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讲公债理论和实践

第五讲公债理论和实践

第五讲公债理论和实践
第五讲公债理论和实践

第五讲公债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公债概述

一、公债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一)定义

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债,是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一般所指的公债大多是狭义的,即政府举借的债;广义的公债还包括非政府公共部门的债券。

(二)分类

1、(中央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国债和地方债

①按照用途国债包括: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债券;基本建设债券等;行政公债等。

其中国库券指的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短期差额,弥补政府正常财政收入不足而由国家财政部门发行的一种短期或短中期政府债券。在我国,国库券则是泛指各种中央政府债券,包括有3年、5年和10年的。在西方国家,国库券是一种短期政府债券,期限有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的;国库券的真正含义不在于取得财政收入,而是用于调控经济体系货币供应量。

②我国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西方地方债按用途包括:一般责任债券、收益债券、有限责任债券、控制环境污染公债、住宅公债等

2、长期、中期、短期、永久性公债

短期国债(1年以下)、中期国债(通常是1年至5年)和长期国债(5年期以上,8年、10年、15年不等,长的甚至可达30年至50年);永久公债无需归还本金,只需按期支付利息,通过发行和购回来控制其数量。

3、自由公债、强制公债;内债、外债;可流通、不可流通;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如我国的保值债券)

(三)特点:

1.安全性高。在各类债券中,公债的信用等级通常被认为是最高的。国债是国家信用。

2.流通性强。公债的二级市场十分发达,转让很方便。

3.收益稳定。公债的付息由政府保证,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公债的收益是比较稳定的。

4.免税待遇。大多数国家规定对于购买公债所获得的收益,可以享受税收上的免税待遇。

5、“自己向自己借钱”、“左手向右手借钱”。

二、我国公债的历史沿革(P202-203)

三、公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

公债发行的规模影响因素很多,包括预算收支差额;公债还本付息数量;宏观经济环境;政府承受能力。

(一)国债的发行

国际上的国债的发行方法:公募法、包销法、交付法、公卖法。

①公募法:直接公募;间接公募(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代理推销)。

②包销法:国家将国债统一卖给银行,再由银行自行发售。(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金

融集团包销)(又称为承受法)

③交付法:全部或部分用国债支付政府经费或偿还旧债。

④公卖法:政府委托经纪人在证券交易所出售国债,价格由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我国国债的发行方法]

①直接发行:类似于直接公募;②代销:类似于间接公募;③承购包销:类似于包销法,

是当前我国国债的主要发行方式。④招标拍卖:近似于公卖法,但是不一定必须在证券交易所。

国债利息如何决定?

(二)国债的流通

[国债流通的含义及我国国债流通的主要方式]

含义:国债的流通是指国债的转让、变现,对于购买方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国债流通转让的市场被称为国债二级市场。

流通方式:①国债贴现;②国债现货交易:将持有的真实国债(包括实物和非实物)进行买卖转让;③国债期货交易(1994年开始,1995年5月18日交易暂停);④国债回购业务:国债的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和价格,将同一笔国债再购回的交易活动(类似于典当)。回购业务必须在国家批准的证券交易场所和融资中心进行,回购的券种只能是国库券,回购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我国国债流通的主要方式:国债现货交易是我国国债流通的最主要方式。

国债流通价格如何决定?

(三)国债的偿还

[国债偿还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

①买销偿还法:其优点是偿还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活安排还款计划;并可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其缺点在于背离了国债偿还期限的信用契约。

②直接偿还法:一种是公债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另一种是每年付息,到期日还本。

[国家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及限制条件]

①预算直接拨款:实质上是用现期税收来偿还前期国债;②预算盈余;③偿债基金(预算中专门设立作为偿债资金来源);④发新债还旧债(续借)。

我国主要方法是预算直接拨款和发新债还旧债;但建立偿债基金,应成为今后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

第二节公债的财政金融效果

一、公债的财政效果

(一)公债的来源和用途分析

来源:个人积累的消费基金、企业积累的投资基金;用途: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但是注意到消费基金存入银行最终也要转化投资的。从这里看,多少会有一些“挤出效应”。

1、个人消费基金转换成政府的建设基金

如果这个个人消费基金真正是“闲置”资金,而且经济呈现萎缩,这个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具有正面效益。

2、公债来源于企业投资基金用于政府经常性支出

将资金由投资市场转变到消费市场,具体效果看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

3、如果来源和用途正好对等,则改变了投资和消费的主体结构

(二)用公债支付政府经常性支出的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债是延期的税收,显然经常性支出形成当期的公共产品供应,如果国债筹集资金违背了同代人受益原则,造成隔带负担。如果公债形成资本性支出比较公平。

这个需要严格复制预算的管理

二、公债的金融效果

由于存在着中央银行主持下的信用货币创造体系,公债(国债)的金融效果体现为中央政府、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里所谓金融效果主要考察公债发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1、财政部发行公债中央银行承购,款项存入商业银行

