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社区相关理念

安全社区相关理念

安全社区相关理念
安全社区相关理念

安全社区基本概念

1、安全社区的由来:“安全社区”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9年于瑞典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上提出来的。

2、安全社区的内容包括:社区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管理理念。

3、社区诊断的目的:是找出辖区主要的安全问题,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安全社区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4、安全社区的基本理念是: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5、“三重点一需求”指:重点问题、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安全需求;“两高一脆弱”是指: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

6、全国安全社区概念是: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7、安全社区基本原则是: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

8、安全社区建设的关键是抓好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

9、安全社区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10、安全社区涵盖的范围:所有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

安全社区建设涵盖主要范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家居安全、老年人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体育运动安全、涉水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

11、安全社区创建的目的是:a.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事故与伤害;b.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c.加强安全生产“双基”工作。

12、安全社区的创建模式是:持续改进。

13、资源整合是指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资源,形成跨部门合作的机制。

14、全员参与是安全社区的基本思想,指针对社区所有类别、所有人员的伤害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事故和伤害,强调社区内人人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安全与健康的局面。

15、持续改进是指通过不断的降低事故伤害风险,提高安全程度,需要持续的策划、实施安全促进计划和安全促进项目,以获得持续的安全绩效。

16、“安全社区”的核心在于社区自身的安全能力建设,在于建立社区安全文化。

17、安全社区建设“三全管理”原则: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安全。

社区建设的历程

社区建设的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回顾社区建设的历程,描述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各地实践的模式,分析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际社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把握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区建设的基本走向,以利于下阶段我区社区建设的发展和指导街道、社区顺利开展工作。 一、“社区建设”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按照我国政府权威文件的表述: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还是我国社会基层组织结构重组和社会资源整合的过程。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并通过这一体制的有效运作,逐步解决社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概括而言,社区建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社会性 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民间活动,而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它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政组织发挥着领导或主导作用。二是社区建设工作面向整个社区,面向社区成员,为社区组织和成员提供多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三是社区建设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共驻共建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 2.群众性 社区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二是社区居民的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坚实基础。三是社区建设工作必须是全体居民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形成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与参与感,即社区意识。只有使社区居民真正树立起社区意识,才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3.地域性 中国的城市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社区建设也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主要是根据本社区成员的需求和愿望,解决本社区问题,为本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服务。二是社区建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是本社区内的居民、单位和群众、组织。三是社区建设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本社区之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受本社区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 4.综合性 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而不是特指某一方面的工作。其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工作涉及面很广,它包括拓展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繁荣社区文化、推进社区卫生。二是社区建设既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所以评估社区建设工作的标准也不是单一的,或固定不变的。三是社区建设工作是一种多学科的集合体,既有社会学,也有人口学、政治学、环境学、管理学等等。开展社区建设的工作,要求社区工作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5.计划性 社区建设的计划性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是一项有计划的社区变迁。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制定社区建设计划,推动社区发展的过程,就是社区变迁。二是社区建设作为有计划的社区变迁,是人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三是社区建设必须从社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制度 一、报到制度 矫正对象自法律文书生效7日内或自出监之日7日内到长期固定居住地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如实汇报家庭情况等。司法所对矫正对象设定编号,填写《矫正对象登记表》,对其宣读矫正对象行为规范,责令其严格遵守。 矫正对象每周一次电话向司法所报到,汇报其所在位置及上周活动情况,思想状况。 矫正对象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并汇报情况,监外执行犯罪视身体状况,可以委托监护人或近亲属以书面形式汇报情况。 二、监护制度 司法所要在矫正对象报到后20日内,对其单位、家庭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确定矫正对象的监护人,签订监护协议。 1.监护人的基本条件 (1)应是矫正对象的直系亲属或好友。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群众反映良好。 (3)愿意承担监管义务和相应的监管责任。 (4)具有监管能力和相应的身体条件。 2.监护人的基本职责 (1)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其遵守社

