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B(带答案)

(完整word版)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B(带答案)

(完整word版)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B(带答案)
(完整word版)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B(带答案)

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0 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B.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 若HAc的pKa=4.74,则Ka值为:()

A. 2×10-5;

B. 1.8×10-5;

C. 2.0×10-5;

D. 1.82×10-5。

3.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pH最高的是:()

A.NaCl; B. NaHCO3;C. NH4Cl;D. Na2CO3。

4. 强酸滴定弱碱,以下指示剂不适用的是:()

A.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酞;

D. 溴酚蓝(pKa=4.0)。

5. 若S1,S2,S3依次为CaC2O4在纯水中、Na2C2O4稀溶液中、稀HCl溶液中的溶解度

那么:()

A. S3>S2>S1;

B. S1>S2>S3;

C. S3>S1>S2;

D. S1>S3>S2。

6 下列情况引起随机误差的是:()

A.使用不纯的Na2CO3来标定HCl溶液;

B.在称量分析中,杂质与被测成分共沉淀;

C.滴定分析中,终点与等量点不一致;

D.在获得测量值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7. 下列物质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液的是:()

A. 固体NaOH;

B. 固体K2Cr2O7;

C. 固体Na2S2O3?5H2O;

D. 浓HCl 。

8. H2PO4-的共轭碱是:()

A. PO43-;

B. HPO42-;

C. H2PO4-;

D. H3PO4。

9. 用重量法测定样品中SiO2含量时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是:()

A.称量样品时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B. 析出硅酸沉淀时酸度控制稍有差别;

C.加动物胶凝聚时的温度稍有差别;

D. 硅酸的溶解损失。

10. 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pH最高的是:()

A.NaCl; B. NaHCO3;C. NH4Cl;D. Na2CO3。

11.原子吸收分析中,有时浓度范围合适,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高,测量噪音也小,但测得的校

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除了其它因素外,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

A、使用的是贫燃火焰

B、溶液流速太大

C、共振线附近有非吸收线发射

D、

试样中有干扰

12.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A、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B、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C、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

D、火焰发射干扰

13.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A、透镜

B、单色器

C、光电倍增管

D、原子化器

14.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A、谱线干扰小

B、试样用量少

C、背景干扰小

D、重现性好

15.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 )

A、乙炔

B、氧化亚氮

C、氢

D、氩

1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 )

A、钨灯

B、氢灯

C、氙灯

D、汞灯

17、作业指导书应为谁准备:

1)技术人员 2)行政人员 3)在检测/校准岗位上的人员 4)科研人员 5)所有人员

18、实验室的审核工作(即内审)要求:

1)在合适的时间间隔内进行 2)周期通常为三年 3)每年进行两次 4)两年进行一

次 5)由质量负责人自行决定

19、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评审(即管理评审)应:

1)根据体系运作的具体情况进行 2)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3)每年进行两次 4)在最

高管理者要求时进行 5)在质量经理要求时进行

20、实验室的环境要求:

1)控制温度和湿度 2)是无尘的 3)符合卫生和安全的有关规定 4)光线充足并有供暧设备 5)使检测/校准结果有效

分数评卷人

二、简答题:(每题6 分,共30 分)

1.请看图填写各部件的名称和它的主要功用:

721型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图

部件名称主要功用

1

5

9

11

答:1/光源/发出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

5/棱镜/使入射光色散得单色光

9/吸收池/盛放欲测吸光度之溶液

11/硒光电池/将光强转换成电流进行测量

2.原子吸收分析中会遇到哪些干扰因素?简要说明各用什么措施可抑制上述干扰?

.答:原子吸收分析中会遇到如下几种主要干扰:(a)光谱干扰,指光源谱线不纯及火焰中吸收谱线的干扰。前者主要是由于空心阴极灯阴极材料不纯或相邻谱线太靠近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纯化材料或选择其他谱线;而后者主要是试样中的杂质元素的吸收引起的,可采用化学分离方法予以消除。(b)物理干扰,主要是由于试样的物理性质及测试中的其它因素引起的,如提升量、温度、雾化率等,解决的办法是选择最佳实验条件。(c)化学干扰,包括低电离电位元素的电离干扰,火焰中难熔化合物形成等,解决的办法可选用合适的缓冲剂,释放剂以及稀释剂等。

3.简要说明原子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砷含量的原理?

答:试样经消解后制成样品溶液,加入硫脲使五价砷预还原为三价砷,与硼氢化钾作用生成砷化氢,由氩气载入原子化器中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砷空心阴极灯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条件下,其荧光强度与试液中的砷浓度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4 什么是A类不确定度? 什么是B类不确定度?

