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桥墩柱一般构造图(25mT梁)-25.5m-支座垫石预埋钢筋

大桥墩柱一般构造图(25mT梁)-25.5m-支座垫石预埋钢筋

大桥墩柱一般构造图(25mT梁)-25.5m-支座垫石预埋钢筋

钢筋的几种构造形式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 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

度有关。)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

梁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

表示箍筋为?10 ,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 表示箍筋为?10 ,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 表示箍筋为?8,间距为 200,双肢箍。 表示箍筋为?8,加密区间距 100,四肢箍,非加密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3①22, 3①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①22, ⑵2 ? 12, 3①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 12, ⑶4①25, 4①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①25, ⑷3①25, 5①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①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①20 ⑵2①22+ (4①12) 表示两根 ①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表 示2①22为通长,4? 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①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①25,下排为2①25。 ⑷2①22+ 2①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 ?12。 ⑵G4①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 ①14。 ⑶N2①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 ①22。 ⑷N4①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 ①1&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的下部) ⑴4①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①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①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①25,下排筋4①25。 ⑶6①25 (-2 )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①25,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4①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①25 + 3①22 (-3) / 5①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 5根。2①25伸 入支座,3①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①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 (3) 300X 700 Y500 X 250 ? 10@100/200(2) 2 ① 25 N4O 18 ) 6 ① 25 4/2 6① 25 4/2 6① 25 4①25 300X 700 、箍筋表示方法: 4①25 2①25 4①25 ⑴ ? 10@100/200(2) 距 200,全为双肢箍。 ⑵ ?10@100/200(4) 距 200,全为四肢箍。 ⑶ ?8@200(2) ⑷ ?8@100(4)/150(2) 区间距 150,双肢箍。 F 部钢筋为3①20。 F 部钢筋为3①18。 F 部钢筋为4①25。 F 部钢筋为5①25。 4①25 4/2

钢筋识图入门钢筋图集平面法

钢筋识图入门钢筋图集平面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基础工程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课程设计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3) 1.1 设计目的 (3) 1.2 设计任务 (3) 1.2.1 设计资料 (3) 1.2.2 地质资料 (3) 1.2.3 材料 (4) 1.2.4 基础方案 (4) 1.2.5 计算荷载 (4) 1.2.6 设计要求 (6) 1.3 时间及进度安排 (6) 1.4 建议参考资料 (6) 2 设计指导书 (8) 2.1 拟定尺寸 (8) 2.2 荷载设计及荷载组合 (8) 2.2.1 荷载计算 (8)

2.2.2桩顶荷载计算及桩顶荷载组合 (8) 2.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0) 2.3.1桩长确定及单桩承载能力验算 (10) 2.3.2桩身内力及配筋计算 (11) 2.3.3单桩水平位移及墩台水平位移验算 (12) 3 设计计算书 (13) 3.1 设计拟定尺寸 (13) 3.2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3) 3.3 桩基设计计算与验算 (14) 3.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4) 3.3.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 (17) 3.4 桩基设计与验算 (20) 3.4.1 桩长与单桩承载力验算 (20) 3.4.2 桩的内力计算 (21) 3.4.3 桩身配筋计算……………………………

24 4 钢筋构造图 (29) 4.1 钢筋用量计算 (29) 4.1.1 纵筋用量计算 (29) 4.1.2 普通箍筋用量计算 (29) 4.1.3 横系梁主筋用量计算 (29) 4.1.4 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29) 4.1.5 加劲箍筋用量计算 (29) 4.1.6 定位钢筋用量计算 (30) 4.1.7 伸入横系梁箍筋用量计算 (30) 4.1.8 钢筋总用量 (30) 4.2 配筋图 (30) 4.3 三视图 (30) 4 参考文献 (31)

