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弗里德曼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弗里德曼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弗里德曼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弗里德曼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米尔顿?弗里德曼约翰?内维尔?凯恩斯(John Neville Keynes)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区分了实证科学、规范科学以及方法、技巧问题。他认为:“实证科学……是讨论‘是什么’这类问题的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而规范科学或也是规制科学……则是讨论‘应该是什么’这类问题之取舍标准的知识体系……而(经济学)方法、技巧……则是未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系列原则。”凯恩斯评论道:“有关以上三者的混淆相当普遍,并且成为众多有意无意错误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他还认为“确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实证科学的认识”意义重大。

本文将主要讨论在创建凯恩斯意义上的“独特的实证科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方法论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如何判定一个假说或者理论,是否应该被暂时地纳入“‘是什么’这类问题的系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凯恩斯所不愿意看到的这类混淆却又如此之普遍,它极大的妨碍了人们确立经济学能够成为——并且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一门实证科学的认识。所以,在文章的主要部分展开之前,大体讨论一下实证科学与规范科学的关系似乎比较合适。

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关系

某种程度上,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混淆不可避免。就几乎每个经济学研究者而言,其所关注的问题与他们自身都极为攸关,并且也是自己经验之内和能力所及的。而这一点却成为无休止的争论和广泛分歧的根源,也成了频繁立法的契机。那些自诩为“专家”的意见分歧相当大,很难保证他们都是不偏不倚、毫无偏见。无论如何,在那些事关重大的问题上,即使所有“专家”意见相近而且也无明显利害关系,我们也很难完全不加考虑的接受他们的观点。实证经济学的结论似乎是,而且确实与重要的规范问题密切相关,也涉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既定目标等问题。专家与外行一样,都不可避免的有如下倾向:即调整相应的实证结论以支持自己先入为主的成见,同时又拒绝那些有悖于其自身的规范性判断或立场的结论。

大体而言。实证经济学独立于任何特定的伦理立场和规范判断。正如凯恩斯所说,它关心的问题是“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其任务在于提供一套能够正确预测环境的细微变化如何影响结果的一般化体系。通过与实际状况的比较,从预测的精确程度、范围是否相当、结论是否一致三个方面,将可以评判此体系的预测能力。简而言之,实证经济学是,或者说可以是一门“客观的”科学。就“客观性”而言,其同任何一门自然并无二致。当然,经济学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调查研究者本身就是被调查研究事物的一部分。于是,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调查更加具有私我性,相应客观性可能就大打折扣。然而,这却也正使得社会科学家可以得到一系列自然科学家无法得到的数据。但以我之见,以上两点都还不是这两类科学之间的根本差异所在。

另一方面,规范经济学及经济学的方法、技巧亦不能独立于实证经济学。任何政策结论都不可避免地要基于采取某种、而非其他行动所产生差别影响的预测,而预测则必定会或多或少地植根于实证经济学。当然,政策结论与实证经济结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否则就不必有单独分立的规范经济学。两个个体对某项立法可能的结果或许并无异议。但其中一个可能认为立法结果有利于平衡,进而维护这项立法;而另外一个却认为这结果是不合意的,进而反对这项立法。

因此,我斗胆提出如下判断,即:目前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毫无偏见的公民之间存

在的有关经济政策的分歧,只要源于人们对行为的经济后果的预测有差异;理论上,通过实证经济学的进步,以上分歧是可以予以消除的;相反,分歧不是有人们基本价值观立场的差异引起的,价值观差异最终也只能通过斗争予以解决。一个显而易见却又相当重要的例子就是最低工资法的问题。尽管存在各种各样支持或反对该立法的论点,而且讨论中广泛使用的“生存工资”概念又如此模糊不清,但所有政论方背后却都对应一个“生存工资”并无异议。分歧主要源于:各方在预测立法最终能够实现普遍认同的生存工资之一目标的效果上,存在着或隐或现的差异。法定最低工资的支持者们认为(即预测),该法案最终能够减少在最低工资线以下和一些收入略高于最低工资线的贫困人口,同时却又未相应的增加完全失业人口数量,并且也没有损害低收入阶层在找工作上的竞争力。而该立法的反对者却认为(即预测),由于法定最低工资给就业人口带来的收入提高,无法弥补失业人口增加及就业条件恶化,进而最终该法案加剧了贫困。及时就该法案立法的经济影响上的人是不存在分歧,还是无法企求就法案的合宜性问题上各方看法一致,因为仍然还必须考虑该立法政治或社会影响等问题。因而,即使目标一致,实现最终的一致同意需要走的路仍旧相当长。

工会的适当作用及其地位问题上的各种不同意见,对直接的价格、工资管制的合宜性及关税等问题上的认识存在广泛分歧,都与相应实证分析中分歧密切相关。就政府对产业规制的合宜性和必要性人们意见纷争,甚至这也引发是否应当以社会主义取代私人企业的争论等问题,这些很大程度上却都是由于对所谓的“规模经济”重要性的预测上有差异。而且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当然,我的主张,即西方社会中人们在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大体上都是如上类型,其本身就是一种“实证”阐述,它是否能够被接受还有待于经验证据的检验。

如果以上主张站得住脚,那么有关“正确的”经济政策的一致意见将不是取决于规范经济学的发展,而更多的有赖于实证经济学的发展,其所得出的结论也应当被广泛接受。这也意味着之所以必须建立明显有别于规范经济学的实证经济学,正是在于其将有利于促进政策问题上的一致意见。

