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行为大环境

小行为大环境

小行为大环境

小行为大环境

课题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2 课:《小行为大环境》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强,对新奇的事情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他们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乐于表现自己。学生的环保意识要在一定的氛围中形成,并在行动表现中强化。

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

1、能将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

2、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3、能提出三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4、能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能举出三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6、能举出三个以上实例说明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理由。

本课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情景剧的表演和科学在线——生物圈二号。本节内容是生态系统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它的前两课分别是《小池塘大世界》和《小瓶子大学问》。前两课是这一课的基础,这一课是前两课的提高和情感升华。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不断的说教中已经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内心深处不一定有很深的触动。小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强,对新奇的事情充满了探究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五篇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12 小行为大环境 冀教版课后练习第二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倍。 A、1000 B、2000 C、3000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 )已成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 A、全球气候变暖 B、臭氧层中臭氧减少 C、土地荒漠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当你们经过一片树林时,你的朋友随手揭下一块树皮,你会( )。 A、管好自己就行了,不管他人的事 B、向他说明他的行为将会毁掉那棵树 C、告诉朋友的家长,让他们处理此事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为了饮食卫生,在家用餐时应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购物时,尽量不选取有过多包装的商品,应多用塑料袋。(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既充分利用了______,又保护了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______对生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我们要减少______,并尽量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美国科学家曾模拟地球上的生物圈,建造了一个名为______的建筑。______试验用事实告诉我们,______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 【答案】: 【解析】: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沈阳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项目:文档编辑与Internet应用 专业班级:法学1201班 姓名:孙琳煊学号:120601128 实验室号:实验组号: 实验时间: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倪天宇成绩:

人类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在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一丶人类破坏环境 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 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环境破坏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1,人对自然的崇拜阶段 2,人对自然的独立阶段 3,人对自然的自由阶段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20篇完整版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1): 大自然的独奏 月亮爬上了树梢,静极了!正当我闭眼睡觉时,一阵悦耳的音乐萦绕在我的耳边 我静静的欣赏着这音乐,这音乐一会儿清脆明亮,一会儿激动高昂,跌宕起伏,十分有规律,这是什么东西演奏出来的呢,原先是动物们的演唱会啊,你听蝉在枝头鸣叫,发出自我那有规律的声音,你听,青蛙在池塘边呱呱呱的叫,小鸟们也加入了这别开生面的演唱会,热闹非凡,看看看,那几只萤火虫在那边飞舞,好似是啦啦队一般! 呀,风雨雷电也加入了这欢乐的舞会,呼呼呼风在咆哮着,在尽情的展现它的歌喉,轰隆隆雷打的格外的响,在使用着它那架子鼓。细细细细细小雨也在尽情的唱着那婉转的歌谣!多么悦耳啊! 大自然是那么美妙其妙啊!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2): 大自然因谁而改变 大自然因谁而改变? 大自然因人而改变。 不爱环境,不爱花草,大树变黄,花儿凋谢。 给大自然带来环境灾害。 大自然因谁而改变? 大自然因人而改变。 保护环境,爱惜花草,大树翠绿,花儿鲜艳。 大自然因谁而改变? 大自然因动物而改变。 不爱地面,不爱花草,小狗粪便,小猫身臭。

给大自然带来环境灾害。 大自然因谁而改变? 大自然因动物而改变。 爱惜地面,爱护花草,小狗卫生,小猫身香。 给大自然带来清新空气。 大自然因谁而改变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3): 大自然的启示 我一向很喜爱菊花。 一次,我到朋友家去玩。看见朋友家的阳台上栽有很多菊花。我很想要一株,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送了一株给我。 我十分喜爱这株菊花,把它拿回家。细心照料了起来。我平时都是给菊花浇冷水。可是冬天太冷。我想我们人都怕冷,何况菊花呢?给菊花浇开水吧!有可能这样菊花就不怕冷了吧!我给菊花浇了几天的开水。突然发现菊花的叶子开始发黄。我问爸爸怎样回事?爸爸说:你是给菊花浇的什么水?我回答爸爸说是开水。爸爸说:不能用开水浇花,用开水浇花花是会被烫死的。我最后明白了为什么菊花的叶子会发黄了。 看来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勇于实践,就必须能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 感受大自然的作文(4): 《我问大自然》读书笔记 读完《我问大自然》,勾起了我想和大自然对话的愿望,想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 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外太空,我对地球说:你是所有星球中最美丽的一个,你的表面上有许多美丽的山,美丽的河,你的内部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地球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摇着头说:我原先比你说的还要美,人类过度的砍伐,过度的捕杀,让动物和植物受到无辜的伤害,排放的废气和污水让天空和河水都受到了污染。说着说着,地球的泪珠一颗颗的往下掉,我的心里像扎进了无数钢针,万分难过。