相当于向中央银行透支,增加基础货币供应。

2、财政部发行公债商业银行承购,款项存入商业银行。

这个中央银行没有参与,自然不会产生基础货币发行。所以不影响货币供应量。

3、财政部发行公债商业银行承购,筹集款项存入中央银行。

减少基础货币,相当于中央银行回笼货币。

4、财政部发行公债中央银行承购,款项存入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发生债券买卖关系。

此时中央银行如果出售债券,减少基础货币供应;反之亦然。

这种“公开市场业务”不仅影响基础货币;而且影响基准利率——卖债券、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货币供应量下降,买入债券、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下降、货币供应量增加。

第三节公债的负担和规模

[国债负担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含义:国债的发行收入,以及作为偿债资金主要来源的税收,均取自于企业和个人,从而构成了他们的负担。

表现形式:国债发行后的税收负担(税收使用效益要好);不同代人之间的国债负担(公债的使用和偿还的不同步性);发行国债而导致的“挤出”性负担(民间投资被挤出);外债负担。

[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

①债务负担率。指债务余额比当年GDP,指百元GDP承担的债余额。欧洲货币联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不应超过60%,我国目前为10%;

②债务依存度。本年度国债发行额比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当年债务指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衡量财政本身债务负担能力。国际上认为25%是警戒线,但该指标不常用;

③偿债率。指本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和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是衡量国家财政本身偿债能力的指标。我国目前是20%左右,发达国家在10%以上。

第四节外债

外债既可以是私债、也可以是公债。

外债的动因有:1、调整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以期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2、利用外资加快本国建设;3、促进国际收支平衡;4、引进先进技术和本国经济结构调整。

外汇和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适度外债规模的指标:衡量外债规模的三个指标:外债偿债率:年度外债本息偿还额和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率;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NP之比;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

丁有宽教材教法读写结合的理论和实践

丁有宽教材教法读写结合的理论和实践

丁有宽教材教法读写结合的理论和实践 杭州大学教育系教授朱作仁 一、从学习迁移看读写结合。 学习迁移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指的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称正迁移(一般称迁移);如果这种影响是消极的,则称负迁移(一般称干扰)。教师自觉地运用学习迁移原理,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学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也符合思维经济原则。 形成迁移性的学习,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体的类化能力(或概括能力),二是客体的共同要素。小学语文的童话、寓言课文,如《森林爷爷》《群鸟学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都有反复出现的情节;一些总分结合的记叙文,分述的几个部分也常采用相似的结构写法,如《精彩的马戏》中写“猴子爬竿”、“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等节目。《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写林海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特点;《再见了,亲人》中写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等等。这些共同要素的存在,使迁移的实现成了可能,关键在于教师帮助学生在一种材料的学习中形成概括,进行类化,然后才能在另一种相类的材料的学习中把迁移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以《精彩的马戏》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猴子爬竿”一段作者写作顺序概括:“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应”。把握了这个顺序,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等段落,实行“反三”和“旁通”,即迁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各种的迁移形式,单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有“段——段”迁移(上述啪彩的马戏》即是其一)、“篇——篇”迁移和“读——写”迁移等主要形式。后两类,特别是“读——写”迁移,我们可以按课文的不同性质,作一粗略的不完全的归类和概括。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体验社会生活,暑期实践报告 土木工程10-5班刘鹏 摘要 作为一个大学生,半个社会人,应当在学好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增强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我决定利用暑假开办暑期辅导班。 通过这个方式,能让自己明白父母赚钱的艰辛,并且能增强自己与人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 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我与合伙人通过前期策划,宣传,进行教学辅导等过程,较好地完成了本次实践活动。由于经验不足,准备不是很充分,遇到了一些难题,但是通过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本次实践活动。关键词 大学生小型自主创业暑期辅导班 正文 这次暑期实践,我决定与好友王浩尝试自主创业,尝试到社会上赚钱。经过我们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初中与高中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辅导班的情况很普遍。根据学生参加辅导班的目的具体来说分为三种:1、基础掌握不好的同学参加辅导班为了打基础;2、基础掌握较好,成绩属于中上的学生为了巩固知识;3、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则是为了有更高的提升。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中开办初高中数理化辅导班的比较少,属于供不应求的情况。经济学最基本得常识告诉我们,当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是可以获得利润的,而我们自身可以通过所学知识很好的完成教学辅导工作,于是我们二人决定,开办暑期辅导班。 我们对初高中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目的是了解他们的需求。经过几天的调研我们发现,暑假想参加辅导的主要分为两类 :1、初中一年级升二年级的学生,由于新学期要开始学物理化学,很多学生想对物理化学进行初步学习;2、刚中考完升入高中的学生,想进行高中数理化的初步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上下午开设两个班,一个初中,一个高中,为期三十天。根据市场价格,我们对辅导班学费定价为三十天,每门学科五百元学费,如果可以三个以上同学一起报名可以享受九折优惠。 初步策划以后,我们近期要做的工作有宣传招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场地(租房)。 要进行宣传和招生工作,这个过程要比我们想像的困难很多。我们自己做了一份宣传单,主要介绍了辅导班的特色、我们二位主讲人、课时、学费以及报名联系方式等情况。打印了五百份,我们开始了宣传。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到各个社区广告栏张贴我们的广告,然后是到附近的几所学校门口发广告,包括一所高中和两所初中进行宣传。最初两天效果不好,几乎无人问津。我们分析了原因大致有四:1、社区广告乱而杂,阅览的人很少2、在学校门口的宣传不是很不到,没有达到效果3、学生正处于期末考试时期,分析学生们的心理还没有参

