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训练材料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训练材料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训练材料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专项训练材料题

材料问题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

请回答:

(1)为改变魏晋以来官员选拔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什么影响?

2.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时期。中央政府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主要在三个方面采取了重大举措:①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③反击外来侵略。

(1)清朝初期,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的?(至少写两点)

(2)清朝乾隆皇帝平定了今天新疆地区的什么叛乱?为了有效管辖新疆,清朝还设置了什么机构?

(3)列举明清时期(清初)反击外来侵客的史实。(至少写两例)

3.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瞑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衙者……”

(1)材料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2)此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

(3)材料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4)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这句话是哪位皇帝说的?体现出当时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是什么?

(2)举例说明唐朝与少数民族的良好关系。

(3)假如你的身边有一位少数民族同学,你应该如何对待?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二:“各近社土番头目俱来迎附”;“南北路土社闻风归附者接踵而至”;“土

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杨英《从征实录》

(1)材料一中的“贵国”是哪国?来索还台湾的是谁?

(2)材料二反映了台湾人民对收复台湾抱什么态度?为什么有这样的态度?

(3)举例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4)今天台湾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你对一些台独分子的言行有何感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 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2 ?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 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 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 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 A. 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 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历史】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历史】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从图一到图二,说说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图一和图二,分析美国经济地位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2)据图三,说说各国(地区)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比例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变化: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原因: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或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2)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1、图片2可知,美国发生的变化是,从接近一半的比例下降到三分之一,经济地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20世纪50—7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西欧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 (2)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3可知,这种变化会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是世界是唯一掌握核式器的国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全世界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它还拥有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材料二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元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材料三中国自冷战结束以来迅速崛起,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和军事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攀升至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奥巴马政府在对外战略方面开始推行以全球收缩、亚太突进为特征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力图缓解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扩张,集中应对中国的崛起,重振美国霸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意图,分

(完整版)七年级历史上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是什 么意思?其中“孝公”是谁? 答:出自商鞅之口;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 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孝公”是秦孝公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作为: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3)这一作为有何影响? 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答:他主张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5)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答:战国时期;秦国 (6)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答:建立县制 (7)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强国力 (8)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答:①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地主的利益;②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9) 材料二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场景: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0)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及时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坚持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该材料是谁说的?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孔子说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附答案)

【历史】人教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单元材料题(附答案) 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编自任学安、陈晋等主编的《大国崛起》(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领导美国内战并取得胜利的总统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答案】(1)林肯。 (2)观点: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才能不断强盛。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美国内战并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开放题,根据材料,从材料反映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即可,如: 观点: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才能不断强盛。 2.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遵循一条与西方任何国家都不相同的方针,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在工业发展领域,“阁下”们不仅计划了,还用政府经费投资建造了他们认为国家需要的产业……他们招聘外国技师,派遣日本人去海外学习。……当这些产业“组织有序且生意兴隆”的时候,政府会把它们卖给私人企业。日本政治家们断定产业开发对日本