环保行为规范

环保行为规范 一、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1、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把力 2、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 3、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4、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5、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二、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1、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2、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3、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产品 4、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5、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害 6、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7、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三、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1、少用一次性筷子——别让森林变木屑 2、少用一次性用品——节约地球资源 3、自备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4、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四、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1、回收废电池——防止悲剧重演

2、回收废塑料——开发第二油田 3、回收废纸——再造林木资源 4、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 五、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拒食野生动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2、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3、植树护林——与荒漠化抗争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几件小事 1、使用布袋;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3.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昌步行,骑单车; 6.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不燃放烟花爆竹; 8.双面使用纸张; 9.节约粮食; 10.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11、.消费肉类要适度;12.随手关闭水龙头;13.一水多用;14.尽量购买本地产品;15.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拒绝过分包装;17.使用节约型水具;18.拒绝使用珍贵木才制品; 19.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20尽量利用太阳能。 我国的环境正在恶化,同住在一片蓝天下,环境无所谓你我,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理了,我们要全民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环境问题并实施行动。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为创建美丽家园而奋斗。

小行为大环境说课稿

小行为大环境》说课稿 石井村学校 2014 年5 月 《小行为大环境》说课稿 石井村学校张三喜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小行为大环境》,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冀教版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人平时的一些小行为、一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对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怎样的重大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梳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本课通过“环境情景剧”的形式,力图使生活再现,同时分析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并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本课是对前两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是鼓励学生将科学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 科学在线的内容再次体现本套教材注重科学、技术、环境相互联系的特色。 在本单元的最后,教材设计了一个专题研究“做一名小小生态学家”的环节,目的是通过此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估算的方法。(科学在线和专题研究在此课时中不出现,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将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 2. 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3. 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十二课《感受大自然》导学案(无答案)鲁教版

第十二课感受大自然(导学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对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能力:1、初步掌握鉴赏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能力 知识:1、认识大自然的美丽的表现,知道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2、了解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重点:1、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2、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难点:1、掌握鉴赏自然美的方法,提高鉴赏自然的能力 2、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案】 1、自然美是我们经常能欣赏和感受到的,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2、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3、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及 因素外,还有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 4、环境问题是人类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与。 5、环境问题的危害:;; 。 6、山水是大自然的杰作。对山水的感受,反映了人们欣赏自然界美景、品味自然界事物的趣味,这正是人们生活情趣的表现。古人将自己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赋予诗句之中。下面请你积极行动起来收集以下关于描写春天、月亮、荷花、山水、细雨的诗句,与同学们交流。描写春天的: 描写月亮的: 描写荷花的: 描写山水的: 描写细雨的: 【学案】 环节一、自主学习全面理解 1、大自然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2、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的身心成长有什么作用? 3、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哪些问题? 4、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 5、造成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6、自然物种减少的危害? 7、环境问题的危害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2 小行为 大环境|冀教版

《小行为大环境》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小学生求知欲强,有好奇探究的欲望。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能积极创造性的表现情境。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情境中得到激发,并在行为中得到强化。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是: 1、将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的表演出来。 2、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说明理由。 3、能提出三条以上具体保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4、能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能举出三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6、能举出三个以上实例说明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理由。 本课知识主要包括情景剧表演和科学在线(《生物圈二号》),是这一单元最后一课,它是前两科的提高和升华,同时,前两课是他

的基础。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已知护环境的重要性,但不能很深触动内心;求知欲强,好奇起心墙,乐于探究;乐于表现;学生的环保意识在一定氛围中形成,在行动中强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2. 能举出3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3.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将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情景剧的表演及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充分体会自己的小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培养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教案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 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人物评价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钱理群)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第三章(环境行为与室内设计)

