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

并联电容器

一、并联电容器在电网中的作用

并容电容器是一种无功补偿设备,通常采用高压集中补偿变电所低压母线电源侧所有线路及变压器上的无功功率,使用中往往与有载调压变压器配合,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其作用分别为:

1)补偿无功功率,提高负荷的功率因素。

2)减少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3)提高用电设备的出力。

4)改善电压质量。

二、并联电容器结构、放电装置与串联电抗器

并联电容器结构:

箱式:由油箱、膨胀器、器身、芯子(电容元件)、出线套管等组成;

集合式(密集型):分单相和三相两种。分别有:器身、油枕、油箱、出线套管等组成。

器身:由一定数量的全密封电容单元固定在框架上,根据容量、电压等级等不同要求作适当的电气连接,出线端子通过导线从箱盖的套管引出,电容单元内部全部并联。

油箱:由箱盖、散热器箱壁等组成,内部充满十二烷基苯绝缘油。绝缘油作用:a. 提高器身对地绝缘;b. 散发由器身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

柜式:类似于柜子安装,整个结构分为串联电抗器、电容器组二个部分。

放电装置:

并联电容器从电源断开时,二极板间储存的电荷能量是很大的,因而电容器极间残留有一定的剩余电压,其初始值为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电容器组在带电的情况下,如果再次合闸投入运行,就可能产生很大的冲击合闸涌流和很高的过电压。如果检修人员触及电容器就有可能被电击或电灼伤。为防止带电荷合闸及防止人身触电伤亡事故,故电容器组必须加装放电装置。

放电装置的放电特性就满足下列要求:

手动的投、切后的电容器组三相及中性点的残余电压在5分钟内自额定电压(峰值)降至50V以下。

自动的投、切后的电容器组三相及中性点的残余电压在5秒钟内自额定电压(峰值)降至0.1倍电容器组额定电压及以下。

采用电压互感器或配电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作高压电容器组的放电线圈,一般能满足上述要求。通常采用单相三角形接线或开口三角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作为放电线圈与电容器组直接连接,不能采用一次侧中性点接地的三相五柱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绕组作为放电线圈使用(防止发生绕组电感与主电容和对地电容间构成振荡回路,产生电容器组电压最大值的5倍)。

电容器组串联电抗

电容器组投运合闸可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单独一组电容器投入运行;二是已有一组或多组电容器组运行,再投入一组电容器。这二种情况都将产生很大的合闸涌流,因而产生操作过电压。实验证实:单独一组电容器的合闸涌流为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5—15倍,其振荡频率为250—4000Hz,过电压幅值为相电压的2—3倍;电容器多组并联运行时,追加投入其合闸涌流可达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250倍,其振荡频率为15000Hz,但产生的过电压幅值较低接近于相电压。电容器的合闸涌流持续时间短,约在几毫秒内即可降低到无损害程度。

解决方法:一般在开关加装并联电阻和安装串联电抗器的办法限制合闸涌流。

三、电力电容器的巡视检查

1、新安装的电容器在投入运行前的检查项目

1)电容器外部检查完好,试验合格。

2)电容器组接线正确,安装正确。

3)各部分连接牢固可靠,不与地绝缘的每个电容器外壳及架构均已可靠接地。

4)放电变压器容量符合要求,试验合格,各部件完好。

5)电容器保护及监视回路完整并经传动试验良好。

6)电抗器、避雷器完好,试验合格。

7)电容器符合要求,并经投切试验合格,并且投入前应在断开位置。

8)接地隔离开关均在断开位置。

9)室内通风良好,电缆沟有防小动物措施。

10)电容器设有贮油池和灭火装置。

11)五防联锁安装齐全、可靠。

2、正常巡视检查项目:

1) 三相电流指示是否正常;

2)套管及本体有无渗漏油现象,内部有无异声;

3) 套管及支持瓷瓶有无裂纹及放电痕迹;

4) 各连接头及母线有无松动和发热变色现象;

5) 电容器外壳有无变形及鼓胀现象,示温片是否熔化脱落;

6) 单台保护熔丝是否完好,有无熔断现象;

7) 放电压变及其三相指示灯是否正常;

8)检查放电变压器、串联电抗是否完好;

9)检查接地线是否牢固。

10)检查电容器运行条件、环境均应符合制造厂家的规定。

四、电力电容器的运行

1、对室内电容器的安装要求

1)应安装在通风良好,无腐蚀性气体以及没有剧烈振动,冲击,易燃,易爆物品的室内。2)安装电容器根据容量的大小合理布置,并应考虑安全巡视信道。

3)电容器室应为耐火材料的建筑,门向外开,要有消防措施。

2、电容器组投入或退出运行的规定

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功潮流和负荷功率因素以及电压情况来决定。

当电容器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或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以及电容器室的环境温度超过+40℃时,均应将其退出运行。

电容器分闸后,又需投入系统运行时,其间隔时间应大于3分钟。

3、当电容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立即退出运行

1)电容器爆炸;

2)电容器喷油或起火;

3)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4)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

5)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设备有严重异常响声;

6)电容器外壳有异形膨胀。

五、有关并联电容器的几个问题与故障处理

1、并联电容器为什么能提高功率因数?

