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这些年在外企做会计的经历

我这些年在外企做会计的经历

偶尔来到天涯的会计板块,看到一些帖子是关于个人会计职业发展方面的,有的发贴者希望能进四大却又无门,有的总结出拿高薪的经验是会计+英文,还有的还在准备各种会计方面的考试以求获得向会计更高层次发展的敲门砖。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教训,很多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做为一个在外企这个圈子里断断续续呆了十多年的“老”财务工作者,从一个出纳混到财务总监,我没有经验也算有些教训,也许对会计这个职业里的后来者,会有一些借鉴的作用。我是觉得,一个学会计的人想要在会计这个职业中混得好,光有会计技术是不够的,就像一个人光有智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情商一样,而作为一个会计他的情商就是会计技术以外的一些“软”的东西,比如经验、思维方式、处事方式、外语的掌握程度等等。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比起我十几年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牛人,我的智商只能算是平庸,情商也不能算非常高,所以现在混的只能说是:“比上大大不足,比下将将有余”。不过6位数的年薪,怎么也能说明我的经验教训应该还是会有些可借鉴的东西的。

不过,我的这些经验教训只适用于那些自认为是凡人的,如果你是一位有着远大目标,要奔向百万年薪,自认为是牛人的人,那就别看了。

还要声明的是,我这个纯粹是个人的一些感悟,不是要写个职场背景的小说之类的。很多事情是想到了就写,没什么逻辑的,大家别当小说看了,但也不是纪实文学。有些事情时间久了,我也不保证记忆的准确性了。但我的感悟和想法是真实的

我是9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市属一所财经院校,专业就是会计学。大学毕业那年赶上外交部系统一个单位招收毕业生,在那年月过四级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我们班50个人只有10个过了,所以只有我们这10人被推荐去招生考试,当时考完后觉得难度一般,就是语文和英语,英语考试只不过是给一篇文章让你念,然后回答几个问题,因为确实太简单了,我对答如流。大概又过了一段时间,大概半个月,学校通知了3个人被录取,包括我,其他两个人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其他没被录取的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是英语的确一般,这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英语在找工作中的重要性。

我在大学里,成绩并不是很好,当时学校规定4门课不及格就不给学位,而我有3门都不及格,其他的也都在六七十分。但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认为是因为我的智商不好所导致的学习成绩不好,当其他同学都在图书馆中用功的时候,我也在图书馆,不过是在看小说,我不能说是小说能提高我的情商,但的确有一些帮助。

我的父亲是做外语工作的,所以他一直向我强调外语的重要性,在那个读书无用论的年代,我确实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不过也在他们的压力下,我也被迫关注起英文,这时这点关注让我过了四级。和现在这个年代不同,不过四级就不能拿学位,那个年代托福上500都是不错的了。

当时大学毕业还是国家统一分配,很多同学都希望到大的部位大的机关,很多家里有路子的同学家里都是要递条子的,而像我这种没有门路的人通过考试轻易的拿到了外交部的进门票,让很多同学都有些眼红。那时候税务系统也在学校找人,但同学很多都不愿意

去,现在想起来,人在很多时候眼光很重要。

接到外交部那个单位的录取通知后,我四处打听,通常进入外交部的应届毕业生,学会计的一般都进入部里下属的类似三产企业中先锻炼一、两年,工资都是不错的,据说(后来证明据说都不可靠)能达到500左右,当时毕业能拿到80就不错了,所以我对这份工作还是充满期待的。

但另一方面,那时候毕竟还年轻啊,心里还是有些想法的,90年代初外企在北京还不多,心里也还是想去试试。通过父母的朋友介绍知道一家外企制药公司在招会计,这家公司在目前也是排名世界前三的制药企业,当时在国内刚开展业务不久。所以尽管拿到了外交部的录取通知(用现在话讲叫offer),我还是去这企业面试了。

还记得面试前,俺妈带着俺去买了西装,200大洋,看起来不错其实料子很一般。面试时已经是5月份了,但我还是忍着春天的阵阵热浪,穿上了俺妈对俺的期待奔赴战场了。通过了这些年面试别人的经验,对刚进职场的后来者说一句,当你实在拿不定主意穿什么去面试时,那就穿西装吧,这个是最稳妥的。不要随便学那些IT人,用不修边幅的外表来表明自己的牛x。不管怎么说,给面试官留下第一眼的好印象-这很重要。

今天是国庆后长假第一天,忙了一上午,从八点半开始2个小时面试了3个人。到了现在才有点时间。本来想接着昨天写,但上午因为面试,有点感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做会计的人,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现在好像都很喜欢往“四大”里面跑,觉得在里面呆几年,也算镀了点金,对将来事业的发展有好处。应该说想法是正常的,只不过我觉得“四大”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而且随着四大在国内这么多年的发展,他们的光环也早已不似当年那么闪耀。因此,做为一个会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必要大家都在一棵树上吊着。有时候,你哭着喊着非要进四大,等到你真进去了,也许这反而是你事业发展上的一段弯路。

闲话不说,还是说我今天的面试吧。我们公司是一个外资软件企业,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在我们这个细分的行业里的排名,无论从销售额还是市值,在全球都能排进前五。但我们的软件的应用范围是绝对和微软那样的东西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公司从规模看,其实还是个小公司。在国内的范围看,也是中小企业的规模而已。

今天招聘的,其实不是我们公司的职位,是我们下属一家关联公司的。这家公司是初创企业(start-up),到目前有20多人了。考虑到公司的发展,决定给这家公司招聘个财务经理。以前这家公司的帐,都是我们给代做的。所以这回招聘,我也友情赞助了一下,帮忙从会计角度看看应聘者。

3个应聘者都是我们比较熟识的一家猎头给推荐来的,全是目前正在四大工作的人,这

个是关联公司管理层特别要求的。其实我对这个要求很不以为然。这个下面结合每个面试者再说。3个人中,两个是普华的,一个是毕马威的。毕马威的那个,去年刚毕业。普华的一个工作了2年,另一个工作了3年。

我问了那个毕马威的人,他为什么只做了一年就要离开。他说他不喜欢审计这个行业,做了一年觉得很不适应,不是怕累,只是他受不了那种很程序化的工作方式。我相信他说的话。从我和他聊的内容看,这个人还是很聪明的,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还是挺有见地。但确实在四大,你第一年是不太容易学到太多的真东西,更多的你接受的是一种训练,是把你训练成能在四大这个体系里面工作的人。很多毕业生甚至是英语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一点会计基础没有也进了四大。他们还要通过这一年二年的基础训练,迅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所以,这个应聘者,会计专业毕业,又想马上干点事情的人,我觉得是很难会适应四大第一年的工作。他不一定是好高鹭远,我是觉得他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做一个审计人员,但同时,我觉得他也不适合做一个会计人员。性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才工作了一年,以他的经验,应付不了一个财务经理的工作。我不明白我们这家猎头公司怎么推荐他了?!

