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电路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电路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电路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电路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串联与并联教案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3、串联和并联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2、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 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能联系生活中的串联、并联电路,体会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 响 教学重点: ●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 ●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及连接实物图 ●会识别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难点: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并联电路的连接以及分析归纳并联电路在结 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演示实验1: 展示如

图所示的实物图 提出问题: (1)一个简单电路至少有哪几部分组成? (2)闭合开关后,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演示实验2:展示节日里装饰用的小彩灯 展示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通常不是一个用电器而是多个。你知道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吗?——我们先从最简单的电路:两个用电器的连接来研究。 二、进行新课: 合作探究(1):利用下列实验器材:两节干电池、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请连接实物图让两盏灯同时发光。 学生展示(1):学生展示(2): 教师根据学生连接的实物图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课题及内容:板书: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1、连接方式逐个首尾相连两端分别相接 请根据你连接的实物图画电路图。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两生板演,其它学生在学案中完成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的电流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修改)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下)午好,我是市七中老师闫军,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串联和并联》(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电路、元件及电路图知识的深化,也为后期电学知识的展开打下基础。正确地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关键性的环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个元件的作用,从而学会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和探究的过程和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本节课的课程地位,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1)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会画相应电路图

(2)能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难点:从实际电路中看出它的连接关系,设计符合要求的电路。(四)教具学具: 节日小彩灯、串并联黑匣子两个、多媒体课件等。(电池、两只灯泡、开关三个、导线若干。学生用)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猜想—设计—实验—归纳—指导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体验自然科学的魅力。把难点通过实验变得直观、形象、具体。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2、说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知识的传承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本节课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来学习物理。学生通过小组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的课堂教学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一)知识回顾 (本节课为上节课的深化,所以有必要对前面的内容作简单的回顾,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153串联和并联》导学案.docx

课型授课时间学生姓名 15.3串联和并联 【学习目标】 1.说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例举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 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通过探究,丿IJ实验的方法区别串、并联电路,从而培养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对物理淨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探 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屮,培养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习难点】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 【自主学习】 1.两个小灯泡____________ 相连,然后接到电路屮,这两个小灯泡是串联;两个小灯泡 的两端___________ 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这两个小灯泡是并联。 2.并联电路中两个丿1]电器共川的那部分电路叫做_____ ,单独使川的那部分电路叫 做_____ o ? 3.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___________ (选填“部分”或“所有”)用电器,并 关位置的改变_________ (选填“影响”或“不影响”)它对川电器的控制作用。在 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可以控制___________ (选填“部分”或“所有”)川电器,支 路并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4.家庭中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大多是 ___________ (选填“串联”或 “并联”)在电路屮。 【共同探究】 探学生活动:连接电路 用一个电源、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探学生活动:判断电路连接形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5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串联和并联 1.下图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灯并联的是() 2.把两个灯泡连入电路,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死,连接方法有_____种。把两个灯泡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_____电路;把两个灯泡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_____电路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L1、L2并联,则需闭合开关_____;若要使灯L1、L2串联,则需闭合开关_____ 知识点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在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_____,且与开关接入电路中的位置_____。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是_____,支路中的开关的作用是_____ 5.请在图中虚线方框内画出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同时亮或同时熄的两种电路。 知识点生活中的电路 6.小明为养鸡场设计报警电路。养鸡场的前、后门分别装有开关S1、S2动物闯入时开关会自动闭合。要求:只要动物闯人任意一个门,电铃都能响起报警。图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7.如图所示为建筑物轮廓灯,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建筑物轮廓灯的连接方式为_____联你所判断的

依据_____。 8.公路上,路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联;回到家中,按下开关,电灯亮了,开关与电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联 9.小磊家有一种带照明功能的电蚊拍。闭合开关S1后,灭蚊网单独工作;夜晚时再闭合开关S2,照明灯同时工作,吸引蚊虫。他发现只闭合开关S2时,照明灯不工作。请你根据描述在下面方框内画出这种电蚊拍的电路图(灭蚊网用电阻符号表示)。 10.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亮与灭,则这两盏灯() A.串联 B.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汽车装有日间行车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当汽车启动时,闭合开关S1,日间行车灯L1立即亮起;再闭合开关S2,车前大灯L2也亮起。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12.(多选)如图所示是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的电路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 B.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互不影响 C.开关S1控制电动机 D.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与小灯泡是串联的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series and parallel connec tion"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1.5 v干电池 80节,2.5 v的小灯泡80个,开关80个,导线若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激 趣 引 入 1.多媒体放映XX年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 2.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上网获得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信息。 2.学生思考提问。

