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完整word版)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xx综合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详地形图)

2.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2。1课程性质

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是规划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与强化专业知识教育,强化学生参于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的综合能力。

2.2教学目的

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要求,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与专业实践结合进行,即分为规划基础资料调查和规划设计两个阶段.

(1)规划基础资料调查

通过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意识,使学生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及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为下阶段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2)规划设计阶段

通过规划设计,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学习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标准、规划内容、技术方法。

2.3调查及设计内容与要求

2。3.1调查内容与要求

(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现状对城市规划的制约与要求,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调查应结合教学设计选题,针对设计对象:县城风貌特色、交通、地形等方面

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化的调查分析,并将调查分析成果加工成为现状资料报告。撰写之后的规划说明和文本打下基础。

(2)根据规划分析县城在整个区域中的位置和地位。

(3)提出县城的规划结构分析图、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4)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县城的功能和绿化场地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相应的环境设计图。绿化种植设计应与高台的土壤和气候特征相适应。

(5)鼓励在基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等方面因素进行规划构思。提出县城规划的理念和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控制指标,指导因素等。

2.3。2设计内容与要求

⑴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⑵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⑶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位置、体型、色彩等要求;

⑷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⑸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⑹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平面图、各类分析图、重要的沿街立面图,重要建筑的平立面图.

⑻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技术经济指标及说明书。

3成果要求

3.1文本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内容:总则(编制规划的依据与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地块划分以及各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必须执行,后者参照执行).

3.2附件

规划说明、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3。2.1规划说明

规划背景、规划依据原则与指导思想、规划条件分析、开发策略、规划建设目标及功能定位、用地布局规划、道路系统规划、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引导、高度控制原则、工程规划、城市环卫规划、城市消防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等.

3。2。2基础资料

规划编制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资料整理与汇总。

3.3图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区位图、用地现状图、土地使用规划图、地块划分编号图、地块控制总图、“四线"控制图、设施控制图、各项工程管线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2000———1/5000.各地块控制性图则。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3部分:文本、附件、图件,成果具体内容及深度必须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标准》等。

城市设计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各类分析图、重要的沿街立面图,重要建筑的平立面图。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技术经济指标及说明书。

最后成果打印成A3册子(可以彩色)并提交电子文档.

(成果提交3人一组,可自由组合,最多4人一组。)

4进度要求及评分标准

4.1进度要求

本次规划设计总时间为16课时

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任务进度表

城市设计课程任务进度表

4.2评分标准

文本、附件成绩各占总成绩60%,设计图纸成绩占总成绩40%.

其中各阶段成果评分分值占总成绩百分比:

5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措施

学生应能根据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实际情况,创造性、针对性、可操作地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成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相关法规、参考书等,并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培养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语言及图纸表达能力等等,这些需要学生的学习与教师主导下的工程设计进程良好的衔接,并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工程实践环节,在学生亲身经历工程中全面培养其上述能力。

6推荐参考书目

1. 段汉明《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科学出版社

2.《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技术标准、规范4.《城市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王恩国等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5.戴慎志,《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规划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相关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成果的实例

7.《城市规划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控制性详细规划》夏南凯等主编;

【城市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共23页word资料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汤山位于南京市东郊,处于长三角城镇密集区沪宁城镇带上,是南京市通往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重要门户地区;境内有沪宁高速、宁杭公路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规划南京二环、三环等市内重要交通通道经过汤山,有规划轨道16号线通过,与主城、仙林副城、东山副城、龙潭新城和其他城镇联系便捷。汤山是南京主城外围重要的城镇组团,也是江宁区“一核三元”的重点发展空间组成部分,是南京市重要的以温泉资源为特色的旅游休闲新城,江宁区东北部地区综合服务中心。 一方面一批优秀重大项目的建成与推进,为汤山片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随着南京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和城市功能结构的优化升级,汤山片区的发展优势也在不断显现。自2019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概念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南京汤山新城启动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汤山风景区北部地区概念规划》、《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对地区发展、空间塑造、产业布局、生态保护都提出了规划思路与目标。2019年汤山旅游风景区升级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3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明确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配合南京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汤山片区开展街道域总体规划方案征集,以期在该地区规划形成一个形象鲜明、结构清晰、空间连续、生态环境优美的典型示范区,并与周边地区相互呼应和协调,有效指导建设实施。