桥墩构造

桥墩构造 桥梁下部结构,涵洞, 地下工程 内容提要 桥梁下部结构,涵洞, 地下工程的工程构造 重点难点 对工程分类、适用、组成、构造要记忆,对构造的要求、特点、应用范围要理解。地下工程是“了解”内容。 内容讲解 三、桥梁下部结构 (一)桥桥墩 1.实体墩 实体桥墩是指桥墩是由一个实体结构组成的,可分为实体重力式桥墩和实体薄壁桥墩(墙式桥墩)。 实体桥墩是由墩帽、墩身和基础组成的。 2.空心桥墩. 空心桥墩有两种形式,一种基本为上述的实体重力型结构,镂空中心部分。另一种即采取薄壁钢筋混凝土的空格形墩身。 空心桥墩墩身立面形状可分为直坡式、台坡式、斜坡式。空心墩按壁厚分为厚壁与薄壁两种。 空心桥墩在构造尺寸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1)身最小壁厚,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宜小于30cm,对于素混凝土不宜小于50cm。 (2)墩身内应设横隔板或纵、横隔板。 (3)墩身周围应设置适当的通风孔与泄水孔,孔的直径不宜小于20cm; 例题:空心桥墩在构造尺寸上应符合下列规定: A.墩身最小壁厚,对于素混凝土不宜小于50cm。 B.最小壁厚,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宜小于30cm, C.墩身最小壁厚,对于钢筋混凝土不宜小于40cm, D.身的通风孔与泄水孔,孔的直径不宜小于20cm; E.身的通风孔与泄水孔,孔的直径不宜小于15cm;ABD 3.柱式桥墩 柱式桥墩一般由基础之上的承台、柱式墩身和盖梁组成。柱式桥墩的墩身沿桥横向常由1-4根立柱组成。 4.柔性墩. 柔性墩是桥墩轻型化的途径之一,它是在多跨桥的两端设置刚性较大的桥台,中墩均为柔性墩。 典型的柔性墩为柔性排架桩墩,多用在墩台高度5.0。7.Om,跨径一般不宜超过13 m的中、小型桥梁上。 柔性排架桩墩分单排架和双排架墩。单排架墩一般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5.Om。桩墩高度大于5.Om时,为避免行车时可能发生的纵向晃动,宜设置双排架墩; 5.框架墩 框架墩采用压挠和挠曲构件,组成平面框架代替墩身,支承上部结构,必要时可做成双层或层的框架支承上部结构。框架墩是比空心墩更进一步的轻型结构,是以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建成受力体系。 (二)桥台 按照桥台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重力式桥台 重力式桥台主要靠自重来平衡台后的土压力,桥台本身多数由石砌、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等圬工材料建造,并用就地浇筑的方法施工。常用的类型有U形桥台、埋置式桥台、八字式和一字式桥台。埋置式桥台将台身埋置于台前溜坡内,不需要另设冀墙,仅由台帽两端耳墙与路堤衔接。 (1)台帽与背墙。桥台顶帽由台帽和背墙两部分组成。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 的规范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 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条) 第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 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 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 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 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条)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 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 %的要求 第9.5.1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 表9.5.1 率(%)

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 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条) 第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λ≤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抗震规范规定 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2 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4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5 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六、柱纵筋间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1条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2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3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4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抗震设计规范 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2 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4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5 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七、框架柱箍筋最小直径 (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10第6.3.8-2条) 2 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结构识图

