stone disposable rate and effect of different postures on patients with circulation and respi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Duration of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one-time stone disposable rat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SBP,DBP,HR,SaO2 at 30min after place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with before-replac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BP DBP,SaO2 at 30min after placement in control group were lower than before-placement,HR higher than before-placement(P<0.05). The patients who could not tolerate the operation position and the number of V AS 3 in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 Conclusion Oblique supine position combined with lithotomy position in the elderly obese patients’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traumatic small,little influence on circulatory and respiratory system,it is worth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upine oblique position;Lithotomy position;Prone position;Elderly;Obesity;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微创外科方法,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护理查房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护理查房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2岁。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腰部胀痛不适,阵发性发作,左侧较重,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明显肉眼血尿、脓尿等。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肾结石,行体外碎石(双侧)、排石对症处理(具体不详)无效。门诊KUB+IVU提示:双肾多发结石并积水。以“双肾铸型结石”收入我科。 入院行血分析、凝血功能、血生化、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尿分析示:隐血3+,白细胞69.20/u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改变。心脏彩超示:EF:55%。平板运动心电图阴性。请心内科、麻醉科评估手术风险后在连硬外麻下行经皮肾镜右肾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 7天后复查KUB提示:双肾多发结石术后,右肾大部分结石已排出。患者要求在住院期间同时处理左肾结石,完善术前准备后在连硬外麻下行右侧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左侧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2、护理问题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排尿形态的改变:与术后留置导尿管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结石梗阻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尿漏、周围脏器的损伤。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病因和预防复发的知识。 恐惧焦虑:与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有关。 3、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由于经皮肾镜取石是一项较新的技术,病人对新技术新疗法缺乏可比性信息 ,多数病人对此技术存在怀疑、恐惧心理。因此 ,护士应向病人介绍经皮肾镜取石的基本知识、优点、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并请其他病人现身说法 ,增强其自信心,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二、肾造瘘管及留置导尿管的观察与护理 ①妥善固定: a)妥善固定引流管 ,防止造瘘管脱落 b)引流袋位置不得高于造瘘口平面 ,防止管腔受压、扭曲或逆流。 c)指导患者翻身前先将管留出一定的长度 ,然后再转向对侧 ,下床或 活动时必须先将造瘘管拿好。 d)保证肾造瘘固定在位 ,对于预防术后肾周血肿、炎性囊肿等并发症有重 要意义 ,尤其对于需要二期手术的患者。 ②密切观察: a)密切观察造瘘管及导尿管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性质、量 ,准确记录。 b)经皮肾镜取石术可有暂时性血尿。一般出血量不多 , 并逐渐减少 ,尿 液于1~3 d 内由红渐转清 ,无需特殊处理。应耐心向病人解释 ,消除 顾虑。 c)如引流液呈鲜红色 ,量有增无减 ,多为肾实质较大血管损伤出血 ,护 士应镇静 ,嘱病人卧床休息 ,及时报告医生 ,并立即夹闭肾造瘘管 5~10 min 后再观察血尿有无停止,注意保持造瘘管口敷料干燥、清洁 , 发现有渗出及时更换。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适应症 1.广义地讲,所有不能排出的肾结石都是PCNL的适应证。由于ESWL的广泛应用,目前,PCNL主要用于不适合应用ESWL或应用ESWL治疗效果不好的结石患者。 2.铸型结石或多发结石可以先行PCNL,残余结石再行ESWL。 3.开放手术取石术后残留结石,手术中可以留置肾造瘘管,术后经造瘘管进行取石碎石术。 4.孤立肾、蹄铁形肾和移植肾结石,有经验的医师可以行PCNL。 5.有症状的肾盏憩室内结石、基质结石和胱氨酸结石。 6.第4腰椎水平以上的输尿管结石,梗阻时间长合并肾积水,ESWL和输尿管镜手术不成功者,可以考虑行PCNL。 7.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以碎石取石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开取石同时进行。 禁忌症 1.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未控制、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和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的患者。 2.身体严重畸形,不能保持PCNL体位者。 3.过度肥胖,皮肤到肾脏的距离超过穿刺扩张器的长度者。 4.肾内或肾周围急性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或合并有肾结核者。 5.脾脏或肝脏过度肿大,穿刺建立通道过程中有可能引起损伤的患者。 6.糖尿病或高血压未纠正者。 操作步骤演示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术前明确诊断。常规做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阴性结石加做B超或CT检查。 (2)常规做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和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做24h尿液的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枸橼酸、镁、钾和肌酐检查,做血钙、磷、尿酸和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查找结石的病因。患者如果排出过结石,做结石分析。 (3)术前交叉配血并备血400ml。术前1d做肠道准备,常规备皮。术前禁饮水。 2.麻醉 (1)常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如果术中要进行输尿管插管,加用腰麻。 (2)上述麻醉效果不好或不适合采用上述麻醉者,可以考虑全身麻醉。 3.体位 (1)常用俯卧位,腹部垫高使腰背成一水平面。 (2)也可以选择侧卧位或向健侧斜30°卧位,根据术者的操作习惯决定。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输尿管结石的效果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输尿管结石的效果 目的分析斜仰臥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俯卧位组(50例)实施俯卧位经皮肾镜治疗,斜仰卧截石位组(50例)实施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取石率、结石总清除率、手术时间、输血率、经皮肾镜扩张时通道丢失率以及住院时间各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斜仰卧截石位组的一次取石率、结石总清除率高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仰卧截石位组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仰卧截石位组经皮肾镜扩张时通道丢失率低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仰卧截石位组的满意度高于俯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肾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的效果更佳,结石清除率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ombined with ureteroscop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renal ureteral calculi with supine anterolateral lithotomy posi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renal ureteral calculi undergoing urologic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 prone position group (n=50),pati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prone position,while in supine anterolateral lithotomy position group (n=50),pati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ombined with ureteroscope. The stone extraction rate once,total stone removal rate,operation time,blood transfusion rate,channel loss rate during dilation of percutaneous nephroscope,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the t wo groups were also observ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stone extraction once and the total stone clearance rate in the supine anterolateral lithotomy position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rone position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supine anterolateral lithotomy position group were both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prone posi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hannel loss rate during dilation of percutaneous nephroscope in the supine anterolateral lithotomy posi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prone posi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the supine anterolateral lithoto my posi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rone position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renal ureteral calcul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ombined with ureteroscope in the supine anterolateral lithotomy position obtains a great effect with high stone clearance