面试快结束的时候,我和他实话实说,我说我觉得他不适合这个职位,而且我觉得他可以考虑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咨询行业或者投行之类的,他人还是很聪明的,性格上也比较外向,脑子里想法比较多,其实去做BD方面的事情也不错。当初为什么一定要进四大呢,白白耽误了一年。

普华工作了2年的是个小女孩,今年才24岁,以前是学国际贸易方面的,学校是挺有名的咱国家TOP 5的。谈了10分钟,我就知道她不合适,基本上对会计还不是太明白呢。总是跟我强调她参加了几个大型企业的审计,都是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这里就不披露了。不过你才工作2年,在那些大型项目中,根本不可能独当一面的。

我过去一个同事,4大里面干了10年审计,第一次全权负责一个航空公司的审计,非常的晕,差点干不下去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就老有些四大的年轻人,总爱说他做过什么什么大型项目,比如什么中国人寿啊、工商银行啊、中国石油啊,都是境外IPO呢。但从我的角度看,如果你只在四大干过3、4年,其实多做中小企业的项目更锻炼人。因为只有这些小项目,级别低的人才能负责的方面更多,看的更全。你才毕业2年,如果跟我说你一直做大的IPO,其实学的东西应该不多,尤其是如果带队的高级员工能力也一般的话,你就基本上废了吧。

我问了这个小女孩不少税务方面的事情,发现她基本上没什么概念。这个情况你做企业就比较费劲,尤其是个初创企业,税务筹划其实很重要,有些事情一开始做错了,以后想纠正都不容易,特别是在北京这个地方,税务方面灵活度不是太高。所以,我觉得这个女孩可能是觉得自己在四大里面没什么发展了才想出来的。她觉得自己2年的经验不错了,要求的薪水居然是一年20万。这个让我特别的吃惊。因为以她的能力,年薪10万就是上限了。这大概是很多从四大出来的人的共同想法吧,以为四大这块招牌能让他们薪水翻倍的涨,但其实现在,四大已经算不上是个金字招牌了。

要去吃饭了。下午还有不少事情。晚上如果有空再续了。

第三个面试者,是这几个里面比较成熟的了。在普华干了3年,以前也是学会计的。学校一般,全国财经学校里面大概是前5,但综合排名不怎么样那种。但我觉得他离开普华好像是不得已,因为他似乎很喜欢普华的一切,言语中流露一种自豪感。所以我就问他现在是什么级别了,今年升职了吗。他有点闪烁其词。我基本上也就明白了。估计是今年没升职,属于普华希望能自然淘汰的那一类了。普华的体系我不是很清楚,但干了3年,今年是第4年了,可能明年可以考虑升经理了,如果今年没给升职,那明年的经理就没什么很大的希望了。

我比较关心的就是什么原因让他没升职,但这仁兄一直不正面回答问题,我估计他是各种面试技巧之类的书看多了,跟我避实就虚呢。我觉得这是现在很多求职者的一个大误区,看了太多的面试技巧,老琢磨怎么忽悠面试官。其实面试的时候,应该是展示一个相对真实自我的机会。做人事的人都知道over-qualified 和under-qualified的说法。如果你对一个职位是前者,其实你做起来不一定开心,因为工作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如果是后者,你真得到那个职位,你会做的很累,而且还会错误百出,可能最后连试用期都过不了。因此,展示真实自我,也是让用人单位了解你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职位,不光是你的能力,还包括你的性格、成熟度等等。毕竟找个工作不是像把自己卖了,不合格的产品你卖了,人家不找你算帐你就走运了。可把自己卖到一个不合适的职位上,倒霉的是自己。

最终我还是觉得这个第3个面试者不是很适合。其实这个职位应该是找一个有在企业里工作过的背景的人,能够把帐建起来,能够把企业的内控制度搞起来的人,当然还得熟悉一些税务的实务。一个大学毕业就进四大,干了2、3年的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

under-qualified这个职位的。

如今的四大,每年都从各大学大量地招收应届毕业生,这些人进了四大,前1、2年做的工作是比较初级的。在这些工作中,有些人会表现出比较强的个人能力,有些人会表现出适合在四大工作的潜质,也有人两者兼有。这些人如果一直在四大,会一直往上走,最终只有少数人成为合伙人。绝大多数人,因为各种原因就离开了。有的人主动离开,被其他公司挖走了;有的人是能力强,但不一定适合四大的工作方式;更多的人是看不到在四大更远大的前途,于是镀上几年金就跳槽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等于是完全不适应四大,能力又不强,于是升职升不上去,其实就是被淘汰了。今天我面试的3个人,2个人其实是属于被淘汰的范畴,1个是不适应四大。

因为我说的这种情况,其实现在在企业里面招聘的时候,很多并不一定把四大看成是必须的条件,因为大家知道很多四大出来的水平并不高。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些人,本身的条件很好,也有若干年的工作经验了,但还是想进四大,其实大可不必的。反而应该发扬自己的长处,改善自己的短板,多花时间真正增强自己的实力,不要把时间花在想怎么钻进四大里面。实力强的人,到哪里都会闪光,这个是硬道理。既是你老爹不是当官的,即使你不会拍马屁,但只要你水平够了,你肯定会有机会。

下面还是说我自己那点旧事吧。

昨天说到我要去那家外企制药公司面试了。面试算是三轮,第一轮是人事负责人,这个人也是和父母的朋友认识,相对来讲很客气,只是问了大概情况,也问了我的英语,他解释说公司中外国人很多。我很担心我的英语状况,所以我诚实的回答到:“我没和老外说过话。”所幸的是他并没有用英语和我交流,这样这就算过了这一轮。

当天下午就见了他们的财务负责人,负责人是位女士,大概35-40岁之间。在我面试前她刚刚面试完前一位候选人,我看到那位候选人走过,他身上的便装着实有些邋遢,给我的感觉一个做会计的人是不应该穿成这样的。面试的时候的问题也只是大学学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同样也问了英文怎么样。我那时还只知道诚实,我说这四年其实真的没搞懂会计,倒是最后的会计实验课才让我明白了会计到底是怎么回事,别指望我现在马上就能做报表,但如果能让我有机会操作学习,我会进步很快,至于英语,我就坦率的说我的确没什么信心,从来没和老外交流过。我觉得我的坦诚还是说服了这个财务负责人,加上我那会也年轻,也是阳光灿烂的年级,估计他们还是挺愿意我这么个人去的。

就这样我又过了第二轮的面试,第三轮就是他们的总经理-一个老外。一个会计能被总经理面试,一个原因是因为会计这个职位还是有些重要性的,另外那时他们公司也不像现在那样人员庞大,估计这洋老兄也是闲的慌了。和这位总经理是面对面的英文交流,在大学里也上过外教的课,但和外教也是从来没有过交流。这次和老外第一次的交流还是很恐怖的,开始的自我介绍阶段基本上就是靠事前背的,然后他开始问我对会计的看法时,我勉强能听得懂几个词,那时我已经满脸通红,说话结巴,以至于到最后,这位大经理不得不从人事部叫来一位先生来给我做翻译,这让我很没面子,心想这下完了。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英语不好带给我的不力,对,不力,不是不利,是满脑子想法说不出来的无力,很失望的,很受打击。当时我不知道,今后我还会面对数次这样的失望和打击。

不过十几年前的我,还是有点运气的。出人意料的是在两天后,制药公司的人事部通知我我被录取了。直到现在,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他们会录取我。如果非让我总结一下的,我只能猜测是这么几点:1,毕竟是会计学专业毕业的,符合他们想找的初级会计的基本要求 2,刚毕业,人还比较阳光,呵呵,又很诚实,没城府,好管理 3,外表看起来比较悦目一点,当然不是因为我多帅,而是那身西装,比之同时期很多穿着小夹克去面试的同学,显得比较职业一点,尤其是做会计这个职业。

我第二天就去了那家公司拿offer,这次去,已经不在我面试的地点,而是到了公司在国贸附近的新办公地址,大概在20层左右。一进去,明亮的办公环境,整齐的桌椅,我当时心里那叫一个振奋。到了人事部,拿了offer,起薪500,试用期过后根据情况调整。前面说了,那是90年代初,大学毕业生毕业到事业单位的话,加上各种补贴,一个月也就150-200吧。所以,500算是高薪了。