2.实证经济学

实证科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提出一种“理论”或“假说”,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有意义的(而非老生常谈式的)预测。总体说来,这种理论应该是有两类基本要素构成的复杂混合体,其中部分是一套有助于发展“系统的、有组织的推理方法”的语言,而剩下部分则是一系列具体假说,后者旨在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抽象出事物关键特征。

作为一种语言,理论不具有任何实质性内容,而仅是一系列套套逻辑(同义反复的词语的综合体)。其功能在于为组织和理解经验材料提供分类整理依据,而用以检验这一角色的优劣也应该是依据相应的分类体系标准。诸如,类别的定义是否清楚、准确?依以上分类的划分是否穷尽了所有可能性?是否能够将每一单个项目都归于具体一类吗?或者,这其中是否存在这相当程度的模棱两可现象呢?这套体系大标题及次标题的设计是否有助于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条目,而不至于到处搜寻需要的内容呢?我们所要研究的条目是否都已编排到一起了呢?编排分类系统是否已经排除了错综复杂的交叉引用问题呢?

以上问题的回答部分地出于逻辑上的考虑,却又和事实脱不了干系。单一的正式逻辑规则就是可以揭示特定语言本身是否完备和前后一致,也就是说,可以判断该语言中的命题“正确”与否。事实证据本身则可以说明“分类编排系统”的各个分类是否具有有意义的经验对应物,亦即在分析某类具体问题时是否有所助益。“供给”与“需求”这一简单的例子能够说明以上提到的事实性和一系列逻辑问题。作为经济理论语言的构成要素,供给与需求归纳了影响产品和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诸因素。这种二分法的有效性取决于如下经验性归纳事实:即“分析任何一问题时,分别可以列举一系列的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共性因素”。这种概

括对于类似的最终消费品市场都是合理有效的。在这类市场中,经济个体可以被清楚地分为产品供给方和需求方两类。通常很少出现某因素一方面影响供给,另一方面却有影响需求的现象。并且也无需考虑两类别之间的交叉互指效应。这样,将相关影响因素分别归入既简单又明了的“供给”、“需求”两个类别下,将极大的简化所处理的问题,同时又避免可能出现的差错。但是,此类概括并非总是合理的。例如,就投机性市场中的每日价格波动而言,以上概括就不是合理的。例如,有关提高超额利润税的谣传,应该被归入主要作用于当天公司股票供给方,还是应当被看作主要是针对股票需求方的影响呢?类似情况下,几乎对每一因素而言,却似乎都有将其纳入“供给”类抑或“需求”类的适当理由。这两个概念仍旧可以使用并且亦非一文不名,也还算“正确”,然则与第一个例子相比其实用性却明显小得多,这是因为它们缺乏有意义的经验对应物。

作为一个独立的假说体系,理论应该通过对其意在加以“解释”的哪一类现象的预测能力来判断。唯有实际证据才能证明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或者更为确切的说,是否应当暂时的“接受”或者“拒绝”该理论。以下我将用大段篇章论证对一假说合理性的检验,将直接有赖于其预测与实际经验的对比。如果假说的预测(相比于其他假说更加“频繁地”或更经常地)与实践相抵触,那么就可以拒绝接受该假说。若假说的预测与时间一致,那么则可以接受之。又若假说业已多次成功的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矛盾、不一致现象,那么其就应具有较大的可信度。事实证据永远不可能“证实”一个假说,而仅仅只能无法证伪假说,或者某种意义上也并非十分准确,当我们说到某种假说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确认”时,我们通常所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避免误会,可能有必要明确一下,用以检验假说合理性的“预测”,并不非得是针对尚未发生的现象,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要是针对将来事件的预见;也可以是对于业已发生了的,但却又未被观察到的或者是预测者并未知晓的现象所作的预测。例如,给定其他一些已知的情况,某假说预测在1906年将出现某某情况。如果查询这一时期的史料记载,1906年该情况确实发生了,那么该预测就得到了实践的确认。反之,如若情况并没有发生,那么该预测就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了。

在这个意义上,假说的有效性本身并不足以作为对被择假说取舍的标准。观察到的事实数量上总是十分有限的,但可能的假说却是无限的。如果说某一假说恰好与已有数据相一致,那么一定还有无数个假说满足此条件。举例来说,假设对某一特定的商品征收定额税后,导致价格上涨并且涨幅相当于税收的大小。完全竞争情况下稳定的需求曲线、稳定的水平供给曲线与如上观察相符。但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斜率为正或者负的供给曲线配合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作必要的补偿移动也可以实现该结果;垄断情况下,固定不变的边际成本以及特定形状稳定的需求曲线也足以产生相同结果;类似情况还有很多,不胜枚举。进一步增加事实证据确实能够剔除一些假说,但凭借有限的证据绝无可能得到唯一符合条件的假说。虽然,也有普遍认同的相关标准,试图使结果尽量“简单易处理”同时又“富有成效”,但面对众多与已有证据均相一致的假说,选择一定程度上就相当的武断,而这却是又否定了“自我标榜”的彻底客观原则。理论越是“简单明了”,就既定领域现象的预测所需要的初始知识也就越少;理论越是“富有成效”,对现象的预测也就越是精确,而且理论预测所依据的范围也就越大,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所要加以说明的东西也就越多。逻辑上的完备性与一致性虽然也与评判标准相关,但却仅仅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二者的作用在于确保该假说能够正确的阐明其意欲言说的逻辑,使得其对每一个研究者而言均是同一含义;这里,其扮演的角色又类似于统计计算中检验说子精确与否。