第三章(环境行为与室内设计) 一.名词解释 1.户内空间尺度:根据家庭生活各个功能空间尺度,考虑空间围合结构的特点以及建筑技术要求,综合确 定的。 各个功能空间尺度由三个部分组成:1)人体活动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空间尺度;3) 知觉空间尺度。 2.带冰箱的厨房面积宜不小于4.5m2,带洗衣机的卫生间面积宜不小于 3.5m2,小卧室的面积宜在10~12m2,大 卧室在14~16m2. 3.实验证明,窗户的面积小于室内地面的1/16时,则被试者很难接受。 4.起居室和卧室的窗宽均须大于90cm. 5.店堂设计:根据人的商业行为特性和表现,运用各种室内设计手段,综合解决购物和销售 两者的关系,创造一个适合顾客和业主各自需要的店堂环境。 6.商品的展示和陈列:根据商品的特性,人的视觉规律、行为习性,运用灯光、色彩、造型艺术等技术手 段,使商品富有艺术性的展示在顾客面前,并便于选择。 7.满足大多数人行走要求的通道,最小宽度是60cm,最小高度是200cm。 店堂通道宽度约为190cm~300cm。 8.橱窗单层高度在4m以下,深度1~1.5m; 货柜高90~100cm;箱柜深约50~60cm(纺织品柜要宽一些); 货架有效高度为0.3~2.3m,深度40~70cm。 9.展厅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控制观众流向、流量、流速和行走方式。 10.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人自身的才智、价值、理想等实现的需要。 11.起居室个人空间距离均不超过4m,因此交往空间一般16~20m2左右。 二.简答题 1.商业心理学家将顾客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序分为三类? 1)有目的的购物者:即,全确定型; 2)有选择的购物者:即,半确定型; 3)无目的的购物者:即,不确定型,“潜在顾客”。 店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吸引第三种人的购物,即“潜在购物”。 2.购物心理对购物环境的要求? 1)购物环境便捷性:在商店位置的选择上,应注意商业地段的选择,尽量设在交通便捷的“市口”;在 商品的选购上,应将常用的、急于推销的商品陈列在顾客进出的便捷处。 (小商店、连锁店、售货亭的服务半径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500m左右.) 2)购物环境选择性:应具备多家商店,多种商品、多方信息的整体购物环境;商品的摆放也应将不同品牌的同一商品放在一处销售,方便顾客。 3)购物环境识别性:强调商店整体造型和装修的特殊性,以及出入口、内部空间形态等局部环境的形象打造,增强店家特色。 4)购物环境舒适性:反映在商店的周围环境上,以及店堂内部,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使顾客愿意停下来。 5)购物环境安全性:商品本身的“货真价实”,最能吸引顾客之所在;店堂空间尺度和设备、消防疏散、商品防盗上的安全保证。

公民环保行为的规范标语

公民环保行为的规范标语 1、当“自行车英雄”——保护大气,始于足下 2、推动垃圾分类回收——举手之劳战胜垃圾公害 3、认绿色食品标志——保障自身健康 4、使用再生纸——减少森林砍伐 5、植树护林——与荒漠化抗争 6、买无公害食品——维护生态环境 7、关心大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8、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9、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10、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11、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12、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13、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14、认“环境标志”——选购绿色食品 15、减用空调——降低能源消耗 16、领养树——做绿林卫士 17、利用可再生资源——别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18、旧物巧利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寿命 19、交流捐赠多余物品——闲置浪费,捐赠光荣 20、不买珍稀木材用具——别摧毁热带雨林 21、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 22、少用一次性筷子——别让森林变木屑

23、控制噪声污染——让我们互相监督,保护土地 24、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行使你神圣的权利 25、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与万物共存 26、随手关灯——省一度电,少一份污染 27、回收各种废弃物——所有的垃圾都能变成资源 28、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白流。 29、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绿色肥料领养树——做绿林卫士 30、维护安宁环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31、减少尾汽排放——开车人的责任 32、自备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33、替代贺年卡——减轻地球负担

34、节用电器——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35、回收废电池——防止悲剧重演 36、回收废塑料——开发“第二油田” 37、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38、拒食野生动物——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39、支持绿色照明——人人都用节能灯 40、回收废纸——再造林木资源 41、节粮新时尚——让节俭变成荣耀 42、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43、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44、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保护有脆弱的生物链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有序的生态系统 12 小行为 大环境》教案_17

