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进展概况-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进展概况-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进展概况-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进展概况-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

〖一画〗 一枝嵩一见喜一叶萩一包针一扫光一朵云一条根一口钟一柱香 一点红一碗水一支黄花一枝箭 〖二画〗 二叶人字草二丑十大功劳丁公藤丁香油丁香酚丁葵草丁香罗勒油 七叶胆七叶莲七里香七姐妹七星剑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把伞八月札 八仙草八里麻八楞麻八角金盘八角茴香油人中白人中黄人字草 人参叶人参花人参果八角枫八角莲人指甲人工牛黄人工天竺黄 入地金牛儿茶九牛造九节风九节兰九龙藤九里香九层塔九香虫 九头狮子草九死还魂草九龙过海刀豆子刀螂子刀豆壳了哥王 〖三画〗 三七花三叉苦三丫苦三分三三白草三百棒三尖杉三叶木通三十六荡三钱三三颗针三白草根干漆凡士林土藿香土瓜根土狗土大黄 土牛膝土甘草土黄芪土黄莲土木香土儿土槿皮土贝母土荆芥 土茵陈土党参土香薷土子大活血大叶菜大伸筋大将军大罗伞 大茶药大飞扬大树跌打大麻药大红袍大豆卷大蓟大叶云实大麻子大蟋蟀大蝼蛄大叶冬青大发汗大茴香油大枫子大金牛草大叶桉 大血藤大皂角大驳骨大托叶云实大青盐大豆黄卷大叶蛇总管万寿菊万年青根山姜子山羊血山葱山矾叶山扁豆山核桃山菠萝山土瓜 山川柳山羊角山芝麻山豆根山苍子山花椒山慈菇山乌龟山茶花 山茶根山桃花山海螺山常山山稔子山稔根山芝麻根千日白千年见千日红千斤拔千里光千里香千张纸千层塔川萆薢川椒川椒目 川槿皮川槿子川五加皮广豆根广灵香卫矛女菀女贞子小草 小叶容小檗小罗伞小红参小米草小金不换小刀豆小飞扬草小青草小春花小胡麻小金牛草飞廉飞扬草飞机草飞来鹤飞燕草飞龙掌血马陆马宝马勃马兰根马兰花马兰草马尾莲马齿苋马料豆马蛇子 马蔺子马槟榔马蹄香马鞭草马蹬草马尾松根双飞蝴蝶云香草水皂角五气朝阳草见血飞大叶五爪龙 〖四画〗 王不留行王瓜王瓜子王瓜根开心果开金锁天龙天丁天雄天仙藤 天青地白天名精天茄子天竹子天竺黄天胡荽天浆壳天葵子元宝草无地生根无夷无名异无花果无根藤无娘藤无患子云实花云故纸 云实子云南重楼云实根云雾草云芝木贼草木天蓼木莲果木棉花 木腰子木馒头木槿花木芙蓉叶木槿子木槿皮木蝴蝶木鳖子五爪龙五谷虫五彩菊五灵脂不老草木芙蓉花瓦松瓦楞子牙皂巨胜子 内红消见肿消牛虻虫牛皮消牛大力牛角丝牛角粉(浓缩)牛筋草 牛子叶牛蒡根毛茛毛冬青牛黄天然牛黄毛虫草贝母花升药底 长春花化食草手掌参片姜黄分心木分筋草分经草月石月黄月见草

中国杂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

中国杂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03-03-07 一、中国杂志市场现状分析 1、中国杂志市场概述 宏观背景: 如果有人问:中国四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中,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种?很多人会回答:杂志! 是的,中国大陆地区的杂志截止到2001年底的统计,共有8725种,从数量上来说,在世界上也算的上是期刊大国。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传媒领域政策的变动,杂志市场呈现了良好的资本增值性。投资杂志成为继网络之后最热门的传媒投资方向,杂志期刊市场也显得异常热闹,目前中国杂志市场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a. 期刊的同质化现象 几乎所有的财经类杂志都是为高级经理人打造;几乎所有的汽车类杂志

都是为购车者和车主制作;几乎所有的时尚类杂志都是为年轻白领女性开办,很多杂志的读者定位方向趋同,如果再细分下去则定位稍显模糊。(见图一) b.社会政治性与市场资本性共存 以前杂志社是国家、政府宣传方针、政策、法规、法令以及学术交流、情报、提高人民生活素质的重要工具,许多年来杂志的发展也一直围绕着政治影响和社会效益方面发展。进入21世纪后的期刊纷纷开始自负盈亏,走向市场,在主管单位的允许下各种资本也开始介入。除少量的杂志走向市场资本运营外,多数杂志的政治性仍占主导地位。 c.杂志的编辑、销售、发行体制不健全 目前一些杂志编辑力量为事业单位人员,销售力量为资本投资方,发行