二、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1月实施)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9) (3)《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年版) (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年版) (5)《江苏省城乡统筹规划编制要点》 (6)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 (7)《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8)《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 (9)《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9-2030) (10)《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 (11)《南京汤山新城温泉片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 (12)《南京市汤山地区汤水西路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3)《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14)《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 (15)《南京市青龙山—大连山生态廊道保护与利用规划》 (16)《阳山碑材&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保护规划》(17)《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上峰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 (18)汤山志 (19)其他相关规划、规范 三、规划设计范围(见附图) 规划范围:汤山街道行政区域总体规划(即街道域规划)范围,面积约

烟台市莱山办事处区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莱院路城市设计任务书

烟台市莱山办事处区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莱院 路城市设计任务书 烟台市规划局 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 二O一一年八月

一、规划背景 本规划区片位于烟台市莱山区南部,原部分区域(空港新城)已有控规。2009年12月,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沟莱线以北区域划归莱山经济开发区管委管辖,依据区委区政府关于产业布局以及城建发展思路的有关精神,沟莱线以南区域沿烟乳线往南拓展。受用地布局限制,原规划已不太适应该区域新的发展形势。 规划用地东侧为山体(光山、海拔272.5米),山体与本区片之由新近建设的莱院路分隔,莱院路的建成为本区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西侧为烟台水源地之一的大沽夹河与福山区相邻,沿河有正在规划中的市重点项目烟台北方城(商贸批发物流)。其南侧为新划入莱山区的,以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院格庄镇区片。由于本区片规划范围的调整,莱院路的建成通车,周边区域新的规划完成,对本区片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对本区片编制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莱院路沿线两侧是莱山区政府计划重点发展的区域,急需一个完整的控规和城市设计来指导建设。 二、规划范围及区片现状 本区片规划范围为:北至两甲埠村东及沟莱线,南至南朱塂堡,东至莱山区街道辖区范围,西至大沽夹河,总规划面积约56.10平方公里,具体范围见附图。规划范围内北侧为莱山机场,对区片内的建筑高度有较大影响。莱山机场以西与夹河之间,有正在规划的部分烟台北方城用地,约2平方公里。莱山机场以东为莱山镇政府驻地,建设规模较大。区片内现有大部分用地为农田果园、沿主要道

路散布着约20个大小不等的村庄,建设无序,道路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三、设计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二)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三)《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 (四)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 (五)《烟台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六)《烟台市莱山区分区规划》 (七)《烟台市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 (八)《烟台市控制性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九)其他法律、法规及已批准的各种专项、专业规划 四、规划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城市化战略为目标,充分调研并深入分析本区片内部及周边的地理环境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明确本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确定可建设用地范围和生态容量,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各项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合理划分各地块规模和建设指标为下一步规划建设提供指导,使该区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 五、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由于本区片在上位规划中涉及内容较少,且近半区片没有1:1000的地形图,因此本规划分两个层次进行,整体规划按照“片区-街坊-地块”三级管理单元

(完整word版)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图文)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路线 1 设 计 思 路 1。1 技术 路线 技术路线图 前期策划(重点1)--现状调研(重点2)--方案编制(重点3)--汇报论证(重点4)--报批归档(重点5)--质量与服务保障(重点6) 重点详解 重点1:前期策划 1、项目组成立,内部分工,责任到人,总体工作计划安排; 2、副总、项目负责人主持,台州市总规、椒江区分区规划与地方控规编制技术规范文件学习,理解与常规不同之处,并留有记录; 3、针对下陈、三甲片区的区域协调、功能定位及较复杂的现状条件,编制系列调查表格和调查要求规则,并经副总、项目负责人修改确定,重点开展对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问卷调查; 4、根据控规编制工作的一般规则,提出需甲方提供的资料清单和配合事宜。

