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胡杨河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胡杨河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胡杨河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胡杨河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名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三零团奎屯胡杨河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

第2条审批

本规划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负责审批。

第3条法治

本规划一经审批实施,即为130团法规,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必须遵守、不得任意更改。

第4条规划调整

对本规划进行重大调整,须经原批准单位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对本规划的局部调整,须经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兵团备案。

第5条生效

本规划一经审批,即生效施行。

第6条实施

本规划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三零团负着实施。

第7条解释

本规划最终解释权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三零团。

第二章概况

第8条位置

位于一三零团团部共青镇以西4公里处,南距奎屯市区30余公里,地处一三零团西南、原林业连和现在的25连。

第9条范围

南至皇沟水库,西至乌苏市皇宫镇头台乡,北至原3号池北奎屯河中心线,东至皇渠沟;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2公里。

第10条面积

总占地面积20.28余平方公里。

第11条规划年限

2002年~2006年。

第12条规划依据

第一款国家相关旅游法规法律

1、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

7、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8、国务院《旅行社管理条例》;

9、林业部《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第二款国家与旅游局规划编制相关的规定

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2、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资源调查规范》;

3、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工作纲要》;

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

5、建设部《城市规划法》、《风景区规划规范》;

6、《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第三款奎屯市与本地旅游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1、《关于一三零团皇渠沟次生胡杨林生态保护旅游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请示》;

2、本地有识之士对景区发展旅游的深刻认识;

3、农七师、130团有关文件政策。

第四款其它文件

1、世界旅游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地球理事会《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

2、世界旅游组织(WTO)《全球旅游道德规范》

3、世界旅游组织(WTO)《旅游规划的方法与案例》

4、《拉姆萨尔湿地保护国际公约》。

第13条规划原则

第一款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款坚持以北疆经济带旅游业发展为前提的旅游发展思路,坚持旅游发展与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第三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据、用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旅游开发原则。

第四款坚持旅游发展规划与共青镇规划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原则。

第五款坚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本地居民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第14条规划指导思想:

第一款以生态保护为主。

第二款走低投入、高产出的旅游发展之路。

第三款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四款创造精品景区。

第五款设计体现自然。

第六款向管理要效益。

第三章主要景区、景点规划

第15条浒苇荡景区

第一款位置、范围:景区北部,原3号池。

第二款内容:包括浒苇荡、绿风寨、呼鳞泊三个次景区。

1、浒苇荡:

⑴景区形象定位:塞外水乡图。

⑵规划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芦苇荡的保护范围。

⑶建设内容:

①在浒苇荡中打开几条水路,供游客划船进入芦苇丛。

②增加游玩气氛,设计水战游戏。

2、呼鳞泊:为原3号池,以观鱼、钓鱼、吃鱼为主,体现“人,鱼,水”三个主题。

3、绿风寨:体现原始水寨文化,主要建设内容。

⑴吊桥两个:旱路吊桥、水路吊桥。

⑵小木屋一条街。

以木屋为主的买卖街。建材以木材为主,全部建筑不得采用现代建材,内部及外部装修材料以石灰、土坯和泥巴等材料为主。

⑶芦苇小街。

以木栅栏围合塬体,塬上小屋采用当地建材,以芦苇杆编制墙围,外敷泥土,成为原色、环保建筑。建筑用芦苇编的“笆”来做,屋顶用芦苇,设小街卖鱼干等,打造浓郁的渔寨气息。

⑷地窝子一条街。

外面保持“土味”,里面装修现代化,主要供食宿用。供应充足的水、暖、电。墙面装修用苇子碎片体现自然色彩,挂画主要采用兵团创业时期的照片或版画等,插花采用毛莨、苇花、沙枣或其它干花等。

建为下沉式、半地下建筑。

⑸聚义台:观景台,为水寨制高点,也是本景区制高点,为木制。

⑹小码头:泊10条小木船,供游客捕鱼和游玩用。

⑺卧鱼滩:为湖岸一小洲,形如卧鱼,性质为观景地。

⑻相思林:胡杨小树林,有精品胡杨树16棵,重点保护,摄影地。

⑼追鱼岛:连接“呼鳞泊”与“屯羽湖”的重要节点,观景地。

⑽电动车停车场:面积1000平方米,周围黄土塬要全部绿化,树种采用沙棘和枸杞,沿河设置保护林带,防止水土流失。

第16条屯羽湖景区:

第一款景区主题:爱鸟、观鸟、听鸟。

第二款景区设计原则:

1、保护珍贵的鸟类,保证不受惊扰。

2、尊重生物多样性,使鸟、鱼、水、植物得到充分保护。

3、完善景区生物链。

4、设置绿色屏障。

5、植被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适地适树的原则。

第三款主要旅游建筑和景点内容

1、斯飞亭:位于浒苇荡景区和本景区的连接处,是前一景区与此景区的呼应和照应地,造型为八角飞檐亭,挑檐突出,亭周围主要种植沙棘,营造景观。

2、呱噪堡:为观鸟台,位于屯羽湖东部的土塬上,是游客观鸟的集中地,建筑设计以古堡残墙的风格体现,游客在城墙的垛堞后面,用望远镜观鸟,保证人鸟隔离,互不干扰,同时又能提供良好的观鸟角度。

3、平沙坡:为一自然的斜坡,平铺白沙地;在沙面上种植葡萄,搭成篷架,夏秋季节观鸟,游客可卧沙而眠。

4、落雁窝:采用自然的大树桩造一个“水上小森林”,在显眼的位置悬挂各种形状的鸟窝,增加鸟儿集聚的数量;可在鸟窝下设置网箱养鱼,湖边种些谷子,吸引鸟儿觅食。

5、野鸟保护区:屯羽湖东部到皇渠沟之间的林地,为退耕还林绿化区,划为鸟类保护区,禁止游人进入。塬面全部绿化,种植乔木、灌木、各种草,成为绿色鸟儿王国。

6、红柳堤:屯羽湖的西湖滩植物多植红柳,分隔游客与湖中鸟类;使其互不干扰。

7、鹅池:位于呱噪堡北侧,为屯羽湖水面的副池;主要用于养鹅。池周以鹅卵石围护,石中点缀青草,多培植生长快、可作饵料的水生植物。

8、化羽瀑:原为泻洪水坝,现在的跌水水口为自然利用斜坡的自然下落,不易荡起瀑布,设计将水口抬高,将瀑布激扬出去,创造一种大的瀑布效果。

9、燕子崖:位于屯羽湖东岸的临水土崖上,周围禁止车辆进入;捕杀鸟类;噪音;其它导致生物多样性和区域食物链受到损害的行为和措施。

第17条钓鱼池景区

第一款主题:钓鱼。次主题:观赏怪柳林。

第二款流香台支景区:

1、流香台:在屯羽湖和钓鱼池之间的土台、塬面全部种植沙枣树;流香台划为保护区,连同流香台周围一起保护,使栖息在树林中的旱鸟得到保护,同样体现保护屯羽湖的自然生态链的主旨。

2、香香公主雕塑:用石块和泥土堆成小天山。买彩石山最美的一块五彩石,雕刻香香公主像,周围环拱以沙枣树,中间留出四方台(伊斯兰建筑的台),供游人采摘沙枣鲜花供奉香香公主。

3、钓鱼池:水面沿岸需要做简单整修,鱼池养鱼,主要提供给宾馆或由宾馆给游客加工钓来的鱼,以此增加本景区的吸引力。

4、子牙岛:水面一侧突出的小半岛,专门为钓鱼用。

5、怪柳滩:周边的黄土塬以种植野柳和怪柳为主,野柳和怪柳同为水边植物,又是独特的观赏树

种和边疆植物。

第18条综合服务区:

为整个景区的接待中心、服务区和商务区。本景区对面为小莲庄景区,右侧为钓鱼池景区的流香台,左侧为哈萨克民俗村,景观条件好。

第一款建设规划内容

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有饮食、商店、娱乐、厕所等。

2、停车场:面积为1万平方米,包括公交车、小车和电动车的三类停车场;大门外为旅游客车(公交车)停车场;大门内为小汽车和电动车停车场。

3、游客集散广场8000平方米,管理服务部200平方米。

4、胡杨渡假村:总用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5、哈萨克民俗村:到哈萨克牧民家吃羊肉、鹿肉、喝奶茶,穿民族服装照像,观看歌舞表演。从该团三角庄找一些哈萨克族少年,进行培训,从事歌舞旅游服务。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

第二款具体景点建筑物设计

1、景区大门: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2、胡杨度假村:

美国小木屋:小木屋风格应朴实、多样,采用坡屋顶,与北疆的环境协调。

3、哈萨克民俗村:采用蒙古包的形式,塑造浓厚的民族气氛。

第19条小莲庄景区

位于钓鱼池景区以南,原4、5号池,为整个景区的中间部位。

第一款主题:体现塞外江南景色,突出塞外江南的特色,塑造江南园林风格,水生植物选择种莲藕。

第二款规划内容:

1、碧耦塘:原4号池,水面不大,水较浅,适合栽种荷花,种植红荷、粉荷、碧荷、睡莲等不同种类的荷花,营造出“塞外江南”景观。

2、月荷小筑:此处为向小莲庄景区的起点,要做必要处理;又是服务区的对景地带和小莲庄的应景地带,同时起着导引的作用,须满足三重需要。

设听雨轩、筑雪斋、洗心廊各一个,构筑小山,设荷塘,养北方观赏鱼。

第三款小莲庄:景区休闲中心,同时为精品江南园林,为碧耦塘景区自然延伸。

1、以月荷小筑(导引性的建筑)作为起点,堆砌石头山,营造江南园林风景。过山看林,处于中间点,于平直的荒滩,建几处疏朗化小山组团(小峦群)。

2、结合新疆的材质表现较为粗犷的园林风格。

3、鱼池设计:种莲。分为数个部分。

第四款胡杨林景区节点标志:在黄土塬上直接刻写胡杨林景区标志,设为大型土雕。

第五款整治河道:此段奎屯河道冲刷较为严重,岸边土层坍塌、剥离,必须尽快进行维修,修建防波堤,在小莲庄景区的奎屯河道取直。

第20条十八湾景区:

为原6号、8号池。

第一款主题:野林划船。

第二款水路游线:水流通往皇极亭(原平建亭),至七星泉,周围树丛密实,有旱生芦苇,林间幽径,河道弯曲延展。

第三款旱路游线:水陆交汇处,从林中步道观赏胡杨林,进入原始森林的感觉。

第四款七星泉:十八湾景区终点;设计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做七眼喷泉,

1、泉池作法:采用规整石柱围合泉池,泉眼流水用自然山石次第砌小坑,引导泉流。

2、水流方向:流向十八湾景区的终点,水道设计为“阴阳八卦图”、流水音效果。

3、船具:木船,手划,性能稳定,保证游客安全。

4、建筑小品设计:亭、榭、廊、台计及几组小喷泉巧妙结合,反映中国传统的理水学说与星象学的巧妙结合。适当处设置水路导游图。。

沿途设置小木屋,林间石凳等;林中小塘:小船、小桥等。

第21条独孤台景区

第一款景区造景原则:依山就势,顺应自然,根据自然条件造景,突出文化主题。

第二款突出文化主题:

1.突出台面文化:为了突出台面文化,有意自第一个景区开始,就都做了一个一个台,如流香台,追鱼岛等,此处达到顶点:规划有独孤台、三才台、圣心台、乌孙台。

2.突出物候和时间变化:春夏秋冬观赏的景色是不一样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 突出胡杨林:体会三千年的苍凉和胡杨的坚韧不拔。

4. 强调组景之美:与塬面的组合,与胡杨林的组合,与毛莨沟的组合,远观乌孙台,和水面,下观胡杨林,高下错落,长河落日,蓝天白云,绿水苍树,浓墨重彩,苍凉与秀美,对比强烈的景观效果,富有震撼力。

第三款景观规划:

1、独孤台:基座由三层台组成,上建四方形台。

2、三才台:采用地道进入塬面;台上设天文仪器,塬面种草、铺鹅卵石,保持水土,美化塬面。地上、地中可自由出入,观景范围达到最大。

3、圣心台:洗心,消虑,找回自我,以圣人之心对待自然,故名为“圣心台”。

4、乌孙台:以黄土垒起残垣断壁,如乌孙国旧址;登乌孙台,采用栈道形式,从地下进入,营造出穿越历史隧道的气氛,在隧道中设置古代壁画;乌孙台为圆台,体现王城遗址和汉文化交汇的特点;台面上展示汉公主远嫁乌孙国的故事,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左宗棠、戴宏胜、林则徐、兵团戍边的历史

展览。

5、皇极亭:现名平建亭,规划重建,取天地生人为皇极之意,该亭采用八角重檐,强调其高度和体量。

6、叁俩潭:

⑴水面形状:本潭水面形状由于有现在的平建亭水堤,天然围合成一个“阴阳潭”,阴潭和阳潭比例恰好是3:2,取《周易》“三天两地而倚数”之意,“皇极亭”位于视觉中心上。

⑵台面做法:用直径20到30公分的鹅卵石作为围护材料,步道用5到10公分的鹅卵石作,中间植草。

7、情人岛:为胡杨林中的一天然小岛;设立帐篷或者度假小木屋,开展探险旅游和情侣游,建筑用哈萨克帐篷或者小木屋等,增加吸引力。

8、毛莨沟:为林中湖、湾、小溪,水体形态丰富;设置水边步道,水中行船图;可划船进去。

第22条胡杨林精品景区:

第一款主题思路:以胡杨林为主题,以水为指向,设计林间小路,贯通各景点;搞一些步道,进行胡杨谷探幽。

第二款烽火台:城垛,黄土砌筑,高度在3~5米左右;烽火台和独孤台景区的四个台以及屯羽湖景区的呱噪堡都是生土建筑,在空间上相互呼应,在视线上相互联系,在风格上相互协调;同时体现乌孙王国和这片北疆土地的历史沧桑。

第三款野鹿窝:野生沙漠动物放养区。

1. 地理条件:自然封闭的山凹。

2. 养殖:大量放养鹿、黄羊、狐狸、骆驼、鸵鸟,成为一个野生动物栖息地。

3.封闭:两边山口封住,山崖削陡,能够拦住动物。

第四款南大门:景区第三个入口。

第23条皇渠沟水库:

位于景区南端,现为水库。

第一款游泳场:位于水库东北部,分浅水和深水区;岸上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设置停车场、更衣室、休息室、沙滩及其他服务设施。

第二款水上运动区:位于水库西北部,春、夏、秋季为游船、摩托艇等水上活动的基地,设置停车场、码头、餐饮、销售纪念品等服务设施;冬季为滑雪、滑冰等冰上运动的服务设施。

第三款戴公堤:为水库南岸堤坝,以纪念戴宏胜将军为保住皇沟渠而献出生命的抗洪史迹;塑戴宏胜将军雕像一座,碑刻一块。

第四款蛇岛:位于皇渠沟水库上游,距离景区约1公里,为方圆0.5公里的水蚀残丘,岛上蛇多;

游客限制上岛,不能破坏蛇的天然栖息地,主要通过照片或口述,使游客知道蛇岛的内容。

第24条新疆植物园:

位于景区东部,面积约2平方公里,塬周边植树,形成一个高大的绿色隔离带,园内进行植物分类,主要以乔木为主,只要能种的就引进来。

第一款果园:主要种植当地特色水果。蟠桃园、苹果、梨、葡萄等。

第二款新疆药园:主要有甘草、大芸、大黄、野西瓜、车前子、龙胆草、七叶一枝花等新疆特产中药。

第三款新疆植物园其他主要植物品种:杨树(钻天杨、小叶杨)、柳树、沙枣树、榆树;白腊;垂柳,龙爪柳、垂榆、圆冠榆、黄金树、樟子松等。

第四款建议:请新疆植物专家来设计、管理。

第四章景区形象构建

第25条整体形象设计:

本景区风景资源建立在自然野趣的基础之上,采取尊重自然的规划原则,对每一个分景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使各景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体现人、人工与自然和天然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

第26条分景区形象设计:

第一款浒苇荡景区:营造野地水寨、呼朋唤友、饮酒吃鱼、苇荡行船的豪放之风。

第二款屯羽湖景区:体现群鸟来归,喧哗飞翔,自由自在,优哉游哉的野地情趣,观鸟、爱鸟的主题在此得以体现。

第三款独孤台景区:借自然之美景,营人间之仙境。三台夹两水、胡杨四面立的精品景区,建造一定的人工环境,吸引游客停留,人工美、自然美、野性美,得到充分表达,是整个景区的精品。