答:凡是能用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均属于A类不确定度。凡是不能用统计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均属于B类不确定度。

5 在y±U表达式中:y表示什么?U表示什么?就y±U,说说你对U的理解。

答:y表示测量结果;U表示扩展不确定度;U是在测量结果y两边的数值区间宽度;2U 是全宽,U是半宽;在一定的条件下,U越宽,概率越大,测量值落在

三、英译汉:(共30 分)

150-mL beaker to serve as the blank. Add to each 30 mL of water and the minimum

amount of hydrochloric acid needed to dissolve the sample, plus an additional 1 mL

of hydrochloric acid to ensure the dissolution of any lead present. Heat to boiling, and boil for several minutes. Allow to cool, and dilute to about 100 mL with deionized water. Adjust the pH of the resulting solution to between 1.0 and 1.5 with 25% NaOH. Quantitatively transfer the pH-adjusted solution to a clean 250-mL separatory funnel, and dilute to about 200 mL with water. Add 2 mL of 2% APDC Solution, and mix. Extract with two 20-mL portions of chloroform, collecting the extracts in a clean

50-mL beaker. Evaporate to dryness on a steam bath. Add 3 mL of nitric acid to the residue, and heat to near dryness. Then add 0.5mLof nitric acid and 10mLof deionized water to the beaker, and heat until the volume is reduced to about 3 to 5 mL. Transfer the digested extract to a clean 10-mL volumetric flask, and dilute to volume with water.

称取10.0g 样品放入150 mL烧杯中;加10 mL水到另一个150 mL烧杯中作为空白试验。在每个烧杯中各加30 mL水,加入盐酸使样品恰好溶解,再多加1 mL盐酸确保存在的铅全都溶解。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几分钟,冷却后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mL。用25%NaOH调节pH值至1.0~1.5。将调整pH后的溶液定量转移至250 mL分液漏斗中,用水稀释至大约200 mL,加入2 mL 2%APDC溶液,混匀。每次用20 mL三氯甲烷萃取,收集三氯甲烷层至一干净的50 mL烧杯中,置于沸水浴上蒸发至干。加入3 mL硝酸于残留物中,加热至近干。然后加入0.5 mL 硝酸和10 mL去离子水于烧杯中,加热使体积减少至3~5 mL。将消解后的萃取物定量移入1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试卷二

(本试卷共6页,四大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 1-20题为单选,21-26题为多选;单选每小题1分, 多

选每小题2分,共32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采取少量的分析试样,必须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

A. 一定的时间性

B. 广泛性

C. 一定的灵活性

D. 代表性答( D )

2、若水溶液酸碱滴定分析中所使用的锥形瓶中残存少量的蒸馏水,使用前:

A. 必须用标准溶液润洗2-3次

B. 必须烘干

C. 必须用待测溶液润洗2-3次

D. 不必处理

答( d )

3、现需配制0.20mol/L HCl溶液,量取浓盐酸应选的量器最为合适的是:

A. 容量瓶

B. 移液管

C. 量筒

D. 酸式滴定管

E. 胖肚吸管

答( c )

4、当载气流速远大于最佳流速时,为了提高柱效,合适的载气为:

A、摩尔质量大的气体

B、摩尔质量小的气体

C、中等摩尔质量的气体

D、任何气体均可(B)

5、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时,错误的是:答(c )

A. 用右手前三指拿住瓶颈,以腕力摇动锥形瓶

B. 摇瓶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溶液不得溅出

C. 滴定时,左手可以离开旋塞任其自流

D. 注意观察液滴落点周围溶液颜色的变化

6、以CaCO3做基准物标定EDTA 溶液, 若烘干CaCO3时温度过高,导致部分分解,则标定结果:答( b )

A. 无影响

B. 偏高

C. 偏低

D. 不能确定

7、对于酸碱指示剂,正确的说法是:

A.指示剂为有色物质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C. 指示剂为弱酸或弱碱,其酸式或碱式结构具有不同颜色

C.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变色范围越窄越好答(D )

8、在下述气相色谱定性方法中,哪一种最可靠:

A. 用文献值对照定性

B. 比较已知物和未知物的保留值定性

C. 用两根极性完全不同的柱子进行定性

D.将已知物加入待测组分中,利用峰高增加的办法定性答( C )

9、在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叙述,错误的是:答( B )

A. 配位掩蔽剂必须可溶且无色

B. 掩蔽剂的用量愈多愈好

C. 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氧化态

D. 沉淀掩蔽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很小

10、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入沉淀时,主要是由于:

A. 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

B. 表面吸附

C. 沉淀速度过快

D. 离子结构类似答( d )

11、当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滴定管内壁挂水滴,则实验结果: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答(a )

12、有一瓶化学试剂的标签为红色,它的等级为:答( b )

A. 优级纯

B. 分析纯

C. 化学纯

D. 实验试剂

13、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可不必考虑的因素是:答( d )

A. pH 突跃范围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 指示剂的分子结构

14.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为了测定农作物中含硫农药的残留量,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测器:

A、热导池

B、氢火焰离子化

C、电子捕获

D、火焰光度(D)

15.在GC分析中, 两个组分之间的分离度不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 增加柱长

B. 使用更灵敏的检测器

C. 进样速度快慢

D. 改变固定液的性质( b )

16.在色谱的流出曲线上,相邻两组分色谱峰的分离度主要取决于:

A. 分配系数

B. 保留参数

C. 色谱柱温度

D. 载气流速(A)

17.在气相色谱检测器中,属于通用型的检测器是:

A.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 热导检测器

C. 示差折光检测器

D. 火焰光度检测器( b ) 18.在气-液色谱中,试样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

A. 载气的性质不同

B. 组分溶解度的不同

C. 组分在固定相上吸附能力的不同

D. 组分在固定相上脱附能力的不同( c )19.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样品组分时,分离度至少为:

(1)0.50 (2)0.75 (3)1.0 (4)1.5 (5)>1.5 答:(3)

