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心理咨询师知识点之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2016年心理咨询师知识点之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2016年心理咨询师知识点之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2016年心理咨询师知识点之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

2016年心理咨询师知识点之常见的人格障碍特点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人格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通常认为,人格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在精神医学中,“人格” 一般不包括智力。

人格最重要的特征,可从气质和性格两方面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对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来说被大多数人所反对,或在其内心体验中存在由于人格特点所引起的持久痛苦,这个人就很可能有人格障碍了。人格障碍,亦称变态人格。著名的精神病学家施奈德对人格障碍的定义是: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的人格障碍例子是由大约200年前一个法国人所描述的。这个人格障碍者是一个性情极暴躁的男性。有一个女性,只因言语不慎触怒了他,便被他投入井中淹死。据载,他小时候,母亲对他有求必应,稍不遂愿,他就大叫大骂。长大后,他更加专横跋扈,连家犬稍不如意,也被他活活踢死。现在看来,这个病例很可能是个“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

研究人格障碍问题日益受到精神病学及其他方面的重视,究其原因,可从下述几方面看出: 1)人格障碍本身构成一个临床问题,需要精神医生的处理,尤其在司法精神病学方面.更是如此。

2)对每一位患者作出人格特点的评定是必要的。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不仅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影响疾病的预后。

3)对人格特点的研究,在文学、哲学、心理学方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综合而言,临床上发现的人格障碍者,大多有下述几个特点:

(1)一般于早年有不同于大多数儿童的迹象,至青春期前后.畸形开始明显化。

(2)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限度,而且各人格特点间互不协调。

(3)社会适应不良和内心痛苦。

(4)矫正比较困难。

一、强迫性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在待人接物以及对自己时,有一种求全和固执的表现,而且,这种表现涉及面广、相对稳定。在生活中,这种人处处以“正人君子”自居,不苟育笑。他们总是把标准定得太高。因此,常常因为自己有一点错误面陷入深深的痛苦。工作上,他们由于相信某一既成模式,因而不能容忍任何变化。他们行为刻板,缺乏想象力。在决断事情时往往需要思虑再三.有时则因此而误事。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上,这些特点也较为显著,他们表达情感的能力较差,对一些小节却投人太多的精力,如桌椅的摆设等。有些人还有洁癖,容不得一丝纤尘。有的则如“葛朗台”一样吝啬,明知无用的东西也下愿扔掉。

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如下:

(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有时反会影响工作的效率。(2)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

(3)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

(4)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惟恐疏忽和差错。

(5)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电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

(6)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

(7)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患者状况至少要符合以上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障碍者的早年家庭环境一般较好,但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过分严厉、苛刻,动辄责备、训斥。幼年时期受到较强的挫折和刺激,也可能产生强迫型人格。

在精神科临床上,有一种强迫性神经症,其主要表现是有各种强迫意向、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如强迫怀疑、强迫检查等,明知不必要,但控制不住,病人因此感到很痛苦。精神病学家发现,强迫性神经症病人中,约有3/4在病前有强迫性人恪,可见,二者关系是密切的。除此外,强迫性人格障碍者较易患抑郁症,这也是应引起注意的。

二、偏执性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妒忌,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

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偏执型人格的主要特征如下: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已正确。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用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才可以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者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他们不能享受人间的情感乐趣,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因此大多数分裂型人格患者独身,即使结婚也多以离婚告终。一般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漠不关心,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一其中有些人.可以有一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这类安静、被动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刻板,缺乏创造性和蚀立性。这类人的性欲淡漠也很突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极为广阔,常常想入非非,但常缺乏相应的情感内容,缺乏进取心。他们以冷漠无情来应付环境,逃避现实,但他们的与世无争的外表并不能压抑其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如下:

(1)有离奇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信念,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

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妥、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有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才可以诊断为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问不能独立,需要父母的照顾,在这种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直。更进一步,如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型人格。

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性人格是心理学家所最为重视的。患者的共同心理特征是:情绪的爆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和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愧疚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则,经常发生反社会行为,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心理学家克莱克利在其《正常的假面具》中对反社会人格的特征做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下列16个明显特征: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忧烦、解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人认为是精神病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感觉不敏感。

