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大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

北大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

北大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
北大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

1月12号周六上午二教101 早8:30开始

1)名词解释,10个,每个5分,共50分;

2)简答题,3个,每个10分,共30分;

3)分析题,1个,20分,需回答4个要点,每点5分。

11年

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共30分)

《群学肄言》、《乡土中国》、初级社会群体、户籍制、社会建构论P90、文化相对主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科层制的含义&评价

2、什么是人的社会化&代沟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P60

3、什么是社会控制?简述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城市化的含义&动力,结合实例说明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2、什么是“后发外生型”?社会趋同论的主要观点是?你怎么评价?P314

【答案】

一、

《群学肄言》: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并于1903年出版,名为《群学肄言》。被认为是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开始。

《乡土中国》: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等。

初级社会群体: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之间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户籍制:以户口登记为基础,对人口进行管理的制度。历史上,编户齐民;新中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它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维护着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不平等,抑制着社会流动和社会的活力。

社会建构论:人是能动的主体,社会行为规范是人们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人们处于不断地对社会规范的建构之中。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二、1.科层制: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特点:1、组织有严格缜密的规则;2、成员都是有专业资格的且是专职的(能人结构);3、组织以工作为核心,遵循事本主义原则,甚至排除人的感情。

功能:能人结构、紧密配合、事本主义,共同保障了科层制有效运转,从而达到既定目标。负功能:1、“官僚主义人格”,照章办事,忘记组织目标;2、成员是专才,对规则未能涉及的问题可能束手无策;3、严格的分层和权力的明确划分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得繁琐;4、事本主义久而久之会影响积极性。

评价: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质疑和批评也使组织理论不断得到丰富。2.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内容:1、学习生活基本技能;2、学习谋生基本手段;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4、明确生活目标;5、培养社会角色。

代沟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不同,当青少年没有具有深

厚文化根基的楷模可以效仿时,文化继承意义上的社会化就不能进行,而导致青少年同辈之间的模仿和流行,形成亚文化,且与传统文化产生隔阂。

3.社会控制: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失范是指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在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时,如果社会分工的发展快于这种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础,社会就会导致失范。

三、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城市化的动力:(1)工业化(2)服务业的发展(3)城乡差别或现代性(4)城市的中心作用

举例略。

2.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处于落后地位,外部驱动力是其主导发展动力。

社会趋同论:现代化过程是所有社会、民族都将经历的普遍的进化过程,尽管各国现代化的国情不同,起点不同,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有不同,但它们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

它承认了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却忽视了文化的作用。

10年

一.名词解释(从以下7个名词中选5个解释)30分

社会角色城市化越轨初级社会群体社区社会流动制度变迁

二.简答题(从下面三题中选两个)30分

1.简述影响社会变迁因素

2.试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的特点和功能

3.简述发展中国家趋同理论的内容,并谈谈你个人对这个理论的理解

三、论述题40分

1.论述失业的类型、原因和影响,并结合中国或世界上一国的实例进行分析

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社会化的理论和角度分析下面的新闻报道

刘海洋:我从未见过父亲

清华大学刘海洋的北京动物园泼熊浓硫酸的事件。

【答案】

一、

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城市化略

越轨行为:违反社会规范的、出格的行为。

初级社会群体略

社区: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

社会流动:一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一般多指人们的职业、职位的变化,即与经济、权力和声望相关的变化。

制度变迁:社会制度的变迁包括渐进变迁和剧烈变迁,剧烈变迁是制度的价值理念、规则内容发生本质性变化的现象,即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两种不同制度的过渡。渐进变迁激烈程度小的多。

原因:需求、环境、社会结构等发生变化。原有制度无法满足需要或发挥积极功能。

二、1.社会变迁:社会发生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

影响因素:1、环境变化;2、人口变动;3、科技发展;4、生产力变化;5、社会价值观念。

2.单位制度: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

特征:1、功能合一;2、资源非流动性;2、成员对组织依赖关系强;4、行政等级性。

功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向成员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实现对成员的有效管理。

负功能:行政性特征削弱了专业性特征,带来专业上的低效率。“单位办社会”,组织负担沉重。行政等级性导致膨胀冲动。

3.社会趋同论,略。

三、1.失业: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希望、但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而使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

类型:1、总量性失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2、结构性失业(供给与需求的结构不对称)。

