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译专业特色

翻译专业特色

翻译专业特色

翻译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本专业遵循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教学模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本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包含英汉语言知识、翻译理论、英美文学、中西文化等;实践教学比例较大,大力开展口笔译工作坊、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行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熟练运用翻译工具,具备基本的口、笔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的培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商贸、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

课程翻译参考

课程翻译参考 财务学专业课程汉英对照表 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 证券投资学Security Analysis and Investment 财务报告分析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 保险学Insurance 财务案例分析Case Analysis of Finance Management 国际财务管理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资产评估Assets Appraisal 项目评估Projects Appraisal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管理信息系统System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 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管理学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微积分Calculus 统计学Principles of Statistics 市场营销学专业课程汉英对照表 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hip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消费者行为Consumer Behavior 管理信息系统System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营销调研Marketing Research 推销学Sales Strategies 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 营销预测与规划Marketing Forecasting and Planning 销售渠道管理ales Channels Management 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 商业谈判Business Negotiation 广告管理Advertising Management 营销案例分析Case Studies of Marketing 国际贸易实务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服务业营销Service Industry Marketing 企业伦理Enterprise Ethics 新产品开发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管理学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会计专业课程汉英对照表 会计学Accounting Principles 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 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 审计学Auditing Principles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投资学Investment Principles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 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 财务报告分析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 国际会计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财税法规与税务会计Laws and Regulations of Finance and Taxes 预算会计Budget Accounting 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Internal Auditing and Government Auditing 会计审计实务Accounting and Auditing Practice 经济计量学Economic Metrology 会计职业道德与责任Accounting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ies 会计研究方法Accounting Research Methods 国际会计专题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pecial Subject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积分Calculus 统计学Principle of Statistics 企业管理专业课程汉英对照表 管理学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管理信息系统System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2)

英语知识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2) 四、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 译者个人翻译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可以一蹴而就的。目前有一种现象,许多外国名家作品早已有较高水平的译本,而一些出版商和译者出于商业目的,你重译他也重译,其实新出的不少译本质量上还不如旧译本,译笔大同小异,平淡无味。还有些流行的外文畅销书,在新闻媒体的炒作下,赶时间,争先恐后抢译出书,根本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推敲选词择句,而往往造成硬译或乱译,粗制滥造,不但毫无风格特色可言,而且谬种流传,坑害读者。 翻译史证明,古往今来,凡是名家的译作都是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的。香港文学家董桥先生曾对这种现象有过一段精辟而惊世骇俗的论述。 他说:?据说,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之分。据说,好的翻译家可以译出原作的神韵。据说,做翻译工作必须先熟读翻译教条。其实,翻译只有两种之分:好翻译和坏翻译之分。好的翻译是男欢女爱,如鱼得水,一拍即合。读起来像中文,像人话,顺极了。坏翻译,是同床异梦,人家无动于衷,自己欲罢不能,只好强行,硬赖硬要,读起来像鬼话,既亵渎了外文也亵渎了中文。?[ 4 ] (P239) 董先生讽刺了那些学了欧化句子却忘记了自己?母亲的舌头?(mother tongue) 的译者:?我不说‘逐渐进步’,我说‘有增加中地进步’。我不说‘希斯看来是会参加这次会议’,我说‘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希斯愿意出席这次会议’最后,什么‘被认为是小偷’,什么‘生存中最大的飞机’,等等,我都朗朗上口,甚至付诸笔墨,如有神助。??于是我只好进行强行翻译’?。[ 4 ] (P240) 董先生的这番话一方面是对由来已久,而毫无结果的直译与意

西安翻译学院各专业主要课程一览表

西安翻译学院各专业主要课程一览表 类型 层次开设院系专 业 名 称 专业代码主要课程 计划内本科外国语学院英 语 050201 基础英语、英语听 力、英语口语、英 语写作、英语泛 读、高级英语、英 汉、汉英翻译、英 语语言学、英美文 学等。 日 语 050207 基础日语、高级日 语、日语视听、日 语口语、日汉翻 译、日语写作、日 本文学选读、日本 概况等。 德 语 050203* 基础德语、语言训 练、德语听说、德 语写作、德语泛 读、德语国家概 况、德语语法难 点、高级德语、德 汉-汉德翻译、口 译、德国文学作品 选读等。 #p#分页标题#e# 计划内本科经济管理学院财 务 管 理 110204 基础会计学、微观 经济学、宏观经济 学、统计学、管理 学、审计学、市场 营销、中级财务会 计、中级财务管 理、高级财务管 理、资产评估、财 务分析、管理信息 系统、投资学等。国 际 020102 微观经济学、宏观 经济学、国际经济

