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理解JavaProxy机制

全面理解JavaProxy机制

全面理解JavaProxy机制
全面理解JavaProxy机制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实践认识真理

第四章实践认识真理 一、本章目录 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发展、目的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二、认识的本质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一、主体认识的要素和结构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三节、认识的结果及检验 一、真理和谬误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真理与价值 二、本章重点 一、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的过程 三、认识的结果 改造世界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而为了更自觉、更有效地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就必须深入研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活动的本质特征、真理的本性及其与价值的关系。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发展、目的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研究中,使之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与其有着本质的联系。 实践形成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活动使主体和客体产生了分化,使作为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的人最终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动物与自然界是浑然一体的,无所谓主体和客观之分。人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主体,渐渐能够把自我和对象区分开来,明确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发起者,主体具有了独立的地位。人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形成了关于客体的稳定的、一般的知识,产生了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的可能性,这就是认识。 实践活动促进人脑的生理发育和认识图式的形成。从生理结构来说,由于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到客观世界的各种关系和属性,面对着越来越大量而复杂的信息,使得人的脑量急剧增加,生理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大大优越于猿猴等高级动物大脑的神经生理结构。从社会角度来看,人在实践活动中还形成了比生理结构更为重要的社会性认识结构。人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工具实际操作对象,活动逐步协调,使人的运动器官和感觉思维器官得到训练,使外部的实际动作方式发生了向内部的观念动作方式的转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如何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内容摘要: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提出的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提出以后,产生了两种反应:一是认为中国梦作为通俗易懂且言简意赅的政治命题,给人以震撼心灵的冲击力,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在民众中引起强烈的积极反响;二是产生某种误解,一些人对中国梦不知所云,思想认识达不到国人所理解的水平。这意味着应积极为中国梦提供理论阐释和学理支撑。不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和传播。因此本文从两个根本性问题来谈谈如何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关键词:中国梦精神实质实践要求 一、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首先,我们先认识中国梦的基本含义,中国梦的基本含义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一个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体现当今中国实践发展新要求,还是追求未来理想目标的重命题,我们需要深人挖掘其基本含义所蕴涵的本质含义。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其基本含义的多维度展开。从世界维度看,同美国梦、欧洲梦一样,中国梦也会在国际社会释发出巨大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在世界上,中国梦追求强大绝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不被宰割;不是为了主宰世界,而是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从国家和民族维度看,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目标、民族愿景和人民期待,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民众和个人维度看,中国梦构成一个具有公平正义的好的政府和好的社会,在其中,民众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人生出彩,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样,“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梦不是对昔日“美国梦”“欧洲梦”的单纯模仿,而是基于中国基本国情与历史方位,对当代中国“究竟向何处去”在目标和路径上的总体判定。从中国梦的基本含义、本质内涵可以揭示其精神实质,这就是“注重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寻求共识”。 二、中国梦的实践要求 认识清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后,我们需用行动去实现这个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要有正确的路径,因此我们应把握一下三点。 (一)求真务实 首先要牢牢把握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梦”最大的出发点,我们不是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建设“中国梦”,我们求真务实要做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要轻易说跨越,又不能不思跨越。要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其实是十分艰巨的,这需要全党全人民顽强拼搏。把我们国家建设好,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二)攻克艰难