3、摩擦性失业(信息和时间不对称)

4、技术性或技能性失业(技术替代劳动)

5、季节性失业(与产品的生产与需求周期相关)。

原因:个体原因和社会原因。

影响:1.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2.导致社会贫困,并使人丧失尊严。3.导致社会不安定。分析略。

2.结合社会化答,略。

两次考题显示出的重中之重:城市化;初级社会群体;人的社会化;社会趋同论。

课本重点梳理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群学肄言》: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并于1903年出版,名为《群学肄言》。被认为是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开始。

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功能:1、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2、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3、社会学能提供组织管理的知识。4、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社会: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体系。

含义:1、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是人的社会。2、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3、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

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公民社会:人们按照契约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领域。

★构成要素: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人的社会性:个体接受群体和社会的文化而表现为群体和社会成员的特征,是他遵照社会规范参与群体和社会生活的特性。表现:1、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2、人有能动性。3、人类有共同生活的模式。

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或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社会关系:是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物相对应的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生活的经验。

文化的特性:1、由人创造出来的和学到的。2、群体共享的。3、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2、导向功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3、维持秩序的功能---相对稳定性(可能存在负功能即过于保守);4、传续功能---世代流传。

我族中心主义:过分认同本族文化,而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不理解以致贬低的现象。

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内容:1、学习生活基本技能;2、学习谋生基本手段;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4、明确生活目标;5、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继续社会化: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

再社会化: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互动: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类型:①人际互动:是行动者个人间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②群际互动:是指群体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关系过程。③组织间的互动:单位之间、政府之间、国家之间等活动,一般是较为正式的活动。方式:合作、竞争、冲突。

★社会互动的意义和功能:1.社会互动能促进对自我的认识。2.互动满足行动者的需要。(人的社会性)3.互动是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基础。(形成社会关系)

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动: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特点:1.群体性2.非组织性3.突发性

★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社会网络:以某一社会成员或某些相互联系的社会成员为基础形成的纵横交叉的关系。

★社会群体:人们通过互动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群体边界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特征:1、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3、有一定的群体边界;4、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类型:按规模,分为小群体和大群体;按成员关系亲密程度,分为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程度,分为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之间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特征:规模较小、直接交往、亲密、非正式控制。

功能:个人社会化、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过份依赖;家族本位主义或小集团主义。

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1、功能外移2、关系趋于松散3、某些已名存实亡,如邻里

★家庭: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通常情况下,又体现为一种经济的团体。

功能:个人角度:1、生物功能2、经济功能3、抚育功能4、赡养功能5、休息与精神满足社会角度:1、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2、代际的稳定发展

社会组织:广义上的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利益群体、政府、军队和学校等等。

狭义上的社会组织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如企业、医院等。是一种稳定的合作。

特征:1、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2、目标简单明确;3、成员之间关系不那么亲密;4、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构成要素:加入手续、目标、章程、领导体系、物质基础。

家长制: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

特征:1、权力高度集中于上层;2、基本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不科学;3、管理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4、领导人把组织当作私人领地;5、缺乏严格的办事规则。

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科层制: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特点:1、组织有严格缜密的规则;2、成员都是有专业资格的且是专职的(能人结构);3、组织以工作为核心,遵循事本主义原则,甚至排除人的感情。

功能:能人结构、紧密配合、事本主义,共同保障了科层制有效运转,从而达到既定目标。负功能:1、“官僚主义人格”,照章办事,忘记组织目标;2、成员是专才,对规则未能涉及的问题可能束手无策;3、严格的分层和权力的明确划分使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变得繁琐;4、事本主义久而久之会影响积极性。

评价:为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质疑和批评也使组织理论不断得到丰富。

单位组织: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

特征:1、功能合一;2、资源非流动性;2、成员对组织依赖关系强;4、行政等级性。

功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动员和综合利用,向成员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实现对成员的有效管理。

负功能:行政性特征削弱了专业性特征,带来专业上的低效率。“单位办社会”,组织负担沉重。行政等级性导致膨胀冲动。

社会分化: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功能专门化、地位多样化)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1、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

2、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共同利益是共同行动的可能性;

3、阶级内部有分层,但根本利益一致;

4、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矛盾不可调和就可能爆发社会革命;

5、消灭私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是阶级消亡的基础。

等级制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

身份制度:对各类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评价并将其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

种姓制度:一种封闭型的、先赋地位的社会分层制度。

社会阶层: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它是一种不平等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剥削和压迫关系。

社会流动:一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一般多指人们的职业、职位的变化,即与经济、权力和声望相关的变化。

影响因素:1、社会结构的性质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如城市化过程。3、教育的普及发展4、家庭背景5、社会网络资源.