第四款胡杨林精品景区:完全尊重自然,只整修步道和水道,人们在林间自由漫步,随意选取以胡杨林为背景的画面,留下精彩的一瞬。

第五款十八湾景区:巧妙利用十八道弯曲的河道,结合山路十八弯和水路十八湾的共同点,交代出此景区弯曲有致、水上行船、步移景换的流动、曲折之美。

第六款小莲庄景区:营造塞外江南的园林景致。变毫无景观特点的水塘为造型生动、流水潺潺、鱼虾活跃、山石交错的小园林景致,游客来此品茗、交谈,别有情趣。

第七款其它景区:与主景区之间形成起、承、转、合的关系,动静、明暗、大小、联系、相似、迥异等相互对照、映衬,各有特点,但始终贯穿“完善生态链,爱护自然环境”的主题。

第五章旅游线路设计

第27条景区游览道路设计:

整个景区道路系统分为旱路、水路、桥梁、栈道、步道等几个部分。

第一款总体游览道路:以旱路为主,水路为辅;

旱路主要利用原地形条件加以适当调整,即可投入运营使用;

水路包括浒苇荡景区、十八湾景区、独孤台景区、胡杨林精品景区等水上游玩的水路设计,奎屯河道的部分整修和叁俩潭等黄土塬面周边的水体整修。

第二款游览顺序:游客进入景区,主要从主入口进入,或从次入口即浒苇荡入口进入,道路系统贯穿整个景区。

1、逆水游:由浒苇荡到胡杨林精品景区。

2、顺水游:由胡杨林精品景区到绿风寨。

第三款空间设计:以水上运动区的参与性游玩活动补充主景区的观光型游玩活动,重点突出绿风寨、屯羽湖、胡杨林精品区。

第28条景区旅游路线设计:

以奎屯河的流向为依据,可以把游线的起始点分为顺水游与逆水游两类。

第一款逆水游游程:浒苇荡→绿风寨→屯羽湖→钓鱼池→胡杨度假村→小莲庄→十八湾→独孤台→精品胡杨林→水上运动区。

1、实际行走线路:沙棘林→浒苇荡→斯飞亭→平沙坡→鹅池→呱噪堡→子牙岛→月荷小筑→听雨轩→小莲庄→十八湾→七星泉→毛莨沟→三才台→叁俩潭→独孤台→乌孙台→精品胡杨林→新疆植物园→水上活动区。

第二款顺水游游程:胡杨度假村→小莲庄→十八湾→独孤台景区→胡杨林精品景区→钓鱼池→屯羽湖→浒苇荡。

2、实际行走路线:胡杨度假村→小莲庄→十八湾→独孤台→精品胡杨林→野鹿窝→水上运动区→新疆植物园→子牙岛→流香台→呱噪堡→平沙坡→斯飞亭→追鱼岛→绿风寨→浒苇荡。

第29条游览内容设计:

第一款半日游建议内容:独孤台景区、胡杨林精品景区。

第二款一日游建议内容:独孤台景区、胡杨林精品景区、浒苇荡景区、屯羽湖景区、小莲庄景区;住综合服务区。

第三款两日游建议内容:独孤台景区、胡杨林精品景区、浒苇荡景区、小莲庄景区、屯羽湖景区、十八湾景区;住综合服务区。

第四款三日游建议内容:独孤台景区、胡杨林精品景区、浒苇荡景区、小莲庄景区、屯羽湖景区、

十八湾景区、钓鱼池景区、皇渠沟景区;新疆植物园景区;住综合服务区。

第30条游览时间设计:

第一款本地游客,以周末休闲度假为主:

1、景区选择:绿风寨,胡杨渡假村,十八湾,独孤台景区,水上运动;

第二款外地游客科学考察1—2日游,以住宿、游览为主。

2、景区选择:独孤台景区,精品胡杨林。

第三款景区游览时间安排:

1、第1天:绿风寨吃野鱼并观赏浒苇荡景色,参与苇荡行船等活动;半天—1天。

2、第2天:屯羽湖观鸟、喂鸟、摄影等,半天;子牙岛钓鱼,小莲庄品茗等,半天。

3、第3天:十八湾划船、独孤台景区;

4、第4天:精品胡杨林景区,哈萨克民族风情区。

第六章景区营销方式

第31条国内客源市场:

先期立足于开发本地客源市场,利用区域差异开发沿海城市和其它特大、大、中等城市。

第一款本地客源:本地客源市场相对稳定,开发的难度系数小,能保证景区长期游客来源和财源。

第二款内地客源的开发:主要以“奎屯胡杨河”为主题口号吸引客流,费用支出主要在宣传和组织市场营销网络方面,与本地游客的互补性很强。旅游旺季确定在春末夏初到秋末这一段时间。与有关旅行社联系安排内地客源至此,作半日游或者一日游。

