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语言整理笔记

C语言整理笔记

C语言整理笔记
C语言整理笔记

页眉内容

1)变量为什么必须初始化

所谓初始化就是赋值的意思。

2)常量在C语言中是如何表示

整数:

十进制:传统写法例:int a = 123;

十六进制:前面加0X(0是数字零,X可以大小写)

八进制:前面加0(0是数字零)

浮点数:

传统写法例:float a = 3.2;

科学计数法例:float a = 3.2e3; 或float a = 3.2e-2;(e表示为10)

浮点数的存储所带来的问题

Float和double都不能保证可以精确的存储一个小数。

字符:

单个字符用单引号括起来;字符串用双引号括起来

例:‘A’表示字符A.(注意:‘AB’是错误的,正确写法“AB”。)

“A”是正确的,因为“A”代表了‘A’‘\0’的组合(0是数字)

3)常量以什么样的二进制代码存储在计算机中

整数是以补码的形式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存储在计算机的

实数是以IEEE754标准转化为二进制代码存储在计算机的

字符的本质实质也是与整数的存储方式相同

4)什么是字节

字节就是存储数据的单位,并且是硬件所能访问的最小单位。(一个字节= 8个位)

5)什么是ASCII

ASCII不是一个值,而是一种规定。ASCII规定了不同的字符是使用哪个整数值去表示。

‘A’——65;‘B’——66;‘a’——97;‘b’——98;

‘0’——48 (0是数字)

6)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 /(除)%(取余)

除法/ 的运算结果和运算对象的数据类型有关,两个数都是int,则商就是int,若商有小数,则截取小数部分;被除数和除数中只要有一个或两个都是浮点型数据,则则商也是浮点型,不截取截取小数部分。

例:16 / 3 == 5;16 / 5.0 ==3.20000;16.0 / 5 == 3.20000

3 / 5 == 0; 5 / 3 == 1

取余% 的运算对象必须是整数,结果是整除后的余数,其余数的符号和被除数相同。

例:13 % 3 == 1; 13 % —3 = 1;—13 % 3 == —1;—13 % —3 == —1

关系运算符

> >= < <= != =

逻辑运算符

!(不等于)&&(并且)||(或)

&& 左边的表达式为假,右边的表达式肯定不执行

| | 左边的表达式为真,右边的表达式肯定不执行

赋值运算符

= *=(a *= 3等价于a = a * 3)

优先级别

算术> 关系> 逻辑> 赋值

三目运算符

A ?

B :

C 等价于if (A)B;else C;

逗号表达式

(A,B,C,D)功能:从左到右执行,最终表达式的值是最后一项的值

7)如何使用scanf编写出高质量代码

1. 使用scanf之前最好先使用printf提示用户以什么样的方式输入

如:printf("请输入两个值(中间用空格分隔):\n");

scanf("%d %d", &a, &b);

printf("a = %d, b = %d\n", a, b);

2. Scanf中尽量不要使用非输入控制符,尤其不要\n

Scanf (“%c”,ch);/ / %c 前面必须加一个空格

3. 应该编写代码对用户的非法输入做适当的处理

如:char ch;

While ( ( ch = getchar( ) ) != ‘\ n’)

Continue;

例:

#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a;

int b;

char ch;

scanf("%d", &a);

printf("a = %d\n", a);

while ( (ch = getchar()) != '\n' )

continue;

scanf("%d", &b);

printf("b = %d\n", b);

return 0;

}

8)if的范围问题

1. If (表达式)

语句A;

语句B;

If默认只控制语句A的执行或不执行,if 无法控制语句B。

2. If (表达式)

{

语句A;

语句B;

}

此时if可以控制语句A和语句B

由上可知:if默认只能控制一个语句,如果想控制多个语句,就必须把这些语句用{}括起来

9)if的常见问题解释

1. 空语句的问题

If ( a > b);

等价于

If ( a > b

;/ / 这是一个空语句

2. If ( a > b);/ / 这里不应该加分号

A;

else

B;

这是错误的语句

3. If (表达式1)

A;

Else if (表达式2)

B;

Else if (表达式3)

C;

Else

D;

即便表达式1和2都成立,也只会执行A语句

4. If (表达式1)

A;

Else if (表达式2)

B;

Else if (表达式3)

C;

这样写法不会出错,但逻辑上有漏洞

5. If (表达式1)

A;

Else if (表达式2)

B;

Else if (表达式3)

C;

Else (表达式4)/ / 正确写法要么去掉表达式4,要么在else后面加if D;

这样写是错误的

6. If (表达式1)

A;

Else if (表达式2)

B;

Else if (表达式3)

C;

Else (表达式4);/ / 无实际意义的语句

D;

这样写法不会出错,但逻辑上有漏洞

Else (表达式4);/ / 无实际意义的语句

D;

等价于

Else

(表达式4);

D;

10)前自增和后自增的异同

相同

最终结果i的值加1

不同

前自增整体表达式的值是i加1之后的值

后自增整体表达式的值是i加1之前的值

11)for和while可以相互转换

For ( 1; 2; 3)

A;

等价于

1;

While ( 2 )

{

A;

3;

}

12)do……while

格式:do

{

……

} while (表达式);

do……while 不等价于for和while

主要用于人机交流

例:

# include

int main(void)

{

char ch;

do

{

int n;

int i = 0;

int sum = 0;

printf("请输入你要求和的数:");

scanf("%d", &n);

for (i; i < n; ++i)

sum +=i;

printf("sum = %d\n", sum);

printf("你想继续吗?继续请输入Y或y,退出请输入任意键\n");

scanf(" %c", &ch); / / %c 前面必须加一个空格

} while (ch == 'Y' || ch == 'y');

return 0;

}

13)switch 语句

例:

#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num;

printf("请选择你的楼层数: ");

scanf("%d", &num);

switch (num)

{

case 1:

printf("第一层到!\n");

break;

case 2:

printf("第二层到!\n");

break;

case 3:

printf("第三层到!\n");

break;

case 4:

printf("第四层到!\n");

break;

default:

printf("还没有盖到这一层!\n");

break;

}

return 0;

}

Switch是选择不是循环,如果在switch中出现了break语句。该语句的功能只是退出switch 语句转去执行它下面的语句。在switch中出现continue是错误的,除非switch本身属于for 或while 循环的一部分。

14)break 和continue

Break的用法

Break如果用于循环是用来终止循环

Break如果用于switch,则是用于终止switch

Break不能直接用于if,除非if属于循环内部的一个字句

例:

for (i = 0; i < 3; ++i)

{

if (3 > 2)

break; // break虽然是if内部的语句,但break终止的是if外部的for循环

printf ("哈哈!\n"); // 永远不会输出

}

在多层switch嵌套中,break只能终止距离它最近的那个switch

在多层循环中,break只能终止距离它最近的那个循环

例:

for (i = 0; i < 3; ++i)

{

for (j = 1; j < 4; ++j) / / 被break终止了

break; / / break只能终止距离它最近的那个循环

printf ("哈哈!\n");

}

Continue的用法

用于跳过本次循环余下的语句,转去判断是否需要执行下次循环

例:

For ( 1; 2; 3)

{

A;

B;

Continue; / / 如果执行该语句,则执行完该语句后,会执行语句3,C和D都会被

跳过去,C和D不会被执行。

C;