2020年秋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同步导学案:153串联和并联

15.3 串联和并联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区别。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学习重点:什么是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学习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预习检测 1.电路和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 2.(1)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串联 ..电路电路图 (2)画出一个电池,一个开关,两盏电灯组成的并联 ..联电路电路图 (3)画一画:请在右边方框里画出图1的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根据图2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图3的实物图。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想想做做: 给你两盏灯、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思考并讨论,有几种接法? 活动探究一:组成串、并联电路:

同学们动手动脑,相互讨论,然后尽可能画出电路图,再连接实物。不同小组间讨论比较。 当电路中有两个灯泡时,连接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如图4所示:把两个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这种电路我们叫做。 在图5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方法:模仿课本图 另一种像图6那样,将两灯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只灯是的.我们不妨将L1从电路中取下,闭合开关后L2照常发光,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并联电路. 在图7处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活动探究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方法:对照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总结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填入下表: 串联并联 定义 (元件连接特点) 电流路径特点 电路中只有电流路径,一处断 开所有用电器都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有条, 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各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与否? 开关 作用控制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支路 中的开关控制。 电路图实例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图5-3-1 L 1 L 2 L 3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课标指南】 1.知识与技能: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连、并联电路的区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讲出生产、生活中采纳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 看能力;认识科学技术关于社会进展和人类生活的阻碍. 4.重点与难点:重点:明白得串联电路和并联;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识不与连接 【典例剖析】 例1:依照如下图5-3-1电路,回答以下咨询题: (1)S 1闭合、S 2断开时,电流通过的电灯是 (2)S 1断开、S 2闭合时,电流通过的电灯是 (3)S 1、S 2都断开时,电流通过的电灯是 , 它们的连接方式为 。 (4)S 1、S 2都闭合时,电流通过的电灯是 ,它们的连接方式为 。 思路导航:〔1〕当S 1闭合、S 2断开时,L 1和L 2串联再与S 1并联连接,电流从电源正极 流出,从a点通过S 1直截了当到c点,再通过L 3回到电源负极,没有电流通过 L1和L2,即L 1和L 2被S 1短路。〔2〕当S 1断开、S 2闭合时,L 2和L 3串联再与S 2并联连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通过L 1由b点S 2直截了当到d点,再回到电 源负极,没有电流通过L 2和L 3,即L 2和L 3被S 2短路。〔3〕当S 1、S 2都断开时 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出,依次通过L 1、L 2与L 3回到电源负极,L 1与L 2及L 3是串联 连接。〔4〕当S 1、S 2都闭合时电流由电源正极流出,在a点分为两路,一路通 过L 1、S 2到达d点后回到电源负极;另一路通过S1到达c点后又分为两路其中 一路向左通过L 2到达b点,再通过S 2到达d点 回到电源负极;其中的另一路从 c点向右通过L 3到达d点回到电源负极,因此三个灯都有电流通过,没有发生 电灯被短路的现象,而且L 1、L 2、及L 3分不位于三条支路,互相独立,互不阻碍, 因此它们之间并联连接。 答案:〔1〕 L 3 〔2〕 L 1 〔3〕L 1、L 2与L 3 串联〔4〕 L 1、L 2与L 3,并联 学法指津:电路中的某些开关闭合,另一些开关断开时,会引起电路结构发生变化。熟 悉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开路、短路等有关知识,是把握好电路变化规律的关键。 练习:1.在图5-3-2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L 2发光那么( ) A 、闭S 1 B 、闭合S 2、S 3 C 、闭合S 1 、S 2 D 、闭合S 1 、S 2、S 3 例2:如下图5-3-3的电路中,〔1〕假设要L 1、L2串联,那么须闭合开关__________, 断开开关__________;〔2〕假设要使L 1和L2并联,那么须闭合_________,断 开__ ____;〔3〕假设同时闭合S 1和S 2,现在电路那么__________. 图5-3-2 图5-3-3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doc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1.5 v干电池 80节,2.5 v的小灯泡80个,开关80个,导线若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激