力量为邮政部门和发行商,由于三者体制的不统一,造成许多杂志在整体运营的各个环节上存在瓶颈效应。 d.多数杂志仍以发行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8725种杂志中,其中有5300种左右的杂志发行量小于10000册,这部分杂志多数以发行为主要收入。另外发行百万的杂志在23种以上如《家庭》、《故事会》、《读者》等,其主要收入也来源于发行收入。如《读者》2001年将近2亿的收入中有1.8亿来自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只占10%左右。 由于中国市场上的期刊数量众多,很多类别的强势品牌期刊尚未形成,另外期刊市场良好的增值性(大众传媒投资平均8年可以产生效益,远比医药、日常消费品、银行、建筑等传统行业的10-15年快,在中国没有名牌媒体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成功媒体品牌年限还可以缩短2-4年)使各种资本涌入,杂志市场呈现风起云涌之势,这场比试的结果将在3-5年内初见分晓。 2、杂志市场的游戏规则:(见图二) 图二:杂志媒体的相关经管机制

论中国杂志的发展现状

一、杂志广告的定义与起源杂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印刷传播媒介。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18世纪,人们已经在杂志上刊登广告并使其成为重要的广告媒体。 最早发现杂志广告蕴藏着巨大潜力的是智威汤普逊公司创始人汤普逊,他于1873年在两份妇女杂志上刊登了一副石棉瓦广告,结果促销效果比过去任何其他促销活动都明显。 第一家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杂志是于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月刊,内容涵盖社会新闻、宗教、政治、科学和商业动态等。 “五四运动前后,各种杂志刊物纷纷面世,并且大多刊登广告,作为解决经费来源和改善员工生活的措施。 1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和杂志广告内容的逐渐增多,印刷工艺和设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进,为杂志广告表现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二、男性时尚杂志广告的特点中国男性读者阅读习惯已经发生并且还在发生深刻变化。 杂志作为报纸的深度读物,反映了市场对精细化的需求。 其作为一种媒介传播方式,男性时尚杂志所具有的价值始终是无法替代的。 (1)内容丰富,流动性广。 作为传统的平面媒体,发行商可以根据市场来灵活的选择发行时间、发行区域、投放的目标群体等;读者也能够随意的选择阅读杂志

类型、阅读时间和阅读地点。 杂志所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2)易于保存,生命周期长。 与电视、广播媒体相比,时尚类杂志媒体传阅率和反复阅读率高,杂志广告信息可以多次被消费者接触,易于保存。 (3)篇幅上受限较小。 杂志能够采用较多的篇幅将产品的深层内容展现在读者眼前,有效的拉近读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 (4)表现力强。 与同类媒体相比,时尚类杂志媒体对材质的要求较高:封面男性时尚杂志网通常采用铜版纸,内页为适应多种广告效果使用了不同材质、造型、工艺等。 排版精致,深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中国男性时尚杂志的发展现状时尚类杂志,通常指代印刷精美、定位较高,内容上侧重于服装、美容、情感、都市生活等方面的杂志。 男性时尚杂志,指的是以精英男性为目标受众,以宣扬城市时尚生括方式为主要内容,涉及奢侈品、时装、汽车、电子数码、旅游、健康、娱乐等方面的一种杂志期刊类型。 在讨论男性杂志之前,不得不提到女性时尚杂志的发展。 1867年,世界上最早的女性时尚杂志 HAPPERS BAZAAR在美国诞生;1921年巴黎出现了欧洲第一本女性时尚杂志LOFFICIEL。