小行为大环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12课《小行为大环境》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及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日常生活中,破坏环境的小行为,学生经常遇到,深有体会,教材精选了生活中的四个常见场景,贴近学生生活,并通过“环境情景剧”的形式使生活再现,让学生在设计和表演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和理解小行为对大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并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亲历体会——评判——思想进步的全过程,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人平时的一些小行为或决定对周围生态环境有着怎样的重大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材简析: 《小行为大环境》是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的第三课。本单元包括三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阅读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三课之间是“认识生态系统——模拟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的递进关系,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人与环

境的关系意识到人平时的一些小行为、一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对其周围生态系统有着怎样的重大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设计思路: 在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及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由学生每天常做的决定入手,引发其对“这些小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讨论,从而导出课题。紧接着通过“环境情景剧”的形式,力图使生活再现,同时分析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并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在活动这一主题的基础上,以“为什么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使学生的认识从自己身边的小环境,到自己生活的大的生态环境,再延伸到地球上的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通过阅读科学在线,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圈是无法代替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2. 能举出3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3.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优秀教案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悠远,作者细腻的心思,巧妙的语言,让人读起来回味无穷。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上,在读与想象中仔细揣摩诗中重点语句,仔细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感情,细细品读,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感悟到作者笔下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戴望舒的相关资料和作品。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查阅作者资料,阅读戴望舒的小诗《雨巷》。 教学重难点:1.尝试自己解决不理解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2.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畅想,引入新课 1.今天,我们先欣赏一段视频(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色)。 2.雨后你想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3.诗人戴望舒写了这样的一首诗《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5.谁来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作者? 戴望舒: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是《雨巷》,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设计意图:视频引入,由直观的画面展开畅想,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字音要读正确,句子要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2.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词语:炫耀、污垢、胆怯、曝着阳光、赤着脚、涉过溪流、晕皱。 (2)指名认读词语,提醒“怯”的读音是qiè;“曝”的读音是pù。 (3)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适当简略,以学生自学为主,降低掌握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三、深入研读,欣赏美景 1.指名读,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2.轻轻读一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 小径,小草,小白菊,凤蝶儿。 3.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径,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 预设 (1)小径:凉爽又温柔。 (2)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小径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孩子们,你想说些什么呢? (3)小草:新绿。 (4)小草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生机勃勃的,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指导学生朗读。 (5)小白菊: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 理解“绽透”(看图片)。想象小白菊绽放的情景,描述一下。指导学生边想画面边朗读。

居民环保意识

居民环保意识现状调研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我们小分队2013年4月21日通过抽样对沈阳沈河区大西街道迎新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良知善待地球,用我们的勇气善待地球,用我们的行动善待地球。” 上面这句话,是我有次路过某个小区看到的标识语,颇有感慨。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环境面貌的改变也随之日益加快了。但是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一一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忧郁不安之中。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我们这个小分队,在2013年4月21日展开沈阳沈河区大西街道迎新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现状调研,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宣传环保。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调查目前市民的节约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究竟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否协调。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究竟存在哪些问题。 (2)家里应该怎样才能节约?从哪些方面来节能?怎样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居民区居民为总体,采用随机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具体做法是:在小区及其周边,向居民及路人问卷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主要询问了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和身体力行。主要有冰箱是否无氟、垃圾是否分类、外出是否使用一次性购物袋、月用电量、 月用水量、废水是否循环利用、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如何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对现在居民环保意识现状的看法、由于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自然灾害解决办法、未来环境的发展等问题。 (3)资料整理与分析通过得到的答案,我们进行统计及分析。 二、环保意识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有83%的人表示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有16%的人表示还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断的改进。 有73%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52%的人认为与以前相比,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另有47%的人认为并 没有很好的提高。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有88%的人认为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必须加强;另有11%的人认为目前状况还可以,无需加强。看来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 在如何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上有55%的人认为应加大宣传力度;有77%的人表示要加强相应的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环保教育;另有56%的人认为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惩处力度。在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的问题上有待不断加强与提高。

