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 第6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6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6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6章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A、认清中国革命的性质

B、认清中国革命的任务

C、认清中国的国情

2、我国处于()阶段,是中共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

判断。

A、社会主义比较发达

B、社会主义比较富裕

C、社会主义初级

3、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

()。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4、()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进行了系统阐述。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三大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年开始算起。

A、1956

B、1949

C、1978

6、毛泽东在()一文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的学说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矛盾论>>

7、()是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8、()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9、()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A、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自力更生

10、()年,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A、1987

B、1983

C、1982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D、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14、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

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党的建设

D、新农村建设

15、确立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的是()

A、1982年党的十二大

B、1987年党的十三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2002年党的十六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党的十三大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含义是()

A、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

B、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D、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E、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所强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

A、经济建设是核心

B、改革开放是动力

C、改革开放是主体

D、四项基本原则是根本

E、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

3、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我国在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三步走”

战略是()

A、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到2020年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各项制度

更加完善,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

E、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须经历的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A、反映了所有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B、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

C、它需要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

市场化和现代化

D、这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

E、它需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至少上百年时间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不发达

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C、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不完善

D、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E、相对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而言还不够格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E、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

A、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C、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E、二者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

A、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只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E、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贫困落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

4、简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5、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为什么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4、试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5、联系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谈谈你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五、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揠苗助长”的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惩罚。一个政党在处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上也是如此。

根据材料请回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答案:

1、C

2、C

3、B

4、C

5、A 6 、A 7、A 8、C 9、B 10、A

11、C 12、B 13、B 14A 15C

二、多选题答案:

1、ABDE

2、ABE

3、CDE

4、BCDE

5、ABDE

6、ABC

7、ABCDE 8、ABCDE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答: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两层含义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首先: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必须珍惜已经取得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决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其次,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不能急于求成。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4、简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答: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第一、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条件所决定的。任何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都有自身的起始条件。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以后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实现了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第二、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就总体来说,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还相差甚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没有达到成熟社会主义的发展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过程。

第三、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我国经济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要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也随着生产力的国际比较而显著提高,这就需要有很长的时间来实现现代化。

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历史表明,产生“左”和右的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清。“左”的思想总想快一点,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当遭受挫折时又怀疑社会主义是否可行,跳到另一个极端。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为什么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两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放,改革必然会失去正确的方向,走到背离社会主义的邪路上去;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4、试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答:(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2)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

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这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2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主要内涵: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5、联系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谈谈你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主要内涵: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本质特征。

五、材料分析题参考答案:

答:要点:

(1)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但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将经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

(2)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脚踏实地实践这个纲领。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16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年 年 年 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年国民经济恢复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C.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合作化 D.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答案:B 参见教材66页。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生活上给出路 D.剥夺生产资料 答案:B 参见教材63页。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2020毛概考试重点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答案:B 参见教材56页。 2.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 )。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市场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D.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3.在( )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参见教材57页。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D 参见教材59页。 5.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B.鼓励支持扶持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 答案:A 参见教材63页。 6.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几个步骤( ) A.一个步骤 B.两个步骤 C.三个步骤 D.四个步骤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 )。 A.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B.公私合营 C.四马分肥 D.定息

答案:B 参见教材65页。 8.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要建立(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答案:C 参见教材63页。 9.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哪一年(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答案:C 参见教材58页。 1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参见教材69页。 11.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轻工业 B.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2021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1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 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外开放是(C)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B)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C.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D)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D)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7、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A ) A.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C)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发展是( A ) A.目的 B.动力 C.基础 D.条件 10、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 A )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对外学术关系 11、对外开放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国策,其基本点是(A)

2016-2017年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年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5 分)1、全面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 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3、消灭剥 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 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 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A、大城市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 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 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10、改革开放以来,对 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 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 会基本制度的范畴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A )

毛概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 材料1:印度,1947年独立。自建国以来,它一直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2004年参加竞选的政党有753个。政局一直不稳,1996年5月由人民党领导组阁的政府只存活了13天;1998年由13个政党构成的执政联盟,也只支撑了13个月。由于政党林立,没有一个有权威的政党实施统一领导,印度政府更迭比较频繁,政策连续性、社会稳定性比较差,联邦制政府体系无力低效。尽管90年代以来印度一直在努力改革开放,但各地仍然自行其事,互相牵制,成效不大。如计划生育政策,一直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以至于这个国土面积只有11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2008年人口总数增加到了11.86亿。据联合国有关专家估计,到2050年时,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达到16.58亿。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没有达到应有水平。1950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0美元(按1980年美元计算),比中国多80美元;但是到2011年,其GDP总量为1.43万亿美元,人均GDP仍只有1530美元。 材料2:新中国,1949年诞生。自建国以来,它一直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尽管走过一些弯路,但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仅 2011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合表彰了50项建言献策优秀成果、50项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在这种政党制度下,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讶的成就。政治上,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政局稳定,上下思想统一,同时政策执行有力有效。经济上,发展迅速。195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70美元(按1980年美元计算),但到2011年,人均GDP达到了5432美元,GDP总量为7.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为3.18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水平也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结合以上材料请分析: (1)中国的政党制度有什么样的优势? 第一,中国政党制度具有独特的政治格局 第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具备现代政党的本质特征

毛概试卷A及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 走自己的路 3、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反对本本主义 D、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新旧体制交替的矛盾 D、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6、市场经济运行中“看得见的手”是指() A、经济规律 B、法律法规 C、宏观调控 D、微观调控 7、邓小平同志多次讲到:按照“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 台湾的政策()年不变。 A、100 B、70 C、50 D、30 8、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使() A、股份制 B、公司制