经济和贸易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人力 资源管理110205 管理学、人力资源 管理学、微观经济 学、宏观经济学、 统计学、基础会计 学、社会保障制 度、经济法、财务 管理、劳动关系管 理、市场营销学 等。 市 场营销110202 微观经济学、宏观 经济学、管理学、 货币银行学、经济 法、基础会计学、 统计学、财务管 理、市场营销学、 消费者行为学、广 告管理、市场调查 和预测、服务营销 学、物流管理等。 计划内 #p#分页标题#e# 本科信息工程学院 电 子 信 息 科 学 和 技 术 071201 电路原理、模拟电 子线路、高频电子 线路、数字电路及 逻辑设计、通信原 理、信号和系统、 微机原理和接口 技术、数字信号处 理、自动控制原 理、计算机网络和 通信、天线和电波 传播等 计 算 机 科 学 和 技 080605 电路原理、线性代 数、模拟电子线 路、概率论和数理 统计、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字电路和逻辑 设计、汇编语言程

2019大学英语四级翻译中的中国特色词汇(1)

2019大学英语四级翻译中的中国特色词汇(1)一、汉语的那些秘密 小编啰嗦一句: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没有之一 汉字 Chinese character 单音节 single syllable 汉语四声调 the four ton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阳平 level tone 阴平 rising tone 上声 falling-rising tone 去声 falling tone 五言绝句 five-character quatrain 七言律诗 seven-character octave 八股文 eight-part essay; stereotyped writing 二、课本中的四书五经你忘了嘛? 四书五经 The Four Books and The Five Classics 1、四书 the Four Books 《大学》 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论语》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孟子》 The Mencius/The Works of Mencius

2、五经 The Five Classics 《春秋》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诗经》 The Books of Songs;The Book of Odes 《易经》(《周易》) I Ching; The Book of Changes 《礼记》 The Book of Rites 《尚书》 (《书经》) The Books of History

:学翻译中风格问题

:学翻译中风格问题 摘要:文学翻译的目的是使译作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及风格,其风格是可译的。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其可译性受到限制。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会留有自己的痕迹。成功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风格的最大再现,是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的最大统一。 关键词:可译性;译者风格;原作风格;理解;表达 作者简介:闫凌(1983.10-),性别:女,民族:汉族,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1、研究现状 多年以来,文学作品的风格问题一直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中最困难的问题。翻译界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争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可译的还是不可译的?一部分人认为风格不可译,如:常乃慰、张中楹等,他们认为风格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好像是只在无形中使译者受到感染”(周煦良),而且一国语言的特点,不能与另一国的语言特点相提并论,因此风格是不可译的。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风格是可译的,如:刘隆惠、冯世则等,他们则认为风格并非不能译,而是难译。语言和思维都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不同语言之间又有着共通的联系,同一思想内容是可以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找到艺术效果上对等的表达形式的。笔者认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可译的,但其可译性是有限度的,此外风格可译的程度主要

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和译者的表达水平。 2、文学作品的风格 关于风格,严迪昌在《文学风漫谈》中说:“文学风格是作家在一系列作品中,从整体、全面上透发出来的思想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的一种境界美,是最为集中凝聚地体现着作家的艺术个性的外部特征”。《辞海》中风格的定义是这样的:“风格,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修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了作品的风格。风格体现在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中。”总的来说,风格的定义和构成有宽窄之分。“窄派认为风格仅见于文艺著作,且限于优秀的作家和作品;风格所指无非写作方式。宽派认为:文章之有风格,是普遍性的,不限于文艺,也不限于优秀之作。至于风格的构成,宽派认为诚然主要在于语言表现的特点,但又与作品的题材、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息息相关(冯世则)。”一部文艺作品的风格是由作者风格、文本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互相揉合而成的,“应该是指一个作家所有作品中经常重复出现的主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的总和”(刘隆惠)。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有的雄伟奔放,有的刚柔并济,有的典雅婉约,有的精炼严谨。一个作家的风格有时自成一

