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美概况

课程编号:400073

学时学分:32 (2)

制订日期:2009年7月

版次:第二版

开课系部:外语教研部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美概况

适用专业:公共限定性选修课或公共任意性选修课

总学时: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1 课程性质及任务

英美概况课程是根据提高高职高专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开设的公共英语基础选修课。对象是我院各专业二年级学生。

2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英语阅读中分析及综合分析的方法以及英语学习中的比较学习法。通过介绍英国和美国这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英语国家的历史, 地理,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科学, 宗教, 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 本课程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国家的相关背景知识,培养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经济,文学等上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将教材内容领会要旨,将教材各章节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以此说明某个问题;培养学生评价一个客观事物或者事件的能力,特别要求学生能够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英美两国的现在、过去和将来,并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提高对社会科学英美书籍的阅读能力及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规定,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教学目标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3 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英国部分

Chapter One General Information

本课讲述英国的地理位状况,英国的人口状况

主要掌握:The name of country, location and size, land forms, rivers and lakes, coast, climate, natural resources, popula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y,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nation and the languages spoken, religion, conservation of the English peopl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s, principal cities等内容。

掌握下列各词的译文::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The English Channel.

要求掌握英语发展的几个阶段:Old English, middle English , modern English.

掌握英国的主要节日:Christmas, Easter.

Chapter Two Economy

本课讲述英国的经济状况主要掌握:Agriculture,fishing,industry,trade,transportation,currency and banking。

要求掌握英国几个经济发展的城市:London Yorkshire,Northern English,South Wale。Chapter Three History

本课主要讲述英国的历史----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及英国宪章运动; 英帝国及其在二战及二战后的状况

主要掌握earliest settlers, roman Britain Anglo----Saxon Britain, feudal society after Norman conquest, The Decline of Feudalism,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The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the Revoluti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Chartist Movement, 掌握要求掌握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主要人物及其发明, The Growth of Economics, The Forma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Britain in world War I and Post----war Period, Britain in World War II, The Fall of the Britain Empire, Britain in Post---War period , Sino----British Relations.

要求掌握:Anglo-Saxon Heptarch, Norman conquest,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的时间,过程及意义,以及the Enclosure ,James Hargreaves, Richard Ark- Wright, Edmund Cartwright, James Walt

Chapter Four Social Manners and Customs

本课主要讲述英国的,风俗习惯,节假日,宗教

主要掌握:让学生粗略了解英国的主要宗教派别、风俗习惯、节假日。让学生了解英国人的性格特征、白金汉宫皇家仪式。简要介绍英国的国教、高教会、低教会、浸礼会、卫理公会、长老会、圣灵降临节教会、救世军教会等。要求学生熟悉英国的传统节日:新年、复活节、圣诞节、节礼日等。

Chapter Five Education and Media

本课主要讲述英国的教育状况及媒体

主要掌握:The Education system, The Ad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State Schools, Independent School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要求掌握:Education in Britain is divided into 3 main stages primary education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Chapter Six Government and Commonwealth

本课讲述英国政府的组成, 英国的政党及法院情况

主要掌握:a brief introduction,monarchy,parliament,government,local government要求掌握英国议会的组成the house of lords,the house of commons, political parties,general elections,judicial system。掌握英国主要政党the conservation Party,the liberal Party, high court of justice,crown court,the court of session

二、美国部分

Chapter Seven Geographical Fe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本课讲述美国的地理状况

主要掌握:Location, size and Administrative, Areas, Geographic Features Rivers and Lakes Climate Natural Resources principal cities, The ―Melting pot‖ Population and settlement Language Religion, The American society.

要求掌握美国几个主要城市:Washington, New York, Chicago, Los Angeles, American Indians white people, black people Hispanics

Chapter Eight American History

本课讲述美国早期的殖民活动,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内战情况, 美帝国的状况

主要掌握:The American Indians, The Discovery of the New World, The Colonization in North America, The Thirteen British Colonies. Toward Independence, Fight for Independence, 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ivil war, The civil wa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ar; The Formation of US Imperialism, America in world War I and the Post-war Period, America in World II, America in the Post-war Period.