电力系统的负载一般都是感性的,其电流可以分解为有功分量IR和无功分量IL两部分,其

中IR和电压向量同相,IL向相滞后电压90度。并联电容后,可增加一个超前于电压90度的Ic电流分量。这个分量和IL方向相反,可抵消一部分IL,从而使负载中消耗的无功减少,功率因数得到提高。

2、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有几种?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电源有:①同步发电机;②调相机;③并联补偿电容器;④串联补偿电容器;⑤静止补偿器。

3、为什么要在电力电容器与其断路器之间装设一组ZnO避雷器?

装设ZnO避雷器可以防止电力电容器在拉、合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4、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抗器各有什么作用?

线路并联电抗器可以补偿线路的容性充电电流,限制系统电压升高和操作过电压的产生,保证线路的可靠运行。

母线串联电抗器可以限制短路电流,维持母线有较高的残压。而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可以限制高次谐波,降低电抗。

5、电容器发生哪些情况时应立即退出运行?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将电容器退出运行:

1)套管闪络或严重放电。2)接头过热或熔化。3)外壳膨胀变形。4)内部有放电声及放电设备有异响。

6、电容器差动保护动作后应如何处理?

电容器差动保护动作后,处理办法为:

1)应首先检查电容器外壳是否膨胀、喷油。

2)分组熔断器是否熔断

3)继电器、二次回路、电流互感器等设备有无异常。如无异常,应对电容器试送一次,试送不成,应对电容器进行绝缘、容量平衡试验。

7、处理故障电容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在处理故障电容器前,应先拉开断路器及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然后验电、装设接地线。由于故障电容器可能发生引线接触不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等,因此有一部分电荷可能未放出来,所以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上绝缘手套,用短路线将故障电容器的两极短接并接地,方可动手拆卸。对双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线及多个电容器的串联线,还应单独放电。

8、电容器开关跳闸如何处理?查不出故障怎么办?

电容器开关跳闸不准强行试送,值班员须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根据保护动作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跳闸原因,顺序检查电容器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检查电容器有无爆炸,严重发热,鼓肚或喷油,接头是否过热和熔化,套管有无放电痕迹。若无以上情况,电容器开关跳闸系外部故障造成母线电压波动所至,经检查后可以试送。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作全面通电试验,以及对电流互感器做特性试验,如果仍检查不出原因,就需拆开电容器,逐台进行试验,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送。

9、如何使用摇表摇测电容器的绝缘?

摇测电容器两极对外壳和两极间的绝缘电阻时,1 千伏以下使用1000伏摇表,1千伏以上应使用2500伏摇表。由于电容器的极间及两极对地电容的存在,故摇测绝缘电阻时,方法应正确,否则而损坏摇表。摇测时应由两人进行,首先用短路线将电容器短路放电,再将摇表的摇地极和被测电容器的一极(或一极与外壳)连在一起,然后有一人将摇表摇至规定转速,待指针稳定后,再有另一人将摇表的试验端线路搭接到被测电容器的另一极上,此时摇摇表的一人继续使摇表保持转速,不得停转摇表。由于对电容器充电,指针开始下降,然后重新

上升,待稳定后指针所示之读数,即为被测的电容器绝缘电阻值。读完表后,先把搭接在被测电容器一极上的摇表试验端线撤离后才能停转摇表,否则电容器会对停转的摇表放电,损坏表头。摇测完毕应将电容器上的电荷放尽,防止人身触电。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说明书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说明书 一.概述 1.1产品适用范围与用途 TBB型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以下简称装置),主要用于3~ 110kV,频率为50Hz的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用以提高功率因数,调整网络电压,降低线路损耗,改善供电质量,提高供配电设备的使用效率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 1.2型号、规格 及外形尺寸 1.2.1型号说明 装置的保护方式通常与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有关系,一般的有

AK、AC、AQ和BC、BL之分。 1.2.2执行标准 GB 50227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GB 10229 电抗器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5006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JB/T 5346 串联电抗器 JB/T 7111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DL/T 840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其它现行国家标准。 DL/T 604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1.2.3产品规格与外形尺寸 常用的产品规格与柜体外形尺寸如表1~5所示。装置的外形和基础的示意图分如图1、图2所示。 产品规格与外形尺寸 注:以下尺寸仅供参考,实际尺寸根据用户情况而定。以单台电容额定电压11/3kV 表格 1 卧式-阻尼电抗后置 单位:mm

序 号型号规格额定容量L1 L2 H 额定电 流 (A) 1 TBB10-600/100A K 600 1200 2800 2600 94.5 2 TBB10-900/100A K 900 1200 3100 2600 141.7 3 TBB10-1000/334A K 1000 1200 2100 2600 157.5 4 TBB10-2000/334A K 2000 1200 2800 2600 315 5 TBB10-2400/200A K 2400 1200 3400 2600 378 6 TBB10-3000/334A K 3000 1200 3000 2600 472.4 7 TBB10-3600/200A K 3600 1200 4000 2600 566.9 8 TBB10-4008/334A K 4008 1200 3400 2600 631.2 9 TBB10-4200/200A K 4200 1200 4400 2600 661.4 10 TBB10-4800/200A4800 1200 4600 2600 755.9

