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一、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1.0)(11.0()(++=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100s -1; (2)相位裕量γ≥30°

(3)幅频特性曲线中穿越频率ωc ≥45rad/s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

2)(1()(++=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5s -1; (2)相位裕量γ≥40° (3)幅值裕量K g ≥10dB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三、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4

)(+=

s s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闭环系统主导极点满足ωn =4rad/s 和ξ=0.5。 3、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4、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g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四、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1(06

.1)(++=

s s s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5s -1;

(2)维持原系统的闭环主导极点基本不变。 3、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4、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g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五、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25.0)(11.0()(++=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4s -1; (2)相位裕量γ≥40° (3)幅值裕量K g ≥12dB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六、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1.0)(11.0()(++=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100s -1; (2)相位裕量γ≥40°

(3)幅频特性曲线中穿越频率ωc =20rad/s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七、已知串联校正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对象和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

5)(1()(++=

s s s K

s G p , c c c c p s z s K s G ++=)(

校正装置在零点和极点可取如下数值:(1)75.0-=-c z ,5.7-=-c p ;(2)1-=-c z ,

10-=-c p ;(3)5.1-=-c z ,15-=-c p 。若保证闭环主导极点满足ξ=0.45,试分别

对三种情况设计Kc ,并比较它们的闭环极点位置、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和时间响应快速性。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分别对三种情况设计Kc ,使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闭环系统主导极点满足ξ=0.45。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和根轨迹示意图。

4、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5、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八、设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

2(4)(+=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20s -1; (2)相位裕量γ≥50° (3)幅值裕量K g ≥10dB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九、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5.0(4

)(+=

s s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50s -1;

(2)闭环主导极点满足ωn =5rad/s 和ξ=0.5。 3、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4、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

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g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08050541X )

十、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m1)

)

1s 001.0)(1s .1.0(s K

)s (G 0++=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0.001 (2)超调量Mp<30%,调节时间Ts<0.05秒。

(3)相角稳定裕度在Pm >45°, 幅值定裕度Gm>20。 4、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5、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Wcp 和-π穿频率Wc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十一、设单位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ksm2)

)

20s )(5s )(4s (s )

10s (160)s (G 0++++=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系数Kv=500 (2)超调量Mp<55%,调节时间Ts<0.5秒。

(3)相角稳定裕度在Pm >20°, 幅值定裕度Gm>30。 4、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5、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Wcp 和-π穿频率Wcg 。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十二、一个位置随动系统如图所示(ksm3)

其中,自整角机、相敏放大1

007.0525.1)(1+?=

s s G ,可控硅功率放大100167.040

)(2+=s s G ,

执行电机1

9.00063.098.23)(2

3++=s s s G ,减速器s s G 1

.0)(4=。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对系统进行超前-滞后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幅值稳定裕度Gm>18,相角稳定裕度Pm>35o

(2)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36%,调节时间Ts <0.3秒。 (3)系统的跟踪误差Es<0.002。

4、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Wcp 和-π穿频率Wcs

5、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十三、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m4)

)

10s )(5s (s 500

)s (G 0++=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一个调节器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0.01 (2)超调量Mp<15%,调节时间Ts<3秒

(3)幅值稳定裕度Gm>20,相角稳定裕度Pm>45o 4、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Wcp 和-π穿频率Wcg 。 5、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十四、(9题)教材P320:6-24;6-25;6-26;P309:例6-7;6-8;6-9;P278:例6-1;6-2;6-3;

十五、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sm5)

)

16s )(8s (s 256

)s (G 0++=

位置随动系统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10% (2)超调量Mp<20%,调节时间Ts<0.6秒。

(3)幅值稳定裕度Gm>20,相角稳定裕度Pm>45o 4、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Wcp 和-π穿频率Wcg 。 5、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十六、一个位置随动系统如图所示(ksm6)

其中,自整角机、相敏放大1

007.0525.1)(1+?=

s s G ,可控硅功率放大100167.040

)(2+=s s G ,

执行电机1s 007.098.23)s (G 3+=,拖动系统19.01)(4+=s s G ,减速器s

s G 1

.0)(5=。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Kv=600s -1 (2)相角稳定裕度Pm>40o , 幅值稳定裕度Gm>15。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 <35%

3、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Wcp 和-π穿频率Wcg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十七、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2)(1()(0

0++=

s s s K s G (ksm7)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0。 (2)相角稳定裕度Pm>45o , 幅值稳定裕度Gm>12。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 <25%,系统的调节时间Ts<15s

位置随动系统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Wcp 和-π穿频率Wcg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十八、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s 2.0)(1s 1.0(s 1

)s (G 0++=

(ksm8)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30 (2)相角稳定裕度Pm>35o , 幅值稳定裕度Gm>12。 (3)超调量Mp<25%,调节时间Ts<7秒。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十九、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0s )(10s )(5s (s )

50s ()s (G 0++++=

(ksm9)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稳态速度误差<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100)。 (2)相角稳定裕度Pm>40o , 幅值稳定裕度Gm>15。

(3)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超调量Mp<30%,调节时间Ts<1秒。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的根轨迹图。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十、晶闸管-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如图所示 (ksm10)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相角稳定裕度Pm>40o , 幅值稳定裕度Gm>13。

(2)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超调量Mp<25%,调节时间Ts<0.15秒。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的根轨迹图。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十一、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s 5.0)(1s (s K

)s (G 0++=

(ksm11)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 =10 (2)相角稳定裕度Pm>50o ,幅值稳定裕度Gm>15。 (3)超调量Mp<15%,调节时间Ts<5秒。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十二、设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 (ksm12)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设计系统的反馈校正器H(s),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相角稳定裕度Pm>60o ,幅值稳定裕度Gm>20。 (2)超调量Mp<20%,调节时间Ts<0.7秒。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十三、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0s )(1s 00167.0)(1s 1.0(s )

80s (125)s (G 0++++=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稳态速度误差<1%。 (2)相角稳定裕度Pm>80o , 幅值稳定裕度Gm>25。

(3)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超调量Mp<15%,调节时间Ts<0.5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的根轨迹图。

7、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24、. 已知广义被控对象:)

1(1

1)(+-=-s s s e s G Ts , 给定T=1s

针对单位斜坡输入设计最小拍有纹波控制系统。

解:由已知条件,被控对象含有一个积分环节,有能力产生单位斜坡响应。求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

[])

368.01)(1()718.01(368.0 1111)1()1()1(1)1( )1(11)()(1111111211121

--------------+=

??????-+----=??????+-=?

