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原理选择练习题

船舶原理选择练习题

船舶原理选择练习题
船舶原理选择练习题

船舶原理练习题

1.静稳性曲线图是表示静稳性力臂(矩)与船舶________ 关系的一条曲线。

A. 载重量

B.横倾角

C.排水量

D. 平均吃水

2..在船舶静稳性曲线图上,外力矩和复原力矩相等时对应的横倾角是___________ <

A. 静倾角

B. 动倾角

C. 极限动倾角

D. 极限静倾角

3. 在动力矩作用下,船舶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 o

A. 复原力等于外力

B. 复原力矩等于外力矩

C. 复原力臂等于外力臂

D. 复原力矩作的功等于外力矩作的功

4. 船舶的动稳性力臂在静稳性力臂曲线图上即为_______ o

A. 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B. 曲线上的点

C.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D. 该曲线下的面积

5. 采用______ 近似计算公式的条件之一是曲线下面积的等分数必须为—o

A. 辛氏第一法,偶数

B. 梯形法,偶数

C.辛氏第一法,奇数

D. 梯形法,奇数

6. 船舶的储备浮力是指_________ o

A. 水密空间的大小

B. 保留的排水体积

C. 所保留的干舷高度值

D. 设计水线以上船体水密空间所提供的浮力

7. 船舶初稳性方程为_______ o

A. M R = △ GZ

B. M R = △GZsin 0

C. M R = △GMsin0

D. M R = △GMco0

8. 船舶纵倾时,其倾斜轴为______ o

A. Z垂向轴

B. X纵向轴

C. 丫横向轴

D. 以上都不对

9. 某轮排水量为15000t,垂向总力矩Mz=910006.0KN.m稳心距基线高度

KM=7.68m则其初稳性高度为m 。

A. 1.00

B. 1.25

C. 1.50

D. 1.76

10. 船型尺度包括 ______ 。1最大尺度;U登记尺度;川垂线间长;W型深;

V型宽;切型吃水;%干舷

A. n,m,^,w

B. i,n,m,v

c.m,w,v,^ D. w,v,^,w

11. 当船舶排水量一定时,由淡水港进入海水港则 _______ 。

A. 吃水增加

B.吃水减少

C.吃水不变

D. 变化趋势不定

12. 船舶由海水驶入淡水时 ________ 。

A. 排水量不变,吃水增加,浮心后移,略有首倾

B. 排水量不变,吃水增加,浮心前移,略有尾倾

C. 排水量不变,吃水增加,浮心位置及纵倾状态的变化趋势不定

D. 排水量不变,吃水减小,浮心位置及纵倾状态的变化趋势不定

13. 船舶由海水水域进入淡水水域 ________ 常常发生变化。

A. 浮心B .重心C .吃水D. A和C

14. 型线图中船舶横剖线图上 ____ 是直线。

A. 水线面和纵剖面

B. 水线面和横剖面

C.横剖面和纵剖面

D. 仅横剖面

15. 采用 _____ 近似计算公式的条件之一是曲线下面积的等分数必须为_。

A. 辛氏第一法,偶数

B. 梯形法,偶数

C.辛氏第一法,奇数

D. 梯形法,奇数

16. 某船L bp=78m,吃水d m=4.80m,船宽B=12.2m,排水体积为2924朋,则其方形系数

C b 为_______ 。

A. 0.53

B. 0.64

C. 0.73 D . 0.68

17. 船舶的空船重量包括 ________ 。

A. 船体、机器设备及船员行李的重量

B. 锅炉中的燃料、冷凝器中水的重量

C. 船体、机器设备及船舶舾装的重量

D. B+C

18. 从船舶型线图上量取的尺度为 __________ 。

A. 最大尺度 B .型尺度

C?登记尺度 D .实际尺度

19. 过船宽中点的纵向垂直 ____ 称为_____ 。

A. 平面,中站面

B.剖面,中纵剖面

C.平面,基平面

D. 剖面,中横剖面

20. 判断船舶能否停靠某一码头时所使用的尺度是__________ 。

A. 型尺度B .理论尺度

C.登记尺度

D.最大尺度

21. 某轮排水量为19000t,TPC为24t/cm,到港时船舶平均吃水减小0.2m,则

到港时排水量______ 吨。

A. 18520t

B. 16600t

C. 15200t

D. 11800t

22. 为保持某轮在密度为1.008的水域中与在标准海水中的吃水不变,需卸下

货物322t,则该轮在标准海水中的排水量为 ______ t。

A. 19092.7

B. 19414.7

C. 13202.4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23. 某轮到港时排水量△ =15000t, dm=8.15m TPC=25t/cm。现在港卸货1000t 后又加载500t,之后由标准海水区域进入水密度为 1.006g/cm 3的区域,其吃水为_m o