社区: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

社区的构成:1.地域界限,如传统的村落(边界)2.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3.共同的社会生活4.社区文化5.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农村社区:以农业活动为基础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自然)村落是其主要形态。其生活特征是:1.自给性强2.同质性高3.生活时间依从自然,节奏慢4.生活简单5.熟人社会

费孝通所谓“差序格局”:基于血缘关系之亲疏而形成的,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关系有差别的现象称为“差序格局”。

城市社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特征:1、人口规模大、密度高;2、异质性高;3、人际交往中感情色彩薄弱;4、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有比较明显的区分。

我国城乡差别形成原因:1、农村人口多,生产率低,长期落后;2、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重点在城市;3、政府在城市实行高就业、高福利、高补贴的就业保障政策;4、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5、城乡实行两种所有制,并实行城乡分工。

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城市化的动力:(1)工业化(2)服务业的发展(3)城乡差别或现代性(4)城市的中心作用

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1、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滞后;2、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3、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户籍制度:以户口登记为基础,对人口进行管理的制度。

历史上,编户齐民;新中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它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维护着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不平等,抑制着社会流动和社会的活力。

《乡土中国》: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等。

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

功能:1、满足人的需要;2、导向功能;3、整合与控制功能;4、文化传递功能;5、负功能---压制个性、阻碍社会变迁。

制度化是某些互动方式稳定下来和固定化的过程,它既是结构也是过程。

制度变迁:社会制度的变迁包括渐进变迁和剧烈变迁,剧烈变迁是制度的价值理念、规则内容发生本质性变化的现象,即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两种不同制度的过渡。渐进变迁激烈程度小的多。

原因:需求、环境、社会结构等发生变化。原有制度无法满足需要或发挥积极功能。

社会问题: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并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特征:1.破坏性(打断正常生活;动用社会资源去解决;不利于社会发展)2 .普遍性3.复杂性(成因复杂、影响复杂)4.时间性(过程性)5.空间性(地域性)

人口:具有生物特征和社会特征的、一定数量的个体的总称。

人口问题:实质是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出现严重失调,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中国人口问题:1、人多抑制社会发展;2、年轻人多,就业压力;3、人口质量不高;4、未富先老(老龄化);5、性别比例失调

解决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2、提高人口素质;3、大力发展经济。

劳动就业:简称就业,是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一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的活动。

失业: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希望、但找不到劳动或工作岗位,无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而使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的现象。

类型:1、总量性失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2、结构性失业(供给与需求的结构不对称)。

3、摩擦性失业(信息和时间不对称)

4、技术性或技能性失业(技术替代劳动)

5、季节性失业(与产品的生产与需求周期相关)。

原因:个体原因和社会原因。

影响:1.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2.导致社会贫困,并使人丧失尊严。3.导致社会不安定。

贫困:(经济学界定)收入不足引起的匮乏状态,一个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社会中家庭平均收入的一半,即为贫困家庭。

(社会-经济定义)是与低收入相关的生活方式,没有体面的生活就是贫困。

十一

社会控制: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习俗: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循的风俗和习惯。

优劣之分

道德: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和规范的总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

宗教:一种和神圣物相联系的信仰和规范体系。

政权:建立在某种合法性之上的、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是国家一切权力的基础。

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由国家政权保证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

纪律: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为其成员规定的行为准则,用来指导和约束成员,促使其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社会舆论: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包含了对其的是非曲直之评价。特点:(1)由现实问题引起。(2)群体互动的产物。(3)大众传播。

群体意识: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总和。

越轨行为:违反社会规范的、出格的行为。

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失范是指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在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时,如果社会分工的发展快于这种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础,社会就会导致失范。

我国社会控制应该注意几个方面:1、推进改革,减少社会解组现象,制定社会政策,减轻对弱势群体的伤害;2、建立社会预警系统;3、重建社会道德体系;4、加强法制建设。

十二

社会保障:由政府和社会对基本生活有困难的群体给予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安排。

包含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

功能:1、保障民生——有尊严的生活;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和再分配制度3、维持社会秩序——减少社会不满和冲突