20.表示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1)分配比(2)分配系数

(3)保留值(4)有效塔板高度(5)载气流速答:(4)

21. 在下述方法中能减免分析测定中系统误差的是:( )

A. 进行对照实验

B. 增加测定次数

C. 做空白实验

D. 校准仪器(a/c/d )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结果的精密度高,其准确度自然也高

B.进行空白实验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C.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可以使精密度得到提高

D.偶然误差大,精密度一定差(C/D)

23.为提高滴定分析的准确度,对标准溶液必须做到()

A. 正确地配制

B. 准确地标定

C. 有些标准溶液须妥善保存

D.所有标准溶液必须当天配、当天标、当天用

E. 所有标准溶液的浓度均计算到四位有效数字( A/B/C )

24. 可用于标定盐酸浓度的基准物质有()

A. 邻苯二甲酸氢钾

B. 无水碳酸钠

C. 草酸

D. 硼砂(B/D)

25. 用氧化铝吸附剂分离碱性物质可选择()

A. 酸性氧化铝

B. 中性氧化铝

C. 碱性氧化铝

D. 以上三种均可(BC)

26.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采用程序升温技术的目的是()

A. 改善峰形

B. 增加峰面积

C. 缩短柱长

D. 改善分离度(A D)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

分)

1. 精密度好的测定结果准确度一定高。错

2.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速率。错分配系数

和保留因子。

3.色谱峰越窄,理论塔板数就越多,理论塔板高度越大,柱效能越高。错。色谱峰越窄,

理论塔板数就越多,理论塔板高度越小,柱效能越高。

4.分析宽沸程多组分混合物,多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对

5.玻璃电极属于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使用前,需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目的是稳定不

对称电位。对。

6.在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反映组分和固定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对

7.给定被测组分后,色谱分离过程中,影响容量因子(k)的因素有:固定相性质、流动

相性质、流动相和固定相体积、温度。对。

8.在气相色谱中,柱温度提高,保留时间缩短,峰面积减小。错。

9.液-固吸附色谱的固定相有:硅胶、氧化铝、聚酰胺。对

10.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流动相的选择非常重要,需要符合下列条件:对分离组分有适

宜的溶解度;与检测器匹配;与固定相不互溶。对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8分)

1. 不确定度有没有负值?

答:没有负值。

2.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多少度?并低于什么的最高使用温度?

老化时,色谱柱要与哪一部分断开?

答:5—10;固定液;检测器。

3.在采用低固定液含量柱, 高载气线速下进行快速色谱分析时, 选用哪一种气体作载气,

可以改善气相传质阻力?答:选用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气体,如:氢(氦),可以改善气相传质阻力。

4.什么是定量分析?

答:定量分析就是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5.影响硅胶吸附活性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硅胶吸附活性的因素是含水量,含水量高,则吸附力下降。

6.消除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及减小偶然误差的主要方法各是什么?

答:消除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的主要方法有校正仪器,做空白实验、对照实验、回收实验等;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有多次平行实验求平均值。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为什么要对流动相脱气?

答:脱气就是驱除溶解在溶剂中的气体。(1)脱气是为了防止流动相从高压柱内流出时,释放出气泡。这些气泡进入检测器后会使噪声剧增,甚至不能正常检测。(2)溶解氧会与某些流动相与固定相作用,破坏它们的正常功能。对水及极性溶剂的脱气尤为重要,因为氧在其中的溶解度较大。

2. 试简述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主要优点。

答:流动相主要为水-甲醇或水-乙腈体系。纯水易得廉价;水、甲醇或乙腈的紫外吸收截止波长低,本底吸收小;水中可添加各种电解质,以达到改变pH,离子强度等目的,从而提高选择性,改进分离;强极性杂质先流出,减小了在正相色谱中,强极性杂质易污染柱子的情况。

3.试指出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酯为固定液分离苯、甲苯、环己烷和正己烷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怎样?为什么?

答:流出顺序为:正己烷→环己烷→苯→甲苯。因它们的沸点高低顺序为:正己烷<环己烷 苯<甲苯,苯与环己烷沸点虽相近,苯与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壬酯的作用力比环己烷作用要强,因此环己烷先流出,苯后流出。

4.色谱固定液在使用中为什么要有温度限制?柱温高于固定液最高允许温度或低于最低

允许温度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必须保证固定液处于液态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要有温度限制。柱温太高,固定液会流失,基线漂移,色谱柱寿命缩短;柱温太低,固定液未液化,无法起到分离作用。

5. 什么是梯度洗脱?它适用于哪些样品的分析?它与程序升温有什么不同?

答:梯度洗脱就是在分离过程中,使流动相的组成、极性、pH等按一定程序连续变化,使样品中各组分能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获得分离,使保留时间短,使拥挤不堪甚至重叠的组分和保留时间过长而峰形过宽的组分获得很好的分离。特别适合样品中组分的极性范围很宽的复杂样品的分析。梯度洗脱与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十分相似,两者的目的相同,不同的是程序升温是通过程序改变柱温,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极性、pH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五、将下面一段话翻译成中文(10分)

Determination of Alachlor Residu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bstract: A method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lachlor(甲草胺)residu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s developed.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objects, corn, peanut, spinach, and orange were selected as representatives of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sample was extracted with acetone-water (8∶2, v/v). The extract was partitioned with dichloromethane, cleaned up by gel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an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in order to completely separate colorants from alachlor in the sample. The eluate was evaporated under vacuum to nearly dry and diluted with acetone to a definite volume. The solution was determined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using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The recoveries were 86.0%-98.2%,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5.1%-6.7% with spiked at 0.010-0.200mg/kg of alachlor in blank samples. 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of this method was 0.010mg/kg.