D;

}

15)数组

一维数组

怎样定义一个一维数组

为n个变量连续分配存储空间

所有的变量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所有变量所占的字节大小必须相等

不初始化,所有元素是垃圾值

int a [5] ;

错误写法:

int a [5] ;

a [5] = {1,2, 3,4,5};

只有在定义数组的同时才可以整体赋值,否则,是错误的。

正确写法:int a [5] = {1,2, 3,4,5};

int a [5] = {1,2, 3,4,5};

int a [5] = 100;/ / 错误,因为没有int a [5]这个元素

int a [5] = {1,2, 3,4,5};

int a [b] ;

如果要把a数组中的值全部赋值给b数组

错误写法:b = a;

正确写法:

For ( i = 0; i < 5; ++i )

b[i] = a[i] ;

二维数组

int a[3][4];

总过有12个元素,可以看做3行4列。这12个元素如下:

a[0][0] a[0][1] a[0][2] a[0][3]

a[1][0] a[1][1] a[1][2] a[1][3]

a[2][0] a[2][1] a[2][2] a[2][3]

初始化

int a[3][4] = {1,2,3,4,5, 6, 7,8,9, 10,11,12};

int a[3][4] = {

{1,2,3,4},

{5, 6, 7,8,},

{9, 10,11,12}

};

输出数组元素:

For (i = 0; i < 3; ++i)

{

For ( j = 0; j < 4; ++j)

Printf (“%d”, a[i][j]);

}

多维数组

是否存在多维数组

不存在,因为内存是线性一维的

n维维数可以当做每个元素是n —1维数组的一维数组

如:

int a[3][4] ;

该数组是含有3个元素的一维数组,

只不过每个元素都可以再分为4个小元素

int a[3][4][ 5];

该数组是含有3个元素的一维数组,

只不过每个元素都是4行5列的二维数组

16)函数

什么事函数

逻辑上: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独立代码块

物理上:能够接受数据

能够对接受的数据进行处理

能够将数据处理的结果返回【也可以不返回】

函数是个工具,它是为了解决大量类似问题而设计的,它可以当做一个黑匣子。

int f ( void ) / / 括号中的void表示该函数不能接受数据,

int表示该函数返回值类型值是int类型

void g( void ) / / 函数名前面的void表示该函数没有返回值

函数返回值的类型也称为函数的类型,如果函数名前面的返回值类型

和函数执行体中的return表达式中表达式类型不同时,最终函数返回

值的类型以函数名前面的返回值类型为准

例:

# include

int f()

{

return 9.6; //因为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int,所以最终f返回的是9而不是9.6 }

int main(void)

{

int i = 15;

double j = 5.5;

j = f();

printf("%lf", j);

return 0;

}

return 表达式的含义

1、终止被调函数,向主函数返回表达式的值

2、如果表达式为空,则只终止函数,不向主函数返回任何值

3、break是用来终止循环和switch的,return是用来终止函数的

例:

void f()

{

return; / /只终止函数,不向主函数返回任何值

}

int f()

{

return 10; / /第一,终止函数,第二,向主调函数返回10

}

一个程序必须有且只有一个主函数,主函数可以调用普通函数,普通函数不能调用主函数,普通函数可以相互调用,主函数是程序的入口,也是程序的出口。

如何在软件开发中合理的设计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函数的功能尽量独立,单一。多学习,多模仿牛人的代码。

函数是C语言的基本单位

17)指针

指针就是地址,地址就是指针,地址就是内存单元的编号,从零开始的非负整数指针变量是存放地址的变量,指针和指针变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是,通常我们叙述是会把指针变量简称为指针

指针的本质就是一个操作受限的非负整数

重要性:

表示一些复杂的数据结构

快速的传递数据,减少内存的耗用

使函数返回一个以上的值

能直接访问硬件

能够方便的处理字符串

是理解面向对象语言引用的基础

总结:指针是C语言的灵魂。

指针基本问题:

int * p; // p是变量的名字,int *表示P变量存放的是int类型的变量

int i = 3;

int j;

p = &i; // OK

/*

1. p保存了i的地址,因此p指向i

2.p不是i,i也不是p,更准确地说:

修改p的值不影响i的值,修改i值也不影响p的值

3.如果一个指针变量指向了某个普通变量,则

* 指针变量就完全等同于普通变量

例子:

如果p是个指针变量,并且存放了普通变量i的地址

则p指向了普通变量i

*p就完全等同于i

或者说:在所有出现*p的地方都可以替换为i

在所有出现i的地方都可以替代*p

*p就是以p的内容为地址的变量

*/

j = *p; // 等价于j = i

指针常见错误:

int i = 5;

int * p;

int * q;

p = &i;

// *q = p // error 语法编译会出错

// *q = *p // error

p = q; // q是垃圾值,q赋值给p, p也变成垃圾值

printf("%d\n", *q);// 13行

/*

q的空间是属于本程序的,所以本程序可以读写q的内容

但是如果q内容是垃圾值,则本程序不能读取*q的内容

因为此时*q所代表的内存单元的控制权限并没有分配给本程序所以本程序运行到13行就会立即出错

*/

指针和数组

指针和一维数组

一组数组名是个指针常量

它存放的是一维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

下标和指针的关系

如果p是个指针变量,则p[i]永远等价于*( p + i ) 确定一维数组需要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和数组的长度

指针变量的运算

指针变量不能相加,不能相乘,也不能相除

如果两个指针变量指向的是同一块连续空间中不同存储单元,则两个指针变量才可以想减

如:

int a[5];

int * p;

int * q;

p = &a[1];

q = &a[4];

printf("p和q所指向的单元相隔%d个单元", q - p);

一个指针到底占几个字节

预备知识:

sizeof(数据类型)

功能:返回值就是该数据类型所占的字节数

如:sizeof(int) = 4; sizeof(char) = 1; sizeof(double) = 8

一个指针变量,无论它指向的变量占几个字节,该指针变量本身只占四个字节

动态内存

用malloc()分配的空间,在程序结束之前不会自动释放,必须调用free()函数释放

malloc的用法

# include

# include // 不能省去

int main(void)

{

int i = 5; // 分配了4个字节,静态分配

int * p = (int *)malloc(4); // 12行

/*

1. 要使用malloc函数,必须添加malloc.h这个头文件

2. malloc函数只有一个形参,并且形参是整型

3. 4表示请求系统为本程序分配4个字节

4. malloc函数只能返回一个字节的地址

5. 12行分配了8个字节,p变量占4个字节,p所指向的内存也占4个字节

6. p本身所占的内存是静态分配的,p所指向的内存是动态分配的

*/

*p = 10;

free(p); // 把p所指向的内存给释放掉

printf("%d\n", *p);// 不能输出10,因为p所指向的内存给释放掉

return 0;

}

又如:

# include

# include

void f(int * q)

{

*q = 20;

}

int main(void)

{

int * p = (int *)malloc(sizeof(int));

*p = 10;

printf("%d\n", *p); // 输出10

f(p); // p是int *类型

printf("%d\n", *p); // 输出20

return 0;