经皮肾镜CNL碎石取石术术前及术后护理

经皮肾镜(P C N L)经皮肾镜技术(PCNL)是腔内泌尿外科手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与输尿管镜技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共同成为现代主要的治疗方法,已彻底改变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外科治疗方式。通过经皮肾镜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综合处理方法,可以使90%以上肾结石可以免除开放性手术。 PCNL的优点是:能直视下发现结石并碎石取石;可一次将结石击碎、当时 全部取出;操作可以随时停止、分期进行。 【手术方式】 在全麻下,病人取截石位,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注水造成人工肾盂积水。在B超引导下根据结石位置将肾穿刺针穿入肾盏,置入安全导丝,先后用筋膜扩张器和金属扩张器由F8扩张至F21,再将经皮肾镜镜鞘(F20.8)置入肾集合系统,插入安全导丝,用Olympus肾镜(F20)通过镜鞘进入肾盏找 到结石。将碎石探针抵住结石,直接进行碎石。反复碎石并吸净结石后从尿道口拔出输尿管内导管,经肾造瘘口置入F6双J管,镜下观察双J管留在 肾盂内的位置和长度。确认双J管远端确实达到膀胱内,再留置F16肾造瘘管。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患者普遍对手术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对PCNL和EMS不了解,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的恢复,针对些心理特点,我们给患者耐心讲解肾结石的手术方式,PCNL和EMS的优越性,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说明术中,术后可出现的不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请已经行该类手术的患者介绍体会,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与病人沟通的时间,使病人了解手术方式。重点指导术中、术后注意事项,鼓励病人消除顾虑,以良好心态迎接手术。同时还应该使病人了解此手术并非无创伤手术,仍需做1-3cm 的切口,术后腰部留置引流管,会造成一些不适。 2.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所有病例均按入院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诊断,重点解决手术相关问题,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先内科治疗纠正后再行手术治疗,对有泌尿系急性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 3.术前常规准备 (1)查血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糖化验及胸片、心电图,了解重要器官功能,掌握手术指征 (2)常规行B超检查、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必要时行逆行插管造影检查明确结石部位,结石造成尿路梗阻的程度,结石以上积水程度及肾脏功能状况等 (3)了解患者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若有应在术前2周停药;对有吸烟史的老年患者做肺功能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应将血压、血糖控制