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

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 【摘要】对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实际电力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研究了过电压保护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并联电容器组所承受的不同过电压,然后在探讨过电压保护方法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容器组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并联;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 一、前言 并联电容器组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作用也十分明显。注重对过电压保护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指导电力实践。并联电容器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承受到多种不同类型的过电压,研究过程中有必要着重进行分析。 二、过电压保护的作用 电容器内部故障发展过程,大多数先是个别元件发生击穿短路,如无内熔丝动作切除故障元件,则为故障元件所在串联段短路,当故障继续发展就会有数个串联段乃至全部击穿短路。设置各种电容器内部保护是期望故障电容器在全击穿之前撤出,以免发生外壳爆裂事故。就保护灵敏度而言,通常是内外熔丝保护高于不平衡保护,而不平衡保护高于过电压保护,从而构成诸种保护的配合顺序。 当电容器组采用内熔丝或外熔丝为主保护时,不平衡保护和过电压保护为后备保护;当电容器组采取无熔丝保护时,不平衡保护为主保护,过电压保护为后备保护。过电压保护作为后备保护,是在主保护失效时起作用。可见,无论是采取何种保护配置组合,过电压保护都是不可或缺的保护方式。根据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使用场所和装置构成及其技术特性的区别。 三、并联电容器组承受的过电压 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问题,主要考虑操作过电压,因为对电容器组来讲遭受雷击大气过电压的机率很小,雷电波在大电容的影响下,陡度较小,减小了对绝缘的危害。常见的操作过电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容器组分闸时弧燃引起的过电压 电容器组的操作过电压大多是由于在断路器分闸时电弧重燃所引起的。单相重燃时,在电容器组不接地中性点上,产生中性点对地过电压。此过电压与其它相电容上的电压叠加,形成更高的极对地过电压。 2.合闸时电容器极间过电压

并联电容器组配套装置及应用技术

并联电容器组配套装置及应用技术 摘要:阐述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的配套装置断路器、串联电抗器、放电装置、氧化锌避雷器及熔断器的电气特性和实际应用中的配置问题。 高压并联电容器组的配套装置,包括投、切电容器组用的断路器、串联电抗器、放电元件、氧化锌避雷器及熔断器等设备。在电容器组的安装、运行和试验中,必须充分了解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关系、电气性能和技术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配置、有效配合,以确保设备、系统和人身的安全。 一断路器在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上的应用 电容器在电网中的运行方式,随着无功负荷及电网电压变化而变化,因此电容器组用断路器的操作较为频繁,为此必须解决好两方面问题:①合闸时的频率、高幅值的合闸涌流给断路器带来的过电压、机械应力和机械振动;②开断时,电弧重燃给断路器及其他回路设备带来的重击穿过电压及绝缘冲击。故并联电容器除应满足一般的技术性能和要求以外,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合闸时,触头不应有明显的弹跳和振动;②分闸时不允许有严重的电弧重燃而导致的击穿过电压;③应有承受合闸涌流的耐受能力;④经常投、切的断路器应具有承受频繁操作的能力。根据目前国产断路器的生产情况,要同时满足以上四点要求,尚有难度,例如真空断路器虽然适于频繁的操作要求,但存在合闸弹跳和重燃问题,必须加装氧化锌避雷器以进行防止过电压的配合、加装串联电抗器以降低合闸涌流倍数的配合。可见,断路器在电容器组上的应用,尚无法完成其独立开断的任务,必须有其他配套设备进行补偿性配合。 二串联电抗器在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上的应用 为了限制电容器合闸过程中的涌流、操作过电压及电网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大容量电容器一般应区分具体情况,加装串联电抗器。其作用为:①降低电容器组合闸涌流倍数及涌流频率;②减少电网中高次谐波引起的电容器过负荷;③减少电容器组用断路器在两相重燃时的涌流以利灭弧;④抑制一组电容器故障时,其他电容器组对其短路电流的影响;⑤抑制电容器回路中产生的高次谐波及谐波过电压。可见,加装串联电抗器对电容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对断路器顺利完成开断任务的必要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加装串联电抗器,还要根据电容器的分组方式及安装地点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装设在配电线路35kV农村变电所母线上的电容器组,容量较小,大多在2000kvar以下,一般没必要加装串联电抗器。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加装串联电抗器:①采用“△”连接的电容器组;②装设于一次变电站中容量较大的电容器组; ③变电站装有两组以上且频繁投切的电容器组;④电容器投运时有谐波现象或因谐波引起电容器过负荷等。 三放电装置在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上的应用 电容器从电源断开时,两极处于储能状态,如果电容器整组从电源断开,储存电荷的能量非常大,必然在电容器两极之间持续保持着一定数值的残余电压,其初始值,即是电源电压的有效值,此时电容器组在带电荷的情况下,一旦再次投入,将产生强烈冲击性的合闸涌流,并伴有大幅值的过电压出现,工作人员一旦不慎触及就有可能遭到电击伤、电灼伤的严重伤害。为此,电容器组必须加装放电装置。根据标准规定,与电容器连接的放电装置应能使电容器从电源断开后,其剩余电压在10min内降至75V以下。高压成套装置用放电装置的选择和安装与低压成套装置用放电装置十分相似又略有不同:①低压成套装置用放电装置通常有灯泡、带变压器指示灯和电阻三种形式。放电元件采用“V”形和“△”形连接方式,多以“△”连接为推荐方式,原因是任一相发生断线,仍能转化成“v”形连接方式,维持放电的不间断进行; ②高压电容器组通常除了在电容器内部接入放电电阻以外,配套装置中还必须加装与电容器直接相连的放电装置。一般中小容量的电容器组,放电装置可以采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电压互感器,2O00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组,多选用专用的放电线圈来完成。