区矫正规定。 (2)随时与社区矫正对象保持联系,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和基 本情况。 (3)每月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司法所反映矫正对象的矫正 情况。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应及时反映。 三、走访制度 走访是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定期到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居住地的社区(村)或工作单位,向有关人员及当地群众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走访的具体要求是: (1)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每月至少与矫正对象见面一次,对矫正对象的矫正情况进行实地走访。 (2)节假日及其他重点时期,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掌握矫正对象的动态情况。 (3)社区矫正对象受到奖惩、有重大思想问题或出现其他特殊情况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及时走访。 (4)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走访情况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和矫正 措施,增强矫正的针对性。 四、迁居制度

社工服务口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社工服务口号 篇一:社区宣传口号 1、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2、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3、创展文明社区,建美好家园 4、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 5、打造平安大院构建和谐社会 6、加强社区建设创建美好家园 7、以诚相待、恩爱相伴、孝敬老人、教抚小孩、和睦相处、幸福永远 8、以邻为友、以让为先、互相帮助、祥和平安 9、把社区建设成“三土”即热土、净土、乐土,建成“三园”即家园、学园、花园 10、树立社会新风,争做文明市民 11、你我齐心携手,共创和谐城区 12、用我们的爱心和双手,共建温馨美好的家园。 13、青年服务社区,社区培育青年。

14、优化社区秩序、美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形成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15、尽我们所能,服务居民所求。 16、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7、人人为社区,社区为人人。 18、社区是大家,帮助你我他。 19、热心公益,互助友爱 20、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1、共建文明家园同享创建成果 22、提高参与意识,推进社区自治; 23、推进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24、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25、热爱社区工作,热心为居民服务。 26、你的家,我的家,连在一起是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宛如幸福大家庭 27、清洁环境,人人有责 28、服务进社区,文明进万家 29、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30、弘扬志愿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31、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2、社区文明,从我做起 33、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1、实行直接选举是居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加强居民民主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详和的新型社区! 3、认真贯彻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4、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 5、实行社区自治,选好社区居民委员会班子! 6、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搞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8、直接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9、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 10、尊重选民意愿,保障选民的民主选举权利! 11、加强党的领导,是搞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的根本保证! 1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圆满成功! 13、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 14、积极参加选举,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15、民主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实行社区居民自治的第一步!

试论社区建设的发展前途

试论社区建设的发展前途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等,城市管理重心不断下移,促使城市居民逐步突破了传统单位体制的局限与束缚,开始寻求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活动方式。“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改革思路要求政府和企业将大量的社会和服务职能剥离出来,交由社会或者市场来承担。因此社区建设成为而今建设基层民主的讨论重心。 说到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讨论较多的,一是如何理顺和确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二是如何建立适应社区发展的可持续运行的财力机制。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我初步了解了社区建设的概念,认识到社区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工作对而今政府工

作有着非常大的重要性。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我认为,当前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在于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一、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找准社区建设路途中的关键所在 我们现在依托政府体系中的街道、居委会去引导和推动社区服务的发展,这在社区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社区服务的进一步大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供需关系愈益突出,如何构造适应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各种需求服务体系,客观上已经超出街道和居委会的管理范围,需要注入新的运行机制,否则把社区服务的建设等同于街道、居委会的管理职能,社区发展就会走入误区。 近年,我国着力推动社区建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社区建设仍然较为落后,关键就是缺乏社会中介组织的运行。发达国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各类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蜂拥而起,包括基金会、慈善团体、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等,涉及社会福利、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国际合作、宗教事务等各个领域,发挥着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

【充栋盈车】 社区服务心得体会 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我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也学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与人沟通的技巧,受益匪浅。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1