农产品中甲草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摘要:建立了玉米、花生、菠菜、柑橘4种不同类型农产品中甲草胺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先用丙酮-水(体积比为8∶2)提取,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再用凝胶色谱(GPC)和固相萃取(SPE)去除色素和提取待测物,最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甲草胺的添加水平为0.010~0.20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6.0%~98.2%;相对标准偏差为5.1%~6.7%;方法的测定低限为0.010mg/kg。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凝胶色谱;固相萃取;甲草胺;农产品

水分析化学的期末考试试题四套期末考试题

哈工大2004春季学期水分析化学试题(A) 一、回答下列基本概念(2×5=10) 1.物质的量浓度; 2.拉平效应; 3. EDTA的酸效应; 4. 参比电极; 5. 色谱峰高 二、讨论下面命题( 4× 5=20 分) 1.以钙指示剂 NN 为例,说明金属指示剂的必备条件。 2.对比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测定过程中掩蔽和催化作用的异同。 3.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什么是标准曲线?它们有何实际意义? 4.简述气相色谱法的定量方法。 三、填空( 1×15=15 分) (1. 原子吸收光谱仪由( )组成。 )、()、()和 (2. 影响络合滴定的主要因素有( )。 )和 3. ECD和 FPD的中文称谓分别为()和()。 4.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加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 有下面两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于哪个光区: A.石英比色皿用于();B.玻璃比色皿用于()。 5.水中的余氯采用()法测定,水中余氯在酸性溶液中与() 作用,释放出等化学计量的(),以()为指示剂,用(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由消耗的标准溶液的用量求出水中的余氯。 )标 四、实验设计题( 5×3=15 分) 1.氯离子测定中空白实验和加入碳酸钙的作用。 2.设计一个测定铝盐混凝剂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方案。 3.pH 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五、计算题( 10×4=40 分) 1.取水样 10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0.100mol/L HCl溶液滴定至指示剂刚好褪色,用去 13.00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溶液滴定至 终点,又消耗 20.00mL问水样中有何种碱度?其含量为多少(mg/L表示)?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2007 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 ;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尔 (Mohr)法和佛尔哈德( Volhard )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 -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 a,则换算成 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宜选用 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指示剂变色范围 p H 苯胺黄 1. 3— 3. 2 甲基橙 3. 1— 4. 4 10甲基红 4 .4— 6. 2 9.7酚酞8. 0— 10.0 8硝胺11.0—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200标准溶液加入量 %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差吸光光度法与 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 ×10 -2, K a2 = 1 ×10 -6, K a3 = 1 ×10 -12。用 NaOH标准溶液滴 定时有 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 __________ 作指示剂。 6、 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 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摩尔吸光系数ε 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A、Ce4++ Fe2+= Ce3++ Fe3+ B、 2 Fe 3+ + Sn 2+= 2 Fe2++ Sn 4+ C、I 2 + 2 S 2 32- = 2I - + S 4 62- O O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14*1.5’=21’) 1.对于生物来说,任何物质包括机体需要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只有 时才是有益的。过量和不足对生物都会引起危害,这就是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 2.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其归宿主要是。3如果在光化学系统的初级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分解产生了后,可引发进一步的暗反应。 4在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μm。 5在水环境中,溶质离子以的形式与胶体物质进行作用,从而被吸附的过程被称为专性吸附。 6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苯并a芘的化学结构式分别为 和。 7 水中含有机质的固体物质对溶解在水中的憎水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特征 是。8从根系和叶片吸收的F最终会积累在植物的部位。 9一般地,砷酸盐的沉积量与水中磷酸盐含量成比例关系。 10生物转化和是多氯联苯的主要转化过程,随取代的氯原子数目的增加,降解和转化都会越来越难。 11 氟对牙齿和骨骼的形成与结构均有很重要的功能,因在牙齿中会形成, 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但摄入过量的氟化物会出现症状。 12 在常规的简单化学沉淀物中,以各类金属离子的形态沉淀的溶度积最低,常用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 13 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原因是 。 14 环境激素的阻碍对象主要是,它可能抑制该类物质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使酶的功能丧失,致使该类物质不能合成。