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一]提取方法 因中药含有效成分的不同及对颗粒剂溶解性的要求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提取。多数药物用煎煮法提取,也有用渗漉法、浸渍法及回流法提取。含挥发油的药材还可用“双提法”。 1.煎煮法系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一般操作过程如下:取药材,适当地切碎或粉碎,置适宜煎煮容器中,加适量水使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沸,浸出一定时间,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煎出2-3次,收集各煎出液,离心分离或沉降滤过后,低温浓缩至规定浓度.稠膏的比重一般热测(80-90℃)为1.30-1.35。 为了减少颗粒剂的服用量和引湿性.常采用水煮醇沉淀法,即将水煎煮液蒸发至一定浓度(一般比重为1:1左右),冷后加入1-2倍置的乙醇,充分混匀.放置过夜,使其沉淀,次日取其上清液(必要时滤过),沉淀物用少量50%-60%乙醇洗净,洗液与滤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后,待浓缩至一定浓度时移置放冷处(或加一定量水.混匀)静置一定时间,使沉淀完全,率过,滤液低温蒸发至稠膏状。 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煎煮法为目前颗粒剂生产中最常用方法,除醇溶性药物外,所有颗粒剂药物的提取和制稠膏均用此法。 2.浸渍法系将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使有效成分浸出的一种方法。其操作方法如下:将药材粉碎成粗末或切成饮片,置于有盖容器中,加入规定量的溶剂后密封,搅拌或振荡,浸渍3-5天或规定时间,使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倾取上清液,滤过,压榨残液渲,合并滤液和压榨液,静止24小时,滤过即得。 浸渍法适宜于带粘性、无组织结构、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取,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或易破坏的药材。但是具有操作用期长,浸出溶剂用量较大,且往往浸出效率差,不易完全程出等缺点。 3.渗漉法系将经过适宜加工后的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内,浸出溶剂从渗漉器上部添加,溶剂渗过药材层往下流动过程中浸出的方法。其一般操作方法如下:进行渗漉前,先将药材粉末放在有盖容器内,再加入药材量60%-70%的浸出溶剂均匀润湿后,密闭,放置15分钟至数小时,使药材充分膨胀以免在渗漉筒内膨胀。取适量脱脂棉,用浸出液湿润后,轻轻垫铺在渗漉筒的底部,然后将已润湿膨胀的药粉分次装人渗漉筒中,每次投入后均匀压平。松紧程度根据药材及浸出溶剂而定。装完后.用滤纸或纱布将上面覆盖,并加一些玻璃珠或石块之类的重物,以防加溶剂时药粉浮起;操作时.先打开渗漉筒浸出液出口之活塞,从上部缓缓加入溶剂至高出药粉数厘米,加盖放置浸渍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渗漉时,溶剂渗入药材的细胞中溶解大量的可溶性物质之后,浓度增高,比重增大而向下移动,上层的浸出溶剂或较稀浸出溶煤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细胞壁内外浓度差。渗漉法浸出效果及提取程度均优于浸渍法。 渗漉法对药材粒度及工艺条件的要求较高,一般渗漉液流出速度以1kg药材计算,慢速浸出以1—3ml/min为宜;快速浸出以3—5ml/min为宜。渗漉过程中,随时补充溶剂,使药材中有效成分充分浸出。浸出溶剂的用量一般为1:4—8(药材粉末:浸出溶剂)。 4.其它 (1)动态温浸工艺:将原药材破碎到规定粒度.使药材与溶媒有效接触面积扩大.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保持恒温;用机械搅拌促进流动,实现药材界面内外浓度差,有利于有效成分快速浸提,而低温温浸,药液不沸腾,避免了淀粉的过分裂解糊化.既方便了固液分离和离心除杂,又避免了水蒸气共沸蒸馏成分的损失。因此,动态温浸工艺与传统的静态沸腾提取工艺相比,具有提取效率高,保存有效成分多,缩短工时,降低耗能等优点。 (2)超速离心除杂与超滤除杂技术:与传统的醇醉沉除杂工艺相比,超速离心与超滤(采用微孔滤膜,经加压滤过)除杂技术,避免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多糖和肽类成分的损失,天然成分保留较完全,既使中药汤剂的特色得到发挥,同时又缩小了剂量,制得的颗粒质量高.稳定性好”。 (二)浓缩、干燥技术 药材中指标成分提提取后,制成原颗粒之前应得到流动性粉末为宜,因此提取液必须浓缩与干燥,需要一定温度除去水,伴随有效成分的损失与破坏。如长瓣金莲花的水煎液常压浓缩1小时、16小时及26小时,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6.25%、20%及39%,时间越长有效成分破坏越多。又如采用常压浓缩或减压浓缩制备三黄泻心汤干浸膏,结果成品中番泻苷、黄芩苷的含量降低了23%-94%,改用逆渗透液缩和喷雾干燥技术,含量仍降低1%—6%,当归芍药汤的汤液作成软膏后.其仓术醇和β-桉醇含量分别只有原药材的0.04%和0.14%。 通常浓缩最简易是采用真空度1.33kPa(即10mmHg),温度约40℃即可,若采用薄膜浓缩、离心薄膜浓缩则效率可提高,且可降低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浓缩液一般浓缩到20%—50%,进行干燥,喷雾干燥操作简便、速度快,产品细度均匀,干燥过程液滴干燥的实际温度仅35-50℃,在几秒或十几秒钟完成,被干燥物料不致发生过热现象,不耐热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不致破坏,如大黄浓缩液以进风温度20℃、出风温