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规定

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规定 社区矫正人员是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 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人员。 不过,对于这类人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管理!下面就不妨跟着爱汇网 一起来看看吧!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规定篇 1 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 责有哪些?答: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社区矫正执行工作, 主要包括: 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 估, 法律文书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 , 建立社区矫正人员执行档案 , 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 场所、外出、变更居住地的审批, 给予警告, 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 提出撤销缓刑、假释、 收监执行建议, 提出减刑建议, 对脱离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组织追查, 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 明书等。 同时,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也可以开展集中教育、心理矫正、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 正人员提供帮扶等工作, 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司法所应当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一是在社区矫正接收环节, 司法所要根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派, 接收社区矫正人员, 并组织宣告; 确定社区矫正小组; 制定矫正方案; 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 二是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 司法所要监督社区矫正人员定期报告; 采取实地检查、 通讯 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 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 有特殊情况, 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 说明情况; 定期到社区矫正人 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 等情况;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 , 及时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告 ; 对社区矫正人员七 日以内的外出进行审批; 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 ; 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 理辅导; 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等 : 在期满解除矫正时, 司法所要对社区 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 提出安置帮教建议; 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 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 安置帮教有关规定, 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等。 三是司法所作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 , 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授权 , 在一定范围 内参与社区矫正执法活动, 如派员参加社会调查评估等。 四是司法所立足基层, 还要充分发挥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 广泛动员基层组织、社 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学校、家庭成员等各方面力量, 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有哪些?答: 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 必须有 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执法队伍作为组织保障。 同时, 考虑到社区矫正的社会性, 应当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工作。 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性质要求, 建立以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工作者为核心、 社会工作者为辅 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 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区口号标语

---------------------------------------------------------------范文最新推荐------------------------------------------------------ 社区口号标语 1.青年服务社区,社区培育青年。, 2.把社区建设成三土即热土净土乐土,建成三园即家园学园花园 3.推进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礼貌和谐的新型社区; 4.人人为社区,社区为人人。, 5.共建礼貌家园同享建立成果 6.礼貌规范伴我行,争当礼貌好市民。 7.打造平安大院,构建和谐社会 8.爱心奉献社区,,和谐永驻家园, 9.遵守社会公德,营造礼貌氛围。 10.倡导礼貌新风,共建完美家园。 11.讲礼貌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12.培养良好习惯,争做礼貌市民。 13.家家争做礼貌家庭,人人参与建立活动。 14.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15.热心工作,,贴心服务,,精心管理,细心养护 16.增强礼貌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17.一言一行树形象,一举一动见礼貌。 1 / 8

18.尽我们所能,服务居民所求社区口号标语。, 19.建设生态礼貌,改善生态环境。 20.创展礼貌社区,建完美家园 2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2.同创礼貌小区共建和谐家园 23.礼貌从脚下起步,奉献从你我做起 24.树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平安社区 25.服务进社区,礼貌进万家 26.你出力,我出力,共建礼貌社区齐努力。 27.人人参与建立,共享礼貌成果。 28.尽我们所能,服务居民所求。, 29.清洁环境,人人有责 30.改善城市环境,同享社会和谐。 31.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32.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礼貌新风 33.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社区口号标语。 34.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5.提高参与意识,推进社区自治; 36.你的家,我的家,连在一齐是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宛如幸福大家庭

关于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关于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在新的形势下,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解决城市发展中诸多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随http://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一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开始走向市场,广大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也开始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伴随着这种情况的持续发展,试图继续依靠“单位”来实现社会整合已不大可能,唯一选择只能把“单位”承担的一部分整合职能向城市社区转移,使社区成为实现社会整合的基地。二是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和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大批下岗人员流向社区。如何把解决下岗人员的管理、教育、生活安排、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已成

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三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社区能否把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好,事关城市的繁荣安定。四是在社会发生变革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各种思想观念以及利益之间的相互冲撞,社区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着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各种违法案件和社会治安问题时有发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哪一个部门、单位是做不到的,只有形成合力,抓好基层社区建设,才能使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全面加快了城市化步伐,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的重任无可置疑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既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展示城市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有识人士来办厂经商、投资兴业、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群众对社区环境、社区服务、