趣 引 入 1.多媒体放映XX年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 2.激趣引入新课。 1.学生上网获得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信息。 2.学生思考提问。 1.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情况,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了解上网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3.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 连 接 串 并 联 电 路 1.介绍实验器材,讲实验要求(特别提醒你)。 2.提问: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3.提问: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4.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2.学生实验:先画电路图,再接实物图。 3.学生动手、动脑:先画电路图,再连实物图。 4,设计由5盏灯组成吊灯的电路图。 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2.会用简单的图设计实验方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探 究 串 并 联 电 路 的 特 点 1.鼓励学生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提出问题。 2.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学生将设计的实验方案画成电路图。

串联并联电路说课稿

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简单电路组成之后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主要是从两种电路出发,要学生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并能设计和分析电路,提高学生对电学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悟出电路的特点 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的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实例 教学重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难点:认识串联、并联电路,在实践中总结出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区别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 三、说学法 九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知识来源与生活。因此,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课:假如你正在看电视,但是点灯忽然熄灭了,但是电视还在放,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一下子将学生带到生活中。 由于情景是学生熟知的,学生就会有话说,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种电路叫做并联电路”达到分析家庭电路的目的。 (二)探索新知 1、两种电路 我们通常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出示电路元件,学生连接电路。要求:两个灯泡都要发光。可以先画出电路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串联和并联同步练习题附答案88673

第三节: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同步练习题 _____、______、___电路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1、___;电路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电路有两种连接方式,2、 11_电路中,一旦某一个用电器发生短路,则电源短路,有可能烧毁______、如图所示的电路,如果此时闭合开关,会发生________现象,如果想让两个灯泡串联,只需要去掉导线____,如果想让两灯泡并联,应该怎么和______。办?请在图中改接一根导线的一端,实现两灯并联。(在错误的导线上划×3、电路中,______是提供电能的,______是消耗电能来工作的,_,并画出正确的导线)____是传输电能的,_____是控制电路的通断的。12、电路发生短路故障的原因是(4、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___________;并联电路中,干路) A、开关未闭合 B、导线内部断裂 C、电源损坏开关可以控制___________,而之路开关只能控制________ D、电源两极直接被导线连通___。总之,开关要控制某个用电器,则一定要和这个用电器___联。13、如下图所示,是一种门铃按钮开关构造的截面图。其中()串联电路中,如果其中一只灯泡坏了,其他灯泡____正常工作;并联电路5、A、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B、C、中,如果其中一只灯泡坏了,其他灯泡____正常工作;家庭电路中各电灯的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C、A、D是导体,B、C是绝缘体 D、A、B、C、D都是导体连接方式是____。 14、下面的四个电路图中哪一个与右上的实物电路相对应(原因是______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路灯总是一起亮,一起暗,6、______________。 都断开时,电灯_、S、在图所示电路中,只闭合7S时,电灯____亮;当S211都闭合时,电灯____亮,它们、___亮,它们是____连接的;当SS21是____连接的。 )、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15 、L被烧坏、AL发光、L不发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参赛一等奖

15.3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串联和并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知道用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用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用实物投影出来,学生边讲解,边操作强调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三、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元件一套,1.5V干电池40节,2.5V 的小灯泡(灯座)4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四、教学设计思路