中国特色美食英文翻译资料

中国特色美食地道英文翻译 白菜豆腐焖酥肉:Braised Pork Cubes with Tofu and Chinese Cabbage 鲍鱼红烧肉:Braised Pork with Abalone 鲍汁扣东坡肉:Braised Dongpo Pork with Abalone Sauce 百叶结烧肉:Stewed Pork Cubes and Tofu Skin in Brown Sauce 碧绿叉烧肥肠:Steamed Rice Rolls with BBQ Pork Intestines and Vegetables 潮式椒酱肉:Fried Pork with Chili Soy Sauce,Chaozhou Style 潮式凉瓜排骨:Spare Ribs with Bitter Melon,Chaozhou Style 豉油皇咸肉:Steamed Preserved Pork in Black Sauce 川味小炒:Shredded Pork with Vegetables, Sichuan Style 地瓜烧肉:Stewed Diced Pork and Sweet Potatoes 东坡方肉:Braised Dongpo Pork 冬菜扣肉:Braised Pork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s 方竹笋炖肉:Braised Pork with Bamboo Shoots 干煸小猪腰:Fried Pig Kidney with Onion 干豆角回锅肉:Sautéed Spicy Pork with Dried Beans 干锅排骨鸡:Griddle Cooked Spare Ribs and Chicken 咕噜肉:Gulaorou (Sweet and Sour Pork with Fat) 怪味猪手:Braised Spicy Pig Feet 黑椒焗猪手:Baked Pig Feet with Black Pepper 红烧狮子头: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脆皮乳猪:Crispy BBQ Suckling Pig 回锅肉片: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Pepper and Chili

中国的特色英文翻译

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中国的特色~~来源:李思佳的日志 1.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刺绣:embroidery 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剪纸:Paper Cutting 6.书法:Calligraphy 7.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战国:Warring States 12.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铁饭碗:Iron Bowl 14.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集体舞:Group Dance 16.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火锅:Hot Pot 27.四人帮:Gang of Four 28.《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 g Festival 34.针灸:Acupuncture 35.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 ry 3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 haracteristics 37.偏旁:radical 38.孟子:Mencius

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翻译

1.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 刺绣:embroidery 3.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 剪纸:Paper Cutting 6. 书法:Calligraphy 7. 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 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 战国:Warring States 12. 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 铁饭碗:Iron Bowl 14. 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 集体舞:Group Dance 16.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 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 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 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 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 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 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 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 火锅:Hot Pot 27. 四人帮:Gang of Four 28.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 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 (Movement) 32. 《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 针灸:Acupuncture 35. 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7. 偏旁:radical 38. 孟子:Mencius 39. 亭/阁:Pavilion/ Attic 40. 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41. 火药:gunpowder 42. 农历:Lunar Calendar 43. 印/玺:Seal/Stamp 44. 物质精神文明建设: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英语风格翻译

XINYU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 2010 届) 题目英汉翻译风格刍议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教育 班级外教(4)班 学号 41 学生姓名黄友明 指导教师贺一舟-

目录 摘要……………………………………………………Abstract……………………………………………….. 第一章翻译风格的可知性………………………….. 1.1 有形标记………………………………………. 1.2 无形标记………………………………………. 第二章翻译风格的可译性………………………….. 2.1 风格可译性的依据……………………………. 2.2 风格翻译的原则及可译性的限度……………. 2.2.1 适应性原则…………………………….. 2.2.2 接受者原则…………………………….. 2.2.3 层次性原则…………………………….. 2.2.4 综合性原则…………………………….. 2.2.5 可译性限度原则……………………….. 第三章翻译风格的表现法………………………….. 3.1 对应式风格转换………………………………. 3.2 重构式风格转换………………………………. 3.3 淡化式风格转换…………………………….…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汉翻译风格刍议 摘要 英语翻译English Translation是用英语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或用另一种语言表达英语,这种英语与其它语言的互相表达活动,称为英语翻译。在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英语在国际、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作用愈显明显,尤其是以英语翻译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据统计,全世界16亿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群中,几乎90%的人每天在与对外英语翻译—即商务英语打交道。”这个庞大的文化群体在这个社会群体交际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及其翻译引起了语言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许多学者纷纷研究英语翻译的文体特征及语言特点,探索英语翻译的策略及翻译原则。还有些学者从跨学科的视野研究英语翻译,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也运用到了英语翻译的研究中。对英语翻译的研究、翻译策略及翻译原则的探索固然重要,但这些研究大多倾向于语言学的微观此举层面的研究,大多忽视了英语翻译的风格的研究,并且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英语翻译风格微观层次的特点、特征、结构,重点分析其翻译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将宏观层面的翻译目的与篇章结构、句法特征和用词特点相结合,探索英语翻译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文体特征;语言特点;翻译风格;宏观