环境行为心理学

什么是环境行为心理学 1、先民对环境行为心理的认知 在国外,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学者对人的行为、心理都有过论述。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的希波克瑞特(Hippocrates)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4种类型。 2、对20世纪世界发展思潮的反思 唯经济增长论:从20世纪下半叶起,人们一味把经济增长的数量简单的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被简单地规定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这样一来,单纯的经济增长就带来了人口膨胀、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危机、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 在此背景下,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处理好人口增长、资源使用与环境维护三者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在1974年编著完成,随着环境行为心理学科的发展和普及,1986年,其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至此,环境行为心理学正式出现在学术界中。 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 ①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②建筑学(Architecture) ③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④心理学(Psychology)⑤美学(Aesthetic) 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的学科主要有: ②建筑学(Architecture) a.1959年,凯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意象》一书,把道路、边界、区域、结点、标志物作为城市意向的5种构成要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它们的相互结合形成了人们对城市的心理印象。 道路——线形元素,城市意象的主导元素,人们通过在道路上的移动来观察和认识城市,其它的元素都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 边界——线形元素,起到了划分领域的作用。 区域——面,由于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而联系形成了二维的平面。 节点——点状要素,两层含义:a.道路的连接点,是人们集中的焦点;b.某区域的中心点,是区域的核心和集结的中心。 标准物——点状要素,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可意象性. b.1966年,霍尔(Hall) 出版的《隐匿的尺度》(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是从极为精细的角度来分析环境—行为—心理的相互关系。 3、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 ②1966年,霍尔(Hall) 出版的《隐匿的尺度》 a.密切距离:是在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的距离。近程距离(0-15cm)是耳鬓厮磨的距离;远程距离(15-45cm)是促膝谈心的距离。 在密切距离内,可以清楚辨认对方表情的细微变化,嗅觉、听觉、震动、触觉的感受非常敏锐,会伴随着较为亲密的行为发生。 b.个体距离:是师生、朋友、亲戚间相处的距离。近程距离(45-75cm)是握手言欢的距离;远程距离(75-120cm)是挥手致意的距离。在个体距离内,可以看清对方的面目,听清对

11种被误认为是绿色环保的行为

11种被误认为是绿色环保的行为 1、混合动力SUV 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因其大量的油耗在运输业不被好评。尽管如此,很多人仍然因为其所谓的安全等级、奢华的设计、杰出的越野能力而依赖它们。自然,有环保意识的驾驶员总觉得他们应该拥有一辆这样的汽车。不幸的是,混合动力的SUV虽然比一般的SUV要好,但是它们并不比一般紧凑型轿车油耗低,当然也不会缓解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2、竹纤维服饰和纺织品 竹可以作为一种绿色建材,但对服装面料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表示,在竹纤维可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纺织材料之前,必须要在化学溶剂中进行熬制,变成一种纤维胶溶液。和棉质布料一样,生成这种纤维的化学药品会污染空气,并对野生动植物造成威胁。虽然厂商对生产链进行了改进,但仍然含有很多污染物。 3、豆制饮品 豆奶是一种健康环保的代乳品,但是仍有自己的健康问题。因为它经过高度加工,其中会含有一些植物雌激素,这会导致大量的妇科癌症。此外,专家推测在过去的40年中,大豆的耕种大致毁坏了20%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那么该如何选择呢?也不要认为未加工的豆制品(像印尼豆豉)和未精炼的豆奶就是健康的,关键要看大豆的来源。

4、关掉汽车的空调 大多数汽车的空调设施会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而且它所使用的制冷系统除了会加大车子的耗油量之外还会危害环境。虽然摇下车窗被广泛的认为是更为环保的方法,但前提是车子的速度正好在45英里以下。如果超过这个速度,由于开窗而导致的空气阻力会抵消掉关掉空调所节省的燃料。 5、仿真毛皮 穿着毛皮大衣被动物权利保护者所抵制,但有时穿着仿真品也好不到哪去。大多数仿真毛皮是由丙烯酸混合物制成的合成纤维再混合由炭,空气,水,石油等衍生的变性腈纶聚合物制成的。像大多数塑料一样,仿真毛皮也很难降解。因此,不一定非得穿皮毛才会看起来高贵且保暖,试试其他质地的衣服吧。

有关《小行为大环境》课件教学设计

有关《小行为大环境》课件教学设计 小行为大环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课通过“环境情景剧”的形式,力图使生活再现,同时分析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并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本课是对前两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是鼓励学生将科学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将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 2.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3.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能举出3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环境情景剧的表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从中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与环境情景剧相关的道具。 课时建议: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每天,我们都要做出许多决定,例如早餐吃什么,上学穿什么,几点开始锻炼等等。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和行为正影响着大环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小行为是怎样影响大环境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环境情景剧 1.提出任务:教材P58有4个情景,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将本组的决定或采取的行动表演出来。 学生阅读资料,探讨角色分配。 2.表演。 3.讨论:从情景剧中我们须得到哪些启示? 4.交流:这些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今后再作决定或采取行动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向人们