(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子(丈夫)不忠实。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作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

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进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在上述特征中,特别重要的是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一般来说,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30岁以后,大约有30%一40%的患者有缓解或明显的改善。

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失父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

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在生活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丰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虽然在形式上学习到r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其理解和分担他人的情感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对孩子喜怒无常、赏罚不定。儿童对同伴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愧疚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而造成的。

五、攻击型人格障碍

攻击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行为与情绪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又称为爆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其特点主要如下: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卤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责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上述表现是主动攻击型的表现。还有一种被动攻击型,它主要的特征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些人外表被动,内心却充满攻击性。比如,不听指导,拖延时间,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等。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相似,但主动攻击型人格呈现出较为持久的攻击言行,缺乏自控能力,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冲动。反社会型人格主要表现对他人和社会的反抗言行,而且明知故犯,屡教不改。总之,主动攻击型人格的行为特点是自控能力低,而反社会型人格则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特征。

攻击型人格障碍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生理原因:一些生理学家提出,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通道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有人报告,暴力犯罪者中脑电波异常多见,特别是颞叶的慢波活动与正相尖波。另外,攻击行为还与人体内分泌腺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2)心理原因:对男性角色的片面理解,强调男子的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自卑心理而以冲动、好斗为补偿方式;自尊心受挫折。

(3)家庭原因:被父母溺爱的儿童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家庭中儿童常遭到打骂,心理受到压抑,一旦爆发,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

(4)社会原因:宣扬暴力的各种传媒工具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六、癔症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又称表演型人格或歇斯底里人格。其典型的特征表现为心理发育的不成熟性.特别是情感过程的不成熟。其表现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性色彩;高度的暗示性和幻想性;情感易变化,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高度的自我

中心。此外,此类患者还有性心理发育不成熟,表现为性冷淡或性过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天真地表现性感,用过分娇羞样诱惑他人。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的最大特点是做作、情绪表露过分.总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此类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尤其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一般年龄都在25岁以下。

按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癔症型人格障碍患者至少具有以下项目中的三项: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影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癔症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目前尚缺乏研究,一般认为与早期家庭教育有关。父母溺爱孩子,使孩子受到过分保护,造成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符.心理发展严重滞后.停留在少儿期的某个水平。另外,患者的心理常有暗示性和依赖性,也可能是这类人格产生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患者的人格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而症状减轻。七、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又称逃避型人格,其量大的特征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的描述如下: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一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只要满足其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行为退缩性不同。前者并不安于或欣赏自己的孤独,不与人来往并非出于自己的心愿。

回避性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的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也包括一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记忆力、性格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自卑感产生的原因主是对自己认识不足,过低地估计自己.或是因为不能承受挫折的打击.变得消极悲观而自卑。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者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依赖型人格特征的描述如下:

(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不保证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抛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终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心理学家霍妮在探讨依赖型人格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几个特点:

1)深感自己较弱无助,有一·种“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

2)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更高明。

3)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父母,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以致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理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独立进行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九、自恋型人格障碍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缺乏同情心。

(8)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表现其中的五项,就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很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进行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住于,癔症型人格者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的人格者性格内向、冷漠。自恋型人格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他们一听到别人的赞美就沾沾自喜,反之则暴跳如雷。他们对别人的才智非常嫉妒,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情感与需要。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他们的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和抑郁的心情,加之他们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到失败。

天津学文教育为帮助报考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考生更顺利的完成考试,特整理相关习题为考生复习所用,祝每位考生顺利取证。更多心理咨询师三(二)级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及相关知识点登录学文教育官网即可查看或咨询。

ccmd常见8种人格障碍的定义及分类

几种常见人格障碍的定义及诊断标准(CCMD)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 【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 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