公债的概念

公债是公共债务的简称,是政府的债务。公债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两个方面,而国债专指中央政府的债务。在我国,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务,所以我国目前所有的公债都是国债。具体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它首先是一种财政收入。国家发行债券或借款实际上是筹集资金,从而,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三大功能。国债的发行要遵循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债券或借款到期不仅要还本,还要付一定的利息。国债具有认购上的自愿性,除极少数强制国债外,人们是否认购、认购多少,完全由自已决定。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把国债分为不同的种类: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以筹措和发行的期限为标准,国债可分为长期国债、短期国债和中期国债。所谓长短中期是比较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标准。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将一期以下的称为短期国债,10年期以上的称为长期国债,期限界于两者的称为中期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性质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内债和外债。所谓内债,是国家在本国的借款和发行的债券。所谓外债,是指国家向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以债券的游泳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出售国债和不可出售国债。国家的借款是不能转让的,只有债券有可出售和不可出售之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债余额(内债)以年均增长率高达33%的速度递增,而且政府发行公债不仅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还为了稳定经济运行。尽管如此,在我国,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甚至在财政学教科书中,对公债管理特别是公债管理政策的内涵,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公债管理政策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公债管理包括对公债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组织、决策、规划、指导、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环节。公债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公债发行、发行权限和管理权限的规定,对债务收入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对公债券流通方面的规定,对公债偿付与调整和对公债持有者结构的规定等规章与制度。 1、公债的发行权问题 在公债管理制度中,规定公债管理权限的依据是一级政权一级财政,一级财政一级公债发行管理权。许多国家也是这样做的。如日本《地方财政法》即规定日本地方政府能发行公债,当然要有中央的审核和批准。给与地方一定的募债权,在防范财政风险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将权力有限地下放,使募债主体多元化,中央政府在防范财政风险方面的机动性就会得以增强,整个国家的财政风险也会随着下降。[7]而我国目前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是需要改变的。 2、对债务的使用和管理 有些国家法律严格禁止将债务收入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如日本的财政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的财政支出,必须用公债和借入款以外的财源来解决。只有作为公共投资费和投资贷款的财源,才可以发行公债和介入资金,这种公债就是所谓的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二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练习题二 单项选择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D) A.提高人的积极性 B.提高管理水平 C提高企业盈利率D提高劳动生产率 2.科学管理中能体现权利下放分权尝试的原理是(C) A差别计件工资制B职能原理 C例外原理D工时研究 3.泰勒认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B) A合适的操作流程B第一流的人员 C严格的规章制度D适当的管理人员 4.霍桑试验的证明企业中存在着(B)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 C自主管理的员工D社会人 5.霍桑试验标志着(A)的产生 A人际关系学说B管理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D运筹学 6.法约尔认为任何企业都有六种基本活动或职能,即(B) A生产经营安全销售核算管理B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核算管理 C技术经济安全财务核算管理D生产商业财务安全组织管理 7.法约尔提出的原则有(B) A5项B14项C10项D6项 8.组织理论之父是(D) A梅奥B法约尔C泰勒D韦伯 9.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C) A复杂人B自我实现人C经济人 D 社会人 10.科学管理之父是(C) A韦伯B法约尔C泰勒C梅奥 11.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A) A法约尔B韦伯C泰勒D巴纳德 12.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其作为基础的某种形式的(D) A职责 B 制度C管理D权力 13.提出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的是(B) A切削金属试验B霍桑试验C铁揪试验D搬运生铁试验 14.提出“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的是(D) A泰勒B巴纳德C韦伯D法约尔 15.法约尔的(A)强调在组织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A等级链原则B分工原则C程序原则D集中化原则 16.(B )是法约尔的代表作。 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D《车间管理》 17.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D)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Can not find mark:content_ads 2001-10-27 10:21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大力弘扬这一学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 ———访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陈金松研究员 陈金松194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为黑龙江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二室主任、研究员兼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编、参编著作8部,发表论文85篇。 记者:请您谈一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陈:我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知识的系统结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类社会实践主要包括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即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并使理论知识受到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条原则不能改变,但实践变化了,理论也就要随之而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才能把新时期任务完成好。 记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新时期有什么现实意义? 陈: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以经济、科技、人才为主要内容的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恐怖活动甚嚣尘上;台湾回归祖国问题亟待解决;国内改革开放日益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和生态环境范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等等。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学风。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源于实践,植根于实践,离开了活生生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创造性,就会变成教条,因而也就不会有生命力。理论的生命力来源于实践,而且理论最终目的还在于指导实践,在于和实践相结合。离开当代新的变化,离开各国的国情,理论不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做法,而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曲解和糟蹋。到头来,不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还要贻误革命事业。 记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马克思主义学风呢? 陈:首先要学好理论,准确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没有理论,凭什么去联系实际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注意学好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他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践最好的结合。其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管理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轻的领域。说它古老,是因为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知识的管理活动,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只不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当时这些活动大多属于自发的,内容也比较零散;说它年轻,知识管理真正作为一门严格的管理开始被学术界系统研究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1.2.1 古代的知识管理 “知识的管理”与“知识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正式的“知识管理”之前,有知识管理的起源和“知识的管理”存在。 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明社会的最早时期。最早的知识的组织管理实践活动据称是在古巴比伦,“在叙利亚的爱伯(E b l a)地区发现了大量距今4000多年前的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档案(c u n e i f o r m a r c h i v e s),这些文献试图组织有关当时的文明、政府和商业的各种记录,从而保证里面记载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信息能够顺利地一代代传递而不会丢失”。[56]这种保存知识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古代大批藏书的出现,像最著名的埃及亚历山大藏书室就是在公元前3世纪建立的并且存在了大约1000年。在藏书室的最顶层存放了500000多本全部是手写的书,而这些书的复制品被散布到了全世界。这种全手工的复制和散布非常耗时间,但正是依靠这种方式,古