TBB系列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TBB系列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一.型号说明 例1:TBB10-6000/334-AK 即系统电压10kV、补偿总容量6000kvar、电容器单台容量334kvar、一次单星型接线方式、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室内安装并联电容器装置。例2:TBB35-60000/500-BLW 即系统电压35kV、补偿总容量60000kvar、电容器单台容量500kvar、一次双星型接线方式、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户外安装并联电容器装置。 二.产品概述 TBB系列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适用于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等级为6kV、10kV、35kV的输配电系统中,作为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装置,使系统功率因数达到最佳,并可以调整网络电压,以减少配电系统和变压器的损耗,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网的供电质量。 三、产品性能特点 装置的绝缘水平:6kV 额定电压的成套装置,其主电路相间及相与地之间,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23kV,1min;10kV额定电压的成套装置其主电路相间以及相与地之间,工频耐受电压(方

均根值)30kV,1min;成套装置辅助电路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 值)2kV ,1min。装置的实际电容与其额定电容之差不超过额定 值的0~10%,装置的任何两线路端子之间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超过1.06。装置允许在工频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装置允许在由于过电压和高次谐波造成的有效值1.3倍额定电流的稳态过电流下连续运行。 ?装置对电容器内部故障,除设有单台熔断器保护外,根据主接线型式不同,设有不同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将电容器组投入运行 瞬间产生的涌流限制在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 四、产品结构特点 串联电抗器与电容器串联,可抑制谐波和合闸涌流,配置电抗率为 1%-12%(按电容器装置总容量计算)的串联铁芯电抗器或干式空芯电抗器。如不提出特殊要求,配置电抗率为4.5%-6%的电抗器,用来抑制五次以上谐波和合闸涌流。 1.高压并联电容器采用美国库柏公司优质全膜电容。 2.放电线圈直接与电容器并联使用,其在电容器从电网断开后,在5s 内将电容器端子间的电压降至50V以下。放电线圈还可为并联电容器提供二次保护信号。 3.氧化锌避雷器主要用来限制电容器投切开关的过电压。 4.接地开关主要作用是停电检修时将电容器的端子接地,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础知识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本知识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Q = P (tg φ1——tg φ2) =P( 1cos 1 1cos 12 2 12---?? ) tg φ1、tg φ2——补偿前、后的计算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P ——有功负荷 Q ——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 并联电容器组的组成 1.组架式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并联电容器专用熔断器、组架等。 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组(无容量抽头):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组架等。 并联电容器支路串接串联电抗器的原因: 变电所中只装一组电容器时,一般合闸涌流不大,当母线短路容量不大于80倍电容器组容量时,涌流将不会超过10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可以不装限制涌流的串联电抗器。 由于现在系统中母线的短路容量普遍较大,且变电所同时装设两组以上的并联电容器组的情况较多,并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时,所受到的合闸涌流值较大,因而,并联电容器组需串接串联电抗器。 串联电抗器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当系统中含有高次谐波时,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后,电容器回路的容性阻抗会将原有高次谐波含量放大,使其超过允许值,这时应在电容器回路中串接串联电抗器,以改变电容器回路的阻抗参数,限制谐波的过分放大。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 对于纯粹用于限制涌流的目的,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可选择为(0.1~1)%即可。 对于用于限制高次谐波放大的串联电抗器。其感抗值的选择应使在可能产生的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电抗为感性而不是容性,从而消除了谐振的可能。电抗器的感抗值按下列计算: X L =K X C n 2 式中 X L ——串联电抗器的感抗,Ω; X C ——补偿电容器的工频容抗, Ω;

并联电容器设计要求规范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95)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电力工程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运行检修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220KV及以下变电所、配电所中无功补偿用三相交流高压、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新建、扩建工程设计. 第1.0.3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 应根据安装地点的电网条件、补偿要求、环境状况、运行检修要求和实践经验,确定补偿容量、选择接线、保护与控制、布置及安装方式. 第1.0.4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 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产品标准的规定. 第1.0.5条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1 术语 1.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installtion of high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 由高压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设备组成, 可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的装置. 2.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installtion of low voltage shunt capacitors): 由低压并联电容器和相应的一次及二次配套元件组成, 可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的装置. 3.并联电容器的成套装置 (complete set of installation for shunt capacitors): 由制造厂设计组装设备向用户供货的整套并联电容器装置. 4.单台电容器(capacitor unit): 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引出端子的组装体. 5.电容器组(capacitor bank): 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群单台电容器. 6.电抗率(reactance ratio): 串联电抗器的感抗与并联电容器组的容抗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低压电容器并联装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淮 JB7113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机械工业部1993-10-08批准 1994-01-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适用范围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频率50Hz,额定电压1kV及以下的三相配电系统中用来改善功率因数的并联电容器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 引用标准 GB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GB2682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GB2900.16 电工名词术语电力电容器 GB3047.1 面板架和柜基本尺寸系列 GB4942.2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JB3085 装有电子器件的电力传动控制装置的产品包装与运输规程 3 术语 除在本标准内明确说明的以外,其余的术语均应符合GB2900.l6的规定 3.1 (单台)电容器 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 3.2 电容器组 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电容器 3.3 并联电容器装置 主要由电容器组及开关等配套设备组成的,并联连接于工频交流电力系统中用来改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的装置 3.4 装置的额定频率(N) 设计装置时所采用的频率 3.5 装置的额定电压(U N)