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

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比较 发表时间:2016-03-22T10:59:44.190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11期作者:唐恩明 [导读] 实验组患者有1例出血病例,对照组有1例出血、2例肾脏损伤、1例胸膜损伤,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斜仰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遵义县中医院贵州遵义563100) 摘要:目的:对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5年7月间的14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以及患者自身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7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斜仰卧截石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俯卧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有1例出血病例,对照组有1例出血、2例肾脏损伤、1例胸膜损伤,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斜仰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关键词:斜仰卧截石位;俯卧位;钬激光碎石术 [中图分类号] R73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均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肾区疼痛、血尿、泌尿系感染,重者引起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梗阻重,体积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患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微创经皮肾镱碎石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但在手术中,不同的体位也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是临床中常用的两种体位,我院在2010年6 月-2015年7月间,选择了14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对斜仰卧截石位与俯卧位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5年7月间14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以及患者自身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7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斜仰卧截石位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43.2±15.4)岁,男性41例,女性33例,左侧38例,右侧36例,患者病程最长者10年,短者1周,结石直径平均为(2.1±0.4)cm;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俯卧位进行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43.2±15.7)岁,男性40例,女性34例,左侧39例,右侧35例,患者病程与实验组相似,结石直径平均为(2.4±0.8)cm,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俯卧位进行手术,将患者双侧肾区用软垫垫高,头偏向一侧,在患者双手、小腿、胸部、双膝下放置软垫。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穿刺部位在第12肋缘下、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的区域,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明确患者具体穿刺部位后,取16或18号穿刺针进行穿刺,当有清亮的尿液流出后提示穿刺成功,置入导丝,使其进入到肾盂或者输尿管中,拔出针鞘,扩张筋膜,建立PCNL工作通道,置入肾镜,查找到结石后,采用钬激光将结石粉碎,清理碎石,查无残留后置入双J管,留置造瘘管,固定管道,术毕。 1.2.2实验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斜仰卧-膀胱截石位,将患者患侧躯干、腰不垫高,固定患者躯干,防止术中身体移动。患侧上肢斜靠在对面支架或向对侧悬吊,减少患者上肢的不适。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穿刺部位在第12肋缘下、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的区域,逆行插入输尿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明确患者具体穿刺部位后,取16或18号穿刺针进行穿刺,当有清亮的尿液流出后提示穿刺成功,置入导丝,使其进入到肾盂或者输尿管中,拔出针鞘,扩张筋膜,建立PCNL工作通道,置入肾镜,查找到结石后,采用钬激光将结石粉碎,清理碎石,查无残留后置入双J管,留置造瘘管,固定管道,术毕。 1.3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调查,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剂量资料采用±S表示,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状况比较: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状况 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胃肠通气时间(h) 实验组 71.5±9.8 116.5±22.7 7.2±1.3 16.8±5.9 对照组 86.7±10.2 108.3±18.6 9.5±0.8 38.4±7.2 P值<0.05 >0.05 >0.05 <0.05 X2 8.63 1.16 2.04 11.8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有1例出血病例,对照组有1例出血、2例肾脏损伤、1例胸膜损伤病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 3.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结石在临床中常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多数学者认为[2-3],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不适合应用于结石较大、质地较硬或局部存在炎性息肉包裹的患者中。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则容易增加术后结石残留率,因此在临床中的使用率也不高。对于患者来说,手术中采用的体位也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常用的体位为俯卧位、斜仰卧截石位、斜卧位等,但无论采用哪种体位进行治疗都需要先在截石位

1.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护理常规

题目:经皮肾镜碎石取术护理常规编号:WYK-2020-04-002(2)管理部门护理部部门负责人李琼 批准人郭柏洪颁发部门负责人黎燕萍 校对人卢洁英发布日期2020年3月15日 回顾日期生效日期2020年3月15日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手术止痛方法以及预防结石发生 的措施,使其增强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肾功能无严重损害者,应该多喝水,每天> 3000ml,除了白天大量喝水外, 睡前也应该适当的喝水,约500ml,睡眠中醒来排尿后也需要喝水,约200ml,以 增加尿量,起到沖洗输尿管的作用,帮助结石的排出。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尿 习惯,不能憋尿。 3、作息:如患者出现腹痛、血尿时,嘱其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深呼吸,肌肉 放松,以减轻疼痛,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物。当绞痛患者伴有明显恶 心呕吐时,应该及时给予静脉补液,,并注意保持电解质的平衡。 4、排泄性尿路造影: (1)检查前一天半流饮食,应进食少渣易消化、少产气的食物。 (2)检查前一天下午15:00饮服恒康正清,晚上22:00开始禁食禁水。 (3)检查前排空膀胱,检查后应该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4)妊娠3个月内禁止做此检查。 5、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所有病例均按入院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诊断,重点解决手术相关问题,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先内科治疗纠正 后再行手术治疗,对有泌尿系急性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 6、术前准备:

(1)查血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糖化验及胸片、心电图,了解重要器官功能,掌握手术指征 (2)常规行B超检查、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必要时行逆行插管造影检查明确结石部位,结石造成尿路梗阻的程度,结石以上积水程度及肾脏功能状况等(3)了解患者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若有应在术前2周停药;对有吸烟史的老年患者做肺功能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应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4)对有吸烟喝酒习惯的劝其戒烟戒酒,并指导深呼吸、咳嗽、排痰功能锻炼 (5)为防止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而致使手术中断,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方法是有效咳嗽训练 (6)做好腕带标识,入院时常规为病人右前臂佩戴腕带,腕带上标注: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诊断、手术部位等信息,术晨再次确认病人信息,避免手术病人、手术部位错误 (7)做好备血、皮试等常规术前准备,做好皮肤及肠道准备 (8)术晨取下假牙、发夹等饰品;术前指导穿好手术衣 (9)遵医嘱使用术前针 (二)术后护理 l、全麻醉完全清醒后可垫枕头,腰硬麻术后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引起窒息。 2、及时向手术医生了解术中肾脏穿刺部位及出血情况,出血量多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观察引流管的颜色、量、性质,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滲液。并详细做好记录。 4、患者出现进行性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时,应调快输液速度,及时通知医生。 5、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或堵塞,及时倾倒尿液,定期更换引流袋,会阴抹洗每日2次,防止逆行感染。 6、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至拔除肾造瘘管,协助患者翻身,动作要轻柔,多取平卧位。 7、观察肾区和腹部有无触痛、腹胀。若有漏尿迹象,通知医生更换敷料,保持造瘘 口干洁。向患者解释肾造瘘管的作用,至少保持5天。经腹部摄片检查确定是否

不同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不同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22T15:14:37.47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唐洪方 [导读] 所以总体来说,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采取斜仰联合截石位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同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至2018年实施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55例进行观察,并将患者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是16例俯卧位取石患者,B组是20例侧卧位取石患者,C组是19例斜仰联合截石位取石患者。对这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石清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都顺利实施了手术,其中C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较高、手术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一次结石清除率等结石清除情况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相对其他两组有明显优势。结论在经皮肾镜手术中采用斜仰联合截石位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效率,提升手术的安全性,说明其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俯卧位;侧卧位;斜仰联合截石位 1引言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种针对肾脏、输尿管上段结石等疾病有绝佳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分优势。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传统的手术体位是俯卧位,这种体位的优点在于穿刺空间大,对医师的技能水平要求相对不高,但是如果患者肥胖或者有心肺疾病,那么这种体位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利于术中的监护和抢救。另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还有仰卧位、斜仰联合截石位等体位,本文对我院2017年至2018年实施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55例进行观察,来对比分析三种不同体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应用的实际效果。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至2018年实施的55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最低25岁,最高65岁,平均年龄(47.5±5.08)。根据手术不同卧位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分别有病例16例、20例、19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性资料对比中没有明显差异。 2.2方法 对三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实施全麻,并帮助患者保持不同的体位进行手术。A组患者以俯卧位接受手术,麻醉后帮助患者保持俯卧位,将枕垫垫在患者胸腹部,确保肾脏尽量下移,同时帮助患者保持颈部的中性位,并在面部、胸部、膝部放置软垫后实施手术。B组患者采取侧卧位来实施手术,麻醉后将患者患侧处暴露侧卧,并借助约束带、手架来置放并固定患者的手臂,垫在胸背部、头部等位置放置硅胶垫,进而实施手术。C组患者采取斜仰联合截石位接受手术,麻醉后帮助患者保持平卧位,确保其臀部位于手术床三分之一折刀区,并将患者转成健侧卧位,健侧手臂舒展,同时在腰部、腋部垫上软垫,并将患侧手臂悬置于头架处,并将患者扶起,使其腰部悬空并垫上沙袋,从而使患者背部与手术床成45°角,最后将患者患侧下肢外展,借助约束带、腿架来将患者整体形成截石位状,进而开始手术。 2.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三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的清除情况(碎石成功率、一次结石清除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是否出现感染、肾脏损伤、发热、胸闷等症状)进行对比分析。 3结果 表1为三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可以看到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这两个指标要比其他两组更有优势。 表1 三组患者手术指标分析 4讨论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C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碎石成功率更高,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跟其他两组患者相比也有优势。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的常用手术方法,实际手术中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患者体型、