(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制与评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每一版的最终成果以“要览”的形式发布。以下发布的核心期刊表,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的一部分。该要览基本延续了上一版的主要研制原则,同时根据各界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实际需求,对核心区范围做了一些调整,确定了核心期刊484种。 该“要览”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三部分:第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收文量较大的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主流期刊,数据质量可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现收录1999年至2011年度733种来源刊中的一千万条数据,曾为多项大型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该要览选择该库近5年(2007-2011年)的数据为主要的统计样本(部分指标用到2006年数据)。第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摘数据库。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统计量较大的转摘数据库。该库收录的文摘刊物有三种类型:(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重要报纸理论版和核心期刊的转摘文章;(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第三,其他统计源。主要参考公开发表的各种期刊统计数据,包括其他评价系统公布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各类统计数据。 该“要览”的学科分为24个大类目和综合类,包括法学、管理学(含科学学、人才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人口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档案学、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其中经济学下列7个二级学科,政治学下列2个二级学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将于近期出版,其中的核心期刊表先期公布如下,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降真香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降真香1《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出黔南。伴和诸杂香烧烟直上天,召鹤得盘旋于 上。《海药》云∶味辛,温、平,无毒。 烧之,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 2《得配本草》 辛,温。入足厥阴经。入血分而降气,治怒气而 止血。疗金疮,生肌肉,消肿毒,治肋痛。取红 者研用。 3《本经逢原》 辛温无毒。禁用火焙。 发明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 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刃伤用紫金散,即降真香 用磁瓦刮下,和血竭研末是也;又虚损吐红,色 瘀昧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血热妄行色紫浓浓,脉实便秘者禁用。 4《本草乘雅半偈》 (证类)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 之,辟邪恶气。 【核】曰∶降真,原名新绛。出黔南、南海山 中,及大秦国。似苏方木,烧之不甚香,得诸香 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良。今广 东、广西、安南、汉中、施州、永顺、保靖,及 占城、暹罗、渤泥、琉球诸番皆有。朱辅山溪蛮 丛话云∶鸡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 处所出者,似是而非,劲瘦不甚香。周达观真腊 记云∶降香生丛林中,番人颇费砍斫之功,乃树 心也。其外白皮浓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气劲 而远。又稽含草木状云∶紫藤香,长茎细叶,根 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茎截置烟焰 中,经久成紫香,可降神也。 【】曰∶降真,新绛也,推陈出新。降者大赤, 易曰∶干为赤,坎为大赤,贯流先天一气者欤。 主利率类以从阳,远于绝类以从阴也。烧之真 降,诠名降真。盖真者,仙变通乎天,提挈天 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命曰真神。故主天行 时气,宅舍怪异,辟邪恶气。远于生阳,显诸死 阴之属者,敛臼消灭,顾赤心在中,重皮巩固, 宛若卫外为固之为阳,藏精起亟之为阴也。仲景 先生祖剂,主利脉革之半产漏下,佐以葱茎前通 乎阳隧。君以旋复,诚营血之师帅。旋者周旋, 旌旗之指麾,覆者伏兵,奉旌旗之指麾者。而后 新降起亟乎阴,卫外乎阳则行者留,留者行矣。 本草失列品类,时珍补入纲目,疗金疮折跌出血 不止者,此遵祖剂之行留而推展之。副名降真, 良有以也。颐更推展之,不但系小子妇人吉,犹 可系丈人之失与 5《本草从新》 宣、辟恶、止血生肌. 辛温.辟恶气怪异.疗伤折金疮.止血定痛.消 肿生肌.(周崇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敷花蕊 石散、不效、军士李高、用紫金藤散敷之、血止 痛定、明日结痂无瘢、曾救万人、紫金藤、即降 真香之最佳者也.)忌同檀香.烧之能降诸真. 故名.(金疮出血、降香、倍子、桐花等分、末 敷.) 6《本草备要》 焚之能降诸真,故名 宣,辟恶、止血、生肌 辛温。辟恶气怪异,疗伤折金疮,止血定痛,消 肿生肌(周崇逐寇被伤,血出不止,敷花芯石 散,不效。军士李高,用紫金藤散敷之,血止痛 定,明日结痂无瘢,曾救万人。紫金藤,即降真 香之最佳者也)。 7《本草择要纲目》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 气.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8《本草纲目》 「释名」紫藤香、鸡骨香。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 1、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 末,敷伤处。 2、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 丸子,熏患处。 9《本草经解》气温.味辛.无毒.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 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降香气温.禀天春和 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 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烧之能 降天真气.所以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也.小儿 带之能辟恶气者.气温味辛.辛温为阳.阳能辟 恶也.色红味甜者佳. 【制方】 降香同白芍、甘草、北味、丹皮、白茯、生地. 治怒气伤肝吐血.多烧能祛狐媚.为末.治刀伤 血出不止. 10《海药本草》徐表《南州记》云∶生南海山,又云生大秦国。 味温,平,无毒。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并烧 悉验。又按仙传云∶烧之,或引鹤降。醮星辰, 烧此香甚为第一。度烧之,功力极验;小儿带之 能辟邪恶之气也。(《大观》卷十二页48,《政 和》页310,《纲目》页1366) 11《药性切用》一名紫金藤。性味辛温,入肝、脾、血分,而活 血止痛,辟秽。降真禁忌同紫、白 12《证类本草》出黔南。伴和诸杂香,烧烟直上天,召鹤得盘旋 于上。 海药云∶徐表《南州记》云∶生南海山。又云生 大秦国。味温,平,无毒。主天行时气,宅舍怪 异,并烧悉验。又按《仙传》云∶烧之,或引鹤 降。醮星辰,烧此香甚为第一,度烧之,功力极 验。小儿带之,能辟邪恶之气也。