不幸的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很少能够设计如下实验,即将确知的有重要扰动的因素排除在外,进而检验具体预测有效与否。通常,我们不得不依赖于偶然发生的“实验”数据收集。基于以下两个考虑,依我看来,无法进行所谓的“控制实验”并非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

的根本特点:其一,它并非是社会科学独一无二的特点(想想天文学就可以了);其二,受控制的实验与不受控制实验的差异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程度上的差异。不存在完全受控制的实验,每个实验我们都只能部分的控制,这也只是意味着在该实验过程中某些干扰因素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实践经验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数据资料,并且经常可以得到相当确知的结果,这与精心设计的实验并无二致。因此,无法进行实验不能成为通过预测的成功与否检验假说有效性的根本障碍。但是,此类经验性证据比较难以解读,通常错综复杂又总是不直观且支离破碎。手机这种证据常常也颇费功夫,而且还需要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解读,同时还设计一系列的推理判断,然则却很少能有令人满意的结果。无法通过一些“关键”实验以获取大量的直接证据,的确妨碍假说的充分检验。但与从已有证据到达成广泛一致的意见所需要经历的困难相比,缺乏直接证据似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并且前者也尤为迫切这也使得剔除不成功的假说进展缓慢且困难重重。不成功的假说很少永远告别经济学的舞台,相反,它们却总是不时的一再出现。

当然,此类问题也并非总就只有一个模子。有时,经验证据能与受控制实验数据相媲美,也有大量、直观和确定性的观察结果。也许,最明显的重要例证要数有关通货膨胀假说的经验证据,该假说认为,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货币数量的显著增长必然伴随着价格的大幅上升。这方面的证据是相当丰富的,所需的解读、分析也相对较简单。然而,尽管可观察到大量的价格显著上涨的现象,这些现象与货币存量的剧增也有着一一对应关系,以及有关其他相关因素可能引致此类现象的分歧相当大。但是,每一轮新的通货膨胀却又势必引发激烈的争论,而且这种争论不仅仅限于普通大众之间。人们要么认为货币存量的增加仅仅只是众多引致价格水平上涨的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乏善可陈;要么认为货币存量增加伴随价格上涨只是个纯粹偶尔现象。

难以对大量的经济假说进行检验,使得我们讨论就退回到纯粹的套套逻辑式分析。正如我们也已阐述的那样,套套逻辑作为一种特定的“寓言”和“分析编排体系”,在经济学及其他学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此外,同样是套套逻辑的正统逻辑学与数学,又为检查推理正确与否、发现假说的引申含义和判断两个貌似不同的假说确实并非等价,并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等,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但是,如果经济理论希望能够做出预测,而不仅仅只是对行动的结果的描述,并且又不至于退回到数学的变种,那么仅仅只有一个套套逻辑(同意反复)体系确实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前文提到的,套套逻辑(同义反复)本身的有用性,最终还将有赖于使用一系列假说分类、整理复杂实在时的可接受性。

通过预测检验经济家说的困难,还使得人们就经验证据在理论工作中的作用有所误解。在以下两个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阶段中,经验证据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构造假说阶段,二是检验假说的合理性阶段。作为假说基础以及反过来又是假说归纳解释的对象,完整且详尽的经验资料,不仅在提出新假说时候有显著的地位,其还保证该假说的确解释了其意欲解释的现象,也就是说,现象中凸显的意旨与先前已观察到的经验证据并不矛盾。如果假说与已有资料大致相符,那么对该假说作进一步检验,将应该是推导出一些事先未知但却可能观察到的事实,进而用后续的经验证据验证这些推理事实。为了保证后续检验同前面检验相关,推理事实必须一方面是假说意欲解释的一类现象,另一方面其有得定义的相当准确,使得实际观察有可能将其否证。

构造假说与检验其合理性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第一,某种程度上,每一阶段进入观察的既定事例,与数据收集过程以及特定调查者的知识存量特征密切相关。用以检验假说意义的事例可能同时又是构造该假说的原始资料,反之亦然。第二,创立假说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的。所谓的最初阶段本身也总是要涉及比较

一系列早些时候观察提出的假说。假说含义之间的矛盾激发了新假说的产生或者对旧假说作进一步的修改。所以,这两个在方法上截然不同的阶段,在实际过程中又总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对这一显而易见过程的误解,主要集中于如下表述,即“假说是作为解释这一类现象而提出的”。由于增加同一类现象的新证据以及证明其与假说内涵相一致都相当困难,社会科学将倾向于作如下认定(猜想):即其他更为可得的相关证据对证明假说合理有效也是同样重要的;假说不仅有“内在的含义”,它同时也含有“假设”成分;从假设是否与现实相符判断假说的有效性,与对假说内涵的检验是不同的;前者(检验假说)是对后者(检验内容)的补充。从根本上说,这一被广泛持有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是更多的后续谬误产生的根源。它不仅没能合理的将有效性价说和非有效性假说筛选分开,相反却使得局面更加混乱不堪,使得人们对经验证据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有所误解,并将为促进实证经济学发展所作的睿智探索引入歧途,最终有碍于实证经济学中就常识性假说达成一致意见。