重点2:现状调研分析 1、接收甲方提供的地形图,调研外围及内部已确定的“六线”(道路、绿地、河道、文保、市政、高压下走廊)和背景资料; 2、听取当地有关部门对片区概况、发展态势及有关规划、近期建设动向和相关专业规划的介绍; 3、进行系统的土地利用、产权属性和建筑、风貌景观等开展田野调查,根据制订的调查规则进行图上作业、标注、拍照等,同时对重要企事业单位、大用地单位、重要建筑、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产权单位和设施进行发展调查; 4、系统对所属政府有关部门、业主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如人口、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大单位等; 5、系统对相关规划及管理信息进行调查; 6、进行土地利用等现状图件的电子版汇总制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调查. 重点3:方案编制 1、编制现状调研分析报告,进行院内部讨论交流,重点在与城市关系和片区理解,上位与周边规划关系研讨,类似案例研究; 2、对发展思路、空间布局进行多方案比较,要求参加的规划专业人员均应提供一个以上方案,并进行内部交流,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概念性初步方案; 3、多方案初步构思与甲方进行内部交流,同时,进行必要的补充现状调研; 4、在多方案比选和与甲方充分沟通基础上,形成控规的方案成果。 重点4:汇报论证 1、在现状调研阶段应召开有关部门、主要产业区、大单位座谈会,征求其意见; 2、在初步方案、正式方案阶段应向甲方提供合格成果和进行现场汇报; 3、在成果公示(如有需要)与论证审查阶段,应做好协助工作.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吴江市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杭州、北依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金三角核心区域,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吴江太湖新城于2012年1月成立,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南部板块。太湖新城将致力产城融合、城旅一体发展,推进新城与省级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双核”驱动,真正建设成为绿色低碳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样板、新型城镇化的示范、现代化建设的标杆。 太湖新城滨湖核心区位于吴江松陵城区西部、太湖东岸(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作为吴江市一个重要的功能片区,规划主要职能为商务商业、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居住,未来将发展成为吴江太湖新城的综合服务中心区。 二、规划指导思想 1、注重与上位规划《苏州市总体规划》、《吴江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2、注重与太湖的关系,彰显滨湖地区空间规划设计的特色。 3、在透彻分析地块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规定用地 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突出强制性控制要求,实现“定性、定量、定 界”的控制要求,注重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研究,保证规划范围内土地 的合理使用以及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设计范围 在长三角位置在苏州市位置在吴江松陵城区位

地块范围见附图,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 4、《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 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5) 6、《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7、《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8、《吴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12) 9、《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划 五、规划编制任务 1、详细规定规划范围内不同使用性质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 (1)强制性内容 ①用地性质(应体现土地利用兼容性要求) ②建筑密度 ③建筑高度 ④容积率 ⑤绿地率 ⑥交通出入口方位及允许开口路段 ⑦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⑧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及建筑后退用地边界距离 ⑨地块内红线、绿线、蓝线、黄线、紫线等明确控制要求 (2)指导性内容

横琴科学城二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横琴科学城(二期)总体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1、编制内容结构 一、项目概况 二、设计范围 三、规划方案设计依据四、产品定位、设计目标五、设计深度和内容六、设计成果要求 七、时间进度要求八、其它附件

2、编制说明

设计范围

洲水道 科学城二期用地范围坐标图 注:此图只用于招标谀计使用.以规划局最终批复文件为准. 注:此图只用于招标设计使用,以规划局最终批复文件为准。 三、规划方案设计依据 (一)由发包人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各现行设计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 (三)横琴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政府部门提供的规划条件和要点; (四)横琴新区规划国土局划定的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 (五)周边环境及现状、周边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及规划; (六)用地内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水文资料,地块内部排洪渠资料; (七)项目开发建设意向(产品定位和成本限额,详见本任务书有关章节);(八)本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过程中业主的其他有关要求。

合计 832,582 2905516 | - | - :粼 攸修 居住用地 城市绿化轴线 大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和 科技创新行 科学城二期用地范围坐标图 注;此图只用于招标设计使用,以规划局最绕批复文件为准. 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地块 产业内容 一号地块 二号地块 W150 三号地块 预留用地 243,584 918562 34.30% W180 马姆 用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人工智能谷 科技创新谷 153,590 94,016 620403 376063 32.70% 31.60% W150 W150 生物医药谷 大数据中心 242,395 98,997 608996 379492 30.40% 34.00% 高尔三球均 电缆合作专业园 建筑密度 建筑限高 建议值 (m)

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苏州市光福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又是著名风景名胜区,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和秀丽自然景观。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光福镇的历史文化遗存、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光福镇的开发建设需要规划进行科学、有序地指导,根据市政府要求以及我局计划,我局将组织编制苏州光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 根据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镇区范围为:北至浒光运河,南至镇区工业小区,西至邓尉山、玄墓山脚,东到230省道西侧250米,总面积 5.18平方公里。 二、总体要求 1.规划应在苏州市光福镇总体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 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城镇职能和各项设施的建设,促进光福镇合理健康发展,增强城镇综合实力。 3. 规划应充分重视光福镇在苏州环太湖地区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能,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水域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促进全镇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规划以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镇风貌保护为核心,以上层次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注重体现城镇集约化思想,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5. 在充分考虑古镇保护的前提下,建立功能明确、等级完备的道路交通体系,并充分考虑与对外交通(尤其是与高新区、古城区)的衔接。 6. 空间形态设计、绿化景观系统应充分体现生态保育原则和地方特色,建立城镇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空间格局,构筑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

