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作者:李益荣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对具体事物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认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它揭示了事物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外在联系;二是对同类事物的一般抽象性认识。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揭示其表面现象中隐含着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是理性认识的一般阶段;三是对同种事物的高度抽象思维。这种高度抽象思维是在一般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般理性认识的深化、概括和总结,它是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联系,是一种整体性认识和思维,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首先是对具体人,如对张三的认识;其次按不同标准,如性别、年龄、职业等将张三归类,从而获得对同类人的抽象认识;最后形成对人的总体的、概括的、本质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经过数千年有文字的历史积累,华夏文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相对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和几千年的文化积久,为文

化繁荣提供了基础。周天子“礼崩乐坏”的现实和诸侯纷争、割据一方,而又渴望统一的局面,为思想活跃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于是,诸子百家,先后问世。他们在五霸七雄合纵、连横的激烈对抗中宣扬着各自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在互相启发和激烈争辩中丰富、完善、构建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王国。一分为三的和谐思维方式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中出现的。

(一)孔子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价值观

最早用一分为三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是孔子。孔子在评价舜时说:“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朱熹解释曰:“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意思是“两端”是指众人不同意见的两个极端。事物都存在两个极端,如大与小、厚与薄等等。既考虑到两种极端的意见,又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正是舜的高明之处。这里的“中”是正确的意思,这个正确决策来源于吸取“两端”中的合理部分,经过分析、综合、完善,从而形成既不同于任何一端,又切合实际的“中”。可见,“中”与“两端”是正确与错误的对立,而“中”又不是“两端”的叠加,也不是“两端”的居中。“中”与“两端”在复杂事物的一条“长线”中形成有代表性的“三点”,其中的两点,即“两端”,

都是片面的、绝对的、脱离了客观实际的,因而也是错误的。但是,从认识事物的角度来说,“两端”的存在又是客观的,所谓“凡物皆有两端”,同时也是必要的,因为“两端”中也包含着合理的因素,是“中”的来源之一,而且“两端”的存在为“中”设立了座标,是“中”的参照物和反面教材。在复杂事物的“长线”中,当然并不仅仅存在这三个点,但是,这三个点最有代表性,其余的各点都可以大致归入这三点之中,因而也就没有再列出的必要性。而且,从极端错误和正确的角度出发,也只能有这三个点。也就是说,只能是一分为三。

孔子对一分为三的另一种表述是“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如果说“执两用中”是从“两端”寻求“中”,那么,“过犹不及”则是从“中”的角度去评价“两端”。“不及”,也就是达不到“中”,这固然不好,但是“过”,也就是超过了“中”,那也不行。从价值观上看,两者的性质是一样的。“过犹不及”和“执两用中”是正反两个命题从不同角度论证一分为三。指出“过”与“不及”两种错误,也就意味着必然存在正确的“中”,因此,其本质含义也是一分为三。然而,“过犹不及”除了表示一分为三外,还包含着更深的哲学理论,这就是过高的、过快的等等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过高、过快与过低、过慢一样是错误的、坏的。这一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与质量的关系尤其重要。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世界上少有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但是,由此而带来的负面效益也非常明显,贫富悬殊、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严峻的事实不断告诫我们,社会发展并不单纯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不单纯是GDP提高。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并不是GDP增长越快便越好。如果忽视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忽视了社会和谐,那么,单纯GDP发展过快对社会造成的后果可能与GDP增加过慢造成的危害是一样的。

一分为三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价值观。怎样认识事物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认识的来源是从怀疑自己的知识开始的自我认识。他常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的方法就是要通过争辩来发现真理。争辩至今仍然是希腊人的特点。苏格拉底和孔子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在那个古老的年代,东方的圣人与西方的贤哲不约而同地都在探索发现真理的途径。如果说,苏格拉底认识的方法是争辩,那么,孔子认识的方法便是一分为三。《论语•子罕》记载,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朱熹解释曰:“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意思是我追索问题的起始终了、本末情况、前因后果、精深粗略,于是得出正确的结论,尽量地告诉他。任何问题的出现

都不是单纯的、孤立的,人们之所以对问题不明了,往往是缺乏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缺乏对问题前因后果的了解。如果对问题的“两端”搞清楚了,那么,问题的实质情况也就明确了,这就是一分为三认识问题的方法。孔子对待认识问题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也是一分为三的态度,即“知之——不知之——知之”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与黑格尔的“肯定——否定——肯定”的辩证思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孔子比黑格尔要早两千多年。

