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提高题

7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提高题

7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提高题
7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提高题

6. 若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大31°20′,则这个角大小为__________,其补角大小_______。

7. 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若∠AGB=90°,则∠AFE=__________度。 8. 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使得AB=5cm ,BC=3cm 。 如果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那么线段DB 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 9. 如图,点A ,O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OB=40°,∠COD=28°,OD 平分∠COE 。求∠DOB 的度数。

10. 一个角的补角与20°角的和的一半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

第2题图 A

E D

B

F

C

结果某学生得分为76分,则他做对题数为 ( )道 A.16 B.17 C.18 D.19 3.∠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3=________. 4.已知轮船在逆水中前进的速度为m 千米/时,水流的速度为2千米/时,则这轮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是 千米/时

5.金佰客超市举办迎新春送大礼的促销活动,全场商品一律打8折,宋老师花了992元买了热水器,那么该商品的原售价为_ ___元.

6.假设有足够多的黑白围棋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一行

请问第2007个棋子是黑的还是白的?答:_ ___.

7.若∠AOB=∠COD=

6

1

∠AOD,已知∠COB=80°,求∠AOB、∠AOD 的度数.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m+3)x |m|-2+6m=0…①与nx -5=x(3-n) …②的解相同,其中方程①是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m+x )2000·(-m 2n +xn 2)+1的值.

4.某一家服装厂接受一批校服订货任务,按计划天数进行生产,如果每天平均生产20套,就比订货任务少生产100套,如果每天平均生产23套,就可超过订货任务20套,问这批服装订货任务是多少套?原计划多少天完成?

线段与角习题精选

1、如图,,,点B 、O 、

D 在同一直线上,

则的度数为

A )

(B

(C

D

2

、如图,已知AOB 是一条直线,∠1=∠2,∠3=∠4,OF ⊥AB .则

……

(1)∠AOC的补角是;(2)是∠AOC的余角;(3)∠DOC的余角是;(4)∠COF的补角是.

4、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 OE

∠是直角,OF平分AOE

∠,

34

COF

∠,求BOD

∠的度数.

5、如图,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的平分线,若

∠AOD=14°,求∠DOE、∠BOE的度数.

6、如图10,将长方形纸片沿AC对折,使点B落在B′,CF平分∠B′CE,

求∠ACF的度数.

7、把一张正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700,则∠B/OG=______.

8、如图所示,已知∠AOB=165°,∠AOC=∠BOD=90°,求∠COD.

图10

A

C

B E

F

B'

第15题图

9、如图14,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 (1)若∠DOB 与∠DOA 的比是2∶11,求∠BOC 的度数.

(2)若叠合所成的∠BOC =n°(0

的补角的度数与∠BOC 的度数之比是多

少?

(1)求线段MN 的长;

(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厘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

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 b 厘米,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

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11、如图,已知C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D 点为BC 的中点,AB =10cm ,求AD 的长度。

13、有一张地图(如图),有A 、B 、C 三地,但地图被墨迹污损,C 地具体位置看不清楚了,

图9

A D C

B E

但知道C地在A

地的北偏东30°,在B地的南偏东45°,你能确定C?地的位置吗?

14、如图8,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有A、B两个观测站,在A地发现它的北偏东30°方向上有一条渔船,同

一时刻,在B地发现这条渔船在它的北偏西60°方向上,试画图说明这条渔船的位置.

15、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

(1)若∠AOC=∠AOB,则OC的方向是___________;

(2)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OD的方向是_________;

(3)∠BOD可看作是OB绕点O逆时针方向至OD,

作∠BOD的平分线OE,并用方位角表示OE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4)在(1)、(2)、(3)的条件下,求∠COE。

18、(1)棱长为a的正方体,摆成如图所示的上下三层.请求出该物体的表面积.

(2)若依图中摆放方法类推,如果该物体摆放了上下10层,你能求出该物体的表面积吗?

19

(一)数线段——数角——数三角形

问题1、直线上有n 个点,可以得到多少条线段? 分析: 点 线段

2 1

3 3 =1+2

4 6=1+2+3

5 10=1+2+3+4

6 15=1+2+3+4+5 ……

n 1+2+3+ … +(n-1)=

()2

1-n n 问题2.如图,在∠AOB 内部从O 点引出两条射线OC 、OD ,则图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 D )个

(A) 3 (B) 4 (C) 5 (D) 6

拓展:1、 在∠AOB 内部从O 点引出n 条射线图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多少个? 射线 角 1 3 =1+2 2 6=1+2+3 3 10=1+2+3+4 ……

n 1+2+3+ … +(n+1)=

()()2

21++n n

类比:从O 点引出n 条射线图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多少个? 射线 角

2 1

3 3 =1+2

4 6=1+2+3

5 10=1+2+3+4 ……

n 1+2+3+ … +(n-1)=()2

1-n n

类比联想:如图,可以得到多少三角形?

