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6.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6.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6.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6.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6.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

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

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海水中溶有的物质开始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同时不忘记告诫人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如果直接用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本节能用到的已学知道主要有:混合物、检验装置气密性、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时分子的穿透能力增强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过去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很少了。所以,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探究”活动情有独钟,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媒体选择

海水蒸馏的有关实验仪器,图片的多媒体展示,有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网站。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海水中的化学海洋化学资源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学习重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2~3, 交流和总结: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 海水或卤水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二:了解海底矿物。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5, 交流和总结: 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 学习任务三: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 1提出问题:威海著名的旅游圣地刘公岛上每天需用的数千吨淡水都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呢? 2建立假设:蒸馏或其他方法 3搜集证据: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2、加入约5mL海水,加热。 3、取少量冷凝水滴入AgNO3溶液观察。 4获得结论: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蒸馏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反思交流评价: ①为使蒸馏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 ②还有什么淡化海水的方法? 二、诊断评价: 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镁属于() A、矿产资源 B、动力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1.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2.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海洋资源 阅读课本30-3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海水制镁的流程: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 镁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MgCl 2+Ca(OH)2===Mg(OH)2↓+CaCl 2 (2)Mg(OH)2+2HCl===MgCl 2+2H 2O (3)MgCl 2=====通电Mg +Cl 2↑ 2.海底矿物 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1.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 答:①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太低,直接提取成本太高;②直接电解海水得到的是氢气和氧气,不能制取金属镁。所以一般是将镁沉淀成氢氧化镁,再转化为氯化镁,然后电解。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 答: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所以,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3.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哪些资源不可再生?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答: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物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海洋中的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保护海洋资源可以有多种措施: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等。 1.下列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C) A .垃圾填海 B .油轮泄漏 C .海水晒盐 D .生活废水排入海洋 2.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石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C) A .冰 B .干冰 C .甲烷 D .煤和石油 3.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D) A .②④⑤③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整理)初中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学情分析】黄岛的学生尽管在海边生长,但他们对海洋的了解,更多的是看到了大海的壮观、海边景色的优美和餐桌上丰富的海鲜,学生很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去认识海洋,他们知道大庆油田,但很少有人知道从海洋中也可以开发石油,也不知道我们做燃烧实验使用的镁条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对海水淡化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本节课先要设法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个资源宝库,可开发海水中的物质以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等。 2、了解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 5、通过对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离混合物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6、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方案的探究,学生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2、通过观察图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量的方面认识事物。 3、通过学习海水制镁的过程,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如学会权衡利弊选择原料,学会化学上少量物质的富集方法并会利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海洋不仅是壮观和美丽的,它更是一个资源的大宝库。 2、] 3、让学生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海水制镁和海水淡化过程的探究,了解对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体会海洋开发的不易, 树立节能意识。 重点: 1、海洋资源的两个开发:镁的开发和淡水开发。 2、帮助学生树立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难点: 1、对海水提取镁的过程的探究。 2、对海水淡化的方法的探究。 *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图表、实验活动 板书设计: 6-1海洋化学资源 一、化学资源 海水制镁 海水淡化

2013年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2013年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2013年初中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一、任务分析1、课程标准:1、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的辩证关系。认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2、了解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概念。认识饱和溶液的含义,绘制溶解度曲线。3、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4、学习氨碱法的原理和主要流程。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内容本模块很好的体现了重视化学观念的形成,充分重视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于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的观念是本单元的教学主线之一。主要内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纯碱的性质3、学习本单元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的坐标系知识、复分解反应的原理4、学校、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多数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接触到,需要教师比较多的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化解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第二节海水晒盐教学目标: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第三节海水制碱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8.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第二课时)