孔子评价事物往往采用一分为三的价值分类法。例如对人的分类,他常常按不同的标准或者从不同的角度把人分为三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这是从智力和知识程度的角度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是以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善与不善为标准,将人分为善、中、不善三类。按照朱熹的理解,其他两人都是我的老师,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必须指出的是,孔子将人分为上、中、下的“中”与“执两用中”的“中”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前一

个“中”包括中等的意思,而后一个“中”是正确、最好、适宜的意思。也就是说“执两用中”的“中”是“极”的意思。正如孔子所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雍也》)朱熹解释:“至,极也。”“极”的本意是屋脊的正梁,引申为最高点、顶端,表示最好的、最高程度。中庸是君子追求的目标和处世的原则,所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孔子对人分类最为常见的是君子、小人之分。这种分类表面看是一分为二,其实质仍是一分为三。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处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中等人。君子与小人是两个极端,如同“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中的“上”与“下”,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君子是楷模,小人是反面教员。因此,其分类方法的实质仍然是一分为三。

据杨伯峻统计,“三”在《论语》中出现了56次,是数词中使用最多的词,远远高于居第二位的“一”使用31次的频率,这当然与孔子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分不开。不过,“三”在《论语》中常常用来表示“多”的意思,如“吾日三省吾身”、“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其心三月不违仁”、“三嗅而作”、“南容三复白圭”、“君子道者三”、“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等等。这表明,在一分为三中也包含着一分为多的含义。

(二)《周易》与三分

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早在《周易》中已经初显端倪。《周易》大约成书于西周末年,孔子曾经对《周易》进行过编校整理。《周易•说卦传》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意思是以前圣人在写作《周易》的时候,要把《周易》写得顺应着自然规律。建立天之规律的是阴和阳,建立地之规律的是柔和刚,建立人之规律的是仁和义。每一卦包括天地人,而且是两次,因此《周易》要六画才成为一卦。这是作者对《周易》成书指导思想的一段论述。《周易》要探求宇宙规律,必须对万物进行分类,其分类的方式便是一分为三,也就是分为天地人三类。《周易》每一卦都分上下卦,每个上卦或下卦都是由三爻组成,上面一爻象征天,中间一爻象征人,下面一爻象征地,上下卦合起来两次包括了天地人,因此六画而成卦。同时,《周易》对天地人各自的规律又进行探求,分别分为“阴与阳”、“柔与刚”、“仁与义”。这看起来是一分为二,其实蕴含着一分为三。因为,《周易》通篇是在讲事物的发展变化,正如《周易•系辞》所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意思是《周易》作为一种书来说不可以远离身边,它所体现的道理在于经常变动,它的爻运动不停,周遍流转于六个空

着的爻位。爻的变化或者在上卦,或者在下卦,没有固定格式,或者阳爻变阴爻或者阴爻变阳爻,不可以设下固定法则,只是趋向于变罢了。其实,“易”的本义就是“变”,所谓“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即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生成、发展、创新,而“易”就是这种变化的规律。既然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认识事物也必须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去认识。于是,天地人内部各自包含着的两个方面,从变化发展的角度看,就不再是一分为二了。假定这两个方面分别用A和B来表示,那么,在“刚柔相易”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亦A亦B,或者说是非A非B的第三种情况,因此,这种看似一分为二的情况,其实质是一分为三,而且,这种在变化中出现的“第三者”往往代表着事物运动发展的方向,比原有的双方更具有价值。《周易•系辞》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也是这个道理。

《周易》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也体现在其对爻位的评价中。例如:《周易•观》“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意思是伟大的观卦在上面,它的性质是顺而又顺,六二和九五都以居中得正观察天下。又《周易•履》“刚中正,履帝位而不咎,光明也。”意思是阳爻居上乾中间的阳位,是阳刚之爻得中得正,这是登上帝王的位置而没有坏处,前途是光明的。又《周易•需》“‘需,有孚、光