当前社区建设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这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又是政府由权力、责任、利益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的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城市街居体制孱弱,民间组织不发达,政府把社会稳定置于首要目标,因此将权力和责任向街居体制转移并实现服务到位,保持社会稳定并不是容易的事。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社区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强有力的推动,一方面又要实现政府权力的下放甚至过渡,这对政府是一个考验。 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1、社区建设中的“行政化”、“形式化”现象;2、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归属感问题;3、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方法还未完全适应社区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解决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清除体制性障碍;2、做好社区居民归属感的培育;3、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我国的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管理本着“以人为中心寻求发展”的思路,宗旨在于谋求城市文化和市民素质的提高。文明社区建设在我国正呈燎原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的需要。这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又是政府由权力、责任、利益中心脱离出来,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社会)的过程,即由单位体制主导转向社区体制主导的过程。由于长期以来城市街居体制孱弱,民间组织不发达,政府把社会稳定置于首要目标,因此将权力和责任向街居体制转移并实现服务到位,保持社会稳定并不是容易的事。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社区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强有力的推动,一方面又要实现政府权力的下放甚至让渡,这对政府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一、社区建设的历史回顾及其意义 在我国,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由民政部于1991年5月首次提出。按照民政部负责人的解释,社区建设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民政部在城市广泛开展社区服务,但它又难以包含政府希望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所要承担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并力图以此去开拓民政工作。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城市的社会问题及服务、管理体制中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城市社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江泽民总书记也于1996年指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在这之后,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被纳入议事日程。1998年国务院的政府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民政部在原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进一步推动了社区建设在全国的发展。现在政府已将社区建设上升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即适应城市企业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促进城市社会发展。在这里,可以明显发现政府对社区建设目标的诉求:支持和保障企业体制改革,化解社会压力,保障城市社会稳定。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其中的另一重要涵义:城市社会组织方式、社会管理方式的转换。 具体说来,社区建设有以下重要意义。1、社区建设适应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社区服务功能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城区工作的需要。只有全方位地开展社区建设,才能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健康的

物业服务理念定位目标服务87243

课题:物业服务理念、定位和目标 主讲胡家洋 培训时间:2013年9月6日 第一节物业基本情况 项目概况: 元邦礼同·厚德载物项目位于通化市江南新区修正大桥南侧,是通化礼同地产重点打造的商业与住宅板块,周边的商业氛围日渐浓厚,是集商业中心、购物中心、美食城、家具建材、政务中心、汽车美容、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核心地标。项目占地面积为459500㎡,总建筑面积为1444743㎡,地下建筑面积344240㎡,规划居住户数为9569户,居住人数为约3万多人。 物业地段四至范围:东临丰东路;西临滨江南路;南临江平路;北临创业路。 第二节物业服务理念 理念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员工动力的泉源。元邦礼同物业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工作指导思想,以“开拓创新,永创一流”的精神为理念,不懈追求更高的服务境界,激励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 现代人高效快速反应的生活、工作节奏已让人无暇顾及许多家庭琐事,回到家里希望得到更多的休息和放松,“家”应该不只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居住条件,还应该让人尽享舒适、便利与尊贵。让买房的业主真正体验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收益,而传统物业服务服务项目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必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生活需求。必须在此基础上加以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整合各项信息及物资资源,为业主提供优质的生活配套服务。 根据元邦礼同.厚德载物花园小区内建筑设计,可采用封闭式服务,在区划内入口处有效实现人车分流,营造出井然有序、富贵气派的居家氛围,通过改造区划内现有的配套

服务设施,拓展多种服务项目,并加强区划内精神文化建设,构建一个健康、文明、整洁、清新的生活环境。为此,我司的物业服务服务理念是:保证六方利益、四个原则、三种意识、二种手段、一个目标。 六方利益: 保证国家的利益是义务 保证公司的利益是宗旨 保证员工的利益是基础 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是信誉 保证合作方的利益是双赢 保证社会的利益是责任 六者兼顾,主次分明,不失轻重,力求平衡,彰显统一。 四个原则: 企业坚持重人、重信、创佳、创新原则 重人:以人为本,发掘人才资源,注重人才品德,运营人才专长。 重信:重诚信,守信用,树信心,坚信念,以信誉赢市场。 创佳:追求卓越,建一流品牌;提升形象,履行社会义务。 更新:更新观念,更新思路,更新学习,更新经营。 三种意识:树立员工强烈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切实控制好物业服务的关键因素——员工素质。 二种手段:采用规范标准化、智能网络化的服务手段。 一个目标:在物业服务范围内,把社区管理成“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示范小区。在小区达到硬件指标后,所有建筑物及配套设备设施完善,正式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后的一年内,将“元邦礼同·厚德载物”花园小区的物业服务提升到全市物业服务优秀区划内的水准。二年内达到“通化市物业管理示范小区标准”,三年达到“吉林省物业管理示范小区标准”。使业主对物业服务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0%以上,因物业服务原因重大责任事故和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为广大业主和住户提供一个安全、清洁、优美、舒适的现代家居和商业、生活的环境。为业主提供“宾至如归”的星级服务! 为使“元邦礼同·厚德载物”花园小区的物业服务工作跃上新的台阶,我们将结合本