第三款城市游客:城市游客购买力强,文化水平高,能接受自然资源的观光消费,生态旅游越来越成为城市人向往的主题;因此要把生态、文化、旅游的文章做足,客源目标目前主要面向城市高消费人口。

第四款营销战略:首先开发奎屯邻区客源,主要是奎屯;东线以沙湾县、玛纳斯县、石河子市、呼图壁县、昌吉市、乌鲁木齐市为主要客源地;西线主要是乌苏、精河、博州、伊犁、塔城各个县市的旅游人口;北线应该重点截留到哈纳斯湖和海子去的旅游人口,并注重吸引克拉玛依、阿尔泰地区的人口;南线重点截留去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旅游人口。

在此基础上开发内地客源,锁定出游潜力大的当地人群,重点进行宣传、推销。

第五款旅行社:根据国内游客出游率普遍升高、组织化和团队出游渐成风气的特点,景区与旅行社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各种旅游机构和组织是为景区带来客源的主要媒介,因此要充分发挥疆内外旅行社的组织作用。

第六款黄金周和节假日:每年春节、“五一”、暑假、“十一”形成4个旅游高峰,游客流量非常集中;今后重点在于作好这四个旅游高峰期的市场预测和接待准备。顺序重点为:“五一”,暑假,“十一”这三个时间段。

第七款本景区旅游的消费特点:以观光、度假、休闲、生态旅游、科学考察旅游为主,游程设计为1—2日,团队消费基本保持在每人每天100元左右,其中观光门票和餐饮、住宿收入占主要比例。

第32条国际客源市场:

依托新疆旅游大势,充分发挥乌鲁木齐的内陆航空港作用,积极开发海外游客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把新疆以西的海外游客和东南亚、日本等国的游客吸引过来。

第33条市场营销方式:

第一款目标市场:大、中城市的游客、植物学家、生态旅游爱好者、欧洲客源市场、摄影爱好者、附近城市包括乌鲁木齐的游客来此度假、休闲。

第二款细分化市场:在《旅游》杂志上做广告,在生物类杂志上写论文,探讨胡杨林保护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邀请植物学家、国家环境保护官员和旅游部门专家进行胡杨林保护的专题会,组织各

大学生物系师生考察胡杨林,在国家权威杂志上发表关于胡杨林的论文、报道等,以专业人的眼光为胡杨林定位,扩大景区的影响。

第三款时间:观光、休闲活动集中在春、夏、秋三季,冬季则以组织本地游客参加冰上运动、围炉夜话、吃野鱼火锅等主题活动为主。

第四款宣传:充分利用新疆兵团和农七师旅行社,从打电话,发传真,邮寄宣传资料开始,销售半径大,先期要附近市、县、油田,然后开拓内地及国外旅游市场,建立销售网络。

第五款外语宣传资料的制作:使用俄语、英语、日语等外语进行外文解说词的设计制作,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

第六款利用乌鲁木齐的旅游交通城市地位进行宣传:在机场、火车站、外地游客主要出入地制作大型广告牌,利用现有的客运车辆做车身广告,逐步开通直接开往景区的中巴车。

第七款边规划、边宣传、边建设:从2002年春季即开始宣传攻势。

第八款宣传覆盖面宜广:充分考虑群众对胡杨林的好感度和敏感程度,制作不同的宣传画面和适合各种年龄层次的广告语言。

第九款以人为本,以情动人:从景区服务、外部形象、接待语言上体现细心、热情、真诚的待客之道。

第十款举办歌舞晚会进行宣传:邀请新疆和兵团领导参观本景区,组织和举办以胡杨林为主题的大型歌舞晚会,利用乌洽会邀请乌洽会国内外客人参观。

第七章景区经营发展目标

第34条景区发展目标:

2005年景区建设定型、完成后,每年接待旅游人员30万人;近期:2002至2003年,每年接待旅游人员13万人。

第35条景区开发方式:

第一款景区开发应为滚动式开发:首先做好路通、电通、上下水通、建厕所等基础工作;景点建筑先易后难,滚动开发。

第二款选点、选时、选项目,打响景区销售的第一步。

第三款提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北疆旅游城市群”的概念:通过政府和旅游部门对群众普及旅游发展的意识,从产业、民众、社会各方面增强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群策群力,使旅游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为本景区的发展赢得舆论上的认同与支持。