?

?

???+-==z z z z z e z

z z z s s Z z s s s e Z s G Z z G Ts 可以看出,G(z)的零点为-0.718(单位圆内)、极点为1(单位圆上)、0.368(单位圆内),故u=0,v=0(单位圆上除外),m=1。根据稳定性要求,G(z)中z=1的极点应包含在Φe (z)的零点中,由于系统针对等速输入进行设计,故p=2。为满足准确性条件另有Φe (z)=(1-z -1)2F 1(z),显然准确性条件中已满足了稳定性要求,于是可设

)()(1101--+=Φz c c z z

2)1(1

)1(110=+=Φ'=+=Φc c c c

解得 1,210

-==c c 。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2

12111)

1()(1)(2)2()(------=Φ-=Φ-=-=Φz z z z z z z z e

)

718.01)(1()

368.01)(5.01(435.5)()()()(1

111----+---=ΦΦ=z z z z z G z z z D e 1

1223412

()()()(2)234(1)

z Y z R z z z z z z z z -------=Φ=-=+++

-

25、.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对象的传递函数2

()

(0.51)

G s s s =

+,采样周期T =0.5s,系统输入为单位速度函数,

试设计有限拍调节器D(z).

G (z)

解:

2124()(1)(0.51)(1)Ts Ts e HG Z Z Z e s s s s s --????-==-????++????

124(1)(1)z Z s s -

?

?=-??

+??

1

2211(1)2z Z s s s -??=--+??+?? 11

12121211

(1)(1)(1)(1)T Tz z z z e z ------??=-++??

---??

1110.368(10.718)(1)(10.368)

Z Z Z ---+=

-- 由于r(t)=t,查表得

12()(1)c G z z -=-

求得的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

1111() 5.435(10.5)(10.368)()()()(1)(10.718)

c e G Z Z Z D Z HG Z G Z Z Z ------==

-+

3. 已知某连续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2

2

2

2n

n n

D s s s ωωξω=++

试用双线性变换法求出相应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 D (z ) , 并给出控制器的差分形式。其中 T = 1 s 。 解:令

控制器的差分形式为

26、单位速度反馈线性离散系统如图所示,设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010

()

(0.11)

G s s s =

+,采样周期T =0.1s ,试

设计单位速度输入时最少拍系统的数字控制器D (z )。

答:⑴求G (z )。

()()01*2

101()

()(1){[]}0.11Ts e G s G z z Z z s s s --??-??=-=+????

=()()1

2110

10.11z z s s -??-??+??

=()()()()()10111

211011*********T T e z Tz z z e z z --------??-??--??---??

将T =0.1s 代入上式,得

()

()()

11110.36810.717()110.368z z G z z z ----+=

--

∵ 是单位速度输入,所以选择

()()2

112112z z z z ---Φ=--=-

∴ 数字控制器为

()()()()1z D z G z z Φ=

-Φ????

()()

()()

11115.43510.510.368110.717z z z z -------+

27、 计算机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设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10

()

(1)

C m G s s T s =+,

零阶保持器()1Ts

h e G s s

--=

已知:0.025m T

T s ==,试针对等速输入函数设计快速有纹波系统,求数字控

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D (z )。

解:110()(1)

Ts m e G s s s T s --=+

将()G s 展开得

121

1121/11()10(1)1()10(1)(1)11m Ts

m m m m m

T T z T G s e T s s T s T T Tz G z z z z e -------??

??=---??

?+??????=--+??---??

代入T =T m =0.025s

11110.092(10.718)

()(1)(10.368)z z G z z z ----+=

--

可以看出,G (z )的零点为-0.7189(单位圆内)、极点为1(单位圆上)、0.368(单位圆内),故u=0,v=1,m=1.根据稳定性要求,G (z )中z=1的极点应包含在()e z Φ的零点中,由于系统针对等速输入进行设计,q=2。为满足准确性条件,另有12()

(1)e z z -Φ=-,显然准确性条件中已满足了稳定性要求,于是有

1101()()z z z --Φ=Φ+Φ

01

'

01(1)(1)20Φ=Φ+Φ???Φ=Φ+Φ=??

解得0'

121

Φ=??Φ=-?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111212

1111()(2)21()(1)1()21.8(10.5)(10.368)

()()1()(1)(10.718)

z z z z z z z z z z D z G z z z z ---------Φ=-=--Φ=-Φ--==

-Φ-+

这就是计算要实现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递函数。

6. 已知某加热炉温度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τ=30,Tg =180s ,T=10s 。试求PID 控制算法的参数,并求其差分方程。 解: R = 1/T g = 180,R τ=1/180×30=1/6。 查表,得:

Kp =1.2/ R τ= 7.2。 T i =2τ=60s 。

Td = 0.5τ=15s 。

7.210/60 1.2I P

I

T

K K T ==?=

7.215/1010.8D

D P

T K K T

==?=

()()()()()()()()11212P I D u k u k K e k e k K e k K e k e k e k =-+--++--+-????????

()()()()()()()17.21 1.210.8212u k e k e k e k e k e k e k =-+--++--+-????????

28、 设有限拍系统如图所示,()()

10

1G

s s s =

+,采样周期

T=1s ,试针对单位速度输入函数设计有限拍有波纹系

统,并画出数字控制器和系统输出波形。

解: ①该系统为一阶系统,能够跟踪单位速度输入信号。

②求G(z)。

()()1101Ts e G z Z s s s -??-=??+??=()(

)1

21011z Z s s -??-??+??=

()1

21111011z Z s

s s -??-+-??+??=()()11211111101111T Tz z e z z z ------??

??-+-??---??