八年级(下)历史材料分析与问答题汇总

八年级(下)历史材料分析与问答题汇总 (一)材料分析部分 1、阅读材料 1949年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此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请回答: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很多困难,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答:继续追击国民党残余势力;稳定物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阅读材料 从196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6月6日,再次发出《关于为京津沪和辽宁调运粮食的紧急通知》,这四个地方库存的粮食够维持几天呢?北京是7天,天津10天,上海几乎已经是没有大米库存,随到随销,辽宁8-9天。这四个地方,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天津、辽宁是工业基地,如果粮食供不上,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连这样必须力保的地方都如此困难,全国的粮食供应状况不言而喻。 请回答: (1)为什么会出现材料所述的情况? 答:因为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又掀起大跃进、大炼钢铁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后来党中央对经济作出了调整,到什么时候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建设的错误从根本上解决没有?为什么? 答:1962年;没有;因为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最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中国进入十年内乱时期。 3、阅读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预言家声称:“中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当时,全国粮食总产仅1亿吨,一块优质钢材、一枚建筑铁钉都得依赖进口,工、农业总产值比例为3∶7,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经过55年奋斗,我国经济天翻地覆,粮、棉、油、肉、禽、煤、钢、水泥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差距逐渐缩小,高速路四面畅达,“村村通”遍及乡野,机场港口一派繁忙,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四大工程捷报频传……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6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国民经济迈上一个大台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居世界第一位。 ——《发展才是硬道理新中国55年经济建设述评》 请回答: (1)根据现代历史发展历程,请分析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 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2)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两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你能说出来吗? 答:1952——1957;1978年以后。 4、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材料二我国工业生产值增长情况 请回答: (1)有人说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你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也不怎么样!请根据上述材料予以反驳。 答:从1952年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出现狂飙式的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还要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952年到1956年短短4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试分析原因。 答: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广大农民分到了土地,以更高的热情投稿到生产中去;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中国彻底改变了工业一穷二白的状况;当时苏联的援助与支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从1956年到1978年22年间,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试分析原因? 答:缓慢。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更加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从1978到2001年20多年间经济发展与1956年到1978年间的速度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答:明显加快了速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世界史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把所选序号填入下框,每小题1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B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C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俄国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在对外关系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颁布《土地法令》 C.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D.从彼得格勒迁都到莫斯科 3.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 ) A 、领导者不同 B 、主力军不同 C 、客观条件不同 D 、性质不同 4.右面图片《战斗中的红军指挥官恰巴耶夫》 描述的战斗场景发生在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B.俄国二月革命中 C.俄国十月革命中 D.三年国内战争中 5.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 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 国名应该是 ( ) A .沙皇俄国 B .苏维埃俄国 C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俄罗斯 6.如右面材料所示,列宁实事求是的分析了 当时政策的失误。并依据这一分析,领导国家 改变方针,实施了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D.农业集体化 7.苏联最早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 ) A.俄罗斯联邦 B.乌兹别克 C.乌克兰 D.外高加索联邦 8.苏联社会主义建成的标志是 (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1936年苏联宪法的制定 9.被称为“斯大林模式”的体制的含义是 ( ) A.大清洗运动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 高度集权的军事体制 10.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国家是 ( ) A.法国 B.德国 C.中国 D.意大利 11.《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给了(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12.下列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是 ( ) ①《四国条约》 ②《五国条约》 ③《九国公约》 ④《凡尔赛和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③④ 13.1920年,一个国际性机构建立起来,它就是 ( ) A .共产主义者同盟 B .国际工人组织 C .国际联盟 D .共产国际

九年级历史中考题汇总(材料题)人教版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3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3分) 材料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2)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据材料二,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三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 世人注目。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 刊封面上(见右图)。 (3)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国 革命的主要形势。(2分)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 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 (2009·山东日照)以下这些珍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 度见证了历史。仔细观察,完成相关问题。(10分) 图一图二图 三图四 (1)请依次写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4分) (2)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简述它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6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历经艰辛,终于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 194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个派别的活动?(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活动的历史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1分)这一事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4分) (3)结合所学招商,指出材料三中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根

最新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元文类》卷四十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中元朝对西藏是如何有效管理的?这一管理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3)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元朝创立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案】(1)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中央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这一管理使得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行省制度;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行省制度在以后各朝中基本延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因此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即行省。 (2)依据材料信息“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中央设宣政院直接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这些措施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八年级历史下册分析题专项材料(含答 案)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母亲! ——中国历史八年级教材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质,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 (1)材料一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说出“MACAU”是在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它的回归利益于什么方针?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上述提到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答案】(1)指澳门;指中国。 (2)在1999年12月20日;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歌词出自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歌词中的“MACAU”是指澳门,“母亲”是指中国。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1999年12月20日,我国正式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澳门回归是按“一国两制”方针回归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运用这一伟大构想,中国政府分别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使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依据材料“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和所学知识概括可知,香港能够顺利回归,除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外还有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

初三历史试题-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练习题 最新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预习学案 研学设计