}

动态内存和静态内存的比较

静态内存是由系统自动分配,由系统自动释放,静态内存是在栈分配的。

动态内存是由程序员手动分配的,手动释放,动态内存是在堆分配的。

多级指针

int i = 10;

int * p = &i;

int ** q = &p;

int *** r = &q;

printf("%d, %d, %d", *p, **q, ***r); //结果输出的都是10

经典例题:冒泡排序

/*

时间:2011年4月18日

输入一个一维数组,并将数组里面的元素进行升序输出

一定要分清动态内存的分配

*/

# include

# include

//函数功能是排序

void sort(int * q, int len)

{

int j, k,t;

for (j=0; j

for (k=0; k

{

if (q[k] > q[k+1])// q[k] > a[j+1]表示升序;q[k] < q[k+1]表示降序

{

t = q[k];

q[k] = q[k+1];

q[k+1] = t;

}

}

}

int main(void)

{

int len;

int * p;

int i;

printf("请输入元素个数:");

scanf("%d", &len);

p = (int *)malloc(4 * len); // 此语句不能省去

printf("请输入各个元素:");

for (i=0; i

scanf("%d", &p[i]);

sort(p, len);

printf("\n");

for (i=0; i

printf("%d ", p[i]);

printf("\n");

return 0;

}

18)结构体

如何定义结构体

1、struct student

{

int age;

float score;

char sex;

};

推荐使用第一种

2、struct student2

{

int age;

float score;

char sex;

} st2;

3、struct

{

int age;

float score;

char sex;

} st3;

赋值和初始化

定义的同时可以整体赋初值

如果定义完之后,则只能单个的赋值

如:

# include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int score;

char sex;

};

int main(void)

{

struct student st = {24, 75, 'M'}; //初始化定义的同时可以整体赋值struct student st1;

st1.age = 25;

st1.score = 84;

st1.sex = 'F';

printf("age = %d, score = %d, sex = %c\n", st.age, st.score, st.sex);

printf("age = %d, score = %d, sex = %c\n", st1.age, st1.score, st1.sex);

return 0;

}

如何取出结构体变量中的每个成员

1、结构体变量名.成员名

2、指针变量名—>成员名

例:

int main(void)

{

struct student st = {24, 66.6, 'M'}; //初始化定义的同时可以整体赋值struct student * p = &st;

p->age = 25;

st.age = 28;

return 0;

}

p->age 在计算机内部会转化为(* p).age ,这也等价于st.age

含义是p所指向的那个结构体变量中的age这个成员推荐使用结构体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来传递

结构体变量不能相加,不能想减,也不能相互乘除,但可以相互赋值

19)枚举

什么事枚举

把一个事物所有可能的取值一一列举出来

例:

// 时间:2011年4月19日

# include

void f(enum weekday);

// 只定义了一个数据类型,并没有定义变量

enum weekday

{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day

};

int main(void)

{

f(Friday);

//enum weekday day = Friday;

//printf("%d\n", day); // 输出结果是4

return 0;

}

void f(enum weekday i) // 本函数的目的主要是接受0 - 6之间的数字{

switch (i)

{

case 0:

printf("Monday!\n");

break;

case 1:

printf("Tuesday!\n");

break;

case 2:

printf("Wednesday!\n");

break;

case 3:

printf("Thursday!\n");

break;

case 4:

printf("Friday!\n");

break;

case 5:

printf("Saturday!\n");

break;

case 6:

printf("Sunday!\n");

break;

}

}

枚举优缺点:代码更安全,但书写更麻烦。

20)补码

原码:也叫符号—绝对值码,最高位0位表示,正1表示负,其余二进制位是该数字的绝对值的二进制位。

原码简单易懂

加减运算复杂

存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增加了CPU的复杂度

零的表示不唯一

原码在计算机中不被使用

反码:反码运算不便,也没有在计算机中应用

移码:表示数值平移n位,n称为移码量

移码主要用于浮点数的阶码的存储

补码:在计算机应用最多

已知十进制求二进制

求正整数的二进制:除2取余,直至商为零,余数倒叙排序

求负整数的二进制:先求与该负数相对应的正整数的补码,然后

将所有位取反,末尾加1,不够位数时,左边补1 求零的二进制:全是零

已知二进制求十进制

如果首位是0,则表明是正整数,按普通方法求。

如果首位是1,则表明是负整数

将所有位取反,末尾加1,所得数字就是该负数的绝对值

8位二进制所代表的十进制

0000 0000 0

0000 0001 1

………………

0111 1111 127

1000 0000 —128

1000 0001 —127

1000 0010 —126

………………

1111 1111 0

int类型所能存储的最大整数用十六进制表示是:7FFFFFFF

int类型所能存储的绝对值最大负整数用十六进制表示是:

21)链表(想系统学习,看数据结构)

算法:

通俗定义: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狭义定义:对存储数据的操作

广义定义:也叫泛型。无论数据如何存储,对该数据的操作都是一样的

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两种结构来存储数据

数组

优点:存储速度快

缺点:需要一个连续的很大的内存,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效率很低

链表

优点:插入和删除元素效率高,不需要一个连续的很大的内存

缺点:查找某个位置的元素效率低

专业术语:

头结点:头结点的数据类型和首节点的数据类型是一摸一样头结点是首节点前面的那个节点

头结点并不存放有效数据

设置头结点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链表的操作头指针:存放头结点地址的指针变量

首节点:存放第一个有效数据的节点

尾结点:存放最后一个有效数据的节点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章 C语言基础 课堂笔记

页眉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章C语言基础课堂笔记 §3.1 基本字符集、关键字和标识符 一.基本字符集 字符是C的基本元素,C语言允许使用的基本字符集: 1.26个大写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26个小写子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3.10个阿拉伯数字0 1 2 3 4 5 6 7 8 9 4.其他字符!"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5.空格字符以及制表符合换行符等控制字符 二.关键字(P375,附录II) C中具有固定意义的字符串。 (1) C中的关键字共32个,必须用小写字母 (2) 关键字不可用于变量名、函数名等。 auto break case char const continue default do double else enum extern float for goto if int long register return short signed sizeof static struct switch typedef union unsigned void volatile while 三.标识符 标识符用于命名变量、类型、函数和其他各种用户定义的对象,是由字母、下划线和数字三种字符组成。 (1) 第一个字符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2) C对标识符的长度规定为任意,Turbo C区分32 个字符 (3) C区分大小写 (4) 不允许关键字作为标识符 §3.2 C数据类型

影视视听语言

影视视听语言----景别 深圳市平冈中学路博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章节是传媒高考编导类科目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区分景别,了解不同景别的作用以及不同情况景别的作用。对于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的作用以及导演的隐喻含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景别的学习掌握编导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对影视视听语言有一个相对较全面、深刻的印象,这为学习影评写作作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景别,区分景别,应用景别于拍摄以及影评写作。 能力目标:通过景别学习其内容表达含义,结合影片分析。这样,学生能够提高电影的鉴赏能力以影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与人文情怀:对于电影的基本赏析能力,解读导演景别取景的背后含义,了解影片的内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景别构成 2.区分常见景别 3.了解不同景别的使用方式 4、了解各个景别的含义以及在影片中的作用 5.如何应用在影评写作中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什么是景别?5中常见景别是那几个?不同的景别的不同作用是什么? 一、景别的性质与划分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 的重要形式。景别就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2、景别的分类: 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