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意思是“等待、有信用、大为顺利,合于正道而吉利”,就是说上坎的“九”居于“五”这个“天位”既得正,又得中,可以无往而不胜。可见,《周易》对爻位评价的标准为是否符合“中正”原则。《周易》认为每一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相反相成的阴阳两个方面,阳性刚健,阴性柔顺,阴阳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最好的状况是刚柔兼胜并能保持相对平衡,这种状况便称之为“中正”、“中道”、“正中”、“中行”等。“中”在这里的基本意思是中间、居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与“中正”相对应的还有“刚中”和“柔中”。可见,在《周易》的“中正”思想中已经具有了一分为三思维方式的雏形。但是,“中正”与“刚中”、“柔中”都是属于“吉”卦的范围,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吉”的程度不同。真正意义上与“中正”相对应的是“得正”与“失正”,《周易》把一个卦的六个爻分成阳位和阴位,初、三、五是阳位,二、四、六是阴位。阳爻居于阳位,阴爻居于阴位,是得位而吉,称之谓“得正”;阳爻居于阴位,阴爻居于阳位是失位而凶,称之谓“失正”,而“中正”则是既得正又得中,因而是最吉利、最好的。这种思维方式与孔子“执两用中”的思想极其相似。

(三)其他思想家对一分为三的阐述

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普遍存在。

老子在阐述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在宇宙诞生之初,“道”首先产生了原始混沌之气“一”,“一”又产生了阴气和阳气“二”,阴气和阳气的结合运动便是“三”。从“道生一”到“二生三”是宇宙创生一分为三的过程,宇宙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完成了初创阶段,或者说原创阶段,于是,“三生万物”便是顺理成章的。《道德经》中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把宇宙万物一分为三归类为天、地、人,其中,天地能长久,人中的圣人也能长久,因此,人要想像天地那样不朽,就要像圣人那样以天地为榜样“后其身”、“外其身”、“无其私”。老子这段富有哲理的语言中蕴含着大公无私的优秀思想。

天、地、人一分为三的思想在荀子的《天论》中表述的更为明确:“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叁。舍其所以叁,而愿其所叁,则惑矣!”“叁”是数字“三”的大写。庞朴认为:“所谓的‘能叁’是说天地人所具有的、足以使三者叁合为一的能力,即天的时能、地的财能、人的治能”。可见,“能叁”也包含着天地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一分为三或者说合三为一局面,和谐共处的思想。荀子这段话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天有春夏秋冬四

时的变化,地有蕴藏、生长着的财富,人有管理事物的正确办法,这就叫做人能与天地相配合。如果人放弃了自己与天地相配合的本分,却按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和天地相争,那真是糊涂!看看当今之世环境恶化的现状,再想想荀子两千多年前的忠告,我们更加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敬仰之情。

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似乎专门研究思维方式的学派,这就是以公孙龙和惠施为代表的名辩家。公孙龙学说的特点是讲“离坚白”,惠施学说的特点是“合同异”,他们都是从概念出发分析事物一分为三与合三为一的属性。公孙龙最为著名的论题是“白马非马”。《公孙龙•白马论》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论述:“白马非马,可乎?”“可,”“何哉?”“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形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意思是“马”这个概念是用来称呼马的形体的,而“白”这个概念则是用来称呼马的颜色的。显然,用于称呼马的颜色和形体结合的概念(“白马”)是不等于只称呼马的形体的概念(“马”)的,所以说,白马异于马。公孙龙的这段论述中涉及到三个主要的概念,即反映和规定个性特征的“白”、反映和规定普遍性特征的“马”,以及反映和规定特殊性特征的“白马”。可见,一分为三的方法可以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开始论述,从任何一个命题开始,如树叶是绿的、张三是人、哈巴狗是狗等等,在这里面就已经包含了一分为三。“当我们向别人介绍说:此人

是张三,或这位叫张三时,事实上是在说:个别性(此)十普遍性(人)=特殊性(张三);张三于是就函三为一了。当然,你不介绍他,他也函三为一,因为他本来便是函三的一,他是一位有个性的人。”

名辩家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惠施。惠施博学多才,曾经任过魏国的相。《庄子•天下篇》记载“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但是,惠施的著作全部散失,他的一些言行散见于《庄子》、《荀子》等书中。惠施有一个著名的命题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篇》)意思是极大而没有外围的,叫做“大一”;极小而没有内核的,叫做“小一”。其实,在现实世界中,除“至大”和“至小”外,大量存在着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万物。这层意思惠施虽然没有讲明,但是已经明显地包含于命题之中。可见惠施对事物的分析方法也是一分为三。

由于先秦诸子,特别是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他们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历代的思想家。其中,论述一分为三比较著名的是宋代的思想家们。周敦颐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这是从“动”与“静”的角度来阐述一分为三产生万物的过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同时又存在相对静止状态,是运动与静止的结合体,这便是一分为三。水火