代的很多知识才得以流传下来。 印度学者认为知识管理的历史十分久远,“仅就印度而言,知识管理的最初起源,并非在‘公司部门’这个环境之中,而是起源于《奥义书》。在《奥义书》中,知识管理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智者们,将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弟子以及追随者来进行的。‘知识获取’的方式则是通过观察和讨论来进行的;‘知识保管’则采取存入人们的大脑,或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知识传播’则主要是通过演讲以及辩论的方式进行的”。[57]而《奥义书》是波罗门经典《吠陀》的形而上学的释义,文献形成的时期是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4世纪。 古代知识的管理得益于语言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在文字发明之后印刷术发明之前,由于技术落后原因,文字的记录和保存都十分困难,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用一种木制有铁尖的笔在湿的土块上来记录,然后再烘干这些土块,但保存与携带不便。陶器的碎片等也曾被广泛用来写信件、帐目甚至作业,但是它们记载文字都有很多缺点。中国造纸技术发明并传播到西方后,大大推动了学术知识的记录与保存。随着古老文明的不断交替发展,人们在保存知识方面也作了较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希腊人和波斯人的很多知识都在伊斯兰帝国时期遭到了破坏,所以其知识主要是以阿拉伯语言被保存了下来,这些知识最终流传到了欧洲的一些修道院,在那里,翻译的技术和藏书科学都被提高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可是,由于它们仍然主要通过人工来复制和保存,知识的传播仍然是一件非常艰巨艰难的事情。[58]

简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简述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 ——《改变世界的方程》观后感仅仅一个数学方程式就改变了一个世界,这是对爱因斯坦的最高评价。影片以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为线索,相继叙述了法拉第、拉瓦锡、麦克斯韦等科学家的发现之旅,探究与创造的火花照亮了世界的发展之路。看完这部影片,我深刻意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理论指导实践 爱因斯坦将其前辈科学家为之衣带渐宽,誓死捍卫,甚至血溅当场而求得的对物质世界本质的认识,凝聚成了一个简单而优美的方程。而爱因斯坦的前辈科学家也为他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从而使他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走出电影,就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人们曾在封建专制道路资本主义道路上摸爬滚打,却始终未能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走进了中国,中国的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有了指导思想的革命是有生命力的、有方向的、有目标的,不管是在救国救民途中还是在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都应该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为我们指引前方的道路。 二、实践产生理论 在法拉第研究电磁的相互作用时,他们发现将一个小磁针放在通

电导线附近,小磁针会受力偏转并与导线垂直。而对于电的本质,当时剑桥大学标准课程中有这样一段:电沿着导线传播,并不会跑到导线外面。法拉第却并不这样想,他认为:电力沿着导线传递时,也会向周围施加一些“看不见的力”,也许某些电力会从导线中向周围辐射开来。而后经过大量的实验,法拉第终于得出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科学家往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才能得出争出正确的结论。同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也正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寻得真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三、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洞的,这样的理论往往会引导人民走上错误的道路。理论并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东西,而是通过实践总结而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从曾因为盲目追崇理论、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而犯了错误。文化大革命、大跃进曾让中国的发展历史倒退20年,这是令人痛心的。 毛主席曾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和创造理论,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更好地应用理论,运用理论于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国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要掌握的问题: 一、行为科学理论 二、现代管理理论 一、历史背景 在经济学的课程中经常提到亚当·斯密的名字,这是因时古典经济学说作出了主要贡献。在他1776年发表的[论]一书中,他作出了对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中巨大经济利益的光辉论断。所谓劳动分工,即将工作分一些单一的和重复性的作业。他以制针行业为例,得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之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是因为它提高了每个工人的技熟练程度,节约了由于变换工作浪费的时间,以及有利器的发明和应用。今天广泛普及的工作专业化,无疑是斯密在200多年前就提出的劳动分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而20世纪前对管理最重要的影响还是产业革命,它开18世纪的英国,在美国内战结束后又传到了美国。在革命中,机械力迅速取代了人力,并且使在工厂中制造商品更加经济。以纺织业来说,在有100个人的毛毯厂中,有些工人专门纺线,有些专门染色,这样工厂就能制造大量的毛毯,而成本比原来低得多。但是,在这种工厂之中需要管理技能:管理者需要预测需求,保证手头有足够的羊毛用于纺线,向每个工人分派任务,指挥每天的生产活动,协调各种活动等。当在每个家庭中制作毛毯时,人们很少关心效?率,但有100个人时,如何使工人满负荷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于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就成为必不可少了。 机械力的出现,大规模生产,随着迅速扩展的铁路系统。而带来的运输成本的降低,以及几乎没有任何政府法令的限制,这一切促进了大公司的发展。像标准石油公司这样的大 企业建立起来了。这些大企业需要规范化的管理。因此,规范化的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叶也逐渐建立起来了。 二、古典管理理论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1856~1915)简介:美国人,普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床前的工人” 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度》(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2)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四条原则和三大实验