出了人事部,我又去见了那个财务负责人,她见了我说让我尽快把手续都办好,如果

学校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就让我赶紧上班吧,那会才5月底6月初啊,毕业证还没拿到呢。再说我还想毕业了先玩上1个月呢。不过看到那么好的办公环境,心里倒也很迫切地想上班了。财务负责人自己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但是她的工位是在一个角落,后面是墙,左面就是整块相连的大玻璃,玻璃外面就是东三环,那会高楼还不像现在这么多,视野很开阔。她给我指了她前面的一个座位说,这个是空的,你来了就坐这里吧。多少年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天是个阴天,但我内心深处却觉得阳光灿烂啊,一点也没感觉到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挫折就在眼前了。

拿了offer回家,父母也为我高兴啊,没想到大学一年级就3门不及格,整天不好好读书就知道看闲书,每天花大量时间踢球看球,还留着一头“流氓头”(我爹语,其实就是90年代初那会齐秦的发型,我这岁数的人都知道)的儿子,居然也混进了外资企业了(不是“外企”,那时候“外企”特指通过北京外企服务公司招人的外国公司代表处)。

第二天,兴高采烈地去学校,找学生处的老师,想去问问怎么办手续。可老师都不在,郁闷,回家。下午俺娘去学校办事,忘了说了,俺娘是学校的老师,也是教授呢,她说顺便帮我打听一下。晚上她回来,我就听到噩耗了。学校说,我们被外交部下属单位录取的三个人,不能再找其他工作了,这个是已经定了的。三个人中的另一个,自己也找了工作,好像是一家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大概是当时的“六大”之一吧。据说她也找了学校,也被驳回来了,这位还是连续4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呢,学校也没给网开一面。

当时我还年轻,父母也都是学究气比较浓的人,大家都觉得这事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办法了。但我确实对外交部下属单位的那份工作没那么高的兴趣,还是一心想去外资企业的。俺娘于是就替我又去找了在学校的关系,但最终没成。当时很是痛苦。虽然职业生涯还没开始,但也算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挫折了吧。

我把这事跟那家制药公司说了,他们执意要我去他们那里面谈一次。我去了,才发现他们是以为我不想去他们公司而找借口。我跟他们解释,最终他们也相信了。他们说,去那些地方很没意思的,他们那些人都是从国企出来的,受不了那个氛围。我想那个时候,国企也好,事业单位也好,对想干点事情的人,确实没什么吸引力的。

若干年后想这个事情,我不知道我没去成这家公司到底对我是好是坏。从一个角度说,如果去了,跟着这家公司发展,应该是个很激动人心的日子。从90年到现在,这家公司经历了几次并购,在全球范围越做越大,现在是制药行业绝对的世界前5。而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正因为我没去成,才会在经历了2年无聊的出纳生涯后,毅然决然离开外交部系统以及派驻国外使馆的“美好”前景,加入到当时的“六大”之一,重新追寻我的职业理想。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我都应该能做出点成就的,但事实是偏偏没有。为什么呢?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天的我们是没法控制的,在人的是我们可以掌控的。而我却没有真正的好好谋划自己的未来。我觉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实力和其他同学比也是不强的,运气比较好而已。更别说和名校的同期毕业生比了。但我幸运的是,我的起点还是可以的。两条路我走任何一个,如果在接下去的3年里有过很好的思考和规划,我

觉得今天的我肯定会有所成就,如果说成就二字还有些虚的话,换成世俗一点的年薪的概念,我至少现在应该是7位数吧。

因此,我觉得,做为年轻的人,尤其是刚毕业或还没毕业的人,不要太在意你职业生涯初期的薪水之类的东西,要多想自己的发展,怎么发展,要有很具体的计划,不是懵懵懂懂地给自己画个饼,励志一下,而是真的去思考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深造的可能性,所处的地域等等。多和别人交流,不光是长辈,也要和同龄中比较强的人多交流,了解他们的计划,看看有什么自己可以借鉴的方面,并相应制定自己的计划,总之,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嘛,至少别被落下太远。要跟着主流走。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但做起来不是那么回事。

当然,我到底错失了什么机会,浪费了大好青春,这些都是后话,大家听我慢慢叨唠来吧。

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学生入学都要军训的,结果让我赶上了,大一入学后就被发到外地军训了一个月。万万没想到的是,4年后进了外交部系统,还得再次军训。这次是军训了半年之久,不过比起真正进入外交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我们还算幸运的。外交部的大学生是被拉到山东的一个小岛上封闭军训了1年。你想想,你要是当年一个北大的学生,入学军训1年,分到外交部军训1年,总共2年,算是服了兵役了。

我不能去那家外企,也只能到外交部下属公司去报到了。当然报到的时候就知道了要被发出去军训半年,觉得挺恐怖的。我们那一届,差不多60个人被这个外交部下属单位录取。男生不到15个,严重比例失调啊。女生主要都是学外语的,是将来被派到各外国驻华使馆工作的。所以现在你如果去使馆办签证,那里的中国雇员,估计很多都是这个机构派的呢。不过我这么说是根据10几年钱的情况,也许现在人家使馆也面向社会招聘,呵呵。

军训从当年的8月持续到次年的1月,历时半年,直到春节前才回到家。军训中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我想每个经历过这么长时间军训的人都会有相似的体会。这期间有趣的事情也很多,只是这里是会计版块,讲的又是职场经历,觉得写多了有跑题之嫌,就不多述。如果有人有兴趣,或者是也有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被军训这么长的时间,想提前了解的,说一声,我会单写一写。

过了春节,回到单位,被通知分到了单位下属的一家餐馆工作。餐馆主要接待外国旅游团以及驻京的外交官或是亲属,算是个外事单位,是可以收外汇券的那种。我这个分配在4个学会计的里面算是最差的了。另外3个人,2个是我的同学。一个分到了一个和地产相关的管理机构,是单位下属机构中最赚钱的;另外一个同学和一个女生分到了单位的本部,算是局里的干部了。至于我为什么分得那么差,我也不知道原因,难道是根据在大学里的成绩吗?

在局里学习了几天,就跑去餐馆报到了。那天是骑车去的,按照提供的地址一路找去,倒是很好找。进了餐馆大门,往用餐大厅去的走道里有岔道,是个过道,两边都是办公室模样的房间。挨个找去竟然没有发现财务部门的影子,只好随便敲开一扇门,问人家财务

在哪个方间,被告知财务不在这个餐馆内,是在旁边的一所公寓内。

出了餐馆,进了旁边的院子,上了紧挨餐馆的公寓2楼,看到有个公寓单元的门开着,就进去了。挺大的一个公寓,进门是个小厅,右手边有个房间锁着门,后来知道这个是餐馆内部的理发室。对面是个厕所,没有洗澡设施的纯粹的厕所。再往里走,过道两边豁然开朗的是两个大厅,一南一北。南厅外面是个大阳台,厅里摆了张乒乓球台;北厅则是一面大窗户朝外,摆放了很多沙发,应该是餐厅暂时用不上的。两个厅加起来得有80平米那么大。走道的尽头是个卫生间,而卫生间的两侧是两个房间。

我看两个房间都开着门,就走过去。其中一间里面有个大姐,看起来30多岁,我就问这里是不是财务部,她说是。我就说我是新分来的,叫LXG。大姐就说“啊,知道知道,我们昨天收拾了一天,给你腾地方呢”,并指着一个空桌子说,你就坐这儿吧。