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政治因素;3、社会结构;4、社会福利文化。

社会政策:政府制定的社会性政策,是为了解除人们的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而采取的干预行动。是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

功能:1.保障和改善民生2.促进社会公平3.维护社会秩序4.促进社会团结

社会工作:运用专门知识和方法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活动。

十三

社会变迁:社会发生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

影响因素:1、环境变化;2、人口变动;3、科技发展;4、生产力变化;5、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规划: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指导社会变迁的过程。

社会发展战略:一个国家或政府所采取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总体性的长期部署和谋划。

十四

现代化:广义上,现代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因此,现代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狭义上,现代化是指17、18世纪开始的工业化和民主化及其逐渐扩散至全球的过程。

标准:1.城市为生活中心;2.服务业的增长;3.社会成员间的大幅度的交往;4.个人流动性增长,活动多样化;5.广泛普及的文化知识,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6.大众传播越来越扩展和渗透;7.大规模的制度及科层组织的增长;8.人口趋向统一。

“后发展”国家有五方面的优势:

(1)方向更明确;

(2)有直接可借鉴的早发展国家的经验,如技术、设备和组织模式。

(3)存在跳跃发展的可能性;

(4)国家领袖可以通过展示其他国家已达到的成绩来加强其领导;

(5)从早发展国家获得资本和技术上的帮助。

劣势:

(1)要做的事太多;

(2)为了快速发展,在能源、材料、技术等上要在短期内巨变;

(3)追赶的期望与实际距离,可能引起人民的失望情绪。

后发外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处于落后地位,外部驱动力是其主导发展动力。

社会趋同论:现代化过程是所有社会、民族都将经历的普遍的进化过程,尽管各国现代化的国情不同,起点不同,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有不同,但它们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

它承认了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却忽视了文化的作用。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性别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九章性别社会学理论 2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思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得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直接来自于女性主义理论。其中,对性别社会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早期理论的表现形式。它的思想文化背景是资产阶级启蒙

运动,其政治社会背景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人权宣言》。代表人物有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和米尔等人。 (2)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性问题。诉诸于人的本质和理性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首要理论依据。尽管男女有先天的生理差异,但其社会差异绝大多数是由社会化过程造成的,而不是先天生物性差异的结果。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的规范和法律,它们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人生来平等,男女皆有一样的理性与能力,其地位权利均应平等,应该给予妇女全部的人权。 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她的代表作《为妇女权利辩护》一书中指出,女性在理性和智力上并非低于男性,而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平等造成的。 米尔,在他的著作《对女性的征服》中也写到,女性的屈从地位是人类历史的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的结果,而不是一种自然的秩序,而是社会长期的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是压抑一方,激励另二方的结果。 ②主张纠正女性受教育的法律和制度的不公平,以法律为武器争取女性权利和男女平等。基于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提出的修改法律的要求。 首先,主张废除性别歧视的法律;其次,主张中性法律,要求在法律的制定上不分性别,对男女同样适用,不能因为性别而给予区别对待;再次,主张制定反歧视法律,用法律的力量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还有,她们主张用法律加速性别平等的实现。 2.激进的女性主义 (1)激进的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激进的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理论流派中发端较早的一种思想,但到20世纪60年代,它才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自我认定的理论。它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关于女性的理论,是由女性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十章社会制度 10.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它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的活动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 2.社会制度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只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每个具体的社会制度,都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符合社会运行总目标的行为选择。 (2)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规范构成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①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它常常表现为岁时节令、婚嫁礼仪、社交庆典、饮食起居等。 ②规则 规则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a.规则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明确设定、明文规定的,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b.对规则的解释,往往以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们的利益为依据。 c.规则对于行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性。 ③道德规范或宗教 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也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但是它与一般的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规范或宗教带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④法律 法律的基本构件是规则,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篡。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和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利益冲突。 (3)权威与地位结构 ①权威指的是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权威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服从程度。 ②权威通常是某种社会制度的化身,是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基石。 ③权威一方面基于某种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它的存在监督着人们对于该种社会制度的遵从,从而维护着社会的运转与持续。 ④权威的贯彻与服从,依赖于一套对权利、责任与义务有明确规定的地位结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角色和角色集。 (4)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制度的运转要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即机构和设施。机构和设施都是根据社会制度运转的需要而设立的。 3.社会制度的特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 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5-30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社会信任理论 25.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信任研究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家对信任的研究 (1)多伊奇 多伊奇(Deutsch)是研究信任问题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多伊奇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信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人际信任被看作是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多伊奇有关囚徒困境中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信任研究的先河。 多伊奇将信任理解为对情景刺激的反应,而情景刺激决定了个体心理与行为。他又将信任理解为一种心理预期或期望,一种非理性的风险行为,这一思想影响了以后学者对于信任的界定。在多伊奇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将信任界定为一种心理期望或期待。 (2)罗特尔与赖兹曼 罗特尔(Rotter)与赖兹曼(Wrightsman)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罗特尔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赖兹曼认为,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良及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信任是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信任。罗特尔与赖兹曼对于信任的看法不像多伊奇那样,认为信任是外在情景刺激的结果,而是内