木金土万物便是在这种一分为三的发展中产生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古希腊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在不停地流动,当你再次踏入这条河流时,它已经不是你曾经踏入的那条河。运动着的物体,包括河流,每时每刻都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相结合的第三种状态。这种状态比运动或静止更准确、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的客观状况,因为,事物本来就是一分为三的。

宋代思想家张载、方以智对一分为三都有精辟的论述。张载专门有一篇文章论述一分为三,提出了“天所以叁”的原理。这个“叁”就是“三”的大写。张载在《正蒙叁两篇》中说:“天所以叁,一太极、两仪而象之,性也。”意思是大自然的本性是一分为三的,这点可以从太极和两仪的关系证明。张载认为事物的本源是气,即太极或者称之为太虚之天。太虚之天“包载万物在内”,“大而无外”,但由于“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而这个性乃是“气之总”,是“合两”的,也就是说太虚之天的性是包涵内在对立的统一物,所以说天之所以为叁,是把太极和两仪合而为一的性质的表现。方以智对一分为三讲得更为明确:“三即一,一即三,非三非一,恒三恒一。”(《东西均•三征》)意思是事物可以理解为仿佛由三部分组成的统一体,合则为一,分则为三,三就是一,一就是三,既不是固定不变的三,也不是固定不

变的一,既是三又是一,这些都是对事物认识方法的变化。由于受传统一分为三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历来在数字上颇重“三”字,法律有“约法三章”、官制称“三公”、乡亭长制曰“三老”、京师之地叫“三辅”、文人喜爱的植物有“岁寒三友”和“园林三宝”、左丘明提出人生“三不朽”、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董遇认为利用时间要抓“三余”、《文心雕龙》提出作文应“先标三准”、《公羊春秋》认为上古有“三世”等等,可为不胜枚举、不计其数。

值得注意的是,与孔子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类似的哲学观点。亚里士多德说“在一切连续的和可分的东西中,既可取其多,也可取其少,还可取其相等。这一些既可是对事物自身,也可以相对于我们。而相等就是过多和过少的中间

••••••所以,一切懂科学的人都在避免过多和过少,而寻求中间和选取中间,当然不是事物的中间,而是对我们而言的中间。如若一切科学工作都是这样来完成的,那么它们就必须瞄准中间,并把它当做衡量其成果的标准。从而人们对于优秀成果的评论,习惯说增一分则过长,减一分则太短,这就是说过度和不及都是对优美的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它。”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论述与孔子的中庸思想何其相似。东西方文明早在古老的时代就不约而同地显示出共同的智慧。

论述性文本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性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国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要素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为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辩证论治,亦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体-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 一、单选题 1. (5分)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稼轩词》作者是()。 ? A. 燮 ? B. 欧阳修 ? C. 辛弃疾 ? D. 陆游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1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2. (5分) 表现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的古代十大名曲之一指()。 ? A. 《高山流水》 ? B. 《春江花月夜》 ? C. 《梅花三弄》 ? D. 《二泉映月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1.1 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3.

(5分) 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的外来是()。 ? A. 基督教 ? B. 佛教 ? C. 伊斯兰教 ? D. 萨满教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2 佛教及其中国化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4. (5分) 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系统是()。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基督教 ? D. 禅宗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8.3 道教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5. (5分) 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古代是()。

? A. 人神合一 ? B. 天人相争 ? C. 人本主义 ? D. 天人合一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13.2 突出的人文精神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6. (5分) 先法家重势派代表人物是()。 ? A. 慎道 ? B. 非 ? C. 商鞅 ? D. 管仲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7.1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7. (5分) 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 ? A. 孟子 ? B. 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4月2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终都没有矫正到位。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 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中华传统文化简介--资料

中华传统文化简介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自然养生、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 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2.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 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华诗词 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可归类于传统文学) 中国戏剧 京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1]、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 中国建筑 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故宫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作业3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3-11 11:45:27 一、单选题 1. (5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是()。 ? A. 儒道互补 ? B. 儒法互补 ? C. 儒墨互补 ? D. 法墨互补 得分:5 知识点:5.3 儒道互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2. (5分) 中国绘画史上提出创作和鉴赏的金科玉律即“六法”的人是()。 ? A. 王羲之