浅谈国内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浅谈国内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教学和翻译课程设计的研究空前繁荣,硕果累累。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许多翻译系和设有翻译方向的专业的本科翻译教学随意性很大:课程的开设是依据师资而定,忽视了翻译学的学科特点及学生与的需求。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国内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 二、国内翻译课程研究概述 课程理论是翻译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国内课程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丰硕,涉及的领域颇多,对课程论、课程史、活动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开发等都有所论及。但是,与之相比,课程设置特别是翻译课程方面的研究则显得有些薄弱。在有关翻译课程设置的文章中,大多数只是引介了港澳台的课程设置现状(杨晓荣,1998:31-33;林克难,1998:19-21;林克难,2000:56-59;刘靖之,2001:36-43);有些论及翻译课程的价值与 功能(文军,2004:45-48)、课程设置的多元化趋势和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张金陵、文军,2005:42-44)以及翻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案(梁钫,2004:120-122; 贺学耘,2004:133-135;陈爱钗,2005:71-74);只有少数几篇较详细地论述了翻译 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并对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仲伟合,2003:63-65;穆雷、郑敏惠,2006:3-7;姜秋霞、曹进,2006:8-13;武光军,2006:14-18; 李梅,2006:20-24;李德凤、胡牧,2006:59-65;徐彬,2006:59-63)。在理论研 究如此薄弱的情况下,可以想象到各校翻译课程设置的现状。 三、国内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下文笔者将对全国二十四所高校[1]的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阐述。为便 于分析和,各学校的课程被分为七类,分别是:核心课程I(笔译理论与实践)、核心课 程II(口译理论与实践)、关联课程I(双语转换技能课)、关联课程II(双语基础课)、关联课程III(背景课)、关联课程IV(信息课)与关联课程V(其它课程)。 众所周知,课程以培养方案为指引。由于学科定位较晚的原因,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培养方案,因而各校的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共同点在于都提到培养目标是掌握翻译知识和技巧,能胜任外经贸、外事等部门工作的专门翻译人才;不同点在于有些学校特色专业性强(如外事翻译方向、机器翻译方向等),其培养目标也会有少许变化。从总体来看,各校培养目标的宗旨是一致的,即培养专门翻译人才。 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设置的内容,但是,笔者发现,大多校的课程设置不是以培养目标为宗旨,显示出其随意性和不科学性。请看下图:

中国特色词汇的音译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论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1.1 Defi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中国特色词汇”的定义:(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定义) 集中体现中国特有的事物或现象并具有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类词汇 1.2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中国特色词汇”的特点:(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说明特点) 1.体现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中国特有的事物、现象,并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 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 中国特色词汇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其往往缺乏直接对应的英文词汇。 这些特殊词汇或表达法语言生动活泼, 形式简洁明了,并且通俗和富有特色,内涵含蓄丰富, 带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各个时期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涵 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艺术、科技、网络、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 政治类的,比如,“三讲”,“三通”,“两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00国两制”、“两手抓”、“三个代表”、“三下乡”、“八荣八耻”、“节日腐败”、“双规”、“地方粮票”等;经济类的,比如,“小康”,“龙头企业”,“解困基金”、“包产到户”、“练摊”、“倒爷”、“假日经济”、“黄金周”、“出口创汇”、“回扣”等等;社会类的,如,“安居工程”,“公款吃喝”,“货币化分房”、“托儿”、“红包”、“啃老族”、“毕婚族”、“超女”、“哈日”、“包二奶”、等;文化教育类的:如“禅宗”,“小品”、相声?“高考移民”、“高考状元”、“保送生”、“普九工程”、“希望工程”、“素质教育”等等;生活行为类的,如,“剪彩”,“皈依三宝”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些新用语所包括的文化内涵,一开始不为英语国家人民所理解,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英语国家人民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他们开始逐步接受其文化中 所没有的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用语。) 2.具有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 包括一些概念、政治术语、短语和汉语 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词语等。 这些词中, 有些是旧有词汇被赋予了新义, 有些是外来词汇进行了中国化改造, 有些是根据汉语特点新造出来的词汇。从总体上看, 这些特色词汇反映了汉语构词灵活, 内涵丰富的特点, 很难在英语中找到意思一致的词汇或表达, 因此, 给译者带来极 大的困难。 对与其构词灵活的特点,可以做如下分析。汉语的字和词是分开的。汉语的字是有限的,虽然人们还在造新字,但是这是极为有限的。而汉语新词构造却是无限的。汉字的词形较为

