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港集装箱生成量预测与发展措施建议

南京港集装箱生成量预测与发展措施建议

南京港集装箱生成量预测与发展措施建议
南京港集装箱生成量预测与发展措施建议

集装箱海运发展评价与战略展望

集装箱海运发展评价与战略展望 本文对原提出的2004年战略准备阶段我国集装箱水运发展目标进行总结,结合我国集装箱海运发展实际,从定性、定量等方面阐述了目标的实现情况,分析了造成差异的主要云因。对战略框架阶段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12004年战略准备阶段我国集装箱海运发展目标 基于对国内外水运发展趋势、国内经济发展与改革进程以及对中国水运发展特点的分析,提出2001-2004年为我国水运发展战略准备阶段,2005-2010年为水运发展战略框架阶段并分别提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发展目标。与集装箱运输发展相关的主要预测和发展目标包括: (1)水运量的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加入WTO后的第一年,拉动集装箱吞吐量多增长12个百分点,从而使2002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30%以上。在加入WTO的带动下,战略准备阶段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0%以上。2004年前上海港、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对釜山港、高雄港的超越,为两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奠定量的基础。 (2)以中远集运和中海集运两大班轮公司重组为标志,完成国有水运企业的战略重组。解决班轮公司与集团母公司之间的关系和班轮公司之间的关系。

(3)2004年前完成对自由港的相关研究。结合国务院港口体制改革规定和《港口法》的颁布,完成港口体制改革的第一步目标。 2战略准备阶段我国集装箱海运发展评价 2.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评价与分析 进入新世纪,在国民经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由2000年的2348万TEU达到2004年的6160万TEU,2000-2004年年均递增27%。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继续呈现集中化发展趋势,8个干线港集装箱吞吐量比重继续增长,由2000年占全国75.4%上升为2004年的80.2%。其中上海港和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2004年分别达到1455万TEU和1366万TEU,列世界第3和第4位。青岛、宁波和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14万TEU、401万TEU和382万TEIJ,分列世界第14、17和18位。这总体上验证了对战略准备阶段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预测。 2001年,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较上一年发展速度只有179毛。研究表明,在加入WTO的影响下,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将多增长12个百分点,据此在2001年年底,对2002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发展做出了相对乐观的判断,并在对上海港2002年的预测中得到应用。2003年上海港、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对釜山港、高雄港的超越等,验证了提出的战略准备阶段的发展、也是预测性指标。 战略准备阶段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的上述两个指标,在2001年认为是极富挑战性的,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实际发展更为乐观。2001年预测前5大

港口物流的影响因素

港口物流的影响因素 1.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条件 港口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包括港口的地理位置和港口的自然条件。港口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交通地理、政治军事位置等)往往决定了港口在国家政治、军事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港口产生持久、连续、并带有质的影响;自然条件包括港口所在区域的地质、水文、气候、水域面积、航道水深等,自然条件决定了港口的开发价值和规模,影响着港口的本质属性,这些自然条件在港口规划、建设、生产经营各方面时时影响着港口的生存和发展。 2.社会经济基础条件 港口腹地经济状况是港口物流形成的决定性条件。经济腹地的资源、工业基础、农业发展状况、外贸等制剂影响着港口物流结构、物流规模;港口所依托城市的状况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是否有大城市和城市群为依托是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腹地交通条件是港口物流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成为港口的生命线;整个社会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影响和决定了港口的规模、性质、发展水平;历史和文化要素也处处影响着港口物流的发展。这些因素决定着港口物流的形成,并影响着区域内部的物流业发展水平。 3.港口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 港口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是港口进行物流处理的物质基础,基础设施设备包括港口锚地、港池、防波堤、护岸、航道、导航设施、码头岸线长度、泊位吨级、数量、库场面积和容量,装卸和运输机械、动力设备、供电、供水、通讯设备、港

作船舶、港内铁路和道路等,这些要素体现着港口现实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着港口的未来发展,是港口存在的物质基础。完善的港口设施可以快速处理货物,提高港口工作效率,其完善程度影响着港口发展的规模,决定着港口在周围港口体系中的地位和经济腹地的范围,也就决定了港口以后的发展方向,并且也是与国际港口接轨的重要基础。 4.周围港口体系竞争状况 港口在海运和港口群体中的地位,直接影响着一个港口的兴衰和发展,港口物流量的大小与周围港口的体系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周围港口众多,必然造成港口之间的物流量竞争,并且各个港口的吞吐量和规模也决定了在港口体系中的物流量竞争份额。平行发展的港口体系例如环渤海地区港口体系可以使各港口在物流量之间存在大约固定并相差无几的百分比,极化发展的港口体系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体系造成了以枢纽港为中心,其他港口成为喂给港或支线港,枢纽港占了物流量的绝大部分比例,而其他港口份额较少,造成各个港口物流发展的不平衡。 5.港口的管理与综合服务水平 同港口物流的硬环境相比,港口的软环境条件在港口物流的形成上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港口的管理主要包括港口管理体制、法规、信息化(EDI系统和条形码技术等):综合服务指港口的海关、卫检、商检、海事、船检、边防、医院、海事法庭、贸易、货代、船代、银行、修造船能力、海上救助、外轮供应、娱乐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内容,这些要素集中体现着港口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现实水平,影响着港口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港口竞争已经从原来