实例一: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结构图了,一个个给你解释一下吧!!这个应该是一个标准的柱截面图,8根16的主筋,箍筋采用8个的圆钢,间距在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200,而你所说的中间的十字钢筋,也叫拉钩,就是两个方向的圆8钢筋将16的主筋对拉起来(这么讲不是专业的说法,不过这样说 或许你能够更好的理解),弯头设135度,弯头长度一般为钢筋直径的10倍,此图的弯头长度也 就是8cm!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先跟你介绍下梁的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架立钢筋,箍筋,上部钢筋,构造钢筋。上下贯通就是钢 筋在整个构件当中要拉通,2Φ25表示两根直径为25的钢筋,具体是什么钢筋得从图纸上看, 2Φ20也一样。N应该表示抗扭钢筋。至于2Φ22+2Φ18怎么下料,应该是2根直径22和2根直 径18的钢筋,长度得从图纸上看。 实例二: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简介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图3.3.2a)。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图3.3.2b)。 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梁、板、柱、基础等构件,称为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有在工地现场浇制的,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也有在工厂、工地以外预先把构件制作好,然后运到工地安装的,这种构件称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此外还有的构件,制作时对混凝土预加一定的压力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和抗裂性能,称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梁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 4Φ256Φ25 4/26Φ25 4/26Φ25 4/2 4Φ25 □———————————□———————□———————————□4Φ252Φ25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建筑结构图各种钢筋详解

土建中的各种钢筋分类及用法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 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立钢筋。 构造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如:混凝土结构中梁的架立筋、纵向构造钢筋(其配置在梁侧中部,俗称腰筋)。 架立筋:在混凝土构件中起架立作用(固定箍筋位置)形成钢筋笼骨架的构造钢筋,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受压筋(称单筋截面梁),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理论上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

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钢筋布置在上面的两角,计算上不考虑其受力,但实际上受压,同时起到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或者温度应力,这就是架立筋。如梁根据承载力计算的需要既配置受拉纵筋也配受压钢筋(称双筋截面梁),则不需另外配置架立钢筋。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立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分布筋: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平行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负筋: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其为受力筋。 弯起筋:支座处位于梁的上部(无说明时一般取1/3L),承受负弯矩;中间位于梁下部,承受梁的正弯矩。 元宝筋也是一种弯起筋,整个型体由梁支座处上部长1/3L再弯至梁下部,到另一支座1/3L处,钢筋又弯至梁上部直伸入梁支座,整个形状看似元宝,故又称元宝筋。

框架柱构造配筋须满足的规范要求

一、柱主筋直径相差小于2级 二、柱主筋单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条) 第条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1 6.3.7 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 注:1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2.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 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 三、柱全部纵筋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条)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程序对表中数字增加 注:Ⅳ类场地较高的高层建筑,应按 %的要求 第9.5.1条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 表9.5.1 率(%)

此条仅适用于一级且剪跨比小于2的柱 五、柱全部纵筋最大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条) 第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λ≤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抗震规范规定 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2 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4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5 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六、柱纵筋间距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第10.3.1条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圆柱中纵向钢筋宜沿周边均匀布置,根数不宜少于8根,且不应少于6根; 2当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为10-16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 3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 4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抗震设计规范 6.3.8 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2 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4 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5 柱纵向钢筋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钻孔灌注桩与墩柱钢筋连接施工方案

清平高速第六合同段 钻孔灌注桩与墩柱钢筋连接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新疆兴达公路工程部 深圳清平高速第六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4月13日

钻孔灌注桩与墩柱钢筋连接施工方案 一、设计情况说明 清平高速第六合同段主要工程为金龙立交主线1号桥。该桥的11#墩与74#墩设计为:上部结构为跨径30米装配式简支箱梁、下部结构为门式大挑臂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桩桩径为2.0米、墩身直径为1.8米。 设计桩基础与墩身的连接方式为单桩单柱,墩柱钢筋主筋与桩基础钢筋主筋型号及根数一致。由于桩径比柱径大20厘米,桩基础钢筋笼与墩柱钢筋笼的变截面连接过渡段设在桩顶下1.7米范围。 该桥的大部分墩位位于环观南路上,沿环观南路中央分隔带平行高架,环观南路正在进行道路改造施工,相互施工干扰严重,相互协调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目前采用的钻孔桩钢筋与墩柱钢筋的连接方式 因为设计中存在桩、柱钢筋笼变截面的情况,为进行墩柱钢筋的连接与定位,目前的施工方法是:桩基础钻孔桩施工水下砼灌注采用将设计桩顶下1.7米处作为实际桩顶标高,在桩基检测合格并安装固定好墩柱钢筋笼后再进行浇筑桩头砼接桩。采取这种施工方法,好处是墩柱钢筋笼定位居中容易控制;其缺点一是需进行接桩而导致多了一个砼施工接缝、二是增加工作量及砼量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三、下一步施工中拟采取的钻孔桩钢筋与墩柱钢筋的连接方式 因为采用目前的钻孔桩施工及接桩施工存在如下缺点:

1、接桩多了一个砼施工缝对桩身砼质量有一定的 影响; 2、由于接桩达高度1.7米,从地面开挖基坑深度一般都在2米以上、基坑开挖宽度(基坑底宽)一般在4.5米以上。而设计的桩、墩柱紧靠着环观南路的主车道(墩柱边距路缘石1米,届时车道已通车),基坑开挖需封闭一个车道并必然会破坏主车道路面,且由于基坑边上车辆通行存在动荷载,基坑需采取支护加强及防护措施。因此、存在施工增加成本、协调难度增加、交通疏解及安全防护等问题。 为克服上述施工接桩的缺点,我标段拟采取施工方法及措施: 1、钻孔桩一次性灌注至设计桩顶标高。 2 、为解决设计桩顶部位与墩柱连接段钢筋笼变截面的问题,将钻孔桩钢筋笼顶部变截面段按设计制作,并将主筋加长预留出桩顶,待后续施工中与墩柱主筋焊接,主筋预留长度要满足规范要求。预留长分别取50厘米及150厘米,交错布置长短根数各占50%。 3、严格钢筋笼顶部居中定位。钢筋笼吊装下孔完成后,将护筒内泥浆抽取一部分,露出钢筋笼顶部加强箍筋,由项目部测量人员重新进行桩位测量,将钢筋笼顶部加强箍筋严格居中,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用四根¢28短钢筋焊接于箍筋及护筒将钢筋笼固定牢固,以确保墩柱钢筋定位的准确。钢筋笼定位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砼灌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导管碰撞钢筋笼,导致钢筋笼偏位。

J图集钢筋构造解析

J图集钢筋构造解析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16J101-1图集钢筋构造解析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C25(d≤25) C30(d≤25) C35(d≤25) 二级钢:33d 29d 27d 三级钢:40d 35d 32d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C25(d≤25) C30(d≤25) C35(d≤25) 二级钢(抗震三级)35d 35d 28d 三级钢(抗震三级)42d 37d 34d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 二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0d 35d 32d 50% 46d 41d 38d 100% 53d 46d 43d 三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8d 42d 38d 50% 56d 49d 45d 100% 64d 56d 51d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E 二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2d 36d 34d 50% 49d 42d 39d

三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 25% 50d 44d 41d 50% 59d 52d 48d 箍筋弯钩1350,平直部分10d,75中较大值 梁上部纵筋两排间距≥25,≥d,排距≥30,;下部两层钢筋上下间距≥25,≥d,排距≥25d,≥d;拉筋一头为900,一头1350弯钩,平直部分5d。 KZ纵向钢筋连接: 嵌固部位: 绑扎搭接: 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hc≥500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llE,两个搭接区域之间的间距为≥。 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35d,≥500(焊接),相邻接头相互错开,柱插筋长度为。 KZ、QZ、LZ箍筋加密区:柱子嵌固部位Hn/3,≥Hn/6,hc,≥500至上层Hn/6,hc,500位置全部加密,梁上柱(lz)插筋底下弯折长度为15d,伸至梁底≥20d,≥;墙上柱(QZ)柱根构造:插筋自墙顶面,弯头为150;柱筋封头弯至梁,从梁底算起+20d(柱外侧配筋率>%可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边弯折长度为15d,梁上部钢筋伸入梁底长度应为+20d(同上);柱内侧纵筋同中柱柱顶弯头均为 12d,应伸入柱顶≥,柱封头≥laE无需弯折,伸至柱顶≥时柱外层筋弯折为15d,内侧弯折为12d。 所有起步筋均为50间距起步,梁根加密为梁高,≥500(抗震等级Ⅱ-Ⅳ级)。

