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报告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报告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报告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报告

本文是在对托马斯? S.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仔细研读后,首先通过对该书各章节分别经行简要介绍,梳理出作者核心观点。同时,介绍了该书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并对书中科学发展是否是“非积累性”的进行了集中探讨。最后,阐述了该书对我的启示以及我对作者核心观点的见解。

一、《科学革命的结构》内容简介

第一章:历史的作用。库恩指出现如今“科学的发展变成一个累积的过程:事实、理论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或单独的结合着而被加进到构成科学技巧和知识的不断增长的堆栈中。而科学史则变成一门编年史学科,它记载这些成功的累积过程以及抑制它们累积的障碍。”(P1)这是一个误区,所以库恩提出该书的目的是要“勾画出一种大异其趣的科学观” (P1)为其观点的提出作了铺垫。①

第二章:通向常规科学之路。首先对“常规科学”给出了定义:是指坚实的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的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成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P10)并指出“范式”所具有的两个特征:1,空前的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2,无限制的为重新组成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P10)所以说常规科学是一群以共同范式为基础经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

第三章:常规科学的本质。库恩说:“常规科学研究乃在于澄清范式所已经提供的那些现象和理论。它具有一种内在机制,每当造成这些限制的范式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时,它能保证使束缚研究那些限制变得松弛” (P25)从而指出了常规科学的缺陷。

第四章:常规科学即是解谜。作者提到“解答常规科学问题,即以一种新的方式实现预期,这就需要解决所有各种复杂仪器方面、概念方面以及数学方面的疑难(从而扩大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成功的人,证明自己是一位解谜专家,而谜所提出的挑战正是驱使他前进的重要力量。”(P37)由此说明常规科学是

一种高度确定性和高度累积性的事业。

第五章:范式的优先性。库恩首先明确:共有范式的确定不是共有规则的确定,范式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有任何整套的规则存在。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学说指出“范式比任何抽象出来的规则更优先、更具约束力,更加完备。”(P47)第六章:反常与科学发现的突现。库恩认为“发现始于意识到反常,即始于认识到自然界总是以某种方法违反支配常规科学的范式所做的预测。于是人们继续对反常领域经行或多或少是扩展性的探索。这种探索直到调整范式理论使反常变成与预测相符时为止。”(P53)说明了科学变化即是范式变化的原因,又是范式变化的结果。

第七章:危机与科学理论的突现。因为危机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所以说“危机后的科学理论要说明更大范围的自然现象,或者能更精确地说明某些先前已知的现象,必须放弃以前的标准信念或程序,同时用其他新成分替代先前范式中的那些原有成分。”(P67)

第八章:对危机的反应。危机的意义在于:它指出更换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科学家在危机时总是尝试去提出某些思辨性理论,如果成功了,就能找出通往

新范式的道路,如果不成功,也能相对容易的将它们舍弃。向新范式的转变便是科学革命。”(P87)

第九章:科学革命的本质与必然性。科学革命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P93)相继范式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和不可调和的,所以说科学革命是有其必然性的。

第十章: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库恩自己说该章是本书的哲学核心,掌握这一点,便掌握了本书的精髓。他通过视觉格式塔转换实验的例子指出“范式改变

的确使科学家对他们研究所及的世界的看法变了。在革命之后,科学家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不同的世界。”(P112)

第十一章:革命是无形的。“科学家和普通人对创造性的科学活动的印象,都出自于同一个权威性的来源。这个来源部分出于重要的功能方面的理由,系统的隐瞒了科学革命的意义和存在。”(P136)

第十二章:革命的解决。作者新奇的发现革命通常是“非常年轻,或踏入深受

危机困扰领域才不久的人,因此比起他们大部分同时代的同行而言,他们对由老范式决定的世界观和各种规则的信奉就没有那么深。”(P144)

第十三章:通过革命而进步。作者让大家抛弃这样一个观点:“范式的转变使科学家和向他们学习的人越来越接近真理。”(P171)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第十四章:后记一1969。是该书首版问世七年后,在综合各界的批评及褒奖之后,加之作者对一些问题理解的进一步深入而对本书所做的进一步补充。

二、《科学革命的结构》所带来的思潮

(一)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

科学观的问题是20世纪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库恩之前,主要分别有逻辑经验主义的“可证实”、“可确证”观点和波普尔的“可证伪”观点。这两种观点正是库恩所称的,把科学发展看作“轶事或年表的堆栈”、“一个累积的过