三、深度要求 1. 规划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要求,用地分类以小类为主。 2.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善地区用地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臵。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3. 明确各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兼容范围控制、土地使用强度及相关的规定性指标,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高度、色彩、风格等要求。 4. 建立合理、适当的人、车交通系统,确定各级支路的走向、红线位臵、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合理配臵公交站点线路和站场、站点位臵及公共停车场布局。确定河道系统,明确河道断面和河道蓝线,提出沿河两侧建筑和景观控制要求。 5. 根据规划功能布局和人口容量的分配,从整体的角度完善规划用地范围的公共设施配套,用地规模、位臵和界域。 6.结合现有山体、水域等自然条件组织生态和景观系统,创造高标准的城镇绿地系统。分析确定本区域内可建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范围,并提出相应的环境容量控制指标,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要求。 7.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规划控制廊道,落实各市政配套设施用地,规定其服务规模、建设位臵、用地范围。 8.加强重点地段空间形态的研究,对该地区内的特征要素:如建筑物高度、道路街巷格局、景观节点、整体风貌等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塑造方案,在凸现特色的同时,保证地区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协调性。 9. 规划应深化、细化“6211”的内容(“6”即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文物保护紫线和城市紫线、河道保护蓝线、高压走廊黑线、轨道交通橙线,“2”即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1”即高度和特色意图区),要求“6211”

建筑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标准格式)

建筑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标准格式? **集团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第二章规划控制条件 第三章方案设计要求 第四章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第五章开发计划及设计时间节点要求第六章附件、附图、附表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周边条件 一、基地位置(附项目区位图) 二、建设规模 三、城市总规及区域控规 四、地块现状 (一)地块周边现状(附实景照片)

(二)地块内部现状(附实景照片) 五、周边区域交通及道路 六、周边区域环境及设施 (一)主要楼盘(附照片) (二)商业餐饮 (三)学校 (四)医疗 七、周边基础设施 (一)供水 (二)供电 (三)燃气 (四)供热 (五)电讯 (六)排污 八、其它情况(描述项目特殊情况) 第二章、规划控制条件 一、规划设计控制条件 二、规划道路后退要求 三、配套功能设置要求 四、日照及通风要求 第三章、方案设计要求 一、设计理念及意象(附示意图片) 二、规划设计要求 (一)功能区块划分 (二)组团规模特性 (三)交通组织及停车方式 1、出入口布置(描述入口的位置数量及管理方式) 2、道路系统(描述不同级别道路——入口道路、主干道、组团路、入户路及步行路的宽度及断面设计要求) 3、停车方式及车位配比 (四)景观及绿化系统 (五)公建配套(会所、商业、物业用房) 三、建筑单体设计 (一)、住宅 1、户型设计要求及配比 2、公共部位设计(门厅、电梯厅、楼梯间、地下车库门厅、架空底层)

3、建筑风格、材料、色彩 4、标准院落尺寸(前院、后院、侧院)[此项适用别墅类项目] (二)会所 1、规模 2、功能设置 3、室内外游泳池 4、网球场 5、停车方式及数量 6、建筑风格、材料、色彩 (三)商业设施 1、规模 2、业态设置 3、标准商铺尺寸 4、租售方式 5、停车方式及数量 6、建筑风格、材料、色彩 (会所与商业设施如单独委托设计应结合市场调研另行编写专项设计任务书) 第四章、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一、方案设计总说明 (一)、除规定应反映的各种说明外,着重阐述从总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到景观设计、公共设施等的主导设计构思、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并简述结构、给排水、电气等的设计构思,及对环境保护、消防、节能等作相应的说明。 (二)、经济技术指标 二、设计成果 (一)设计成果 1、用地现状、区域分析图 2、规划总平面图(含经济技术指标)比例 3、规划空间结构分析比例 4、景观、绿化规划图比例 5、交通系统分析图比例 6、日照分析图 7、用地竖向规划图 8、综合管线规划图 9、鸟瞰图 10、1:1000块体模型 11、主要街景彩色立面图 12、反映设计意图的透视图(总数不少于N张) 13、地下室平面图 14、道路断面与地下空间、管线处理分析图 15、单体主要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 16、组合平面布置图 17、项目主要出入口等节点放大图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塘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塘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任务书 苏州市规划编制中心 二00八年三月