∵ T=1s 。

()()

()()

111

1

3.6810.718110.368z z G z z z ----+=

--=

()

()1

1

1G z z -'- j = 1,u =0,v =1。

③ 对于单位速度信号,q =2,所以,q > j 。

④ 写出()e

z Φ。

()()2

111e z F z -Φ=-,()111111m m F z f z f z --=++

+

⑤ 写出()z Φ

()()2z F z Φ==1212n n f z f z --+

+。

⑥ 确定m 和n 。

m = u = 0;n = v – j +q = 2;

⑦ 确定21f 和22f 。

122122f z f z --+=()2

1

11z --- →

212f =,221f =-

⑧ 确定()e

z Φ和()z Φ。

()2

11e z -Φ=- ,

()122z z z --Φ=-

⑨ 确定D(z)。

()

()()()e z D z G z z Φ=Φ=

(

)()(

)()()

111

22

11

1110.36823.6810.7181z z z z z z z ----------+- =

()()

()()

111

1

0.54310.36810.510.7181z z z z ------+-

⑩ 求解()E z 、()U z 、()C z 。并绘制波形进行验证与分析。

()()()e E z R z z =Φ=

()

()1

2

1112

1

11Tz z Tz z z -----?-==-;

()()()U z E z D z ==1z -×

()()

()()

11110.54310.36810.510.7181z z z z ------+-

=1

23450.540.320.40.120.25z

z z z z ------+-++

()()()C z R z z =Φ=

()

()1

122

121Tz z z z ----?--

=2

34234z

z z ---+++

29、设有限拍系统如图所示,()()

10

1G

s s s =

+,采样周期T=1s ,试针对单位速度输入函数设计有限拍无波纹系统,

并画出数字控制器和系统输出波形。

解: ①该系统为一阶系统,能够跟踪单位速度输入信号。

②求G(z)。

()()1101Ts e G z Z s s s -??-=??+??=()()1

21011z Z s s -??-??+??

()1

21111011z Z s s s -??-+-??+??

=()()11211111101111T Tz z e z z z ------??

??-+-??---??

∵ T=1s 。

()()

()()111

1

3.6810.718110.368z z G z z z

----+=

--=

()()

()11

10.7181z G z z --+'- w =1,v =1 ,j = 1。

③ 对于单位速度信号,q =2,所以,q > j 。

④ 写出()e

z Φ。

()()2

11

1e z F z -Φ=-,()1111

11m m F z f

z f z --=++

+

⑤ 写出()z Φ

()()()1210.718z z F z -Φ=+=1212n n f z f z --+

+。

⑥ 确定m 和n 。

m = w = 1;n = v – j +q = 2;

⑦ 确定21f 和22f 。

()()e 1z z Φ=-Φ

()()1

1

2212210.718z f

z

f z ---++=()()2

1111111z f z ----+ 比较同类项的系数:

110.592f =,21 1.407f =,220.826f =-

⑧ 确定()e

z Φ和()z Φ。

()()2

111e z F z -Φ=-=()()2

111111z f z ---+=()()2

11110.592z z ---+,

()()()1210.718z z F z -Φ=+=()()112212210.718z f z f z ---++

()()1

1

210.718 1.4070.826z z

z ---+-

⑨ 确定D(z)。

()

()()()

e z D z G z z Φ=

Φ=

()()()()()()()1

1

1

1

2

2

1

1

11

110.36810.718 1.4070.8263.6810.718110.592z z z z z z z z z -----------+-+-+ =()()()()

1

1

1

1

0.38210.36810.587110.592z z z z -------+

⑩ 求解()E z 、()U z 、()C z 。并绘制波形进行验证与分析。

()()()e E z R z z =Φ=

()

()()()1

2

11

1

1

1

22

1110.59210.5920.5921Tz z

z Tz z z

z z --------?-+=+=+-;

()()()U z E z D z ==()1110.592z z --+×

()()

()()

111

1

0.38210.36810.587110.592z z z z -------+

=1

23450.380.020.100.100.10z

z z z z -----+++++

()()()C z R z z =Φ=

()

()()1

1122

110.718 1.4070.8261Tz z z z z -----?+--

=2

341.40734z

z z ---+++

30、设有限拍系统如图所示,试设计在单位阶跃响应输入作用下,采样周期T=1s 时的有限拍无波纹D(z),并计算输出响应y(k),控制信号u(k)和误差e(k),画出它们对时间的变化波形。其中:

5

()(1)

o G s s s =

+, 1()Ts

h e G s s

--=

解: ①

115

()(1)[](1)

G z z Z s s s -=-?+

12

5

(1)[

](1)

z Z s s -=-+

12111(1)[

]1

z Z s s s -=--++

11

1211

11

(1)[](1)11T z z Z z z e z

------=--+---

111111.84(10.718)

(1)(10.368)

T s

z z z z --=--+=--

② 化为标准形式。

1'

1

10.718()()1z G z G z z --+=-

∴ w = 1,j = 1 , v=1。

③ ∵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 ,∴q = 1,且有q = j 。

④ 写出()e z Φ。

1111

()[(1)](1)()v j q e i i z a z z F z ---=Φ=--?∏

11(1)()z F z -=-?

其中,12111121()

1m m F z f z f z f z ---=++++

⑤ 写出()z Φ。

121

()[(1)]()w

i i z b z F z -=Φ=-?∏

12(10.718)()z F z -=+?

其中,12221222()

n n F z f z f z f z ---=+++

⑥ 确定m 、n ,最高次数。

1

1

m w n v j q ==??

=-+=? ⑦ 确定F 1(z)和F 2(z)各项的系数。

1111()1F z f z -=+,1221()F z f z -=

由()e z Φ=1()z -Φ知:

1111(1)(1)z f z ---?+=11211(10.718)z f z ---+? ∴

1212111121211(1)10.718f z f z f z f z ----+--=--

∴比较同类项系数,得方程组:

1121

1121

10.718f f f f -=-??

-=-?

110.418f =,210.582f =。

⑧ 将 F 1(z)和F 2(z)代入可求得()z Φ、()e z Φ。

1111(1)(1)e z f z --Φ=-?+11(1)(10.418)z z --=-?+

1121()(10.718)z z f z --Φ+?=110.582(10.718)z z --+?=

⑨ 求D(z)。

()

()()()

e z D z G z z Φ=Φ11111111

0.582(10.718)(1)(10.368)1.84(10.718)(1)(10.418)z z z z z z z z --------+??--+-?+=

11

0.316(10.368)

10.418z z ---+=

⑩ 求解()E z 、()U z 、()C z 。并绘制波形进行验证与分析。

()()()C z R z z =Φ

1

11z

--=

11

0.582(10.718)z z --+?