A. 7.66

B. 7.86

C. 8.06

D. 8.26

24. 某轮原平均吃水为6.10m,加载100t货物后平均吃水变为6.18m,此时的TPC 为t/cm o

A. 8.0

B. 10.0

C. 12.0

D. 12.5

25. 船舶漂心F是指 ________ o

A. 排水体积的形心

B. 水线面面积的几何中心

C. 所受重力的作用中心

D. 倾斜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26. 船舶平行沉浮的条件是:少量载荷装卸于_____ 的垂直线上。

A. 漂心

B.稳心

C. 浮心

D. 重心

27. 已知某船L bp=78,宽B=16.4m,水线面面积为921〃,则其水线面积系数为C W

为______ o

A. 0.77

B. 0.65 C . 0.68 D. 0.72

28. 关于船舶净载重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

A. 实际营运中,船舶的净载重量随航次的变化而变化

B. 实际营运中,航线航程及航行日期确定之后,净载重量也不一定是定值

C. 船舶资料中提供的船舶净载重量是指在设计水线下保持最大续航能力,且船舶常数等于零的值

D. 杂货船的航次净载重量是指具体航次所能承载货物重量和旅客数量的最大值

29. 大倾角稳性不能用GM B来表示其大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o

A. 在同一排水量时,横稳心点M不再是定点

B. 船舶水下部分形状发生明显变化

C. 船舶倾斜前后水线面惯性矩数值发生变化,因而稳心半径发生变化

D. A、B、C均对

30. 船舶大角度横倾时,其静稳性力矩表达式为_____ o

A. M R = △ GZ

B. M R = △GZsin 0

C. M R = △GMsin0

D. M R = △GMco0

31. 船舶在甲港(p =1.025g/cm 3)装载后,排水量△ =10200t,首吃水为8.30m,

3

尾吃水为8.50m, TPC=20.0t/cm,然后驶往乙港(p =1.000g/cm ),航行途

中消耗油水200t,问:船舶进入乙港时的平均吃水为m 。

A. 8.375

B. 8.400

C. 8.425

D. 8.625

32. 某万吨轮在标准密度淡水中满载吃水为7.00m,进入标准密度海水水域后船

舶吃水为_________ 。

A. 6.65m

B. 6.83m

C. 7.10m

D. 7.28m

33. 同一船舶装货越多,其干舷越_______ ,储备浮力就越______ 。

A. 小;小

B. 小;大

C.大;小

D. 大;大

34. 某船从密度为p 1 =1.021g/cm 3的水域驶入密度为p 2 =1.003g/cm 3的水域,船舶排水量△ =64582t,每厘米吃水吨数TPC=54.41t/ cm,则船舶平均吃水改变量S d P= cm 。

A. 20.6

B. 19.9

C. 22.1

D. 21.4

35. 某船从水密度1.023g/cm3的水域驶入水密度1.007 g/cm3的水域,吃水约

增加% 。

A. 1.0

B. 1.6

C. 2.1

D. 1.3

36. 空船排水量不包括_________ 。

A. 船体、机器及设备重量

B?锅炉中的燃料和水

C?冷凝器中的淡水

D. 船员、行李和备品

37. 船舶资料中列出的满载排水量通常是指______ 。

A. 冬季排水量

B. 夏季排水量

C. 热带排水量

D. 淡水排水量

38. 内河航行的船舶其储备浮力约为其满载排水量的_________ 。

A. 10%^ 15% B . 20%^ 30%

C. 25%^ 40% D . 40%^ 60%

39. 某轮经计算允许航次总载重量为16903 t,燃油和淡水总量为1814 t,常数

为354 t ,空船排水量为6049 t,则船舶的净载重量为t 。

A. 14735

B. 8686

C. 14876

D. 9675

40. 实际船舶稳性计算中,船舶横倾角小于10°的稳性称为_______ ,大于10

的稳性称为_______ 。

A. 静稳性;动稳性

B. 初稳性;大倾角稳性

C. 大倾角稳性;动稳性

D. 完整稳性;破舱稳性

41. 关于船舶净载重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

A. 实际营运中,船舶的净载重量随航次的变化而变化

B. 实际营运中,航线航程及航行日期确定之后,净载重量也不一定是定值

C. 船舶资料中提供的船舶净载重量是指在设计水线下保持最大续航能力,且船舶常数等于零的值

D. 杂货船的航次净载重量是指具体航次所能承载货物重量和旅客数量的最大值

42. 总载重量DW的主要用途有_________ 。1签订租船合同的依据;U收取运费

的依据;川船舶配积载的依据;W统计船舶拥有量;V计算航次净载重量的依

据:

a. i>n和川

b. i>n>m 和w

C. i、u、m、w和v

D. i、m、w和v

43. 船舶具有稳性的原因是 _______ 。

A. 船舶所受浮力的作用

B. 船舶所受重力的作用

C. 船舶自身具备的惯性作用

D. 船舶所受重力和浮力产生的力矩作用

44. 船舶的横稳心距基线高度KM可由_____ 公式确定。

A. KM=KB-BM

B. KM=KB+BM

C. KM=GM-KG

D. KM=GM+KB

45. 在初稳性高度计算公式GM=KM-K中,KM表示_______ 。

A. 初稳心半径

B. 横稳心距船中距离

C. 横稳心距基线高度

D. 纵稳心距基线高度

46. 船舶静水力曲线图是表示船舶正浮状态下的 ______ 与吃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