课程设置翻译

本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概率统计是研究不确定性现象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不确定性现象规律性认识的需要,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正日益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而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思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This is a basic theoretical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cuses on the objective laws of the uncertainty phenomen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needs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s of the uncertainty phenomenon,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numerous fields of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Through learning of the course , 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of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and understand its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allowing students to better deal with random phenomena,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y of parsing problem and solving problem with the idea of probability statistics .

翻译家的风格

翻译专家小议翻译风格 雨果说过:“拿走这件简单而微小的东西:风格,那么伏尔泰、帕斯卡尔、拉封丹、莫里哀这些大师身上,还将剩下什么呢?”风格是一个作家的标志,尤其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大作家的标志。因此,要将一位作家的作品翻译成另一种文字,风格总是需要译者考虑的要素之一。可是,要将一位作家的风格“原汁原味”地传达出来谈何容易!由于两种文字的不同,特别是东西方文字的巨大差异,可以断言,要将一位作家的风格百分之百地表达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综观我国的翻译作品,有哪一部做到了完美地传达原作者的风格了呢?朱生豪、傅雷这些大翻译家已经把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的风格翻译出来了吗?不要忘记,风格是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的不同,必然会使风格产生变化,这就给翻译者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 话说回来,一个翻译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力图将原作的风格传达出来,因为风格与原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倘若传达不出这种风格,译品就会缺少点什么。你总不能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译成纤弱柔美的风格吧,那就太失真了。但是,他的浑厚、雄健、博大又混杂着宠杂、粗疏、用字不够讲究,这些难道都要一古脑儿表达出来吗?这样只会使读者感到译文有问题,译者的文字修养欠火候,而不会认为这就是巴尔扎克的风格。所以,译者翻译时是有所取舍的,他要考虑到文字的优美,常常会“拔高”一下原作,而很少会“硬译”到底的,更不用说意译派把译文的优美放在第一位,不断做拔高的工作。据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有的作家的风格不必原汁原味、不打折扣地介绍过来。 但译者也不用太担心,风格又是同作品内容相结合的。莎士比亚对帝王将相、豪门贵族的描绘,巴尔扎克对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刻画,与他们的风格有莫大关系,至少他们的雄浑气势是由此而来的,这种风格特点总能在译品中表现出来,不同的译者一般都可以传达出这种特点。换句话说,风格是可以部分或基本上传达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不同国家的读者都可以从译作体会到别国作家的风格。 饶有趣味的是,翻译作品倒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结果,不同的译者就有不同的译品。朱生豪的译作与卞之琳的译作存在很大差别,更与孙大雨的译作大相径庭。你翻翻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巴尔扎克全集》,就会发现不同译者的译品在风格上千差万别。倒不是不同译者对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的风格有不同的理解,而是他们的文字特点和修养以及翻译技巧和观点起了作用。拿莎士比亚来说,用散文去翻译诗剧和用诗去翻译诗剧,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差异。从传达原作风格来说,用诗去翻译诗剧才能做得较好一些,问题是译诗的水平是否能达到一流。 既然译者有自己的文字风格,那么他在翻译不同作家的作品时就很难做到克服自己的文字风格,而用另一种文字风格去翻译另一个作家的作品。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同一个译者在翻译不同作家的作品时,总是用同一个笔调。当然也有例外,如傅雷在翻译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时,能够很好地把原作的讽刺幽默表达出来,这就表明傅雷的翻译水平确实很高。聪明的译者会选择自己拿手的体裁来翻译,例如杨绛就擅长翻译流浪汉体小说,自然,以“水浒体”去翻译流浪汉体小说是否能传达原作风格,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华译网翻译公司转载