1230.5820.99990.9999z z z ---=++

+

()()()e E z R z z =Φ

11

1

1(1)(10.418)1z z z

---=

-?+-

110.418z -=+

∴ 该系统是2拍系统。

()()()U z E z D z =

11

1

0.316(10.368)

(10.418)10.418z z z ----=++

10.316(10.368)z -=-

10.3160.116z -=-

绘制波形:

k ——c(k) k ——e(k) k ——u(k)

(

c k k

(

e k k

(

u k

31、 设有限拍系统如图所示,试设计在单位速度输入作用下,采样周期T=1s 时的有限拍无波纹D(z),并计算输出响应y(k),控制信号u(k)和误差e(k),画出它们对时间的变化波形。其中:

5

()(1)

o G s s s =

+, 1()Ts

h e G s s

--=

解:

115

()(1)[](1)

G z z Z s s s -=-?+

125

(1)[

](1)

z Z s s -=-+

12

111(1)[

]1

z Z s s s -=--++

11

1211

11

(1)[](1)11T z z Z z z e z ------=--+---

11111

1.84(10.718)(1)(10.368)

T s

z z z z --=--+=-- ② 化为标准形式。

1'

1

10.718()()1z G z G z z --+=-

∴ w = 1,j = 1 , v=1。

课程设计一标题

综合设计 一.设计目的 通过综合设计,综合应用HTML 、CSS 、JavaScript 等知识,设计一个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综合性动态网站。具体题目见附录: 分别加入如下内容: (1) 层; (2) CSS ; (3) JavaScript; (4) 上述功能内容不限。 二.设计要求 要求综合利用HTML 、JavaScrip 及CSS 等知识,围绕设计主题,设计一个布 局合理、界面美观、主题鲜明的网站。具体题目见网络课堂。 三.设计器材 Windows XP 计算机系统;安装IIS 、Dreamweaver CS3、EditPlus 等软件。 四.设计要求 1) 整个个人网页必须围绕中心,不能只是将各个功能简单的拼凑。2) 所有页面用符合XHTML 的方式进行撰写。 3) 网页要求有段落标记、分割线标记、文字列表(要求每个列表中的文字的字体与颜色不同)、滚动字幕可以自行考虑是否使用。 4) 网页中使用图片(可以用jpg 格式或者gif 格式)、可以使用背景音乐、Flash 按纽等,但是不要图片过多。 5) 网页中必须包括超链接。要求有如下几种超链接:邮件、HTTP 、FTP 、图片 的热区超链链。 6) 网页中必须包括表格(含表头、表体及表尾),自行定义各单元格的颜色与 大小。 7) 利用层将一网页中文字分为几段,要求每个层中文字用利用CSS 实现不同的 字体、大小、粗细与样式。 8) 用CSS 三种调用模式,对表格单元格、层或者文字进行格式设置。9) 自行选择图片,将其作为列表的序列符号。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数电课程设计题目汇总..

数电课程设计题目选 一、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温度计 〖基本要求〗采用电桥法,利用PT~100热电阻对0~200℃测温范围进行测量并送LED 数码管显示,要求测量分辨率为0.1℃,数据测量间隔时间为5秒。 〖提高要求〗1)针对不同的铂热电阻讨论不同的温度信号测量办法 2)利用电路对测温电路进行非线性校正,提高测温精度(电路非线性校正和EPROM 查表法非线性校正两种方法) 3)讨论误差的形成因素和减少误差的措施 4)进行简单的温度开关控制 〖参考原理框图〗系统参考原理框图如下: 〖主要参考元器件〗 MCl4433(1),LM324(1),七段数码管(4),CD4511(1),MC1413(1),铂热电阻使用普通 精密电位器代替。 二、十二小时电子钟 〖基本要求〗利用基本数字电路制作小时电子钟,要求显示时分秒;并能实现校时和校分的功能。 〖提高要求〗1)针对影响电子钟走时精度的因素提出改进方案 2)增加日期显示 3)实现倒计时功能 4)整点报时(非语音报时) 5)定时功能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件〗:CD4060,74LS74,74LS161,74LS248 电桥电路 供电电路 时钟电路 放大电路 A/D 转换 显示电路 时校 分校 秒校 24进制时计数器 单次或连续的脉冲 60进制分计数器 分频器 60进制秒计数器 译码电路 晶体振荡器 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 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 译码电路

三、电平感觉检测仪 〖基本要求〗:采用光电式摇晃传感器,其检测范围为±90℃,每摇晃一度传感器就输出一个脉冲信号给计数单元,在给定时间内测量到的脉冲数目就能表明该人的电平感觉,测试时采用头戴式传感器、闭上双目,单脚立地:保持静止,开始测试。定时时间为1分钟 〖提高要求〗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件〗CD4060,555,74LS74 四、便携式快速心律计 基本要求〗利用数字电路制作一便携式快速心律计,用于在较短时间内测量脉搏跳动速率:并使用LED 显示。 〖提高要求〗1)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设计能比较准确测量1S 内心跳的电路 〖参考原理框图〗 〖主要参考元器件〗CD4060,4528,4518;4511,14526 五、数字式定时开关 〖基本要求〗设计并制作一数字式定时开关,此开关采用BCD 拨盘预置开关时间,其最大定时时间为9秒,计数时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并通过一位LED 数码管显示。此开关预置时间以后通过另一按钮控 制并进行倒计时,当时间显示为0时,开关发出开关信号,输出端呈现高电平,开关处于开态,再按按钮时,倒计时又开始。计时时间到驱动扬声器报警。 〖提高要求〗 l)输出部分加远距离(100m)继电器进行控制 2)延长定时时间 3)探讨提高定时精度的方法 〖参考原理框图〗 外部操作开关 〖主要参考元器〗:CC4511,CC14522,CD4060 传感器 基准时间产生电路 倍频器 放大与整形 控制电路 计数译码 显 示电 路 秒脉冲发生器 计时器 译码显示 控制电路 报警电路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1.doc

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校园网的组建 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及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设计者:段绍杰 学号:201211010104 指导教师:范丰仙 设计时间:2014年6月9 日--6月13日 昆明学院