要求掌握几件重大事件:1492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1497 Amerigo Vespucci sailed for the New World.1607 Jamestown was set up.

1634 Maryland was set up by the English.

1682 Pennsylvania was set up.

1756—1763 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

1764 The passage of the sugar act

1765 the passage of the Quartering Act and stamp Act

1773 Boston Tea Party

1774 The 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

1775 The battle at Lexiongton and concord and the 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

1787 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in Philadelphia

1807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gan

1846-1848 Mexican—US war.

1828 The Democratic Party was for med

1854 The Republican Party was for med

1861—1865 the American civil war

1894 The US became the world leading industrial country.

1898 The Spanish –American War.

1899 The ―open-door‖ Policy was initiated.

1914-1918 The First World War.

1941 Japanese attacked Pearl Harbor.

1947 The Taft-Hartley act was passed by US congress.

1972 President Nixon visited China.

1979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apter Nine Social Manners and Customs

本课讲述美国的宗教派别、特点、家庭生活、种族歧视、节假日。

主要掌握:要求学生了解基督教的由来。简要介绍基督教的主要派别:浸礼会、卫理公会、长老会等。由于社会问题这一部分比较简单,可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美国的传统节日:新年、情人节、复活节、圣诞节、感恩节。

Chapter Ten Government

本课讲述美国的政府组成及州政府及政党

主要掌握The constitution, The President, The Executive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Congress, The Federal court system; State Government, The Local Governments, Political Parties,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要求掌握美国政府各部门的职责,The Department of State,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The Department of Interior,要求掌握美国的主要政党:The Democratic Party, The Republican Party等

Chapter Eleven Economy

本课讲述美国的经济状况

主要掌握:Corporate Capitalism Industry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foreign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Interests Abroad.

要求掌握美国的几个大公司:Dupont Chemical, General Electric, General Motors Chapter Twelve Edcuation and Media

本课讲述美国的教育情况 2 主要掌握:History, Administration, Practices.

要求掌握:1. America education is rooted in the old world.

2.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dministered by separate university boards.

3. American education mainly falls into 3 categories: elementary educatio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4. Higher education includes undergraduate study and graduate study.

5. Graduate work leads to the masters degree the doctors degree.

1941 Japanese attacked Pearl Harbor.

1947 The Taft-Hartley act was passed by US congress.

1972 President Nixon visited China.

1979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4 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5 课程学时分配

6 其它说明

6.1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新编英美国概况》夏政张叔宁赵率柱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教学参考资料

1. 何兆枢,刘鹤鸣主编.《英美概况应试必读》. 海洋出版社,1997.

2. 金谦廉,刘孝恒主编.《英美概况》.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

3.

3. 余志远主编.《英语国家概况》.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4. 周叔麟.《新编英美概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2 教学方法和手段

6.2.1 教学方法

1.因本课程涉及内容广泛, 生词较多,必须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如学生查单词

时间过长,可提供词汇表供学生参考。

2.为了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应该每次授课后留一定量的思考题。

3.经常让学生查阅大型百科全书及其它有关英美文化的书籍,深化学习内容。

4.可让学生作读书笔记。

6.2.2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结合理论教学

2. 课堂讨论

3. 学生课堂陈述

6.3 考核方式和手段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考核采用口头和笔头结合的方式,口头方式主要以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表现情况为考核依据,笔头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平时笔头作业完成情况和课程结束时笔头测验成绩为考核依据。其中,口头考核成绩占50%,笔头考核成绩占50%。6.4 大纲修订说明

1.本次大纲修订在教学目标上更贴近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基本目标,使得该课程教

学目标更明确。

2. 内容上有了一定调整。课程内容经调整后条理更清晰,内容更充实。

6.5实施建议

1.授课教师应根据大纲规定的任务和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教学。

2.要注意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各章节内的知识系统性,又要注

意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以符合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