第七章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第七章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划清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懂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掌握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坚持正确的认识路线,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教学难点: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 教学时间:8学时 “认识论”(epistemolog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是“知识”“和”“学说”两个词的结合,意思是关于知识的学说,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理论,是以人的认识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理论。在哲学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认识论,今天我们所学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言,在经典著作中,在我国的学术界,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 (1)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说,整个哲学都有认识论意义,就是说全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都是认识论问题,都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world outlook)和方法论(methodology),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一个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无产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指导人们认识和实践的科学,都具有认识论的意义。 第二,实践性(practice)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 第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认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即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认识论首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方面,即二者有无统一性的问题,是认识论所直接解决的问题。 因此,就广义而言,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认识论的意义,那么如何从狭义上来理解认识论呢?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 (2)对认识论的狭义理解 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认识论可以作为哲学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认识论仍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也就是关于以人的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理论。它所研究问题:认识的对象和来源,认识的动力和内容,认识的能力和限度,认识过程和形式,认识的一般方法和发展规律,认识的可靠程度和检验标准,以及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课前索引 学习指导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概括为八个字:本质、过程、结果、运用。 即理解认识的本质;深刻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弄清认识结果是得到真理,理解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体现。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与价值、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难点是认识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学习方法 牢牢把握本章的知识框架,重点知识点一定要掌握,一般知识点了解即可,特别注意党的思想路线部分 还要注意各种辨证关系的掌握。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揭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个人的认识史也再现着整个人类的认识史。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认识和意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意识和认识同等看待,意识的起源就是认识的起源。 个人思维的发展过程再现着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心理和思维过程的考察,研究了认识的发生。 2、认识论和本体论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本体论,也就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研究的是思维能不能认识、能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一般将它称为认识论问题。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唯心主义必然把人的认识仅仅限制在精神的范围内,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总之,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它需要通过具体的认识论观点表现出来。 3、认识和认识论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认识是指人的认识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先有认识及其发展,然后才有认识论;认识论既然以认识为研究对象,它就离不开认识。 认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归结为人的思维能不能反映、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础结构的练习题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础结构的练习题 1.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人口增长总要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这一个”永恒的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这一观点: A.把人口因素看成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因素 B.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相对过剩的事实,却掩盖和歪曲了事实的本质 C.在重视人口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口发展的规律 D.注意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表现在: A.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B.物质生产的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C.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原因 D.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3.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力》中提出:”人们对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A.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 B.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必须从整体生态系统中去考察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D.自然历史的变迁永远为人类所主宰 4.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 A.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5.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哲学的深刻革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 A.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进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6.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是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由此看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表达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1〕课程的综合化〔curriculumintegration〕趋势不只是改变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它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现行的分科主义课程体系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的产物,它追求“工具理性”,把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割裂开来,倡导对世界的有效操纵;它把学科文化强化为“精英文化”,并将之与“大众文化”割裂开来,这实际上是强化了少数人的利益,尽管它以“价值中立”的姿态出现;它最终导致学生人格的“片断化”〔fragmented〕,因为它使各学科彼此隔绝地向学生的心灵“浇铸”。当时代要求人与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和谐共生的时候,当时代要求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并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时候,当时代要求人格整体进展的时候,课程的综合化就成为必定。因此,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国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以为“综合学习课程”开辟空间,我国台湾那么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七大学习领域之一。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深陷于分科主义的泥沼之中。这种课程体系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它基于原子论、机械论的视野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也把原本内在统一的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来;第二,它以谙熟学科知识和训练技能为宗旨,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进展;第三,它过多倚重了同意学习方式,忽视发明、探究学习在人的进展中的价值;第四,它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适应了学生个性进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进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展的需要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变迁日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表达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所推出的适应义务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积存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全靠各地各校在实践中摸索,活动课程在开设中也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进展与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作出如下要求:“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进展和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收集处理信息、猎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适应以及必须的生活技能等等”,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贯彻这一精神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以实践为基础

将“以实践为基础的方法”运用到财政学研究中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与实践相对应的是认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它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专业是建国后我国最早设立的财政学学科点,在财税领域一直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并被教育部评为财政学专业的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点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方针,力求培养既懂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又通财税实务的应用型人才。几十年来,该学科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我坚定地相信实践决定认识,所以我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要立足实践需要。财政学的发展和经济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经济学的源流发展来看,把经济学转为“科学”的第一人是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同样被认为是财政学的开山之作。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哲学,因为它开创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主张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财政学科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因此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似乎“应该”适合财政学。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认为,经济学的方法有两种: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前者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开创实证研究的代表人物是马歇尔,把经济研究纳入可“验证”的轨道,也就是马歇尔所说的“牛顿方法”。开创规范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庇古,把经济研究纳入“伦理”的轨道。但不论是实证还是规范,都与研究对象有关。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还强调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研究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理论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还是理论实现发展的过程。社会科学研究既要总结概括实践,更要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成果从实践中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理论会更丰富、更完整、更发展,实践也会更成功。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注重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能孤立地搞理论,也不能孤立地搞实践。实践可以检验和发展理论,理论也会对实践产生影响,正确的理论会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理论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只有将正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我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正符合这一理论。 在经济学说史的研究中,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是十分困难的。在西方的研究中,许多学者索性不提马克思。也有少数提到的,比如熊彼特,他认为应该给马克思在学说史中有一席之地,但他的评价主要从“马克思学说”整体出发的。在经济学方面,他认为马克思主要继承李嘉图的学说,并没有什么原创性成果。熊彼特的评论并不符合学说史的发展规律。在我国,一些学说史专家把马克思放在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立的地位,并且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萨伊(183)以后的理论都是“庸俗”的。我以为那些研究方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应该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审视其学说史的地位,而不应该仅根据马克思的个别论断(尽管产生过很大的社会影响)作推论。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和斯密的是一致的,也只是指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但马克思认为这是“价值”的惟一