(二)与线段中点有关的问题 线段的中点定义:

文字语言:若一个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那么这个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图形语言:

几何语言: ∵ M 是线段AB 的中点 ∴

1

2

AM BM AB ==

,22AM BM AB == 典型例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已知线段MN ,P 是MN 的中点,Q 是PN 的中点,R 是MQ 的中点,那么MR = ______ MN . BC=b ,则线段AD 的长是( )

A 2(a-b )

B 2a-b

C a+b

D a-b 分析:不妨设CN=ND=x ,AM=MB=y 因为MN=MB+BC+CN 所以a=x+y+b

因为AD=AM+MN+ND 所以AD=y+a+x=a-b+a=2a-b (三)与角有关的问题

1. 已知:一条射线OA ,若从点O 再引两条射线OB 、OC ,使∠AOB=600,∠B OC =200,

则∠A OC =____80°或40°________度(分类讨论)

M

A

D

B

M

C

N

所以∠MOC=

12∠AOC ,∠CON=1

2∠COB 因为∠MON=∠MOC+∠CON 所以∠MON=12∠AOC +12∠COB=1

2

∠AOB=90°

3.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COE ∠是直角,OF 平分AOE ∠,34COF =∠,

求BOD ∠的度数.

分析:因为COE ∠是直角,34COF =∠,

所以∠EOF=56°

因为OF 平分AOE ∠ 所以∠AOF=56°

因为∠AOF=∠AOC+∠COF

所以∠AOC=22°

因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 所以BOD ∠=∠AOC=22°

4.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 (1)若∠A = 60°,求∠O ;

(2)若∠A =100°,∠O 是多少?若∠A =120°,∠O 又是多少? (3)由(1)、(2)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当∠A 的度数发生变化后,你的结论仍成立吗? (提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答案:(1)120°;(2)140° 、150°(3)∠O =90°+

1

2

∠A

5.如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OC 、OD 、OE 是三条射线,则图中互补的角共有( B )对

(A) 2 (B) 3 (C) 4 (D) 5

6.互为余角的两个角 ( B )

(A )只和位置有关 (B )只和数量有关

(C )和位置、数量都有关 (D )和位置、数量都无关

7.已知∠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C )

A.12(∠1+∠2)

B.12∠1

C.12(∠1-∠2)

D.1

2∠2 分析:因为∠1+∠2=180°,所以

1

2

(∠1+∠2)=90°

90°-∠2=1

2

(∠1+∠2)-∠2=

1

2

(∠1-∠2)

21、已知:如图(6)∠ABC=30°,∠CBD=70°BE是∠ABD的平分线,求∠DBE的度数。

图(6)

22、已知:如图(7),B、C是线段AD上两点,且AB:BC:CD=2:4:3,M是AD的中点,CD=6㎝,求线段MC的长。

图(7)

提高测试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三点可以画三条直线………………………………………………………………………………………()

【提示】错的是第三句话,因为三点可在一条直线上,也可不在一条直线上,当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我们称之三点共线),经过这三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答案】×.

2.两条直线如果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它们就有无数个公共点…………………()【提示】两点确定唯一的直线.

【答案】√.

3.射线AP与射线P A的公共部分是线段P A……………………………………()【提示】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

【答案】如图:

显然这句话是正确的.

4.线段的中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提示】两点的距离是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答案】√.

5.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叫做角…………………………………………………()【提示】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

【答案】×.

6.互补的角就是平角………………………………………………………………()【提示】如图,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C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线时,所成

的角叫平角.平角是一个

..量数为180°的角.

【答案】×.

【点评】互补两角的和是180°,平角为180°.就量数来说,两者是相同的,但从“形”上说,互补两角不一定有公共顶点,故不一定组成平角.所以学习概念时,一定要注意区别它们的不同点,以免混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7.如图,图中有________条直线,有________条射线,有________条线段,以E为顶点的角有________个.

【提示】直线没有端点,可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可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有

两个端点,不延伸.直线上一点将一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是线段.

【答案】1,9,12,4.

12条线段分别是:线段AF 、AD 、FD 、DC 、DB 、CB 、BE 、BF 、EF 、CE 、CA 、EA . 8.如图,点C、D 在线段AB 上.AC =6 cm ,CD =4 cm ,AB =12 cm ,则图中所有线段的和是________cm .

【提示】1.数出图中所有的线段;2.算出不同线段的长度;3.将所有线段的长度相加,得和.

【答案】40.

9.线段AB =12.6 cm ,点C 在BA 的延长线上,AC =3.6 cm ,M 是BC 中点,则AM 的长是________cm .

【提示】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以形助思.

【答案】4.5.

∵ BC =AB +AC ,M 是BC 中点, ∴ AM =CM -AC

21BC -AC

=21(AB +AC )-AC =21(AB -AC ) =2

1(12.6-3.6)

=4.5(cm ).

【点评】在进行线段长度计算时,可是对其表达式进行变形、最后将值代入,求出结果.这样可简化计算,提高正确率.

10.如图,∠AOB =∠COD =90°,∠AOD =146°,则∠BOC =________°.

【提示】∠BOC =360°-∠AOB -∠AOD -∠DOC .

【答案】34.

11.如图,OB 平分∠AOC .且∠2∶∠3∶∠4=3∶5∶4,则∠2=________°, ∠3=________°,∠4=________°.

【提示】1周角=360°.设1份为x °,列方程求解. 【答案】72;120;96.

12.∠A 与∠B 互补,∠A 与∠C 互余,则2∠B -2∠C =________°.

【提示】∠A +∠B =180°.∠A +∠C =90°.代入要求的式子,化简即得. 【答案】180°.

∵ ∠A +∠B =180°,∠A +∠C =90°, ∴ ∠B =180°-∠A .

∴ 2∠B -2∠C =2(180°-∠A )-2∠C =360°-2∠A -2∠C =360°-2(∠A +∠C ) =360°-2×90° =180°.

【点评】由已知可得关于∠A 、∠B 、∠C 的方程组?

?

??=∠+∠?