改良平卧截石位与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效果比较

改良平卧截石位与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8-07-27T15:33:54.01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5期作者:付志峰 [导读]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患病后患者极易并发肾积水,继发尿路感染。 绥宁县人民医院湖南邵阳 4226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平卧截石位与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改良平卧截石位与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选择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改良平卧截石位比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更显著,患者预后更好。 【关键词】改良平卧截石位;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治疗方法;临床效果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患病后患者极易并发肾积水,继发尿路感染,甚至出现尿毒症,肿瘤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肾镜取石术治疗,手术体位不同,疗效不同[1]。本文主要研究了改良平卧截石位与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现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入组患者年龄最小30岁,最大70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入组患者有直系亲属陪同,亲属及患者自身熟知本研究,自愿参与,可有效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有关于研究的相关问题,除本病外无其他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沟通交流无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有严重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不愿配合治疗或参与本研究,沟通交流难以顺利开展,中途转院或死亡的患者[2]。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方开展本研究。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相同的护理干预及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对照组行俯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麻醉效果满意后,顺截石位逆行插入输尿管,插管成功呼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术前标记穿刺位置及进针深度,消毒后穿刺,置入肾镜,将结石击碎后吸出,清理碎石。留置双J管,接尿袋,造瘘管,取出仪器,手术结束,术后将患者改为平卧位。观察组行改良平卧截石位肾镜取石术,麻醉满意后,将患侧1/4身体悬空于手术床,抬起腰部,根据结石位置进行穿刺,后续操作同上[3]。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软件。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的比较 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讨论 临床以往对肾结石进行手术治疗时,用过侧卧位,斜卧位等体位,各自均有利弊,为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改为肾镜取石术,疗效显著,但手术风险也随之升高。俯卧位以前是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所用的标准体位,在该体位下进行肾盏穿刺时,虽然有较为便利的穿刺范围,但该体位压迫胸部,极易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4]。加之麻醉后搬动体位,还会导致血压改变,损伤患者头颈或肢体,加大手术难度,意外的发生率更高。行改良后平卧截石位肾镜取石术治疗时,术中患侧1/4部位悬于手术床,术区垫棉垫或水袋,腰部与手术台呈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护理查房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护理查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护理查房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2岁。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腰部胀痛不适,阵发性发作,左侧较重,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明显肉眼血尿、脓尿等。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肾结石,行体外碎石(双侧)、排石对症处理(具体不详)无效。门诊KUB+IVU提示:双肾多发结石并积水。以“双肾铸型结石”收入我科。 入院行血分析、凝血功能、血生化、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尿分析示:隐血3+,白细胞69.20/u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改变。心脏彩超示:EF:55%。平板运动心电图阴性。请心内科、麻醉科评估手术风险后在连硬外麻下行经皮肾镜右肾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 7天后复查KUB提示:双肾多发结石术后,右肾大部分结石已排出。患者要求在住院期间同时处理左肾结石,完善术前准备后在连硬外麻下行右侧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左侧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2、护理问题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排尿形态的改变:与术后留置导尿管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结石梗阻有关。 潜在并发症:出血、尿漏、周围脏器的损伤。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病因和预防复发的知识。 恐惧焦虑:与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有关。 3、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由于经皮肾镜取石是一项较新的技术,病人对新技术新疗法缺乏可比性信息 ,多数病人对此技术存在怀疑、恐惧心理。因此 ,护士应向病人介绍经皮肾镜取石的基本知识、优点、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并请其他病人现身说法 ,增强其自信心,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二、肾造瘘管及留置导尿管的观察与护理 ①妥善固定: a)妥善固定引流管 ,防止造瘘管脱落 b)引流袋位置不得高于造瘘口平面 ,防止管腔受压、扭曲或逆流。 c)指导患者翻身前先将管留出一定的长度 ,然后再转向对侧 ,下床 或活动时必须先将造瘘管拿好。 d)保证肾造瘘固定在位 ,对于预防术后肾周血肿、炎性囊肿等并发 症有重要意义 ,尤其对于需要二期手术的患者。 ②密切观察: a)密切观察造瘘管及导尿管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性质、量 ,准确 记录。 b)经皮肾镜取石术可有暂时性血尿。一般出血量不多 , 并逐渐减 少 ,尿液于1~3 d 内由红渐转清 ,无需特殊处理。应耐心向病 人解释 ,消除顾虑。 c)如引流液呈鲜红色 ,量有增无减 ,多为肾实质较大血管损伤出 血 ,护士应镇静 ,嘱病人卧床休息 ,及时报告医生 ,并立即夹闭