课题: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通过对海水淡化实验的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2、学会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物理、化学方法。 内容和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海水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生活中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学习起来感觉难度比较小,知道海水是一种混合物,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在上册的教材里面我们学习过了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蒸发、蒸馏和过滤,在这里是蒸馏操作的应用,对于蒸馏的操作,学生不是很熟悉,通过这样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于蒸馏和蒸发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学习建议: 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观察、阅读、看图、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提出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深刻,参与度高,达到的效果更好。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利用海水制取蒸馏水的过程; (2)了解区分海水与蒸馏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在不断变化的情景和问题的引导下,不断运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资讯引证等学习方法,对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演绎等加工的过程中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方法,来增强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重难点: 重点:海水淡化的方法。 难点:海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小试管、带橡皮管的导气管,烧杯,食盐水,火柴,冷凝管等。

观察图片,了解膜法淡化海水的过程,知道对右侧海水成分变化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海水淡化的方法,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对于蒸馏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学生仅仅处在表面的认识,没有通过实验的体会,容易与蒸发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混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能够正确的判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在上册课本里面学生知道了区分硬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可以用蒸发后看固体残留物,或者加入肥皂液识别;而这一节课,学生通过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学会了利用化学方法区分海水(食盐水)与蒸馏水的方法。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习题1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 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溶剂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2、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其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一半。“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请结合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态水 3、嵊泗是个易旱缺水的海岛县,现在依靠海水淡化技术,每天可生产6600吨淡水,解决了缺水问题。该技术(原理如图所示)采用对海水加压,海水中的溶剂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溶质分子很难透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海水中溶质质量增加 B.水分子能透过半透膜 C.浓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解决了缺水问题,就可以不用节水了 5、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 A.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C.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 6、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或相关应用不正确的是( ) A.从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B.根据金属元素在地壳的含量图,判断人类开发和使用金属的年代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材料是否容易被盐酸腐蚀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二、填空题 1、下面是小明同学学习报告的一部分,请你填写其中的空白: (1)金属镁被人们誉为“国防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镁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2,则它的原子核内有________质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个电子。 (2)小明化工厂的生产流程,以海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原料制取生产镁的原料----无水MgCl2。 ①试剂a是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该试剂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试剂后,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应该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学校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流程中的X是“一定条件下,结晶”,在这里应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结晶的方法。

初中化学第6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第6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一、.任务分析 1、课程标准: 1、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的辩证关系。认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 2、了解“晒盐”的过程,认识饱和溶液、结晶概念。认识饱和溶液的含义,绘制溶解度曲线。 3、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方法。 4、学习氨碱法的原理和主要流程。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内容 本模块很好的体现了重视化学观念的形成,充分重视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对于资源进行科学开发的观念是本单元的教学主线之一。 主要内容: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纯碱的性质 3、学习本单元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基本的坐标系知识、复分解反应的原理 4、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多数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接触到,需要教师比较多的联系实际生活的例子。化解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 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 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海水“晒盐”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知道 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第三节海水制碱 教学目标: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第二节海水“晒盐”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了解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3.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树立元素守恒观 四、策略方法(具体)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海洋化学资源》教案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 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 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教材难点: 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重难点突破: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应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讲述相结合 教具: 多媒体、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海洋化学资源》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图示、列表等方式认识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学会蒸馏法分离物质,认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然后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合完整性,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学情分析: 海洋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就仅限于出产的鱼类、食盐等,并不深入。因此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加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学习建议: 1.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氛围。 2.从“应用—认识—再应用”的理念出发,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把化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合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3.本节课出现了很多饼形图、框图,要引领学生去发掘、提取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加工、整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体系。