=∠+∠90180C A B A ,此时不能确定

∠B 、∠C 的大小,但只要将两式的两边分别相减,使得∠B -∠C =90°,2∠B -2∠C 便

不难求得.这种整体代入的思想是求值题中常用的方法.

13.已知:∠α 的余角是52°38′15″,则∠α 的补角是________. 【提示】分步求解:先求出∠α 的度数,再求∠α 的补角的度数. 【答案】142°38′15″.

∵ ∠α的余角是52°38′15″, ∴ ∠α=90°-52°38′15″ =89°59′60″-52°38′15″ =37°21′45″.

∴ ∠α的补角=180°-37°21′45″ =179°59′60″-37°21′45″ =142°38′15″.

【点评】题中∠α 只起过渡作用,可考虑到而不求,作整体代入. ∵ ∠α = 90°-52°38′15″, ∴ ∠α 的补角=180°-∠α

=180°-(90°-52°38′15″) =90°+52°38′15″

=142°38′15″.

这样避开了单位换算,利于提高运算速度及正确率.

若将已知条件反映到如图所示的图形上,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观察图形,则一目了然.一般地,已知∠α 的余角,求∠α 的补角,则∠α 的补角=90°+∠α 的余角,即任一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利用这个结论解该题就更准确、快捷.

14.由2点30分到2点55分,时钟的时针旋转了________度,分针旋转了________度,此刻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________度.

【提示】分针1小时旋转360°,1分旋转6°,时钟1小时旋转30°,1分旋转0.5°.【答案】12.5,150,117.5.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5.已知线段AB=10 cm,AC+BC=12 cm,则点C的位置是在:①线段AB上;②线段AB的延长线上;③线段BA的延长线上;④直线AB外.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0种(B)1种(C)2种(D)3种

【提示】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考虑.

【答案】D.

若点C在线段AB上,如下图,则AC+BC=AB=10 cm.与AC+BC=12 cm不合,故排除①.

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如下图,AC=11 cm,BC=1 cm,则AC+BC=

11+1=12(cm),符合题意.

若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如下图,AC=1 cm,BC=11 cm,则AC+BC=

1+11=12(cm),符合题意.

若点C在直线AB外,如下图,则AC+BC=12(cm),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能出现的情况有3种,故选D .

16.分别在线段MN 的延长线和MN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P 、Q ,使MP =2NP .MQ =2MN .则线段MP 与NQ 的比是…………………………………………( ) (A )

31 (B )32 (C )2

1 (D )23

【提示】根据条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以形助思. 【答案】B .

根据题意可得下图:

解法一:

∵ MP =2NP ,

∴ N 是MP 的中点. ∴ MP =2MN . ∵ MQ =2MN ,

∴ NQ =MQ +MN =2MN +MN =3MN . ∴ MP ∶NQ =2MN ∶3MN =2∶3=3

2. 解法二:

设MN =x .

∵ MP =2NP ,

∴ N 是MP 的中点. ∴ MP =2MN =2x . ∵ MQ =2MN =2x ,

∴ NQ =MQ +MN =2MN +MN =3MN =3x . ∴ MP ∶NQ =2MN ∶3MN =2 x ∶3 x =

3

2. 故选B .

17.一条直线可以将平面分成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四部分,三条直线最多可以将平面分成n 部分,则n 等于………………………………………( ) (A )6 (B )7 (C )8 (D )9 【提示】画图探索.

一条线 两条直线 三条直线 【答案】B .

【点评】平面内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两部分,记作a 1=1+1=2;

平面内两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四部分,记作a 2=1+1+2=4; 平面内三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七部分,记作a 3=1+1+2+3=7;

平面内四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由图可知,共可分成11个部分,记作a 4=1+1+2+3+4=11.

n n 18.若互补两角有一条公共边,则这两个角的平分线所组成的角………………( )

(A )一定是直角 (B )一定是锐角 (C )一定是钝角 (D )是直角或锐角

【提示】分两种情况:①互补两角有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没有重叠部分;②互补两角有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有重叠部分. 【答案】D . 如图:

19.已知α 、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人计算

5

1

)(βα+的结果依次是30°、 35°、60°、75°,其中恰有正确结果.这个正确结果是…………………( ) (A )30° (B )35° (C )60° (D )75° 【提示】列不等式求解. 【答案】C . ∵

α 、β

都是钝角,

∴ 180°<βα+<360°. ∴ 36°<

5

1

)(βα+<72°.

∵ 30°、35°、75°都不在此等圆内,仅60°属此等圆.

∴ 选C .

20.如图,∠AOB =∠BOC =∠COD =∠DOE =30°.图中互补的角有……( )

(A )10对 (B )4对 (C )3对 (D )4对

【提示】两个角的和为180°,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补角的概念仅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位置无关. 【答案】B . 原因如下:

∵ ∠AOB =∠BOC =∠COD =∠DOE =30° ∴ ∠AOE +∠AOC =120°+60°=180°, ∠AOE +∠BOD =120°+60°=180°, ∠AOE +∠COE =120°+60°=180°, ∠AOD +∠BOE =90°+90°=180°.

∴ ∠AOE 与∠AOC 、∠AOE 与∠BOD 、∠AOE 与∠COE 、∠AOD 与∠BOE 是4对互补的角.

21.∠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 (A )

21)21(∠+∠ (B )21∠1 (C )21)21(∠-∠ (D )2

1∠2 【提示】将已知条件反映到图形上,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图形,便知结果,或根据互补、

互余的定义进行推理.