C、公有制 D、私有制 9、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将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深刻阐明了() A、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B、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 D、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性 10、社会要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生产关系 B、人民群众 C、生产力 D、经济发展 11、毛泽东思想被真正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45年党的七大 B、遵义会议 C、抗日战争时期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改革开放 B、依法治国 C、和平发展 D、一国两制 13、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对象不同 D、革命的方式不同 14、我国当今的改革,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其属于() A、经济形态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D、所有制结构形式的改革 15、到()年,我国就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A、1991 B、1978 C、2000 D、2015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的途径是必须() A、坚持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B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A八个 B九个 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D)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 ) A苏联模式 B朝鲜模式 C波兰模式 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D )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D)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2002年 19、(C),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南开12秋《毛概》练习题及答案1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 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 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满分:1 分 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满分:1 分 3. 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 A. 专业化 B. 信息化 C. 年轻化 D. 现代化 满分:1 分 4.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满分:1 分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 发展教育 B. 培育四有新人 C.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D. 思想道德建设 满分:1 分 6.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A. 加强党的领导 B.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满分:1 分 7. 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 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满分:1 分 8. 政治体制是() A. 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B. 决定政治制度的性质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政治制度 满分:1 分 9. 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 实行公有制 B.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2017年毛概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毛概试题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要特征是A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 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4.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B A.1949年10月----1952年12月 B.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C.1957年1月----1966年4月 D.1953年1月----1956年12月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C A.重视工业建设 B.强调三大改造 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ABC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国营经济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ABCD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B.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C.要求过急,发展过快 D.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遵循的原则有ABC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重点突破 4.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ABD A.利用 B.限制 C.教育 D.改造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有ABC A.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D.实行统购包销

毛概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分析

毛概复习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3、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革命信息 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B、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 D、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A、与时俱进B党的先进性C、执政为民D、执政兴国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二、多选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 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邓小平房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毛概多选题及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 (abc )结合起来。 A.中国实践B.中国历史C.中国文化D.中国经济E.中国政治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 法,它的基本方面是( acd )。 A.实事求是 B. 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 群众路线 E.统一战线 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是(ac)。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de)。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其它重大战略思想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abc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E.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6.下列选项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有(bcd )。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B.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C.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D.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E.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成模式 7.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时期。这一时期我党提出了(ac)。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E.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历史方位是指(bc )。 A.我们党已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C.从计划经济和受到外界封锁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市场经济和实行

毛概考试及其答案

毛概考试及其答案

————————————————————————————————作者:————————————————————————————————日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考试方式:闭卷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 60 % 复 查总分 总复查人 选择题答题区 注:各位同学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统一写入题后对应的表格中,若直接写在题中不得分。 单 选 题 1 2 3 4 5 6 7 8 9 1 多 选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一、单项选择(共15道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 .毛泽东 D.刘少奇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是指和核心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 .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 .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4.新民主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 A .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 D.个体经济 5.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的文件是( )。 A.《论十大关系》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中共八大报告 D .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7.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 )。 A.科技 B.人才 C .教育 D.理论 8.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发展 B.改革 C.体制机制创新 D .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 10.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11.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 )。 A.实力 B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C.国际局势 D.社会性质 12.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中核心是(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13.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国家发展大局 B.人民根本利益 C.世界发展趋势 D.党的建设 14.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共产党最新的指导思想是 A .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 A.废除高考制度 B.官邸制 C.废除劳动教养制 D. 单独二胎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四个答案中至少两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少选或 错选将不得分。每小题2分,10个题,共20分)) 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 ( ) A.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 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十八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3.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资产阶级 D. 官僚主义 总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核分人 题分 15 20 15 20 30 复查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毛概期末复习题及模拟试卷答案

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从十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而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4)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2018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南开12秋《毛概》练习题及答案1

南开12秋《毛概》练习题及答案1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 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 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满分:1 分 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满分:1 分 3. 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 A. 专业化 B. 信息化 C. 年轻化 D. 现代化 满分:1 分 4.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满分:1 分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 发展教育 B. 培育四有新人 C.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D. 思想道德建设 满分:1 分 6.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A. 加强党的领导 B.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满分:1 分 7. 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 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 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满分:1 分 8. 政治体制是() A. 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B. 决定政治制度的性质 C. 人民民主专政 D. 政治制度 满分:1 分 9. 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 实行公有制 B.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2015毛概试卷及其答案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考试方式:闭卷 本试卷考试分数占学生总评成绩的 60 % 复 查总分 总复查人 选择题答题区 注:各位同学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统一写入题后对应的表格中,若直接写在题中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共15道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是( )。 A.大钊 B.独秀 C. D.少奇 2.实事思想路线的是指和核心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区别新主义革命与旧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4.新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 D.个体经济 5.提出把国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的文件是(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部矛盾的问题》 C.中共八大报告 D.读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畴 7.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 )。 A.科技 B.人才 C.教育 D.理论 8.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专政制度 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发展 B.改革 C.体制机制创新 D.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 10.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法治 11.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 )。 A.实力 B.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C.国际局势 D.社会性质 12.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中核心是(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13.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 .国家发展大局 B. 人民根本利益 C.世界发展趋势 D.党的建设 14.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共产党最新的指导思想是 A .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 A .废除高考制度 B.官邸制 C.废除劳动教养制 D. 单独二胎 二、多项选择( (每小题四个答案中至少两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少选或错选将不得分。每小题2分,10个题,共20分)) 1.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 ( ) A.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 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十八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3.近代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资产阶级 D. 官僚主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