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2、景别的划分: 第一种: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来划分景别。 第二种: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来划分景别。 二、景别的功能: 1、远景与大远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大远景截图。 一般影片开头或结尾常用大远景,开头需要交代大环境,而结尾是因为故事结束需要将观众带出,场景的宽阔意味着情绪的超脱。大远景的另一个功能是由它的造型特点产生的,大远景画面,人是非常渺小的一点,所以人物的细节、状态、表情不被呈现,而只是给观众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远景中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相比大远景,远景的景别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的具体感和人在其中的位置感。在叙事功能上,远景景别的叙事能力更强,信息交代上更明确,情绪表现比较超脱。远景的作用:交代背景,抒发情感,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重点知识关键词:和谐性。观看影片画面,注意画面是否“和谐”。 学生讨论:电影《阿甘正传》中大远景截图,导演的背后含义与具体分析“和谐性” 2、全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全景截图。 被摄主体的形态在画面中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这种景别在实际拍摄中又被称为“人物全景”。这个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全景也可以用来塑造空间环境,但人物形象比较突出,人物的形体表现明确。全景与远景都是交代镜头。 重点知识关键词:顶天立地。观看影片时特别注意人物全景中的人物是否对观众带来视觉冲力力或者心理冲击力,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是展开剧情的重要线索。 学生讨论:电影《阿甘正传》中全景截图,导演的背后含义与具体分析“顶天立地” 3、中景 展示电影《阿甘正传》中中景截图。 这个景别既能交代环境,也专注于人物主体的形体和表情,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是叙述性非常强的功能性景别。人物上半身动势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完整而突出地呈现出

整理:编导 视听语言学习笔记

编导视听语言学习笔记 光线 理论部分 第一节光的特性 一、光的形态: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 1、直射光(又称硬光):光源与被摄物之间没有中介遮挡,景物和物体表面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并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 造型特点:a、有明显的投射方向 b、能在被摄物体上面构成明亮的受光部分、背光的阴影部分以及投影。从而形成画面的明暗反差,也可增强物体的立体感。 c、能显示出被摄物体的外部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质感。 d、能显示时间性。 e、光源投向集中。 2、散射光(又称软光):是指光源与被摄物之间有中介遮挡,光线间接的投射到被摄物体上,在被摄物体上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 造型特点:a、光线柔和,照明均匀。 b、没有明确的投射方向,物体受光面、阴影面及投影的区分不明显。 c、物体表面受光均匀,亮暗反差较小,影调接近。 d、自然光中的散射光色温偏高,画面呈现的色调偏冷。 二、光线的方向:是指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形成的光线照射角度。分类:顺光、侧光、逆光 1、顺光: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影机拍摄方向一致时所呈现的光效 2、侧光:当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影机镜头方向成左右90度时,一个立体的被摄体就会形成由亮面、次亮面、明暗交界线、暗面、次暗面等一系列极为丰富的影调变化。 3、逆光:当光源照明方向与摄影机镜头光轴方向相对,并处在被摄对象后面时,被摄体成为逆光状态。 室外光线的处理

一、室外光线的照明特点 1、照明亮度统一 2、三种照明光线并存 3、季节、地域特征明显 4、一天中的光线变化巨大 二、一天中的光线变化规律 1、黎明和黄昏:光线大量散射,物体受光较少,普遍亮度较低。不利于表现物体的细部层次,适合拍摄剪影效果。 2、早晨与傍晚:明暗对比反差较强,地面物体投影较长;光照时间较短,变化较大;光线色温低,色调偏暖;近浓远淡透视效果好; 3、上午和下午:光线稳定,均匀,明暗反差正常,较好的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状和表面结构。 4、中午:光照强烈,散射光少,景物明暗反差显著增大。不利于拍摄任务面部,不利于造型。 第三节室内光线的处理 一、人工光的特点 1、光源不同 2、场景空间的不同 二、影视拍摄中常见的几种光源和灯具 1、聚光灯 2、散光灯 3、回光灯 4、便携式电平灯 三、人工光线的基本布光方法 1、主光:又称塑形光,影视摄像中的主要光源。 布光方法: (1)放在摄影机左右某个顺侧光的位置上,勾勒出被摄对象的立体形状,形成主要阴影,表现出表面结构和质感。 (2)放置在接近于顺光的位置上,与摄影机视轴成15度夹角。 (3)放置在接近于顺光的位置上,与摄影机视轴成75度夹角。 2、辅助光:又称“副光”,是用来补充主光照明,帮助主光造型的光线。 布光方法: (1)不能强于主光

c语言笔记

慕课网C语言第四章笔记 1 多重循环语句的使用: For循环中的变量步进值 2 思维模式的注意一些事项 函数 C语言提供了大量的库函数(右侧资料下载中有),比如stdio.h提供输出函数,但是还是满足不了我们开发中的一些逻辑,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自己定义函数,自定义函数的一般形式:

注意: 1、[]包含的内容可以省略,数据类型说明省略,默认是int类型函数;参数省略表示该函数是无参函数,参数不省略表示该函数是有参函数; 2、函数名称遵循标识符命名规范; 3、自定义函数尽量放在main函数之前,如果要放在main函数后面的话,需要在main函数之前先声明自定义函数,声明格式为:[数据类型说明] 函数名称([参数]); 那么函数的返回值是指函数被调用之后,执行函数体中的程序段所取得的并返回给主调函数的值。 函数的返回值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函数的值只能通过return语句返回主调函数。return语句的一般形式为: return 表达式或者为:return (表达式); 2. 函数值的类型和函数定义中函数的类型应保持一致。如果两者不一致,则以函数返回类型为准,自动进行类型转换。 3. 没有返回值的函数,返回类型为void。如果小刚算了一会没有返回结果的话,那么用代码表示就是: 注意:void函数中可以有执行代码块,但是不能有返回值,另void函数中如果有return语句,该语句只能起到结束函数运行的功能。其格式为:return; 错误!

错误! 函数的调用的一些问题 #include /* Jone算出结果应该怎么写函数? */ int joneResult(int x, int y, int z) { int sum = x+y+z; return sum/3; //这里是不是应该将sum返回呢? } /* Jack没有算出结果只说了一句话是不是应该用无返回值函数? */ void jackResult(int x, int y, int z) { printf("我算不出来\n");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a, b, c; a = 10; b = 20; c = 30; //Jone的返回值类型是什么? int jR = joneResult(a, b, c);