优质课《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串联和并联》,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电流和电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关键。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悟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说出日常生活中采用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三)重点难点 本节课重点: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本节课难点:认识串、并联电路,理解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实验观察为主,各小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体验物理科学实验的魅力。把难点通过实验变得直观,促进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本节课要有两个用电器连接在电路中且都亮,这样引导,令学生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 2、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内容,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学生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 三、教学过程: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修3-1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同步练习A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6分) 1. (2分)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1:R2:R3=1:2:5,并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三个支路电流的比值为() A . 1:2:5 B . 5:2:1 C . 10:5:2 D . 2:5:10 2. (2分) (2017高二上·嘉峪关期中) 电阻R1阻值6Ω,与电阻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2:3,则R2的阻值和总电阻的阻值分别是() A . 4Ω 2.4Ω B . 4Ω 3.6Ω C . 9Ω 3.6Ω D . 9Ω 4.5Ω 3. (2分) (2019高一下·潍坊期中) 将一内阻是2kΩ电压表的量程由0~3V扩大到0-15V,需要给它() A . 串联电阻 B . 并联电阻 C . 并联电阻 D . 串联电阻 4. (2分) (2017高二上·九江期末)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C 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1和R2为定值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G为灵敏电流表,A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闭合后,C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 A表的示数变大 B . 油滴向下加速运动 C . G中有由b至a的电流 D .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大 5. (2分)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的量程大于的量程,伏特表的量程大于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安培表的偏转角大于安培表的偏转角 B . 安培表的读数小于安培表的读数 C . 伏特表的读数小于伏特表的读数 D . 伏特表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的偏转角 6. (2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中) 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所示,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V,内阻为0.05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5.3 串联和并联 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串联和并联》。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是在同学们学习了第三章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础上对串、并联电路更深一步的学习。并联电路是本学期中最难理解的一块,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路示教板、教材中的插图、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亲自尝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具有较好的直观观察能力的特点,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展示。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通过本节练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3)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求知.积极合作的思想品质. 四. 重难点分析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 (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五.教学方法 教学中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家用电器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与并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 惯.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实际连接操作的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串联和并联及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并联电路,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观察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课件、一组二个小灯泡,两节干电池,三个开头,导线若干(20组)、教师示教板二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定标自学 [师]:同学们,在我县有一个美丽的中心广场,你们去过吗?下面我们就共同的去欣赏它那美丽的夜景。教师用课件展示带有音乐配音的录象。而且最后定格在“万和宾馆”的灯有不亮的那一幕。 [生]:欣赏、倾听,并思考。.

[师] :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我们有信心吗?(学生肯定回答有)VERY GOOD 老师就喜欢你们这样。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就要用到我们今天探究的内容:串联和并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要共同认识串并联电路。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小灯泡是如何连入电路的,那么如果两个小灯泡呢?在课下的时候老师已经布置了任务,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内容是:交流课前研究成果: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电路图的知识,充分利用给出的器材,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导线若干,设计电路图,要使两个灯泡能够同时发光。现在把你们的设计成果拿出来,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二、亲历实验,探究达标 《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同学们首先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汇总到组长那里,各位组长进行分类并互相交流,最后把所有不同的方案拿到老师这里。 [生] :学生开始活动。 [师] :(把学生汇总的结果拿到展台上展示)同学们请看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得出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可以有两处连接方式,像这一类这样的我们叫做串联,另一类那样的我们叫做并联。老师并贴图。那么哪位同学根

连接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说课稿

第14章第3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安阳市第六十四中学张庆华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安阳市第六十四中学的张庆华,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说学情、说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教学过程、说评价七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九年级上期第十四章第三节内容。本节教材是电学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知识,是以后学电流、电压和欧姆定律的框架。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过的电路和电路图及电路元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其内容属于电学部分的基础,它为后面研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特点起到铺垫作用,是电学学习的关键性环节。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会画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大家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2、尝试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会根据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并会连接电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难点:设计并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四、说学情 在前面的2节中学生已知道简单的电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元件符号,在此用这些符号构成简单的电路图是顺理成章的事,并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但缺少真正对电的使用能力和不同电路的判断能力。课堂中构造合理的思维场所,使学生保持中等学习强度,利用学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2011-02-20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讨论交流学会区分串并联电路。 2.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体会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学仪器】

(分组)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灯泡两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师展示一个小灯泡,提问: "你能画出一个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吗?"分成四人学习小组,画出电路图开始连接基本电路。让学生学习基本电路的设计和连接,为后面连接串并联电路做准备。 二、初识串并联(8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师提问,让学生设计电路图:"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 2.展示学生所画的电路图,请学生充分思考,将电路图进行修正。 3.请学生讨论,对所有电路图进行分类。 4.小结:引导学生从"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区分串并联电路。1.以组为单位设计电路,画在白纸上。 2.反思如何正确规范地画出电路图。 3.小组讨论,交流,区分串并联电路。 4.自己总结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的区别。画在白纸上便于展示,而且不需要切换投影,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实际效率。 展示后让学生评价,可充分暴露学生问题,同时又可加深印象。 让学生学会从基本形式上区分串并联电路。 初步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奠基。 三、探究串并联特点(20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九年级物理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课稿 乘前中学刘龙飞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种电荷、电路的组成、以及电路图等知识以后紧接着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它为后边的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以及测量电压等部分打下很好的基础,学好本节的内容也可以说是学好电学的关键,如果不能正确判断串联和并联电路,后边的学习将无法进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探究,它对学生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1)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简介串联、并联电路及其各自的特点,会画它们的电路图;第二部分是连接串联、并联电路,探究开关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作用。 (2)教学重点:认识串、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连电路图。 (3)学习难点:根据要求或根据电路图画出实物图或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连接并联电路,学生感到非常困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B、理解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C、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以及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学法指导: (一)教法 1、教学中主要突出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设计采取观察归纳、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为了突破难点,我准备运用远教资源上的媒体展示以及游戏等方式,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串、并连电路的特点以及串、并联电路的连接。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 4 种机会: 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2、提供操作、尝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验,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同步练习