昆明学院课程设计(大作业)任务书

一、题目分析 1.题目:某高校本部分为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及需要的信息点为:教务处(15),党政办公楼(30),图书馆(60),教学区中,除计算机系大楼需要240个信息点外,其余各系部大楼及教学楼各需设置信息点的个数为100(共有5栋大楼),生活区中每个建筑物里每个门洞设置1个信息点(目前共有3000个信息点)。试根据本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信息点分布,设计出本部的校园网初步组网方案。 设计时,既要考虑当前的网络需求,也要兼顾今后的可扩展性。假设使用预留的Internet 地址,网络主干传输速率为1000Mbit/s。 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完成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与配置。 2.分析:现当今各大高校,随着科技的进步,校园网已经变得不可缺少。校园网,不仅担任学校老师,学生的对外访问,还要进行校园网内的信息传输,和各类信息的实时传送。还有各个系统之间的管理和监控,校园网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因此本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总体设计 1、需求分析设计 1.1 总体需求 互联网泛滥的时代,每个人对网络的需求都不一样,但是有一样是相同,就是每个人都不能缺少互联网。校园网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校园网的建设是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采用统一的网络协议(TCP/IP),建设一个可实现各种综合网络应用的高速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成以后的校园网,将为老师、学生提供可靠的、高速的和可管理的网络环境,提供广泛的数据资源共享、丰富便捷的网络应用,能够为备课、课件制作、授课、学习、练习、辅导、交流、考试和统计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提供网络平台和环境。并且,对学生与教师对外访问提供便捷,增加师生的知识和对世界的了解与认识。 1.2 校园网应达到的要求 1)、网络具有传递语音、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功能,具备高性能的资源共享功能。 2)、校园网中各终端间具有快速交换功能。 3)、中心系统交换机采用虚拟网技术,对网络用户具有分类控制功能。 4)、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提供完善的权限控制。 5)、网络具有防止及便于捕杀病毒功能,以保证网络使用安全。 6)、可对接入因特网的各网络用户进行权限控制。 1.3 校园网的设计标准 1)、网络协议:网络系统的设计采用国际上最流行和标准的TCP/IP协议; 2)、系统构成方式:系统构成方式采用C/S系统; 3)、网络系统硬件标准:网络系统硬件设备的选型、施工、安装应符合IS09002标准; 4)、网络操作平台:操作系统可以采用windows XP,它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功能齐全,基

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运动会分数统计(限1 人完成) 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m<=20,n<=20)功能要求: 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 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 3)可以按学校编号或名称、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 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项目的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5)数据存入文件并能随时查询 6)规定:输入数据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学校的名称,运动项目的名称 输出形式:有合理的提示,各学校分数为整形 界面要求:有合理的提示,每个功能可以设立菜单,根据提示,可以完成相关的功能要求。 存储结构:学生自己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自己设计,但是要求运动会的相关数据要存储在数据文件中。(数据文件的数据读写方法等相关内容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书上,请自学解决)请在最后的上交资料中指明你用到的存储结构; 测试数据:要求使用1、全部合法数据;2、整体非法数据;3、局部非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以保证程序的稳定。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请在上交的资料中写明; 2.最小生成树问题(限1 人完成) 设计要求: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网络,只需保证连通即可,求最经济的架设方法。存储结构采用多种(顺序、链式)。求解算法多种(Prim\Cruskal)。 3.文章编辑(限1 人完成)

功能:输入一页文字,程序可以统计出文字、数字、空格的个数。 静态存储一页文章,每行最多不超过80个字符,共N行; 要求(1)分别统计出其中英文字母数和空格数及整篇文章总字数; (2)统计某一字符串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并输出该次数; (3)删除某一子串,并将后面的字符前移。 存储结构使用线性表,分别用几个子函数实现相应的功能; 输入数据的形式和范围:可以输入大写、小写的英文字母、任何数字及标点符号。 输出形式:(1)分行输出用户输入的各行字符; (2)分4行输出"全部字母数"、"数字个数"、"空格个数"、"文章总字数" (3)输出删除某一字符串后的文章; 4.宿舍管理查询软件(限1 人完成) 1)任务:为宿舍管理人员编写一个宿舍管理查询软件, 程序设计要求: A.采用交互工作方式 B.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按关键字(姓名、学号、房号)进行排序(冒泡、选择、插入排序等任选一种) 2)查询菜单: (用二分查找实现以下操作) A.按姓名查询 B.按学号查询 C.按房号查询 3)打印任一查询结果(可以连续操作) 5.校园导航问题(限1 人完成) 设计要求:设计你的学校的平面图,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场所,每两个场所间可以有不同的路,且路长也可能不同,找出从任意场所到达另一场所的最佳路径(最短路径)。 6.教学计划编制问题(限1 人完成)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有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G s ,则G(s)为G 1(s)+G 2(s)(用G 1(s)与G 2(s)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1.414, 阻尼比=ξ0.707,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220s s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105 0.20.5s s s s + ++。 6、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1) K s s Ts τ++。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 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 输出拉氏变换与 输入拉氏变换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 s s Ts τ++,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222221 1 K T τωωω++; 相频特性为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或:2 180arctan 1T T τωω τω---+)。 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 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调整时间s t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快速性 .

大一课程设计试题及答案

1139《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 一、必做题(40题,要求所有题目的功能都使用函数进行完成。) 1、下面程序可从键盘输入一个大于0的整数,然后输出此数的所有整数因子。例如:输入 12,则输出:12:1 2 3 4 6 12. 2、求100-999中的水仙花数(若三位数abc,a3+b3+c3=abc,则称abc 为水仙花数。 例如153,13+33+53=153,则153称为水仙花数。) 3、利用公式: )!14()!14(...!5!3!1sin 1 41453++--++-=+-n x n x x x x x n n 计算sinx 的近似值,x 值由键盘输入,省略的项都<10-5 4、打印九九表,格式如下: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8 1*9= 9 2*2=4 2*3=6 …… 2*9=18 3*3=9 …… …… 9*9=81 5、打印九九表,格式如下: 1*1=1 1*2=2 1*3=3 1*4=4 1*5=5 1*6=6 1*7=7 1*8= 8 1*9=9 2*2=4 2*3=6 2*4=8 …… 2*9=18 3*3=9 3*4=12 ……. …… 9*9=81 6、根据公式e=1+1/(1!)+1/(2!)+1/(3!)+……。求e 的近似值,精度要求为10-6。 7、编程计算1/(1+2)+2/(2+3)+3/(3+4)+……100/(100+101)之和。 8、求100 ~ 200中能被3或7整除的自然数。 9、显示7到100中所有不能被5整除的数,要求每行显示5个数。 10、找出1000之内的所有完数(完数是指:该数的各因子之和正好等于该数本身,例如: 6的因子是1,2,3,而6 = 1+2+3,故6是完数)。 11、100元钱买100只鸡,已知公鸡3元1只,母鸡1元1只,小鸡1元3只,编程输 出总的方案数以及每种方案中公鸡、母鸡、小鸡的数量。 12、编程验证:100以内的奇数的平方除以8都余1。