我看看这个财务室的环境,再想想一路找过来的曲曲折折,心中暗自叹息啊,和那家制药公司没法比啊,当时心里就很郁闷了。过了会大家都来了,一一做了介绍。财务主管跟我说,小L,你最年轻了,就先做出纳吧。于是,做为全餐馆学历最高的人,我开始了我一年多的出纳生涯。

财务算上我一共6个人。主管是个女的,30出头吧,是我来之前餐馆学历最高的,大学本科,但没拿到学位,就叫LZH吧;我来那天第一个见到的大姐XHY是成本会计,快40了;坐她对面的是LGY,总帐会计,30多了,男;坐我对面的是YCQ,我来之前是出纳,我来了还是出纳,但是成了高级出纳,指导我的工作;还有一个人,其实不是餐馆的会计,算是关联企业的会计,管一个在外地的外事单位的帐。

因为那是十多年前,又是个国营单位,所以财务管理是很薄弱的,财务部门的工作就是报销,记账,出报表,收钱,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我不能说财务部的这些同事水平低,只能说在那个体制下,很难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其实按现在的情况,这6个人的工作,2个人干就足够了,这还是因为必须得有个出纳。

整个餐馆大概是100多人出头,主要是厨师和服务员两类人。没有人事部门,人事部门的职能权限都在上级单位了。还有业务部门,3、4个人,外出联络联络业务吧,里面都是能人。我刚到的时候的总经理是个退伍军人,倒是经常雄赳赳气昂昂的,但我不是特喜欢他,当然我估计他也不喜欢我吧,觉得不是一路人。主要的人就这些了,还有的人如果后面需要涉及,我再介绍吧。

餐馆的业务模式也是很简单的,就是堂食和外烩。堂食就是顾客来餐馆里吃饭,餐馆说是面向外交人员的,但其实社会上来吃的还是多数,光靠那些外交官的生意,大家都得喝西北风了。另外堂食的主要顾客就是外国旅行团了,搞不清楚业务部门怎么忽悠人家的,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到北京,不去全聚德不去东来顺,来这个餐馆干什么?而外烩呢,就是去人家提供的地方提供餐饮服务,比如某个使馆或外交官家里要搞个宴会什么的,我们就会派几个厨师和服务员,带着做饭和盛菜的家伙去了,在那里连做带服务一条龙,做完了通常都是当场给钱,一般都是外汇券,会有人交到财务也就是我这里。

而我的工作也就相应的简单。按照正常的程序,这个出纳每天的工作应该是这样:一大早餐馆的收银员会上来财务室交一次钱,是昨天下午营业收的钱,有支票也有现金,我的任务就是核查现金和支票总数和同时交上来的水单,核对无误后就都扔到我保险柜里,然后就可以把这些制单,很简单的借方现金银行存款贷方收入就行了,但是是四本帐,因为外汇券是不能和人民币混着记的;有时候两个采购员会来拿支票,这个也不复杂,往往他们已经拿到总经理的批复了,我开支票,主管给盖章就行了;下午刚上班的时候,餐馆的收银员会再上来财务室交一次钱,这个就是上午营业收的钱;我同样制完单连同上午的单交给主管审核,当天的主要工作就结束了。通常快下班的时候,我就应该去趟银行,把当天收的人民币现金和支票存进银行里。而外汇券现金和支票,则是攒个几天去趟阜成门那里的中国银行去存。

人民币的开户银行在东大桥,大概就是现在蓝岛东边那个叫世贸天阶的地方。这个离我们餐馆有点远,骑车得20-30分钟吧,所以应该是单位派司机班送的。但每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司机班是不爱出车的,那年月司机还是很牛的,连领导有时也要照顾他们的情绪,所以我们财务通常是不麻烦他们。于是我经常拿个塑料袋,里面装上几百现金和几张支票骑车去银行了,到银行办完事情,就直接下班回家了。不过,我可不是天天去。我发现我们主管也很少管大家,很少盘我的现金库。所以,有时候我好几天都不去银行,通常都是手头有支票快到期了,才去一次。

工作中比较烦人的就是月底了,要结帐了,所以怎么也得盘一次现金库。做出纳,都说要日清月结,我是没有日清,所以到月结,经常有现金对不上的情况,不过每次最终都能把数凑上。银行余额调节表我也做,但好像做了没人看,没人看,我就马虎着做,到离职的时候,还真发现点问题。

所以做了这么多年之后,尤其是开始自己也当了主管了,我对下属的工作还是盯的比较紧的,不是每月抽查,也得每个季度抽查,

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是我上班后最悠闲的时光了,从心底感觉到悠闲。因为那会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分到事业单位,按规定是5年内不得离职的,否则要赔钱给单位,还会失去“干部身份”,所以当时就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了,想先混上5年再说吧。

另外,工作了一段时间,又听了很多说法,说我们这些大学生就是到基层锻炼的,一般一两年后就会被外交部选上,派驻到咱们中国的驻外使馆去,运气好的第一次就能去美国啊欧洲国家什么的,运气不好的,可能会被派到非洲国家,但据说非洲国家风景都很好。

像我们军训的时候带队的领队,第一次出国去了埃及,待了四年回国。回国后外交部就分给他一套2室1厅,在永安里那里。他在部里晃了2年,结了婚后,又被派到美国了。去美国时,他的级别已经可以带家属了,所以他老婆和他一起去的。他家里还挂着张他和老布什总统的合影。陪着我们军训了半年,回来待了段时间,听说他被派到欧洲的一个国家使馆去了。

我记不太清了到底是什么级别可以带家属,好像是第二次出国并且是二秘以上吧。那

时候咱们这方面的政策还很不人道呢,初次出国级别不高的,即使结婚了,配偶也是不能跟着去的,更别说孩子了。有时候一去就是4年,中间好像只有一次探亲。我在餐馆的时候,就有一个厨师30多了,孩子都5、6岁了,终于熬到被派出国了,是个非洲国家,比较富裕的那种。可是这老兄呆了不到3个月就回来了,是他自己要求回来的,他回来跟大家说,他特想家,想他孩子,想得夜里自己在床上掉眼泪。当然,夫妻分居也是个问题。

像我这样的会计系毕业生,到了使馆都是会计兼采购,可以自己开车出去,不像其他使馆工作人员,是不能随便离开使馆的。听一些早几届的人说,去驻外使馆其实挺没意思的,但能攒钱,而且攒的都是美元,因为在国外纪律很严,不能随便外出,没花钱的机会。攒的钱到回国的时候,能搞到好多买电器大件的指标(年轻点的估计都不知道“指标”这事,问问家里年长的人都是知道的)。

这些事情多少影响了我,让我觉得也许留在这个地方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不就是熬时间熬资历吗,这个难不倒我啊。熬到差不多,就能出国、分房、带老婆周游列国、挣美元、买进口电器,看来还是挺不错的。这些想法让我当时一直对没能去那家跨国制药公司而耿耿于怀的心情得到些许的平衡,也就打算这么干下去了。

也正因为这样的心态,我的生活呈现了一种奇怪的两面性。一方面,是积极的方面,就是既然在这里干下去了,就要干点名堂出来。于是开始想着怎么能够把自己的所谓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让这个餐馆的财务工作因为我的到来有了质量的改变。而另一方面,就是消极的方面,就是反正我已经是这里学历最高的,没什么压力和动力,能够让我想起去提高自己的实力,增强自己的技能,这个方面,让我白白浪费了1年多的大好时光。

作者:accountaccount 回复日期:2008-10-8 12:59:00

LZ,能否具体谈谈会计这个职业,什么专业知识是最核心的?