? B. 陆探微 ? C. 谢赫 ? D. 张僧繇 得分:5 知识点:10.1 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与成就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3. (5分) 先秦法家重法派代表人物是()。 ? A. 管仲 ? B. 子产 ? C. 商鞅 ? D. 吴起 得分:5 知识点:7.1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4. (5分) 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指()。 ? A. 《黄帝内经》 ? B. 《神农本草》 ? C. 《伤寒杂病论》 ? D. 《本草纲目》 得分:5 知识点:11.1 中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 汉语七大方言中使用最多的方言是()。? A. 湘语 ? B. 北语 ? C. 吴语 ? D. 粤语 得分:5

知识点:3.3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6. (5分) 中国人饮食方式()。 ? A. 聚餐制 ? B. 分餐制 ? C. 自助式 ? D. 个体式 得分:5 知识点:12.3 饮食民俗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7. (5分) 揭露科举制度弊端和异化最为出色的古代长篇小说是()。? A. 《水浒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人有哪些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现代人有哪些影响 一、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利弊分析。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是一种相对定型化的思维活动样式,结构和过程。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民族各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不同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的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我们从整体上很难分辨其孰优孰劣,只能从它们各自的利弊来分析。 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及利弊 (1)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具有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一切价值的出发点与源泉,以人为尺度与标准去疏解、衡量一切价值的精神。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方式奠定了家族本位、人伦本位的文化基调,因而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就表现为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即以人为万物之本,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去考察万物,于是在认知方式上必然把一切“人化”,由人的价值体悟物的价值,以人的规律来取代物的规律,因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它表现在价值判断上,就是以善代真,以情代理。这种思维特征的优势是注重对人类自身的求索,推动社会伦理道德,社会治理,人文学科等方面的发展,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沟通与融合,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弊端是忽视对外界的探索,思维易于走向封闭化,即将主体自身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对象乃至目的,在某种程序上抹杀了对象的客观性,具有泛情感化的倾向,因而不具备很强的发展后力,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科学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伍的重要文化原因之一。 (2)注重整体统一。这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以求得天、地、人、物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而不太注重事物的内部结构。这种思维方式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事为有机整体,使人能下化万物,上参天地,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制天命而用之,这就能使人们从整体上,全局上把握客体。这一独特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1997年第2期汉字文化 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郭优良 提要:本文以汉字文化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认为:(1)整体性思维决定了汉字的造字法,而造字法反映了汉族人整体 思维的发展阶段。(2)直观思维使汉字字形带有明显的形象感性色彩,这种字形又强 化了汉民族的直观思维习惯。(3)意象思维促成了汉字字义的抽象化,而一些表抽象 概念的汉字的探源,则揭示出意象思维的奥秘。(4)经学思维有尊崇汉字、维护汉字 的倾向,而汉字体制的长期传承证明了它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汉字文化学认为,汉字不仅仅是汉民族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特别是古汉字丰富地表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民俗风尚、宗教迷信、伦理道德等,而且还以缩影的方式展示出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特征。汉字与传统思维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汉字的长期使用对中国传统思维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汉字作为沟通人际关系的媒介,其形意融合的特征,使得人们习惯于以形求义,愿意从字形上直接把握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这种认知方式的长期刺激,势必会把人们导向直观把握的思维模式中。另一方面,传统思维也影响到汉字系统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的先人当初为什么创造了表意体制文字而不是其他体制的文字?汉字为何千百年来体制不变经久不衰?这些问题除了文字学本身的因素外,显然还受到中国传统思维的决定和制约。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汉字,建立更加科学的汉字学,本文试从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些探讨。 一、整体思维和汉字的造字方法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最根本的特征。所谓整体思维,是指倾向于对认知客体作综合概括的把握。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汉字的造字方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唐兰先生在《古 “象意”、 “形声”三书说,这三种造字类型实际上代表了汉族人整文字学导论》中提出过“象形”、 体思维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象形字阶段,其思维方式主要是“观物取象”,但观物取象决非一味地机械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综合概括了。从文字图画到象形字的产生,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图形的净化,即概括性的象征取代了图画式的描绘,简洁的线条取代了投影式的块面结构。图形净化使观物取象成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模拟,比如“牛”“羊”二字,不再是面目俱全的“写真”,而是变成以纯粹的线条“画成其物”了。象形字的产生是人类思维进化的重要成果,也是真正文字出现的一个标志。 在象意字阶段,其思维方式主要是“综合取象”以获得对抽象事物表达的能力。抽象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张倩20126298 环境工程一班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便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中国古人通过将中原地区华的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类型观;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以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进一步突出本土文化重伦常礼教的类型特征。近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类型。如严复,李大钊等人就把中国文化归结为“农业—宗法型”;梁漱溟则将中国、印度、西方分别为文化三类型。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文化分类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演变、丰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土壤里完成的,中国因地域广阔、复杂,自古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即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较强。 