【答案】C . 由图可知: ∠2的余角 =∠1-90°

=∠1-

21

)21(∠+∠ =∠1-21∠1-21

∠2

=2

1

)21(∠-∠. 或:

∵ ∠1、∠2互为补角,

∴ ∠1+∠2=180°. ∴ ∠2的余角 =90°-∠2

21

)21(∠+∠-∠2 =21∠1+21

∠2-∠2 =2

1

)21(∠-∠. 故选C .

22.设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角是α ,则正确的说法是………………………( ) (A )九点一刻时,∠α 是平角 (B )十点五分时,∠α 是锐角 (C )十一点十分时,∠α 是钝角 (D )十二点一刻时,∠α 是直角

【提示】时钟的时针1小时转30°,1分转0.5°;分针1小时转360°,1分转6°,还可画图,以形助思.

【答案】B .

(四)计算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3.118°12′-37°37′×2. 【提示】先算乘,再求差. 【答案】42°58′. 计算过程如下:

118°12′-37°37′×2 =118°12′-75°14′ =117°72′-75°14′ =42°58′.

24.132°26′42″-41.325°×3.

【提示】将132°26′42″化成以“度”为单位的量再计算; 或将41.325°×3的积化成“度”、“分”、“秒”后再算. 【答案】解法一 132°26′42″-41.325°×3 =132.445°-123.975° =8.47°.

解法二 132°26′42″-41.325°×3 =132°26′42″-123.975° =132°26′42″-123°58′30″ =131°86′42″-123°58′30″ =8°28′12″. 【点评】在“度”、“分”、“秒”的混合运算中,若将“分”、“秒”化成度,则可将“度”“分”“秒”的计算转化成小数运算,免去繁杂的“进位”或“退位”.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25.360°÷7(精确到分).

【提示】按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满30″或超过30″即可进为1″. 【答案】约为51°26′. 计算过程如下: 360°÷7

=51°+3°÷7

=51°+25′+5′÷7 =51°+25′+300″÷7 ≈51°+25′+43″ ≈51°26′.

(五)画图题(第26小题4分,第27小题5分,第28小题6分,共15分) 26.已知:线段a 、b 、c (b >c ),画线段AB ,使AB =2a -

2

1

(b -c ).

【提示】AB =2a -

21(b -c )=2a +21c -2

1b . 【答案】方法一:

量得 a =20 mm ,b =28 mm ,c =18 mm .

AB =2a -21

(b -c )

=2×20-2

1

(28-18)

=40-5

=35(mm ).

画线段AB =35 mm (下图),

则线段AB 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方法二:

画法如下(如上图): (1)画射线AM .

(2)在射线AM 上依次截取AC =CD =a ,DE =2

1c . (3)在线段EA 上截取EB =

2

1b . 则线段AB 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27.已知∠α ,∠β ,∠γ ,画∠AOB ,使∠AOB =2∠α+∠β-

3

1

∠γ .

【提示】方法一:先量、后算、再画; 方法二:叠加法,逐步画出. 【答案】方法一:

量得∠α =25°,∠β =54°,∠γ =105°, ∠AOB =2∠α +∠β -3

1

∠γ =2×25°+54°-

3

1

×105° =50°+54°-35° =69°.

画∠AOB =69°,则∠AOB 就是所要画的角.

方法二: 画法:

(1)画∠AOC =∠α ,

(2)以O 为顶点,OC 为一边在∠AOC 的外部画∠COD =∠α . (3)以O 为顶点,OD 为一边在∠AOD 的外部画∠DOE =∠β . (4)以O 为顶点,OE 为一边在∠EOA 的内部画∠EOB =

3

1

∠γ . 则∠AOB 就是所要画的角. 28.读句画图,填空:

(1)画线段AB =40 mm ;

(2)以A 为顶点,AB 为一边,画∠BAM =60°; (3)以B 为顶点,BA 为一边,在∠BAM 的同侧画∠ABN =30°,AM 与BN 相交于点C ;

(4)取AB 的中点G ,连结CG ;

(5)用量角器量得∠ACB =______度;

(6)量得CG 的长是_____mm ,AC 的长是_____mm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 【提示】按语句的顺序,抓住概念用语(如线段、角等)和位置术语(如以……为顶点,在……同侧等)依次画图. 【答案】90,20,20.

AC =CG =AG =BG .

(六)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9.如图,线段AB 被点C 、D 分成了3︰4︰5三部分,且AC 的中点M 和DB 的中点N 之间的距离是40 cm ,求AB 的长.

【提示】引入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答案】60 cm .

设一份为x cm ,则AC =3 x cm ,CD =4 x cm ,DB =5 x cm . ∵ M 是AC 的中点,

∴ CM =

21AC =2

3

x cm . ∵ N 是DB 的中点,

∴ DN =21DB =2

5

x cm .

∵ MN =MC +CD +DN , 又 MN =40 cm ,

∴ 23x +4 x +2

5

x =40,

8x =40. ∴ x =5.

∴ AB =AC +CD +DB =12 x =12×5=60(cm ).

30.一个角的补角与20°角的和的一半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 【提示】两角互余和为90°,两角互补和为180°.设这个角为x °,列方程求解. 【答案】68°.