第36条阶段目标建设:

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款资金使用方向:争取国家投资和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协作资金主要用于景点建设。

第二款具体项目启动:建设绿风寨,酒泉小景,打通浒苇荡的水路;赶在侯鸟飞来之前,进行屯羽湖四周的绿化建设,建造呱噪堡。

第三款宣传:

1、在本地包括乌鲁木齐的新闻媒体引发关于北疆旅游带景区开发和统一规划方面的讨论。

2、在奎屯市召开旅游发展研讨会,邀请有关领导和宣传部门、摄影协会、旅游专家,探讨奎屯、胡杨河旅游发展的思路。

3、制作宣传画册,设计解说词,统计野鱼供应量,餐饮用具的设计和制造,鱼宴厨师的选择,服务员的服装设计。

第四款大门建好后即可进行开业剪彩,剪彩仪式要经过精心设计:宣传语、展版、画面应用要体现整个景区的精品景点,请建筑设计师设计出主要建筑物的大型渲染图、景区的模型展示、大型的胡杨林风光展版,突出主题,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效应。

第五款胡杨度假村建设:在景区开业后,必须考虑游客的住宿问题,度假村的建设,可以解决留住游客的问题,同时开动碧藕塘和小莲庄的建设。

第六款十八湾景区与独孤台景区同时启动:逐步整修河道,设置游船,边建设边接待游客。

第八章交通环境文化

第37条交通:

为完善景区的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必须全盘考虑目标市场与景区之间通达、便捷、快速的铁路、公路运输体系的构建,充分利用现有的铁路、高速公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和运输能力。

第一款铁路:重点宣传“北疆旅游火车”的概念,与铁路部门联系,利用旅游列车并在该列车上做本景区的广告。

第二款高速公路和公路:充分利用奎屯客车快运和客车普运,满足周边城市游客和有车族的旅游活动,发挥奎屯市数千辆计程车,和两个运输公司的优势,方便快捷地将游客送到风景区第三款景区交通组织:景区内以步行、电动车、特小型敞篷车作为其交通方式。

第38条景区环境保护:

第一款制止、教育和劝导游客,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设立无烟、无白色垃圾、无任意攀折花木现象的景区管理系统。

第二款建立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系统,采用生态厕所

第三款保证景区水体不受污染,建立水文监测系统。

第四款保护动植物。营造景区的自然美,激发游客爱护自然的情感。

第39条文化定位:

第一款要体现军垦文化特色。

第二款要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第三款必须从文化着眼、着手进行景区建设。

第40条以生态旅游为前提的发展思路:

第一款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发动人们共同关注景区的保护。

第41条政府主导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第一款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制定《奎屯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实现对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外围条件。

第二款依法治旅,依法管理生态环境,提高本市生态环境的附加值。

第三款对景区的发展提供政策优惠,提供对外宣传的平台和方便,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旅游促销活动。

第九章给水消防防洪规划

第42条给水规划:

第一款水源选择:采用地下水。

第二款给水系统体制:采用分散供水形式。

第三款供水量:每天供水400吨,峰值(夏季)每天供水600吨。

第四款供水区域规划:

1、综合服务区(含度假村、民俗村)供水区域:平均每天供水150吨,峰值每天供水225吨。

2、绿风寨供水区域:平均每天供水100吨,峰值每天供水150吨。

3、小莲庄供水区域:平均每天供水30吨,峰值每天供水45吨。

4、南门服务区供水区域:平均每天供水45吨,峰值每天供水68吨。

5、游泳服务区供水区域:平均每天供水50吨,峰值每天供水75吨。

6、情人岛供水区域:平均每天供水25吨,峰值每天供水37吨

第43条消防规划:

第一款消防原则: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第二款消防体制:采用消火栓、灭火桶、河流水体灭火相结合的消防体制。

第三款消防水源:给水系统和地表水相结合。

第四款消防供水管径、消火栓位置:与消火栓连接的供水管终端管径不小于Φ100,规划10个消火栓,分别位于综合服务区(含度假村、民俗村)4个、小莲庄1个、情人岛1个、南门综合服务区1个、游泳服务区1个、绿风寨2个。

第44条防洪规划:

第一款防洪堤:南至七星泉南塬面、北至呼鳞泊东塬面,沿奎屯河岸、部分结合景区道路,修建防洪堤。

第二款设防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

第45条环境保护规划:

第一款液体废弃物处理规划:

1、排水、搜集体制:采用分散排水、搜集,集中处理的体制。

2、处理位置:规划废水处理位置位于景区东侧。

3、能力:日处理能力500吨。

4、工艺:处理工艺为简易氧化塘处理工艺。

第二款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划

1、收集、处理工艺:景区共规划50座垃圾箱,均布整个景区,垃圾采用人工搜集,集中处理的方式,处理工艺采用填埋处理方式。

第三款公厕粪便处理规划

1、公厕形式:采用水冲式公厕。

2、数量:共规划设置15座。

3、位置:绿风寨2座,屯羽湖1座,钓鱼池1座,综合服务区2座(含度假村),小莲庄1座,十八湾2座,民俗村1座,独孤台1座,胡杨林精品景区1座,南门综合服务区1座,游船区1座,游泳区1座。

4、化粪池形式:公厕化粪池采用三格化粪池。

5、废渣收集处理:废水排入排水体系,废渣定时清理,经处理后,作为农家肥。

第十章建设内容与项目概预算

第46条景区重要基础建设:

第一款土地、拆迁:计244万元。

1、景区土地面积:20.28平方公里,土地租赁费用因变数较大由团内自行掌握;

2、拆迁:规划用地范围内约拆迁住宅2.44万平方米,拆迁安置费用100元/平方米,计244万元;

第二款基础设施:计1652万元。

1、道路:54450米,计1378.5万元;

2、给水:打水井6眼及给水管道4公里,计91.5万元;

3、排水工程:10000米,每米12元,计12万元;

4、电力通讯:线路总长20公里,每米均价35元(含电杆),计70万元;

5、入口处大门及停车场:100万元;

第三款房建、土方、防洪等:计650万元。

1、景区公共设施:2500平方米,226.7万元;

2、河道清淤:共清於20万方,需147.3万元;

3、防洪堤:总长8.4公里,需236万元;

4、生态保护栅栏:20公里,40万元;

第47条各分景区投资估算:

第一款浒苇荡景区:计491万元。

1、沙棘林:0.75平方公里,树苗及人工费100万元;

2、大门:10万元;

3、广场:2500平方米,共10万元;

4、码头:8个,16万元;

5、停车场:1000平方米,计5万元;

6、修建小岛:30万元;

7、绿风寨:建筑4000平方米,计120万元;

8、寨门及其他:200万元;

第二款屯羽湖景区:计382万元。

1、野生鸟类保护区:0.263平方公里,205万元;

2、化羽瀑景区改造:50万元;

3、斯飞亭及小岛改造:80万元;

4、平沙坡土方以及改造:10万元;

5、呱噪堡土方及其改造:30万元;

6、红柳滩改造:3万元;

7、停车场:800平方米,4万元;

第三款钓鱼岛景区:计247万元。

1、野生鸟类保护区:0.2平方公里,180万元;

2、流香台:0.15平方公里,45万元;

3、子牙岛:改造20万元;

4、广场:500平方米,2万元;

第四款小莲庄景区:计495万元。

1、月荷小筑、听雨轩、煮雪斋等小品建筑:1500平方米,90万元;

2、广场:2000平方米,8万元;

3、停车场:600平方米,3万元;

4、园路:2.5公里,50万元;

5、园林植物:0.2平方公里,60万元;

6、假山石:150万元;

7、奎屯河道取直、改湖面:50万元;

8、挡土墙:3000米,计60万元;

9、公园围墙:2400平方米, 24万元;

第五款十八湾景区:计641万元。

1、拱形桥梁:10座、50万元;

2、小型木亭:5座,建筑小品10个,60万元;

3、新植胡杨林:0.2平方公里,40万元;

4、游船码头:三个,12万元。

5、服务性建筑:2000平方米,120万元;

6、停车场:1000平方米5万元;

7、广场:1000平方米,4万元;

8、七星泉景点治理:150万元;

9、大小各类游船:100艘,200万元;

第六款独孤台景区:计583万元。

1、皇极亭改造:60万元;

2、独孤台台面整治:80万元;

3、圣心台建造:70万元;

4、三才台建造:40万元;

5、寻觅台建造:50万元;

6、少数民族村:80万元;

7、情人岛建设以及设施:100万元;

8、停车场:4万元;

9、拱桥:3座,15万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