装置拟接入的系统的额定电压 3.6 装置的额定电流(I N) 设计装置时所采用的电流(方均根值),其值为装置内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 3.7 装置的额定电容(C N) 设计装置时所采用的电容值,其值为装置内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容 3.8 装置的额定容量(Q N) 设计装置时所采用的容量值,其值为装置内电容器组的额定容量 3.9 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U n) 设计电容器组时所采用的电压 注对于内部联结的多相电容器,U n系指线电压 3.10 主电路 用以完成主要功能的电路 3.11 辅助电路 用以完成辅助功能的电路 3.12 过电压保护 当母线电压超过规定值时能断开电源的一种保护 3.13 过电流保护 当流过装置的电流超过规定值时能断开电源的一种保护 3.14 带电部件 在正常使用中处于电压下的任何导体或导电部件包括中性导体,但不包括中性保护导体(PEN) 3.15 裸露导电部件 装置中一种可触及的裸露导电部件,这种导电部件,通常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 3.16 对直接触电的防护 防止人体与带电部件产生危险的接触 3.17 对间接触电的防护 防止人体与裸露导电部件产生危险的接触

TBB系列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 TBB系列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一.型号说明 例1:TBB10-6000/334-AK 即系统电压10kV、补偿总容量6000kvar、电容器单台容量 334kvar、一次单星型接线方式、开口三角电压保护,室内安装并联电容器装置。 例2:TBB35-60000/500-BLW 即系统电压35kV、补偿总容量60000kvar、电容器单台容量500kvar、一次双星型接线方式、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户外安装并联电容器装置。 二.产品概述 TBB系列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适用于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等级为6kV、10kV、35kV的输配电系统中,作为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装置,使系统功率因数达到最佳,并可以调整网络电压,以减少配电系统和变压器的损耗,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电网的供电质量。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 三、产品性能特点 ?装置的绝缘水平:6kV 额定电压的成套装置,其主电路相间及相与地之间,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23kV,1min; 10kV额定电压的成套装置其主电路相间以及相与地之间, 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30kV,1min;成套装置辅助电 路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2kV ,1min。装置的实际电 容与其额定电容之差不超过额定值的0~10%,装置的任何 两线路端子之间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超过1.06。 装置允许在工频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 ?装置允许在由于过电压和高次谐波造成的有效值1.3倍额定电流的稳态过电流下连续运行。 ?装置对电容器内部故障,除设有单台熔断器保护外,根据主接线型式不同,设有不同的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将电容 器组投入运行瞬间产生的涌流限制在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 20倍以下。 四、产品结构特点

并联电容器组熔断器

并联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故障的典型案例处理 摘要:首先对变电站内可能引起并联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与排查,根据其呈现的特征,提出了故障分析的方法以及整改方案;通过整改方案的落实,避免了该变电站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的情况再次发生。实践证明:规范地安装电容器组及加强运行的管理和维护,可以避免补偿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的情况发生。 关键词:并联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 礼经电器 1引言 作者实地考察了多次发生并联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的两个变电站,对变电站的运行日志所涉及到的运行参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因为它关系到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影响着电力系统的降损节能、电能质量以及整改措施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金等问题。根据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的特征,提出了与其故障相应的分析方法以及整改方案,整改之后,效果是显著的,没有再发生类似问题。对于帮助解决并联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的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2发生多次并联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的两个变电站的基本情况 2.1变电站的基本情况

两个变电站的情况基本相似,均靠近城区,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属110kV降压变电站,由三种电压等级,即110kV、35kV,10kV。35kV、10kV都采用单母分段,中压侧负荷较重,低压侧存在一定的有电镀冶炼直供负荷。 2.2变电站并联电容器组与系统的接线、实际布置礼经电器 按照设计要求,在变电站的低压母线上,等容量装设并联电容器组,每组均通过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抗器等与10kV母线相连。隔离开关、断路器位于10kV户内配电装置的开关柜内,电抗器、电流互感器、并联电容器组等位于装设电容器的栅栏房内。每段母线接一组并联电容器,每组按三相星形连接,每相由多个电容器一端经熔断器、另一端在中性点并联。其中一组的实际布置(半露天)见图1。 3并联电容器组熔断器“群爆”的特征 案例:某一变电站,2001年4月30日8时54分,天气阴,伴有大风暴雨,风向为东南,突然,蜂鸣器响,“10kVⅡ段配电装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

第三条 正常巡视项目及标准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规范书 一. 电容器巡视检查 第一条 正常巡视周期为每小时巡检一次;每周夜间熄灯巡视一次。 第二条 特殊巡视周期 (一)环境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并应每半小时巡视一 次; (二)设备投入运行后的 72h 内,每半小时巡视一次。 (三)电容器断路器故障跳闸应立即对电容器的断路器、保护装置、电 容器、电抗器、放电线圈、电缆等设备全面检查; (四)系统接地,谐振异常运行时,应增加巡视次数; (五)重要节假日或按上级指示增加巡视次数; (六)每月结合运行分析进行一次鉴定性的巡视。 序 号 巡视内容及标准 备 注 1 检查瓷绝缘有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表面是否清洁。 2 母线及引线是否过紧过松,设备连接处有无松动、过 热。 3 设备外表涂漆是否变色,变形,外壳无鼓肚、膨胀变 形,接缝无开裂、渗漏油现象,内部无异声。 外壳温度不 超过 50℃。 4 电容器编号正确,各接头无发热现象。 5 熔断器、放电回路完好,接地装置、放电回路是否完 好,接地引线有无严重锈蚀、断股。熔断器、放电回 路及指示灯是否完好。