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发表时间:2020-01-13T13:36:29.8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作者:刘晨旭 [导读] 摘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实践”的方式存续着,以深刻的批判视角揭示着“社会生活”中人类存在的现实意义。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实践”的方式存续着,以深刻的批判视角揭示着“社会生活”中人类存在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展开探讨,在论述“社会生活”和“实践”二者内在逻辑相互的同时,得出这一命题在当代我国的发展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生活;实践;逻辑关系;现实意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字面意思解读来看,就是说社会生活的本质基础是生产劳动构成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一切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由社会实践所决定【1】。这句话表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的产生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超越于旧唯物主义的体现。 一、马克思语境下“社会生活”与“实践”概述 (一)马克思语境下的“社会生活”概述 在马克思语境中,“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社会物质条件下的生活,社会精神条件下的生活以及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生活。其中,社会物质条件下的生活涵盖了一些具体的物质生活领域,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人口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等,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内容;社会精神条件下的生活主要是指人类的社会意识层面,包括信仰、理想、哲学等精神领域。物质条件下的生活和精神条件下的生活是互相渗透的,比如人类生活中的建筑设计、服装服饰等。但二者的综合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社会生活内容,如社会制度体系就在二者之外。社会制度体系与二者独立,又介于二者之间:社会制度依照相关准则和规范等社会意识进行执行,同时又借助物质设施和操作工具等社会物质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因此就其构成来看,我们不能把社会制度归并到二者之中的任一范畴,社会生活的领域划分的划分还包括社会制度。 (二)马克思语境下的“实践”概述 实践,简言之就是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之间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实践主体具有主体能动性,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体的本质力量被对象化;而主体对客体进行认知和探索,将客体改造的过程中又是把客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体现出马克思思想中“实践就是人类主观能动地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这一命题。 二、“社会生活”与“实践”内在逻辑关系 要理解为什么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就要对“社会生活”和“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考究。 首先,物质要素的内在联系体现出物质要素的“本质”。上文指出,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因此实践的本质就是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回顾社会生活的组成要素:社会物质条件下的生活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出的;社会精神条件下的生活是人类在创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全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的;社会制度条件下的生活则是人类在创造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构建出的规范体系。三种社会生活领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是从实践中得出,又在实践中相互作用,他们的内在都是实践的产物,因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得证。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认为,人与自身的内在关系、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和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以及民族之间的交往等关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得出的必然结果,是实践之后的必然性现实【2】。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也表现出人是以“实践”的方式存在而不同于其他动物。因此,社会生活中的人类应该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体现出作为“人”的社会价值。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具有的现代意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深刻地体现出“实践”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优先性,在新的时代依然值得人类探究,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今,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而人是推动进程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物质承担着和主力大军。我国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针,能够有效促进国家实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的践行和升华【3】。这些改革方案需要通过人的社会生活得以实践,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落实回人们生活之中。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大力强化人才兴国战略,不断提升对人的综合教育,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践”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用“实践”的方式实现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社会生活”。 结语 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实践观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科学方法的意义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有助于全面提升人才素质,进而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邹诗鹏.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及其基础性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9(07):4-26+204. [2]任国腾.“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内涵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3]黄坤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N].人民日报,2019-11-20(006).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 要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的认识活动,必须厘清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需要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第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就明确指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都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而”非天性也”。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

现实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人的知识就来源于对其中“理念”的认识和回忆,故而提出了“认识即回忆”的观点。各派唯心主义哲学对此的说法和表现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使认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反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这种认识论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它把认识的主体只是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认识的客体只是看作人们静观的对象,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是看作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认识就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最根本的是它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它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合理前提,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同时又克服其离开实践、离开辩

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马克用主义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践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结构和表现形式,为科学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作过很多论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在西方哲学史上,一些思想家对实践也有不少论述,如康德把实践看成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尽管他触摸到了生产劳动的意义,认为劳动陶冶事物,但最终还是把实践限定在抽象的精神活动范围之内;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系起来,但他所理解的实践又仅仅限于日常生活活动,并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总之,他们都没有科学地理解人类实践的真正本质,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了科学的实践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集中阐述科学实践观的重要文献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提出全部社会生宿住本风工定头或的,开鲜明指出折心。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在《实践从中地阐释

了实践的内涵、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之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 因此,实践所具有的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首先,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次,实践的水平、厂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最后,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实践的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马克思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虽然蜜蜂建造蜂房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本能活动。相反,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实践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所以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核心题型及易错考点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 认识的本质(多选、简答)▲核心考点是理解能动反映 (1)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如何理解能动反映或者为什么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选、简答)?①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事物现象明确本质。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进而改造世界。③人们认识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这需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2)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单选、判断) 2.认识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易错考点是对认识主体和客体不同表述及辨析 (1)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单选、判断):①认识的主体是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即认识活动的承担者。②认识的客体是指与主体相对的、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即在实践中被引进到认识里来的对象。 (2)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多选、判断):①认识主体和客体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没有认识主体当然没有认识,而没有认识客体,认识也不可能产生。②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获得统一。 (3)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表现(多选、简答):一是实践关系,二是认知关系,三是价值关系,四是审美关系。 ★3.认识的过程(单选、判断)▲易错考点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个三” (1)认识的过程表现(两次飞跃):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②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及“两个三”(多选、简答) ①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现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认识。 “三特点”是直接性、具体性、丰富性。“三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②理性认识是人脑通过思维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反映。 “三特点”是抽象性、概括性、全面性。“三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第一,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实践客体也有不同的类型: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等等。 第三,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操作这此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