2010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港口

2010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港口 1、上海2907万TEU 2、新加坡2843万TEU 3、香港2363万TEU 4、深圳2251万TEU 5、釜山1428万TEU 6、宁波-舟山1314万TEU 7、广州1212万TEU 8、青岛1201万TEU 9、迪拜1150万TEU 10、鹿特丹1110万TEU 2010年,中国港口军团在全球集装箱大港中,收获了过半数席位。上海港、香港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青岛港分别排位全球第一、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的席位。余下的第二、第五、第九、第十分别由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阿联酋迪拜港、荷兰鹿特丹港获得。 分析师指出,在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虽然中国港口军团所占席位数与2009年持平,但变化仍然明显,中国大部分港口位次较2009年前移,显示出中国港口在全球的份量进一步加重。 上海港摘得第一 上海港2010年首次超越新加坡港,以64万标箱的领先优势坐上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宝座,从而成为全球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排名第一的双料“冠军”。近年来,上海港步步紧逼,与新加坡港的差距逐渐缩小,在2009年,新加坡港比上海港多出87万标箱,从而卫冕了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宝座。2010年,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上海港终以16.3%的增长率将新加坡港挑落下马。 宁波-舟山港前进步伐最大 在全球十大集装箱港排名中,除上海港由2009年的第二名上升至第一名外,宁波-舟山港超过广州港和迪拜港,由2009年的第八名上升至第六名,在全球前十大港口的“高手过招”中,是唯一一个位次前进两名的港口,前进步伐最大。青岛港超过迪拜港,较2009年前进一位,排名第八。而广州港被宁波-舟山港超越,由2009年的第六位变为2010年的第七位。 据数据显示,2010年,宁波-舟山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14.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2%,其中宁波港域为1300.2万标箱,同比增长24.7%,增幅高居全球各大集装箱港口之首。2010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快速跃升至中国大陆港口第三。 2011年展望分析 2011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竞争将出现什么特点?分析师就今年最大的看点进行了分析。 由于上海港和新加坡港2010年差距不大,预计2011年,两港在3000万标箱吞吐量级的进军中,仍将展开近身“激战”,上海港能否坐稳老大位置,年内即见分晓。 2011年,深圳港在与香港港多年的尾随中,将向香港港第三的位置发起冲锋。2010年,两港差距在112万标箱。在2011年,深圳港即有可能将香港“季军”的位置取而代之,进入世界前三。 2011年,宁波-舟山港将再次高歌猛进,极有可能超越韩国釜山港,进入世界前五。2010年,两港差距不过114万标箱,但是,2010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较上年增加了264万标箱,釜山港也取得了近年难有的高成长,增加了233万标箱。但从两港的吞吐量发展潜力来看,宁波-舟山港似乎胜券在握。 2009年和2010年均排名世界第十一位的天津港,在经过两年的能量积蓄后,2011年极有可能进入世界前十。天津港将鹿特丹港挤出世界第十,在2011年将是板上钉钉的事,超越阿联酋迪拜港也有较大可能。如果说,2010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宁波-舟山港是位次前移最大的“明星”,2011年的“明星”或为天津港。

大连港概况

大连港位于北纬38°55′44″,东经121°39′17″。 气温: 年平均气温10.4℃。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3.5℃。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零下5.9℃。 风: 全年以北风及西北风最强,次数最多。春、夏季以南风居多,冬季以北风及西北风最强。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七、八、九三个月雨量集中,可占全年的三分之二。 雾: 每年入春以后,雾逐渐增加,多发生在早晨。七月份雾略多,对船舶出入影响不大。九月份以后很少有雾。 冰: 本港每年冰冻期为一月初至三月初,港区有的年份可有部分结冰,约为六十天,结冰厚度为五至二十毫米,对船舶航行靠泊无影响。 水文: 潮汐属半日潮混合型。历年最高潮位4.6米,最低潮位0.66米,平均潮位2.14米,平均海面1.63米。 航道:大港区航道底为淤泥,设计水深为负10米,航道宽度270米,长度2500米,吃水在10米左右的船舶可随时进出。 甘井子航道底为淤泥,设计水深负9米,宽180米。 新港原油码头航 天然航道,水深负17.5米,宽300米。 道 大窑湾航道天然航道,水深负10.7米,宽210米。 大连湾码头航道天然航道,水深负9.5米,宽100米