比如说,

1. 你和一个没做过财务总监的但是很聪明的人(当然做过5.6年的会计),一起去面试新的职位,在除了待人处世等经历经验之外的知识方面,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

2。LZ 呆过四大或当初六大,你认为,一个没去过四大工作的人,有什么知识是永远不会知道的。

简单点说,你觉得你有什么知识是一个财务经理,财务主管,或一般财务人员所不知道的。

我做了5.6年会计,外企一般人员,公司平均每年换一次,见过的财务总监二十个左右(外企)。说实话,混到现在工资也不怎么样。现在这家是个欧洲小公司,主管能力一般,有事我撑着。从行业上说,做过制造和贸易。

给我的背景资料,是希望请lz更有针对性的回答我的问题。

不是广告贴,目前准备转行,只是想了解一下,哪天我自己开公司招个财务总监,总不至于,自己不知道找什么人。呵呵!

++++++++++++++++++++++++++++++

看了挺多回帖,觉得压力挺大。因为我写贴的初衷是有感而发,觉得自己若干年走了很多弯路,到现在还不成功。于是写些东西,给年轻点的同志们最好能有点借鉴的作用。但不知怎么大家都觉得我是“成功人士”了,如果我是成功了,怎么会称自己是“混”啊!

这位朋友也是啊,提了这么个命题“什么专业知识是最核心的”,让我真的是不知如何解答了,说真话,对我难度大了这个问题。

我只是说说我自己的感觉,因为我不成功,但是我周围确实有不少牛人,也包括财务这个大方向上的牛人,我在我自己的立场上解读过他们的成功。

我觉得你说的会计这个职业,先要有个定义,如果是狭义的会计,就是做帐,我觉得核心的知识就是各种各样的会计准则、税法、合同法等等相关法律了,知道这些,就足够去做一个好的会计了。

如果是广义的呢,就还得包含财务管理了,财务分析啊,搞些财务模型之类的工作,这些工作呢,要求的知识就比较杂。因为这些工作要做的好,不光要了解会计上的知识,不光要知道财务那些什么公式模型,重要的是你还得了解你所在的行业,得了解整个经济大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当然,你做会计也好,做财务也好,往高层次做,这些技术知识以外的因素在你的工作中的重要性也相应增加。比如你给一个想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做CFO,你的学历背景、英文程度、在投行的人脉、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对潜在投资者的影响力这些因素其实比会计或财务的知识就要重要得多了。

我不觉得有什么技能或知识,是四大的人独享的。没干过四大的人,当然也没干过其他咨询行业的人,只是比干过的人多了一些遗憾吧,因为你在四大久了,做的项目多了,很多都是些大公司,如果你是个聪明且好学的人,在审计这些大公司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不光是财务方面的。如果只在企业里做,这样的机会是比较少的了。

具体结合这位朋友,不知道你为什么要一年换一个工作,这个你知道,公司招聘的时候,一般对频繁跳槽的都会有看法,尤其是做财务的。所以有可能的话,还是慎重跳槽。如果暂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如就先找一个随便干着,毕竟我们还得吃饭啊。然后同时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实力,也许是出国读书啊,也许是考个ACCA啊,或者提高英语水平。

如果将来你自己开公司,找什么样的人,也要根据公司的规模和规划,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从积极的方面说,我在餐馆工作的1年,做了3件事,觉得还是有点意义的。

第一件事,就是提议增强财务室的安全,给我们财务的屋子加了个柜台。现如今,说到财务部的安全,应该都不是指现金或支票的安全了,应该重视的是信息的安全,因为财务数字是公司的核心机密之一。不过因为会计电算化了,信息都是储存在电脑或各种存贮媒介中,这些东西一般的偷窃行为也不会有兴趣的。估计唯一在物理上还特别需要保存的就是增值税发票吧,那东西丢了,还是有些麻烦的。

但十多年前就不同了,尤其对我们这个餐馆来说,很多的业务都是通过现金来结算的,现金还是很多的。其中最大项的现金来源就是卖烟。

熟悉烟草业的人都知道,在咱们国家烟草是专卖的。怎么专卖呢?具体的运作我也不是特别的明白,给大家介绍一点表面的东西吧。比如你是生产化妆品的,理论上你是可以直接生产完了卖给最终消费者的。当然,实际上没有厂家会这么做,因为这么做销售的效率太低了,通常生产者会把东西卖到各种渠道,类似什么总代理啊什么的,一级一级的下去。但烟草制造企业是不能这么卖的,他只能把烟卖给中国烟草总公司,烟草总公司再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当然,咱们加入了世贸组织了,今后这种专卖制度能否继续可能是个问题。据说目前全世界实行专卖制度的只有中国和北朝鲜。

之所以有这种专卖制度,可能跟烟草这种商品本身的特性有关吧。香烟这种产品利润高,危害大,呵呵。既然烟草制造企业受了这个限制,烟草销售的也当然不是谁都可以做的。你要想卖烟,你得有烟草销售的牌照。现在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了,但过去,你卖进口香烟就是俗称的外烟,你还得有专卖的牌照才能卖呢。你要是没这个牌照,你的进货渠道就只能是走私了,这个可就违法了。

而我们恰恰是个外事单位,所以自然就有了卖外烟的牌照。但是其实我们卖不了那么多的烟。不过社会上有人想卖,又拿不到牌照,他们就会来找我们。通常我们去正规的渠道买到烟,考虑上税的因素在加个几个点卖给他们。他们通常都是私营的,没支票,所以他们来给我们交钱的时候都是给现金的。一般这种事情一个月平均1到2次,交易额少的三、四十万,通常五、六十万,最大的一次有一百多万,全是现金啊!

平时点钱的事情都是出纳干,但收烟钱的时候,就是整个财务都得帮忙了。几十万的现金,真正100元面值一捆的没多少,点起来工作量很大。点完了,找两个大旅行袋一装,坐上单位的车就去银行。到了银行对公的柜台,把包往柜台上一扔,还得跟后面排队的说你们换个队吧,这钱多。通常大家看到这两大袋钱,都不知我是干什么的,那会,年轻的我心里居然还有点虚荣心得到满足的快意,哈哈。

还说回点钱这事,通常财务点钱的时候,别的部门的同事就不来了。但还真有少数人,闲得慌偏这时候进来溜达。他看你点钱,他也不捣乱,就在哪儿看着。这个比较让人烦,即使是同事,在潜意识之中你也想防着点。这对点钱的效率还是有影响的。因为这个原因,我也提出来财务这个屋子是不是不能随便让人家进啊。可大家说都习惯了,在门口贴个纸“闲人免进”也不合适啊。我就想要不咱们弄个柜台吧,去局里办事的时候我看局里出纳那

屋就是有柜台的。想法提出来,主管也同意。于是就向我们上级主管餐饮的处级单位申请,很快也批下来了。

大概过了一个月,柜台弄好了。从那以后,其他部门的同事到了财务这屋,都不好意思绕过柜台进屋里了。财务工作的环境有了一点改善。其实不光我觉得点钱的时候周围清净了不少,其他同事也享受到了好处。过去月底结帐,满屋子都是制完的单子,还没装订,来来往往的人多,就怕丢。现在好了,单子放在柜台后面,别人是接触不到的了。

这件事最终能办成,还是我们财务主管的面子比较大,八卦的说,她和我们上级的处长关系很好,这让这件事比较容易。但做为提出这个主意的人,我也是很高兴的。2月份到这个地方上班,9月份左右柜台建成。我的意见居然被采纳,让我觉得还挺有成就感的。