程”。逻辑实证主义者和波普尔的主要问题在于对科学考察的出发点的错误,命题系统不是科学本身,只就科学的命题或命题系统来研究科学,这就是如库恩在《结构》一书第十一章所批评的教科书式的科学。“使科学史看起来是直线式的或累积性的”是这一错误的必然结果。对科学,必须通过全面地考察,特别是对科学发展史的考察,通过对科学家具体如何工作的考察,才能得到合适的答案。而这正是库恩所作的工作。①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首先是在科学史的基础上写就的,他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的考察,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前范式科学”一一“常规科学”一一“革命科学”一一“新常规科学”的发展模式,其中“范式”的概念居于核心地位。在这一模式下,科学发展成为一个有矛盾积聚,有革命爆发、有稳步发展,有逐步衰落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

总之,库恩完全摆脱了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对科学主要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从历史、社会、心理学等各对科学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由于有这些学

科因素的加入,使得库恩的范式理论有了别的学科的理论支持,因此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同时由于库恩的物理学背景,也使得他的理论不仅仅是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完成的,而且也是从一个物理学家的角度完成的,这就使得他的理论在科学家中间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二)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在库恩完成《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时,引起了科学界和社会学界的广泛争议,科学家和科学史家对他的观点多半是不屑一顾,甚至持批评的态度,而社会

学家对他的观点却大为赞赏,后现代主义者一致认为库恩是他们的先驱,是库恩为他们开辟了研究的道路。因此对此大做文章,滥以发挥,人们似乎认为是库恩点燃了科学大战的导火线。原因在于库恩科学观中所包含的一些新概念,如科学活动的主体性、非价值中立性以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科学的非进步性等,正好迎合了后现代主义者强调多元化、开放性、反对整体性、统一性等的主张。①库恩认为:单是从静态的、理性的和认识的角度来研究科学是远远不够的,科学不是完全由数学计算和经验证实的,是纯客观的,完全不依赖于价值判断。所以他试图从历史的角度了来研究科学活动要,而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必然牵涉到政治、宗教、社会、体制、学术等一切人文现象,带入了一定的非理性成份。但库恩没有完全否定科学的进步性、合理性。如在分析哥白尼革命时,他认为:哥白尼革命的虽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他没有忽视它的内部科学因素,日心说所以能够战胜地心说,因为日心说能解决一系列天文学难题,而且有很大的理论预见性,实验在哥白尼革命中也起重要的作用。而且一旦范式确立了,也确立了一系列的标准、规则,范式内是有一定方法、有一定逻辑结构的。库恩想尽量在内部主义与外部主义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

而后现代主义却把他的观点推向了极端,完全从外部来研究科学,站在相对主义立场,否认任何标准、方法、逻辑的存在,只研究相对主义在经验层面的运用,很少涉及理论层面。HM?柯林斯就把他的思想称为“相对主义的经验纲领”。认为科学知识是众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和宗教、巫术无任何区别,甚至质疑科学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行后果,不应享有任何特殊文化和社会地位,强调外部主义的主导作用,企图用这种手段来颠覆科学。可以说,后现代主义者完全是弃其精

华,取其糟粕。

(三)对科学发展是否是“非累积性”的思考

库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非累积性的。“科学革命中出现的新的常规科学传统,与以前的传统不仅在逻辑上不相容,而且实际上是不可通约的”。库恩的“非

累积性”概念是指“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变到一个常规科学的新传统能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新范式,远不是一个累积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所能达到的过程”。①

库恩认为,在常规科学中,谜和反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科学家对一个刚出现的问题首先是作为谜题来解决,而不是反例。只有在常规的问题解决活动宣告失败之后,科学家才会把这一问题当作反例。但是,科学家并非一面对反例就拒斥范式。然而,当一个反常变得似乎不只是常规科学的另一个谜题时,向危机和向非常规科学的转变就开始了。这种开始并不代表科学家会轻易地抛弃旧范式,导致范式改变的反常必须对现存知识体系的核心提出挑战。随着范式变形的增多,危机使常规科学解谜规则变得松弛,最终容许一种新范式突现。科学革命以两个对立阵营之一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这时,范式的转换就完成了。当然,导致范式转换的往往不仅仅是一个危机,而是一连串的危机。

从库恩所描述的范式的转换过程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判定,库恩应当承认这种转换是在一定累积的基础上的飞跃。可以说,这种转换是量变质变的一个特例。简言之,按照拉卡托斯的说法,科学革命决不是宗教式的范式变化,而是理性的进步。无论是从常规科学角度来看,还是从科学革命或科学整体角度来看,科学发展都具有累积性,而不能仅仅强调科学革命的非累积性。

科学与否,关键在于其解释力。科学是科学活动的成果,但并非是所有的科学活动都能够得到科学成果。科学发展是非累积性与累积性的有机统一,“科学中存在着一些大的革命,在这些大的革命之间还有一些较小的革命,革命的过程是科学知识增长模型的一个组成部分” 。累积性与非累积性之间并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它们之间的区分是模糊的,舍其哪一方面都不能更准确地描述范式的转换和科学的发展。

库恩是以范式为基础来考察科学革命结构的,但他的范式是主观的。这使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