中国杂志产业的经济分析

中国杂志产业的经济分析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了通货膨胀,货币大幅贬值,使得为数不多的人放弃了储蓄,转向投资理财。因此公众对于财经类报道需求量突增,社会也需要财经主流思想导向,正是这个契机使得财经媒体和财经报道开始受到广关注。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财经新闻真正进入新闻主流领域。财经报道和财经媒体之所以近3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的全球经济转型;其主观原因是新闻媒体突增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竞争,为了提高关注度,媒体必须投入大量时间、人力等资源来做经济新闻,或者根据观众的需求进行金融领域的报道。 为了追赶国际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步伐,顺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国此时也出现了第一批财经媒体。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随即于1983年,在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下属的《中国财贸报》的基础上,我国诞生了第一个以“经济”命名的报纸——《经济日报》。同时,在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其下属分管经济工作的各部委相继创办了一批经济类行业报刊。此后,财经媒体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来以来,经济、金融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顺应时代潮流,产生了为数不少的财经类报刊。而到了世纪之交,以《财经》、《第一财经周刊》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财经报刊迅速崛起,成为了媒体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时期正是世界全球化的加速时期,也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制造业发展日趋成熟,产业结构深化调整的阶段。由此可见,金融媒体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就试图以财经类杂志为例,分析中国消费类杂志产业的相关一系列经济问题。 1 大传媒产业概述 传媒产业是指传播各种信息、知识的传媒实体部分所构成的产业群,它是生产、传播各种以文字、图像、艺术、语言、音响、声音、数码、符号等形式存在的信息产品的特殊产业。在中国,传媒业主要包括新闻业(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通讯),出版业,广告业(设计、制作、发布)。此外,会展、演艺、通讯、信息传输等,也是传媒业的组成部分。传媒产业的社会职能是传播信息、传播知识、传播文化观念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物质载体。传媒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既具有政治属性、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产业属性和市场属性。长期以来,我们过分注重它的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而忽视了它的经济属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中国的新闻出版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党的思想舆论阵地,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发挥传媒产业的经济属性。 本文的关注视角无疑是以中国传媒产业,尤其是其子产业财经类杂志的经济属性为出发点,本文的分析中也将涉及中国大众传媒产业的政治、文化属性的历史背景和生态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国内传媒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传媒机构也面临着国外传媒机构越来越大的竞争,同时,新技术的变化使得国内传媒市场上不同传媒之间以及传媒与非传媒之间的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官网征稿

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火热征稿中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并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1980年1月创刊,系月刊。核心期刊《会计之友》征稿启事 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 ,CSCD ,双核心期刊等,投稿扣1422682932. 刊物简介: 《会计之友》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财会期刊,曾多次被评为全国财会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F23会计类)。1993年以来一直被评为一级期刊,被选送参加了日内瓦举办的国际书刊博览会,被称赞为中国的“牡丹花”,1997年12月又被列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是国内外发行量较大的财会期刊之一。 《会计之友》主要介绍财会工作经验、会计理论和业务技术基础知识,开展学术交流,介绍国内外会计学术的新动向、新成果和新的信息处理方法,反映财会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本刊印刷精美,装帧时尚,栏目新颖,可读性强,实属品牌杂志,为海内外财会人员必读的优秀刊物。 栏目介绍: 《会计之友》涉及到会计、财务、审计、税务、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栏目有:考前辅导、政策法规、电算网络、国库集中支付、财富人生、总会(CFO)理财、跨地区营销理财、东风理财、专家论坛、研究

生园地、博士观察、理财导航等,并且在采编和选题上突出了前沿性、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等题材。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 ISSN 1004-5937 国内刊号: CN 14-1063/F 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类型:旬刊 主要发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创刊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和学术规范。 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1]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所发表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对繁荣和发展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对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及学术成果的水平,促进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

中药

1、有一根茎类药材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具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细小木心(中柱),嚼之发粘。该药为 A:知母 B:麦冬 C:百部 D:川贝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B 2、浙贝母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 A:淡绿色荧光 B:樱红色荧光 C:碧蓝色荧光 D:暗紫色荧光 E:棕褐色荧光 正确答案为:A 3、一呈扁圆柱形药材,外皮有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似连珠状,此药材最有可能的是 A:地黄 B:胡黄连 C:白芷 D:巴戟天 E:贯众 正确答案为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https://www.doczj.com/doc/af366260.html,:D 4、下列哪项是石菖蒲不具有的

A: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增厚,棕色,有的含红棕色物 B:皮层宽广,散有纤维束及叶迹维管束 C:薄壁组织中散有类圆形油细胞 D:中柱维管束周木型及外韧型,有晶纤维 E:薄壁细胞中有菊糖 正确答案为:E 5、黄丝郁金在紫外光灯下断面有亮黄色荧光,内皮层呈明亮的 A:红色环 B:紫红色环 C:蓝色环 D:黄色环 E:白色环 正确答案为:C 6、下列药材中不含草酸钙结晶的是 A:人参 B:半夏 C:石菖蒲 D:甘草 E:丹参 正确答案为:E 7、来源于石竹科干燥块根的药材是 A:绵马贯众 B:黄芪