3. 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一章后课堂讨论题用于有意识地训练

学生分析与综合,多角度对比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创新能力。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和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指

导学生查阅工具书,进行网上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7 本大纲修订情况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课程标准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类型: B类(理论+实践) 学分:6学分 学时: 68学时(4学时/周,上课总周数17周)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 考核要求: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任务:学生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体包括语言体系知识(指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话语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包括学习策略能力、语言尝试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同期及后续课程:《英语语音语调》、《英语听说》、《英语泛读》、《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英语语音的基础知识; (2)掌握语法基础知识; (3)掌握词汇2500个; (4)掌握篇章结构的分析理论; 2、技能要求: 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练习收听英语国家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8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来自讲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80词;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书面表达能力: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事件、观感、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8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篇连贯。 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1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3、素质要求: 针对英语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的特点,培养学生在幼儿英语教学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条件 1、教师任职条件 本科以上英语专业学历,身心健康,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并能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另外要求教师具有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并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2、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语言实验室、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能容纳60人、安装多媒体投影仪设备的教室一间。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计划学分:2学分 计划学时:32学时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类型:专业课面向专业: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专业 编制单位:外语系编制时间:2012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涉外工作的需要,大学生不仅要学好英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还应加深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生活基本情况的了解,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本课程就是根据此需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而开设的选修课,体现了英语教学必须实行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课程紧密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基础阶段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教学的相互促进。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涉及了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语言发展、文化、社会等方面,目的在于扩大学生视野、对于英语国家的理解不仅从经济、政治的角度,而且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问题。 1.提供了一个对于英语国家的中立的、恰当的、多角度的、贴近实际 的调查。 2.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客观的、健康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 观。

4.培养能把英语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广阔的文化背景知识结合在一起的 优秀英语人才,即复合型人才。 5.帮助学生对于英语文学、报纸、杂志、脱口秀、英语笑话等的理 解。 三、课程的章节、具有的深度、广度、难点、重点 Chapter 1 Geography, People and Language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气候、主要城市、人民、英语语言的发展。 重点:地理、人口特点 难点:英语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 Chapter 2 History 从国家的建立、进入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化,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 重点:历史转折性事件、关键人物、工业革命、现代社会 难点: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其对英语国家的影响 Chapter 3 Government 了解英语国家的宪法、政府、政党、选举等。 重点:英语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难点:不同政治体制下这三者的关系、作用 Chapter 4 Economy 了解英语国家的近代经济、现代经济。 重点:英语国家的近现代经济 难点:在国家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产业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常识 (一) 英国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与法国隔海相望。 地理上,这里被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由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和爱尔兰岛(Ireland)这两大岛屿,以及其它几百个小岛组成。 大不列颠岛上分布着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England,Scotland and Wales)三个区域,而爱尔兰岛则分成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两块。 政治上,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共同组成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而爱尔兰共和国则是独立于联合王国而存在的独立的国家。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则是指联合王国。 联合王国的首都是伦敦(London);而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是都柏林(Dublin)。 大不列颠岛在政治上被划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区域,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总的来说也最为富裕。因此很多人通常会用“英格兰人”(English)指代“不列颠人”(British),这点当然会引起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Scots and Welsh)的不满。不列颠在大约一百年前曾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大洲。二战之后,随着不列颠国力衰退,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不列颠帝国(the British Empire)在1931年起被英联邦所取代。

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 属国组成的联合体。英国作为英联邦元首并无政治实权;各国在一定协议上相互进行政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各成员国也有权利选择退出英联邦。 (二)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村庄以放牧为主。 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不列颠是个岛屿国家,四面环海,它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遥遥相望。位处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最窄之处被称作多佛海峡(Straits of Dover),仅有33公里宽度。1985年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决定在多佛海峡处修建海峡隧道。 总长153公里的隧道于1994年五月竣工通车,使得欧洲公路网得以连成一体,被誉为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伟业。 英国河流分布细密。塞文河(the Severn)是英国第一大河流,长338公里,它同西