A. 船型系数

B. 静稳性要素

C. 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

D. A+C

47. 静水力曲线图上,船舶的排水量曲线呈 _____ 形。

A. 略微上凸

B. 略微下凹

C. 直线

D. 不规则曲线

48. 船舶静水力曲线图的纵向坐标通常表示船舶的________ 。

A. 平均型吃水

B. 平均实际吃水

C. 复原力臂

D. 满载吃水

49. 船舶的垂向棱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________ 。

A. 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肥胖

B. 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瘦削

C. 水下船体形状在垂向上越肥胖

D. 水下船体形状在垂向上越瘦削

50. 船舶的方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__________ 。

A. 水下船体形状越肥胖

B. 水下船体形状越瘦削

C. 水下船体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 其大小与水下船体形状无关

51. 在静水力曲线图中, ______ 查出的数据相互成正比。

A. 淡水排水量曲线和海水排水量曲线

B. 水线面面积曲线和厘米吃水吨数曲线

C. 海水排水量曲线和海水型排水体积曲线

D. A、B和C

52. 船舶的水线面系数越大,表明船 ________ 。

A. 水线面形状越肥胖

B. 水线面形状越瘦削

C. 水线面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 水线面形状的肥瘦与水线面系数无关

53. 船舶的中横剖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________ 。

A. 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越肥胖

B. 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越瘦削

C. 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 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的肥瘦与其系数无关

54. 以下 _______ 曲线可以很容易地在船舶静水力曲线图中查到

A. 沿船长方向的浮力分布曲线及重量分布曲线

B. 甲板浸水角、极限静倾角及初稳性高度

C. 横摇角、受风面积及进水角曲线

D. 漂心距船中距离曲线、厘米纵倾力矩及横稳心距基线高度曲线

55.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是指________ 。

A. 平均吃水变化1厘米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B. 平均吃水变化1厘米时所需要加减载荷的吨数

C. 吃水差变化1厘米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D. 吃水差变化1厘米时所需要加减载荷的吨数

56. 船舶浮心B是指_________ 。

A. 总重量的中心

B. 受风面积的中心

C. 水线面面积的中心

D. 水下排水体积形状的几何中心

57. 船舶漂心F是指________ 。

A. 排水体积的形心

B. 水线面面积的几何中心

C. 所受重力的作用中心

D. 倾斜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58. ______ 将增大船舶的浮心高度。

A. 由舱内卸货

B. 在甲板上装货

C. 将货物上移

D. 将货物下移

59. 船舶浮心距基线高度_______ 。

A. 随吃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B. 吃水较小时随吃水的增加较快,吃水较大时随吃水的增加较慢

C. 吃水较小时随吃水的增加较慢,吃水较大时随吃水的增加较快

D. 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减小

60. 船舶平行沉浮的条件是:少量载荷装卸于_____ 的垂直线上。

A. 漂心

B.稳心

C. 浮心

D. 重心

61. 下列_______ 一定位于船舶水线以下。

A. 船舶稳心

B. 船舶漂心

C.船舶浮心

D. 船舶重心

62. 复原力矩与船舶稳性的关系为_________ 。

A. 复原力矩值小,静稳性大

(完整版)中考选择填空压轴题专项练习

20 2.( 2015?苏州)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 初二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珏辅砸专项突服(一)i*空、选抒压紬礎 选择题中的压轴题和一般选择题相比,具有综合性较强、数形兼备、解题方法多样化、充满思 辨性等特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题,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会运用多种不同的 方法灵活解题?这类题目重点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除常用的直选法、观察法外,重点要掌握排除法和代入法 ?根据 题目条件从四个选项中逐次排除选项的方法,包括分析排除法和反例排除法两种 ?若用一般方法不能 求解时,可采用代入法,就是根据题目的有关条件,采用某些特殊情况分析问题,或采用某些特殊 值代入计算分析,或将题目中不易求解的字母用符合条件的某些具体的数字代入,化一般为特殊来 分析问题,通常包括已知代入法、选项代入法和特殊值代入法等 ?特别注意:这些方法在通常都是要 综合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 填空题与选择题相比,没有选项,因此没有错误选项的干扰,但也就缺少了有关信息提示,给 解题增加了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熟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解 题方法? 解题方法:解答填空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求解法、数形结合法、构造法、分类讨论法与转化法 等直接求解法就是从已知出发,逐步计算推出未知的方法,或者说由“因”索“果”的方法 很多题目都 需要将题目中的条件与相关图形或图象结合起来考察,这就是数形结合法 ?有时在分析解题过程中所 需要或所缺少的有关条件可通过作辅助线或建立模型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造法 ?在题目 的相关条件或信息不够明确具体时, 则应分情况求解,也就是分类讨论法?把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难点, 通过第三个等价的量,转化为已知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就是转化法 苏州市中考真题赏析 1. ( 2014?苏州)如图,△ AOB 为等腰三角形,顶点 A 的坐标(2, △ A'0'B',点A 的对应点A 在x 轴上,则点 0的坐标 为( ) .■),底边0B 在x 轴上?将 △ AO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 (第 B .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2016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配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3蕲春县模拟)如图,点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BE平分∠DBC交DC 于点E,延长BC到点F,使FC=EC,连接DF交BE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OH交DC于点G,连接HC.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①OH=BF;②∠CHF=45°;③GH=BC;④DH2=HEHB. A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2.(2013连云港模拟)如图,Rt△ABC中,BC=,∠ACB=90°,∠A=30°,D1是斜边AB的中点,过D1作D1E1⊥AC于E1,连结BE1交CD1于D2;过D2作 D2E2⊥AC于E2,连结BE2交CD1于D3;过D3作D3E3⊥AC于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4、E5、…、E2013,分别记△BCE1、△BCE2、△BCE3、…、△BCE2013的面积为S1、S2、S3、…、S2013.则S2013的大小为() A .B . C . D .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E⊥BC于点E,BF⊥AC于点F,交AE于点G,AD=BE,连接DG、CG.以下结论: ①△BEG≌△AEC;②∠GAC=∠GCA;③DG=DC;④G为AE中点时,△AGC的面积有最大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 4.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2020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思路