学得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文700字

学得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文700字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眼高手低,光说不练,这样的人必将做不成大事。 如今社会上的高材生有很多都找不到工作,他们在大学里深造,学的是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并没有放下面子,放下架子去社会上体验、去实践,最终的他们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暑假的我去工地帮安门窗的工人做饭,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个大学生也来做了这种工作,然而他做的工作效率并不是很高,因此他的工资就比较少,而另一个人连高中都没有毕业,他在社会上闯荡过、磨练过,并且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它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质量也都过关,所以他的工资也就相对高了一些、当时的我就在寻找了原因,我认为这个大学生虽然比那个人的学历高,但是他缺乏经验、缺乏洞察力,在大学里他手的是高等教育,学习的仅仅是理论知识,而并没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到社会上体验下生活,去磨练下意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会更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现在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实践也反作用于理论。两者就好比一个挑着水的扁担,

不能向上倾斜,也不能向下倾斜,只有保持好平衡度,才能完成最终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正确的时间、地点做正确的事,在学校中要认真的学习、积累理论知识,就如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到达质变的飞跃,再加上实践的检验,实践的总结,则是完美的总结。 所以,我们不能死读书,而是在学习中获得真知的同时,去实践、去检验。活学活用,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完美的结局,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器。

浅谈理论宣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浅谈理论宣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8-06-04T17:09:58.7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刘敏王丽华[导读] 抚顺石化公司辽宁抚顺 113015 理论宣传要与时俱进,就必须注重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思想活动的规律,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回答和解决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努力增强报纸理论宣传的时代性、实效性和彻底性。实践表明,只有注重改革和创新,彻底摒弃那种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报纸理论宣传才能真正入心、入脑,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转化为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第一,深入研究社会成员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处于不同时代、不同经济社会结构中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的意识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由此导致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报纸理论宣传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深入研究社会成员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是做好报纸理论宣传、增强报纸理论宣传工作威力和实效的前提。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一方面,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转型,使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就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思想活动产生各种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经济社会条件下所难以想象的。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我国社会成员产生了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使我国现阶段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呈现出种种新的特点和规律。 一是多元性。处于不同经济地位、与不同经济成分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社会成员,对经济社会发展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评判和价值期待,同时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于社会,由此形成丰富多彩且良莠掺杂的思想活动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对那些牵动全局的深刻社会变革,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心理承受力和社会期望值会大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报纸理论宣传工作,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认真研究处于不同经济地位、享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社会成员在想些什么,对社会变革和发展有什么样的期望和要求,从而有的放矢地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导思想去启发诱导、凝聚人心。只有这样,报纸理论宣传工作才能跟上时代要求,深入人心,取得成效。 二是多变性。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在纷纭繁杂的大量信息包围中,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愈呈现出多变性态势。对于同样一件事物,人们今天的认识和昨天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别;同样一个人,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和在那样一种环境中会有相当大的思想观念变化。总之,在日益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极其深刻而巨大。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报纸理论宣传工作,必须深入研究社会成员的思想变化规律,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人们思想活动的脉搏,使正确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密切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假如不是这样,形势变化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变化了,报纸理论宣传从内容到形式却并不改变,以不变应万变,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老调重弹,旧话连篇,尽管费了很大力气,这样的"理论宣传工作"也注定成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第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密切关注最新社会实践提出的理论问题,及时宣传理论创新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把他们的理论看做是书斋里的学问。他们总是要求理论必须从书本上,从课堂上走出来,走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努力回答现实生活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号召群众、武装群众、指导群众的同时获得自身的丰富和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而宣传新的理论成果,使之为人们所掌握并运用于指导实践,又会推进社会实践的新的历史性飞跃。因此,理论宣传的与时俱进必须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对理论创新成果及时进行宣传。 第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选择现实中提出的、群众想弄清的热点难点作为理论宣传的重点。随着经济转轨、体制创新、结构调整,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理论宣传要与时俱进,就要把握时代潮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跟进干部群众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思想实际,用科学理论和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去分析和回答现实中提出的新问题。比如,对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怎样看,随着一些工人下岗怎样正确看待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际问题,理论宣传要抓住诸如此类的问题做文章,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以分析,帮助干部群众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形成共识。 第四,理论宣传的形式要创新,要讲究宣传艺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在改革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理论宣传的形式也随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报的理论宣传不讲究宣传艺术,只是重复党的文件、政府工作报告、法律法规的词句,用成堆的套话、空话和简单的逻辑推理包装起来,那就只能被当做一种摆设,成为报纸上最没人看的版面。因此,理论宣传的与时俱进,不但体现在内容上,而且要体现在形式上,不断探索新的宣传形式。在这方面,河南日报作了有益的探索:栏目设置多样化,开设一些观察类、思考类、对话类栏目,借用新闻的一些手法,以新闻事件或新闻由头为切入点;就实论虚,以事说理,以理论事,虚实结合,逐步提升,生动活泼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围绕包含重要理论信息的重大事件在一个时期内集中时间、集中版面、集中力量展开重点战役性宣传,以凸现高潮,形成规模效应;着眼于读者的需要,刻意策划有针对性的选题,然后从不同侧面系列性推出。大体形成一个月左右一个核心主题,一个核心主题掀起一次小的高潮,一个核心主题接着一个核心主题做,原则上不间断,此起彼伏,使理论宣传中心呈波浪状向前涌动,一浪接着一浪,一浪推着一浪,形成连续不断的紧凑有序的冲击波。 第五,理论编辑要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报纸理论宣传能不能与时俱进,关键在于理论编辑的素质,这就要求切实加强报纸理论编辑的队伍建设。首先,报纸理论编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去工作。其次,要加强学习,夯实理论功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功底,培养创新所必需的辩证思维,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如果报纸理论编辑远离现实,对不断发展着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了解不多,对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了解不多,同样难以做到与时俱进。