设这个角为x °,根据题意得

最新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一、选择题 1.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休中的距离是() A.0 B.1 C. D. 2.要在地球仪上确定深圳市的位置,需要知道的是() A.高度 B.经度 C.纬度 D.经度和纬度 3.如图的几何体中,它的俯视图是() 4.如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北 B.京 C.精 D.神 5.(3分)如图,图案⑥是由①②③④⑤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的,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6.如图的立体图形可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轴旋转而成() 7.如图是一个三棱柱的展开图.若AD=10,CD=2,则AB的长度可以是() A.2 B.3 C.4 D.5 8.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矩形的几何体是() 9.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10.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11.明明用纸(如图)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它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墨水在哪个盒子中() 12.以下各图均有彼此连接的六个小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1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A.圆柱 B.圆锥 C.三棱柱 D.正方体

14.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 15.用4个小立方块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一、解答题 16.小强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 注意: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并用阴影表示. 17.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在下面对应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画出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按要求分别拼成的新的多边形.(要求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互不留隙). (1)长方形(非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是由巨人中考网整理的,供大家参考,下面来看一下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吧!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一、目标与要求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

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 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 四、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是难点。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几何图形: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题 1.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靓靓晚上与爸爸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他们的影子() A .会变长 B .会变短 C .长度保持不变 2. 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 A .32 B .72 C .128 3. 如图中的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A .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 B .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的 C .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相等 4.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这个圆柱体积的() A . B . C .2倍 5. 从福州到厦门的实际距离是280千米,用1:40000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那么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A .7毫米 B .7厘米 C .8分米 6. 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8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 .113.04 B .226.08 C .75.36 7. 油漆圆柱形柱子,要计算油漆的面积有多大,就是求() A .体积 B .表面积 C .侧面积 8. 电风扇的运动是()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9. 如图所示,下面的图形是丽丽同学看到的是() A . B . C .

10. 下列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没有用到平移或旋转的是()。 A .三角形 B .长方形 C .圆 D .平行四边形 11. 看图填一填

图①向______平移了______格。图②向______平移了______格。 图③向______平移了______格。图④向______平移了______格。 12. 下面图形是圆柱的是______。(填序号) 13.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______都相等.所有的______也都相等. 14. 晚上在人行道上行走的人在汽车灯光照射下,其影长越来越短,则汽车离人的距离越来越______。近(填“远”或“近”) 15. 长方体相对的面______ ,相对的棱______ 。 16. 看图回答问题. 小圆的半径r为多少? 17. 看图填一填。

初一上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B. 延长线段AB 和延长线段BA 的含义是相同的 C. 延长直线AB D.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一条直线 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AOB 是同一个角 B.B. ∠AOC 也可用∠O 来表示 C. 图中共有三个角:∠AOB, ∠AOC, ∠BOC D. ∠ 与∠BOC 是同一个角 3.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 A. 南偏东60° B.南偏西60° C. 南偏西30° D.南偏东30 ° 4.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 5.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 6.一个角的度数为54°11′23〞,则这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35°48′37〞, 125°48 ′37〞 B. 35°48′37〞, 144°11′23〞 C. 36°11′23〞, 125°48′37〞 D. 36°11′23〞, 144°11′23〞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如图,从学校A 到书店B 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得到这个结论的根据是: . β1O C B A (第2题) (第4题) (A ) (B ) (C ) (D ) (第5题) (A ) (B ) (C ) (D ) (第7题)

8.如图,各图中的阴影部分绕着直线l 旋转360°,所形成的立体图形分别是 . 9. 如图,以图中的A ,B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10.如图所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如果∠AOB=128°,那么∠BOC= °.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如图,若CB=4㎝,DB=7㎝,且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DC 和AB 的长度. 12.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105°,120°,135°的角. 1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90°,∠1=40°,求∠2与∠3的度数. 14.虚线对折得图③,然后用剪刀沿图③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请你画出打开后的几何图形. E D C B A D C O B A D C B A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4题) ① ② ③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知识讲解

《几何图形初步》全章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认识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及三视图,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 3.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多姿多彩的图形 1.几何图形的分类 要点诠释:在给几何体分类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1)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通过展开与折叠能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点诠释: 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 ?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几何图形

? ? ?①对一些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要非常熟悉,例如正方体的 11种展开图,三棱柱,圆柱等的展开图; ②不同的几何体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几何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那么排除障碍的方法就是:联系实物,展开想象,建立“模型”,整体构想,动手实践. (2)从不同方向看: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要点诠释: ①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②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 3)几何体的构成元素及关系 几何体是由点、线 、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 要点二、直线、射线、线段 1. 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2. 基本性质 (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 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 )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 上截取AB=a,如下图:

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题

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题 1. 学校要召开秋季运动会,体育组的老师们在操场上画跑道,最内圈跑道的弯道半径大约是15米,每条跑道宽0.8米,直道部分全长是106米 (1)最内圈的弯道部分全长是()米 A .15π B .30π C .60π D .7.5π (2)靠内第二圈的弯道部分全长是()米 A .15π B .30π C .(15+0.8)π D .2(15+0.8)π (3)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米 A .0.8π B .15.8π C .(15-0.8)π D .1.6π 2. 电风扇的运动是()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3. 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用到平移或旋转。 4. 一个圆形台面,半径是6分米,这个台面的面积是() A .18.84平方分米 B .36平方分米 C .113.04平方分米 D .103.04平方分米