《惊魂记》视听语言分析

《惊魂记》是日本著名惊悚片导演希区柯克执导的,其中《惊魂记》是被公认为希区柯克最好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这部影片是1960年的作品,相对于现在来说是一部比较老的作品,可是在今天我们看来还是很富有韵味,完全没有与时代脱轨的感觉,影片虽然是属于惊悚片,可是导演却将这部影片拍出了文艺范,灯光的布置、镜头的运用、角度的拍摄等等,运用到了极致,可以说这部影片是视听语言的一本重要教材。 镜头语言 希区柯克所做的一切,都让观众认同玛丽恩。他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偷窥视点与主观镜头。除了开场段落的偷窥镜头,玛丽恩准备偷窃客户的四万块美金出逃的段落,则尽显了希区柯克利用主观镜头使观众认同玛丽恩的能力,虽然人物的道德是有问题的。其中玛丽昂出逃的段落也是运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玛丽恩房间,玛丽恩从左边入画,已经将日间穿的白色服装换成了黑色,内衣也换成了黑色,并且玛丽恩的上身只穿了黑色内衣她走向衣柜,在柜子停下来,眼睛看了一下床,摄影机跟随玛丽恩的视线推到床上一大包钱的特写,接着镜头摇向左边正在收拾的行李箱。玛丽恩从柜子里拿出衣服,转回头来,一边穿裙子一边又看了一眼钱,钱的特写。玛丽恩穿外套,近景。行李箱特写,玛丽恩收拾行李箱。玛丽恩继续穿衣,走向镜子前整理腰带,回头看床,床上的钱,玛丽恩继续收拾东西,玛丽恩检查证件是否带齐,装进黑色手提挎包,玛丽恩收拾完毕,在行李箱前停下来,看着床上的钱,钱的特写,玛丽恩坐在床上想了一会,将钱装在黑色挎包里,提着行李箱走出门。总共十二个镜头的段落里,玛丽恩看钱的主观镜头出现了四次,占所有镜头的三分之一,钱的出现是让我们通过玛丽恩的眼睛看到的,所有这些都是让观众陷入玛丽恩的境遇中去,从而使我们可以继续认同玛丽恩,我们就这样卷入她的罪恶之中,从此以后,这个决定控制了她,也控制了我们——观众,将观众带入戏里。 在浴室谋杀的段落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导演在景别的运用上,多次运用近景和特写,在镜头的转化上也是速度快,剪切的非常之快,让人感到压迫和紧张,惊悚的感觉,但是画面并没有出现直白的画面,这也是导演最成功的地方,运用高超的蒙太奇手法,带给观众视觉的冲击。画面并没有表现刀子是如何刺进去的,

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笔记(自己整理)

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笔记(自己整理) 1、《可贵的沉默》告诉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并学会用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为什么大家都沉默了?答:因为大家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够好感到很惭愧。爸爸妈妈都 能记得自己的生日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自己祝贺生日而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到为爸爸妈妈 祝贺生日甚至不知道他们的生日。 3、“那极为可贵的东西”指的是因为孩子们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好感到很难为情。 而且内心里产生了要回报父母之爱的朦胧意识。 4、“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孩子们懂得了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这节 课上沉默不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的结果孩子们在成长家长们很欣慰让老师体验到 了成功的快乐。 5、“沉默”的“可贵”在于孩子们能够反思自己能回报自己的爸爸妈妈。 6、“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 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1)孩子们觉得这一分钟很长。2)我之所以悄悄地瞥而不是正 眼看是因为我怕孩子们发现我看着他们而感到更内疚更不自在。3)我认为孩子们犯了错误 似的神色可爱的理由有A)犯了错误似的神色说明孩子们很难为情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好 B) 犯了错误似的神色说明孩子们有了回报父母的想法。 7、你会怎样回报父母的爱?答:1)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担心2)生活勤俭不让父母烦心3)不和父母顶嘴不让他们伤心4)多做家务让父母省心5)多和父母交流让他们放心。 8、《她是我的朋友》反映了阮恒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9、“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从阮恒的动作 中我体会到他的心情是矛盾的。阮恒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我要救她。)——放下(我会 死的。)——举起(她是我的朋友就是我死了我也要救她)。 10、阮恒为什么哭?答: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11、阮恒在哭的时候在想什么?答:虽然我要死了但是我的血能救我的朋友我也是愿意的。 12、《她是我的朋友》中表示哭的词语有: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啜泣——呜咽——哭 泣是哭的声音越来越大哭泣——抽泣哭声变小。从这四个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出阮恒的内心 是痛苦的。表示哭的词语还有:哽咽、痛哭…… 13、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况十分紧迫。 14、阮恒在输血之前想——为了救我的朋友我就是死了也值得。 15、医生会这样安慰阮恒——别紧张输血不会有危险的你不会死去的一会儿就好了。你这 样爱你的朋友帮助朋友你真棒! 16、阮恒如果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答:阮恒你是我学习的榜样。以后我也会关心、爱护同学。朋友遇到困难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 17、《七颗钻石》的作者是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这是一篇童话。这篇童话告诉我们:无私 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 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18、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为生病的妈妈找水)——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分一点水给小狗)——金水罐(妈妈让女儿喝水)——从中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 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给过路人喝水)。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我体会到爱心可以创造奇迹。 19、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我体会到了什么?答: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我们体会到小姑娘 关心弱小尊重长辈助人为乐的品质懂得了要用爱心来对待生活。

C语言笔记_me

预编译处理: 1.宏定义 形式:#define 标识符字符串 说明: 宏名一般用大写。 宏定义不作语法检查,只有在编译被宏展开后的源程序时才会报错。 宏定义不是C语句,不在行末加分号。 宏名有效范围为定义到本源文件结束。 可以用#undef命令终止定义的作用域。 在宏定义时,可以引用已定义的宏名 带参数的宏定义 形式:#define 宏名(参数表)字符串 2.文件包含处理 #include “文件1” 就是交文件1的全部内容复制插入到# include位置,作为一个源文件进行编译。 3.条件编译 条件编译:指不对整个程序都编译,而是编译满足条件的那部分。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 if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作用:当标识符在前面已经被定义过(一般用#define),则对程序段1编译,否则 对程序段2编译。 ②.# i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作用:和# ifdef相反,当标识符没被定义过时,才对程序段1编译。 ③.# ifndef 表达式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作用:当表达式值为真(非0)时,对程序段1编译,否则对程序段2编译。 条件编译的应用 全局变量应该是得到内存分配且可以被其他模块通过C语言中extern关键字调用的变量。因此,必须在.C 和.H 文件中定义。这种重复的定义很容易导致错误。 以下讨论只需用在一个头文件中定义一次, 1.首先,说明一个条件编译命令: #ifdef 标识符 程序1 #else 程序2 #endif 先在一个头文件(.h)中输入条件编译命令。 那么,对C程序(.c)进行编译时,若程序包令: #include标识符 或#include标识符0 即:只要有标识符出现,编译时就会加入程序1,一并进入编译。否则,加入程序2。 例:在uCOS_II.H 中包含: #ifdef OS_GLOBALS #define OS_EXT #else #define OS_EXT extern #endif OS_EXT INT32U OSIdleCtr; OS_EXT INT32U OSIdleCtrRun; OS_EXT INT32U OSIdleCtrMax; 同时,uCOS_II.C中包含: #define OS_GLOBALS (当然,所有.C应该都包含#include uCOS_II.H,这样才达到.C文件能访问全局 变量) 这样,当编译器处理uCOS_II.C时,它使得头文件变成如下所示,因为OS_EXT被设置为空。编译器就全局变量分配在内存,而当编译其他不含#define OS_GLOBALS的.C文件时,OS_EXT被设置为extern,表示该变量为外部定义的全局变量,不用再分配内存了。 其实,这样是将一个C文件的所有全局变量定义在一个头文件中,而所有C文件都包含这个头文件,这样防止重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而发生错误。