11.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如图所示,是两只定值电阻R1、R2的I﹣U图象.有关R1、R2的大小,及它们串联或并联后的I﹣U图象所在区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1>R2,并联后在区域Ⅲ B.R1>R2,并联后在区域Ⅲ C.R1<R2,串联后在区域Ⅲ D.R1<R2,串联后在区域Ⅲ 2.如图所示,已知R1=100Ω,右方虚线框内为黑盒,电阻连接不知,今用电压表测得U AC=10 V,U BC=40 V,则A、B间的总电阻为() A. 200 Ω B. 300 Ω C. 450 Ω D. 500 Ω 3.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已知R1=2 kΩ,R2=3 kΩ,现用一个内阻为6 kΩ的电压表并联在R2的两端,电压表的读数为6 V.若把它接在a、b两点间,电压表的读数为() A. 18 V

B. 12 V C. 8 V D. 6 V 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电阻阻值R1=R2=R3,接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A. 1Ⅲ1Ⅲ1 B. 1Ⅲ2Ⅲ2 C. 1Ⅲ4Ⅲ4 D. 2Ⅲ1Ⅲ1 5.已知通过三个并联支路的电流之比I1ⅢI2ⅢI3=1Ⅲ2Ⅲ3,则三个并联支路的电阻之比R1ⅢR2ⅢR3为() A. 6Ⅲ3Ⅲ2 B. 2Ⅲ3Ⅲ6 C. 1Ⅲ2Ⅲ3 D. 2Ⅲ3Ⅲ1 6.电阻R1阻值为6 Ω,与电阻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ⅢI2=2Ⅲ3,则电阻R2的阻值和总电阻的阻值分别是() A. 4 Ω 2.4 Ω B. 4 Ω 3.6 Ω C. 9 Ω 3.6 Ω D. 9 Ω 4.5 Ω 7.如图所示,当a、b端接入100 V电压时,c、d两端为20 V;当c、d两端接入100 V时,a、b两

《串联和并联》教案

串联和并联教案 核心素养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素养。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②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④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二、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学生会画串并联电路并会连接串并联电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2.5V的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优教提示:课前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电灯,老师示范其开关的作用;再播放视频进一步观察教室的电灯及开关的作用。 设问:教室里的电灯是怎样连接的 播放精美的节日小彩灯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设问:这些彩灯又是怎样连接的

引入新课: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二、进行新课 1、串联和并联 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开关、一个电源,当开关闭合时,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简单电路设计) (1)串联 演示一:如图把L1和L2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引导学生连接,并画出电路图。 得出结论:把两只小灯泡依次首尾相连,然后接在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串联的。 (2)并联 演示一:如图把L1和L2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灯发光。引导学生连接,并画出电路图。指出各灯泡所在的支路。 得出结论: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里,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的。 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连接串联电路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串联电路) ①演示三:探究串联电路的结构特点 串联电路的结构特点: A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在电路中。 B电流只有一条回路从电源正极回到负极。 连接技巧:沿着电流流向顺次组装电路元件。 ②演示四:探究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 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和延伸,同时也为进一步电功和电功率及电路深入分析打下基础。位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增强教学效果,我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先科学探究,后理论推导的顺序,是新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的具体体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代替”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验法和理论推导法并举,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同时借助于等效代替的观点分析串联、并联电路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演示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电阻各一个、开关和若干根导线)以备教学使用。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一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操作能力。部分学生会在电学部分感到难学,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也比较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