社区建设意义

社区建设意义 社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常见的有各种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科普宣传、文体比赛等,这些活动从不同角度、层次等方面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社区成员在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彼此精神与情感的交流,社区文化所倡导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社区居民心中。 由此可知,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而且有助于陶冶居民的情操,以及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第二,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凝聚力是社区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护社区稳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每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由陌生到逐渐熟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加强,关怀与帮助增多,也逐渐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通常,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以及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对于稳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因此,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 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但是社区文化建设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社区居民,只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才能真正具有本社区特色。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文化真正的主体——社区居民,往往处在被动状态,除去自发性的、得到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度很低。另外,社区文化建设的覆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老年人、儿童以及其他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生力军,而真正有能力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实施尽一份力的广大中青年却被忽视。

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规定

社区矫正人员是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人员。 不过,对于这类人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管理!下面就不妨跟着爱汇网一起来看看吧!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规定篇1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责有哪些?答: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社区矫正执行工作, 主要包括: 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 法律文书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 建立社区矫正人员执行档案, 社区矫正人员进入特定场所、外出、变更居住地的审批, 给予警告, 提出治安管理处罚建议, 提出撤销缓刑、假释、收监执行建议, 提出减刑建议, 对脱离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组织追查, 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等。 同时,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也可以开展集中教育、心理矫正、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帮扶等工作, 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司法所应当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一是在社区矫正接收环节, 司法所要根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派, 接收社区矫正人员, 并组织宣告; 确定社区矫正小组; 制定矫正方案; 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 二是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 司法所要监督社区矫正人员定期报告; 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 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 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定期到社

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 及时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告; 对社区矫正人员七日以内的外出进行审批; 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 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 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等: 在期满解除矫正时, 司法所要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 提出安置帮教建议; 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 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安置帮教有关规定, 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等。 三是司法所作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 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授权, 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社区矫正执法活动, 如派员参加社会调查评估等。 四是司法所立足基层, 还要充分发挥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 广泛动员基层组织、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学校、家庭成员等各方面力量, 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有哪些?答: 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 必须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执法队伍作为组织保障。 同时, 考虑到社区矫正的社会性, 应当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工作。 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性质要求, 建立以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工作者为核心、社会工作者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口号标语之社区口号

社区口号 【篇一:社区宣传口号】 1、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2、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3、创展文明社区,建美好家园 4、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 5、打造平安大院构建和谐社会 6、加强社区建设创建美好家园 7、以诚相待、恩爱相伴、孝敬老人、教抚小孩、和睦相处、幸福永远 8、以邻为友、以让为先、互相帮助、祥和平安 9、把社区建设成“三土”即热土、净土、乐土,建成“三园”即家园、学园、花园 10、树立社会新风,争做文明市民 11、你我齐心携手,共创和谐城区 12、用我们的爱心和双手,共建温馨美好的家园。 13、青年服务社区,社区培育青年。 14、优化社区秩序、美化社区环境、完善社区服务,形成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 15、尽我们所能,服务居民所求。 16、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7、人人为社区,社区为人人。 18、社区是大家,帮助你我他。 19、热心公益,互助友爱 20、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1、共建文明家园同享创建成果 22、提高参与意识,推进社区自治; 23、推进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24、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25、热爱社区工作,热心为居民服务。 26、你的家,我的家,连在一起是大家;你帮我,我帮你,宛如幸福大家庭 27、清洁环境,人人有责