二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1.5’=15’) 1 以下关于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2.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2.5~10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10μm; B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0.05~2μm; C爱根核模的粒径为0.05~2μm, 积聚膜的粒径小于0.05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D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0.05~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2 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 A. NO2 ; B. O3; C. HCHO; D. HNO2 ; E. SO2; F. ROOR’. 3 SO 2被氧化成SO 3 形成酸雨的方式主要有() A.SO 2 的气相氧化; B.SO 2 的间接光氧化; C.微生物氧化; D.SO 2 的液相氧化; 4若水体中的酸碱度只是以碳酸和碳酸盐构成,则关于酸度可表示为下式( ) A酸度[ CO 32 -]+[HCO 3 -]+[ OH-]-[H+] B. 酸度=2[H 2 CO 3 ]+[HCO 3 -]+[H+]-[ OH-] C酸度=2[ CO 32 -]+[HCO 3 -]+[ OH-]-[H+] D. 酸度= [H 2 CO 3 ]+[HCO 3 -]+[H+]-[ OH-] 5 重金属污染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6 以下元素已经证实属于会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包括() A.Cd; B. Cr; C. Pb; D. Hg; E. Cu. 7当亨利常数在下列哪个范围内,挥发作用受液相控制()。 A. K H > 1.013*102 Pa·m3/mol ; B. K H > 1.013 Pa·m3/mol ; C. K H <1.013*102 Pa·m3/mol; D. K H < 1.013 Pa·m3/mol。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C)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尔吸光系数κ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 透射比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 透射比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2.某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V2(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 (A) V1 = V2(B) V1 = 2V2(C) 2V2 = V2(D) V1> V2 3.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 (A) 0.09V(B) 0.18V(C) 0.27V(D) 0.36V 4.已知二甲酚橙(XO)金属指示剂在pH<6.0时为黄色,pH>6.3时为红色,Zn2+-XO配合物为红色,滴定Zn2+的最高酸度为pH=4.0,最低酸度为pH=7.0,问用EDTA滴定Zn2+时,应控制的酸度围是()。 (A)pH=4.0~6.0 (B)pH<7.0 (C)pH=4.0~7.0 (D)pH>4.0 5.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 ) (A) T0/ 2(B) 2T0(C) (lg T0)/2(D) 2lg T0 6.配制含锰0.1000mg/mL的KMnO4溶液100.0mL,需取0.01800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M KMnO4=158.03,M Mn=54.94] ( ) (A) 14.15mL(B) 8.09mL(C) 10.11mL(D) 6.07mL 7.用重量法测定磷肥中P2O5的含量时,称量形式是(NH4)3PO4?12H2O,化学因数F的正确表达式是:( ) (A)P2O5 / 2(NH4)3PO4?12H2O (B) P2O5 / (NH4)3PO4?12H2O (C)2(NH4)3PO4?12H2O / P2O5(D)2P2O5 / (NH4)3PO4?12H2O

分析化学第六版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分析化学 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分析化学模拟试题(一)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9题 38分 ) 1、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 ) A、定管未经过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2、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 A、 mol/L HF (p K a = B、 mol/L HCN (p K a = C、 mol/L NaAc [p K a(HAc) = ] D、 mol/L NH4Cl [p K b(NH3) = ] 3、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 ) A、AgCl沉淀不完全 B、形成Ag2O的沉淀 C、AgCl吸附Cl- D、Ag2CrO4沉淀不易生成 4、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K2Cr2O7 B、KMnO4 C、As2O3 D、H2C2O4·2H2O 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A、w CaO=% B、[H+]= mol/L C、pH= D、420Kg 6、用mol·L-1HCl滴定mol·L-1NH3·H2O(PK b=的pH突跃范围为~,用mol·L-1HCl滴定 mol·L-1的某碱 (PK b=的pH突跃范围则是: ( ) A、~ B、~ C、~ D、~ 7、某三元酸pKa1=2,pKa2=6,pKa3=12。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选用 ( )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溴甲酚绿(变色范围~) 8、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含CO32- 的NaOH溶液,然后用此NaOH 溶液测定试样中的HAc含量,则HAc含量将会()