钢筋结构识图之钢筋三维立体识图(梁、柱)

结构识图-梁--板-柱框架梁中通长筋的标注

梁的上、下通长筋的标注 1.梁的类型和编号:楼面框架梁1 2.矩形截面框架梁的尺寸:宽度b=300mm,高度h=500mm 3.箍筋:I级钢,直径6mm的双肢箍,加密区箍筋间距100mm,非加密区箍筋间距200mm 4.上部通长纵筋:2根直径16mm的II级钢 5.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包括2根通长筋) 6.中间上层纵筋未原位标注,此处纵筋同集中标注,为2根直径16mm 的II级钢(HRB335) 7.右支座处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包括2根通长筋)

1.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相同 2.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不同 3.悬挑梁与框架梁不同标高,上部配筋相同

4.纯悬挑梁 框支梁的钢筋绑扎操作 柱配筋图 (1) 模板图 模板图主要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形,预埋铁件、预留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各部位尺寸和标高、构件以及定位轴线的位置关系等。 (2) 配筋图 配筋图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主要表示构件内部各种钢筋的位置、直径、形状和数量等。 (3) 钢筋表 为便于编制预算,统计钢筋用料,对配筋较复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列出钢筋表,以计算钢筋用量。 ①截面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的柱子编号,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并将此截面在原位放大,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轴线定位和配筋具体数值。 ②列表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的柱子编号,然后对同一编号的一个柱子列表表达其截面、配筋等 ③列表法: 优点:一般只需要画1个平面图 平面图上只画柱子轮廓,柱子不会在图纸碰撞缺点:钢筋用列表表达,钢筋不画出来,感性认知差 适用范围:各种的结构

J图集钢筋构造解析

J图集钢筋构造解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6J101-1图集钢筋构造解析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C25(d≤25)C30(d≤25)C35(d≤25) 二级钢:33d29d27d 三级钢:40d35d32d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C25(d≤25)C30(d≤25)C35(d≤25) 二级钢(抗震三级)35d35d28d 三级钢(抗震三级)42d37d34d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 二级钢C25(d≤25)C30(d≤25)C35(d≤25) 25%40d35d32d 50%46d41d38d 100%53d46d43d 三级钢C25(d≤25)C30(d≤25)C35(d≤25) 25%48d42d38d 50%56d49d45d 100%64d56d51d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E 二级钢(抗震三级)C25(d≤25)C30(d≤25)C35(d≤25) 25%42d36d34d 50%49d42d39d

三级钢(抗震三级)C25(d≤25)C30(d≤25)C35(d≤25) 25%50d44d41d 50%59d52d48d 箍筋弯钩1350,平直部分10d,75中较大值 梁上部纵筋两排间距≥25,≥d,排距≥30,1.5d;下部两层钢筋上下间距≥25,≥d,排距≥25d,≥d;拉筋一头为900,一头1350弯钩,平直部分5d。 KZ纵向钢筋连接: 嵌固部位: 绑扎搭接: 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hc≥500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llE,两个搭接区域之间的间距为≥0.3llE。 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35d,≥500(焊接),相邻接头相互错开,柱插筋长度为1.2laE。 KZ、QZ、LZ箍筋加密区:柱子嵌固部位Hn/3,≥Hn/6,hc,≥500至上层Hn/6,hc,500位置全部加密,梁上柱(lz)插筋底下弯折长度为15d,伸至梁底≥20d,≥0.6labE;墙上柱(QZ)柱根构造:插筋自墙顶面1.2laE,弯头为150;柱筋封头弯至梁,从梁底算起1.5labE+20d(柱外侧配筋率>1.2%可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边弯折长度为15d,梁上部钢筋伸入梁底长度应为1.7kabE+20d(同上);柱内侧纵筋同中柱柱顶弯头均为12d,应伸入柱顶≥0.5labE,柱封头≥laE无需弯折,伸至柱顶≥0.6labE时柱外层筋弯折为15d,内侧弯折为12d。 所有起步筋均为50间距起步,梁根加密为1.5梁高,≥500(抗震等级Ⅱ-Ⅳ级)。