全港共有防波堤9座,总长7000米。其中大港区的东、西、北三面有防波堤环抱,东口门宽度360余米,外国籍船舶主要在东口门进出港口。 大连港集团是大连港百年历史品牌的承继者,是辽宁省及大连市最大的港航企业,是建设中的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港口旗舰。 国家3A信用等级企业,国内服务业企业500强,国家5A级综合物流企业,同时拥有A+H双融资平台,资产总额超过700亿元。2013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大关,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000万标准箱,再次分别跻身世界十大港口行列和世界前二十强。 大连港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是中国北方面向太平洋、走向世界的海上门户。随着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港集团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现已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散矿、粮食、煤炭、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10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70多个,实现了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大连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大连港集团拥有国内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可接卸45万吨油船)和国内港口规模最大的原油罐群,年通过能力达8000万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储转分拨基地。北方地区首家同时拥有原油、成品油保税仓储业务资质。 大连港集团的集装箱码头可靠泊3E级1.8万TEU集装箱船舶,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100余条,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外100多个港口,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东北口岸的97%。 大连港集团拥有国内水深条件最好、综合效率最高的矿石专用码头,可为东北及环渤海地区客户提供矿石装卸、保税中转及贸易混矿等全程物流服务。拥有35万吨专业矿石码头和15万吨转水码头,55万平方米后方堆场,一次性可堆存矿石850万吨。 大连港集团的汽车码头是国内成长性最快的专业化汽车码头,可靠泊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年通过能力接近50万辆,业务量占东北地区港口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大连港集团杂货码头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散杂货转运中心之一,致力于打造精品钢材、袋装粮食、煤炭转运基地。 大连港集团散粮码头通过打造产地、铁路、港口、海上及销区一体化的全程物流体系,正在成为中国东北最具竞争力的粮食转运中心。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影响因素研究

第30卷 第6期2008年12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J OURNAL OF WUT (INFORM AT ION &M ANAG E M ENT ENG INEER ING ) V o.l 30N o .6D ec .2008 文章编号:1007-144X (2008)06-0991-04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影响因素研究 陈涛焘,高 琴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摘 要:针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重要指标难以选取的问题,从可能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因素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最关键影响因素。分别选取我国三大区域中的上海港、青岛港和广州港进行实证分析。这些影响指标的提取,将为三大区域构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提供重要参考。关键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主成分分析;影响因素中图法分类号:U 691.7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8-07-09. 作者简介:陈涛焘(1982-),男,安徽合肥人,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硕士研究生.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港口的主要生产指标, 对港口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大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是港口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项目是否可建及其建设规模。科学预测的前提就是要充分把握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在构建预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时,所采用的影响指标对模型的可靠性和结果精度至关重要。而目前国内多是凭借主观判断和经验选取定性的影响因素,有些指标在定性分析时影响显著,但作为自变量在数学模型中却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并不起主要作用。这样往往会漏掉影响显著的因素而加入冗余变量,不仅会减弱模型的解释能力,而且会降 低模型的精度[1] 。 1 单因素分析 1.1 数据来源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一般认为影响港口集装箱运输的主要因素包括:港口的地理位置、腹地经济、政策环境、港口通过能力和集疏运系统等。其具体内容包括:地区GDP 、工业总产值、地区总人口、货运量、社会消费品总额和外贸进出口额等。 笔者分别在国内的三大经济区域(长三角经 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港、青岛港和广州港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了1996~2006年的上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五省市1996~2006年的GDP 、总人口数、工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额、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和总货运量等数据。由于上海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长三角地区,青岛港和广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分别为山东省和广东省,其货物吞吐量的90%以上来自本省,因此,影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因素的数据为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总和,青岛港和广州港则以本省数据为基础。1.2 单因素分析关系图 图1~图3给出了部分影响因素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相关关系图。从单因素角度分析,其 图1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与影响因素关系图