复旦大学分析化学AII期末考试试题全解

复旦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2005年6月)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Ⅱ) 课程代码: 322.112.2.01 开课院系:化学系 姓名:标准答案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03级化学系 一、选择题:(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比耳定律只有当溶液浓度<0.01mol/L时才成立,其原因之一是由于高浓度时___a____。 (a)吸光邻近质点的电荷分布相互影响,改变了辐射的吸收能力的缘故 (b) 入射光的非单色性影响增大之故(c) 仪器的光度误差变得太人之故 (d) 溶液晌杂散光增大之故(e) 容易受外部实验条件的影响之故 2、使用火焰原子化器时,原子吸收谱线的洛仑兹变宽主要由__c______决定。 (a) 原子在激发态有较长的停留时间(b) 原子的热运动(c) 原子与其它种类粒子的碰撞 (d) 原子与同类粒子的碰撞(e)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作用 3、对于难挥发电中性物质进行分离定性时,首选的分析的方法为b。 (a) 气相色谱质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c)区带毛细管电泳质谱法 (d)超临界流体色谱法(e) 经典离子交换树脂法 4、测定农药六六六(C6Cl6)使用气相色谱法,选用的最佳检测器应是 c 。 (a)热导池(b)氢火焰离子化(c)电子捕获(d)火焰光度(e) 吸光光度 5、卢浦大桥使用钢材的要求苛刻,其关键是要防止现场焊接时因热胀冷缩引起的裂纹。为此,钢材 中的含硫量要控制在0.007%以下,冶炼钢时的现场检测,你估计选用的最佳方法是_____d______。 (a) 滴定分析法(b) ICP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共15分每空1分) 1.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Na2CO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2.标定EDTA时,若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10 。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 5 。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4.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是0。1 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位有效数字。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 5.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使AlY-与F-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式为AlY-+6F-+2H+== AlF63-+H2Y2- 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吸耳球,溶液上升至标线以上,迅速用食指按紧上口。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二、选择(共10分每题1分) 1.用SO42-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入适当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的更完全,这是利用何种效应?( E ) A.盐效应; B.酸效应; C.络合效应; D.溶剂化效应; E.同离子效应. 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选用下列哪种还原剂?( A ) A.二氯化锡; B.双氧水; C.铝; D.四氯化锡. 3.用下列哪一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 A.Na2S; B.Na2SO3; C.Na2SO4; D.Na2S2O3. 4.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高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生什么结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附答案但不完全)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在环境中的迁移。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 二、选择题 1、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 A 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A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B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三、问答题 1、 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2、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 (1)NO 2 + h ν NO + O · (2)HNO 2 + h ν HO · + NO 或HNO 2 + h ν H · + NO 2 (3)HNO 3 + h ν HO · + NO 2 (4)H 2CO + h ν H · + HCO · 或 H 2CO + h ν H 2 + CO 2、大气中的NO 2可以转化为HNO 3、N 2O 5和N 2O 3 。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4、乙烯在大气中与O 3的的反应机理如下: O 3 + CH 2 == CH 2 H 2CO+H 2COO CH 2(O 3)CH 2 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 粒度 和_化学性质_有关,去除方式有 干沉降 和 湿 沉降 。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 CFmCln + hv CFmCln-1 + Cl · Cl · + O 3 O 2 + ClO · ClO · +O O 2 + Cl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温室效应_、_臭氧层破坏_、_光化学烟雾_等是 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辐射逆温_、_平流逆温_、_融雪逆 温和地形逆温_。 9、SO 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_催化剂_、_温度_和_浓度和PH 离子强度_有关。 10、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HO ·_。 11、燃烧过程中NO 的生成量主要与_燃烧温度_和_空燃比_有关。 12、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CO 2_、_CH 4_、_CO_、_氟氯烃_。 13、CFC-11的分子式为_CFCl 3_和_CF 2ClBr_。 1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风_和_湍流_的影响。 15、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一次气溶胶_和_二次气溶胶_。 16、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中间层_、热层和逃逸层。 17、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SO 2_和_颗粒物_引起的。 18、大气中CH 4主要来自_有机物的厌氧发酵_、_动物的呼吸作用_、_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_ 的排放。 19、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 )地壳>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20、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SO 42-_、_NO 3-_、_Cl -_、_HCO 3-_。 二、选择题 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ABCD 的影响。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ψ1和Kψ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ψ1+Kψ2 B. Kψ1/Kψ2 C. Kψ1×Kψ2 D. Kψ1-Kψ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ψ B. 2,2,0,-ψ C. 3,2,1,+ψ D. 4,1,0,-ψ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HCl > HBr>HI> HF B. HI> HBr >HCl> HF C. HF > HI> HBr > HCl D. HF> HCl>HBr>HI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A. 对照试验 B. 校正仪器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卷 一. 选择(4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K2CrO4指示剂法,在溶液pH=12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Cl- 试样,会产生正误差 B.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 C.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 D.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 5.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 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6,PbSO4=303.26,Pb=207.2)。 A. 82.4% B. 93.1% C. 62.07% D. 90.8% 6.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 B. 不确定 C. 无误差 D. 偏高 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 7.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CaCl(OCl)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比为( B )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8—2009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试题(A)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 1.可以用下列中哪些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 A.进行对照试验B.进行空白试验C.进行仪器校准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2. 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 ) A Na2S2O3 B Na2SO3 C FeSO4·7H2O D Na2C2O4 3.已知某标准NaOH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少量CO2,用此溶液标定HCl溶液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剂,则对所标定的HCl溶液的浓度的影响是()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难预测 4. 0.05 mol/L SnCl2溶液10 mL 与0.10 mol/L FeCl3溶液20 mL 相混合, 平衡时体系的电 位是[已知此条件时 ? ' (Fe3+/Fe2+)= 0.68 V, ? ' (Sn4+/Sn2+)= 0.14 V] ( ) A 0.14 V B 0.32 V C 0.50 V D 0.68 V 5. 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 ) A 0.1mol/L HAc B 0.1mol/L NH4Ac C 0.1mol/L NaAc D 0.1mol/L NH4Cl 6.当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若CM=10CN,TE=0.1%,pM=0.2,则要求lgK为…( ) A 5 B 6 C 4 D 7 7. (1) 用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1 mol/L Fe2+溶液(2) 用0.002 mol/L KMnO4溶液滴定0.01 mol/L Fe2+溶液,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 ) A 一样大 B (1)>(2) C (2)>(1) D 缺电位值, 无法判断 8采用BaSO4重量法测Ba2+时,洗涤沉淀用的洗涤剂是() A 稀H2SO4 B 稀HCl C 冷水 D 乙醇 9 pH=4时有莫尔法滴定含量,将使结果() A 偏高 B 偏低 C 忽高忽低 D 无影响 10用同一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 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的() A.氢离子浓度(mol/L下同)相等; B. H2SO4和HAc溶液的浓度相等; C. H2SO4浓度为HAc溶液浓度的1/2; 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同。 11.铬黑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显红色, pKa2=6.3 pKa3=11.6 H2In HIn2- In3- 紫红蓝橙 使用该指示剂的酸度范围是--------- ( ) A pH < 6.3 B pH > 11.6 C pH = 6.3~11.6 D pH = 6.3±1 12.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13.副反应系数αM(L)=1表示() A.M与L没有副反应 B. M与L副反应相当严重 C.M的副反应较小 D.[M]=[L] 14在EDTA配位滴定中,如不存在共存离子,则Y的副反应系数αY和δY分布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A. αY<δY B.αY=δY C.αY=δY–1 D.不能确定 15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差至少应()A.0.09V B.0.18V C.0.24V D.0.27V