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思路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 1.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 [设问模式]分析×××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 [答题指导]用经济生活中有关价格的理论去分析。 [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 [答题模板](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6)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 [设问模式]政府为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 [答题指导]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物价稳定的措施去分析。 [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 [答题模板](1)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3)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4)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5)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6)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设问模式]政府为什么要对×××价格进行调控? [答题指导]运用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 [答题模板](1)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2)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4)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5)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无机化学最新第四版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 1. “原子” 为什么不像过去那样定义为组成的基本粒子 ? 2. 量子力学的轨道概念与波尔原子模型的轨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3.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有何关系 ? 与电子云有何关系 ? 4.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是如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 解 :用四个量子数 :主量子数 --------描述原子轨道的能级 副量子数 ------ 描述原子轨道的形状 角量子数 -------描述原子轨道的伸张方向 自旋量子数 ---------描述电子的自旋方向 . 5.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 ? 为什么 ? n l m (1 2 1 0 (2 2 2 -1 (3 3 0 +1 解:(2 , (3不合理。当 n=2时, l 只能是 0, 1,而(2中的 l =2,当 l =0时, m 只能是 0,而(3中的 m 却为 +1 6. 为什么任何原子的最外层最多只能有 8个电子 , 次外层最多只能有 18个电子 ? 7. 为什么周期表中各周期的元素数目并不一定等于原子中相应电子层的电子最大容量数 (2n2?

因为存在能级交错现象 8. 量子数 n=3,l=1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怎样的 ? 该类原子轨道的形状如何 ? 有几种空间取向 ? 共有几个轨道 ? 可容纳多少个电子 ? 9. 在下列各组电子分布中哪种属于原子的基态 ? 哪种属于原子的激发态 ? 哪种纯属错误 ? (1 1s22s 1 (21s22s 22d 1(31s22s 22p 43s 1 (41s22s 42p 2 (1属于原子的基态; (3属于原子的激发态; (2 , (4纯属错误。 10.(1 试写出 s 区 ,p 区 ,d 区及 ds 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 . (2 具有下列价层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哪一个区 ? 它们各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 ns 2 ns 2np 5 (n-1d2ns 2 (n-1d10ns 2 解:(1 所在区价层电子构型 s ns 1-2 p ns 2np 1-6 d (n-1d1-10ns 1-2 ds (n-1d10ns 1-2 (2 价层电子构型 ns 2 ns 2np 5 (n-1d2ns 2 (n-1d10ns 2 所在区 s p d ds 金属或非金属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

高考数学填空选择压轴题试题汇编

高考数学填空选择压轴题试题汇编(理科) 目录(120题) 第一部分函数导数(47题)······································2/23 第二部分解析几何(23题)······································9/29第三部分立体几何(11题)·····································12/31 第四部分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10题)··························14/32 第五部分数列(10题)········································15/33 第六部分概率统计(6题)·····································17/35 第七部分向量(7题)·········································18/36 第八部分排列组合(6题)······································19/37 第九部分不等式(7题)········································20/38

第十部分 算法(2 题)··········································21/40 第十一部分 交叉部分(2 题)·····································22/40 第十二部分 参考答 案············································23/40 【说明】:汇编试题来源 河南五年高考真题5套;郑州市2011年2012年一模二模三模试题6套;2012年河南省各地市检测试题12套;2012年全国高考文科试题17套。共计40套试题.试题为每套试卷选择题最后两题,填空最后一题。 第一部分 函数导数 1.【12年新课标】(12)设点P 在曲线1 2 x y e = 上,点Q 在曲线ln(2)y x =上,则||PQ 的 最小值为( ) 2.【11年新课标】(12)函数x y -= 11 的图像与函数2sin (24)y x x π=-≤≤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 3.【10年新课标】(11)()??? ??>+-≤<=10,62 1100,lg x x x x x f ,若c b a ,,均不相等,且 ()()()c f b f a f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 ) 4.【09年新课标】(12)用{}c b a ,,m in 表示c b a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 (){}()010,2m in ≥-+=x x x x f ,则()x f 的最大值为( ) 5.【11年郑州一模】12.若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2)()f x f x f x +=满足,且当 [0,1],(),x f x x ∈=时则函数3()log ||y f x x =-的零点个数是( ) A .多于4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6.【11年郑州二模】 7.【11年郑州二模】设()x f 是R 上的奇函数,且()01=-f ,当0>x 时, () ()()021'2 <-+x xf x f x ,则不等式()0>x f 的解集为________.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类型及注意事项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类型及注意事项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类型有哪些考生是需要注意的,非选择题的占比分较大,要注意把握好这些分数。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经济生活模块】 2月,国务院批准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放宽市场准入规则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放松市场主体准入管制,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革年检制度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等。 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 放宽市场准入规则可以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是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