发贴前,说几句题外的话。

原本发帖的目的,是想给年轻的同行们说点我的教训,供大家借鉴。不成想写起来了,有点刹不住,有点写的像个回忆录,严重跑题且有掺水的嫌疑了。而且,写的量大,花的时间就多。这几日写的多一些,是因为公司这几天确实不忙,上班的时候也能有点时间。但从下周起,我要外出参加培训和开会,然后回来公司就进入做下个年度预算的进程中了,工作越来越忙,估计能写的时间不会像现在这么充足了。

所以,往下写,可能关于我个人经历的部分线条就会粗一些了,尽量把和会计和财务职业相关的事情多写些。前后文详略程度也许看起来有点不适配,请大家谅解了,毕竟不想抻得大家天天来看,却老看不到值得看的东西。

¥¥¥¥¥¥¥¥¥¥¥¥¥¥¥¥¥¥¥¥¥¥¥¥¥¥¥¥¥¥¥¥¥¥¥¥¥¥¥

第二件事呢,就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名义,鼓动单位买了电脑,这个是餐馆历史上第一台电脑,哈哈。

电脑在今日,很小的公司都得好几台,但那会是90年代初啊。我上大学的时候,做为选修课,学了点那会那个简单的basic,觉得很好玩。不过,那个时候电脑是个超大件,家里买不起,所以毕业后一直也没机会再用了。

那会用友软件刚起来没多久,金蝶还没有呢。但听一些用过的人说,确实是很提高效率的。那个时候电脑确实是高科技啊。我当时就觉得我们财务的效率挺低的,没什么很复杂的工作,却那么多人做。查个什么数,还得翻箱倒柜找以前的凭证,不好。因此,推动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成了那个时期我给自己定的个人小目标。

其实后来想起来这个事情,我就觉得其实从那会开始,我就应该明白自己其实不是个做会计的料,我应该去做咨询。我到哪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人家挑毛病,然后赶紧提出一个建议,希望立刻实施,并马上能看到我来到后这个地方起了明显的变化。但一旦开始让我做程序性的工作,我就马上没了动力。

买电脑比做柜台成本高多了,但我们主管也照样把这个事情搞定了。很快一台电脑就安装在我们财务室了。我忘了是286还是386了,反正操作系统还是DOS的。电脑来了,但用友这些软件却迟迟没能装上,现在想来,其实大家不一定真的那么想提高效率,真的提高了,有的人可就没事情干了。所以我们通常就是拿电脑里早期版本的WPS打些表格类的东西,当然是很费力的打,DOS版本的WPS不是很好用的。除了打表,就是打游戏了,那会的游戏都简单。大家都喜欢玩的是俄罗斯方块。当然,最高的分数都是我打出来的,^_^。

柜台装了,电脑买了,我在餐馆也工作了快一年了。按说其实大家对我也挺好的,平时就经常鼓励我,说我聪明又年轻,将来在局里也会有发展,再出了国,以后就是外交部的人了。我也确实一度挺满意当时的状态。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以及外面形势的变化,让我的心还是开始不安分起来。

大概是我到了餐馆工作一年后吧。某一个早上,餐馆的一个收银员上来交款。我在这个餐馆期间,先后和5个收银员打过交道,都是餐馆的服务员转了做这个工作的。这5位,都挺有意思的,不过这里就不多说了。那天上来的,是一位岁数比较大的,40多岁了吧。她交了钱,跟我说,我们没零钱了,你给我换点。我觉得换就换吧,把保险柜里的都换成整的,我还好盘库呢。

打开保险柜,发现其实我零钱没多少,就想把这些零的都换出去就行了。谁知收银大姐说不够,不够我也没办法啊。她立刻不高兴了,口气挺硬的说,那你去银行给我换去,没零钱我们怎么工作啊。我那时年轻啊,也就顶了她,我说银行那么远,我怎么换啊。就这么话赶话吵了起来。我们主管看了,赶紧打圆场。这大姐声音是越来越大,把整层其他部门的人都招来看热闹了。主管不让我说话了,那我就不说,坐下看我的书。那大姐吵了会,旁边又有人劝,呆了会就走了。我以为这事情就这么算了。

到下午,我们主管莫名奇妙的消失了1个钟头。她回来就直接跟我说,小L,事情闹大了,LMC要开除你。LMC就是我们总经理。原来这收银大姐回到餐馆,又挨门去说了,连比划带夸张的,还专门去总经理那里告状。我一大学生,在餐馆这个环境,本身是个另类,也许很多人不是很喜欢我,我上面又没人罩着。发生这事,我是直接暴露在各种火力之下了。

我们主管是有处长罩着的,总经理平时不能把她怎么样。出了这事,找个借口,把她给训了一顿。她也一肚子气,让我自己找总经理去解决吧。猛一听这事,我还挺害怕的。其实我不怕他开除我这事本身,开除我我正好一分钱不用赔,赶紧找外企工作呢。我害怕的是这种结局俺爹妈接受不了,怎么工作好好的被开除了呢?这再给我上纲上线,我是比较烦的。

这个事情发生在现在的企业身上,我也许就得立刻走人了,当然根据劳动法公司还得给赔偿什么的,但我让总经理那么不高兴,也确实没法混下去了。但在那会在那个单位,总经理其实拿我是没办法的,因为我可是正经的“国家干部”身份,我政治上也没犯错误,经济上也没问题,就因为一个争吵加上对业务工作的支持不够,他是没法开除我的。真要

开除我,他还得费不少事情去解释呢。我想总经理也是明白这些道理的,所以当我去餐馆他办公室找他的时候,他到一点儿都没有生气的脸色了,只是一个劲的批评我年轻不懂事,不尊重老员工,对业务支持也不够,要我这个大学生放下架子(我其实一点儿架子都没端过,因为我没架子可端)。最后他要求我找到那个收银大姐当面道歉。好,我脸皮也厚,想想也不能吃眼前亏啊,就去餐厅找那个大姐道歉。那大姐看我态度挺好,也拉不下脸了,直说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什么的。这事就告了一个段落。

但对我来说,这事还真让我想了不少。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我一直记着一个事情,就是财务的人毕竟不是给公司挣钱的,在财务和业务部门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财务不是100%的正确,最后输的通常是财务。这件事上,其实前任出纳是都去银行换些零钱放保险柜里存着。但我们交接的时候,他没跟我说这件事,我经验少啊,不知道啊。干了一年才碰上前台没零钱的事情,结果就出了问题。如果说我没什么错的话,至少财务也有错,说明交接工作做的不好。所以这事财务完全没理了。

有的人会说,我们公司的财务就很强势。其实,你好好想想,通常强势的财务都有个强势的财务负责人,而这个人要不就是老板亲信(小企业),要不就是一个空降兵,是董事会请来看着公司的(大公司),本质上财务自己还是很难强势的。真正做财务的人能够硬起来说话的地方,大概就是在会计师事务所了,因为在那里,做审计的人是给公司挣钱的啊。我后来在六大,就曾经因为财务部门不给我报销一笔住宿费,跟他们吵了,我是做业务的啊,最终他们财务斗不过我们做业务的,还是给我报销了,这是后话。