环境化学考试参考题

环境化学试题集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 化学原理和方法。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 2等气体吸收了地球辐射出来的红外光,将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 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光化学烟雾:所谓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NO X 和HC 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 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 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去除由两种途径:土壤吸收和与HO 反应。 目前人们对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更侧重于,其中是指D p ≤μm 。 对于碳酸平衡,pH=时,体系中的碳酸的主要形态是HCO 3-。 在高pE 值的天然水中(pH=5~9),铁以Fe(OH)3形态存在。 二、简答题(35分,每题5分) 1、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有害物质的 来源,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研究的综合性;环境样品的低浓度性;环境样品的复杂性。 2、大气组分按停留时间分为哪几类,有什么意义 大气组成按停留时间分类:准永久性气体、可变化组分、强可变组分;其中属于环境化学研 究中关注的是可变化组分和强可变组分。 3、简述对流层大气的特点。.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存在强烈的对流运动,绝大多数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密度大,占空气总质量的3/4;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均 发生在此层。 4、简述CFCs 在对流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及其在平流层中的危害。解:CFCs 在对流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对波长λ〉290nm 的光不易吸收,不发生光解;不与HO 等反应,不易被氧化;不溶于水,不易随降水从大气中消失。平流层中危害:发生光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二氧化碳高得多。 4、大气中CO 的去除方式主要有土壤吸收和与HO 反应。(参考教材P31) 5、简述大气中HO 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解:清洁大气中, HO O O H O hv 2223+?→?+ 污染大气中,NO HO hv HNO +→+2 ,HO hv O H 222?→? + 6、简述大气中NO 向NO 2转化的各种途径。解:NO 向NO 2转化的主要途径有: 与O 3反应 NO+O 3NO 2+O 2 与氧化性自由基反应 NO+RO 2RO+NO 2 与NO 3反应 NO+NO 32NO 2 7、列出大气中RCHO 和RH 可能的反应途径。 解:参考教材P94图2-38 8、列出大气中由C 2H 6生成PAN 的反应途径。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

环境学院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 A盐度升高 B pH降低C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改变氧化还原条件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B—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5、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一、B、C、D _的影响。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 6、大气中H0自由基的来源有A、C、D 的光离解。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趋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效应是环境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大气中的N02可以转化成HNO? 、NO 3 和___ 2O5 o 4、大气颗粒物的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 5、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_________ 表面吸附________ 、离子交换吸附________ 和专 属吸附。 6、有机污染物一般诵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 集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7、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降低,因而表层水呈氧化性环境,深层水及底泥呈还 原性环境。 & 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溶解氧,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9、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 。 10、土壤具有缓和其_ ____ 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 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A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2、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__ C ___ o A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 第 13、以下—A、B、C、D 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古 A O3 B H2CO C H2O2 D HNO2 7、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C 。 A RO B R 自由基 C H2O D HO2 &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M0.10 C >1.00 D >2.00 10、气溶胶中粒径___ A ____ ym的颗粒,称为降尘。 A >10 B <5 C >15 D <10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X”) 1、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往往小于无机态的毒性。(X ) 2、硫酸烟雾主要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V ) 3、干沉降是大气中NOx最主要的消除方式。(X ) 4、光化学生成产率白天高于夜间,峰值出现在阳光最强时,夏季高于冬季。(V ) 5、在天然水的碳酸平衡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总碳酸量不受影响。(V ) 6、有机化合物吸附在颗粒物矿物质等组分的表面,等温线是线性的,存在竞争吸附,放出的 吸附热小。(X ) 7、腐殖质包括: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其中,胡敏酸溶于稀酸稀碱;富里酸只溶于稀碱,不溶于稀酸;胡敏素不被碱液提取。(X ) &同价离子中,半径越大,被土壤交换能力越强,例如Al3+的交换能力大于Fe3+。(X )

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分析化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分析化学教研室复核人:分析化学教研室 姓名:学院级班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项共32分) ()1.某试样含有约5%的硫(质量分数),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然后沉淀为硫酸钡,若要求在一台感量为0.1mg的天平上称量硫酸钡的质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1%,至少应称 取试样的质量为 A.0.27g B.1.54g C.0.55g D.15g ()2.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0.10%(置信度为90%), 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A.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 B.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C.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3.今有0.20mol·L-1二元弱酸H2B溶液30mL,加入0.20mol·L-1NaOH溶液15mL时的pH=4.70;当加入30mLNaOH 时,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7.20,则H2B的pK a2是A.9.70 B.9.30C.9.40D.9.00 ()4.用0.2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mol·L-1草酸(pK a1=1.22,pK a2=4.19)和 0.10mol·L-1酒石酸(pK a1=3.04,pK a2=4.37)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几个突跃? A.1 B.2 C.3 D.4 ()5.计算0.080mol·L-1二氯乙酸和0.12mol·L-1二氯乙酸钠缓冲溶液的pH值。(已知 二氯乙酸的K a=5.0×10-2) A.1.48 B.1.68 C.1.20 D.1.91 ()6.为测定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以下消除少量铁、铝离子干扰的方法中,正确 的一种是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64138