多样化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启示】 1要有大格局,大视野。 立足于当前经济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新举措-----经济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能过剩、生产成本高、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缩小差距,实现公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加强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农业现代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要认真审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具体的问题或举措。 3要根据材料的指向与课本基本知识相对接,多角度认识 4要根据设问的具体要求,具体根据指向回答 【政治生活模块】

第五章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 1.简述定态微扰论的基本思想。 解答:量子力学体系的哈密顿算符∧H 不是时间的显函数时,通过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讨论定态波函数。除少数特例外,定态薛定谔方程一般很难严格求解。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ψψE H =∧时,若可以把不显函时间的∧H 分为大、小两部分∧ ∧∧'+=H H H )0( ||||)0(∧∧'>>H H ,其中 )0() 0() 0()0(n n n E H ψψ=∧,即∧)0(H 的本征值)0(n E 和本征函数 )0(n ψ是可以精确求解的,或已有确定的结果。 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常引入一个很小参数λ(10<<λ),将微扰写成 ∧ 'H λ,以逐步近似的精神求解薛定谔方程。将能级和波函数以λ的幂级数展开 ???+++=+++= )2(2)1()0()2(2)1()0(n n n n n n n n E E E E ψλλψψψλλ ) 0(n E 与)0(n ψ称为零级近似能量和零级近似波函数,是未受微扰时∧)0(H 的本征能量和本征函数,也是我们求解微扰问题的必备基本条件,后面各项按λ的幂次称为一级修正、二级修正、…。 2.非简并定态微扰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解答:非简并定态微扰论的适用条件为||||)0()0(m n m n E E H -<<',一是要求 微扰本身应很小,二是要求能级间隔||)0()0(m n E E -较大。 3.证明:非简并定态微扰中,基态能量的二级修正永为负值。

解答:能量的二级修正)0()0(2) 2(||m n nm m n E E H E -''=∑,若)0(n E 为基态能量,当然其数值为最小,因而在求和中n m ≠的任一项0)0()0(<-m n E E ,故)2(n E 永为负值。 4.简并态微扰与非简并态微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条件下,简 并能级情况可用非简并态微扰处理? 解答:简并态微扰与非简并态微扰的主要区别是零级近似能量给定后,对应的零级近似波函数一般说来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对于f 度简 并能级,)0(k E 如选择的f 个独立的)0(αψk 已使H '对角化,即 αβαββαδψψH H k k '>='<)0()0(||, 此时αααH E k '=)1(,对应的零级近似波函数为)0(αψk ,虽然能级)0(k E 是简并的,仍可用非简并定态微扰论处理一级近似问题。 5.量子跃迁问题与定态微扰在研究目标和处理方法上有何不同? 解答:定态微扰和量子跃迁是量子力学中两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在研究目标和处理方法上都不一样。定态微扰处理定态问题,考虑加入微扰后如何求出体系总哈密顿量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修正项,其出发点是定态薛定谔方程。量子跃迁是考虑体系在微扰作用下,波函数随时间的变化问题,是依据含时薛定谔方程),(),(t x H t t x i ψψ=?? 具体计算量子态之间的跃迁几率问题。一般说来,这两类问题都需要运用近似方法求解。 6.非简并态微扰为什么不适用于所谓近简并情况?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九年级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 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2条直线为l 1:y =-3x +3,l 2:y =-3x +9,直线l 1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 直线l 2交x 轴于点D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交l 2于点C ,点A 、E 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y =ax 2 +bx +c 过E 、B 、C 三点,下列判断中: ①a -b +c =0;②2a +b +c =5;③抛物线关于直线x =1对称;④抛物线过点(b ,c );⑤S 四边形ABCD =5,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 5 B. 4 C. 3 D. 2 2. 如图,10个不同的正偶数按下图排列,箭头上 方的每个数都等于其下方两数的和,如 , 表示a 1=a 2+a 3,则a 1的最小值为( ) A. 32 B. 36 C. 38 D. 40 3. 如图,直线y = 3x -6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M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x >0)的图象上位于直线上方的一点,MC ∥x 轴交AB 于C ,MD ⊥MC 交AB 于D ,AC ?BD =4 3,则k 的值为( ) A. ?3 B. ?4 C. ?5 D. ?6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直角顶 点C 的坐标为(1,0),顶点A 的坐标为(0,2),顶点B 恰好落在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上,现将直角三角板沿x 轴正方向平移,当顶点A 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时停止运动,则此时点C 的对应点C ′的坐标为( ) A. (3 2,0) B. (2,0) C. (5 2,0) D. (3,0) 5.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BC ,E 为CD 边的中点,将△ADE 绕点E 顺时针旋 转180°,点D 的对应点为C ,点A 的对应点为F ,过点E 作ME ⊥AF 交BC 于点M , 连接AM 、BD 交于点N ,现有下列结论: ①AM =AD +MC ; ②AM =DE +BM ; ③DE 2=AD ?CM ; ④点N 为△ABM 的外心.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 规定: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0(a ≠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2倍, 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现有下列结论: ①方程x 2+2x -8=0是倍根方程; ②若关于x 的方程x 2+ax +2=0是倍根方程,则a =±3;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3?蕲春县模拟)如图,点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BE平分∠DBC交DC于点E,延长BC到点F,使FC=EC,连接DF交BE 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OH交DC于点G,连接HC.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①OH=BF;②∠CHF=45°;③GH=BC;④DH2=HE?HB. A.1个B.2个C.3个D.4个 2.(2013?连云港模拟)如图,Rt△ABC中,BC=,∠ACB=90°,∠A=30°,D1是斜边AB的中点,过D1作D1E1⊥AC于E1,连结BE1交CD1于D2;过D2作D2E2⊥AC于E2,连结BE2交CD1于D3;过D3作D3E3⊥AC于E3,…,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4、E5、…、E2013,分别记△BCE1、△BCE2、△BCE3、…、△BCE2013的面积为S1、S2、S3、…、S2013.则S2013的大小为() A.B.C.D.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E⊥BC于点E,BF⊥AC于点F,交AE于点G,AD=BE,连接DG、CG.以下结论:①△BEG≌△AEC;②∠GAC=∠GCA;③DG=DC;④G为AE中点时,△AGC的面积有最大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①EC=2DG;②∠GDH=∠GHD;③S△CDG=S?DHGE;④图中有8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2008?荆州)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BCD=90°,AD∥BC,BC=CD,E为梯形内一点,且∠BEC=90°,将△BEC绕C点旋转90°使BC与DC重合,得到△DCF,连EF交CD于M.已知BC=5,CF=3,则DM:MC的值为() A.5:3B.3:5C.4:3D.3:4 6.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5,它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1,以AB,AO1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1O1,平行四边形ABC1O1的对角线交BD于点02,同样以AB,AO2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2O2.…,依此类推,则平行四边形ABC2009O2009的面积为() A.B.C.D. 7.如图,在锐角△ABC中,AB=6,∠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A.B.6C.D.3 8.(2013?牡丹江)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③△PMN为等边三角形;④当∠ABC=45°时,BN=P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9.(2012?黑河)Rt△ABC中,AB=AC,点D为BC中点.∠MDN=90°,∠MDN绕点D旋转,DM、DN分别与边AB、AC交于E、F两点.下列结论: ①(BE+CF)=BC; ②S△AEF≤S△ABC; ③S四边形AEDF=AD?EF; ④AD≥EF; ⑤AD与EF可能互相平分,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练习题答案(第5章)