大连港的历史与现状

大连港的历史与现状 大连港是世界重要的港口之一,它位于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同时是中转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大连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湾,它位于我国辽宁省辽东半岛的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与东北经济区陆路相连,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东北区连接山东半岛、华东华南水陆联运的枢纽港,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进出口门户,同时还是环渤海沿岸和辽东半岛沿海港口通往国外的最近点和欧亚大陆桥运输的重要结点。所以,大连港被国家定为发展中的国际深水中转港。 大连港自然条件优越。由于湾口有三山岛环列,湾接湾、港接港,湾湾通泊、港港毗连,无大的河流注入,风平浪静,港阔水深,终年不淤不冻,是天然的海湾型良港。大连港以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广大地区为经济腹地,其腹地面积广大,综合集疏运能力强。腹地内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雄厚,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导形成工业、林业、粮食、畜牧业和外贸出口基地。由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五种运输方式组成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腹地内城市密集,基础设施齐备,科技教育发达,不仅在全国经济区域分工中占重要地位,也是港口赖以发展的货流发生地和消化地。港口所在的大连市是我国开放早、基础好的沿海港口城市,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可供选择的优良港址多处,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依托条件。① 大连地区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被作为囤粮集军、沿海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后,1857年,英法侵占大连湾,称之为“阿沙港”,后又改为“维多利亚港”。1878年,满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于柳树屯筑炮台、设栈桥,称附近一带为大连港。②大连港由自然港变为近代人工商港始于19世纪末。189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租旅大25年租,于是沙俄开始兴建港口。1902年大连商港开始投入使用,1903年完成第一期筑港计划,从而把辽东半岛从水陆与沿海各港口,从陆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及海参威等联系在一起,大连港成为沟通欧亚两洲海陆交通枢纽和远东贸易大港。在商港的带动下,大连城市也迅速发展。1905年,日俄战争沙俄战败后,日本占领了大连港,开始修建港口。到1939年,大连港基本建成,总共完成了四个突堤码头和甘井子煤码头,寺儿沟危险品码头,以及黑嘴子码头的 ①《大连港的今天和明天》,作者王殿东 ②《大连港港口布局评价》,作者许振文,载于《长春师院学报》,1995年第一期。

大连港集装箱操作流程

大连港集装箱操作流程 1、排载:[资料主要有订舱确认,二、(三、四)、五、六联附页、六、七、八、九联] 接到托单之后,先根据订舱确认提单号查看系统中是否有这一票,排载资料主要是核对系统中的资料和订舱单的资料,看是否都有一致,拖单上也要有盖货代章;若是在这其中任何一项资料不一致,都必须退回托单。若是都正确就可以在排载单的五、六、七、八联上盖单证章之后,收取二联和订舱确认。 2、申报:(资料主要有两种:①有更改资料的→旧托单、开航前更改、新托单(二、 六、七、八、九联)、装箱单;②无更改资料的→旧托单、装箱单) 接到拖单之后,必须核对托单资料是否有更改资料。 ①若是托单有更改资料,核对旧托单和新托单的资料(有更改的资料都必须在“开航前更改单”上更改),核对都更改之后,收回旧单。然后核对装箱单和新托单的提单号、柜号/封铅号、件数、毛重、体积和品名,冻柜要注意通风口和温度,资料都要一致。资料都正确之后,在新的托单六、七、八联上盖单证章,六联上加盖申报章。收回二、九联、开航前更改、装箱单。 ②若是托单没有更改资料:只要核对旧托单和装箱单上的箱号/封铅号、件数、毛重、体积、品名,冻柜要特别注意是否有通风口和温度,确认无误之后,在托单的六联加盖上申报章,收回九联和装箱单。 ⑴、重新排载 若是托单已经排载过,再来重新排载。在排载时必须要注意:旧托单要收回,才在新托单的六、七、八联上盖章。要是旧单中含有旧单的第五联,旧的第五联托单