即使如果可以说理论的实质就是一系列的假设,即使“假设”的“真实性”与否可以独立于预测的有效性,理论的重要性与假设真实性之间的关系,也完全不同与前文所批评的那种观点,甚至几乎与其相反。一般可以发现,真正举足轻重的假说的“假设”,都是对现实的一种粗略的、不十分精确的描述。而且,一般来说,理论越是重要,其“假设”(在这个意义上)就越是不真实。个中原因非常简单。如果假说能够以相当简洁的形式解释丰富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假说能够从意欲解释的枝节交错的现象实在中抽象出一系列关键共性,同时却又能保证强大的预测能力,那么该假说就是相当出色。因此,从意义重大的角度,假说的假设就不能忠实的描述;假说在解释既有现象上的成功,表明具体现实环境因素的影响有限,那么假说的假设自然也就不必对现实环境亦步亦趋。

为了使以上观点显得不那么“荒谬”,有关理论“假设”我们需要问的问题,不是假设是否是对现实的忠实描述,因为它们从来就不是,而是假设对于我们已有的目标来说,它是否是一个良好的近似。而这一问题唯有通过考察理论是否有效才能解答,亦即理论的预测结果是否足够精确。于是,原以为肚里的两种检验就只剩下一种了。

不完全竞争或曰垄断竞争理论,就是经济理论中忽视上述主张的一个例证。人们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虚假的反映了现实生活情况。于是,很显然这种不满激发了以上分析范式的发展,并且使得其被广泛赞许和接受。而这一认识本身,却几乎完全仅仅基于假设本身并非观察到现实的正确描述,而不是依据新古典经济理论的预测与现实不相符得出的。许多年以前,《美国经济评论》有关边际分析问题所进行的长篇累牍的讨论,是另一个虽远不如前一个例子重要,但是却又更为清楚的例子。争论双方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忽略了,在我看来似乎却是尤为关键的问题——即应用边际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经验事实是否相一致的问题。相反,争论者却把精力投注于考察商人决策当中,研究他们的决策是否却是通过代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表格、曲线和多变量函数进行这样一个几乎毫不相关的问题。也许这两个例子及其他业已揭示的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方法论的基本原则进行深入讨论确实很有必要,它将有助于我们判断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

3.可以通过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假说吗?

可以先从一个简单的物理学例子——自由落体规律——开始我们的讨论。一个普遍认同的假说是:在真空中,一落体的加速度是一个常数——g,在地球上大约是32英尺∕秒2,其与落体形状、投掷方法等因素均无关。这意味着落体在任何给定时间内下落的距离,可由公式S=?gt2给出。这里,S是以英尺表示的物体下落的距离;t是物体下落的时间,单位是秒。将此公式应用于描述一个从楼顶下落的实心球,就等于说如此下落的物体,其具体运动

情况就好像是在真空中下落一样。通过假设检验该假说,可能就意味得测量实际气压,并判断其是否足够接近于零。海平面的气压大概是每平方英寸15磅。15磅是否足够接近于零,进而对结果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呢?显然可以。因为实心球从楼顶落到地面的时间与公式给出的时间非常接近。然而,设想如果下落的是一根羽毛而不是一个实心球,那么公式得出的结果就有很大的偏差。显然,对于一根羽毛而言,每平方英寸15磅的气压与零气压是有显著差异的。然则对实心球而言,每平方英寸15磅的气压与零气压是不会造成多大差别。或者,再设想将上述公式应用于从3万英尺高处的飞机上下落的实心球。在此海拔高度,气压毫无疑问是小于每平方英寸15磅。但是,从3万英尺下落到2万英尺,该点气压仍然大大低于海平面水平,实际消耗时间将与公式预测的时间有显著差异。其差异还明显大于实心球从楼顶落到地面的实验中,实际时间消耗与公式预测时间之间的差别。根据公式,下落球的速率应为gt,并且还将稳步加速。事实上,一个从3万英尺下落的球再碰到地面以前早就达到速度最高点了。上述公式的其他应用也大体如此。

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即15这个数值时候可以被视为足够接近零进而忽略不计,就显得愚不可及。每平方英寸15磅等于每平方英尺2160磅,也等价于每平方英寸0.0075吨。如果没有一些外在的衡量标准,就不能说具体数字是“大”还是“小”,而唯一相关的衡量标准就是在一系列既定的情况下,该公式在不通气压水平下是否好用。但是,这又带来应以层次上同样的问题。“好用或不好用”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即使可以消除测量误差,但物体下落的实测时间与公式计算时间,很少(如果曾经有过的话)正好完全相等。两者之间的差距达到多大时,可以判定理论是“不好用的”呢?以下是两种重要的衡量标准:其一,比较被择理论可达到的精确水平,并且比较结果从各个方面看都是可以接受的;其二是存在于当已知一种理论可以实现更好预测水平,然则必须以相应的成本增加为代价的情形。根据内在目的确定具体更高的精确度水平,须与付出的相应成本代价提高之间进行权衡。

以上例子说明一方面通过理论假设检验理论本身是不可行的,另一方面“理论假设”这一概念又相当模糊。公式S=?gt2,对真空中的落体来说是正确的,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真空落体的实际运动情况推导得出。因此,可以这样说:在很多情况下,实际空气中落体的运动情况,似乎“仿佛”它们就在真空中下落一样。用通常的经济学语言,以上表述马上就可以变为:上述公式假定真空情况。然而,显然公式中没有诸如此类假定。上述公式实际说的是:许多情况下,大气压力、物体形状,投掷者姓甚名谁,投掷方法以及一系列相关条件,对落体在既定时间内下落的距离并无显著影响。不提及真空因素,同样也完全可以将以上假说重新表述为:在很多情况下,物体在给定的时间内下降的距离可由公式S=?gt2给出。撇开公式的历史以及相关的物理理论,那么说该公式假定真空还有意义吗?就我所知,还有其他假设体系,也同样能够得出如上公式。此公式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它好用,而不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近似真空的环境里——不管接近真空是什么意思。