探索研究 图片介绍:它包括一个手摇轮和一排并列的纱锭,轮子转动

同步达标 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2.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 C.冶金业D.机器制造业 3.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商品输出主要是A.茶叶B.生丝C.棉布D.呢绒4.“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 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D.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发明5.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 C.18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上半期6.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首先发生于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7.“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者是 A.珍妮B.哈格里夫斯 C.瓦特D.史蒂芬孙 B级能力检测(登高望远)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珍妮机的功能是 A.纺纱机器B.织布机器 C.动力机器D.交通机器 2.对工业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各方面的发明都从英国开始 B.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 C.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100多年 D.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3.英国工业革命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是 A.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B.英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C.英国资产阶级取得了国家政权 D.英国资源丰富、海外市场扩大 4.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其动力是A.蒸汽B.人力 C.水力D.自然力 5.工业革命中具有划时代的发明是 A.珍妮机的发明B.火车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进D.汽船的发明6.“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是 A.资产阶级革命B.人文主义兴起 C.向东方掠夺原料D.工业革命扩展 7.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要到英国考察他不能做的交通工具是 A.汽船B.火车 C.马车D.飞机 8.对右图现象分析最恰当的是 A.英国棉花加工大副增长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C.英国种植业发达 D.因为交通运输业发达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净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3)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答案】(1)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 (2)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 (3)人物:鉴真;事迹: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4)人物:玄奘;事迹:西游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当时日本派遣到中国来学习的有留学生、学问僧、以及遣唐使。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节日、茶道等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3)依据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分析可知,材料二说的是唐代僧人鉴真。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 (4)依据材料三“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可以判断与唐朝的僧人玄奘有关。他的主要事迹是西游天竺学习佛法,第一个把天竺的地理、历史、佛教、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回国后,根据西行的见闻由弟子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材料三: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材料题专项训练

八年级下册历史材料题专项训练(一)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班级:91 姓名:张雪梅 —————————————————————————————————————————————————————一、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势力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大,不参战的损害极大。”——毛泽东 材料二 图1 图2 图3 1.材料一是毛泽东关于哪次战争的讲话?这次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2.为什么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参战,必须参战”? 3.中国是怎样“参战”的? 4.参战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5.材料二中图1和图2的两位英雄人物分别是谁? 6.为什么人们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称作“最可爱的人”? 7.图1、图2和图3中美军上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有何必然联系?说说看。 二、

图A.土改中农民拔除地主立的界碑图B.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1.图A中的“土改”使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2.图B中农民积极报名加入的是什么社?走的是什么道路? 3.图B中的运动是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由“分”而“合”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6.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北京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1.这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什么运动? 2.这两大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两大运用产生前,我国计划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4.如何评价这两次运动?它们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5.这两次运动之后,我国又出现了一次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什么失误?发动者是谁?怎样结束的? 四、下面是刘少奇同志所作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节选的部分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是我们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的基本障碍。这种情况

九年级上册历史经典材料题

九年级历史经典材料题 一:恩格斯称赞文艺复兴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1.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 文艺复兴反对教会陈腐说教,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是一场崭新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2.文艺复兴产生了哪些巨人?他们有哪些代表作? 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3.你怎样看待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二:1640年到1789年,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革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个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 1.“旧政治制度”指什么?指封建专制制度 2.“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在英法两国分别有什么表现? 指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 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三: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两则材料是对什么事件的评述?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两例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 光剑影和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 3.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4.材料二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请举一例。 出门坐火车或蒸汽动力火车 5.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的? 它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得局面形成。 6.从材料二所述的事例中尼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 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材料一:“现代美国的文明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的解放的、真正的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 材料二:“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相处。”---马克思材料三:“美国内战……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美国今后几百年的命运”---恩格斯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它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 争”?