收回,并可以在新的第五联托单上盖章;要是没有带来第五联单托单,第五联不盖章,客人可以凭旧的第五联和新的第五联托单去打设备交接单。总之,一票货不能有两份第五联拖单,最后要把排载资料中留底的旧托单取出。 ⑵、重新申报: 若是托单已经申报过的,再来重新申报,在申报时就必须要注意:必须把旧托单收回,新托单上才盖章。①要是旧托单的第六联已经先有“盖进场”了,将旧的第六联托单上的申报章划掉还给客人,客人可以凭旧的第六联和新的第六联托单直接到海关投单。旧的七、八联收回,并在新的六、七、八联上盖单证章。②要是第六联还未盖“进场章”,那旧的六、七、八联托单收回,并在新的六、七、八联拖单上盖章。 注意: ①若是一票有排多个柜的托单,要将装箱单上的柜号/封铅号和新托单上的柜号/封铅号一张一张的核对,核对无误之后,再统计装箱单上的总:件数、毛重、体积都要等于拖单上的总数据。数据不符的要退回托单。 ②若是冻柜要一个柜一张装箱单,装箱单也要有通风口和温度。 ③若是拼票,要注意拼几个票,就要有几张装箱单(例如:A、B两票,就要有两张装箱单。A、B、C三票,就要有三张装箱单,等。) 注意:在核对托单时也要注意是否用我司的封铅,装箱单。 以上有任何资料拖欠、错误都不给予办理排载、申报手续。 3、输排载与申报资料: 输排载托单时:必须要注意是哪个船名/航次,然后再“过滤”到本票单,每一处资料都必须与排载资料一致,系统中的“状态”要改成:排载,最后将件数、毛重、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集装箱码头是水陆联运的枢纽站,是集装箱货物在转换运输方式时的缓冲地,也是货物的交接点,因此,集装箱码头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集装箱港吞吐量排名情况如何?下面来关注一下。 具体报道表示 中港网发布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吞吐量统计排名表显示,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排名座次中,包括香港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共包揽七席,余下的第二、第六、第九名分别由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阿联酋迪拜港摘得。前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军团”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重占到七成,为%,较上年%的分量进一步加重。 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排行榜中我国位居前茅 按吞吐量计,2015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序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香港港、釜山港、青岛港、广州港、迪拜港、天津港。2015年全球前十港口队列中未有新面孔出现,位次变化也仅有宁波-舟山港和香港港互相交换位置,其余港口仍保持原位。宁波-舟山港继2014年超越韩国釜山港、首次跻身世界前五后,2015年又一鼓作气超越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多出香港港50多万标箱,坐上第四名的宝座,香港港则由2014年的第四名滑落至第五名,釜山港虽位居第六,但以70万标箱左右的差距,大有重新夺回世界第五之势。 近几年吞吐量的具体分析 2015年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仍为我国的上海港,上海港以万标箱的吞吐量,连续6年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排名第二的新加坡港在2015年大幅下降%,上海港增长%,被上海港甩出一条街,差距逾500万标箱,多年贴身近搏争夺世界第一,彻底梦碎。从最近四年来看,上海港与新加坡港的差距呈逐步拉大之势,据数据跟踪,2012年上海港与新加坡港差距为80余万标箱,2013年扩大到100余万标箱,2014年差距再拉大到约140万标箱,而2015年更将差距锁定在560万标箱左右。 2015年,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连续三年稳坐全球第三的位置。据中港网数据,2013年,深圳港首次超越香港港,跃居全球第三,其后逐渐扩大与第四名香港港的差距,世界第三的位置牢牢站稳。 宁波-舟山港近年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将曾经连续11年排名全球集装箱港口第五位的釜山港拉下马,之后马不停蹄,2015年又夺得香港港全球第四的位置。据中港网数据,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虽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影响,较2014年增幅有所下滑,但仍居前十港口前列。更多最新集装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信息请咨询中国报告大厅网站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港口集装箱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下滑一位退守第五的香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四年下跌,2015年增幅为-%,创下13年来的新低,增速在前十大港口中垫底。值得注意的是,前十港口中,2015年出现负增长的仅有香港港和新加坡港,新加坡港增幅为-%,反映出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以集装箱中转运输为主的港口,面临更大压力。 2014年痛失世界第五宝座的釜山港,2015年仍暂守第六名的位置,但%的增速不容小觑,其与世界第五的差距不足70万标箱。2016年釜山港或卷土重来,重返世界前五,其吞吐量也有望从2015年的1943万标箱,进入2000万标箱级的港口大佬“俱乐部”。 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位的青岛港与广州港,2015年吞吐量均属于1700万标箱量级,二者差距微乎其微,因而位次竞争更趋激烈和敏感。从近年的形势来看,据中港网数据显示,2012年,青岛港以微弱差距惜败广州港,排名其后,2013年,又以微弱优势打败广州港,排名其前,2014年,再以微弱差距继续领先广州港。以可比的统计口径来看,2015年,二

未来5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的预测分析

未来5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的预测分析 1.1中国集装箱产量情况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2019年1-12月,全国金属集装箱累计产量为7236.40万立方米,同比降低了36.2%。其中,4月份金属集装箱产量最高,为997.1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9.5%;其次是3月份,单月产量为991.2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6.9%;最少是10月份,单月产量为417.1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了37.5%。 图表2019年全国金属集装箱产量数据 单位:万立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1-9月,全国金属集装箱累计产量为5769.70万立方米,同比降低了9.6%。 1.2中国集装箱化率状况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我国内陆运输集装箱化率仅为6%,发达国家水平则有75%;我国内贸集装箱占港口总吞吐量比为29%,发达国家水平则有80%;我国主要港口海铁联运占比仅为4%,发达国家水平则有30%;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占铁路总运量仅为7%,发达国家水平则有80%。