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 1. 见解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2.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保密的内容包括: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 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等(详情见书上) 3.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避免紧张情绪;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说明专业术语的外延和内涵;反复说明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保密原则;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心理咨询时,在仪态方面注意的内容有不吸烟、不做多余“下意识”动作等。 4. 摄入性会谈工作程序: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确定提问方式;倾听;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对会谈内容归类;结束会谈。 5. 会谈法的种类:摄入性会谈;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应激性或危机性会谈。 6. 最常使用的摄入性会谈方式是资料采集法。 7. 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提问中避免失误;不能讲任何题外话;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误 解。 8.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可列表填写);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 9. 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方法:补充提问,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10. 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其一,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得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其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势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11. 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 基础学科。 3.基础心理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4.心理现象分为: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个体心理分为: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 心理学)等;社会制约和影响分为:社会心理学;神经机制分为:生理心理学;运用分为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等 5.

6.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7.心理现象是动物适应环境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动物心理发展:单细胞动物(变形虫) 有感应性,没有心理现象。 8.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通过大脑变成映像,产生了心理,因此,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 物质产品,而是主管映像,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是主观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能动的反映,支配行为,因此可通过观察分析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9.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同期研究结果有韦伯定律(差别感觉阈限),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艾宾浩斯记忆。 10.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科心以前是思辨和总结经验)2.辩证发展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 的原则 11.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系统2、调查法:口头(访谈法)或书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案例一: 前不久,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06级临床专业的学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据目击者称,事发时,杨某拿着一把十余厘米的刀追死者,并朝其喉咙处割去,杀死女友后,杨某抱着死者久久不肯离去,直到110民警来到现场,将其带走。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近几年来,大学生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之类的人身伤害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是仅次于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心病终需心药医,心理专家呼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要在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大学生一些心理关照和疏导,才能减缓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 案例二: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 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 对待?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 嫉妒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克服的方法有: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2.克服自私心理。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

CCMD 常见8种人格障碍的定义及分类 CCMD

几种常见人格障碍的定义及诊断标准(CCMD)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与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与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与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就是广泛、稳定与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与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她人的态度与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与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她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 以猜疑与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标准】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与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对挫折与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与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就是妄想; ⑥过分自负与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二级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点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2、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平等、真诚、礼貌、信任、保护隐私。 3、真诚: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要实事求是;表达真诚要适度;要考虑时间因素;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也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4、共情的含义:①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求助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 ②借助知识和经验,深刻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实质;③通过咨询技能将自身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5、表达共情:①共情是从求助者角度而不是自身看待问题;②表达共情并不是要有相同经历,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③表达共情因人而异;④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要适度;⑤表达共情要把握角色;⑥表达功能应善用肢体语言;⑦应注意求助者特点和文化差异;⑧要验证是否与求助者达到共情。 6、积极关注:①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②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的看待自己; ③避免盲目乐观;④避免过分消极;⑤立足实事求是;⑥目的是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发现和潜能开发,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7、咨询目标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具体、可量化、积极、可行、双方可接受、多层次统一。 8、不同流派的咨询目标:①人本主义学派:自我实现;②行为主义学派:可观察行为的改变;③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意识化,重新体验早年经验;④完型学派:察觉此时此刻的经验,用内在支持对抗外在支持的依赖;⑤理性情绪学派:消除自我失败感,更理性的生活;⑥现实治疗学派:发展成功的统觉感。 9、咨询阶段:诊断——咨询(最核心、最重要)——巩固。 10、咨询方案:咨询目标;咨询的过程、方法、原理;咨询效果及评价手段;双方的责权义;咨询时间和次数;费用;其他。 11、参与性技术:倾听技术;开放式提问技术和封闭式提问技术;鼓励技术;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技术(释义)、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概述;非语言行为。 12、影响性技术: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指导技术,情感表达技术,内容表达技术,自我开放技术,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202X年二级心理咨询师基础强化试题八.doc