5. 成都到雅安灾区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一副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50 B .1:5000 C .1:500000 D .1:5000000 6.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圆的直径. A .射线 B .线段 C .直线 7. 若一个圆的半径为r,那么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是() A .2πr B .πr C . D . 8. 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cm2 . A .32 B .72 C .128 9. 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写出一个田字,打开后看见()个田字。。 A .1 B .2 C .4 10. 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A .平移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汇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方向教育《几何图形初步》1 一、知识结构框图 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1、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1/2BM=AB,AB=2AM=2BM. 5、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基础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3,0),线段AB平移后对应的线段为CD,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1)求点D的坐标; (2)如图(1),求△ACD的面积; (3)如图(2),∠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探求∠AMC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解:∵B(3,0), ∴OB=3, ∵BC=8, ∴OC=5, ∴C(﹣5,0), ∵AB∥CD,AB=CD, ∴D(﹣2,﹣4) (2)解:如图(1),连接OD, ∴S△ACD=S△ACO+S△DCO﹣S△AOD=﹣=16

(3)解:∠M=45°,理由是: 如图(2),连接AC, ∵AB∥CD, ∴∠DCB=∠ABO, ∵∠AOB=90°, ∴∠OAB+∠ABO=90°, ∴∠OAB+∠DCB=90°, ∵∠OAB与∠O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M, ∴∠MCB=,∠OAM=, ∴∠MCB+∠OAM==45°, △ACO中,∠AOC=∠ACO+∠OAC=90°, △ACM中,∠M+∠ACM+∠CAM=180°, ∴∠M+∠MCB+∠ACO+∠OAC+∠OAM=180°, ∴∠M=180°﹣90°﹣45°=45°. 【解析】【分析】(1)利用B的坐标,可得OB=3,从而求出OC=5,利用平移的性质了求出点D的坐标. (2)如图(1),连接OD,由S△ACD=S△ACO+S△DCO+S△AOD,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得. (3)连接A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OAB+∠DCB=90°,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MCB+∠OAM==4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出∠M的度数. 2.探究题 学习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之后,我们发现借助构造平行线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1)小明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如图1,l1∥l2,点P在l1、l2内部,探究∠A,∠APB,∠B 的关系.小明过点P作l1的平行线,可证∠APB,∠A,∠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PB=________.

完整word版六年级上册几何图形题

几何图形题1、填写表格: 2、选择填空:、圆心;B、半径)()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A 3、 在下面左边的圆中画出半径、直径,标上相应的字母,再量一量、填一填。 )厘米r=( A )厘米O d=( 4、以上面右边的厘米的圆。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2A )厘米的圆比半径 5、判断:①直径85厘米的圆大。()(②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半径。 ,直径与、填空:在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都有(6 ))条,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半径的长度比是( 、想方法,找出右边圆的圆心。7 )8、判断: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直径越小,圆周率越小。( )厘米;厘米,它的周长是(9、填空:①一个圆的直径是10 )分米;2②一个圆的半径是分米,它的周长是( (单位:分米)10、计算下面各圆的周长。 1

6 1.5 )。11、圆的周长与这个圆的直径的比是( )倍。、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就扩大()倍,周长就扩大(12 、用篱笆围一个半径4米的圆形鸡圈,需要篱笆多少米?13 5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学校有一个圆形花坛,直径14 ,求这个半(如下图)215、将一个直径厘米的圆形纸片对折,得到一个半圆形圆 的周长。 2厘米 31.416.大酒店门前有一根圆形柱子,量得它的周长是分米,这根柱子的直径是多少分米? 17、圆的半径与这个圆的周长的比是()。2 )。厘米,大圆的直径是8厘米,小圆与大圆的周长比是( 18、小圆的半径是2 厘米,这个圆桌面的直径是多少厘米?376.819、小明家的圆桌面的周长是 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20、如下图所示,一个圆的周长是15.7

21、如下图所示,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与大圆的周长相比,谁长一些?请说明理由。 分米,现在用铁丝将桶22、一个圆形水桶,桶口和桶底都是一样大小的圆形,外直径是5 口和桶底箍紧,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分米? ,计算这、一张圆形纸片,直径2310厘米,对折再对折后,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如下图)个新图形的周长。 3 24、一个圆的半径是10分米,这个圆的直径是()分米,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25、计算下面两个圆的面积。(单位:厘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练习题及答案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锥,可以是椭圆 B、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C、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体,截面可以是梯形 D、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长方体截面不能是正方形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球的截面一定是圆 B、组成长方体的各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C、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都是正方形 D、圆锥的截面可能是圆 3、下列图形中,是棱锥展开图的是() A、 B、 C、 D、 4、下面图形不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是() A、 B、

C、 D、 5、下列图形是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6、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7、将选项中的四个正方体分别展开后,所得的平面展开图与如图不同的是()A、 B、

C、 D、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正方体可能是() A、 B、 C、 D、 9、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棱柱 B、棱锥 C、圆锥 D、圆柱 10、在下面的图形中,不可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 B、

C、 D、 11、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 B、 C、 D、 12、下列四个图形中是如图展形图的立体图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一个棱锥有7个面,这是________棱锥. 14、如果一个棱柱共有15条棱,那么它的底面一定是________边形. 15、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有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顶点. 16、六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个面,________条棱. 17、如图是由________、长方体、圆柱三种几何体组成的物体.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分米。 10、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 二、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 2、把一个石块放进一只水桶里,桶里的水溢出31.4毫升,则石块的体积是31.4立方厘米。() 3 4 5、打开冰箱门,冰箱门的运动是旋转。() 6、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所画的三角形的每条边、每个角都是原来三角形的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初一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 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几何图形: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叫做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叫做平面图形。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2.几何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一般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1 3.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那么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 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

