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 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50分 )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

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 )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

俭盛行

2.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

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

象最早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3.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

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5.下列工具中,唐朝时创制的有 ( )

①耧车②水排③筒车④曲辕犁⑤翻车

A.①③ B.②③ C.①⑤ D.③④

6.2010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

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

作出贡献的是 ( )A.玄奘 B.文成公主 C.李春 D.柳公

7.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 )

A.天竺 B.日本 C.波斯 D.新罗

8.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作品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9.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0.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

A.岳飞B.文天祥C.寇准 D.秦桧

11.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 ( ) A.铁木真 B.元昊 C.忽必烈 D.阿保机12.有利于元朝多民族国家发展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 ( ) 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1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4.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6.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中华民族就以无穷的魅力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造福千秋的工程】

(1)右图是隋朝时开凿的著名工程,不仅是“古代文化

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

室”,更是一条活着的、流动的、发展的文化经济黄金通

道。从今年起至2014年,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

关键时期,力争在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将其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请你依据所学指出这一工程的名

称,并从历史角度说出其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2分)

【政通人和的盛世】

(2)大唐时期,社会经济呈现整体繁荣上升的态势,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请列举出两例。(2分)

(3)唐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请写出她的名字,并简要概括她的统治。(2分)

【沿用千年的制度】

(4)隋唐时期开创的考试选官制度为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也为统治阶级广揽人才创造了一种机制,并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请你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简单评价它的出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读史明智的感悟】

(5)历史是一面镜子,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能从历史的感悟中受益。通过对以上历史知识的回顾,作为中学生的你,为了构建和谐班集体,将会做出怎样的努力?(1分)

17.古人治史,常是“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也要结合地图,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观察下列三幅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上述三幅图反映的当时政治形势的特点

各是什么?(6分)

(1)图一:图二:图三:

(2))小明是江苏南京人,当时他的

家乡所处地域在图1、图2中各属于哪

个政权管辖?在图3中,他的家乡属于

哪一行政机构管理?(3分)

(3) 比较三幅地图,指出其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2分)

图三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 C C C D

6—10 B B D B A

11—15 A C B A D

二、非选择题

16. (1)大运河;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进了我国南北的交流,影响深远。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3)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或者“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5)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环境、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17.

(1)图l是北宋、辽与西夏三个政权并立;

图2是南宋与金对峙;

图3是元朝统一全国。

(2)在图1中属于北宋政权管辖;在图2中属于南宋政权管辖;在图3中属于江浙行省管辖。

(3) 趋势:各民族政权由并立、对峙逐步走向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原因: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经济重心实现南移,南北差距逐步缩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