为引导相城区元和塘以东地区合理、健康发展,我局曾于二零零三年委托编制了《苏州市相城区中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随着苏州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调整、相城分区规划的编制,元和塘以东地区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功能定位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需要重新研究确定。 为充分考虑地方实际,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使之更好地科学指导城市规划管理,现对元和塘以东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 一、规划范围 相城区元和塘以东地区西起元和塘,东至苏驾杭高速公路;北起太阳路,南至沪宁高速公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5km2。 二、总体要求 1、规划应在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相城分区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对原有《苏州市相城区中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实施进行评估。 3、规划应充分重视相城中心城区在苏州的定位和职能,以及元和塘以东地区在相城中心城区的地位和新的发展需要。 4、规划应充分重视相城区与老城区的协同发展,协调元和塘以东地区规划与元和塘以西地区控规、平江新城控规的关系。 5、规划应在充分结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相城分区规划等上位法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空间整合和落实。 6、规划应充分考虑地铁2号线、城际铁路以及高铁路线型走向对元和塘以东地区的影响,注重相城区与城市对外交通以及老城区交通的衔接关系,研究确定合理的道路网络体系、交通设施布局。 7、规划基本格局应充分考虑相城地域风貌,塑造富有特色、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地区。 三、设计深度 规划应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要求,用地分类以小类为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应深化、细化“6211”的内容(“6”即红线、河道蓝线、轨道控制线等六条线规划控制,“2”即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用地控制,“11”即高度分区

(完整word版)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xx综合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详地形图) 2.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2。1课程性质 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是规划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与强化专业知识教育,强化学生参于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的综合能力。 2.2教学目的 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要求,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与专业实践结合进行,即分为规划基础资料调查和规划设计两个阶段. (1)规划基础资料调查 通过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意识,使学生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及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为下阶段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2)规划设计阶段 通过规划设计,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学习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标准、规划内容、技术方法。 2.3调查及设计内容与要求 2。3.1调查内容与要求 (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现状对城市规划的制约与要求,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调查应结合教学设计选题,针对设计对象:县城风貌特色、交通、地形等方面

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化的调查分析,并将调查分析成果加工成为现状资料报告。撰写之后的规划说明和文本打下基础。 (2)根据规划分析县城在整个区域中的位置和地位。 (3)提出县城的规划结构分析图、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4)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县城的功能和绿化场地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相应的环境设计图。绿化种植设计应与高台的土壤和气候特征相适应。 (5)鼓励在基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等方面因素进行规划构思。提出县城规划的理念和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控制指标,指导因素等。 2.3。2设计内容与要求 ⑴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⑵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⑶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位置、体型、色彩等要求; ⑷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⑸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⑹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平面图、各类分析图、重要的沿街立面图,重要建筑的平立面图. ⑻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技术经济指标及说明书。 3成果要求 3.1文本

烟台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设计任务书烟台芝罘区

附件2:《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任务书》 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 任务书 烟台市规划局 烟台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 二〇一一年七月

一、项目概况 规划片区位于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 烟台市芝罘区位于山东半岛北部,北、东濒临渤海,与大连南北相望,东南与烟台市莱山区接壤,西、西南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山区毗邻,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之一烟台市的中心区。芝罘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属低山丘陵区,全区面积174.4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公里。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83.02万人。 芝罘区中心城区因为长期没有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造成中心城区建设项目的失控,出现任意增加容积率和建筑高度等现象。此次芝罘区中心城区控规及城市设计的编制,力求通过强制性内容控制,确保中心城区环境品质和建设质量,实现总体规划定位目标。 二、规划范围与深度要求 本次规划片区为芝罘区中心城区,东至东炮台,西至电厂立交西侧铁路线,北至芝罘屯路北侧铁路线,南至大南山自然山体(具体见规划范围图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整体城市设计的范围为23平方公里。 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应达到国家以及《山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烟台市控制性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规定的规划深度要求。

整体城市设计编制深度界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 详细规划之间。 三、规划设计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 (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三)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四)《山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五)《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六)《烟台市用地布局调整规划》 (七)《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 (八)《烟台市城市中心区部分道路及交叉口改善规划》(九)《烟台市控制性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十)《烟台市市区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 (十一)《烟台芝罘湾城市复兴概念规划》 (十二)《烟台市区东北部岸线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十三)其他法律、法规及已批准的各种规划 四、规划设计目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在烟台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指导下,在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芝罘区中心城区地理和环境特色的基础上,明确本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配合城市总体发展要求, 优化土地资源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xxxx大学城市规划系 佛山均安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城市规划设计3 作业编号:12-13-02 适用年级:城规09级 一、标题佛山顺德区均安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的内容和方法,在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控规编制办法的基础上,分析土地使用区划的功能性、经济性、法规性,制定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规划导则,建立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操作原则和规定,同时掌握控规文本的编制方法并按照教学要求提交相应成果。 三、设计任务与成果要求 (一)设计任务 1、现场踏勘,分析地形,调整并深化中心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细化用地和交通路网; 2、每个人编制镇中心50-100公顷规模的城市设计; 3、编制镇中心区控制详细规划总体部分成果(2人组4平方公里以上,3人组6平方公里以上,4人组8平方公里以上); 4、分工编制完成分图图则部分内容; 5、完成个人部分的城市设计成果; 6、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文本及说明书; (二)成果 1.规划的基础资料补充收集,现场踏勘补充资料; 2.镇中心区城市设计 整体空间形态结构意向图 公共空间体系图 高度控制图