武汉华能阳光电气有限公司 第四条特殊巡视项目及标准 序 号 巡视内容及标准备注 1雨、雾、雪、冰雹天气应检查瓷绝缘有无破损裂纹、放电现象,表面是否清洁;冰雪融化后有无悬挂冰柱,桩头有无发热;建筑物及设备构架有无下沉倾斜、积水、屋顶漏水等现象。大风后应检查设备和导线上有无悬挂物,有无断线;构架和建筑物有无下沉倾斜变形。 2大风后检查母线及引线是否过紧过松,设备连接处有无松动、过热。 3雷电后应检查瓷绝缘有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 4环境温度超过或高于规定温度时,检查试温蜡片是否齐全或熔化,各接头有无发热现象。 5断路器故障跳闸后应检查电容器有无烧伤、变形、移位等,导线有无短路;电容器温度、音响、外壳有无异常。熔断器、放电回路、电抗器、电缆、避雷器等是否完好。 6系统异常(如振荡、接地、低周或铁磁谐振)运行消除后,应检查电容器有无放电,温度、音响、外壳有 6电容器室干净整洁,照明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40℃或低于-25℃。门窗关闭严密。 7电抗器附近无磁性杂物存在;油漆无脱落、线圈无变形;无放电及焦味;油电抗器应无渗漏油。 8电缆挂牌是否齐全完整,内容正确,字迹清楚。电缆外皮有无损伤,支撑是否牢固电缆和电缆头有无渗油漏胶,发热放电,有无火花放电等现象。

110kV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1000kV变电站用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 通用技术规范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并联电容器装置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一、总体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8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项目单位物资部门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③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表8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对扩建工程,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5、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项目单位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9 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二、具体使用说明 1、本并联电容器装置采购规范的使用范围适用于1000kV变电站110kV并联电容器装置,其单套输出容量为210Mvar,物资采购通用及专用技术规范共3本(通用技术规范

并联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

并联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 (2009-06-09 14:37:33) 转载 标签: 分类:杂、论坛 电容器组 谐波 放电线圈 电抗器 文化 电容器的接线通常分为三角形和星形两种方式。此外,还有双三角形和双星形之分。 三角形接线的电容器直接承受线间电压,任何一台电容器因故障被击穿时,就形成两相短路,故障电流很大,如果故障不能迅速切除,故障电流和电弧将使绝缘介质分解产生气体,使油箱爆炸,并波及邻近的电容器。因此这种接线已经很少在10kV系统中使用,只是在380V配电系统中有少量使用。 在高压电力网中,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星形接线电容器的极间电压是电网的相电压,绝缘承受的电压较低,电容器的制造设计可以选择较低的工作场强。当电容器组中有一台电容器因故障击穿短路时,由于其余两健全相的阻抗限制,故障电流将减小到一定范围,并使故障影响减轻。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结构比较简单、清晰,建设费用经济,当应用到更高电压等级时,这种接线更为有利。 星形接线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选择多种保护方式。少数电容器故障击穿短路后,单台的保护熔丝可以将故障电容器迅速切除,不致造成电容器爆炸。 由于上述优点,各电压等级的高压电容器组现已普遍采用星形接线。 高压电力系统的电容器组除广泛采用星形接线外,双星形接线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所谓双星形接线,是将电容器平均分为两个电容相等或相近的星形接线电容器组,并联到电网母线,两组电容器的中性点之间经过一台低变比的电流互感器连接起来。 这种接线可以利用其中性点连接的电流保护装置,当电容器故障击穿切除后,会产生不平衡电流,使保护装置动作将电源断开,这种保护方式简单有效,不受系统电压不平衡或接地故障的影响。