第五章 练习题答案 1.解:更新设备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差量现金流量如下: (1)差量初始现金流量: 旧设备每年折旧=(80000-4000)÷8=9500 旧设备账面价值=80000-9500×3=51500 新设备购置成本-100000 旧设备出售收入30000 旧设备出售税负节余(51500-30000)×25%=5375 差量初始现金流量-64625 (2)差量营业现金流量: 差量营业收入=0 差量付现成本=6000-9000=-3000 差量折旧额=(100000-10000)÷5-9500=8500 差量营业现金流量=0-(-3000)×(1-25%)+8500×25%=4375 (3)差量终结现金流量: 差量终结现金流量=10000-4000=6000 差量净现值=10375×PVIF10%,5+4375×PVIFA10%,4-64625 =10375×0.621+4375×3.170-64625 = - 44313.38(元) 差量净现值为负,因此不应更新设备。 2.解:(1)现在开采的净现值: 年营业收入=0.1×2000=200(万元) 年折旧=80÷5=16(万元) 年营业现金流量=200×(1-25%)-60×(1-25%)+16×25%=109(万元)现金流量计算表如下: 净现值=119×PVIF20%,6+109×PVIFA20%,4×PVIF20%,1-10×PVIF20%,1-80 =119×0.335+109×2.589×0.833-10×0.833-80 =186.61(万元) (2)4年后开采的净现值: 年营业收入=0.13×2000=260(万元)

高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适合一本学生

高考数学最具参考价值选择填空(适合一本学生) 1、点O 在ABC ?内部且满足230OA OB OC ++=,则AOB ?面积与AOC ?面积之比为 A 、 2 B 、 3 2 C 、 3 D 、 53 2、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3,04??- ? ??成中心对称图形,且满足 3 ()() 2f x f x =-+,(1)1f -=,(0)2f =-则(1)(2)(2006)f f f ++???+的值为 A 、1 B 、2 C 、 1- D 、2- 3、椭圆1:C 22 143x y +=的左准线为l ,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抛物线2C 的准线为l ,焦 点是 2 F , 1 C 与 2 C 的一个交点为P ,则 2 PF 的值为 A 、4 3 B 、83 C 、 4 D 、8 4、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且正四面体的高为4,则该球的体积为 A 、 16(12)- B 、 18π C 、 36π D 、 64(6)- 5、、设 32 ()f x x bx cx d =+++,又k 是一个常数,已知当0k <或4k >时,()0f x k -=只有一个实根;当04k <<时,()0f x k -=有三个相异实根,现给出下列命题: (1)()40f x -=和()0f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根, (2)()0f x =和()0f x '=有一个相同的实根 (3)()30f x +=的任一实根大于()10f x -=的任一实根 (4)()50f x +=的任一实根小于()20f x -=的任一实根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A 、 4 B 、 3 C 、 2 D 、 1 6、已知实数x 、y 满足条件 20 40250x y x y x y -+≥?? +-≥??--≤? 则 24 z x y =+-的最大值为 A 、 21 B 、 20 C 、 19 D 、 18 7、三棱锥P ABC -中,顶点P 在平面ABC 的射影为O ,满足0OA OB OC ++=,A 点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