英语国家概况标准模拟试卷五

I. Read the following unfinished statements or questions carefully. For each unfinished statement or question, four suggested answers marked A, B, C and D are given. Choose the one that you think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or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rite the letter of the answer you have chosen in the corresponding space on the answer sheet. (50 points, I point for each) 1.The British Isles are made up of _A_ large islands and hundreds of small ones. A.two B. three C. four D.five 2.The Norwegian Vikings and the Danes captured York , an important center of Christianity in _B_ A. 835 B. 867 C. 876 D.878 3.The spirit of the Magna Carta was the limitation of the powers of _D_, keeping them within the bounds of the feudal law of the land. A. 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B.the barons C.the church D.the king 4.The nobles force King John to sign _A_ on June 19, 121 5. A. the Great Charter B. the People's Charter C.the Declaration of Btreda D.the Bill of Rights. 5.In _C_ , Philip II of Spain dispateched the fleet to invade Englad without success. A. 1585 B.1587 C. 1588 D.1589 6.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 created by Oliver Cromwell lasted only _B_ years. A. 10 B.11 C.12 D.13 7.One of Cromwell's first acts after declaring England a Commonwealth, was to crush a rebellion in _D_ A. Scotland B.Wales C. England D.Ireland. 8.The first steam engine was devised by _b_ at the end of the 17th century, and the Scottish inventor James Watt modified and improved the design. A. Robert Bakewell B.Thomas Newcomer C.Jethro Tull D.Thomas Coke 9.By _A_ Britain had built up a big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 A. 1900 B.1910 C. 1920 D.1930 10.The spark of the First World War was struck at Sarajevo on June 28, _B_, when the Austrian Crown Prince Franz Ferdinand was assassinated by a Serbian nationalist. A. 1913 B. 1914 C. 1915 D.1916 11.At the general election of 1945 Winston Churchill was heavily defeated, becaus_D_. A. people did not support his postwar policies B. Britain's old-colonial possessions were left C. Britain failed to become a full member of the EEC D. people wanted to forget about the war behind them and as Churchill had symbolized the war effort 12.In 1982, teh Falkland Islands War broke out between Britain and _a_ A. Argentina B.Brazil C. Peru D.Columbia

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约48学时)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说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器件的变革和系统结构的改进。今天,在器件潜力几乎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尤为重要。 本课程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 即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软硬件功能分配及分界面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熟悉现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结构的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最合理地利用新器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设计并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课程,需要综合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相关的前继专业课程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本课程的新内容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线程级并行、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系统及其并行计算等。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1.教学内容 2.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3.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定量原理; 5.软件、器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 6.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 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原理),MIPS定义,MFLOPS 定义。 2.掌握内容: 弗林分类法,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软件、器 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模拟与仿真。 3.了解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 原理); 3.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难点: 1.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 第二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 1.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 2.寻址技术; 3.指令系统的设计; 4.指令系统的改进。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自定义数据表示,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寻址 方式,指令格式的优化(Huffman编码法、扩展编码法),RISC的定义与特点,减少指令平均执行周期数方法。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标准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 适用专业(群):英语 1.前言 1.1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以及相关英语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集英语国家背景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为一体的英语专业必修课程。因为外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所以该课程也是作为他们深化英语语言基础和提高交流能力的重要部分。 它是一门介绍英语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社会文化综合背景知识的课程。所以它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知识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繁多复杂,例如地理、历史、经济、政体、教育、艺术、哲学、性格、民俗、宗教等。本课程为英语专业各阶段各门课程提供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促进各门课程之间的互动和交融,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学及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以启发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自主性、分析思考的能动性、和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创造性为导向,以认识和解读英语国家文化为切入点,深化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内涵关联,提升学习语言的实效和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能力。具体教学实施中,通过把本课程中所要求掌握的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等基础背景知识按相关过程分成若干项目,通过课堂作业,讨论以及学生展示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分析和对照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间的差异,从而掌握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培养较好的表达能力。本课程总学时36学时,2学分。 2、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弥补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为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和以后的英语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知识方面,使学生对英美两国的地理风貌、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文件、政体制度、教育制度、家庭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有一个较系统和清楚的了解,使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文化思考力。 在素质方面,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养,在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观察能力、文化思索能力、文化甄别能力和文化探索能力。 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团结合作精神来解决相关问题。 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全课程共分五部分。分别介绍五个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概况,涉及面覆盖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娱乐等方面。同时,通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07058 课程名称:英美概况 学时分配:36学时,2-19 学分:2分 考核方式:考查,闭卷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 面向对象:外事二年级学生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英美概况》是介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的一门课程。开设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内容庞杂、信息量大。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又能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致力为祖国的繁荣、发达而努力的人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各种练习的实践,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通过比较学习不同文化中具有特殊文化涵义的词语与表达式,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词语的深层次意义,是对词汇的学习以及翻译水平的提高的有益补充;通过开展中外文化的比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成功的交际仅有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方面的因素有时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本身,必将为英语学习者成功地参与国际商务活动,更有效地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英美两国的地理、历史、政体制度、教育、新闻媒体、风俗习惯等内容,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注意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吸收最新知识,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美国简况(国家的组成、国土等)(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地理简况:国家的基本组成,国土等。以及美国国家形成的基本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美国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分析并了解American Revolution产生的原因。