九年级下册历史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 A.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有许多启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5.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6.《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性质的会议的是( ) ①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②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④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8.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讲中说到:“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种景象发生在() A.1775——1783年B.1929——1933年 C.1861——1865年D.1990——1998年 9.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兴建公共工程 B.调整工业 C.缩减农业 D.恢复银行信用 10.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涉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经济相对稳定 11.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 1 -

九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题集锦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材料题集锦一 1(2011年宿迁市中考)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起而抗争。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2分)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谁?(1分) 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2)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宣言昭告北美13个殖民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这个宣言是什么?(1分)为了巩固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全国制宪会议制订了哪一部法律文献?(1分)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或美利坚台众国宪法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起到推动作用;为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或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

样)。(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 (4)从三位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事例中,你有什么认识?(1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团结就是力量;落后就耍挨打;殖民地人民具有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 2.(2008宿迁中考)历史诊断 下面短文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叙述,共有四处错误,请你诊断出来,并说明理由。 美国在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18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对北美强化殖民统治,激起了北美殖民 地人民强烈反抗。1775年4月列克星敦枪声打响了 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 会议通过了杰斐逊起草的《人权宣言》,它宣告了

美国的诞生。为了扭转战局,华盛顿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此同时,传来了俄国农奴被解放的消息。1783年,美英签订了《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错误:《人权宣言》;理由:杰斐逊起草的是《独立宣言》或《人权宣言》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错误:华盛顿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理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内战中由林肯颁布的 错误:,传来了俄国农奴被解放的消息;理由:俄国农奴的解放是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 错误:君主立宪制政体 理由:美国确立的是联邦制或民主共和制 3 2012·江苏宿迁)37.(本题8分)15世纪以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了……。

2016-2017七下历史材料题复习卷(答案)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材料题复习卷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唐朝的繁盛。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答:①意思: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航行,也能够把船掀翻。 ②说明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具体体现是什么? 答:①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②具体体现: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机构,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等等。 (3)在唐太宗执政之后,出现了怎样的统治局面?请你简要写出出现这一局面的政治方面的原因。 答:①统治局面:贞观之治;②原因: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著名宰相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开元盛世”出现的主要原因 答:因为唐初的统治者唐太宗、武则天等人,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为此奠定了基础。唐玄宗统治初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1)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2)整顿吏治,裁减冗员。(3)发展经济,改革税制。(4)注重文教,编修经籍。所以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综合测试题 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①十月革命开始②俄国二月革命爆发③苏俄迁都④苏联的成立⑤完成两个五年计划⑥列宁逝世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⑤④③⑥D.②①③⑥④⑤ 2.孙中山在《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中指出:“……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把世界最大的权威之帝国主义推翻……”其中的“俄国革命”指的是:()A.二月革命B.俄国1905年革命C.十月革命D.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 3.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表述正确定是:() A.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目标B.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实践C.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4.下列关于一战后世界体系建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巴黎和会被英、美、法三国操纵B.国际联盟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C.华盛顿会议主要协调了美日矛盾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5.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涉及范围比较广B.是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D.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6.罗斯福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国民经济军事化B.扩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消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7.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B.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C.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D.1937年,轴心国集团形成 8.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A.1938年9月B.1939年9月C.1940年6月D.1941年12月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军在战场上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是:() A.进攻法国B.进攻敦刻尔克C.进攻莫斯科D.进攻巴黎 10.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C.美国改变“中立”态度D.苏联的参战 11.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呈现出的特征是:() A.信息化、全球化B.高速度、低膨胀C.低失业、高工资D.财政赤字大幅度减少1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①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持②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③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④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⑤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13.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 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探究问题。 材料一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利容易,但需要一个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但我们不能走这条道路,因为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件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示,1928年10月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6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37年该计划超额完成。 材料二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到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材料三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的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购买世界市场上先进设备,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没有走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概括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状况。根据上述材料探究其原因。 【答案】(1)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或者战争的威胁) (2)迅速发展。苏联制定并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大量购买西方先进机器设备,招聘技术专家。 【解析】 【详解】 (1)原因:依据材料一“因为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可知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2)状况:依据材料二“从1929年到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和所学可知苏联的工业迅速发展。原因:依据材料一“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可知苏联制定并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依据材料二“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可知苏联人民文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依据材料三“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购买世界市场上先进设备”可知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时机,大量购买西方先进机器设备;依据材料三“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可知招聘许多技术专家。 2.阅读材料,辨析作答下列是小历和小史分别搜集的关于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