浅述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

浅述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保护 发表时间:2016-11-09T14:28:35.6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7期作者:毕书阳[导读] 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问题,主要考虑操作过电压。 (内蒙古鲁电蒙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摘要:并联电容器组随的各种过电压,保护并联电容器组的金属物避雷器的技术特性,MOA的接线方案和参数的选择抑制过电压的其它措施等问题,供有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并联;电容器组;过电压保护一、并联电容器组承受的过电压并联电容器组的过电压问题,主要考虑操作过电压。因为对电容器组来讲遭受雷击大气过电压的机率很小,雷电波在大电容的影响下,陡度较小,减小了对绝缘的危害。常见的操作过电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容器组分闸时弧燃引起的过电压电容器组的操作过电压大多是由于在断路器分闸时电弧重燃所引起的。单相重燃时,在电容器组不接地中性点上,产生中性点对地过电压。此过电压与其它相电容上的电压叠加,形成更高的极对地过电压。据华北地区统计,用ZN10真空断路器投切8Mvar电容器组时,重燃率达10%,过电压最高可达5Uφ。分闸时还会产生两相重击穿和一次操作多次重击穿引起的操作过电压,但机率均较少。在电源侧有单 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单相重击穿过电压远高于接地故障时的情况。安装了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组,由于电容器端电压的升高,使操作过电压相应提高。 1.2 电容器合闸引起的过电压 合闸时电容器极间过电压。未充电的电容器合闸时,极间过电压的最大值不会超过其额定电压峰值的2倍。如果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而充电电压与系统电压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时,合闸时的极间过电压可能达到3倍。由于真空断路器触头弹跳引起的过电压。合闸时,真空断路器触头的弹跳将出现电弧断开有接通的重复过程,过电压可能达到2.8 ~ 3倍,对电容器绝缘油产生危害。 非同期合闸引起的过电压。断路器非同期合闸时,可能出现其中一相先合闸使电容器充电,而其它两相接通时,也会遇到大小相近,极性相反的工况,有可能发生高于2倍的过电压。 1.3 电容器合闸或分闸引起的远方放大过电压电容器合闸引起远方变电站中产生的相间过电压放大,在国际大电网会议中已成为热门话题,据统计某次事故中7台变压器的损坏与离变压器3.3km以内的并联电容器合闸有关。其原因是由于电容器合闸瞬间,在输电线路上注入一个阶跃电压波的反射所引起,在线路末端两相对地电压可能达到3.5倍,由于两相的电压波极性相反,相与相之间的电压可能达到6.5倍,这一问题在国内尚未引起注意。电容器分闸过程发生电弧重燃时,过电压波也会沿着输电线路传播,在辐射状线路的末端,经过反射再反射的作用,将过电压波放大,对末端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造成危害。例如1978年我国淮南电业局某变电站35kV、9.4Mvar电容器组用DW8-35断路器分闸时,使相距5km的另一变电站的户内穿墙套管和开关的支柱绝缘子发生7次相间闪络和多次对地过电压为 2.69Uφ,而相距5km的变电站中C相对地过电压高达5.2 Uφ,过电压放大了1.93倍。1983年丹东电业局某变电站的66kV、20Mvar电容器组用SW2-60T断路器分闸时,多处远方变电站因过电压造成避雷器动作,最远的距离达56km。 1.4 电容与电感的谐波匹配引起的谐振过电压例如:①电容器组与变压器同时合闸,由于变压器合闸涌流的谐波影响,其中某次谐波可能与电容器发生串联谐振,产生倍数很高的动态过电压,时间上可持续数周波,甚至几秒钟;②空载变压器母线上投入电容器时,电容器合闸涌流中的谐波分量也会产生动态过电压;③如电容器组选用中性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线圈,当电容器开断时,储存在互感器线圈内的电磁能将释放出来,通过中性点与母线和电容器外壳的对地电容回路,产生振荡,在断路器的相对地和断口间产生很高的过电压。 1.5 电容器组的其它过电压 主要指电容器组运行中曾发生的并非由于断路器分合闸产生的操作过电压,例如:配电线路断线接地或配电线路连续放电产生的过电压,配电变压器绕组因出线烧断放电引起非故障相变压器绕组的电干涸电容器组的电容形成的振荡回路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等都有可能对电容器组的绝缘造成危害。 二、保护并联电容器组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特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使用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作为唯一工作元件的避雷器。非线性电阻阀片以ZnO为主体,约占90%,添加少量其它金属氧化物后经混合、压制、高温焙烧而成。由于阀片的非线性伏安特性非常好,即使当通过电流的变化达6个数量级时,而电压也只变动50%-60%左右。因此在过电压情况下,尽管通过MOA的电流数值很大,而能做到的保护较低的符合要求的残压值。阀片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一所示。当过电压过去以后在系统工作电压作用下阀片呈高电阻状态,将工频电流限制到数十微安,相当于绝缘状态,可持续运行。由于MOA没有间隙,在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暂时过电压和长期的工频电压作用下,都有相应的电流通过MOA。MOA的工作特性与传统的碳化硅阀型避雷器对比,其显著差别是:①MOA的保护水平只取决于残压;②MOA无灭弧问题,其可靠性主要取决于热平衡;③MOA除承受雷电和操作过电压时的负载外,还承受暂时过电压和系统工作电压的负载。 三、MOA的接线方案 二十世纪90年代初MOA保护电容器组的传统接线方案。在编制国家标准GB50227-19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时,有关单位根据运行经验提出不少新接线方案,对传统方案有较大的突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源侧有单相接地时单相重击穿,对电容器的极间电压无影响;两相重击穿时的过电压也不受单相接地的影响,以此作为确定避雷器参数的依据。 四、抑制电容器组分闸重燃过电压

DL/T 604-2009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内容)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使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行业使用的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中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所)内安装在6kV~66kV侧的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和10kV(含6kV)配电线路上的柱上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在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763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1984交流高压断路器 GB2706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 GB 3804 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7328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50227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T11024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 DL /T 40310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442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840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installation of high-voltage shunt capacitors 制造厂根椐用户要求设计并组装的以电容器为主体的,用于6kV~66kV系统并联补偿用的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3.2 电容器组capacitor bank 由多台电容器或单台电容器按一定方式连接的总体。 3.3 装置的额定容量(Q N) rated output of a installation 一套装置中电容器组的额定容量即为该套装置的额定容量。 3.4 装置额定输出容量rated output of a installation 当装置中电容器组承受的电压等于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时,装置的额定输出容量等于该装置的额定