答案-公债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债:指政府为了满足实现其职能对资金的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从国内外筹集资金所形成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P4) 2.李嘉图等价定理:指政府指出是通过税收融资和发行公债融资是等价的。(P39) 3.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公债偿还期限分别为,小于1年、1-10年、大于10年的公债。 4.可上市公债(marketable debt):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流通买卖的公债。(P54) 5.预付税款债券(advance tax bill):为吸收企业准备用于纳税而存储资金的一种临时性的短期公债。(P60) 6. 不可上市公债:在不能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公债。(P54) 7. 政府直接债务:在经济运行中不依附于其他事件而必然发生的债务。(P55) 8:直接债务: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的支出责任。(P282) 9.或有债务:指基于特定时间的发生而带来的责任。(P282) 10.国债发行余额管理模式 11. 固定发行表:指国债发行部门依据财政资金的需要,并考虑社会资金状况,将债券的发行时间、规模等信息固定公开的制度。(P101) 12. 显性负债:由法律和合约确定的政府负债。隐性负债:反应公众利益集团压力的政府道义上的负债。(P281) 13. 荷兰式招标:(单一价格招标)指招标人首先按出标价格高低募满发行额,然后将最低中标价格作为全体中标人的最后中标价格的招标方式。(P93) 14. 英国式招标:(多种价格招标)只招标人按照出标价格从高到低确定各个投标人的中标价格和数量的招标方式。(P93) 15. 国债依存度:指当年国债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P220) 16. 国债借债率:指当年国债的发行规模和GDP的比例关系。(P223) 17. 国债偿债率:是指某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P221) 18. 国债限度临界线:指在偿债能力和债务负担这两类制约国债数量的互为消长的因素中,按其共同决定的国债区间,以偿债能力等于债务负担时所能反映的曲线。(P216) 19.市政债券:是指州、市、县、镇、政治实体的分支机构、美国的领地、以及它们的授权机构或代理机构所发行的证券。(P235) 20.交付债券:(举债发行方式)指地方政府应以现金方式偿还债务时,不直接支付现金,而是支付地方债券的方式。(P242) 21.债券评级:指评级机构对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总和分析与评定。(P310) 二、简答题 1.公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8) 与财政比较: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与信用比较:国家主体性,政策性,计划性,稳定性,广泛性。 2.公债和税收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区别: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国家与纳税者双方在法律上不平等,而公债在法律上完全平等。 税收是无偿的,公债是是有偿。 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公债的出现则比较迟。 两者的财政作用不一样。 联系:税收和公债都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之一。

公债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债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082 课程名称:公债经济学 英文名称:Economics of public debt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 财税类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财政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公债活动是一个横跨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本课程试图对日益繁杂的公债问题(包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及不同方面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和全景式勾勒,讲授内容突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中国特征的公债问题,希望能为财经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思考公债经济学相关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平台。本课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公债活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与理论;第二部分分析、考察世界各国公债活动与公债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中外公债管理政策。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财经类本科专业课程中的选修课。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掌握公债经济学这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要求能获得对各种公债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及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我国公债思想演变、理论发展、管理改革、制度变迁等社会经济政治热点问题更加关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公债经济学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对国内外的各类公债问题与公债活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2.重点掌握公债的多重内涵、内在本质及其“三性”特征。