建筑密度控制图 开发强度控制图 城市设计总平面 镇中心区总体城市设计鸟瞰图 3.镇中心区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1)公共成果 a.区位图(图纸比例不限) b.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5000,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划分至中类,部分深化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必要时可分别分图纸绘制; c.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 d.道路交通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 e.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 f.公建/市政设施规划图,图纸比例1:5000; (2)个人成果(用地规模0.5-1平方公里) 第一部分:城市设计导向图,包括: a、城市设计图(对控规阶段城市设计构思的表达)1:3000-5000 b、对应于个人所选定的规划范围的总平面图 c、对应于上述总平面的全鸟瞰图(A1,彩色,表现手法不限) d、各系统图及其分析图 第二部分:分图图则图纸标绘以下内容: a、规划各地块的界限,标注主要控制指标; b、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型、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c、停车场和其它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必要时b、c两项可单独绘制; d、相应规划控制说明 4.控规文本及其说明书 四、进度安排

规划设计任务书范本

规划设计任务书范本 1.如何写规划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就是方案任务书。它是确定基本建设项目,编制设计文件的次要依据。全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要依据国家进展国民经济的长远规划和建设规划,根据项目的隶属关系,由主管部门组织方案、设行单位,提前编制设计任务书。列入国家长远规划的重点专业协作和挖潜改造项目,也要编制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各类建设项目不尽相同。大中型工业项目,一般应包括:(1)项目建设目的、必要性的依据;(2)市场猜测;(3)建设规模、产品方案,生产方法或工业准绳;(4)建设选址专题报告;(5)资源开采、利用条件的论证;(6)项目构成,建筑标准、工业技术和设备选型方案;(7)建设项目总图布置方案和土建工程量估算;(8)环境质量评价;(9)原料、帮助材料、燃料、动力、供水、运输等协作协作条件;(10)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11)建设工期;(12)劳动定员;(13)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扩建的大中型项目设计任务书还应包括原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现有生产潜力发挥状况。自筹基建大中型项目的设计任务书,还可以注明资金、材料、设备来源。 小型项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可以简化。又是可被可行性讨论报告书所代替 2.设计任务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设计任务书制造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次要依据。 进行可行性讨论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讨论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2.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3.设计项目的用地状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状况等。 还应说明场地四周道路及建筑等环境状况。 4.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5.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状况,公共设备和交通运输条件。 6.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材料。 7.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状况。 8.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9.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10.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11.建筑外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二、设计任务书的构成设计任务书是对策划工作要点,通过系统的分析,得出决策性的文件。 作为开发建设目标与规划设计工作方向的次要信息传递手段,设计任务书应较全面精确地反映策划结论的次要信息点,使设计成果同样体现系统性、超前性、可行性和应变性的要求。设计任务书中应包括如下的设计要求(不含设计依据基础材料、设计周

(完整word版)项目设计任务书范文格式范文

*******项目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为******,位于*******,控规地块编号为11-09,由“西双版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开发,用地面积为*****平方米(含代征城市道路),净用地面积为****平方米,暂定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层数为3层(局部4层)。 二、总图设计要求: 除了满足各类建筑规范的规定外,以下几条要求提请格外注意: 1、****项目应包含以下户型:双拼别墅、独立别墅、商铺、单元住宅、小户型住宅。双拼别墅面积在****平方米以内;独立别墅面积在****平方米左右;商铺层高5.7米,开间4米,进深10米;单元住宅面积***平方米左右;小户型住宅面积**平方米左右.主力户型是双拼别墅。 2、双拼别墅、独立别墅按砖混结构设计;商铺、单元住宅、小户型住宅按底层框架上层砖混设计。混合结构设计在上层结构布局与商铺发生矛盾时以考虑商铺合理布局为主。 3、双拼别墅、独立别墅的停车位安排在房屋侧面。小区公共室外停车位只需考虑20个车位的到访停车需求;总平面中需要考虑安排非机动车的统一停车区。原则上北面(以小区大门)考虑机动车停车区,南面安排非机动车停车区. 4、商铺统一按进深10米、开间4米设计,不考虑建筑退界。 5、总图设计在原方案zt8。dwgl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6、小区路网应满足防火规范及用户需求。路网设计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调整为每两排住户共用一个车行道,另一侧改为人行道,车棚可设在客厅侧面(客厅侧面不开窗)。结合专业设计考虑车辆的进出便利。 7、小区排水方向向东或向南。西侧规划道路标高高于小区路面约3米。应结合地形处理好场地与外部道路的高差,以及地块内部场地排水问题。小区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接口处必须保证内