C:延胡索 D:太子参 E:川贝母 正确答案为:D 8、药用部位为鳞茎的药材是 A:山药 B:百部 C:天花粉 D:知母 E:浙贝母 正确答案为医学全.在.线.提供. https://www.doczj.com/doc/af366260.html,:E 9、沉香药材的径向纵切面可见 A:木射线呈横带状 B:木射线呈长梭状 C:木射线细胞纵向延长 D:木射线细胞切向延长 E:木射线细胞纵向排列 正确答案为:A 10、下列药材组织中,哪一种具有异型维管束 A:大血藤 B:鸡血藤 C:木香 D:沉香

中国杂志市场分析(1)

一、中国杂志市场现状分析 1、中国杂志市场概述 宏观背景: 如果有人问:中国四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中,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种?很多人会回答:杂志! 是的,中国大陆地区的杂志截止到2001年底的统计,共有8725种,从数量上来说,在世界上也算的上是期刊大国。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传媒领域政策的变动,杂志市场呈现了良好的资本增值性。投资杂志成为继网络之后最热门的传媒投资方向,杂志期刊市场也显得异常热闹,目前中国杂志市场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a. 期刊的同质化现象 几乎所有的财经类杂志都是为高级经理人打造;几乎所有的汽车类杂志都是为购车者和车主制作;几乎所有的时尚类杂志都是为年轻白领女性开办,很多杂志的读者定位方向趋同,如果再细分下去则定位稍显模糊。(见图一) b.社会政治性与市场资本性共存 以前杂志社是国家、政府宣传方针、政策、法规、法令以及学术交流、情报、提高人民生活素质的重要工具,许多年来杂志的发展也一直围绕着政治影响和社会效益方面发展。进入21世纪后的期刊纷纷开始自负盈亏,走向市场,在主管单位的允许下各种资本也开始介入。除少量的杂志走向市场资本运营外,多数杂志的政治性仍占主导地位。 c.杂志的编辑、销售、发行体制不健全 目前一些杂志编辑力量为事业单位人员,销售力量为资本投资方,发行力量为邮政部门和

发行商,由于三者体制的不统一,造成许多杂志在整体运营的各个环节上存在瓶颈效应。 d.多数杂志仍以发行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8725种杂志中,其中有5300种左右的杂志发行量小于10000册,这部分杂志多数以发行为主要收入。另外发行百万的杂志在23种以上如《家庭》、《故事会》、《读者》等,其主要收入也来源于发行收入。如《读者》2001年将近2亿的收入中有1.8亿来自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只占10%左右。 由于中国市场上的期刊数量众多,很多类别的强势品牌期刊尚未形成,另外期刊市场良好的增值性(大众传媒投资平均8年可以产生效益,远比医药、日常消费品、银行、建筑等传统行业的10-15年快,在中国没有名牌媒体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成功媒体品牌年限还可以缩短2-4年)使各种资本涌入,杂志市场呈现风起云涌之势,这场比试的结果将在3-5年内初见分晓。 2、杂志市场的游戏规则:(见图二) 图二:杂志媒体的相关管理机制 以上资料为实力媒体统计,仅供参考 杂志是一种特殊商品,有其独特的盈利模式,既可通过出售传媒本身盈利,也可以出售其传播效果盈利,即出售杂志本身所触达的受众曝光度。 走向市场化的杂志越来越靠出售传播效果作为其主要的盈利点,市场和传播效果也必须变

中药颗粒剂辅料的现状研究

中药颗粒剂辅料的研究现状 中药颗粒剂是在汤剂和散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剂型,由于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且体积小,服用、存储及运输较方便,在80年代曾以年递增40.9%的速度发展,可谓近年发展最快的一种中药固体制剂。1996~1999年间批准的443种新中药品种中,颗粒剂占17.2%,排列第3位。随着药物制剂朝着“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的方向发展,以及高速搅拌制粒法、喷雾干燥制粒法、滚动凝聚制粒法等新工艺的应用,中药颗粒剂出现了无糖型、泡腾型、包衣型、吞服型等新类型,新辅料在中药颗粒剂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此现状作一概述。 1 稀释剂(填充剂) 蔗糖、糊精和淀粉是传统的稀释剂,但蔗糖有吸湿性,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龋齿等患者不宜长期服用,糊精和淀粉的冲

溶性不甚理想。为开发性能优良的稀释剂,药学工作者作了许多研究。 1.1 乳糖易溶于水,性质稳定,无吸湿性,与大多数药物不起化学反应,对主药含量测定的影响较小,是很好的稀释剂。如:复方芩柏颗粒剂的最佳辅料比为浸膏粉:乳糖=8:2;清喉消炎冲剂的辅料比则以β-环糊精:糊精:乳糖=1:3:5为佳。《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首次收载了4种乳糖型颗粒剂。 1.2 甘露醇、木糖醇、甲壳胺、双岐糖抗病毒颗粒的辅料糊精改为甘露醇后,在冷热水中均可溶解,经临床观察发现改变辅料不影响疗效,对需控制糖摄入的患者增加了一种选择。对续春冲剂的研究表明:以易溶的甘露醇、木糖醇和完全水不溶的甲壳胺为辅料的制剂效果均不好,而双岐糖溶于水,有一定的水吸附能力,溶解速度较慢,无论单独与浸膏粉制粒或与淀粉等混合制粒,其制粒效果均好,结果最佳工艺处方为浸膏粉:双岐糖:淀粉=10:3:2。本类辅料中,蔗糖、乳糖、甘露醇、木糖醇、双岐糖等兼有矫味的功能。另外,用可溶性淀粉或水溶性糊精作稀释剂,其溶解性比淀粉好 2 润湿剂与粘合剂 2.1此类辅料能使药物细粉湿润、粘合,以便制成合格的颗