3.理解关注和重视公债经济学的主要理由。 4.掌握公债结构的划分标准、不同类别及其主要含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实世界中的公债问题 1.主要内容:(1)中国的公债活动扫描;(2)世界范围内的公债活动;(3) 公债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外公债活动发展概况;影响公债规模的经济条 件;现实世界公债活动的主要特点。 3.问题与应用:对国内外的各类公债问题与公债活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和理性思考。 第二节为什么要关注和重视公债问题 1.主要内容:(1)公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或命题;(2)关注和重视公债问题的几个理由。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公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公债的基本功能。 3.问题与应用:理解公债活动与问题的重要性,掌握公债的基本经济功能。 第三节公债:概念、本质、特征及其种类 1.主要内容:(1)公债的概念界定;(2)公债的本质之争;(3)公债的 “三性”特征;(4)公债的种类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公债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种类。 3.问题与应用:重点掌握公债的多重内涵、内在本质及其“三性”特征。 第四节学习目的与学习方法 1.主要内容:(1)公债经济学的学习目标;(2)公债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学习公债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3.问题与应用:理解学习公债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 (三)思考与实践 1. 如何理解公债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2. 什么叫公债结构? 3. 理论联系实际,请您谈谈我们为什么关注和学习公债经济学? 4. 如何学好公债经济学?请谈谈您的想法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内容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讨论等方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启发、鼓励学生的独立自考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习题讲解等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理论实践相结合

理论实践相结合 ——那坡县第二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我校很重视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2018年9月,我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制定“以基地为载体,体验育人,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思想,把学科教学活动向基地延伸,合理利用基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辟新的课堂。会议决定开展“那坡县第二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真实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 立项之后,学校组织召开教师会议,组建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就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作了整体规划,提出并实施了以“基地为载体,体验育人,创建特色学校”的工作思路。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现有的土地统一规划分配,由29个班级划片经营种植各种蔬菜。 我们把劳动实践基地活动的责任落实到班主任,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意愿,合理规划基地。班主任组织向全班学生征集基地的种植方案,引导全体学生能参与其中,并对所提的方案进行讨论,确定种植的品种。其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意愿,划分基地并给基地命名,让学生给本班的基地取一个具有特色的名字。再次,我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组织他们平整基地。为了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我们应先是加强劳动教育,接着又展开班级劳动竞赛,同时在劳动中还开展高年级对低年级的互助活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被大大的调动起来,菜地被学生平整好后,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协作意识,又为该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尽可能扩大其中的教育影响。故此,为了达到核心目的,我们在活动中必须做到拓展基地教育影响空间。首先,在蔬菜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地寻找活动的教育影响空间。一是利用学生对蔬菜生长过程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二是利用各种蔬菜的不同生长状态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能力;三是结合观察日记和观察纪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四

西方公债理论发展

《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政策》 公债有益论、公债有害论、公债中性论 古典经济学派总体上是对公债持否定的态度,背景:市场自由竞争,廉价政府。亚当斯密对公债的批判:第一,鼓励了奢侈浪费。第二,公债是非生产性的。政府举债是把国家一部分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的抽出来用于非生产性的国家开支,这样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第三,公债造成的危害。国家债务增加未来还本付息负担,赋税必须加重,损害人民的储蓄能力,影响生产。大为·李嘉图也对公债持否定的态度,李嘉图首先否认了那种“公债只是右手欠左手的债,不会损害身体”的说法。在这里李嘉图实质上是用此来批驳那种认为国家欠债无关紧要的观点,与后人所概括的“李嘉图等价定理”是有本质区别的。他认为如果通过公债的方式为战争融资所损害的不只是公债的本金,还有人们因为公债融资减轻了人们暂时税收负担而不知节约、增加消费带来的资本损失。因此他主张战争时期最好通过增加税收的方式增加战争经费,认为这样人们便会尽量地节约。 凯恩斯主义公债思想:凯恩斯主义主要是凯恩斯本人及后来的“新古典综合派”,大致有两个阶段:(一)从凯恩斯理论的诞生到50年代。综合起来主要观点有:第一,公债是反萧条的重要手段,举债指出虽然浪费,但是能增加投资和消费。第二,自发支出的乘数效应,进一步为赤字财政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凯恩斯主义早期对债务的可持续性做了简化处理。公债是不需要偿还的。虽然就每一张公债券来说,总有一个偿还期,但对于国家的连续借债来说,等于没有偿还期。第四,国家的负债可以和资产相互抵消。侧重于短期的流量分析,体现不出公债的特殊性,其不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债首先是一个存量现象,随着时间的积累,累积的公债存量会对公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二是从长期分析来看,必须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长期分析中的赤字会产生什样的宏观经济效应? (二)新古典综合派对公债思想的发展。60年代以来的分析实质是将分析的方法由短期转向了长期,即公债短期是有益的,在长期是有害的,这实质上是一种“新古典综合”。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调和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而在较长时期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 总之凯恩斯主义公债思想是从承认公债对消费、投资有影响的“非中性”出发来看待公债,这一点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均成立。公债对短期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但对长期经济增长而言,由于公债融资挤出了私人资本,降低了资本的形成率,所以,有可能是一种负效应。可见,凯恩斯主义的公债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凯恩斯的公债思想。 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公债思想:7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涨”由货币主义发展而来的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均在这一时期出现,反映在公债思想上,就是以巴罗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这就是被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布坎南在《巴罗论李嘉图等价定理》这篇论文中,首次使用“李嘉图等价定理”这一术语表达的理论,实际上70年代以来所争论的“李嘉图等价定理”,并不是李嘉图的主要公债思想,因为李嘉图是持典型的古典公债观,主张预算平衡,这与理性预期学派所倡导的“税收平滑”并不完全一致。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基本含义是:对于既定的政府支出,政府选用税收(一次性总付税)或公债融资是等价的。假定政府支出保持不变,并且原来的预算平衡,按照该定理,政府实行暂时的减税政策(按照政府的跨时预算约束,不可能是持久减税)代以发行公债对投资、消费等均不会产生影响。“公债在短期内无效,长期内无害”,即是中性的。实际上每个人不是长生不老的,这种情况下,“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吗?对此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巴罗提出了一个独创性的论点,发展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认为,即使消费者在政府未来弥补当前税收削减而增加税收之前就己经去世,“李嘉图等价定理”仍然成立。他假定消费者有一种特殊的被称为“利他主义”的遗产动机。一位利他主义的消费者不但从他自己的