这件事过了就过了,比这个事更让我郁闷的,是工资上面我的不平衡。前面说了,我是整个餐馆学历最高的了,但我的工资直到我离开,都是全餐馆最低的。我的工资,基本工资不一定最低,但其他的东西就很少了,工龄也短。而餐厅的服务员,很多也不到20岁,各种补贴带加班,平均一个月都要拿到250左右,级别高一点的,都要3、400。财务的同事们,因为工龄啊各种补贴,也都少的200多,多得300。而我呢,平均下来每月150左右。原本想,也许熬到出国,挣的也许就多了。但那会外资企业多了,不少认识的人进去了,挣的不少,让我觉得出国不应该是唯一的路。我一小学同学,学电脑的,当时进了一家外企,在国贸那边,一个月800。而我们餐馆以前有个人,辞了职,连“国家干部”身份也不要了,去了一家外企的北京代表处,说一个月能拿到1500左右,当时对我都是天文数字了。

因此,想要离开的愿望开始在我心中萌动了。

而最终促使我离开的,还是觉得经济的大环境变了,机会越来越多,而我在这个餐馆里,做着财务工作中最低端的出纳工作。财务的同事们,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我的。做为年轻人,还是想有点作为,更想通过拿到高薪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前面提过跟我一起分到这个单位的大学同学毕业是找了家六大,学校却没让去。她在那年3月,又被中国惠普录取了。这回她和局里好好谈了谈,据说赔了钱,局里居然就放了她了。

到了4月份,餐厅的总经理高升了。新的总经理想要丰富大家的生活,给大家开了个交

谊舞培训班,每天下午的时候在我们餐馆的地下舞厅教大家。我年轻脑子好,身体也不像现在这样笨重,学得很快。后勤部门的大姐们都愿意和我配对跳。一个下午,当我在舞曲声中旋转的时候,我忽然从心底涌起一种对自己的憎恨。餐馆外面,我的同学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正在打拼的时候,我却在里面歌舞升平的浪费青春!

当天晚上回家,我就写了自己的简历,准备投放出去,我不想再等了。

当时网络还没兴起,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是最主要的途径了。我那几天天天翻北京晚报,找有招聘会计的外企。很快就有了面试的机会。

先说说我去一家地产公司的应聘吧,我说这个事是想告诉大家,有的时候应聘者也要强硬,不要跟有些无聊的招聘单位浪费时间。

这个公司的广告是说招个会计,要1-2年工作经历,本科毕业的。我去了,先做了些题,很容易的一些会计处理的分录而已,然后一位男士见了我,说答得不错。接着我先说了我的经历,然后等他发问。他开口就说,你愿意做出纳吗?我说不愿意,我想当会计,多学点东西。然后他就说,其实出纳才是财务中最重要的职位等等等等。我就问,您是不是觉得我的能力不够做会计?他说不是,他是觉得我做出纳比较合适,而且出纳工作更重要。我就问,在您这个公司,是出纳的工资高还是会计的工资高呢?他楞了一下,说当然是会计。我就问为什么更重要的职位工资却比不那么重要的职位工资低啊。这个嘛,他就支支吾吾的又讲了一堆不着边际的话。就是到今天,我也不明白这个公司和这位男士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说就谈到这里吧,还有其他的面试者。

过了2天,这个公司又打电话(打的我家旁边的传呼公共电话)来说要谈谈,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出纳这个职位,我坚决的拒绝了,不想和他们浪费时间。

那一段时间,密集的面试了几家,有两家是最后给了我录取通知了,就是offer了。

一家在建国门的国际大厦,是一家中美合资的建材公司。说是合资,但面试我的人事和财务的都是地道的中国人,整个应聘过程除了用英语笔试了些会计科目和分录,面试都没用英语。去了两次,第二次去的时候财务的经理见了我。一位女士,看着30出头。觉得他们公司的人对她挺尊重,可能有比较硬的背景或后台吧。

去了两次,第一次人比较多,笔试的时候大概见到10个,第二次去,等候的会议室里只有3、4个人了。我是最后一个进去面试了。面试完,那财务经理就说,我觉得你挺合适,就是你了。当时就说了待遇,每个月1200。那会还没什么五险一金什么的,也就没谈那么多,只是说最好把档案调到他们公司,这么说看来还是挺正规的公司了。至于为什么当时就定了我,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难道还是因为我一身西装笔挺的形像吗?难道我是师姐杀手,哈哈,可是不应该有这么矮胖的杀手吧。

不管怎么说,心里是高兴的。至少觉得从薪酬上说,我觉得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价值。1200在当时不能算高薪,但也相当不错的了。至少我认识的一个30多岁的学长,在国内一家顶级的旅行社做部门经理,每月不过600。

回了家,家里人告诉我有个律师事务所打电话让我去面试。那会没多少人了解会计师事务所,都说成是律师事务所。而且我那会也不知道六大到底是怎么回事,还问过别人六大是都在哪个省,是不是国营的?因为拿了那家合资公司的offer,其实心里就不是特想再去面试了。可转念一想,作为个会计专业的学生,我对会计师事务所一点都不了解,不如去看看吧。

转天又穿着我的“高级毛料便服”杀奔了那家六大,为了方便叙述,我就管它叫AAA吧。准时到了那里,发现有好几个人再等,心里因为有1200元的工作在手,不是很着急,就很平静的坐在那里等了。每个人面试的时间平均大概20-30分钟吧。但有一个哥们例外,面了得近一个小时,说话声音也很大,外面都隐约能听见,好像再说他怎么看好AAA,他也有志向于审计事业什么的,但后来上班的时候,没有见过他。

这里插一点话,很多去面试的人,往往根据面试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自己通过面试的可能性,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时候,面试的时间长,是因为那个面试官当天的时间都安排面试了,面试结束得太早他也没事干,因此有经验的面试官,往往会趁这时候和应聘的人聊聊天,了解一下其他公司的运作啊,其他行业的情况啊,总之,给自己长点见识啊。所以如果面试时间长,你也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不要盲目乐观。另外,我自己现在经常做面试,也和别的同事一起做过面试,交流过一些看法,我发现不少面试官其实往往是在面试的前5分钟就决定了面前的这个人是过还是不过了。剩下的时间,就是他证明自己的看法的过程。很少有一开始印象不好,而后印象转变的。这个你说他不够科学不够客观吧,也对;但也不对,因为合格的面试者也许确实气质里面就透露出某种东西,让面试官感受到了而已。

另一方面,我个人是相信人是有气场的。两个人气场合,在一起待着就比较舒服,不合,就很别扭。所以有的时候你就是和一个陌生人待在一起,也许很快两个人就熟了,聊的满投机。反而和一个熟人,单独相处却发现话很少,很尴尬。面试官和应聘者,我觉得也有这种因素在里面。

作者:503331 回复日期:2008-10-9 15:55:00

楼主,非常喜欢您的行文风格,文如其人,所以我相信你一定是这样的人:淡定、从容、直率、睿智。我是一个已毕业三年的本科生,大学学的是物理学,说实话,大学里几乎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经过几次换工作,现在在一家国家单位里做着非常无聊、没有技术含量、看不到前途的工作,更可悲的是,我还是合同制的。所以,我对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不满,希望能学习一门技术,并在这个技术好好发展,做到最强、最精,以体现自己活着的价值。

可是,一直困扰着我的是,我不知道应该学什么?既要自己感兴趣,又比较有前途的。我对数学一直都比较感兴趣,英语也有不错,不过几年没用有些遗忘了。因为数学不错,所以感觉学会计应该会感兴趣,但事关重大,对会计也不是很了解,就一直没有下决心。可是一天天的虚度光阴,我觉得非常恐慌。个人性格比较内向,朋友不多、智商中等、

情商较低、做人比较正直、善良。如果楼主能对我的职业生涯给点建议,我将非常感谢。也许您的几句建议就能改变我的人生,泣血拜求!