202X年二级心理咨询师基础强化试题八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考友们,精心为您整理了“202X年二级心理咨询师基础强化试题八”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祝您考试顺利!更多有关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资讯,本网站的更新! 202X年二级心理咨询师基础强化试题八 1[单选题] 世界500强企业关于优秀员工的12条核心标准,要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从业人员来说,践行这一标准的意义在于( )。 A.人际关系好,自然好办事 B.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成为员工一生中最珍贵的资产 C.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强员工的工作舒适感 D.可以减少管理中的矛盾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成为员工一生中最珍贵的资产,必要的时候,会对员工产生巨大的帮助。 2[单选题] 对职业道德规范“诚信”内涵的正确理解是( )。 A.尊重客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敢于讲出实情 B.与人交往真实,不妄言 C.平等尊重,以对方诚信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前提 D.大奸似忠,世上没有绝对的诚信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诚信的本质内涵是真实、守诺、信任,即尊重实情、有约必履、有诺必践、言行一致、赢得信任。

3[单选题] 由于老年期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 ),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 A.不同步 B.同步 C.成比例 D.成反比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根据职业道德理论,实施职业化管理将更加注重员工职业活动的( )。 A.非个性化规范 B.去过程性转化 C.无流程化改造 D.反标准化建设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职业化也称为“专业化”,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讲,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它要求从业人员在道德、态度、知识、技能、观念、思维、心理、行为等方面都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而不提倡个}生化。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5[单选题] 阻抗本质上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 )的抵抗。 A.自我感受 B.自我暴露 C.外部刺激

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姓名:小W 性别:女年龄:17 外貌特征:身体发育正常,黑而俏丽,属瘦高型,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有黄色挑染,有层次感的中短发,头顶上方扎洋葱辩。时常在右手无名指上带戒指,眼睫毛画得又黑又长。 二、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父51岁,30年前文化大革命平反后狱中释放,与一外地打工妹结婚,育有两女儿。小X是小女儿,比姐姐小3岁。姐姐就读职校。 父的身体常年不好,腿脚不便,没有经济来源。母亲没有文化,靠洗衣服等做钟点工来维持家庭生活。姐姐在大学里打工赚生活费。 住在不足60平米的政府救济房,拿低保。姐妹俩靠减免学杂费,政府补贴维持学习。 2、受教育情况: 个案进入初中时,被老师认为是较聪慧的学生,但学习态度不明确,成绩在班级中下游,在初三中考前三个月,凭借补缺补差冲刺考入高中,是全班考入高中的三个学生之一,也是父亲的骄傲。 初中时,已显个性张扬。无论老师和家长如何着急,但她一点不在意。她说“我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考入高中”。过度的自信也让家长无可奈何。学习上,理科成绩较差,没兴趣。文科成绩还不错,特别是作文,有一手的好字和文采。个案特别喜欢绘画。 个案曾与初中的老师发生冲突。班主任老师指责个案不努力学习,还要减免学费。个案极度的反应过度,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在班级里拉拢部分学生一起“造反”,在学校领导和家长面前指责老师的言语不当,因此自己不想学习。 初中前,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还是很严,规定时间放学到家,在校外逛街迟一点都要遭到父亲的责骂,甚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往往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母亲几乎不过问教育问题,由于没有文化,母女感情比较淡漠。 3、家长的期望: 对个案的健康发展显的没有信心,个案在校内校外的表现也管束不到,仅仅是希望个案能不要在社会上结识不良青年,在学校要遵守规章制度,最好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考不到也没辙,只能提早工作了。

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点整理

阳光心理咨询提醒您:请正确对待考试,避免考试违规。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涵盖几乎可以考到的大题 Ⅰ.《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 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 典型症状及行为。 3、 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刺激的性质 现实因素(一般事件) 现实因素(相对强烈) 持续的时间 两个月以内 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反应的强度 不良情绪、可以控制 痛苦情绪、难以控制 是否泛化 未泛化 已泛化 1 分 2 分 3 分 三项得分相加后计算 病程 短程(小于 3 个 月) 中程(3 个月到 1 年) 长程(1 年以上) 精神痛苦 的程度 轻度 (可自己摆脱) 中度 (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 重度 (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社会功能 工作学习交往轻微 妨碍 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 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 不能工作学习,社会交 往完全回避 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1、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1、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 Ⅱ.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涵盖几乎 可以考到的大题): 可直接打印)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P4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总分: 3 分,不是神经症; 4-5 分,可疑神经症; 6 分及以上,神经症。 心理健康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正常 心理不健康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恐怖症 焦虑症 强迫症 神经症 躯体形式障碍(含疑病症)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抑郁症 重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躁郁症) 应激相关障碍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不正常 其他精神障碍 癔症(歇斯底里症)