中药提纲

第四章药用植物基础知识 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B)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 E.《植物名实图考》 2.《新修本草》成书于(C) 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 3.《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C) A.草本、木本两类B.有毒、无毒两类C.上、中、下三品 D.动物、植物两类E.生熟两类 4.《本草纲目》载药(A) A.1892种B.921种C.365种D.850种E.374种 5.《本草纲目》的作者(C) A.苏敬B.陶弘景C.李时珍D.张仲景E.赵学敏 6、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B) A.相恶 B.相杀 C.相畏 D.相使 E.相须 7、下列哪项不是十八反的内容:( B )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白芷 C、海藻反甘草 D、细辛反藜芦 E、藜芦反丹参 8、中药性能的内容不包括:( A) A、形色 B、性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 9、胶类药应当:( D ) A.先煎 B. 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0、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C) A.苦味B.甘味C.辛味D.咸味E.酸味 三、填空题 1、中药的五味是指____辛_______、___甘___、____酸____、___苦____、____咸____。 2.下列药物入汤剂的特殊煎法是:石膏应___先煎____;薄荷应___后下____。 3.我国已知最早的本草专著是__《神农本草经》___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李时珍__。 4.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__温性___或___热性__。 第六章药材商品知识概述 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E) A.《中国药典》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D.企业的标准E.《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2.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是(D) A.研究中药的采收季节和品质B.研究中药的栽培C.研究中药的采集加工D.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E.研究中药的运输贮藏 3.“四大怀药”中没有(C) A.牛膝B.菊花C.元胡D.地黄E.山药

中国杂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杂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杂志市场现状分析 1、中国杂志市场概述 宏观背景: 如果有人问:中国四大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中,数量最多的是哪一种?很多人会回答:杂志! 是的,中国大陆地区的杂志截止到2001年底的统计,共有8725种,从数量上来说,在世界上也算的上是期刊大国。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传媒领域政策的变动,杂志市场呈现了良好的资本增值性。投资杂志成为继网络之后最热门的传媒投资方向,杂志期刊市场也显得异常热闹,目前中国杂志市场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a. 期刊的同质化现象 几乎所有的财经类杂志都是为高级经理人打造;几乎所有的汽车类杂志都是为购车者和车主制作;几乎所有的时尚类杂志都是为年轻白领女性开办,很多杂志的读者定位方向趋同,如果再细分下去则定位稍显模糊。(见图一) b.社会政治性与市场资本性共存 以前杂志社是国家、政府宣传方针、政策、法规、法令以及学术交流、情报、提高人民生活素质的重要工具,许多年来杂志的发展也一直围绕着政治影响和社会效益方面发展。进入21世纪后的期刊纷纷开始自负盈亏,走向市场,在主管单位的允许下各种资本也开始介入。除少量的杂志走向市场资本运营外,多数杂志的政治性仍占主导地位。

c.杂志的编辑、销售、发行体制不健全 目前一些杂志编辑力量为事业单位人员,销售力量为资本投资方,发行力量为邮政部门和发行商,由于三者体制的不统一,造成许多杂志在整体运营的各个环节上存在瓶颈效应。 d.多数杂志仍以发行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8725种杂志中,其中有5300种左右的杂志发行量小于10000册,这部分杂志多数以发行为主要收入。另外发行百万的杂志在23种以上如《家庭》、《故事会》、《读者》等,其主要收入也来源于发行收入。如《读者》2001年将近2亿的收入中有1.8亿来自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只占10%左右。 由于中国市场上的期刊数量众多,很多类别的强势品牌期刊尚未形成,另外期刊市场良好的增值性(大众传媒投资平均8年可以产生效益,远比医药、日常消费品、银行、建筑等传统行业的10-15年快,在中国没有名牌媒体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成功媒体品牌年限还可以缩短2-4年)使各种资本涌入,杂志市场呈现风起云涌之势,这场比试的结果将在3-5年内初见分晓。 2、杂志市场的游戏规则:(见图二) 图二:杂志媒体的相关管理机制 以上资料为实力媒体统计,仅供参考 杂志是一种特殊商品,有其独特的盈利模式,既可通过出售传媒本身盈利,也可以出售其传播效果盈利,即出售杂志本身所触达的受众曝光度。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帮助下,经过十年研究,2002年得到国家八部委的认同并列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十五年来,我们先后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15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逐步完善与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医临床。 一、原料研究 通过对多来源、多产地的质量的比较研究,固定药材的基源、产地、规格等级,稳定了中药材采购基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1.多来源品种基源确定:为了保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稳定,确定药材基源及药用部位。在研究中比较不同来源药材的质量,并考虑市场上主流品种的供应情况,最终确定药材的基源及药用部位。如淫羊藿:2000年版药典收载5来源,经研究,朝鲜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较高,可达1.08~1.76%,因此确定淫羊藿基源为朝鲜淫羊藿的地上部分。 2.多产地品种产地确定:有些品种由于产地、生长方式的差异,导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通过比较不同产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最终确定原料的产地,确保原料的质量。如黄芩,通过比较研究不同产地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山东平邑地区的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可达19.8%~22.3%,因此,确定黄芩配方颗粒的原料产地为山东平邑。 除上述品种、产地确认外,对采集、加工炮制有详细规定。 二、工艺研究 理论基础:传统理论:遵循中医药理论,根据传统汤剂的制备特点,原则上以水为溶媒。现代理论:根据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各类药材的组