优角: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 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那么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那么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平行)! 14.几何图形分类 (1)立体几何图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柱体; 包括:圆柱和棱柱,棱柱又可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棱柱体按底面边数的多少又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N棱柱; 棱柱体积统一等于底面面积乘以高,即V=SH, 第二类:锥体; 包括:圆锥体和棱锥体,棱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以及N棱锥;棱锥体积统一为V=SH/3,

六年级几何图形练习题

六年级几何图形练习题 1、下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4、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5、在半径为10厘米,圆心角为90°的扇形中,分别以两条半径的中点E和F为圆心,以 扇形半径之半为半径,画两个半圆交于D。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如下图)。 6、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7、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8、下图,直径AB=20厘米,阴影Ⅰ的面积比阴影Ⅱ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求BC的长。 9、如下图,四个圆的直径均为4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10、下图中各小圆的半径为1,求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1、已知右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2、下图的中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以圆弧为分界线的Ⅰ、Ⅱ两部的面积的差是多少平方厘米?( =3.14) 12、如下图,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如下图,O为圆心CO垂直于AB,三角形ABC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以C为圆 心,CA为半径画弧将圆分成两部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4、如下图扇形的半径OA=OB=6厘米。角AOB等于45°,AC垂直OB于C点,那么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14) 15、求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 16、下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

18、把一块1.35公顷的长方形田地划分成两部分(如下图),其中三角形田地比梯形田地少0.81公顷,三角形的底是60米。这块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9、如下图,半圆的直径是10厘米,阴影部分甲比乙的面积少1.25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的边OA的长。 20、如下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AB边上的高是4.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1、如下图,把一个圆剪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33.12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整理

几何图形初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都是基础,当看书应该就能理解。 二、知识要点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如: 、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比较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个概念性的认识,很多图形在小学就学习过,我们要巩固其相关求法。其次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时候要小心,多在脑子里形成空间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教案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课题 4.1.1认识几何图形(1) 课型:新课 学时:1学时 主备人: 审阅人: 一.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经历把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 2、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能识别一些简单几何体,正确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二预习热身 同学们,你仔细观察过我们生活的世界吗?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乡村简朴的住宅,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化的城市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包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就让我们走进图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三.活动探究 活动1.(1)仔细观察图4.1-1,让同学们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2)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同学们观察图4.1-2回答问题: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什么?从不同侧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图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1)长方体(2)长方形 (3)正方形 (4)线段点

我们见过的长方形、圆柱、圆锥、球、圆、线段、点,以及小学学习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几何图形。 注意:当我们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时,得出了几何图形,它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物体的颜色、重量、材料等则是其它学科所关注的。 活动2. 思考第115页思考题并出示实物(如茶叶、地球仪、字典及魔方等)及多媒体演示(如谷堆、帐篷、金字塔等),它们与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类似?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它们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这些立体图形呢? 思考:课本115页图4.1-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起来。 活动3. 平面图形的概念 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它们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思考:课本116页图4.1-5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长方形、圆、正方形、三角形、……。 思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有什么联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专项练习 1. 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下面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案中,中心对称的图形有()个。 A .1 B .2 C .3 D .4 2. 如下图所示的比赛场中(弯道部分为半圆R=150m、r=50m),左右轮子的距离为2.5米.如果把弯道半径都扩大2倍,若绕赛场一圈,两个轮子行走的距离之差() A .不变 B .扩大2倍 C .缩小2倍 D .无法确定 3. 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沿着折痕所在的直线画出台灯的一半,把它沿边缘线剪下来,能剪出()个完整的台灯。 A .1 B .2 C .4

4. 把一个礼品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每次最多能看到()个面。 A .1 B .2 C .3 5.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B .半径一定比直径短 C .圆是轴对称图形 7. 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 .旋转的呼啦圈 B .电风扇扇叶 C .拨算珠 8. 比例尺是一个() A .尺子 B .工具 C .比 9. 圆的面积与它的()无关。 A .圆心 B .半径 C .周长 10. 圆柱的高扩大2倍,底面半径也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就扩大() A .2倍 B .4倍 C .8倍 11. 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直径是7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______厘

米.(用小数表示) 12. 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房子就越______,看到房子后面的树就越______。 13. 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是( )厘米.(用小数表示)(单位:厘米) 14. 在黑夜里把一个物体向电灯移动时,物体的影子是______。 15. 《题西林壁》中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观察者的______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 16. 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条对称轴。在我们学习认识过的平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还有______。 17. 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图所示,这个图形是由______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 18. 正方形有______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条对称轴。 19. 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______ . 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______ .

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

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 1、从上面看这四个几何体,看到相同图形的几何体是______; 从左面看这四个几何体,看到相同图形的几何体是______; 从正面看这四个几何体,看到相同图形的几何体是______. a b c d A.abcd,bcd,abcd B.abc,bcd,abcd C.abcd,abcd,abcd D.acd,bcd,abc 2、将如图所示的ABC Rt 绕直角边AB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 B C D 3、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与主视图不相同的几何体是() A B C D 4、如图,是一个由5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将平面图形绕旋转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A B C D 6、如图,AB OD ⊥于O ,OE OC ⊥,图中与AOC ∠互补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b a >( ) A.4 2 a a b π- B.2 2 b ab π- C.2 2 a a b π- D.4 2 b ab π- 8、在灯塔O 处观测到轮船A 位于北偏西?54的方向,同时轮船B 在南偏东?15的方向,那么AOB ∠的大小为( )