第8单元 第1节 海洋化学资源--2020年春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时练习

第八单元第1节海洋化学资源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为了区分海水和淡水,可以加入下列那种试剂() A.紫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酚酞试液 2.目前我国已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 ) A.钾、钠、镁 B.镁、溴、碘 C.氮、磷、钾 D.钙、溴、碘 3.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铝土矿炼铝 B.天然气燃烧 C.木材制桌椅 D.海水提取镁 4.下列关于海水提取镁盐来制取镁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蒸发海水得到氯化镁 B.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 C.电解氯化镁溶液 D.利用钠将氯化镁中的镁置换出来 5.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减少海洋污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 A.垃圾填海 B.油轮泄漏 C.海水“晒盐” D.生活污水排入海洋 6.近年来,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又巨大的可燃冰带,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下甲烷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晶体。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 B.它的化学式可写为H2O C.他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需要再研究新的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能源问题 7.关于多金属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金属结核是锰的合金 B.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 C.锰结核中只有一种金属 D.全世界多金属结核含量微乎其微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海底的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含有常规的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还含有新发现的新型矿产资源――______,又称为______,还被科学家誉为______、______;还有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______,又称为______。 9.如图表示的是海水中溶解的盐分中各种离子的质量分数。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化学资源》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海洋化学资源》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图示、列表等方式认识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认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环境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学会蒸馏法分离物质,认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树立资源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然后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合完整性,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学情分析: 海洋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就仅限于出产的鱼类、食盐等,并不深入。因此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加强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学习建议: 1.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氛围。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6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1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 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 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海水中溶有的物质开始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同时不忘记告诫人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如果直接用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本节能用到的已学知道主要有:混合物、检验装置气密性、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时分子的穿透能力增强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过去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很少了。所以,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探究”活动情有独钟,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媒体选择 海水蒸馏的有关实验仪器,图片的多媒体展示,有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网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1、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给 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 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 苦又咸吗?你想知道 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 些有用的物质吗? 出示导读思考题一: 1、海水中溶有哪些物质 ?你对“海水中的化学 资源”图是怎样认识 的? 2、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回答问题,各抒已见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b017593785.html,数理化网] 阅读课文及图片,回答问题(海水中含有很多种 化学元素,其中Cl、Na、Mg、Ca较多) 看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原理:海水或卤水 ? ?→ ?石灰乳氢氧化镁??→ ?盐酸 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培养阅读及识图 归纳能力

海洋化学资源的教案

1、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掌握海水提取镁的方法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常用的方法 4、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意识。 【重点】海水提取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 【难点】海水淡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相信在做的每一位同学都领略过大海的壮观和美丽,并且知道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物质吗?今天我们就从资源的角度来了解海洋。 二、感知目标,结合预习形成自己的目标 三、自学问题:(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疑惑,练习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你了解海洋吗?试着说出你知道的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的污染,若给你足够的权利,你怎样治理? 2、海水中原本就有氯化镁,为什么还要加石灰乳及盐酸制氯化镁?你是怎样理解这个问题的? 3、你认为可燃冰与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好处? 4、你能想出几种海水淡化的方法?最常用的又是哪种方法? 四、交流 五、预设问题 1、什么“可燃冰”被称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①开采可燃冰非常困难;②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一旦甲烷大量泄露,后果不堪设想。)----------提高环保意识。 1、在海边有一个化工厂,想利用海边大量的贝壳和海水作原料,制取氯化镁和金属镁,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一)知识链接: 1、你见过大海吗?海洋中有那些资源,人类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海水中溶解了那些物质?怎样从海水中提取这些物质? 2、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6.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单元6.1海洋化学资源教案鲁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 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 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海水中溶有的物质开始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同时不忘记告诫人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如果直接用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 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本节能用到的已学知道主要有:混合物、检验装置气密性、氢氧化钙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时分子的穿透能力增强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过去可能不会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头脑中储存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物,可以得到食盐等,知道从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的人就很少了。所以,他们一般不会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的淡化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大海的美好情感,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深刻体会化学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重要价值。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探究”活动情有独钟,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参与决策的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媒体选择 海水蒸馏的有关实验仪器,图片的多媒体展示,有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信息网站。 教学过程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按照认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保护海洋资源来进行授课的。学生过去没有从资源的角度认识海洋,在他们的头脑中存储的关于海洋的信息更多的是海洋的壮观和美丽,从海水中可以获取海洋生物,可以获取食盐等,对于知道海洋中可以开发石油、可燃冰及其它矿产资源的却很少,更不用说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角度去思考海洋问题,更不会想到海水淡化和海水提镁就是用化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因此一开始通过一个简短的动态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大海中我们所熟悉的物质属于哪一类,而且还有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要提取宝库中的物质以造福人类,就必须学好化学。在此基础上,先学习了海底矿物质可燃冰,了解了多金属结核;接着学习海水提镁,掌握原理和流程,认识富集的方法是化学上常用的;再学习海水淡化、认识海水淡化的化学原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研究用化学方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感观一些震撼人心的图片并结合我们龙口大海的实际情况,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了以自主合作学习、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能力。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既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些终生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掌握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方法。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探究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蒸馏法淡化海水的方法,突出了实验探究在知识生成中的重要作用。 (2)参与性。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会通过现象对某些问题做出科学的判断,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为实验考核打下了基础。 (3)读图识表能力的培养。本节内容关于海水中存在的元素、各元素的含量、海洋资源分布、海底矿物得等等,都是以图表的形式给予的。而读图识表是学生应具备的处理信息能力之一。学生应用所学的读图识表的方法,能发现图表中隐含的信息和规律性,能学以致用。 (4)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学生对本节课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和环境问题,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以下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这次的课堂教学,我认识到要上好一堂