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仲、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火车、电脑、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实际上,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在主体客体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主体化的运动。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例如,主体把物质工具如电脑、汽车等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作为精神性客

02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教学要点 科学的实践观 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价值、价值评价和价值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必然和自由 关键词 反映论实践认识真理价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开篇设问并自答,“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个问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虽寥寥数语,却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阐明了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

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早已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过很多论述。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或“行”,这里所说的“行”,虽然与“知”相对应,但主要是指道德伦理行为。在西方哲学史上,一些思想家对实践的论述也有不少合理的因素。但所有这些哲学都没有形成科学的实践观,都不理解实践的真正本质,不懂得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索,正确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包含若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亊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实践客体也有不同的类型: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与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等等。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第27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7月 Vol. 27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5 ────────── 收稿日期:2004-12-27 作者简介:戴劲(1980-),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0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 戴 劲 (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针对国内学者普遍将“实践”视作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本体论蕴涵这一研究现状,笔者经过考察认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逻辑结构以及认识目的三个方面存有局限。通过综观原著得出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前者处在人类学层次,后者处在社会学层次。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本质;实践;社会关系 中图分类号:B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4-0040-05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大多囿于旧有的框架,认为马克思在人的本质的本体论上持实践论观点,笔者通过评述国内学术成果发现,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仍视人为物种;第二,在逻辑结构上还停留于经验推演;第三,在认识目的上只力求注解经典。本文直接从马克思的相关文献入手,对其中论述加以整理和评析,最后得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两处论断均非本质论,只是对“人是什么”的探求,前者处于人类学层面,“实践”只是一个规定视角;后者处于社会学层面,旨在揭示相关问题。现将拙文予以各位专家商榷。 一、国内学术研究述评 借鉴杨建华先生的《人的本质问题研究综述》,纵观我国多年来对马克思有关人的本质问题的学术研究,不论是所谓的“本质”一元论说、二元论说,还是多元论说,归纳起来各说本质无非包括以下四大方面:第一,(自觉)意识——需求方面。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主观能动性,被视为自然本质、可能本质;二是需要,被称作内在本质。第二,实践、劳动方面。此方面被视作类(一般)本质、潜性本质、功能本质。第三,文化——历史方面。其中,文化(人类的非理性“工具”系统)被称为结构本质;而历史本质则“主要指从物质世界发展历史过程中去确认人的类特征。”[1]第四,社会(关系)、交往(形式)方面。这一方面被视为现实(具体)本质、个人本质、社会本质。其中,第一方面本质主要由二元或多元论说作为补充要素提及,这里不做详释。 大概由于直接引自马克思原文的原因,学者们对人的本质的论述以第二、四方面为主,又以第二方面为核心。高湘 泽教授的论说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现对此加以理析。其文最值关注之处在于提出:马克思在不同著作中对“人的本质”的不同说法,实际上表明了其从不同学科层次出发对此问题的理解和论述。以《手稿》为代表的提法是在哲学——人类学的层次上,从“人类这种特殊的动物类与其他的动物类的根本区别”这个角度思考而得出的“人的类本质”;《提纲》一类的说法则是在哲学——社会学的层次上,从“使得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属于不同集团,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彼此相互区别的根本性的东西”这个角度思考而得出的“人的现实本质”。继而指出二者“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构成部分,”[2]其统一之处在于人的“现实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这种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的”表现。在这里,作者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两种观点予以分层讨论,然后又归于统一的方法基本应予肯定;但不能就此把二者归为“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况此二者并非这种简单关系(将在下文论证)。作者在评论第二层次那句经典表述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18)时认为,“与其像以往不少论者那样把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理解为对人的现实本质的直接定义,不如把它理解为马克思为如何研究人的现实问题指出的一种科学的方法或途径更妥贴些”。[2]这里,尽管存在理论缺口,但作者至少领会到了马克思那句“名言”的不囿旧俗之处在于其研究人的现实性规定问题时的“新”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三方面的文化本质在马毅教授的文章中有典型论述。其文认为:人的实践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化即文化的存在具体体现和确证了人的本质存在及过程。首先,它“揭示了实践对象化的结果是实践突破了人的自然存在,使人获得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