视听语言题目整理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一)景别 (二)景深和焦距 1.近景系列景别和全景系列景别具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力?为什么? 2.怎样看待景别的情感表现特点,哪类景别的情感表现强? 3.找出一部景别运用有特点的影片,试分析其中大量运用了哪类景别及其 原因。 4.景深镜头在何种情况下适合使用?景深镜头对故事有怎样的帮助? (三)角度 1.电影中常用什么视点和角度? 2.分析《公民凯恩》中的仰拍、俯拍、倾斜等非正常角度。 (四)视点 (五)构图 1.如何通过构图强调被摄主体? 2.构图原则中的均衡、对称、对比、集中分别指什么?它们在电影电视创 作中有什么表现功能? (六)光线 1.光线是如何决定影片的整体气氛和情感基调的?试举例描述下列光线特 征:正面硬光、中等平光、软光源散射光。 2.假设一个场景中需要用硬光源实现特殊的效果,试分析使用硬光源的原 因并设计如何实现。 (七)色彩色调 1.冷暖色调的情绪效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影片中如何运用?试举例 说明。 2.什么是你所理解的电影语言中的色彩运用?请找出一部你认为色彩印象 突出的影片,试分析它运用了哪些色彩手段。 3.试分析一场电影文艺晚会的色彩节奏。 第二章镜头形式 (一)固定镜头 (二)运动镜头 (三)长镜头 1.请分析影片《好家伙》中叙事长镜头的主要拍摄方式和镜头表现功能是 什么? 2.请分析《童年往事》中时间长镜头的表达意义。 3.请分析纪录片《人造风景》开场长镜头的表达意义。 (四)场面调度

1.什么是场面调度?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试分析电影《好家伙》的场面调度中人物调度、镜头调度和综合调度的 表现形式及其在影片中的表现功能。 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 (一)剪辑工作的意义 1.剪辑如何通过时间造型强化戏剧性? (二)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 (三)苏联蒙太奇理论 (四)风格化剪辑 (五)匹配的剪辑 1.如何实现剪辑的匹配? ◆为什么电影可以通过剪辑讲故事,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加跌宕 起伏? ◆剪辑如何有效地在画面连接中引导我们思考、联想和情感反应而使得影片连 续和流畅? 第四章声音与音画关系 (一)电影声音的特性 1.电影音效的功能。 2.电影音乐的功能。 (二)电影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 1.声音的情绪性。 2.声音的叙事能力。 3.声音塑造空间的能力。 (三)声画关系 ◆哪类声音能有效地表达现实感? ◆什么样的音效能建立电影的三维空间感? ◆为什么不可见的声音可以扩展视觉并创造情绪与气氛? ◆声音转场有那些形式?为什么声音可以实现转场? ◆试分析电影《卧虎藏龙》中的电影配乐有哪些类型。 第五章视听语言的修辞功能 (一)视觉隐喻 (二)强调

语文笔记大全

记叙文要素(复述技巧):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情起因;5、经过;6、结果 ① 记叙文的顺序有三种,分 ② 记叙文的人称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③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初中虚词:之、以、于、而、其、者。 “之”字用法: 1.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3.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4. 结构助词,定语的后置,不译。 5.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6. 结构助词,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7. 音节助词,不译。 8. 用作动词,译为“到、去、往”等。 “而”字用法: 1. 表转折(却、很) 2. 表顺接(承接)前后两个动作有先后关系,起连接作用,可不译(就) 3. 表修辞(着、地、的) 4. 表并列,前后两部分内容可互换 5. 表递进(而且) “者”字用法: 1. 结构助词,可译做“…的/的人/的地方/的情况/的原因/的事” 2. 语气助词,不译,表判断。 “其”字用法: 1. 表猜测,大概、也许、恐怕(其恕乎?) 2. 表疑问,难道(其真无马耶?) 3. 代词 4. 指示代词,这、那 5. 加重语气,不译(安陵君其许寡人) 四大家: 儒家:“孔、孟”,“仁”德治 道家:“老、庄”,道法自然 墨家:墨子,非攻兼爱 法家:韩非子,法治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尚》《礼》《易》《春秋》 =================================修辞 格 =================================== 顶针 的句式特点:上面一句的结尾作为下面一句的开头。 顶针: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 近的语句、片段、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真) ,又称联珠、蝉 联、联欢。 r 人物- 正面 ,侧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尾声) 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0 个小题) 二、名词解释( 4 个小题) 简答题( 4 个小题) 第一章 影像 &1.1 景别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 大景别 远景:情绪性景别 ,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 ,以表现环境气势 ,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 ,人物 所占比例很小, 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 全景:基本的 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 事物发 展的整体面貌 , 又称为“定位性镜头 ”;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 小景别 中景:最常用的 叙述性景别 ,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 动作的景别。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 动作和姿态 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 近景:具有较强 交流性的景别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 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 主观性强的景别 ,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 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 “万能镜头 ” 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 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 大景别 远景、全景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空间环境描写 重在 环境景物的表现 小景别 中、近、特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环境虚写 重在人物的表现

景别的剪辑规则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 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 秒左右) 2. 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 3. 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例如采访断点) 4. 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5. 利用镜头连接中景别的积累和对比效应,营造情绪氛围 (1)同类景别的镜头组合 (2)两级景别的对比连接 &1.2 角度角度:正面、前侧、侧面、后侧、背面正面角度:镜头正对被摄主体功能:用于介绍人或物的全貌,表现面部表情,也称“表情角度”。画面对称且稳定,能够保持和观众正面交流的关系,但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前侧角度: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容量、扩展和延伸空间侧面角度:表现运动、动作,具有方向感,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是正面拍摄的补充。后侧角度: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显示另一种空降感,有较强的参与感背面角度:表现人与景的关系,引发关注想象,制造悬念,具有极强的参与感,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平视:表达平等,客观,公正态度,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仰视: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表示某种赞颂,敬仰;有淡化背景的作用俯视:指镜头高于被摄对象功能: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示蔑视,贬义态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表现出阴郁、压抑的情绪 顶角:表现形式感长焦镜头:景深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适合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野宽表现较大范围的区域焦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灯光的作用:作为摄影部门的助手,服从整个场面调度的需求曝光,人物造型,画面结构,强调,抒情 &1.3 景深与焦距 1、焦距:指从镜头镜片的中间点到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2、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景深较大,视野较宽,常用于表达较大范围的视线。 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张前景与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但前景的物体往往容易变形。 3、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景深较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4、焦距的作用: ①有助于叙事。长焦距镜头一一用于指向性明确的叙事;短焦距镜头一一可以同时呈现空间内更多的讯息,应用于表现复杂、丰富的叙事内涵。 ②有助于抒情。比如长焦距镜头,可以认为压缩景深,如果用于主观镜头,可以表现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 ③形式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1.4灯光与色彩 光的性质: 硬光:明暗反差较大,用于表现男性的有力的形象;(1)有明显的投射方向(2)被摄物体上形