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笔记(一)汇总

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笔记(一) 第一章应用心理学 引论名词: 1.应用心理学:包括了心理学的诸多分支领域,它以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2.基础心理学:往往建立在严格的实验室研究基础之上,有时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 问答题: 1.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 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区分只是相对的,有一定的局限性:(1)很多研究课题既有基础理论价值,又有应用实践价值。如智力发展过程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问题的争执,有助于澄清先天论、后天论以及相互作用论的分歧所在,属基础心理学。但同时又能直接指导和帮助我们进行决策,如制订社会政策,决定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对子女教育发展的投入水平。(2)心理学各个领域中都既有基础(理论)问题,又有应用(实践)问题。如认知心理学中有搞基础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家,也有不少偏向应用的认知心理学家。(3)很多心理学家既是基础心理学家,又是应用心理学家。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其理论影响涉及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其在精神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和效果也是极其显著的。(4)一个时代或社会文化下的应用心理研究可以成为另一个时代或社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反之亦然。如二战后对服从问题的研究,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兵不可思议地参与了灭绝人性的屠杀活动。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社会文化特点,是应用心理学的研究,但现在看来已基本算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理论。 2.什么是应用心理学?它通常包括哪些分支领域?(理解) 答:(P4-6)工业/组织心理学,临床/咨询心理学(区别在于临床取向),医学/健康心理学,消费/商业心理学,环境/社区心理学,司法/犯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3.举例说明几位应用心理学先驱人物及其主要贡献。(理解,填选判) 答:(1)1879年冯物在德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创了“科学”心理学。(2)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由霍尔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3)第一个心理诊所是魏特默于1896年在宾夕尼亚大学建立,率先将心

强迫型人格障碍诊治案例分析

强迫型人格障碍诊治案例分析 张某,男,十九岁,待业。自己来心理门诊,自述情况如下:“我家在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在家我排行老大,下有一弟一妹。从小我就很懂事,知道父母很辛苦,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一点儿时间也不许自己浪费,成绩一直名列班上前几名,初一后还任班干部,深得老师喜欢。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我买了块表,作为奖励。 初二上半学期,我开始害怕将表弄丢了,结果果真在一次早操中将表丢了,我深知父母挣钱不容易,内心极度内疚,常常有意识地到寝室和马路边努力寻找,希望能够发现,但始终没找到,也不敢告诉父母,成绩也开始下降。” 说到此处,他有些颓丧。这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初始阶段表现出的特征,如在此阶段能及时发现注重自我调整,是能够得到纠正的,但是他没能意识到也不知具体怎么做。 “后来我家添置了沙发,平时我喜欢坐在沙发上看书。一次母亲说别坐坏了,以后不准坐在沙发上看书。从此我果真再也不敢坐沙发,后来发展到看见椅子也害怕了。初中我勉强读完,其后一直待业在家,成天为看病四处奔波,父母为此花去了不少钱,我更觉得不好受。 我最苦恼的,还是小便失禁,老想去厕所,但又自觉不该去。越想控制则想去厕所的念头说强烈。尤其是吃饭之后想去厕所,拼命克制自己不去,结果吃了饭就吐,按胃病治了很久也未奏效。如此症状持续了3年,什么事也做不了,真是苦不堪言。 近段时间以来,我老是想着自己是否渴了或者饿了,椅子该不该坐,泡在盆里的衣服是现在洗还是过一会儿洗,见到点灯就要反复检查点灯开关,出了门要反复看是否关好锁好等等。与他人交往时,我总害怕别人笑话我,认为别人的眼睛都在看自己。后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段时间的氯丙咪嗪等药,饭后不再呕吐,能克制一点自己害怕的想法和行为,但停服不久则症状再次出现。医生,我的病还能治吗?”末了,他显示出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紧张感。 分析诊断:精神医学中把强迫型人格分为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和强迫情绪三种。后来强迫情绪从中分离出来,被成为恐怖症。即指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捺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如某人对教室、课桌的恐惧,心里明知不对却不能克制。究其根源,其实大部分是对早期生活体验的异化(如惧怕教室、惧怕课桌,其根本原因是惧怕教室中的某个人或同桌同学等),才导致这种焦虑性的强迫观念产生。事实上,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解除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通过对来访者进行心理评估,发现他并无精神病态,调查其家族成员,也无精神病史。因此他表现出的是有别于精神因素引起的恐怖症,于是心理医生决定从心理方面寻找原因,并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 施治方案:根据来访者表现出的症状及自述特征,心理医生判断他的强迫行为主要由心理方面的因素引起,时间持续也较长。便决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治疗,第一阶段采用认知领悟疗法,旨在减