变电站并联电容器组接线方式及保护问题的探讨

变电站并联电容器组接线方式及保护问题的探讨 摘要: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确定变电站并联电容器组总容量,并联电容器组的 可靠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并可减少无功功率的跨区域输送 从而降低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和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为保证并联电容器组 的安全运行,本文对并联电容器组接线方式及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容器;接线方式;保护;电力系统 1.引言 并联电容器组是变电站容性无功补偿装置,并联电容器组一般采用油浸式户 内布置或户外布置。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起着调整电压的作用,对电网的安全运行 提供有利的保障,为保证变电站高压电力电容器的安全、可靠性的运行,首先要 确保电容器的质量安全,其次要正确的选择并联电容器组接线方式和保护形式。 2.电容器组接线 并联电容器组接线有两类:星形类和三角形类。但在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 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条文4.1.2条第1款中规定:“并联电容器组应 采用星形接线。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星形接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不应 接地。”由于三角形接线在技术上存在不安全因素,单串联段的三角形接线并联电容器组,发生极间全击穿的几率比较大,图1为极间短路的示意图,图中故障点 的能量包含三部分,一是故障相健全电容器的涌放电流(如图1中曲线1所示),二是其他健全两相电容器的涌放电流(如图1中曲线2所示),三是系统的短路 电流(如图1中曲线3所示)。电容器油箱的耐爆容量远远小于这三部分能量的 总和,导致油箱爆炸。星形电容器组发生相间击穿故障时,由于受到健全相容抗 的限制作用,系统的工频电流(如图2中曲线1所示)极大的降低,其最大值一 般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流的3倍,并且没有其他两相电容器的涌放电流,只有同 相健全电容器的涌放电流(如图2中曲线2、3所示),电容器油箱的耐爆容量 远大于系统和同相健全电容器对故障点提供的能量,所以电容器油箱爆炸机率较少。综合比较后得出以下结论:并联电容器组接线应采用星形接线。 图1 图2 3.电容器元件和单台电容器保护 电容器保护的作用是在单台电容器内部元件发生故障,健全元件过电压在允 许范围,吸收能量不足以导致油箱外壳爆炸前可靠动作,切除故障,从而保护电 容器。内熔丝保护是保护电容器元件,电容器内部元件击穿时,内熔丝动作将故 障元件隔离,多个元件被隔离后导致其他健全元件产生过电压,当过电压达到设 定的不平衡保护动作值时,将动作于跳闸。外熔断器保护是保护单台电容器,其 动作是切除有内部元件故障的电容器;继电保护动作是切除有内部故障的电容器组,它可以作为电容器元件保护和单台电容器保护的后备保护。 关于内熔丝电容器保护: 1)存在保护“死区”(如瓷套管闪络、相对壳短路),此类型故障内熔丝不会 动作。为了消除“死区”,某些工程中采用“内熔丝+外熔断器”的保护配置,但实际 效果表明,这种保护配置方式不但不能提高电容器组的安全可靠性,反而导致其 配套设备增加,外熔断器故障增加,运行维护工作量增加。 2)内熔丝动作后隔离故障元件,电容器单元运行电流减小,健全元件上的运

电容器运行规范标准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引用标准1 第三章设备验收2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3 第五章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5 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6 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7 第八章培训要求8 第九章技术管理9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编制说明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 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管理中的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110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本规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6kV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六条以下为本规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6915-1986高原电力电容器 GB3983.2-1989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GB11025-1989并联电容器用部熔丝和部过压力隔离器 GB15116.5-1994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 GB50227-19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 GBJ147-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 DL402-1991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442-1991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 DL462-1992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604-199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 DL/T628-1997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653-1998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 DL/T804-2002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840-2003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T8958-1999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GB50227-19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

并联电容器电压、容量选择标准

前言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 CECS 33:91 主编单位:能源部西南电力设计院 河北省电力工业局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批准日期:1991年12月27日 现批准《并联电容器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CECS 33:91,并推荐给各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北京良乡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委员会(邮政编码:10240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1991年12月2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并联电容器装置(包括断路器、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及其配套设备第三相组合体,以下简称装置)的选择必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合理选择其电压和容量,保证电压质量和安全、经济运行。 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变电所和配电所中Y型接线装置,其额定电压为6~63kV和额定容量为0.3~60Mvar新建或扩建的工程设计。 第1.0.3条 装置的电压、容量的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电 压 第2.0.1条 装置的额定电压应为装置接入电网的额定电压。 第2.0.2条 装置内每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标准值选择,应符合表2.0.2的规定。对其他电压等级可按公式2.0.2进行计算。 页码,1/5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压、容量系列选择标准CECS 33-91(供配电)

(2.0.2) 式中---接入电网的额定电压(kV); ---每相电容器的额定电压(kV); --- 装置的额定电抗率; ---每相电抗器的额定感抗(?/Φ); ---每相电容器的额定容抗(?/Φ)。 第2.0.3条 每台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应等于电容器组额定相电压除以电容器的串联台数。 第三章 容 量 第3.0.1条 装置的额定容量应以装置内三相电容器的总额定容量标志,可按表3.0.1标准规定值选用。

框架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说明书

目 录 一、概述.........................................................-1 - 1 用途:.....................................................-1 -2 型号说明...................................................-1 -3 执行标准...................................................-2 - 二、使用环境条件.................................................-2 - 三、结构特点.....................................................-2 - 四、技术参数.....................................................-3 - 五、装置的保护(用户自定保护装置)..............................-3 - 六、包装、运输和储存.............................................-4 - 七、安装.........................................................-4 - 八、运行前的调整和试验...........................................-5 - 九、运行、巡视和检修.............................................-5 - 十、安全规程.....................................................-6 -十一、备品备件和资料.............................................-6 -十二、订货须知...................................................-7 -十三、典型电容器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7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