))))) 中考数学几何选择填空压轴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3?蕲春县模拟)如图,点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BE平分∠DBC交DC于点E,延长BC到点F,使FC=EC,连接DF交BE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OH交DC于点G,连接HC.则 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2.?HBBC;④DHBFOH=;②∠CHF=45°;③=HE①GH= A.1个B.2个C.3个D.4个 2.(2013?连云港模拟)如图,Rt△ABC中,BC=,∠ACB=90°,∠A=30°,D是斜边1AB的中点,过D作DE⊥AC于E,连结BE交CD于D;过D作DE⊥AC于E,21112212112连结BE 交CD于D;过D作DE⊥AC于E,…,如此继续,可以依次得到点E、E、…、523313433E,分别记△BCE、△BCE、△BCE、…、△BCE的面积为S、S、S、…、S.则201322013120133123S的大 小为()2013 A.B.C.D.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C=45°,AE⊥BC于点E,BF⊥AC于点F,交AE 于点G,AD=BE,连接DG、CG.以下结论:①△BEG≌△AEC;②∠GAC=∠GCA;③DG=DC;

④G为AE中点时,△AGC的面积有最大值.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 ))))) 4.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①EC=2DG;②∠GDH=∠GHD;③S=S;④图中有8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正DHGE?△CDG确的是 () ②④②③①③①④B..C.D. A 为梯形内E,BC,BC=CD5.(2008?荆州)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BCD=90°,AD∥交DCF,连EF与△BEC绕C点旋转90°使BCDC重合,得到△一点,且∠BEC=90°,将) DMM.已知BC=5,CF=3,则:MC的值为(CD于 A.5:3 B.3:5 C.4:3 D.3:4 6.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5,它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以AB,AO为两邻边作平11行四边形ABCO,平行四边形ABCO的对角线交BD于点0,同样以AB,AO为两邻221111边作平行

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5.1在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中,当控制角小于负载功率因数角时为什么输出电压不可控? 答:当φα<时电源接通,如果先触发T 1,则T 1的导通角θ>180°如果采用窄脉冲触发,当下的电流下降为零,T 2的门极脉冲已经消失而无法导通,然后T 1重复第一周期的工作,这样导致先触发一只晶闸管导通,而另一只管子不能导通,因此出现失控。 5.2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只能降频、降压,而不能升频、升压? 答: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的基本原理是:电路中具有相同特征的两组晶闸管整流电路反并联构成,将其中一组整流器作为正组整流器,另外为反组整流器,当正组整流器工作,反组整流器被封锁,负载端输出电压为上正下负;如果负组整流器工作,正组整流器被封锁,则负载端得到输出电压上负下正,这样就可以在负载端获得交变的输出电压。 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当输出频率增高时,输出电压一周期所含电网电压数就越少,波形畸变严重。一般认为:输出上限频率不高于电网频率的31~21 。而当输出电压升高时,也会造成输出波形畸变。因此,只能降频、降压,而不能升频、升压。 5.3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和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在控制上有何区别? 答:相控整流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都是通过控制晶闸管在每一个电源周期内的导通角的大小(相位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但二者电路结构不同,在控制上也有区别。 相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在正负半周同极性加到负载上,输出直流电压。 交流调压电路,在负载和交流电源间用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T 1 、T 2 或采用双向晶闸管T 相联。当电源处于正半周时,触发T 1 导通,电源的正半周施加到负载上;当电源处于负半周时,触发T 2 导通,电源负半周便加到负载上。电源过零时交替触发T 1、T 2 ,则电源电压全部加到负载。输出交流电压。 5.4交流调压和交流调功电路有何区别? 答:交流调功能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电路形式完全相同,但控制方式不同。 交流调压电路都是通过控制晶闸管在每一个电源周期内的导通角的大小(相位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晶闸管交流调功能电路采用整周波的通、断控制方法,例如以n 个电源周波为一个大周期,改变导通周波数与阻断周波数的比值来改变变换器在整个大周期内输出的平均功率,实现交流调功。 5.5一电阻炉由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供电,如α=0°时为输出功率最大值,试求功率为80%,50%时的控制角α。 解:α=0°时为输出电压最大值 1 2 max 0)sin 2(1 U t d t U U == ? ωωπ π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模板 题型一:体现、说明、反映类设问答题模板 [设问形式] 1.材料是如何体现或反映某某观点或原理的? 2.材料是如何坚持某某观点或原理的? 3.运用某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做法。 [答题模板] 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比如“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的”,所应确定的观点、原理为“政府职能”等 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比如把政府职能分解为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四个方面;把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分解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等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有机结合 题型二:启示类设问答题模板 [设问形式] 1.结合某具体知识,分析材料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某材料中的具体做法,谈谈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题模板] [模板一]关于“结合某具体知识,分析材料做法给我们的启示”这类设问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定”,即根据设问定位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如“从实现人生的价值角度,谈谈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定位的观点、原理应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 第二步“分”,即对定位的观点、原理进行分解。如把实现人生的价值分解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等 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第二步分解的观点与所给材料相对照) 第四步“联”,即把定位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 [模板二]关于“结合某材料中的具体做法,谈谈给我们什么启示”这类设问的解题步骤:第一步读设问和背景材料,明确设问的指向和规定性,即明确设问要求回答哪方面的启示第二步从材料和设问的关键信息中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第三步紧承第二步分析我们应怎样做。这是解答此类试题落脚点 题型三:意义类设问答题模板 [设问形式] 1.点明要回答可能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或哲学意义。 2.要求回答经济、政治、文化或哲学意义。 3.要求回答某种现象的影响。 [答题模板] 第一步明确设问要求回答的是意义还是影响。意义与影响不同,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而意义一般只指积极方面;如果要求回答意义,要明确是某一方面的意义(经济、政治、文化或哲学),还是全部意义 第二步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链接教材有关知识。设问规定了答题的方向,考生可在分析设问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链接教材有关知识,为第三步做准备 第三步作答,即紧承第二步组织答案。在组织答案时,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