鲁教版化学 8.1海洋化学资源 教案设计

课题: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二次备课【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资源;能说出海洋包括哪些资源。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结晶法、膜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复习引入】 1.物质分为物和物,物分为单质和物 2.溶液是物,具有性和性 【自主合作探究】 1.学习任务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 30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海水中最多的物质是, 最多的元素是,最多的酸根离子是。 (2)、海洋中的离子含量前四位的是、、、。 2.学习任务二:海水制镁 (1)、海洋资源包括资源、资源、资源、资源等。 (2)、海水制镁 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 以海水为原料生产单质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⑴(是反应,填 基本反应类型,下同) ⑵(是反应) ⑶。(是反应) )为原料也能制取金属镁,但是 *以海水和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 3 要先用贝壳制取熟石灰,相关化学方程式是: ⑴(煅烧石灰石) ⑵(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3.学习任务三:海底矿物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31-32,解决以下问题: (1、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 (2、“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 (3、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 (4、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里主要含有哪些元素?属于什么物? )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试写出甲烷( CH 4 4.学习任务四:探究海水淡化的方法。 (1)提出问题:威海著名的旅游圣地刘公岛上每天需用的数千吨淡 水都是利用海水淡化得到的,用什么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呢? (2)建立假设:蒸馏或其他方法 (3)搜集证据: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 2、加入约5mL海水,加热。 3、取少量冷凝水滴入AgNO 溶液观察。 3 (4)获得结论:蒸馏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 的是蒸馏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

海洋化学资源 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海水中溶有的物质开始深入到海底蕴藏的矿物资源,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同时不忘记告诫人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人类共同拥有的海洋资源,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关于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对于海水提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很低,人们想要得到它,就要设法使之富集。如果直接用海水为原料,则将其中的氯化镁转化为沉淀的过程就是为了使镁元素富集;如果以卤水为原料,则在海水晒盐阶段就经过了一次富集,转化为沉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富集,还能够除去其中的氯化钠等杂质。关于海水的淡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淡化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中渗透节水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海底矿物,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通过海水制镁和淡化海水的过程探究,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海水提镁的原理与生产流程,了解富集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4.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5.通过观看资料和图片,了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和利用的方法及价值。 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 【教学难点】 海水制镁及“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 ◆课前准备 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小烧杯、胶头滴管和食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学案 (新版)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学案 (新版) 鲁教版 1.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2.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海洋资源 阅读课本30-32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海水制镁的流程:海水或卤水――→石灰乳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通电镁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MgCl 2+Ca(OH)2===Mg(OH)2↓+CaCl 2 (2)Mg(OH)2+2HCl===MgCl 2+2H 2O (3)MgCl 2=====通电Mg +Cl 2↑ 2.海底矿物 常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金属矿物:多金属结核——锰结核。 1.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 答:①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太低,直接提取成本太高;②直接电解海水得到的是氢气和氧气,不能制取金属镁。所以一般是将镁沉淀成氢氧化镁,再转化为氯化镁,然后电解。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 答: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同等条件下的煤或石油产生的热量多得多,而且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所以,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 3.海洋资源包括哪些?海洋中哪些资源不可再生?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答: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物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海洋中的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保护海洋资源可以有多种措施:海洋环境立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提高消除污染的技术水平等等。 1.下列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C) A.垃圾填海 B.油轮泄漏 C.海水晒盐 D.生活废水排入海洋 2.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石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C) A.冰 B.干冰 C.甲烷 D.煤和石油 3.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 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D)