浅析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技巧

浅析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技巧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经济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使我们意识到译好中国特色词汇的重要性。本文从中国传统词汇和特色新词两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技巧。 标签: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翻译技巧 中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遗留下来成为中华民族无形的瑰宝。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许多领域中不断涌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跨文化交际,多方面的文化碰撞融合,新词不断涌现。 一、中国特色词汇的特点 (一)独特性 这些词汇所表达的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独有的事物、事件,如:馒头、包子、旗袍、唢呐古筝等,这些词汇不存在于西方的文化中,在译成英文时,没有相对应的词汇。或者有些词汇虽然能找到相对应的语言,或表达相同的含义,但译成英文时,却不能译出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如:时辰、元宝等。还有一些词汇简短精练却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仁、忍、礼、智、信等。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涌现出来许多新词,如:扶贫工程、小康之家、应试教育等,这些词都带有中国特色,在翻译时只翻译出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 (二)词汇范围广 政治方面的词汇,如:中国梦、一体化、脱贫致富、五四、温饱等。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泼水节、火把节等。经济领域的词汇,如:倒逼、按揭贷款等。医学方面的词汇,如:医托。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词汇,如:中国式过马路、异地高考、段子手等等。 二、常用的翻译理论 (一)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翻译使用最恰当、最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包括四个方面的对等,包括词汇意义、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既要表达词汇的表层信息还要传达出词汇的深层文化内涵。 (二)目的论 德国翻译家费梅尔德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美食地道英语翻译

The Cuisines’ Expressions of Translating 一、以主料开头的翻译方法 1、介绍菜肴的主料和辅料: 公式:主料(形状)+(with)辅料 例:杏仁鸡丁chicken cubes with almond 牛肉豆腐beef with bean curd 西红柿炒蛋Scrambled egg with tomato 2、介绍菜肴的主料和味汁: 公式:主料(形状)+(with/in)味汁 例:芥末鸭掌duck webs with mustard sauce 葱油鸡chicken in Scallion oil 米酒鱼卷fish rolls with rice wine 二、以烹制方法开头的翻译方法 1、介绍菜肴的烹法和主料: 公式:烹法+主料(形状) 例:软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 烤乳猪roast suckling pig 炒鳝片Stir-fried eel slices 2、介绍菜肴的烹法和主料、辅料 公式:烹法+主料(形状)+(with)辅料 仔姜烧鸡条braised chicken fillet with tender ginger 3、介绍菜肴的烹法、主料和味汁:

公式:烹法+主料(形状)+(with/in)味汁 例:红烧牛肉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ce 鱼香肉丝fried shredded pork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 清炖猪蹄stewed pig hoof in clean soup 三、以形状或口感开头的翻译方法 1、介绍菜肴的形状(口感)和主料、辅料 公式:形状(口感)+主料+(with)辅料 例:芝麻酥鸡crisp chicken with sesame 陈皮兔丁diced rabbit with orange peel 时蔬鸡片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 2、介绍菜肴的口感、烹法和主料 公式:口感+烹法+主料 例:香酥排骨crisp fried spareribs 水煮嫩鱼tender stewed fish 香煎鸡块fragrant fried chicken 3、介绍菜肴的形状(口感)、主料和味汁 公式:形状(口感)+主料+(with)味汁 例:茄汁鱼片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 椒麻鸡块cutlets chicken with hot pepper 黄酒脆皮虾仁crisp shrimps with rice wine sauce 四、以人名或地名开头的翻译方法 1、介绍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和主料

大学英语翻译(笔译)课程设置分析

大学英语翻译(笔译)课程设置分析-英语论文 大学英语翻译(笔译)课程设置分析 吴海燕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新题型增加段落翻译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掀起了翻译教学的热潮。然而,鉴于翻译技能对英语综合基础知识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尽管从长远来看,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确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但是,从教学目标,教师配置,学时安排等方面考虑和分析,设置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不可一蹴而就,而应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关键词:英语翻译;课程;译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8-0075-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而实际上,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也使得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同样以全国大学英语考试的测试内容和形式为风向标,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甚至课程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2013年12月考试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将段落翻译取代完型填空,分值占总分的15%,明显加大了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力度。翻译部分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