第二种意见是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孕育诞生在农业宗法社会的母体之中。大约在氏族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其后,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对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生活的稳定与安宁,缺乏冒险精神。中国封建统治者视农业为立国之本,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困辱游业”,甚至认为“务末”则丧国。 第三种意见则是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格局,而发展期则是儒、法、道、佛并行,其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由于这样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的诸多因素,规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社会共同的思维定式,使中国文化定位论理政治类型,中国古代论理道德、政治、法律,特别是论理道德纲常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论理纲常提高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加以论证的特点。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制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观念文化与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与不同时期垄断生产资料从而垄断精神生产的阶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按社会形态、阶级属性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而且,为使这种分类不仅表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表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还可以在分类的标准上加些内容。如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家国一体的宗法特征,可成为宗法奴隶制文化。 上述分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特点及这些特点的内在联系划分的。由于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但他们分别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特点,都有一定的理由。 (2)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化、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作用至今,实在得益于伦理――政治这一文化类型的粘合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谈家乡文化—豫剧 摘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而豫剧则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字:中原文化、豫剧、艺术、河南梆子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原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中原文化内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史前文化、圣贤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8种文化。总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中原文化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中原文化特点鲜明、作用独特 中原文化具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根源性,二是原创性,三是包容性,四是开放性,五是基础性。中原文化的显著特性,决定了中原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河南人,从小就被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包围,使我深深的迷上了这魅力无穷的中原文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我姥姥是一个戏迷,所以豫剧在我心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中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豫剧 豫剧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为榜眼),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鼎盛时期,除河南外,全国包括京、津、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辽、吉、黑以及贵州、青海、西藏、新疆、台湾等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豫剧(院)团分布,豫剧团更是不计其数。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近400年的历史。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后吸收北曲、弦索、罗卷戏、昆曲、秦腔等其它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豫剧诞生在七朝古都,东京汴梁城开封。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 当一个地方或民族的思维方式经过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地方或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便形成了。西方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殖民征服,特别是1840年开始的中国的殖民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中华文明之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西方文化。西方人的服饰、饮食、习俗无一样同于中华,中西文化的分裂,不同文化的异质逐渐成为了一种公认。东西方在哲学思想源流上各自有不同的来源。东方体系(特别是中国)深受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历史悠久丰富,较注重情感的变化,因此东方诸民族观察事物有时是凭直觉、非理性、综合的,他们注重情感诉求。相对而言,西方的逻辑学承袭自苏格拉底以来的“三段论法”,因此西方的思维方式倾向理性主义、善用逻辑、推理的思考,他们习惯有系统、有秩序地掌握事物的性质。因此,东方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精神的、感性的、内向的、综合的、主观的;而西方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物质的、理性的、外向的、分析的、客观的。 西方是分析式思维的传统,中国是直觉思维的传统。什么是分析思维呢?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不同情况来事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为进行研究。用三断论的方法。讲求大前提小前提,还有前项后项等。论证时还要不犯逻辑错误。什么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就是采取一种直觉的方式,多从整体上来待事物,停留在描述的层面。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在实践理论方面,直觉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思维方式。而直觉是经验的产物,但不一定是逻辑的结果。而西方呢?对于规律的总结,理论之于实践,是西方惯有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差异性,使中国人极具创造力,却没有西方的推广性应用。故而有人感叹:中国有改变欧洲及至现代世界的四大“技术发明”,但没有能说明其原理和用途的理论科学。例如,在食物的调味上,中国靠直觉和经验放调味料。而西方就会认真地写下多少分量的食物要放多少调味料。 西方式的思维多告诉我们事情的来龙去脉,中国思维则告诉我们如何接受。例如:在教育上,中国会用很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不能做,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是弱于分析的。告诉我去做,但是为什么这样去做呢?没有理由,只是去做。而在西方则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能做这件事。 西方式思维是具象,中国式思维是抽象的。举个例子:在绘画里,前者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在他们背后加一双翅膀;后者为了说明仙女在飞,会以仙女旁边加几朵白云。 