与假说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确定公式适用的范围,或者更准确地,是明确在各种情况下假说预测的大体误差范围。的确,正如上述假说重新表述中所隐含提到的,假说适用范围的确定与假说本身并非毫不相干。范围界定本身是假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假说中尤其可能随着经验事实的积累,而被不断修改和扩展的部分。

就由自由落体这一特定问题,已经存在另一虽然仍不完善但更为一般化的理论。其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释上述简单理论预测的误差,由此可以进一步计算其他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而原有简单理论则成为其一特例。然而,该更为一般化的理论在使用当中并非总是合适的。这是因为,其所提升的精确度很可能无法弥补使用引致的附加成本。所以,在任何情况下的一种简单理论就已经“足够好用”,仍旧是一个重要问题。气压是——也仅仅只是——众多界定理论适用范围的变量之一,其他相关变量还有诸如落体的形状、速度等。阐释气压以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可以是,确实有无纳入特定变量对真空“假设”的背离严重与否。举

例来说,考虑羽毛形状上的差异,每平方英寸15磅的气压和零气压可以说有很大差异,但对实心球下落一个中等距离而言形状的差异并没有造成两种气压下有显著不同结果。然而,这种说法决然区别于如下观点,即认为之所以该理论不好用是因为其假设是不真实的。相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另一种情况,即由于理论不好用,所以其假设对羽毛而言就是不对的。之所以要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完全正确地使用“假设”界定理论适用的范围,通常被错误的理解为假设可以判定理论在任何情况下是成立的,进而也成为主张通过假设检验理论本身这一错误论断的重要源头。

接下来考虑另外一个例子,这个臆造出来的与社会科学中的假说有很多相似特征。考察一棵树上的叶子的厚度,我提出如下假说:给定周围叶子的位置,叶子们好像是有意的通过最大化其所能获取的阳光量,确定各自具体位置;每片叶子好像都知晓决定不同位置获取具体阳光量的物理规律,并且能够迅速转移到任何未占据的合意位置。该假说更为确切的一些含义明显与实际情况相符:例如,树南侧的叶子一般密于树北侧,但本假说也指出,山的北坡,或树的南侧被其他东西遮盖,那么以上差异就不明显或甚至完全不存在。就我们所知,叶子不能“故意的”,或者有意地搜寻(位置),也没进过学校学习计算“最佳”位置所需的相关科学或数学原理,更是无法从一个位置转到另一个位置,那么难道就可以就此断言该假说是不可接受的?很明显,以上假说不相符的所有列举无多大重要性可言。所涉及的现象也不在“假说意欲解释的”范围之内。假说并没有断言叶子就如此行事,毋宁说只是根据叶子厚度分布说叶子“仿佛”就是这般行为。尽管假说的“假设”明显不真实,但由于假说含义与实际观察一致,那么其就较为合理。我们倾向于在下述意义上“解释”该假说的合理性:阳光促进叶子生长,所以阳光较多的地方叶子将生长的更加茂密,或者因此也可以说阳光充足的地方叶子将长得更加茂密也公认地更容易存活。最终,纯粹被动的响应外界环境的调整与根据环境有意识的适应,两者都得到相同的结果。后一种假说之所以比以上臆造的假说更有吸引力,并不是因为后者的“假设”更加“现实”,而毋宁说是因为后者是更为一般化的理论应用在其他现象中也可以得到间接证明。

所臆造的假说大体正确,也就是说,在预测叶子密度上“足够”准确,仅适用于某类特定现象。我不知道具体的适用范围,也不知道如何去定义它。然而,有一点似乎是明确的,那就是:上例中理论的假设在界定范围时并无多大作用。树的种类,土地的性质等可能是界定理论适用范围的变量,但树叶做复杂的数学运算祸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的能力却与此无多大关系。我和萨维齐在别处用过一个类似的,但涉及人类行为的例子,即预测专业台球手击球情况的问题。通过如下假说,即认为该台球手击球活动“仿佛”他知晓最佳运动方向的复杂数学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眼睛准确估算击球角度、台球位置等;并且能够迅速的代入公式计算,并能够让球就按照计算结果运动,将可以得出有关击球的出色预测,这也似乎并非毫无道理。我们之所以相信上述假说,并不是因为我们认为台球手,即使是台球行家,能够也确实身体力行如上描述的过程;毋宁说是因为我们是意识到,除非台球手可以这样或那样的取得上述相同结果,否则他们实际上就不能算是台球“行家”。

这些例子离以下假说仅仅只有一步之遥。该假说认为,许多情况下单一厂商“仿佛”是理性地追求预期收益最大化(一般也使用颇具误导性的“利润”一词),并且拥有实现该目的所需的完备数据知识;也就是说,他们仿佛知晓相关的成本函数与需求函数,能够计算所有行为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并且在所有行为决策上都恰好作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当然,商人当中并非逐一求解经济数学家用以方便表述以上假说而是用的联立方程体系。如果相反,将无疑于让台球手在击球时做复杂的计算问题,或者让落体运动严格依赖于真空条件。如果问台球手他是如何确定击球点,那么他可能回答说他自己“恰恰就发现”那个合适击球点,最后多半也只能认为是“幸运神”的眷顾了。商人可能会说自己是根据平均成本来定价,当然市场条件变化时,可能还会做一些必要地微小偏差调整。这两个说法都有一定见