《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14358480.html, 《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反思 作者:童方吟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英语国家概况》是每所大学英语专业都会开设的课程,这一学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教师应该认真反思,如何高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国概;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01-01 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大致包括三种类型:英语语言课程、英语文学课程、英汉与汉英翻译课程。英语国家概况则属于英语语言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总体目标是:比较系统的介绍英、美、加、澳、新等主要英语国家在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其文化传统,让学生了解这些主要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和成功的沟通。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英语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大好时机。作为英语专业知识类课程,英语国家概况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如果不改进与完善该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该课程就很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课程教学现状以及问题 1.1 教材及教学资料。《概况》课程的一大缺陷就是教材及教学资料很不完整,给老师的备课无形中增加了难度。目前市场上使用较普遍的是周叔麟主编的新版《英美概况教程》、王恩铭主编的《英语国家概况》、来安方编著的《英美概况》等,虽然看起来版本很多,但是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缺陷所在,体系并不很完整合理,并且,配套教学资料相当匮乏,这也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2 课时安排。现今很多大学都在大二开设《概况》课程,通常为36个学时,并且是作为考查课程。要想学生在短短的36个课时里面掌握五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内容,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比较困难,很容易造成学习上囫囵吞枣的现象。 1.3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概》课程由于知识面广,生词量大,阅读量也大,这就导致学生在接触这本教材的时候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不知如何开始。将国概课程试卷与英语专业其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英美文化概况试题5