综合课程设计1题目2016-2017.2

综合课程设计1 一、考核方法和内容 根据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的学生态度、题目完成情况、课程设计报告书的质量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按照10%、40%、30%、20%加权综合打分。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分标准: 优秀:答辩所有问题都能答出+报告良好 或报告良好+实现“提高部分”的功能; 良好:答辩所有问题都能答出+报告一般; 或报告一般+实现“提高部分”的功能; 中等:答辩大部分问题能答出+报告良好; 及格:答辩大部分问题能答出+报告一般; 以下四种,都不及格: 1)答辩几乎答不出问题; 2)报告几乎都是代码; 3)雷同部分达到60%以上; 4)课设报告与数据结构和c/c++关联不大。 课设报告的装订顺序如下: 任务书(签名,把题目要求贴在相应位置,注意下划线)-----目录(注意目录的格式,页码)-----1、设计任务(题目要求)-----2、需求分析(准备选用什么数据逻辑结构?数据元素包含哪些属性?需要哪些函数?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最后列出抽象数据类型定义)-----3、系统设计(设计实现抽象数据类型,包含选择什么物理存储方式?数据元素的结构体或类定义,以及各函数的设计思路,算法,程序流程图等)----4、编码实现(重要函数的实现代码)-----5、调试分析(选择多组测试数据、运行截图、结果分析)-----6、课设总结(心得体会)-----7、谢辞-----8、参考文献; 课设报告打印要求: B5纸张打印,报告总页数控制在10—15页内,报告中不能全是代码,报告中代码总量控制在3页内。版式:无页眉,有页码,页码居中 字号:小四,单倍行距 字体:宋体+Times new Romar 截图:截图要配图的编号和图的题目,如:“图1 Insert函数流程图” 二、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1.想要优,必须实现“提高部分”的功能,但,实现“提高部分”不代表一定优; 2.其他成绩,不用完成“提高部分”。 要求:全部采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内容实现,采用C或C++实现,逻辑结构只能选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图型结构、集合结构中的一种,不能用数据库。 1、算术表达式求解 基本要求:给定一个算术表达式,通过程序求出最后的结果。 (1)从键盘输入要求解的算术表达式; (2)采用栈结构进行算术表达式的求解过程;

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G1(s)+G2(s)(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2, 阻尼比=ξ,20.7072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220s s ++=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1050.20.5s s s s +++。 6、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 (1)K s s Ts τ++。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1()[()()]p u t K e t e t dt T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1[1]p K Ts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 能。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

C++课程设计题目2016new(软件及网络) (1)

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C++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目的 网络工程专业所开设的C++课程设计是教学实践环节中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此课程设计的旨在: 1.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由初学者向专业的程序员过渡。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阅资料以及自学能力,以适应计算机产业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 3.学习和掌握C++程序设计方法以及上机调试技巧,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是以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结合上机操作,完成指定的任务,作出设计报告。 2.设计题目 (一)基础设计题目(必做题)(30分) 1.定义一个公司类。(学号尾号奇数完成) ●私有成员为,公司名称,总经理,公司成员(姓名、工作),采用指针动态数 组方式存储实验室成员。 ●重载“+”操作,表示两个公司合并,公司名称由两个实验室名称连接到一起, 第一操作数变为合并公司的总经理,第二操作数变为副总经理。 ●重载[]操作直接获得第i个实验室工作人员信息。 ●设计该类的对象不能拷贝构造及赋值 2.设计一个仓库类(学号尾号偶数完成) ●私有成员为,仓库名称,仓库中物品(名称,数量,单价),采用指针存储动 态数组方式存储学生信息。 ●重载“+”操作,表示两个仓库合并,仓库名称由两个仓库名称连接到一起, 其中新仓库为为两个仓库的所有物品,且同一种物品能够合并。 ●重载[]操作直接获得第i个同学记录。 ●该类的对象不能拷贝构造及赋值 3.(所有同学完成)要求: ●设计抽象类:交通工具类。 ●派生类:汽车类、火车类、飞机类。 ●设计函数:获得交通类型名称函数,函数可以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类型输出不同 的运输方式获得交通类型名称。 ●设计运输函数,参数为运输人数,在不同派生类实现该函数,要求:汽车<40; 飞机<200;火车<2000;在不同类中如果参数超出范围则抛出字符串异常。 (二)任意题目,至少2题以上(不同题目有不同分值) 1. 商品销售统计系统(30分)

计算机本科专业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1)

计算机本科专业C语言课程设计题目 (10个题目)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课程设计中的问题比平时的习题复杂的多,也更接近实际。课程设计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点,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1、职工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职工信息包括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工资、住址、电话等(职工号不重复)。试设计一职工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职工信息录入功能(职工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职工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查询和排序功能:(至少一种查询方式) --算法 按工资查询 按学历查询等 职工信息删除、修改功能(任选项) 2、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地址,电话,E-mail等。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查询、排序功能---算法 按学号查询 按姓名查询 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 3、销售管理系统 某公司有四个销售员(编号:1-4),负责销售五种产品(编号:1-5)。每个销售员都将当天出售的每种产品各写一张便条交上来。每张便条包含内容: 1)销售员的代号 2)产品的代号 3)这种产品的当天的销售额 每位销售员每天可能上缴0-5张便条。假设,收集到了上个月的所有便条,编写一个处理系统,读取上个月的销售情况(自己设定),进行如下处理。 1)计算上个月每个人每种产品的销售额。 2)按销售额对销售员进行排序,输出排序结果(销售员代号) 3)统计每种产品的总销售额,对这些产品按从高到底的顺序,输出排序结果(需输出产品的代号和销售额) 4)输出统计报表 销售统计报表 产品代号销售之和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及要求