(推荐)人格障碍分类

第五部分:常见的人格障碍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1、敏感多疑; 2、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 3、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 4、易于记恨、委屈; 5、自负、自我评价过高; 6、固执、不宽容、不妥协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表现为: 1、性格明显内向(孤独、被动、退缩); 2、对人冷漠、缺乏感情体验; 3、不修边幅、行为怪异; 4、言语结构松散、不恰当,但并非智能障碍或文化程度所限; 5、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 6、可有奇异感知体验。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此类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如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偷窃、斗殴、赌博等。表现为: 1、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 2、缺少道德观念,无善恶是非判断,不能吸取教训; 3、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 反社会性人格与违法犯罪有较密切关系。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 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表现为: 1、情绪不稳,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但事后后悔; 2、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 3、情感爆发时对他人有暴力攻击行为,亦可有自杀、自伤行为; 4、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 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暗示性、依赖性强,以过分的感情用事和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表现为: 1、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 2、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 3、任性、心胸狭窄; 4、自我中心,需要不能满足时表现强烈不满; 5、暗示性强,容易受他人影响或诱惑; 6、富于幻想,常自欺欺人,凭猜测和预感做出判断,言语不可靠; 7、喜欢寻求刺激,过分参加社交活动,给人以轻浮感觉。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考试知识点归纳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Ⅰ.《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有自知力/无自知力));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心理过程(知、情、意)之间具有协调一致);个性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外部原因,人格的稳定性出了问题)。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心理问题 原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时间: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间断持续两个月。 程度: 1)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 2)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和工作,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3)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四、严重心理问题 原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时间:间断或者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程度: 1)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2)社会功能: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 ★五、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六、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了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特点:1)有自制力2)精神痛苦3)持久性4)妨碍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临床分型: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 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恐怖症状、焦虑症状、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神经衰弱症状 2)严重标准:主观上无法摆脱的精神、情绪、内心痛苦;客观上社会功能受损,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1个月 ★七、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八、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 鉴别的要点主要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症状已具有某种较典型神经症的表现,只是症状的严重程度较神经症轻、持续的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尚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Ⅱ.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涵盖几乎可以考到的大题):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答:(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12)婚 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 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详细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研究:①动物的心理现象;②儿童的心理现象;③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①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②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认知;(二)需要和动机;(三)情绪、情感和意志;(四)能力、气质和性格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①心理过程和人格;②知、情、意和个性。 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人的心理是:①脑的机能;②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①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②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 ③临床事实的证明;④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心理反映的特点有能动性和主观性。心理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①事物的形象;②概念;③体验;④活动。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①心理支配人的行为;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但心理和行为不能划等号,不能说“心理就是行为”,“行为就是心理”。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②心理学是社会科学;③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艾宾浩斯:“心理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罗马盖伦提出气质这个概念; 19世纪中叶,心理学成为实证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韦伯,1840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 德国费希纳于1860年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新领域;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冯特用内省法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心理现象,提出了统觉学说和情感三维说,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以下是关于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一) 一、一般资料 L 某,女,18 岁,高三学生,成绩优异,休学一年,未参加高考,现已返校。 咨询已有五次,陆续一年,主要解决情绪爆发问题和与母亲的亲子关系问题,成效显著。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近一个月没有办法睡觉,每天晚上躺下看着天花板,凌晨三四点会准时醒来,没有办法拥有完整的睡眠,所有的生活都被这混乱打乱,也不能学习,食欲也不佳。有时候会出现思维云集,尤其是上课看着窗外发呆的时候,会各种的杂念在头脑闪现。讨厌为了别人设置好的轨道前行,但又明白不能再一个人独处,应该去学校。现在是自身的状态还未调整到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这个中心任务中去。 和父母的关系有所改善,尤其是看到父母的关系融洽,有种成就感。在改善亲子关系和缓解情绪冲突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