在设备方面,我国现有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约1.2万辆,占货车总比重不足2%,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占比普遍在10%-20%。我国公路上运行的集装箱半挂车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港口,内陆地区集装箱半挂车数量较少,导致场站到库(门)的集装箱公路短驳成本较高,耗费了较高的全程运输成本。 图表中国与发达国家集装箱化率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 1.3中国集装箱制造业发展机遇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中国集装箱制造业发展机遇如下: 一、中国集装箱产量及出口量全球第一 集装箱运输具有装卸迅速、转运方便、装运货物安全、损失小、便于实施港口运输机械化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集装箱化运输的发展带动了集装箱制造业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集装箱制造业在美国问世,经过几次产业转移,中国凭借丰富的出口资源以及劳动力优势,迅速取代日本和韩国成为全球唯一的集装箱制造“霸主”。 自1993年起至今,集装箱产量和出口量始终占据全球第一的地位,全球95%以上的集装箱来自于我国。且集装箱制造业集中度很高,龙头是中集集团,约占全球集装箱市场份额50%,其次是香港胜狮货柜,市场份额约25%,第三大企业新华昌市占率约12%,行业总体竞争格局较稳定。 二、国家政策推动集装箱制造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多式联运发展的政策及有关标准规范,鼓励集装箱等标准运载单元在国内物流领域中的应用。2018年10月,国务院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大幅提高港口铁路集疏运量和集装箱多式

环渤海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研究概论

环渤海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孙红霞 指导老师:李晓 摘要:环渤海地区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建港条件来说,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沿海集装箱港口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其中的三大主要干线集装箱港口分别是天津港、大连港和青岛港,在国内外需求的推动下,港口的投资建设日益加大,这轮建设高潮的兴起,对环渤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毋庸置疑的提供了运输的保障。但是,由于各地只考虑自身需求,难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及设备的闲置,导致恶性竞争。因此对港口吞吐量进行准确的预测可以使三大集装箱港口清晰认识自身的能力。本文以这一地区最主要的干线集装箱港口:天津港、大连港和青岛港为代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讨论并选取影响吞吐量的主要因素。这不仅为三大港口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环渤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环渤海集装箱港口;主成分分析法;影响因素研究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伴随着海洋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港口在我国海洋运输中的地位也蒸蒸日上。随着国家在2007年4月19日制定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的出台,天津、青岛、大连这三大功能全面的港口成为重点发展对象,伴随而来的就是三大港口之间激烈的竞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是港口的主要生产指标[1],对环渤海集装箱港口的建设与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必然就成为了港口项目是可建设还是不可建设以及其建设的规模的重要内容,精准确切全面的把握影响其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至关因素是科学预测的前提,尤其是在将选取的至关主要的因素应用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集装箱港口吞吐量进行预测时,对预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及精准度相当重要。在对前人 作者简介:孙红霞,(1990—),女,汉,安庆人,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2014届毕业生

宁波港(完整)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职2011级航运经济系(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港口生产管理》课程考核报告 任课教师:陈静 姓名XXX 学号XXXX 专业XXX专业班级XXX班 成绩 关于××港的调查报告 内容要求: 1.说明调查目的和调查方式。 20分 2.了解所调查港口的设施及设备条件。 20分 3.分析所调查港口的生产发展(吞吐量变化)历程。 20分 4.介绍所调查港口的集疏运系统。 20分 5.写出调查总结。 20分 格式要求: 字数:不少于3000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行间距:1.5倍;字间距:标准。标题与段首缩进2字符。

关于宁波港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调查宁波港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学习阅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为今后找一份对口的好工作,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献一份微薄之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我们的“中国梦”出一份力量。宁波港是中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干线港,同时也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铁矿、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和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已经形成我国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深水泊位群和超级巨轮集散中心,是中国的主枢纽港之一。 二、调查方式 在图书馆通过查找有关书籍了解宁波港以及查找文献、网上搜索知识要点等方式。从而全方位的了解宁波港生产作业情况。 三、调查内容 〈一〉了解所调查港口的设施及设备条件。 1.宁波港口EDI中心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际集装箱运输电子信息传输和运作系统及示范工程》的示范单位。在国家计委、交通部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宁波港口EDI中心1997年5月底建成开通。“中心”将支持船公司及代理、港口、码头、理货、货代、集疏运场站、货主及与上述运输业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 ("一关三检")和银行保险实现电子数据交换,并提供高效、便利、快捷、准确、经济的信息服务,使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各种企业,在贸易手段上与国际接轨,同时提高宁波口岸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无纸化经营。 2.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公司经营种类泊位吨 级 (万吨) 码头长 度 (米) 泊位数 (个) 吃水深度 (米) 主要机械设备