++++++++++++++++++++++++++++++++++++++++++++++++++++++++++++

这位兄弟,首先我不是个职业规划师啊,怎么能够几句话就改变你的人生呢?即使我是,也不可能。

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还是需要你对自己的情况做了冷静的思考,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

作为一个做财务的,我实际是不喜欢财务工作的。因为财务入门容易,但真往高水平、高层次去做,就很难了。我在以前回复的帖子也说了,越往高其实对财务以外的要求就越多了。

既然你才毕业3年,我想你今天不过25岁左右,选择还是很多的。但只从你给的资料里,我也确实没有能力有的放矢的给你提什么好的建议了。

如果你非要我给你个建议的话,我就给一个,但真的不知是否适合。你说你英语不错,那我建议你重拾起来,干脆好好复习,看看能不能出国读书去,读个好的MBA也可,或者继续你物理的老本行。但时机是否合适我就不太清楚了,因为现在全球经济不好,很多人暂时没有了个工作,没准都会选择先回学校读两年书呢。所以,你最好还是再请教高人指点一下吧。

作者:jxvane 回复日期:2008-10-9 20:44:00

楼主好,在前文你谈到四大已经不再那样闪耀了,出来工资加倍也是很不现实的想法,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但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那现在刚刚进四大的人,该如何规划呢,是不是应该换一个工作,还是认真的学习一下再说,

另外,现在做的是大项目,没有像你说得小项目那样全面学习的机会,怎么样呢?

楼主怎么看待金融业的会计呢?

呵呵,希望能够在楼主日后的文章看到相关的内容,十分感谢!

+++++++++++++++++++++++++++++++++++++++++++++++++++++++++++++

我离开四大已经十年有余了,所以实际上四大的现状我不是很了解。对四大的看法,基本上都是我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和四大的人接触后形成的。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面试官,见了不少四大的年轻人;另一方面我离开四大后呆过的公司,审计师都是四大,每年的年审都要和他们打交道。因此,我对他们的看法也难免有偏颇和以偏概全的地方。

说到刚进四大的人,该如何规划,我觉得还是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其实我认识的一些人中确实有本身实力很强,也很聪明,但就是不太喜欢或者说不太适应审计这个职业的。这样的人呢,当然还是尽早换个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为好了。

但对大多数普通的人呢,如果能在四大里面真正好好地做上5年左右,我觉得出来以后,应该在技术层面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至于说大项目小项目,这个情况也不是绝对的。我也说了,越往高了做,其实会计财务技术层面的东西就越不重要了,而是其他一些东西,大概是情商那类的东西加上人脉啊,对大趋势的把握啊等等。而这些东西的积累和历练,往往做大的项目获得的会更多,毕竟你做了行业前几名的公司的审计,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在你审计的过程中逐渐加深,这些“虚”的东西,往往在你坐到高级职位的时候会有帮助的。

至于金融业的会计,我是完全不懂,还希望比较了解的人给大家扫盲一下了。

作者:mknife 回复日期:2008-10-10 9:49:00

楼主你好,看了你文章感慨颇深,现在工作了一年多点,感觉很迷茫,没有一个方向,一毕业就进了一家外企做成本,不需要多高的专业知识,按着原来人的做法做就是了,后来由于人事变动,费用也归我做了,后来就除了往来;现在感觉什么都做了,又好像什么都不会,开支票,开发票,装订凭证都不会,更不用提报税什么的,总感觉像悬着一样;每个月都一样就那些凭证,帐一结,报表就出来,压根没人看,财务部很不受重视,形同虚设;想离开做点实际的东西,期待楼主给指点指点以后我该怎么办?

++++++++++++++++++++++++++++++

我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就随便说了,不合适的话不要在意了。

像你这种情况啊,通常是两类人。一类是确实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因为能力、见识、学历、周围的环境甚至于地域的问题,使人的思考能力不够,导致自己很茫然,看不到任何的出路。要是这种人,其实关键就是要换个环境或找高人指点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还有一类人,看起来是不知道自己怎么办,其实内心深处是知道的,只是这种人不爱吃苦,就是那种想法多,行动少,走哪条路他都觉得难啊、累啊的。如果是这种人,还是要好好想想,自己就打算这么混了,将来老了像我一样后悔呢,还是现在先去吃点苦,将来能有起码让自己满意的收获。

不知这位朋友是哪一类的?

作者:风劲又寒秋回复日期:2008-10-10 11:24:00

楼主好!我年近三十,现正处于职业选择与规划的关键时期,非常迷茫,希望得到楼主的指引.

先说说我的情况:98年中专财会毕业,02年开始接触财务工作,至今都是在小企业

做会计,其间负责过人事及办公室管理工作,两次报名参加过职称考试,不喜欢财务也没想

往财务方面发展都弃考了.现在财务专业和行政管理只能说有经验,能力都只有一般,都不

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下去了?想了很久,考虑到我的性格直爽不适合做人事行政,除了财务

没有比较熟悉的,决定还是往财务方面发展,现在我辞职了,准备去会计师事务所从基层做起,两年后拿到大专学历,考CPA,转到企业做财务.

楼主,对我的选择与规划,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非常谢谢!

++++++++++++++++++++++++++++++++++++++++++++++++++++++++++++

规划的好坏,要看是不是适合你个人的发展了。不过年近30岁,还从会计师事业所底层做起,可能对你有点亏了。其实除了那种软件开发之类的工作,是完全拼技术的,很多其他工作,不光是财务,人事、行政、销售、市场,甚至于BD类的一些工作,和经验有很大的关系。你工作了快10年了,要善用你的经验。做这些事情,光有智商不够的,情商很重要。

说回在AAA的面试吧,大概等了得有一个多小时才轮上我了。进去发现是挺小的一个办公室,一男一女,男的是香港人,女的是大陆人。我照例是把简历背了一遍,不过他们让我用英语。背完了,他们改用中文了,问我了解不了解AAA,我说以前完全没听说过,以为是国营单位呢,但刚才等的时候看了小册子,原来是很大的一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他们又问,你考注册会计师了吗,我说那东西难度很高吧,我想应该过两年再考。他们就问如果进了这个所,所里让你考,你考不考,我说考啊,那就试试看吧。他们互相看了看,好像就没问题了,就说谢谢你来面试,我们还要面试其他人,如果合适我们再通知你之类的话。

我就出来了,看了看表,大概总共7、8分钟。我想,这个是看来没戏了。想想那个1200元的工作,我没一点沮丧,高高兴兴回家了。

和那家合资企业说我2个星期之内上班,因为要交接一下,其实那用那么长时间,就我干那点活儿,半天就交接完了。其实我是不知道怎么办辞职,不知道局里会不会放我走。

第二天上班,找了个人少的时候跟我们主管说了。平时主管经常对我说,小L走吧,在这儿干有什么意思啊之类的。可我真提出辞职了,她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因为那是个事业单位啊,那么多年好像还没辞职的,只有调动的。她就跟我说,她支持我,但该怎么办手续,她一概不知。我就给局里人事处打电话,都不知道谁接的,反正听我说完后,态度就变了,说怎么都要走啊,现在都不能走,赔钱也不让走之类的,让我好好工作,别折腾。我有点晕了,完全没了主意。想了一天,还比较茫然。

而第二天一早刚上班不久,电话响了,那边问LXG在吗,我说我是。那边就说,我们是AAA,通知你被录取了。当时办公室里还有别人啊,我就“啊、啊”的一直没正经说话。不过现在想来,我也够大胆,把单位电话留在了简历上。到了中午,办公室没人的时候,我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