山东经济学院2010--2011学年第 1学期期末试题 英美文化概况(110126)试卷(5) 注意事项: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Ⅰ. Decide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T) or false (F).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Britain is both a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and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2. The divine right of the king means the sovereign derived his authority from his subjects. 3. In Britain, Grammar schools select children at the age of 11 and provide them with a general education. 4. The Prime Minister and Cabinet decide on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Britain’s foreign policy. 5. The origin of Bowling lies in the victory celebration ceremony by the ancient warriors. 6. Americans have to join a political party in order to vote or to be a candidate for public office. 7.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made national security,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promotion of democracy the three pillars of th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8.It takes at least fours years to get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US. 9. In Britain, Grammar schools select children at the age of 11 and provide them with a general education. 10. The president has the authority to appoint federal judges, and all such court appointments are subject to confirmation by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11.The main duty of the Congress is to make laws, including those which levy taxes that pay for the work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12.Most people in Scotland speak the old Celtic language, called “Gaelic” 13. When George W. Bush became President, his foreign policy has two prominent elements: isolationism and faith in military strength. 14. Harvard College was originally founded to train government officials. 15. There are about 60 members of the Commonwealth. 16. The state of Pennsylvania used to be inhabited by the Quakers. - 1 - (共页)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标准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英语语言学习和英国国家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一个优秀的英语语言学习者,若不了解该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其交际能力也会受到限制。该课程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美两国政治,历史,经济,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基本知识,了解英美国家社会发展、现状和影响这两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因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启发学生了解西方社会,了解交际规则,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进而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复合人才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设计上围绕合作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线索梳理法、启发式等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又称协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或活动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结合是指教师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并帮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协商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组织演示、演讲、讨论等形式。 2)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促进学生掌握和巩固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美国的政体时,我们可以和英国政体、甚至是我国的政体进行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对“Parliament”、“Congress”和我国的NPC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运用这种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线索梳理法 线索梳理法,尤其是历史年代轴线表示法是表达历史线索最清晰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易于梳理,可操作性强,非常直接,便于记忆。比如说,英国历史很长,如果不进行梳理,很难记忆,如果整理成一条线索,效果却不能同日而语: Early settlers——Roman invasions——Anglo-Saxons——the Viking and Danish Invasions——the Norman Conquest——William’s Rule——the Great Charter——the Hundred Year’s War——the English Reformation——the English Renaissance——the Civil War——the Glorious Revoluti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two World Wars 同样,美国历史部分可整理成这样一条线索: The war of Independence——the War of 1812——territorial expansion and Westward Movement——the Civil War——the two World Wars——the Cold War——the Berlin Blockade——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the 1950s——the Vietnam War 二、课程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有关情况。 2.技能目标 扩大知识面,有效弥补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窄的不足;提高英语阅读的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3.素质目标

英美诗歌赏析教学大纲

《英美诗歌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1032021 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Poetry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英美诗歌赏析》是为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国和美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诗歌作品,通过对诗人的生平介绍和经典诗歌的分析,让学生能欣赏原作的思想内容、风格、语言等,了解英美文学史上各时期诗歌流派的特征,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品位。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具备基本的阅读,欣赏能力,掌握诗歌用词、韵律的基本知识。对英语中的典故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欣赏诗歌的各个基本要素。 (三)实施说明 根据教学计划,本课程是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总学时24。教学以教师讲座为主,结合学生的讨论与问答。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辨能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作品。辅助相关作家的影音材料。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无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诗歌赏析的能力。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课堂测验),期末测试成绩70%。 (七)参考书目 《英美诗歌名篇选读》,黄宗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主要选用英美各个时期代表诗人的名作,涉及对诗人生平、主要成就、创作风格以及英美诗歌史上的主要流派和运动。通过为学生介绍诗歌史上著名的诗歌名篇,希望学生能了解英美诗史的脉络,讲述格律与语言的运用,希望学生能够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拓展英语文学与文化常识,增强英语学习的文化意识,陶冶情操。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英美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英语国家概况复习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Geography and History 本章概论: 1. 爱尔兰共和国的地理特征 --- the Emerald Isle --- The Central Lowland --- bogs --- the Shannon River 2. 爱尔兰共和国的气候 --- mild, moist and changeable --- excessive rainfall 3. 爱尔兰共和国的人口和宗教 --- the Great Famine --- one of the most Catholic countries of Europe 4. 爱尔兰共和国历史 --- The arrival of St. Patrick in AD 432 5. 爱尔兰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 neutrality and nonalignment 1. 简答题: Why Ireland is also called the Emerald Isle? ----- Ireland is also called the Emerald Isle because of its rich green countryside. 爱尔兰也因其乡村绿荫葱葱而被称为绿宝石岛 第一部分:Geographical Features 1. 识记要点: Why Ireland has been geographically compared to a basin? ----- Ireland has been compared to a basin in which a limestone plateau is rimmed by coastal highlands. 2. 识记要点: The central plain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many lakes, bogs (wet areas) and low ridges. Variety i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lowlands. The Central Lowland is the heart of Ireland. 3. 简答题: What is the largest river in Ireland? Why is it very important? ----- The largest river in Ireland is the Shannon River. It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