2007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莫尔 (Mohr)法和佛尔哈德(Volhard)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B,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a,则换算成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宜选用_________为指示剂。 指示剂变色范围p H 苯胺黄 1. 3 — 3. 2 甲基橙 3. 1 — 4. 4 甲基红 4 .4 — 6. 2 酚酞8. 0 — 10.0 8 硝胺11.0 — 12. 3 6 4 2 50 100 150 200 标准溶液加入量%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差吸光光度法与普通吸 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10-2,K a2 = 1×10-6,K a3 = 1×10-1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时有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6、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 A、Ce4++ Fe2+= Ce3++ Fe3+ B、 2 Fe3+ + Sn2+= 2 Fe2+ + Sn4+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 考试班级:考试时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59.82,60.06,59.86,60.24。则平均偏差为;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置信区间为( 18 .3 3, 05 .0 t ) 2.系统误差的减免是采用标准方法与所用方法进行比较、校正仪器及做 试验和试验等方法减免,而偶然误差则是采用 的办法减小。 3.有一磷酸盐混合溶液,今用标准盐酸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的体积为V1;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又耗去酸的体积为V2。当V1=V2时,组成为;当V10,V2>0) 4.NH4CN质子条件为 5.在含有Ca2+、Ag2+混合溶液中,在pH=12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Ca2+。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加入NaOH的作用是 。 6.某有色溶液,当液层厚度为1cm时,透过光强度为入射光强的80%。若通过5cm的液层时,光强度将减弱%。 7.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中,滴定突跃的大小与和 有关。 8.当电流等于扩散电流一半时,滴汞电极的电位称为。不同离子在不同介质中具有特征值,是极谱分析的基础。 9.组分分子从气相到气-液界面进行质量交换所遇到的阻力,称为 。 10.分子的外层电子在化学能的作用下使分子处于激发态,再以无辐射弛豫转入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跃迁回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并产生辐射。这种发光现象称为。 二、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B.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D.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2.下列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2CO3——CO32-B.H3O+——OH— C.HPO42-——PO43-D.NH3+CH2COOH——NH2CH2COO— 3.已知H3PO4的pK a1=2.12,pK a2=7.20, pK a3=12.36,若用NaOH滴定H3PO4,则第二个化学计量点的pH值约为() A.10.7 B.9.7 C.7.7 D.4.9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B考试试卷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和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0.28,δHA-=5δA2-,那么δA2-为。 4.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 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加入NH4F 的作用是。 5.写出NaCN溶液的PBE:。 6.误差分为、和。正态分布曲线反映的是_________误差分布的规律性。 7. 在Cu2+/Cu+电对的溶液中加入KI,电对的条件电位较其标准电位要。 8.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滴定突跃大小,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差值大小有关,它们的差值越大,则滴定的突跃。 9. 用重量法测定某组分的含量时,若选用的沉淀形式溶解度较大,由此造成的测量误差属于误差,使测定结果偏。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pH 关,与波长关。 1、下列数据中具有两位有效数字的是: A、30 B、logK MY=8.7 C、pH=4.74 D、C=0.05mol﹒L-1 2、在下列各酸碱组分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OH- B、H3PO4-Na2HPO4 C、H2S-Na2S D、NaHCO3-Na2CO3 3、在分析工作中,减小偶然差的方法是: A、对结果进行校正 B、采用对照实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采用空白实验 4、标定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Na2B4O7﹒10H2O C、无水Na2CO3 D、H2SO4 5、对于n1=n2=1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滴定的相对误差要求为TE≤0.1%,则要求这类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A、K≥106 B、K≥10-8 C、K≥108 D、K≥10-6 6、用重量法测定磷肥中P2O5的含量时,称量形式是(NH3)PO4?12H2O,化学因数F的正确表达式是: A、P2O5 / 2(NH3)3PO4?12H2O B、P2O5/(NH3)3PO4?12H2O C、2(NH3)3PO4?12H2O /P2O5 D、2P2O5/(NH3)3PO4?12H2O 7、某物质的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该物质的λmax很大 B、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C、测量该物质的灵敏度很高 D、比色皿的厚度很大 8、有甲乙两个同一有色物溶液,用同一波长的光测定,当甲用1cm比色皿,乙用2cm的比色皿时,测得的吸光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关系是: A、C甲/4=C乙 B、C甲/2=C乙 C、C甲=C乙/2 D、C甲=C乙/4 9、已知二甲酚橙(XO)金属指示剂在pH<6.0时为黄色,pH>6.3时为红色,Zn2+-XO配合物为红色,滴定Zn2+的最高酸度为pH=4.0,最低酸度为pH=7.0,问用EDTA滴定Zn2+时,应控制的酸度范围是: A、pH=4.0~6.0 B、pH<7.0 C、pH=4.0~7.0 D、pH>4.0 10、下列关于沉淀吸附的一般规律中,那一条是错误的: A、沉淀颗粒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B、离子浓度越大,越容易吸附 C、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容易吸附 D、温度越高,吸附杂质越少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30 分) 1.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 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 积应控制为多少? 2.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PO4,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