地,但是两者与相关假说的检验都毫无干系。

受益最大化假说可信度赖以验证的那些经验证据特征,与以上的列举有相当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说,该证据与台球手假说检验所援引的证据类型很相似——也就是说,除非上人行为或者或那与收益最大化行为大体相似,否则其似乎不大可能在该行业中持久存在。不论商人行为直白、直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习惯性反应也好,随机性机遇也好,或什么都不是也好,只要某关键因素恰使其碰巧与理性完全信息追求受益最大化厂商行为相一致,则厂商将趋于赔本,最终只有从外部注入新资源才能维持存活。这样一来,“自然选择”过程促进了假说的合理化,或者毋宁说给定自然选择,假说合宜性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恰当的概括了生存条件的要求。

有关收益最大化假说的另一类更为重要的证据,源自假说在无数次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其含义从未出现与现实结论相悖的情况。此类证据罕有正式书面文字版本,其主要散落于在无数的商业备忘录、论文及专著中;而这些备忘录、论文和专著讨论的主要都是一些具有问题,相反很少旨在检验某一假说。然而,假说在相当长时段内一直被接受、使用,同时未能提出更广泛接受、连贯、自洽的替代假说,这一事实也间接有力的证明了该假说的内在价值。假说的证据应当总是包括其能够反复经受住矛盾的检验,而且只要该假说仍在继续使用,那么这类证据就会继续增加。但是,从根本上说,此类证据却又难以全面完整的使用文字记载下来。这也倾向于成为科学传统和习惯的一部分,即其韧性根植于未能被驳倒的一系列具体主题假说体系,而非教科书上事例的简单罗列。

4.理论“假设”的重要性与作用

至此,我们有关理论“假设”的重要性的所有结论几乎全都是否定的:我们已经看到无法通过“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理论,而且理论“假设”概念本身也含糊不清。但是,如果以上就是问题的全部,那么我们将很难解释为何理论假设概念使用却如此之广,同样也很难解释如下强烈倾向,即每个人都需要演说自己的假设,并且还时不时地对不同理论的假设进行对比,怎么可能无风起浪呢?

实证科学方法论当中,一般而言否定性论断通常要比肯定行论断可行度更高。因此,相比与前文的论述,下文有关“假设”重要性及其作用的评述我的把握性就没那么大了。据我所知,理论的“假设”具有以下三种相关但不相同的积极作用:(1)它们通常能够简洁、经济地表述和呈现理论;(2)它们有时还可以便利的假说的含义做简洁的检验;而且(3)正如前文提到的,它们有时能够方便的界定理论的预期适用范围。前俩者还需作进一步的详尽讨论。

4.1用“假设”阐述理论

树叶的例子可以说明假设的第一个作用。不说树叶是追求吸收阳光的做大化,不使用任何明显的假设,而只借用一系列用以预测树叶厚度分布的原则,我们同样可以表达完全相同的假说:如果一棵树生长在一块平地上,且没有别的树木或物体阻挡阳光照射,那么,树叶的密度将倾向于这样那样;如果一棵树是生长在山的北坡,处于同种树群之中,那么……显然,相比于树叶追求所得阳光最大化的表述相比,此种假说的表述大大不经济。由于已给出就特定问题而言,哪些环境因素至关重要并且如何估计其影响,所以第二种假说表述已经简洁但又不乏有效的概括了以上提到的一系列原则,即使可能的原则有无限多,因而也更加精炼同时又不失全面性。

更一般地,假说或理论通常都包括如下断言,即就某类特定的现象而言,某些因素而非其他因素是重要的,并且也还给出关键要素的具体作用方式。我们可以把假说看作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体系世界,或者是远比“真实世界”简单的抽象模型,其中只

涵盖假说认为重要的各因素;第二部分是界定假说适用某类现象的一系列原则,并且具体规定抽象模型中的变量与可观察的现象个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假说适用的某类现象而言,抽象模型足以代表“真实世界”。

和两个部分的性质截然不同。模型是抽象、完备的,是“代数”或“逻辑”。模型一致性、完备性及其含义的检验,则必须回到数学与正规的逻辑学中进行。诸如“含糊不清”、“大概可能”和“大体相似”在模型中无处容身,同时也毫无作用。真空气压就是零,而不是“较小”。完全竞争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就是水平(斜率为零),而不是“几乎水平”。

另一方面,界定模型使用的一些原则就不可能抽象又完备。它们必须是具体实在,进而也就是必然不完备。完备只存在于概念世界中,待解释的真实世界里没有完备一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物”,模型充其量只是逻辑上具体讲述了一般的真理;界定模型适用范围的原则时同样也不能忽略真理的另一半,即“历史永远不会重演”。当理论明显是更为一般理论的一部分时,正如落体真空理论的例子一样,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异常清楚或也是再简单不过地给出模型使用的原则,尽管此时的原则阐述很不完备。在追求科学尽可能“客观”的过程中,我们的目标应当是竭尽所能的扩展理论适用的范围,并尽量做到原则体系清晰连续。但是,不论在此方向上我们有多么成功,有关理论适用与否的判断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每每出现的问题都有其独特之处,而这又是文明规定所不能一一囊括的。判断新现象的影响能否忽略,以及观察到的现象是否可以和模型中的个体相对应的能力,不能指望别人能教你,它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并置身于“适当的”科学氛围中掌握体会,无法机械照搬。这一点区分了所有科学中的“业余”与“专业”,也称为怪诞、狂想分子与科学家之间的分水岭。

一个简单的例子可能有助于弄清这一点。欧几里得几何学是一个抽象模型,一个逻辑完备、前后一致的逻辑体系,其中的各个元素都有严格定义。如定义直线时,就不说其是长度比其宽度或高度“大得多的”几何图形,而是说直线是宽度与高度为零的图形。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实际生活”中不存在诸如欧几里得点、线或面一样的东西。将此抽象模型应用与黑板上的粉笔记号,此记号可以被视为欧几里得线、欧几里得面抑或是欧几里得体呢?