郝斌老师C语言笔记

专题: 动态内存分配(所有高级语言,没有C里深刻) 传统数组的缺点: 1.数组长度必须事先指定,而且只能是常整数,不能是变量 例子int a[5];//必须事先指定,而且只能是常整数 int len = 5; int a[len];//error 2.传统形式定义的数组,该数组的内存程序员无法手动释放 数组一旦定义,系统为数组分配的内存空间就会一直存在,除非数组所在的函数运行终止。 在一个函数运行期间,系统为该函数中的数组分配的空间会一直存在。 直到该函数运行完毕时,数组的空间才会被系统自动释放。 例子:void f(void){int a[5]={1,2,3,4,5};....} //数组a 占20个字节的内存空间,程序员无法手动编程释放它,数组a只能在f()函数结束被系统释放 3. 数组的长度一旦定义,数组长度就不能再更改。 数组的长度不能在函数运行的过程中动态的扩充或缩小 4. 传统方式定义的数组不能跨函数使用 A函数定义的数组,只有在A函数运行期间才可以被其他函数使用, 但A函数运行完毕后,A函数中的数组将无法在被其他函数使用。 #include void g(int * pArr, int len) { pArr[2] = 88; //parr[2]==a[2] 等价于 } void f(void) { int a[5] = {1,2,3,4,5}; //数组a 只在f()执行时有效 g(a,5); printf("%d\n", a[2]); } int main(void) { f(); // 结果: 88 //printf("a[0] = %d\n", a[0]); // error return 0; } 为什么需要动态分配内存 很好的解决的了传统数组的4个缺陷 动态内存分配举例_动态数组的构造难点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

第一章基础概念 第一节景别与构图 景别:画面得景别就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得范围。景别就是一种最重要得最外在得视觉语言形式。 景别得特性与影响因素: 1.景别得强制性 就是指摄影者与剪辑者对客观世界与观众得双重强制,对景,对人取景范围得强制性。 叫人瞧什么就瞧什么得强制性。 2.距离与景别 1)首先表现在直接影响画面间得景别及其内容含量 2)其次通过改变距离与换用不同焦距得镜头获得不同景别,不同构图结构以至能改变画面内容含义。 景别得五分法。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广阔空间,开阔场面 作用:被摄主体只占用画面很小得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位于远处或深处 相比大远景,远景得景别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得具体感与人在其中得位置感。 全景: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 1.展现场景全貌 2.场景段落得总角度,具有定位得作用 3.完整地表现人物得形体动作 4.表现特定环境中得特定人物 5.场景段落得开始或结尾镜头 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 1.以描写为主,兼顾叙述与描写双重功能得构图景别 在叙事作品中,中景多用于展开情节,能完美地显示人物手势动作与面部情绪,可以清楚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得特定关系。有利于表现人物间得感情交流,展开故事与矛盾冲突。 近景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 1.一般就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 2.人物面部神态,头部形态居于画面得主导位置 3.人物得细微神态动作成为表现得主要部分,通过神态反映人物得内心世界 中近景 1.介于中景与近景之间,一般对主体人物得取景到腰部以上。 2.近景与中近景主要用来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得物体或人物表情。暗示物 体或人物表情得意义。 特写:局部以上被摄对象细节 特写镜头就是将演员细微得表情与某一瞬间得心灵信息强调出来,因而增加其重要 性。常具有象征意义。 大特写则更进一步,甚至只表现某人得局部,具有极强得渗透力,直接影响暗示观 众心理。 1.展现人物神情,揭示内心世界 2.表现人体某一部位与突出物体得细部特征

语文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诗歌主题: 大类别:1.男人在外面流浪 ①送别诗:朋友间的友情,对家乡的怀念,借此说官运不通 ②山水诗:纵情山水,对大自然的讴歌,借此说对官场的厌倦 ③田园诗:田园中的安逸,劳动的乐趣,归隐思想 2.男人在外面打仗 ①边塞诗:边塞的风光,将士的勇敢,战争的惨烈 ②战争诗:(基本同上),对战争的反思 3.男人没事干(想象) ①怀古诗:借古讽今,吊古伤怀,抒发历史的沧桑感 ②说理诗:说明一个道理(说理诗只存在于宋代及以后) ③抒情诗一(借景):借助一个景色抒发情感 ④抒情诗二(借事):借助一个事件说明一个观点或态度 ⑤抒情诗三(借物):借助一个景物抒发一种情感或者人生观 ⑥抒情诗四(借人):借助一个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 4.女人在家里惆怅 ①思夫: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②闺怨:对爱情婚姻不如意的怨恨和伤感 诗歌风格: 风格分类:1.最粗线条 ①雄浑阔达(辛弃疾、黄庭坚)、豪放旷达(苏轼)、沉郁顿挫(杜甫):雄浑豪放、景色壮阔、感情沉厚…… ②慷慨悲壮(陆游、岳飞):悲壮、沉重…… 2.粗线条 ①平实质朴(陶渊明、白居易、元稹):明白畅晓、多用口语 3.细线条 ①清新雅致(王维、前期李清照):清新自然 ②含蓄隽永(柳永、秦观、温庭筠):委婉含蓄 ③绚丽/浪漫飘逸(李白):华美绚丽、多姿多彩 4.最细线条 ①缠绵哀婉(李商隐、李清照):笔调婉约、凄美 常用特殊含义词汇: 冰雪————品行高洁 月亮————思乡 柳树————谐音"留",留恋,送别,伤怀 蒲—————分手之处 芭蕉————凄苦 梧桐————孤独 梅花————人品高洁(这个概念在唐以后)、春天的含义 菊花————孤傲 松柏————坚贞 羌笛————西北的荒凉,边塞思乡之情 春—————与爱情、青春有关 春水————愁绪

郝斌C语言详细笔记(附源码)

郝斌老师的C语言:课堂讲解全程动手敲代码,讲解细致,对于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不厌其烦,是一个难得的C语言入门教程。在这里对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郝斌c语言视频教程 · 概述: 课程计划 为什么学习c语言: Fortran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在第三代语言中,以1980年为分水岭,分为结构化和面向对象语言。Basic语言是vb的前生,pascal语言一般是用于教学。C语言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语言一般很少用了。结构化的代表语言是c语言。结构化语言的数据和操作是分离的,导致在写大项目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问题。 在面向对象的语言中c++是最复杂的语言。由于c++语言太复杂,sun公司对c++进行了改装,产生了java语

言。而c#是由微软开发的,和java相似,几乎一模一样。 在高级语言的执行速度上,c是最快的,c++其次,而java 和c#是最后的。Java和c#流行,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可以跨平台。 C语言的发展和过程:

C语言的特点: ·优点:代码量小,速度快,功能强大。 ·缺点:危险性高,开发周期长,可移植性弱。 危险性高:写同一个程序,在java中会报错,而在c中不会报错,为什么呢,因为c认为程序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c语言认为你写的程序不是很离谱,他都认为你写的这个程序有特殊的含义。可以直接通过,而java 则不可以。 开发周期长: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语言,面向过程的语言的特点就是在开发大项目的时候,很容易崩溃,好比盖大楼,C语言还要造大量的砖块、钢筋等结构原材料,而C++ C# JAVA则进行了一定的继承封装等操作,相当于原材料直接给你,你只需要用它盖楼即可。 现在市场上的语言分三块