大连港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连港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2) 第二章港口行业的发展趋势 (2) 1.世界港口发展趋势 (2) 2.中国港口发展趋势 (3) 3.港口行业分析 (4) 2.3.1新加入者的影响 (5) 2.3.2集装箱运输替代品的影响 (5) 第三章大连港口物流集团概况及现状 (5) 3.1大连港集团概况 (5) 3.2大连港集团现状 (6) 3.2.1. 大连港口物流的交通概况 (6) 3.2.2 大连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7) 3.2.3大连港口物流经济腹地概况 (7) 3.2.4.大连港口物流业务概况 (7) 第四章大连港现代物流发展形势对策分析 (8) 4.1.完善港口设施建设 (8) 4.2.完善综合集疏运系统 (9) 4.3.完善口岸综合服务系统 (9) 4.4.建立口岸物流信息网络 (9) 4.5.以人为本,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9) 4.6.在港口功能拓展上取得新突破 (9) 4.7.大力发展邮轮经济。 (9) 4.8. 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开放,创新经营管理。 (10) 4.9. 科技创新,提高物流技术和信息化水平 (10) 总结 (10) 摘要 WTO,海洋运输的发展更加日益加大,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专业化,集装箱船舶也随之大型化、专业化,致使港口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日趋激烈的经济大潮中,企业发展的辉煌与艰辛,都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岁月的蹉跎。世界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大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论文阐述了现代港口物流的内涵,分析了大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优势和现状,提出了整合港口资源,构建现代信息平台,加强港腹互动,大力培养现代港口物流人才的发展策略。 ABSTRACT W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transport more growing wide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transpor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pecialized,

大连港集装箱货源腹地及货种调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117160841.html, 大连港集装箱货源腹地及货种调查 作者:付蔷,柯伟 来源:《集装箱化》2012年第12期 当前,货物的集装箱化运输趋势日益明显。在集装箱运输的组织中,货源是基础,是编制集装箱运输计划的基本依据,掌握集装箱货物的种类、流量及流向对高效组织集装箱运输作业尤为重要,可为集装箱办理站的路网建造、集装箱配置、维修计划和堆场规模的确定,以及装卸和搬运机械类型、数量的配备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港口在组织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应重视对集装箱货源腹地、货种及其流向的调查。实践表明,针对港口运输网络,采用集装箱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OD)分析法对集装箱货源腹地及货种进行调查,对港口组织货源、开发物流市场十分重要。通过集装箱OD分析法构建集装箱OD矩阵,不仅有助于港口企业了解集装箱货源、货种和货量,掌握货物的流向,而且对进一步分析和预测港口集装箱运输的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东北地区是大连港主要的集装箱货源腹地。尽管面临营口港的陆向分流和天津港的海向分流,大连港的外贸集装箱业务在辽宁口岸仍占据绝对优势。多年以来,东北地区96.7%的外贸集装箱均经过大连港进出口。本文以大连港外贸出口集装箱为例,通过对大连港出口集装箱OD分析,调查大连港集装箱货源腹地及货种分布情况,为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预测及港口设施规划提供依据。 1 调查的方法 研究发现,某地区外贸集装箱生成量与当地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密切相关,即通过货值统计法获取集装箱生成量数据是可行的,计算公式为 Nm=(1) 式中:Nm为某地区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k为该地区权重,基于重叠腹地的竞争以及外贸进出口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得出;Ti为该地区货种i的贸易值,i=1,2,…,m);Ai为该地区货种i的单箱货值,i=1,2,…,m)。 依据式(1),可通过货值统计法获取港口外贸集装箱OD分析的基本数据,具体思路为:首先,确定港口依托的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然后,查阅这些地区相应统计年鉴提供的不同适箱货种的外贸进出口值数据,并计算出各货种的平均货值;之后,利用外贸集装箱生成量与外贸进出口值的相关性,核算出这些地区的集装箱生成量,构成港口外贸集装箱OD矩阵;最后,通过实际样本调查,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港口集装箱OD调查的具体步骤如下(以出口集装箱为例):

集装箱吞吐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案例1)

第33卷 第1期大连海事大学学报Vol.33 No.1 2007年2月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 niversity Feb 2007 文章编号:100627736(2007)0120083204 集装箱吞吐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Ξ 江 舰,王海燕,杨 赞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工程与物流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摘要:利用近年来的相关数据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港口所在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地方进出口商品总值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通过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港口未来集装箱吞吐量进行预测,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检验,为港口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为港口未来发展以及定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二元线性回归模型;计量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世界各主要港口之间的竞争正逐步表现为以集装箱吞吐量为核心的港口综合实力的竞争,因此,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外贸易的增长、腹地资源的开发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对港口运输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产生影响.上述各因素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增长无疑是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主要因素.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可以由港口所在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则可以由海关统计的地方进出口商品总值来反映.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忽略了其他几项因素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 本文将以大连港为例,利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数据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港口所在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地方进出口商品总值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结果为港口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为港口未来发展思路以及定位提供参考[1]. 1 模型的选择及建立[224] 1.1 模型选择 为了分析港口所在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地方进出口商品总值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首先可以选择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如果该模型经过适当的调整后仍无法通过相关的检验,可以尝试采用非线性模型对研究内容进行计量经济分析. 1.2 模型建立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因变量Y,以港口所在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地方进出口商品总值为两个自变量X1和X2,由此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Y=C(1)+C(2)X1+C(3)X2+ε 建立模型所需的数据见表1、表2、表3. Ξ收稿日期:2006210207. 作者简介:江 舰(1964-),男,辽宁铁岭人,博士研究生;E2mail:jiangjian@https://www.doczj.com/doc/b117160841.html,