第5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五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 5-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电气设备的选择应遵循以下3项原则: (1) 按工作环境及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 a 根据电气装置所处的位置,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型号; b 按工作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 c 按最大负荷电流选择电气设备和额定电流。 (2) 按短路条件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3) 开关电器断流能力校验 5-2 高压断路器如何选择? 答:(1)根据使用环境和安装条件来选择设备的型号。 (2)在正常条件下,按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其所在线路的额定电压选择额定电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实际通过它的最大负荷电流选择额定电流。 (3)动稳定校验 (3)max sh i i ≥ 式中,(3) sh i 为冲击电流有效值,max i 为电气设备的额定峰值电流。 (4)热稳定校验 2(3)2th th ima I t I t ∞≥ 式中,th I 为电气设备在th t 内允许通过的短时耐热电流有效值;th t 为电气设备的短时耐热时间。 (5)开关电器流能力校验 对具有分断能力的高压开关设备需校验其分断能力。设备的额定短路分断电流不小于安装地点最大三相短路电流,即(3).max cs K I I ≥ 5-3跌落式熔断器如何校验其断流能力? 答:跌落式熔断器需校验分断能力上下限值,应使被保护线路的三相短路的冲击电流小于其上限值,而两相短路电流大于其下限值。 5-4电压互感器为什么不校验动稳定,而电流互感器却要校验? 答: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侧均有熔断器保护,所以不需要校验短路动稳定和热稳定。而电流互感器没有。 5-5 电流互感器按哪些条件选择?变比又如何选择?二次绕组的负荷怎样计算? 答:(1)电流互感器按型号、额定电压、变比、准确度选择。 ( 2)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有20,30,40,5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1200,1500,2000(A )等多种规格,二次侧额定电流均为5A ,一般情况下,计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应使其一次额定电流不小于线路中的计算电流。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为保证其准确度要求,可以将变比选的大一些。

初三中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

中考数学选择填空压轴题 一、动点问题 1.如图,C 为⊙O 直径AB 上一动点,过点C 的直线交⊙O 于D 、E 两点,且∠ACD=45°,DF ⊥AB 于点F,EG ⊥AB 于点G,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设AF=x ,DE=y ,下列中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的图 象大致是() 2.如图,A ,B ,C ,D 为圆O 的四等分点,动点P 从圆心O 出发,沿O —C —D —O 路线作匀速运动,设运动 时间为x (s ).∠APB=y (°),右图函数图象表示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则点M 的横坐标应为.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AB=10,弦MN 的长为8,若弦MN 的两端在圆上滑动时, 始终与AB 相交,记点A 、B 到MN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则|h 1-h 2|等于() A 、5B 、6C 、7D 、8 4.如图,已知Rt △ABC 的直角边AC =24,斜边AB =25,一个以点P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在△ABC 内部沿顺 时针方向滚动,且运动过程中⊙P 一直保持与△ABC 的边相切,当点P 第一次回到它的初始位置时所经过路径的长度是() A. 563 B.25C.112 3 D.56 5.在ABC △中,12cm 6cm AB AC BC D ===,,为BC 的中点,动点P 从B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 速度沿B A C →→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那么当t =秒时,过D 、P 两点的直线将ABC △的周 长分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另一部分的2倍. 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R 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的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Q 点 从A 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B→C→D→A 滑动到A 止,同时点R 从B 点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C→D→A→B 滑动到B 止,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R 的中点M 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2B .4π-C .πD .π1- 7 3cm ,6AD =cm ,点E 为AB 边上的任意一点,四边形EFGB 也是矩形,且2 cm . A .8B .9C .8D .9 8.△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BAC =60°,D 是的中点,AD =a,则四边形ABDC 的面积为 . 在 梯 中, 9.如图, 14AD BC BC ∠=∥,,点M 是线段 上一定点,且D A B →→→的路线 BC 点B 停止.在点P 的运动运动,运动到PMC △为等腰三角形的 过程中 , 使 点P 有个 10.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E ,F ,O 分别是AB ,CD ,AD 的中点, A D C E F G B A O D B F K E G M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