在的个人经历、个人对人性的看法等使他(她)形成了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性期望。信任只是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3)萨贝尔 萨贝尔(Sabel)对于信任的研究较早地涉及社会信任。在他看来,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双方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萨贝尔对于信任的这一界定,说明他将信任理解为基于人际交往双方共有的信心或认识(如共有的概念、观念,道德或法律共识),并且这种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萨贝尔所理解的信任就是一种相互信任。 (4)莱维斯和维格尔特 莱维斯(Lewis)和维格尔特(Weigert)等人对于人际信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它基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他们依据人际信任的基础是理性还是情感,将人际信任分为认知性的人际信任与情感性的人际信任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后者是基于与他人的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人际信任。 2.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 社会学对于信任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纯粹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范畴,开始把信任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与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规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把信任本身看做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家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意义上的信任理解为“社会信任”。 (1)卢曼 卢曼以新功能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信任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的个体信任或“私人信任”,而是宏观层面的“系统信任”。卢曼把行为者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埃米尔·涂尔千)【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 第三章埃米尔·涂尔千 埃米尔·涂尔干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涂尔干的生平与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理论的社会背景 和理解其他思想家一样,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所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以涂尔干自己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和材料来讲,这些危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当中最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2.涂尔干解决社会危机的的观点

在如何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这个问题上,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人,涂尔干的观点总体上说属于孔德那一路。 (1)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理论家,也是将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 (3)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当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作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并且,可以说,涂尔干比孔德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4)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主要是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既反对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改变财产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现存各种社会危机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反对主张放任自流的各种自由主义学说,而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6)涂尔干与孔德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叙述中将会随时指出。以下我们就以涂尔干几本最主要的著作为线索,围绕着“现代性的危机与处方”这个主题,来梳理一下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涂尔干的理论关怀在他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实证方法:科学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能接受;实证:现实而非幻想;有用而非无用;可靠而非可疑;确切而非含糊;肯定而非否定;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研究宇宙现象可分为研究无机物的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与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理科学一起组成了实证科学体系;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 对于越复杂的现象就需要越高级的方法,社会学采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 2、社会学产生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3、马克思与社会学 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主张用经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其阶级理论、冲突理论、异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形成 (1)孔德:提出社会学名词,提出了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增长、分化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考察 (3)迪尔凯姆:研究社会事实,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用统计方法实证研究自杀现象,主张用社会事实说明社会问题 (4)韦伯: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方法论上提出“理性类型”和“价值中立”主张;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分类、科层制度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 2、美国社会学发展 实用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帕森斯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和交换理论;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一、名词解释 1. 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 亚文化:亚文化指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 反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4. 社会化:它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 社会群体:(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6. 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 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7.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 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8.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9. 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 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0.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 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1. 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 动。 12.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揩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13. 社会控制:(广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 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上)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4. 社会问题:(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15.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 为。 二、简答题 1. 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 规的行为。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 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2. 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1 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 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①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②社会条件: A.18、19实际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革命。③历史材料: A.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想。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 B.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然科学基础,也6 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论自杀》是代 表作。 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①国外看法: A.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实证主义。 B.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反实证主义。 C.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 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 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 ②国看法: A.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杭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大钊)。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 B.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本文)。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龙冠海)。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心恒)。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性事(庞树奇)。 C.第三种类型。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调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未定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尚未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