四级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200个汉字。翻译评分标准分为6个档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各档次的评分标准如下,13~15分:译文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连贯,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10~12分,译文基本上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较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7~9分:译文勉强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相当多,其中有一些是严重错误。4~6分:译文仅表达了一小部分原文的意思。连贯性差,有相当多的严重语言错误。1~3分:除个别词语或句子,绝大部分文字没有表达原文意思。0分:未作答,或只有几个孤立的词,或译文与原文毫不相关。 以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为教学改革风向标的大学英语界也因翻译新题型的出现而争相拿出开设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提议。翻译考试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将逐步起到引导翻译教学、服务翻译教学的作用。 二、曾经坐冷板凳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之所以一直不像听、说、读、写四项技能那样被提及,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首先,翻译作为一门对专业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不仅要求外语学习者有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外语学习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翻译课程分翻译理论课程和翻译实践课程。以笔者所在学校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例,通常在英语专业大三和大四学年开设翻译理论,而对于有些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来说,学生四年时间都是在学习翻译理论和开展翻译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作为一门开设时间仅两年的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课程开展翻译教学的必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以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为导向。过去的全国大学英语考试题

论翻译风格的定义及其可译性(1)

英语知识 一、什么是风格 当代关于“风格”的定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重德先生把风格概括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而言,风格即文学观点,译者要尽量使译作符合原文的思想,和原文一样感人;微观上而言,风格是语言学的观点,是通过章、句、字的巧妙配合而成的。张今先生把它划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刘柄善先生则把两个方面合为一句话“风格是作家的个性经过一定思想文化陶冶后通过一定语言手段的自然表现”。徐有志在杨自俭主编的《语言多学科研究》(上册)一书中将众说纷纭的风格定义从文本角度上分归四大类:一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特征,即个人的语言习惯。所谓“莎士比亚的风格”、“鲁迅的风格”即指此。它常常强调个人表现出的特有的或首创的语言特点,所以广而言之,它可以指一个作家对常规用法的“变异”。二是指集体运用语言的特征,即众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情景下表现出的类似的语言习惯,诸如“建安风骨”、“美国式幽默”、“公众讲演风格”、“民谣风格”等。这个定义的重心不在于发话人的个人特点,而在于他们在特定场合表现出的类似特征。三是指有效的表达方式,即所谓“以最有效的方式讲适切的话”,如大部分写作教程中所提倡的那种“明白的”或“优雅的”风格。四是单指“好的”文学作品的一种特点,文学批评家们广泛运用的诸如“庄严”、“华美”、“清丽”、“平淡”等风格。 二、风格的可译性 尽管很多人赞同风格不可译的观点,更多的学者还是认为风格不但可以翻译,而且非译不可。早在1954年,茅盾就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

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是一种很困难的工作。但是文学翻译的主要任务,既然在于把原作的精神、面貌忠实的复制出来,那么这种创造性的翻译就完全是必要的。世界文学翻译中的许多卓越的范例,就证明了这是可能的;在我国,像鲁迅译果戈里的《死魂灵》,瞿秋白译普希金的《茨闪》和高尔基的一些短篇,也证明了艺术创造性的翻译,是完全可能的。”英国诗人兼文学批评家Matthew Arnold(阿诺德)也提出类似的见解,即要创造性地传达原作的风格,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他认为不能把传达原作的风格排斥在“信实”概念之外,并且翻译必须保持语言的自然性。 风格之可译,在于它不是什么虚无飘渺的东西,它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高健先生认为:“风格具有可译性,可以译出;不但可以译出,而且能够译好,作到情词相称,不失原旨。”刘宓庆先生把它见诸形,称为“风格的符号体系”——“风格的符号体系就是在原文的语言形式上可让我们认识的风格标志。”“大多数风格标志是可以转换的,其中包括形式标志和非形式标志。例如,语域标志、词语标志以及为数不少的文法标志、章法标志及绝大部分修辞标志在双语转换中都可以做到比较理想的契合。”风格最终是要通过语言符号来表现的。所以再现原作风格时,不可忽视字、句、章的运用与配合。 不可译论者常持有两个观点:一是译者有自己的风格,因而不可能忠实地再现作者的风格;二是文字里有双关、谐音、押韵等特殊结构决不可译。下面本文将用一些实例来证明不可译论者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一)幽默故事的翻译 二战后,一艘装备精良的美国军舰趾高气扬地开进英国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