28、服务进社区,文明进万家 29、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30、弘扬志愿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31、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32、社区文明,从我做起 33、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 1、实行直接选举是居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加强居民民主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详和的新型社区! 3、认真贯彻实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4、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 5、实行社区自治,选好社区居民委员会班子! 6、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搞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8、直接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9、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 10、尊重选民意愿,保障选民的民主选举权利! 11、加强党的领导,是搞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的根本保证! 1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圆满成功! 13、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 14、积极参加选举,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15、民主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实行社区居民自治的第一步! 16、主持公正,依法选举! 17、搞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推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 18、搞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促进社区改革、发展和稳定! 19、搞好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建设管理有序、文明详和的新型社区! 20、居委会委员居民选,居委会委员为居民! 【篇二:社区内宣传标语大全】 一、花园里 5、 6、 7、 8、

金地物业服务理念、社区活动、感动故事(1)

一、金地服务理念及愿景 金地物业理念 企业愿景: 做最受客户信赖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 经营管理理念: 诚信规范开放共赢 服务理念: 精品服务真情关爱 企业核心价值观: 用心做事诚信为人果敢进取永怀梦想 把握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企业综合能力 实现客户需求到客户满意的转化 成为最受客户信赖的物业管理服务企业 幸福心计划给业主带来:安心放心省心开心同心 安心:施工现场协调,快递管控,人车分流措施,应急处置 放心:钥匙托管品控措施空置房管理 省心:跨前式管家服务周边配套解决智慧服务 开心:便民服务日社区文化夏令营圈层活动云服务 同心:业主恳谈会物业开放日开发商、物业与业主换位思考,三者协力,不推诿 应急处置打造安全的社区 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主旨,力争在隐患发生前就消灭在萌芽中,制定停水停电停煤气、火警、电梯停运、防雷防爆等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生,物业人员一定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拍照取证,一切以保护业主人生、财产安全为第一工作指导,对于物业无法解决的突发事件,保护现场,第一时间通知解决部门,事后填写《特别事件报告》,组织物业服务人员学习,做好预防措施。 全年滚动消防宣传,一年确保一次大型社区消防应急演练; 智慧创新科技改变生活 智能化双APP的管理模式:行业领先的双app模式,95%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解决。 享家社区APP(客户端):专门为业主定制的服务平台,可实现网上报修、缴费、查看公告等,为业主带来较大的便利性。 享当家(员工端)及时接收并处理客户报事信息,促进员工服务积极性 先进的停车场系统:每次通行节省时间约30秒 采用纯车牌识别系统,实现车场入场引导,反向寻车、停车信息发布等; 先进的门禁管理系统 支持蓝牙、二维码、云对讲,满足各种人员控制区域的门禁管理要求,支持访客来访、人流统计等;

新形势下社区的发展

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近年来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为加强和改进基层社会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这是一个由政府推动的社会体制的改革,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形成政府与社区组织共同服务和管理社区的过程。然而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使社区建设面临着众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强有力的推动,一方面又要实现政府权力的下放甚至让渡,这对政府是一个考验.针对此情况我实地考察了我所在的昌吉市团结院社区。 导语: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的基本平台,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实践证明,和谐社区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的和谐稳定。1当前,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会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做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对于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满足普通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所谓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由一定规模的、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基层社会。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城市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从而通过社区建设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持续发展过程。 一、社区建设的历史回顾及其特征 在我国,社区建设这一概念由民政部于1991年5月首次提出。按照民政部负责人的解释,社区建设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民政部在城市广泛开展社区服务,但它又难以包含政府希望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所要承担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并力图以此去开拓民政工作。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1马成文.关于和谐社区建设到几点思考[J].决策导刊,2007,(08):3-4

社区便民服务口号—经典用语大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社区便民服务口号—经典用语大全 篇一:便民服务中心宣传标语 篇一:便民服务中心口号 服务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满意没有终点,只有起点管理以人为本服务精益求精 提供方便是我们的 职责、依规受理是我们的原则、让您满意是我们的追求始于群众要求,终 于群众满意 受理有矩、服务无 距,重在为民、贵在便民 以人为本服务至 上依法行政公正高效 情为民所系利为 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服务群众促和谐