织结构特点及所含化学成分(如生物碱、黄酮、蒽醌、皂苷、挥发油等)的性质,进行分类研究。 1.浸提工艺研究 ①挥发油提取工艺:根据不同品种所含挥发油性质的差异,如极性、沸点、密度等,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进行包合,考察包结时间、温度和油水比例等参数。 ②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应用正交试验或均匀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 a 根据药味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采用正交试验或均匀设计法,对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b 通过对各类代表性品种的提取工艺研究,为制定其它组织结构类似或所含化学成分性质类似品种的浸提工艺提供了依据。 c 同时在确定具体品种的浸提工艺时,还结合传统汤剂的制备方法(如先煎、后下、久煎、捣碎后入煎等),制定出既具科学性,又有经济实用性的浸提生产工艺。 2.分离工艺研究:根据需去除杂质的性质特点,特别是对难过滤的含粘液质、淀粉、果胶类成分较多的药材,研究应用适宜的过滤工艺及设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3.浓缩工艺研究:研究制定了真空薄膜浓缩工艺,使提取液在真空减压状态下,只需较低的温度即可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有效地保留了药物的有效成分。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要求

本刊主要报道我国中药资源、鉴定、栽培、养殖、炮制、制剂、化学、药理、中药理论、临床、不良反应、本草等各专业领域科研成果和进展动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栏目包括专论、综述、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临床、技术交流、学术探讨、药事管理、经验交流、信息等。 本刊已开通网上投稿并已初步调试,欢迎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af366260.html,进行网上投稿,本刊免收稿件处理费。 l来稿要求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各类基金资助论文在稿件同意录用后(收到修改意见时),应在修回稿件的同时附其合同书首页复印件,以资证明(投稿不需)。 l文题、作者及单位:来稿列出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序号;责任作者(通讯作者)应加注* 号上标。例如: 法菲亚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高辉1,马小军2,温学森1,斯建勇2* (1.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012; 2.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l脚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通讯作者](包括Tel, Fax, E-mail)[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职称,从事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等)。l摘要、关键词: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摘要(200~500字)、关键词(8个以内)。实验性文章摘要为四要素式摘要,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专论、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英文摘要内容及字数要多于中文摘要,不必直译,也可不使用四要素(objective,method,conclusion,result)形式,以利于国际交流。本刊已被多家国际医药数据库收录,一经出版即可实现同步网上全球免费检索,请注意英文摘要的质量。 l前言:一般不超过300字,应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及其文献来源,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研究概况,明确提出本文的目的。注意尽量避免与文题及摘要文字上的雷同。 l正文层次序号:用1…… 1.1…… 1.1.1……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最后一层标题后接排正文。 l实验材料:写明药物及对照品来源、批号。论文中实验药材的原植(动、矿)物名称要求使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范名称,并注明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中成药质量标准文章中处方需写出全部药物组成、主要制备工艺(最好标明剂量)、产品为哪一级质量标准。写明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及试剂的规格。 l数字与有效数字:数字作为量词及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古籍文献的卷次、页码,农历及我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固定词语中作词素的数字用汉字,如二倍体、十二指肠等。应注意有效数字的取舍,测得的数据不得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作者应认真核实,确保来稿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无误。

中国社会科学发文格式

《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敬请作者赐稿时遵照如下规定: 第一,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注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详见附录) 第二,凡向本刊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视为专有许可。 第三,所投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第四,本刊整体版权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经我社许可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或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 第五,本刊实施专职编辑三级审稿与社外专家匿名审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请在注册、提交稿件时按要求填写作者信息,提供的文稿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其他有关作者的信息。 第六,研究论文需有200-3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第七,文稿请参照刊物版式。内文为简体横排,论文为5号宋体通栏,41字×40行;学术综述、会议综述、读者评议等文章为小5号宋体双栏,46字×46行。注释采取页下注,注文排小5号宋体。 第八,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如因违背上述规定,而给《中国社会科学》造成不良影响,将承担全部责任,并接受编辑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警示,这些措施包括:停发或追回稿费、书面批评、载名通报、10年内禁止本人的任何作品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上发表,或其他适当警示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