(完整word版)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xx综合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详地形图) 2.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2.1课程性质 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是规划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教学目标是在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与强化专业知识教育,强化学生参于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的综合能力。 2.2教学目的 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要求,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该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与专业实践结合进行,即分为规划基础资料调查和规划设计两个阶段。 (1)规划基础资料调查 通过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的意识,使学生重视掌握第一手资料,及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为下阶段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2)规划设计阶段 通过规划设计,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系统学习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标准、规划内容、技术方法。 2.3调查及设计内容与要求 2.3.1调查内容与要求 (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现状对城市规划的制约与要求,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调查应结合教学设计选题,针对设计对象:县城风貌特色、交通、地形等方面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和定量化的调查分析,并将调查分析成果加工成为现状资料报告。撰写之后的规划说明和文本打下基础。 (2)根据规划分析县城在整个区域中的位置和地位。 (3)提出县城的规划结构分析图、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4)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县城的功能和绿化场地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相应的环境设计图。绿化种植设计应与高台的土壤和气候特征相适应。 (5)鼓励在基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等方面因素进行规划构思。提出县城规划的理念和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控制指标,指导因素等。 2.3.2设计内容与要求 ⑴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⑵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 ⑶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位置、体型、色彩等要求; ⑷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

2019-万科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 (3000字)word版本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万科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 (3000字) XX房地产公司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1 项目概况及用地分析 1.1用地自然条件概况及分析 1.1.1 宗地位置 应附文:简述宗地位置 应附图:宗地城市位置图;宗地区域位置图 1.1.2 宗地现状 (1) 宗地四至范围 应附文:简述宗地四至范围应附图:宗地红线图 (2) 宗地现状地形地貌 应附文:简述宗地现状地形地貌,重点及特殊地形地貌特征应展开 分析 应附图:宗地现状照片(标明拍摄点和目标点位置);宗地地形图 (3) 绿化植被与水面 应附文:简述宗地内绿化植被与水面状况。如有考虑保留的植物与 水面,应说明拟保留部分的范围、拟保留植物的树种和习性、拟保留水面的改造措施 应附图:宗地绿化植被与水面分布图 (4) 气候气象 应附文:简述气温、主导风向、降雨量等指标。 (5) 水文地质 应附文:简述地表水、地下水现状及周围建筑的基础处理情况应附: 宗地地质资料(如:初勘资料、周边建筑基础处理资料等) (6) 特殊地下物 应附文:明确宗地地下有无文物、地下军用设施及管线、地下油罐 房或其它大型地下建筑物

1.2 宗地社会条件概况及分析 1. 2.1 区域现状与规划 应附文:简述用地所处区域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地段或区域现状 特征等,对象征地段特点的景点设施附照片说明。当地政府 对宗地所处区域的规划设想和实施计划的说明。 应附图:区域现状图:区域总体规划图 1.2.2规划要求 应附文:说明规划管理部门对宗地的规划设计要点,或宗地《建设用 地规划许可证》的内容,对用地主要设计指标的分析。 应附:规划要点;容积率分析表 1.2.3 交通状况 应附文:简述宗地交通情况;地铁、轻轨、公交流线与宗地附近站点; 私车赴宗地路线选择; 应附图:区域交通分析图;周边交通分析图;周边道路断面图 1.2.4公共设施 (1) 公共建筑 应附文:描述对设计存在影响的公共及商业建筑的名称、类型、 面积、基本功能、形态及建成时间; (2) 对设计存在影响的设施与标志物 应附文:简述以下有利与不利因素情况 有利因素:广场、公园、城市雕塑等 不利因素:高压线、变电所、烟囱、垃圾场、排污沟、其它构成噪音与污染的建筑物、构筑物与设施。 应附图:周边公共设施图 1.2.5 市政管线