钢筋结构图的解读

钢筋结构图的解读 一、箍筋表示方法的解读: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直径φ10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直径φ10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直径φ8一级钢,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综合解读: 斜杠前面是加密区箍筋间距,斜杠后面是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后面刮号里的数字表示箍筋肢数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除集中标注以外,标在梁上部支座

处的钢筋) ⑴2Φ20 表示两根直径Φ20的二级钢筋,是否是通长布置要结合看集中标注,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两根直径Φ22二级钢,是否是通长布置要结合看集中标注,4φ12是中间架立筋,是否是六肢箍要看集中标注的钢筋信息,也有可能是四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第一排为四根直径Φ25二级钢,上部第二排为两根直径Φ25二级钢。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直径22在角部通长布置,两根直径22在中部仅在支座处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钢筋识图大全

钢筋图集 钢筋识图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 7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

钢筋结构识图大全

1、建筑体系 1-1、门式刚架体系 1-1-1、基本构件图 1-1-2、说明 力学原理 门式刚架结构以柱、梁组成的横向刚架为主受力结构,刚架为平面受力体系。为保证纵向稳定,设置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 刚架 刚架柱和梁均采用截面H型钢制作,各种荷载通过柱和梁传给基础。 支撑、系杆 刚性支撑采用热轧型钢制作,一般为角钢。柔性支撑为圆钢。系杆为受压圆钢管,与支

撑组成受力封闭体系。 屋面檩条、墙梁 一般为C型钢、Z型钢。承受屋面板和墙面板上传递来的力,并将该力传递给柱和梁。1-1-3、门式刚架的基本形式 a.典型门式刚架 6 s# ]8 P, H' }) e5 y! X8 Y b.带吊车的门式刚架 2 K5 J% N# x' p: p2 R c.带局部二层的门式刚架

1-1-4、基本节点a.柱脚节点 " O; `! ^4 Q# r1 5 j8 L# n* X b.梁、柱节点 + . r: U' X" R) g5 l'

4 I% m! D; ?1 n% R ■局部二层节点参照多层框架体系。1-1-5、刚架衍生形式

* t! z- I3 P. F& J! `; T* E: y/ \ ■吊车和局部二层可在衍生形式刚架中布置。 ■山墙刚架其本质也是多连跨刚架,不过中间柱与刚架柱比截面旋转了90度。1-2、多层框架体系 1-2-1、框架图示 6 V) u$ B5 o1 v3 J

1-2-2、说明 力学模型 a.纯刚接框架:纵横两个方向均采用刚接的框架。 b.刚接-支撑框架:横向采用刚接,纵向采用铰接,并在纵向设置支撑,以传递水平力。 c.支撑式框架:纵横向均采用铰接,两向均设置支撑传递水平力。 d.有时为保证足够的刚度,在刚接框架中亦设置支撑。 框架柱 框架柱可采用H型截面、箱形截面、十字形截面、圆管形截面等。所有上部结构的力都通过框架柱传递给基础。 框架梁 框架梁一般采用H型截面。楼盖和屋盖上的力通过框架梁传递给框架柱。 支撑 支撑采用一般采用热轧型钢制作,其功能是传递层间水平力和保证结构的刚度。

梁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6Φ25 4/26Φ25 4/26Φ25 4/24Φ25 □———————————□———————□———————————□ 4Φ252Φ25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