积极工作提效率 在工作中见务实 在服务中见品质在业绩中见成效篇二:便民服务中心标语精选 便民 服务中心标语精选 1、服务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满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做服务群众的带 头人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3、找得到人、解得 了难、办得好事、交得上心 4、微笑是我们的语 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5、便民不是口号, 服务才是目标 6、待人热情、办公 快捷、服务主动、答复满意 7、群众利益无小事 服务工作无止境 8、把事项交给我 把满意带给您

9、知民意、解民忧、 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 10、以服务为宗旨 以便民为目的以满意为标准 11、把群众意愿作 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做为“第一抓手” 12、把群众满意不 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 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14、重拾传家宝 再现鱼水情 15、与人民群众恳 谈对话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篇三: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泸纳府办函?20XX?121号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 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 通 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相关部门:

如何理解社区和社区建设

社区的含义:“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Tonnies)首次将社区(Gemeinschaft)一词用于社会学。后来,美国人把滕尼斯的社区一词翻译成Community,意思是公社、团体、社会、共同体等。首先将Community译为汉语“社区”一词的,是三十年代以费孝通为首的一些燕京大学学生。后来,“社区”一词在我国社会学界广为流传和应用,逐步成为社会学的一个专门概念。在政府机关,首先由民政部门使用这一概念,于1986年提出开展社区服务,后又提出开展社区建设,然后又被广泛引用到其他领域。 1989年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法律条文中最先运用“社区”一词,规定居委会可以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事业。在使用“社区”一词时,大多数时候是指居委会辖区范围。 社区的构成要素:社区一般是由人口、地域、社会组织、社会文化四大因素构成。社区就是这四大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人在这四大因素中起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人口的结构、人口的分布与流动状况等。社区人口的数量、质量、组合、构成,直接影响着社区的发展。社区的地域是社区的地理基础,包括社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两个方面。人们改造以地域为基础的自然环境的状况,决定着社会进步的程度。社区组织主要指社区内部各种社会群体、社会组织之间的构成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是社区发展的纽带,是人们为了开发地域等自然环境,获取物质财富,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而以垂直式或网络式组成的社会组织结构。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中心内涵,一般包括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民间规约、交际语言、生活方式、社区归属与认同感等等。是社区居民为了生存和发展,长期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斗争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实践中社区的定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我国除上海全市以及北京、青岛、南京的个别地方把社区规模界定在街道层面外,绝大多数地方是把社区规模界定在居民委员会的辖区层面上;农村社区规模,除少数地方界定在自然村落或乡镇外,绝大多数是界定在村民委员会的辖区层面。 社区建设的概念:“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

社区便民服务实施方案

**社区关于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的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深化“为民服务零距离”新理念,不断探索建立服务基层百姓的新模式,经社区两委研究决定,**社区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服务宗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新形势下社区职能和工作重心的转变,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便民、以人为本,积极主动为居民提供各类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更加有效地解决居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服务宗旨:便民、为民、公平、公正。 二、服务范围 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窗口,本着“一窗受理,分工到人,为民着想,认真负责”工作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便民服务作用。将民政残联、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文教卫体、等多个部门以及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信访、维稳、司法等部门进行整合,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公,为居民提供“一

站式”服务。 服务内容:分公共服务和矛盾纠纷两大类。公共服务类包括计生服务、社会救助,就业保障、政策咨询、户籍迁移、医务诊疗、订餐、家政服务、家电维修、专业配锁、管道疏通、志愿者服务等多项服务,采取“办理加代理”的服务方式,能办理的及时给予办理;属于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办理的事项,代为办理,限时办结。矛盾纠纷类包括有关邻舍关系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矛盾纠纷类问题,给予协调解决、处理答复或法律援助等。 社区便民服务窗口开通“*******”专线电话,提供咨询、预约等服务。 三、工作制度 社区便民服务服务窗口实行“五零五制”工作法: 1、零距离服务,首问负责制,窗口服务单位党员干部公开身份、公开职责、公开承诺,主动询问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好回答和解释工作; 2、零关系办事,办事公开制,对群众办理事项的各个环节采取定人、定责的办法,明确各自职责,实行权力分解,做到相互制约,同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零停留办公,限时办结制,推广全程代办服务、延时下班服务、提前预约服务等模式,对群众急需办理的服务事项,开辟绿色通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