显然,假使该记号用以表示一条需求曲线、那么将其视为一直线将是合适的。但是,如若该记号正被用与地图上的国家着色,那么就不能认为其还是一直线了,否则将意味着地图上的国家是无法适当着色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此粉笔记号视为欧几里得面。然而,对粉笔的生产者而言,则情况亦不复如此,否则将意味着粉笔永远也用不完。出于此种考虑,原粉笔记号此时必须对应欧几里得体。在这一简单例子中,如上判断估计大家不会有异议。然而,似乎很明显,虽然只需大致粗略思量就足以得出以上判断,但却永远也不会真正做到包罗万象,囊括所有可能情况。它们并不具有欧几里得几何学本身所具有的自圆其说、自成体系的特点。

我认为,在谈到理论的“关键假设”时,我们是试图给出抽象模型的关键因素。通常完整表述一模型的有许多不同方法。也就是,作为一个整体模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暗含的或被暗含的不同“假设”体系,这些(假设体系)在逻辑上是等价的:从某一角度看是模型公理或假设的内容,从另一角度看可以视为模型的定理;反之亦然。具体哪些“假设”是“关键”假设的重要依据在于其在模型描述中的简洁、经济,直观合理,或者能够得出一些相关引理、推断用于模型的判断和应用。

4.2用“假设”间接检验理论

在表述任何假说时,通常假说的假设部分内容与假说的具体含义内容,似乎再明显不过了。然而,两者之间的界线却不容易定泾渭分明。我认为,这并非就是假说本身的特点,毋宁说它是由假说承载的应用引起的。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假说描述的语句划分归类易于进行,必定反映了假说服务目的是明确的。抽象模型中定理和公理之间互替的可能性,预示着抽象模型具体对应的假说中,“含义内容”与“假设”之间可能界线不明。但这并不是说任意含

义内容都可以与假设互换,而只是说可能存在这种情况。

举例来说,考虑寡头行为理论中的一个具体命题。如果我们假定:(1)企业家通过各种方法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包括可能采取兼并或扩大垄断势力手段;这将意味着,(2)区域“产品”需求不稳定,运输费用是重要的,明示的价格协议不合法,且该种产品的生产者为数较少,他们将试图建立基点定价体系。由于我们分析旨在预测市场行为,则论述(1)可视作理论的假设,而论述(2)则为理论的具体内容。如果我们观察到(2)中描述的情况与基点定价法大体相关,那么假设(1)就是可以接受;反之则反是。现在我们将分析目的改为,根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反对“共谋最爱交易”条款,确定哪些情况应予起诉。如果我们假定:(3)基点定价方法是蓄意使得论述(2)所描述条件下的共谋更加方便,那么这将意味着,(4)参加基点定价体系的企业家都参与“共谋阻碍交易”。先前假说的假设现在变成了假说的内容了;相反,先前内容反而变成假设了。如果我们发现企业家参与基点定价体系,通常也还存在其他被法庭视为“共谋阻碍交易”的证据资料,比如书信、备忘录等,那么就可以认为假设(3)为合理的。

假定假说就服务于第一种目的,即预测市场行为。很显然,这并无法顺利推出该假说将服务于第二种目的,即预测是否存在“共谋阻碍交易”充分证据,作为法院行动依据。反之,如果假说服务于第二个目的,同样不能认为其就适合第一个目的的需要。然而,在缺乏其他证据的情况下,假说能够成功服务于一种目的,即可以解释一类现象,相比于假说可能可以解释另外一类现象,前者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信心,但很难说清信心或把握到底多大少。因为这将取决于我们对这两类现象相关程度的判断,而这本身有相当复杂地取决于类似的间接证据,也就是有赖于我们自身的相关经历,即在使用单一理论解释某一现象时,现象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却同样又是缤纷多样。

以上观点可以更一般化地表述为:只要假设本身可以视为假说暗含的内容,因此其与现实相符也就意味这假说意旨与现实一致,或者只要假设可以让假说其他意旨含义较为容易地从随意的经验观察中得到检验,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假说的假设可以作为检验假说接受与否的间接证据。之所以这种证据是间接证据,是因为通常假设或假说相关含义所指向的现象,与假说意欲解释的那类现象并不相同。的确,正如上文预示的,这似乎就是确定哪些论述冠以“假设”,而哪些应冠以“内容含义”所依据的主要标准。此类间接证据的权重,取决于我们对这两类现象相关程度的判断。

假说的“假设”有助于假说的间接检验的另一途径是,找出该假说与其他假说之间的“亲戚关系”从而待检验假说的合理性就与其他假说合理性的证据密切相关了。例如,现有针对某一类特定行为的一个假说,通常这种假说阐述中可以没有具体的假设。但是,假定能够证明该假说与一系列假设都是等价的,其中包括人人都只顾追求自身利益这一假设。那么,从同样作出该假设的其他假说可以成功解释类现象这一事实,则可以间接地证明带检验假说的可接受性;至少可以说,这里所作的假设并非完全是前所未有、毫无根据或者其应用于任何别的情形当中将一无所获。实际操作当中,旨在建立表面上不同假说之间联系的假设表达,正是通向一个更为一般化假说方向的第一步。