西方人善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比如:中医的“肾”就不是专指肾器官,而是与肾相联的很多方面,就像是一个单位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 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 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特点和原因 , 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好的特性 , 克服不足 , 又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 , 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 , 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 有些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 , 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 , 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对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 , 使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 , 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 , 喜欢开门见山 ; 中国人曲线思维 , 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寻求世界的对立,“ 非此即彼” 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 线性推理” 的观念 , 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 , 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 , 如“ 天人合一” 、“ 亦此亦彼” 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比喻的话 , 那么中国的思维方式以“ 辨证” 为主 , 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 , 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 , 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 , 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感到非常头痛 , 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 , 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最难懂的文字。所以 , 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 , 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 , 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 , 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 , 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 , 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 , 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 整体思维” 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 , 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 , 因此犯下“ 基本归因错误” 的几率较低。所以 , 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在认识方法上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性,在思想方法上以“月令图示”的辩证性为主要内容,在分析方法上则首选“取象比类”的推理性。 中国的传统思维可以说是直觉性和悟性的结合 (1)什么是直觉。直觉是针对某事务的直接的大致想法,可以说直觉来自过去的经验,知识的累积和重组,以及自己所受过的思维训练。 (2)悟性是高层次的直觉,有较强的领悟能力,由于悟性思维长于将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直接纳入人的经验,而不是进行部分的分析,因此,对事物认识只有概括性,同时还有点模糊性,缺乏了严密的而系统地论证。 (3)思维的模糊性,和朴素性促使人们用概括的语言笼统地直接说出格言式的定律和定则,然而,概括出的往往既具体对抽象的一般性结论。 在这种思维模式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秦汉以后的大一统,随着国家组织化日益严密和国家同构,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致思趋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视线开始从先秦百家争鸣时的种形态在收缩,流连于道德领域;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合二为一的结构随之向前倾斜,即使是在科学思维范围内,发展的心有偏向,与哲学思维相的辩证性特别发达,却忽视了另外的分析和创造性部分。 但是在宋明清时期,“由数达理”“缘数寻理”“事物之理”这些新思维发出了点闪光,给传统性思维带来了冲击,从模糊的整体观过渡为有序的整体观。“月令图示”的辩证性,传统的思维方式擅长于从具体同一性出发,整体地,流动地,统一的认识对象。在思考方法上,一直倾向于发展的辩证逻辑思维方式,而拙于以形式逻辑作为分析的主要手段。是一种辩证思维,也是带有有机论色彩的过程性思维,认为万物都有生命,也包括非生物,这种观点代表中国的传统思维,说明中国人的思维则重于考察对象的相互联系及其运动变化的复杂情形,是把握对象动态联系的思维。也说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成为现代科学“代数”的摇篮,代数代表了中国传统思维对现代科学的代表。 这种思维方式应该说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精于观察的古代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普遍联系的大量现象,利用进去和前人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大致方向,发展趋势和整体效果做出预见和选择,还可以通过触类旁通去认识未能接触的事物,尤其是科学尚未能完全反映真理的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一) 2、海内外华人都称为炎黄子孙。“炎”和“黄”是远古时代两个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相传他们联合统一了华夏,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炎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右图为黄帝像。 3、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上,以禹为代表的夏后族起过重大作用。夏后族以华山作为自己的活动中心,所以又获得了华夏族的称号。今天,人们用“华夏”来代表中华民族。“华夏子孙”也是海外华人感到自豪的光荣称号。 4、爱国、爱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为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乃至献身,是最宝贵的品格。由此而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中华民族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民族的共同要求。 5、自强不息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自主和自立,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顽强的生命力和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使人们以积极、乐观、有为的态度对待人生,使勤劳刻苦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从而维系着民族独立,推动着民族进步。 6、中华民族崇尚道德,认为个人品德的好坏是国家政治好坏的关键。因此人人都应恪守道德准则,以德才兼备为人生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伦理道德型的文化。 7、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深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崇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求真务实精神。 8、中华文化包含着宽容大度精神,主张各民族、各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实现“协和万邦”。 9、《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它蕴涵的思想内容渗透在中国天文学、物理学、预测学、数学、医学、武术学等各个领域。 10、《周易》被国外看作是中国5000多年文化科学技术的源头活水,引起了西方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出现了世界性的“易学”。 1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产生了儒、道、墨、法等各家学说,出现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局面,这就是“百家争鸣”。它对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