A.?126 B.?105 C.?144 D.?141 9、木工师傅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出两个点,然后过这两个点弹出一条墨线,这是因为(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D.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直线可以看成一个平角 B.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C.若MB AM =,则点M 是AB 的中点 D.两点之间的线段叫两点间的距离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B.直线AB 和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 C.线段AB 和线段BA 是同一条线段 D.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12、下面四个角中,最有可能与?70角互补的角是( )

六年级总复习几何图形练习题(史上最全)

六年级几何图形练习题 (运用平移、翻折与旋转不、割补等法求面积类)1、下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2、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3、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4、求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5、在半径为10厘米,圆心角为90°的扇形中,分别以两条半径的中点E和F为圆心,以 扇形半径之半为半径,画两个半圆交于D。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如下图)。 6、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7、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8、下图,直径AB=20厘米,阴影Ⅰ的面积比阴影Ⅱ的面积大7平方厘米,求BC的长。 9、如下图,四个圆的直径均为4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10、下图中各小圆的半径为1,求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1、已知右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2、下图的中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以圆弧为分界线的Ⅰ、Ⅱ两部的面积的差是多少平方厘米?( =3.14) 12、如下图,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如下图,O为圆心CO垂直于AB,三角形ABC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以C为圆 心,CA为半径画弧将圆分成两部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4、如下图扇形的半径OA=OB=6厘米。角AOB等于45°,AC垂直OB于C点,那么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3.14) 15、下图中,图①是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半圆,AB是直径,让A点不动,整个半圆逆 时针旋转60°角,此时B 点移动到B′(如图②)。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π=3.14) 16、求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

(完整)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

(第7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 《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 (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如图所示的棱柱有( ) A.4个面 B.6个面 C.12条棱 D.15条棱 2.在如下立体图形中,从正面看可以看到△的是( ) 3.如图,图中有( ) A.3条直线 B.3条射线 C.3条线段 D.以上都不对 4.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如果PA=PB,那么P 是线段AB 的中点; B.作∠AOB 的平分线CD C.连接A 、B 两点得直线AB; D.反向延长射线OP(O 为端点) 5. 平面上有五个点,其中只有三点共线。经过这些点可以作直线的条数是( ) A .6条 B.8条 C.10条 D.12条 6.下列图形中,图中共有8个角的是 ( ) A . B. C. D. 7.把一张报纸的一角斜折过去,使A 点落在E 点处,BC 为折痕, BD 是∠EBM 的平分线,则∠CBD = ( ) A.85° B.80° C.75° D.90° 8.如图,AB=16 cm ,C 是AB 上一点,且AC=10 cm ,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DE 的长度为 ( ) A .6 cm B.8 cm 姓名: 学号: D C (3) A B C (2) D C (2D B C (2A D B (1)

(第15题) (第16题) C.10 cm D.12cm 9.如图,能用∠1,∠ACB,∠C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 10. 下图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1.正方体有_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个面. 1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 个,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 13.如图,该图中不同的线段共有_______条. 14.讲台上放着一个圆锥和一个正方体(如图)请说明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1)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2)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3)从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15.已知,如图,∠1=∠2,∠3=∠4,∠AOF=? = ∠90 2 1 AOB. (1)射线OD是∠AOC的__________;(2)∠AOC的补角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是∠AOC的余角;(4)∠DOC的余角是____________; (5)∠COF的补角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 (A ) B ) (C ) (D ) 2. 如图所示,一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用虚线连接,如果将三角形沿虚线 向上折叠,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 (A )三棱柱 (B )三棱锥 (C )正方体 (D )圆锥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可以延长 (B )射线的长度可以是5米 (C )射线可以反向延长 (D )射线不可以反向延长 4. 把一条弯曲的河道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航程,其中的道理可以解释为( ). (A )线段有两个端点 (B )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线段可以比较大小 5. 正多面体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之间存在着一个奇妙的关系,若用F 、E 、V 分别表示正多面体的面数、棱数、顶点数,则有F +V -E=2,现有一个正多面体共有12条棱,6个顶点,则它的面数F 等于( ). (A )6 (B )8 (C )12 (D )20 6. 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OD 是∠BOC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 的是( ). (A )∠COD=12∠AOB (B )∠AOD=23∠AOB (C )∠BOD=13∠AOD (D )∠BOC=23 ∠AOD 7. 如图所示,从O 点出发的五条射线,可以组成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是( ). (A )10个 (B )9个 (C )8 个 (D )4个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大 (B )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小 (C )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 (D )一个钝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 9. 操场上,小明对小亮说:“你在我的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小亮可以对小明说:“你在我的( )方向上”. (A )南偏西30° (B )北偏东30° (C )北偏东60° (D )南偏西60° 10. 已知∠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 (A )12(∠1+∠2) (B )12∠1 (C )12(∠1-∠2) (D )12 ∠2 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 11. 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__,直角三角板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______. 12. 如图,已知B 是AC 的中点,C 是BD 的中点,若BC=1.5cm ,则AD=________. 13. 钟面上9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4. 如果79°-2x 与21°+6x 互补,那么x ____________. 15. 北偏西35°与南偏东65°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角为_________度. 16. 若线段AB=a ,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M 、N 分别是AC 和CB 的中点,则MN=_______. 17. 如图,∠AOB 是直角,已知∠AOC ︰∠COD ︰∠DOB=2︰1︰2,那么∠COB=__________. 18. 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 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 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 表示右面, “程”表示下面.则“祝”、 “你”、 “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 前 你 祝 似 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