【实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护理常规

经皮肾镜碎石术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先截石位后侧卧位,摆放截石位时应注意支腿架高度适宜,两腿分开不宜过宽,防止牵拉和腓总神经损伤。俯卧位时依患者体型在患者胸腹部选择合适宽度和高度的海绵垫,使肾区突起(升腰桥),便于手术,且不影响呼吸,胫腓骨下段垫软垫,使腿部肌肉放松,头部垫硅胶垫。 用物准备: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WOLF肾镜、输尿管镜、,闭路监视系统及冷光源,国产液压灌注泵,9~18号筋膜扩张器及配套穿刺鞘,18号肾穿刺针,超声碎石探针,B超定位器,斑马导丝1根,3 000 mL生理盐水,Y型灌注管,一次性脑外手术保护膜,吸引器,F5-7输尿管导管,F4.8一次性双J 管,F14~F16双腔Foley导尿管,引流袋,石蜡油,11号刀片,一次性50 mL 注射器,安置体位用物。 手术步骤: 巡回护士的手术配合 1.患者入室后,巡回护士热情接待,认真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手术部位及术前用药。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协助医生行膀胱镜下输尿管插管,并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再取俯卧位,垫好体位垫,合理放置B 超机、液压灌注泵、电视监视系统和气压弹道碎石机,以利于穿刺、进针、扩张、取石等操作,连接各仪器管道,调整成像系统清晰度,接生理盐水灌注液,将灌注压力调整为300~400 L/min,压力上限调节为200~300 mm Hg(1 mm Hg=0.133 kPa 2.接摄像系统、、接好盐水冲洗水 3.光源对白 4.术始 5.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5F输尿管导管至肾盂,导管尾端接生理盐水持续滴入,造成人工肾积水, 6.患者改俯卧位,腹部垫高,于12肋下或11肋间与腋后线交界处行肾穿刺, 7.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患者保暖工作,及时更换输液及冲洗水 8.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单

PNC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PNC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适应症 1.广义地讲,所有不能排出的肾结石都是PCNL的适应证。由于ESWL的广泛应用,目前,PCNL主要用于不适合应用ESWL或应用ESWL治疗效果不好的结石患者。 2.铸型结石或多发结石可以先行PCNL,残余结石再行ESWL。 3.开放手术取石术后残留结石,手术中可以留置肾造瘘管,术后经造瘘管进行取石碎石术。 4.孤立肾、蹄铁形肾和移植肾结石,有经验的医师可以行PCNL。 5.有症状的肾盏憩室内结石、基质结石和胱氨酸结石。 6.第4腰椎水平以上的输尿管结石,梗阻时间长合并肾积水,ESWL和输尿管镜手术不成功者,可以考虑行PCNL。 7.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以碎石取石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开取石同时进行。 禁忌症 1.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未控制、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和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的患者。 2.身体严重畸形,不能保持PCNL体位者。 3.过度肥胖,皮肤到肾脏的距离超过穿刺扩张器的长度者。 4.肾内或肾周围急性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或合并有肾结核者。 5.脾脏或肝脏过度肿大,穿刺建立通道过程中有可能引起损伤的患者。 6.糖尿病或高血压未纠正者。 操作步骤演示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术前明确诊断。常规做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阴性结石加做B超或CT检查。 (2)常规做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和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做24h尿液的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枸橼酸、镁、钾和肌酐检查,做血钙、磷、尿酸和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查找结石的病因。患者如果排出过结石,做结石分析。 (3)术前交叉配血并备血400ml。术前1d做肠道准备,常规备皮。术前禁饮水。 2.麻醉 (1)常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如果术中要进行输尿管插管,加用腰麻。 (2)上述麻醉效果不好或不适合采用上述麻醉者,可以考虑全身麻醉。 3.体位 (1)常用俯卧位,腹部垫高使腰背成一水平面。 (2)也可以选择侧卧位或向健侧斜30°卧位,根据术者的操作习惯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