XX年2月入党思想汇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XX年2月入党思想汇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 结合 这篇关于XX年2月入党思想汇报范文: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特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支部: 伟大的马克思把纲领形象地比喻成了一座界碑,他说:“制定一个原则性的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这个比喻给我们明确了,一个党政的纲领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没有纲领,那么一个政党将没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将不能统一党的思想和行动。党的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旗帜指明了方向,旗帜展示了形象,旗帜凝聚了力量,因此,学习党的纲领是我们充分理解党和加入党组织的步。 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实现共产党*,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真正达到共产党*,但是我们要相信历史,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共产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纲领前进的。共产党*理想的展开和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经历许多发展阶段。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党*因素不断成长发展,需要经历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虽然历史的见证还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

程,但是我们应该始终以实现共产党*为理想。 在每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会有不同的最低纲领。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包括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渡阶段。这个历史时期需要经历几百年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相应的最低纲领,即近期目标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坚持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要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如果说充分认识党的纲领是我们的要务,那么拥护党的纲领就是第二要务。我们必须做到:要牢固树立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信念是指路明灯,因此坚定共产党*理想是我们的最终理想;第二、扎扎实实的勤奋学习和工作,不断的提升自我,尽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第三、坚定地走“两个结合”的道路,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四、始终以杰出的共产党人和优秀党员为榜样,坚定不移地学习别人的优秀事迹和品质,才能提升自我。 汇报人:XXX

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㈠增强理论教学 开放教育的特点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学生自学为主,在学习进度、时间等方面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所以,学生应在辅导课前已经完成相对应单元的自学,做好充分准备,带着疑难问题和渴求的心情来听辅导课,这样才能收益最大。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避免过去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应在导学课中把文字教材内容分成几个模块介绍,使学生掌握每个模块的内容及重点难点。教师要讲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让学生自学,学习一个阶段后再实行面授辅导。辅导课由单向讲授逐步转向双向讲授,讲授方式包括教师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等。同时采用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模拟操作、小组辩论、文章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其特点和教学目的实行组合使用。 教学工作中,教学工具取决于综合采用的教学方法,每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应有相对应的教学工具,可行的有:(1)教材和教案:教材应重视理论讲解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通用性。另外教师要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教案、习题集等其他教学资料,可兼顾各校特色。教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成为主要教学工具。(2)习题集、案例、会计模拟核算资料、教学版会计软件、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这些需要自行编制或收集。另外可建立教师间、学校间交换机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教师在精讲原理,使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并能掌握的同时,还要实现从传授知识到传授方法的转变。把教学内容分成基础知识模块、操作技能实训模块,并且相匹配、相吻合。学生要边学习理论边实践,理论实践相得益彰。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掌握基本理论的方法,而且掌握了会计实务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生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必须即时复习,按时做作业,了解自己还有哪些疑难问题等,然后到校通过答疑课解决。同时,老师要实行归纳总结,把知识系统化。学生也可通过电话等方式得到老师与同学的协助。这样,学生所学知识才会融会贯通。 ㈡强化实践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会计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会计核算是一项十分具体而又细致的教学工作,学生学会了一些基本理论,不一定能具备实际工作水平,所以要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能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缩短会计专业学生学会基础理论与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距离,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实践水平的实用型人才。 从学生知识水平、素质结构入手,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展开不同形式的校内外会计实践活动。 1、模拟实验:学生从书本或课堂上学会了一些基本原理后,要增强实训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及创新水平。会计模拟实验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这些实验的作用往往大于作业,因为它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水平,而且促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基本技能,对从没学过会计的学生,由此会对会计有了一个感性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对已学过或做会计工作的学生,使他们改进了很多平时实际工作中不规范的操作方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收获很大。 2、布置案例分析或实践性思考题:在专业课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导入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并形成疑问,老师再适时提出并精讲原理,在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后,再出示实务题,能够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实务操作,并通过老师的指导,使得每位学生的技能或分析问题的水平得到提升。 3、适时安排专题讲座、参观学习或经验介绍。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