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思维敏捷,表述条理清晰。求助者的睡眠问题是情绪影响所致,而情绪的波动终究是事件引发。最近求助者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下载高考倒计时软件,高考动机过强,随之焦虑抑郁情绪引发了躯体的某些症状。 四、评估与诊断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五、主要咨询方法 认知- 行为疗法。 六、咨询的过程 1、针对求助者动机过强问题,用故事、案例来予以引导。首先,德国曼联队,球星云集,几乎都是最好的运动员,但是经过艰苦训练却总是拿不到冠军。易主后,新教练只让球员读哲学书,闲暇之余快乐地玩足球,结果却轻而易举夺冠。有的时候,心理动机过强,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古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另一个森田疗法治疗睡眠案例,睡不着,强迫自己不睡,结果失去睡眠动机,反而睡着了。高考倒计时软件是对人生迷茫的人有作用,需要激励、督促。但,对于求助者而言,不适用,不用扬鞭自奋蹄。高考固然重要,在目标锁定后,顺其自然,进步自如,能接受失败,坦然面对。平常心乃道。人生的竞争是漫长的,未必只有高考一次竞技。 2、找到引发事件后,知道自己心里紧张担心什么,接下 ·

心理咨询师考试重点知识必备

一、会谈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 2、鉴别性会谈; 3、治疗性会谈; 4、咨询性会谈; 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 二、不恰当的提问可能带来的问题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求助者可能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和总结。 三、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1、可接受; 2、有效; 3、积极。 四、摄入性会谈的注意事项 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用指责、批判性的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结束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会。 五、对临床资料的解释 1、注重行为的观察,在现象和可能的原因之间建立联系; 2、找出哪些东西是偏离正常标准的,然后抓住偏离标准的行为表现去考虑问题; 3、抓住那些“显眼和突出”的事件,首先给以解释,并按这种解释去归纳别的事件。 六、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 1、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 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 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如果都给出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就比较高。 七、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八、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1)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认知、情绪、意志、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 (2)积极的: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所以是积极的;(3)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符合自身能力,咨询师也能提供条件,因此是可行的。 (4)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 消除上。 (5)可接受:咨询目标是双方协商的 符合求助者愿望,咨询师也可以解决, 协商不成以求助者为主,所以是可接受 的; (6)可评估: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 如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 化评定指标。 (7)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 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 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 其有效结合。 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 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 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 及制定的原则; 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 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 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 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 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 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 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 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 形式固定下来; 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 以进行修改。 17 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 拟定咨询方案。 1)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 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 头或书面形式的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 方案) 2)说明咨询总体目标: 3)方法选择与理由: a) 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 是: b) 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 4)矫治的操作原则: a) 各阶段功能及目标: b) 咨询的中断和转介: 5)具体操作步骤: (一)心理帮助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 述: a)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 作 b)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 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二)巩固提高阶段: c)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 作 d)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 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6)咨询效果的评估 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 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 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 在本案例中,你认为制定咨询目标应 把握什么原则? 1、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订咨询目标, 协商不成,以求助者目标为主;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 的关系。……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 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 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 新确立新的目标。 13 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 (或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 效的咨询目标。) 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 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 询目标是: (1)近期目标:(缓解情绪,减少不良 行为,改变不合理认知。)缓解焦虑情 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该次 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使用Scl90、 SAS测验,使焦虑分数、强迫分数降低 至正常范围。 (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 我,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认识 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 15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 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 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 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 择。 九、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目标; 2、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 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3、咨询的效 果及评价手段;4、双方各自特定的责 任、权利和义务;5、咨询的次数与时 间安排;6、咨询的相关费用;7、其它