浏阳市浏阳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更新

浏阳市浏阳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维护更新 项目设计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是城乡规划管理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 随着国家法规标准的逐步更新完善、浏阳市主城区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对现行控规进行深化、修改和完善,控规维护更新是必然、必要和合理的法律程序,是实施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浏阳市主城区控规覆盖区域,总面积40.78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主要为老城片区、长兴西片区、占佳片区、新屋岭片区、城东水佳片区、禧和片区、平水片区、西湖山片区、氮肥厂浦梓港片区、唐家洲片区、掌山杨家弄片区、荷花南接线片区。由于渝长厦高铁线型未定,导致部分片区控规无法确定,故本次更新不包含杉松、金桥片区以及长兴片区予倩路以北区域)。 三、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 (二)《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 (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四)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2015); (五)《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六)《浏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8年修改); (七)浏阳市主城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八)浏阳市主城区已批准的图则、总图、道路施工图等; (九)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四、规划原则 (一)合法性 在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调整更新的范围内进行更新完善。

(二)合理性 结合浏阳市主城区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关法规、政策要求,提升各片区控规的操作性。 (三)协调性 充分对接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查漏补缺,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实相关规划内容。 五、设计重点内容 (一)分区落实《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相关要求,完善各级生活圈配套设施。在土地充裕的区域(主要指未开发用地占比较高的区域),落实各级各类配套设施用地,确保各项配套用地指标达标,优化配套设施服务半径;对于建成区通过建设补缺、综合达标、逐步完善的原则,提出优化改善措施。 (二)落实现行总规及专项规划对各区域控规的要求,核实各类设施的用地规模及人均指标,确保满足浏阳市主城区创文、创卫各项指标要求。 (三)核实已审批的相关规划、道路施工图,提高控规的可操作性。主要核实内容包括:核实相关道路施工图,修改完善道路交叉口、横断面、竖向、线型等,并调整周边地块用地范围;核实已审批规划图则,修改其地块范围及指标,并修改相邻地块范围及面积;核实已审批项目总图,根据总图调整其内部道路等。 六、成果要求 各片区控规成果由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构成,以图册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的内容应当一致,并作为规划实施管理的法定依据。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清楚;规划图纸系用图像形式表达规划内容,主要包含土地利用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以及地块指标控制图。 七、其他说明 1、参标单位自行搜集浏阳市各片区控规等相关资料,自行组织现场踏勘、自行对接市直各部门。 2、中标单位合同签订后一周内提交初步方案,两周内提交评审方案。评审后两周内提交报审成果。 3、中标单位项目负责人不得更换,并应参加各类相关汇报。项目组成员城市规划专业不得少于6人。

(完整word版)村庄规划设计任务书

村庄规划设计任务书 (参考范本) 一、设计背景 “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 江华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是全国13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 2016年,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规划村庄建设的精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吸收先进的创意理念,提高村庄规划的设计水平,开展江华县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二、设计目标 遵循“尊重自然、有机更新;尊重人民、以人为本;整体协调、统筹落实”的规划理念,找出江华县村庄发展的阶段瓶颈,针对性的提出江华农村典型村庄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方法,形成具体推广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江华村庄规划样板。 三、总体要求 1、尊重自然,有机更新 尊重既有村庄格局,尊重村庄与自然环境及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不大拆大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有机更新。 2、尊重人民,以人为本 改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进村入户深入调查,针对问题开展规划编制,建立有针对性的规划目标,充分体现与农民的互动和问题导向。保障村民参与,尊重村民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规划调研、编制等各个环节充分征询村民意见,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公示规划成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全过程,避免大

包大揽。 3、整体协调,统筹规划 通过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要素的统筹规划与布局,考虑村庄的整体发展导向,引导土地集约利用与空间集聚发展。 四、设计内容 1、村庄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发放、实地踏勘、入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对村庄现状人口、用地、产业、交通等要素进行分析归纳。 2、村庄定位与主导产业 根据地区功能定位,分析村庄在城乡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提出规划村庄的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深入研究规划村庄的历史文脉、发展条件和政策导向,结合村庄的现状特点提出适合村庄发展的主导产业。 3、合理完善的功能与交通组织 根据目标定位,结合村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功能分区,并考虑村庄内部和外部交通网络,形成合理、高效、生态、有机的村庄生产、生活和田间道路系统。 4、科学合理的用地布局结构 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融合的角度出发,有机布局村庄内部空间.通过合理测算需求,配置经济合理的基础设施。 结合村庄景观风貌,提炼元素打造富有本村特色的村庄。 5、建筑与环境要素设计 根据方案需要,选择对于表现设计主题、强化村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的建筑与环境要素进行深化设计。 (1)建筑设计:沿承村庄的历史文脉,结合区域建筑特色对村庄新建、改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