C语言课程设计参考设计题目 1、学生信息管理 (1)问题描述 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地址,电话,E-mail等。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查询、排序功能——算法 1、按学号查询 2、按姓名查询 ●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 (2)功能要求 ●界面简单明了; ●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比如输入的成绩不在0~100之间,就提示不合法,要求重新 输入; ●最好用链表的方式实现。 (3)算法分析 首先,一个学生包括这么多的属性,应该考虑定义一个结构,其次,我们应该考虑数据的存储形式:是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还是定义一个链表呢?在这里假如我们以数组的方式来存储,当然可以,但是我们知道,假如我们定义一个数组的话,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学生人数大概是多少,以便我们确定数组的大小,但是题目中没有给出,而且题目要求中有大量的删除、插入操作,所以用链表的方式比较方便。 对于菜单的实现,其实也比较简单,首先我们用printf语句把程序的功能列出来,然后等待用户输入而执行不同的函数,执行完了一个功能后又回到菜单。文件的读写操作大家参照书中的有关文件的章节。 2、学生综合测评系统 每个学生的信息为: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单科成绩、考试平均成绩、考试名次、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综合测评总分、综合测评名次。考试平均成绩、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分别占综合测评总分的60%,10%,10%,20%。 A、学生信息处理 (1) 输入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按学号以小到大的顺序存入文件中。 提示:学生信息可先输入到数组中,排序后可写到文件中。 (2) 插入(修改)同学信息: 提示:先输入将插入的同学信息,然后再打开源文件并建立新文件,把源文件和输入的信息合并到新文件中(保持按学号有序)若存在该同学则将新记录内容替换源内容, (3) 删除同学信息: 提示:输入将删除同学号,读出该同学信息,要求对此进行确认,以决定是否删除将删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动控制原理 一、简答题:(合计20分, 共4个小题,每题5分) 1.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比较小,请从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两方面 说明该系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并解释原因。 2. 大多数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要求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 线在穿越频率处的斜率为多少?为什么? 3. 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4. 用根轨迹分别说明,对于典型的二阶系统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和增加一 个开环极点对系统根轨迹走向的影响。 二、已知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如图(a)所示,其中质量为m 公斤,弹簧系数为k 牛顿/米,阻尼器系数为μ牛顿秒/米,当物体受F = 10牛顿的恒力作用时,其位移y (t )的的变化如图(b)所示。求m 、k 和μ的值。(合计20分) F ) t 图(a) 图(b) 三、已知一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合计20分, 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1) 确定该系统在输入信号()1()r t t =下的时域性能指标:超调量%σ,调 节时间s t 和峰值时间p t ; 2) 当()21(),()4sin3r t t n t t =?=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四、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c ω位于两个交接频率的几何中心。 1) 计算系统对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的稳态精度。 2) 计算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s t 。(合计20分, 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 1 %0.160.4( 1)sin σγ =+-, s t = 五、某火炮指挥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0.21)(0.51) K G s s s s = ++系统最 大输出速度为2 r/min ,输出位置的容许误差小于2,求: 1) 确定满足上述指标的最小K 值,计算该K 值下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 2) 前向通路中串联超前校正网络0.41 ()0.081 c s G s s +=+,试计算相位裕量。 (合计20分, 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rad/s)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一、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1.0)(11.0()(++=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100s -1; (2)相位裕量γ≥30° (3)幅频特性曲线中穿越频率ωc ≥45rad/s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 ) 2)(1()(++= s s s K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5s -1; (2)相位裕量γ≥40° (3)幅值裕量K g ≥10dB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三、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4 )(+= s s s G k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闭环系统主导极点满足ωn =4rad/s 和ξ=0.5。 3、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4、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g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1、OA管理系统——考勤及其管理

2、OA管理系统——公用管理功能 3、工资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结构图

4、图书馆管理系统

5、高校学生选课系统 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登录模块、学生业务模块、教师业务模块、教务业务模块)。 第一个登录模块主要完成两方面内容,一是实现对当前登录人员的帐号密码进行校验。二是确定人员登录类型并给予相应的流程控制。 第二个学生业务模块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快捷清晰的选课方式,前台页面要对当前学生可选课程、已选课程和课程表进行清晰的展示,并明确列出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以及课程简介。还要处理学生对所选课程的修正,功能操作要简单便捷明了。 第三个教师业务模块是为教师的提供一个任课工作安排获取渠道。在此模块中教师登录后,可以查看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时间和地点,并且能查看选修了自己课程的学生名单。 第四个教务业务模块是提供给教务管理人员的操作后台,教务人员对本系统拥有最高权限。处理人员注册业务,将人员注册信息录入数据库,并明确注册类型给予对应的权限。可查看、修改、删除所有学生和教师的信息。教务人员可以