二级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报告

个人成长报告 某某单位某某某 摘要:本文对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全面回顾及概括,阐述了个人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深层次审阅并剖析了自我人格特征,揭示了内心对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热切追求和渴望。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的条件和不足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自我成长分析 在我的记忆中,幼儿园以前,我有大段大段的时间都是呆在外婆家或者奶奶家。父亲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调动,母亲外出打工了几年。上幼儿园小班时是父亲独自带我,母亲在我五岁左右才回到家里。尽管那段时间没什么大事件,但回头看来,年幼时和父母相处时间相对偏少增加了我日后对家庭温暖的需要和渴望。 小学一二年级时随父亲工作变动从之前幼儿园所在乡镇转到了另一个乡镇。印象中那段时间家境很贫寒,但一家三口很齐心,有很多快乐的时光。只是,父母仍然经常晚归,这在锻炼我独立能力的同时也为我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埋下伏笔。 小学三年级再次随父亲的调动转到了县里的实验小学。那所学校以开展素质教育闻名,我在那里学到不少受用至今的东西。除了在文艺方面培养了一些爱好特长,如表演、舞蹈,我还在较广泛的学校活动开展中锻炼出了更加大方和活泼的交往能力。 升至初中,性格独立的我似乎比同龄人更早熟,俨然已经来到性格叛逆乖张的青春期。由于学习时间的加长,和父母就相处更少。初二至高一我都选择在校寄宿。也有学习压力增大的原因,这段时间和父母产生了隔阂甚至冲突。尤其是父亲,他对我学习的要求一直很严格,容易表现出失望甚至气愤。而我态度经常强硬,也有激怒他以至于他对我拳脚相加的时候。这种通过分数被判定个人价值的生活给我带来极大痛苦,社会和他人强加在我身上的意志也让我强烈感觉到生命的不自由。我至今对应试教育非常反感。但这种反感促使我寻找出路,这便成为我找到心理学的机缘。

(完整版)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解析

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主人公:安嘉和(冯远征饰) 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 定义: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是一种具有病理性的固执信念,易走极端的人格障碍。 临床表现:过敏多疑、固执己见、极易记恨 诊断要点: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 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 罢休 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 意。 医院外科专家安嘉和是众人眼中一等一的好男人,他的事业一帆风顺,然而他却具有家庭暴力倾向。梅湘南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由于她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引起丈夫的疑心。 家庭暴力的阴影开始在二人之间滋长。 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故事中我们知道主人公是成年人,有较好的工作,在每次打妻子之后都能坦诚认错,有自知力,可以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 部分情节分析及对应: 情节1、被绑架的妻子梅湘南被救出来后,安嘉和对妻子的匪徒独处的时间内做了什么深表 怀疑,回到家后的他控制不住自己而动手打了妻子。 从中,我们可知主人公非常多疑、敏感,缺乏起码的安全感。因为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所以认为自己收到了极大的伤害。但是他又缺乏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只能诉诸暴力。妻子的过去,使他一直无法忘怀和加以宽容,这次的事件激发了他的情绪,这种异于常人的情感流露让妻子无法忍受。 情节2、同事来看望安嘉和,但是他却对妻子和同事说话深表不满,认为他们既然不认识何 以会说话,在他心目中,妻子不应该和不认识的异性讲话,她只能跟自己说。 从中,我们可知安嘉和只是把妻子视为他个人的物品,别人不许碰,过分强调对妻子的占有权,有病理性嫉妒和强烈的支配欲。妻子与同事说话的行为伤害了自己,他的比较浓重的外归因把一切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强烈的自我中心情节使他从不反省自己。他很留意妻子会跟什么人联系,过分警惕妻子的行为,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表述他的症状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