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小行为大环境》教案(1)

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小行为大环境》教案(1) 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 第十二课小行为大环境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通过“环境情景剧”的形式,力图使生活再现,同时分析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并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本课是对前两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是鼓励学生将科学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将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 2.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3.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环境情景剧的表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从中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与环境情景剧相关的道具。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每天,我们都要做出许多决定,例如早餐吃什么,上学穿什么,几点开始锻炼等等。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和行为正影响着大环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小行为是怎样影响大环境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环境情景剧 1.提出任务:教材P58有4个情景,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将本组的决定或采取的行动表演出来。 学生阅读资料,探讨角色分配。 2.表演。 3.讨论:从情景剧中我们须得到哪些启示? 4.交流:这些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今后再作决定或采取行动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向人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提建议并交流。 5.阅读科学在线。 讨论: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小行为大环境 行为影响环境: (1)节约用水,使水不受到污染。 (2)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有致命危害。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大自然启示》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大自然启示》教案 Lesson 12 "Revelation of nature" lesson 12 of fourth grade Chi nese volume 2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大自然启示》教案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点。 德育目标:联系自然与生活,获得启示,丰富思想,感受人生。 教学重点:对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启示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景与意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我们生活在一年的四季中,春的勃发,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五色斑斓,一切生命才如此丰富,生活才有了意义而显得精彩。散文《春》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焕发的勃勃生机和无穷生命力,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与激励。《夏之绝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与生命之美是瞬间的,脆弱的,只有我们让自己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关注大自然,才能发现美,才能体会到生活之美。《夏天的旋律》和《唐宋诗中的物候》告诉我们,古人从大自然的观察中悟出了物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还能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所写的《大自然的启示》,看看一个外国人又从大自然获得了那些启示。 (开篇激趣,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更深刻一些,为理解本文的深刻的寓意作铺垫。利用本单元的前几篇学过文章,从启示这个角度总结一下,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并顺利地过度到本文的学习。)

环境行为心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心理及行为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类型、如何营造引人注意的景观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①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 ②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③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 不需要意志努力。) (3)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 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 ①刺散物的对比强度。 ②刺激物的状态。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引人注意。女口夜空中的流星。 ③刺激的新异性。与众不同的和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千篇一律的,刻板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和维持人的注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类型 ( 1 )相互加强或削弱。 ( 2)联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 3.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2)知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4.知觉定势的概念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5.认知的概念及其特点 (1)认知值得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2)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之间作用的产物。 6.人眼的构造及观看对象的规律 (1)视网膜由中央凹、黄斑和周围视觉组成。 (2)中央凹是位于视网膜中央的小凹,含有最微细的视锥细胞,中央凹形成的视野成圆锥状,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为2°左右;当头部保持垂直或者略微前倾的时候,中央凹视觉通常看着视平线以下10°左右的地方。见pdf 。 7.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1)相互削弱和破坏。 (2)相互加强或协同。 (3)相互补偿和替代。 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 1.三大理论的代表人物、产生时间等历史背景 (1)①格式塔知觉理论 ②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 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后来在美国广泛传播和发展。主要代表是惠太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2)生态知觉理论 (3)概率知觉理论 2.格式塔的含义及基本观点、组织原则(见pdf ) (1) 3.生态知觉理论与概率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1.认知地图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1)概念:心理学认为,人之所以能识别和理解环境,关键在于能在记忆中重现

《小行为大环境》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 第十二课小行为大环境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通过“环境情景剧”的形式,力图使生活再现,同时分析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并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本课是对前两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是鼓励学生将科学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将人类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行为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 2.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3.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环境情景剧的表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从中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与环境情景剧相关的道具。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每天,我们都要做出许多决定,例如早餐吃什么,上学穿什么,几点开始锻炼等等。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和行为正影响着大环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小行为是怎样影响大环境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环境情景剧 1.提出任务:教材P58有4个情景,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景,将本组的决定或采取的行动表演出来。 学生阅读资料,探讨角色分配。 2.表演。 3.讨论:从情景剧中我们须得到哪些启示? 4.交流:这些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今后再作决定或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