大连港铁一体化集疏运体系研究

大连港铁●÷÷俸他 集疏运体系研究韩建成:沈阳铁路局大连铁路办事处,秘书,辽宁大连,11600 摘要:大连港口和铁路作为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 心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区域性的运输、货物集散、 物流中转等任务。实现港铁一体化发展,要降低流通 成本,畅通流通体系,建立适合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的大连铁路运营模式。通过对大连港铁集疏运状况的 综合分析,明确大连铁路要适应港口规模的扩大和运 输结构的调整,必须提高枢纽及铁路的集疏运能力。 关键词:集疏运;港口;枢纽;铁路 上连港作为区域性的运输、货物集/\散、物流中转、投资服务的枢纽,即将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除了港口码头和船舶等航运设施外,加快铁路集疏运体系建设,实现港铁一体化发展,降低流通成本、畅通流通体系,研究铁路如何适应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1铁路集疏运现状 大连铁路枢纽是辽南地区主要的客货运输物流中心,连接大连、营口等8个市区以及大连、大窑湾、旅顺等5个港口,并与全国路网相连,担负着大连、营口两市主要物资及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港口物资转运的任务。线路 总长1384km,年货物发送量2900 万t,到达量7000万t,周转量200亿 t?km。其中,南部大连枢纽地区到发 量占总量的65%,港口到发量占铁路总 量的53%,铁路运输占大连港吞吐量的 40%以上。大连至东北腹地4列集装箱 班列的开通和3个内陆港的建立,形成 了东北经济区域集装箱物流网络;烟大 轮渡的开工兴建,将连接东北、环渤海、 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开辟一条我国 南北物资交流的新通道,大连即将成为 跨海连接华东铁路的枢纽城市之一。 2加快建设铁路集疏运体系 大连港以我国东北地区为经济腹 地,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物资通过 中国铁路CHINESERAILWAYS2006/5 铁路、高速公路和地下输油管线经大连 港进出。大连港不仅是连接东北、华北、 华东等地区的水路交通枢纽,也是东北 亚、东南亚与欧洲各国连通的最佳海陆 交汇点。经东北铁路网,大连港还连接 着俄罗斯和朝鲜,可通过西伯利亚大铁 路,成为欧亚大陆桥的起点。港铁一体 化集疏运体系必将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 的构架。 2.1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启动后, 东北铁路网出现了严重的“梗阻”。从 2004年年底开始,通过大连铁路到发的 粮食、石油、钢材、原木等物资源源不 断,而由于铁路运能不足,无法满足货 运量增长的需要。以2005年为例,经铁 65  万方数据

十大集装箱港口竞争力分析

十大集装箱港口竞争力 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国十大集装箱港口竞争力分析2010年中国集装箱港口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受全球经济回暖影响,中国航运市场加速发展。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亿标准箱(TEU),预计2010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亿标准箱(TEU),同比增长%。 就沿海港口看,2010年前三季度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9689万标准(TEU)。其中上海港以2160万标准箱(TEU)占据第一的位置,深圳港和青岛港分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到2010年8月份,上海港在总量上以1906 7万TEU 超越新加坡港的1901 1万TEU份,上海港在总量上以万TEU超越新加坡港的万TEU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预计20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700万标准箱(TEU)。从布局上看,我国初步形成了围绕煤炭、石油、铁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物的专业化、高效运输系统。而从规划上讲,中国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等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 在中国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际,中国港口特别是大型集装箱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而在此时,对中国港口进行排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于2006年8月首次发布的《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是由中国国际海运网和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调研完成。因为区分的指标相似,港口竞争力排行与港口吞吐量排行榜排名基本一致。 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的目标在于使港口、航运和物流业了解自身竞争地位、挖掘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自我完善 ,在竞争的市场中制定有效的投资、融资、创新和发展战略。综合港口竞争力是指港口企业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投资、营运、国际化、财务和改变企业自身状况的能力和机会。通过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 ,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港口经过近 30年的改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