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本

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版本

————————————————————————————————作者:————————————————————————————————日期: 2

影视视听语言 第九章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 电视文艺节目类型包括: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电视文艺实况转播,电视综艺晚会,电视专题晚会,电视文艺专题,音乐电视,电视戏曲,电视舞蹈,电视散文等。 电视文艺不同的样式因节目性质的要求,体现出了视听语言中再现、表现、或再现与表现并存三种基本方式。 第一节视听元素在电视中的运用 第二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基本样式 一电视文艺信息报道 这是对文艺动态消息的一种新闻报道,新闻消息的视听语言非常有特色,所以基本采用正常光线,正常视点下拍摄的,不同景别的固定镜头组接的方式。为了增加娱乐性,它刻意运用了一些只有在电视文艺语境下才能使用的元素,如有意地晃动镜头,快速推拉,色彩、构图的变形夸张等等;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的视听语言主要完成任务时间的还原与在线,视听语言多为再现和叙事形式。 二电视文艺实况转播 这是一种对文艺演出节目客观传播的节目样式。主要依靠多极为的导播和切换来完成; 这类节目的视听语言样式为:在正常视点下的机位和正常光线下对正在演出的文艺节目和正在进行的文艺活动进行记录。摄像机运动速度适中,并按照不同机位和不同景别进行组接。它以唱词和动作的间隙及段落为切换点,有同期声还原,必要时有解说。

三电视文艺纪录片 电视文艺纪录片是以文艺为题材的记录片,既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又是文艺节目的一种样式除了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外,还需要对相关的文艺演出进行记录。它的基本语言样式是:正常视点下的机位,正常光线和色调下的图像,较长的镜头和较慢的摄像机运动,采用同期声,对画面不确定因素适度解说,没有特技手法的切换编辑。它所运用的视听元素中,不包括音乐、音响。如有,声源往往是片中记录的对象本身发出的。 四电视文艺专题片 电视文艺专题的基本语言方式是:画面既有正常视点机位、正常光线色彩下记录现实生活镜头,也有造型性强表现主观感受和认识的拍摄内容。画面平均长度较短,一般在五至七秒左右。摄像机运动速度根据主题、情绪表达的需要确定,常常快速地推拉摇移。 运用同期声、音乐音响。解说词占相当大的比例和分量。后期编辑手法多样,可以灵活和创造性的使用各种编辑手法,包括各类特技手法 五电视艺术片 电视艺术片的基本样式是:大量运用非正常视点机位,以获取美的、有力度的、个性化的画面,摄像机运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速度和长度,在作品中往往运用色彩、光线造型和突出主观意识。作品中除同期声外,大量运用音乐音响,音乐音响在此不再仅仅是对画面信息的补充和辅助,它成为片中重要的独立传达思想情感的元素。和纪录片相比,电视艺术片的主要功能转为艺术创造。它的后期编辑更为自由。在画面和声音的关系上,生化对位、声画分离得情况大量出现。 六电视文艺晚会 电视文艺晚会分为综艺晚会和专题文艺晚会。电视文艺晚会从节庆日庆祝出发,以提供热闹欢快的娱乐为基本目的。它由各种文艺表演为基础,以一定的主题和一定的艺术形式来结构,勇主持人、字幕等方式加以串联。电视文艺晚会多在演播室中进行,有时也采用实景拍摄,一些大型晚会往往运用演播室和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加时空多样性,是艺术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电视文艺晚会以三级为为基本方法,并由此演变出更多机位,更多变化的调机和切换方式。一般来说,舞台演出的记录、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就是通顺和流畅的,切换时多一场次的某个段落为切换点,编辑手法上除对切外,还常常运用特技技巧。 第三节电视文艺语境中的视听语言 语境是指特定的语言环境。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特定的语境下,通过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传达特定的语义。电视文艺被认为是电视遗嘱中的基本样式之一,从视听语言方面考察,它不仅仅只使用了哪些能够建立和构造艺术性的元素,在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中,场景(尤其是演播室)、场面调度、色彩、影调、非正常视点下的机位设置、多机拍摄和即时组接,以及特技编辑成为特有的标志性元素。 第四节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特性 一直观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特点带来了文字语言所不可能有的再现物质形象、形状时所具备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达不到的环境描述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没有的性格和个性描绘时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视听语言带来了其他艺术语言所不擅长的情绪表达的准确性; 视听语言的直观性带来了文字语言所不可能有的生动性和情感冲击力;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

影视视听语言艺术分析——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 摘要:影视艺术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而视听语言则又包括了视觉艺术和语言艺术,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艺术。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是着名电影导演吕克·贝松难得一见的佳作,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在导演该作品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视听语言技术,为整个电影作品营造出来很强的艺术表现效果。一方面显示出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艺术创作技术掌握的非常到位,将自身精湛的技艺充分融入到电影拍摄过程中;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以后的影视创作带来了诸多的良性影响。本文主要以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对电影作品中的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影视;视听语言;艺术;《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电影中的主人公里昂是导演吕克·贝松虚拟刻画出的一位人物,如果说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着名的杀手,那么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说“里昂”。在杀手的行业里,往往人们眼中的高手都是非常低调的,尽管如此,他们的名字还是被人们所熟知,他们的故事还是被人们争相谈论。在世界范围内,论杀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少有超过里昂的。电影在上映的初期,许多媒体在宣传的时候都冠以《杀手之王》的美称,一位电影银幕上的杀手主人公形象能如此地深入人心,这不仅体现了饰演者让·雷诺精湛的演技,更体现了电影导演吕克·贝松对电影创作的驾驭能力。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于1994年上映,可以说是导演吕克·贝松的转型之作。在此之前,吕克·贝松的作品都是一些艺术性较强的小众电影,而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可谓是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电影。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吕克·贝松通过对影视视听语言的掌控,将作品表现的更加细腻,这也是众多好莱坞商业电影中非常罕见的,电影中的很多镜头和场景都被一些专业人士或非专业认识拿来分析、研究,让人们更加能够深入了解该部影片的艺术价值。 影片一开始部分,导演吕克·贝松就为主人公里昂制作一个长达9分钟的开场秀,勾勒出里昂基本的主人公形象:杀手身份、身手娴熟、讲原则、守承诺、冷酷且又低调,让观众对里昂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随后出场的是故事的女主人公玛蒂尔达,导演用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进行了特写,“回字形”楼梯的中控部分当作镜头的北京,镜头中出现一双女式皮鞋。紧接着镜头逐渐上升,画面中出现女主人公的裤子,然后出现的是纤细的手拿着香烟、秀气的脸庞、灵动的双手合秀发,上身的外衣很随意地半掩着右肩。故事接下来,玛蒂尔达和里昂在交谈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右脸的伤痕显露出来,这让观众了解到女主人公是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孩,生活过的不是很快乐,但是生性大胆、有主见。在这里,导演吕克·贝松大概用了30几秒和几个镜头来勾勒出女主人公玛蒂尔达的人物性格、人物特征和生活面貌,拍摄手法精炼无比。 接下来的部分是电影中经典的桥段之一,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邪恶的警察史丹杀害玛蒂尔达全家的过程,包括她的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其二,是玛蒂尔达因为去超市买东西而幸免于难,当玛蒂尔达从超市回来看到自己家门口站着坏警察手下的时候,并且得知家人被杀害的一刹那,她故作镇定的往前走到里昂的门前并按响了门铃乞求里昂开门。其三,里昂一直用猫眼观看门外发生的一切,在看到玛蒂尔达走向自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