《海洋化学资源》word 公开课获奖教案 (1)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 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1、海水提镁和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 2、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知道富集的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集体智慧(以知识体系为主)个性设计教学后记 创设问题情境: 1、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你想知 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吗? 学生自学交流: 1、海水中溶有哪些物质?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 的? 2、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其工艺流程是什么?涉及到哪些重要 的化学反应? 阅读课文及图片,回答问题(海水中含有很多种化学元素,其中Cl、Na、Mg、Ca较多) 看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原理:海水或卤水 ? ?→ ?石灰乳氢氧化镁? ?→ ?盐酸氯化镁? ?→ ?通电镁 化学方程式: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 通电 Mg+ Cl2↑ 组织讨论: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来制取金属镁呢? 学生自学讨论:学生交流、对 大海的认识 看图认识海 水中最多的 物质、最多的 金属离子、非 金属离子 认识海水制 镁工业流程、 及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 富集的方法 是化学上常 用的 经过本节课 学习,学生 能够认识海 洋资源,对 海水制镁工 业流程有认 识,课堂效 果还不错。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海洋化学资源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课标中“化学与社会发展”一级主题下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这个二级主题。课标要求: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我把此目标分解成两部分: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了解海底矿物,从而认识到海洋中蕴藏着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海水制镁、多种方法淡化海水、开采可燃冰等内容,让学生认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海水中的物质和海底矿物,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通过海水制镁和淡化海水的过程探究,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海水提镁的原理与生产流程,了解富集法在化学上的应用。 4.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5.通过观看资料和图片,了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强化环保意识,培养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海水提镁的流程以及海水淡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蒸馏法淡化海水;用蒸馏法分离物质。 ◆课前准备 酒精灯、试管、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小烧杯、胶头滴管和食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 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吗?【引入】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 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提问】大家从“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利用海水我们可以制备哪些物质,试着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回答】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3.5%,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最多的是金属离子钠离子,其次是镁离子,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氯离子,其次是硫酸根离子。 2.海水中,大量的离子,可组成很多物质,可能的化学式为:NaCl 、K 2SO 4、CaCl 2、 MgC12 等。 学生活动2 探究海水制镁 【讲述】海水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金属是——镁,(图片:生活中的镁)镁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但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建筑、医药、化肥、家居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且在国防工业中更是大显身手,常有“国防元素”之称。 【提问】既然镁有那么多的用途,那么我们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镁? 【合作探究】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说明理由。 提示: 1.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成金属镁 2.含镁化合物的溶解性 多种方案交流,找到合理的海水制镁的方案,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MgCl 2 Ca OH 2 Mg OH 2 CaCl 2 Mg OH 2 2HCl MgCl 2 2H 2O MgCl 通电 Cl 2 (根据所给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到海水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利用OH - 只能与镁离子产生沉淀,从而获得氢氧化镁,再转化成氯化镁,从而找到海水制镁的方法) 【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