发布课程,指定任课教师、确定上课教室和时间。 6、网上商城购物系统 整个购物车及订单管理系统主要由购物车管理模块、订单管理模块,商品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几部分组成,具体功能需求描述如下: 1、顾客可以查看商品,方便地对购物车中的商品进行新增,数量修改、删除及清空操作。 2、成功登陆的会员可购买商品,提交购物车,填写订单及付款。。 3、后台管理员登陆后台可对订单进行管理。处理,未处理,已处理。 4、后台管理员登陆后台可对用户进行管理。 5、后台管理员登陆后台可对商品进行管理。 7、药库库房管理系统 药库库房管理系统为前台显示:前台系统主要的面向工作人员展示,主要的功能有药品录入、药品出库、药品退货、药品模糊查询和添加黑名单。在填入入库药品信息并点击确定按钮后后台逻辑类等会进行操作,并在操作后弹出反馈信息页面,显示各个信息。出库操作会自动在各类库房中相应减少。后台系统的主要是查询出入库信息,库存列表,以及传入数据的各项逻辑操作。主要功能有:药品进出库查询、库存信息查询。出入库药品信息自动分析。 业务流程图 (注:图中总管理员拥有所有操作,而进出库管理员只能进行进库、出库管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1.表达式求值 问题描述: 一个算术表达式是由操作数(operand)、运算符(operator)和界限符(delimiter)组成的。假设操作数是正整数,运算符只含加减乘除等四种运算符,界限符有左右括号和表达式起始、结束符“#”,如:#(7+15)*(23-28/4)#。引入表达式起始、结束符是为了方便。编程利用“算符优先法”求算术表达式的值。 基本要求: (1)从键盘读入一个合法的算术表达式,输出正确的结果。 (2)显示输入序列和栈的变化过程。 选作内容: (1)扩充运算符集合。 (2)引入变量操作数。 (3)操作数类型扩充到实数。 2. 简单的员工管理系统 问题描述: 每个员工的信息包括编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电话、住址等。系统的功能如下。 实习要求: (1)查询:按特定条件查找员工。 (2)修改:按编号对某个员工的某项信息进行修改。 (3)插入:加入新员工的信息。 (4)删除:按编号删除已离职的员工的信息。 (5)排序:按特定条件对所有员工的信息进行排序。 3. 迷宫问题 问题描述: 迷宫实验是取自心理学的一个古典实验。在该实验中,把一只老鼠从一个无顶大盒子的门放入,在盒中设置了许多墙,对行进方向形成了多处阻挡。盒子仅有一个出口,在出口处放置一块奶酪,吸引老鼠在迷宫中寻找道路以到达出口。对同一只老鼠重复进行上述实验,一直到老鼠从入口到出口,而不走错一步。老鼠经多次实验终于得到它学习走迷宫的路线。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对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实现提示: 可以利用一个二维数组maze[i][j]表示迷宫,其中1<=i<=m,1<=j<=n,m和n分别代表迷宫的行数和列数。数组元素值为1表示该位置是墙壁,不能通行;元素值为0表示该位置是通路。假定从maze[1][1]出发,出口位于maze[m][n],移动方向可以是8个方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和东北)。计算机解迷宫时,通常用的是“穷举求解”的方法,即从入口出发,顺某一方向向前探索,若能走通,则继续往前走;否则沿原路退回,换一个方向再继续探索,直至所有可能的通路都探索到为止。为了保证在任何位置上都能沿原路退回,需要用一个后进先出的栈结构来保存从入口到当前位置的路径。 4.最小生成树的两种算法 要求:任意创建一个图,分别用Prime算法和kruskal算法,求出该图的最

课程设计题目

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2009-06-07 16:42:39)转载▼ 标签:编写 程序 函数 字符串 素数 方阵 杂谈 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一)参考题一(每人做3个,同组人员的题目不得重复) 1.编写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的程序,主函数中编写菜单调用排序函数。 2.编写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程序,主函数中编写菜单调用查找函数。 3.用二分法、牛顿迭代法求一元方程的近似解,要求主函数中编写菜单,调用求根函数。4.自己编写字符串求长、拷贝、连接、删除、插入指定字符的函数,要求主函数中编写菜单,可以分别实现调用。 5.字符串处理:用一个字符数组保存着一个英文句子,要求: (1) 删除该英文句子的前空格、后空格。并删除句子中多余的空格(单词之间只留一个空格); (2) 统计该句子中,单词出现的频率; (3) 查找并替换某个单词。 6.从文件读入一个字符串,统计该字符串中单词的个数,单词之间用空格分开,空格数可以是多个。 7.从文件中读入多个字符串要求实现字符串的排序,排序后写入写的文件。 8.编写程序,输入一个以回车符结束的字符串,过滤去所有的非十六进制字符后,组成一个新的字符串,然后将其转换为十进制数输出。 9.输出100-2000之间的所有素数,每行输出8个。要求调用求素数函数。 10.验证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6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要求,每个偶数只要找到一组素数和就可以。将6-1000之间的所有偶数都表示程两个素数之和,每行输出5组显示。

11.编写一个求四则运算的运算器 12、利用结构体变量求两个复数的和、差、积。要求设计一个菜单分别调用函数。 13.编写程序要求实现给定一个年月日能够输出该日是这一年的第几天,给定这一年的第几天,要求能输出这一天是几月几日。 14建立n阶螺旋方阵,并输出,方阵如下图,: 1 2 3 4 12 13 14 5 11 16 15 6 10 9 8 7 15.建立n阶蛇形方阵并输出,方阵如下图 1 2 6 7 3 5 8 13 4 9 12 14 10 11 15 16 16.已知2000年1月1日为星期六,请输入任一年的年份后,打印该年的年历; 17.皇后问题:在国际象棋中,能否在空棋盘上摆放八个皇后,并使其中任意两个皇后不能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对角线上,并编写完整的摆放八皇后问题的程序。要求:第一个皇后的起始位置由键盘输入,国际象棋的棋盘为8*8的方格。 18.编写程序,分别输出上三角形式和下三角式的乘法九九表 19.求解汉诺塔问题 20.打印杨辉三角(要求:打印出两种形式) 1 1 1 2 1 1 2 1 1 3 3 1 1 3 3 1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5)

课程教学 大纲编号: 100102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学分 4.5 试卷编号:100102021 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分值: 100 组卷年月: 2000/5 组卷教师: 向峥嵘 审定教师; 陈庆伟 一.(10分)是非题: 1. 闭环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不是自动控制系统( )。 2.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构成他的开环传递函数无关( ),与闭环传递函数有关( );以及与输入信号有关( )。 3.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阶数有关( );与系统的类型有关;( ) 与系统的输入信号有关;( ),以及与系统的放大倍数有关。( ) 4.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k (s k 02>的单位负反馈系统能无差的跟踪斜波信号 ( )。 5.最小相位系统是稳定的控制系统( )。 二.(10分)填空题 图示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为 ,静态位置误差为 ,静态速度误差为 ,误差传递函数) s (R )s (E 为 ,当输入信号4=)t (r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ss e 。 三.(10分)填空题 在频率校正法中,串联超前校正是利用串联矫正装置在系统的 频区产生相角 ,以提高系统的 ,且使幅值穿越频率c ω ,从而系统的响应速度 。串联滞后校正是利用校正装

在 频区产生的特性,以使c ω ,达到提高 的目的,校正后的系统响应速度 。 四.(10分)计算作图题 化简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并求闭环传递函数) s (R )s (C 。 五.(10分) 一个开环传递函数为 ) s (s k )s (G 1+= τ的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试确定参数k 及τ。 六.(8分)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 .(s )s (G 110100+= ,试计算系统的响应控制信号t sin )t (r 5=时的稳态误差。 七.(10分) 设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Ts (s k )s (H )s (G 1+=,现希望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都 在a s -=这条线的左边区域内,试确定满足此要求k 的值和T 值的范围)a (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