从相关假说中获得的此类间接证据,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不同背景的人对某一具体假说信任程度上的差异。举例来说,考虑如下假说:在某一特定地域或行业内,雇佣中的种族或宗教歧视程度,与该地区或行业中的垄断程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如果行业是竞争性的,那么,只有当雇员的种族或宗教影响到其他雇员是否愿与之工作,或者影响到消费者对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接受性时,雇佣中的歧视才可能值得一提,但其却与雇主的主观偏见毫无干系。相比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对此假说可能更感兴趣。可以说以上假说就是“假定”在竞争性行业里,雇主一门心思地追求货币化的自我利益;而且,此“假设”对涉及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许多大宗现象的很多假说而言,都相当好用。所以,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一假设对此例可

能同样适用,似乎是合情合理。另一方面,为社会学家所熟悉的那些假说,有着完全不同的模型或曰理想世界,其间一门心思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将无足轻重。对于社会家来说,此假说可得的间接证据,同样相比于经济学家从中可得到的间接证据,前者就显得较为不充分、不合适,因此也就可能对该假说持有更大的怀疑。

当然,经济学家的证据与社会学家的证都非确证无疑。决定性的检验只能是假说之于其意欲解释的现象是否好用。但是,在此类检验之前通常就得出判断,而且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此检验也无法进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依据不完备证据做出判断了。此外,即使可以做出此类检验,科学家的背景对其所取得的判断来说也相当影响。科学中永远不存在确凿无疑,赋予支持或反对某假说证据的权重也永远不能做到完全“客观的”。在判断假说的含义意旨与实际情况的是否相符上,经济学家要比社会学家更为“宽容”,进而也更加容易凭借有限几个“相符”,就可以尝试地、暂时地接受假说。

5.对一些经济学主题的意义

以上讨论的这些抽象的方法论问题,可以看做是对一贯批评“正统”经济理论严重“脱离现实”,而由此认为经济学理论亟待重构的认识的一种直接回应。经济学是一门“沉闷无趣的”科学,因为它认为人是自私、唯利是图的,是“愉悦与痛苦的快速计算器;人有犹渴望快乐的小水珠,在外因的刺激下在快乐与痛苦之间来回游移,本身却总是毫发无损”。经济学的“沉闷”还源于其是基于一些“老掉牙”的心理学结论,因而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经济学依赖的基础也必须相应的调整。经济学之所以“沉闷”还在于:假定人或至少是商人们,出于一种持续的“高度警觉的状态”中,总能够凭其敏锐的本能捕捉供需状况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价格或价格规则的调整。此外,“沉闷的”经济学还认为市场是完美的,竞争是纯粹的,而商品、劳动与资本都是同质的。

我们知道除非这类批评能够辅以或提出一个与当前理论或多或好有些区别的假说,并且经验证据表明新假说在预测的一致性和预测的广度上都有优于原理论,否则批评就毫无意义。然而,大部分的此类批评缺乏上面提到的补充,它们所有的理由也就是认为“理论假设”与“真实世界”不一致。一个显而易见的例证就是近来有关受益最大化假说的批评,批评依据就是:商人不是受益最大化,确实也不可能做到理论假定的收益最大化,支持以上论断的佐证大致无非来源于两个渠道:第一,询问商人实际决策当中究竟有哪些影响和考虑因素;第二,观察、描述单个公司是如何决策的。第一种检验经济学理论的方法,与通过向80多岁寿星以检验长寿理论的方法并无二致。一方面,鲜有证据表明商人实际市场行为与所批评的假说意旨之间不一致,还必须注意:证据得是实际观察到的商人行为,而非他们自己说自己如何行事的;另一方面,也没有给出一个相应的替代性假说。

按照通常人们意义上的“真实”这个词的描述性意思,理论或其“假设”就不可能是完全“现实的”。一个完备的小麦市场的“现实”理论,不仅需要包括直接影响小麦供给与需求的那些因素,而且还需要包括交易使用的现金、信用工具类型。此外还有:交易者的私人特征,以及他们的祖先及其受教育程度等;小麦的类型、物理及化学特征、生长期内的天气情况;麦农及小麦最终消费者的个人特征等,无尽无穷。任何一种试图实现这种“现实”的努力,最终都将只会使得理论变得毫无价值。

当然,一定程度上,“完全现实的理论”的提法就是一个“稻草人”——中看不中用。没有哪位批评者会以这种逻辑的极端情形作为自己的目标。虽然其后提出的假设同样也不真实而且毫无新意可言,批评者可能还是会辩解说,其所批评的理论的“假设”过于脱离现实,而自己的目标只是使用一系列相对更加真实的假设体系。但是,只要“真实性”意味着假设必须是直接观察的忠实描述,比如,观察到商人似乎不像边际理论描述的那么贪得无厌、动

作迅捷、逻辑精密,或者就目前产品必须分步骤由不同生产机构生产的工厂经理而言,最终切实做到每个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将不具有可行性,那么所做一切就与前文描述的“稻草人”缺陷并无二致。判定某一特定与现实不一致的假设是否可以接受的标准是什么呢?在考察商业行为时,为什么忽略商人的成本大小比不考虑其眼睛颜色更为“不现实”呢?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忽略前者相比于后者在理解商业上会带来更大的偏差。但是,简单观察商人真真切切地在计较各种不同成本及其眼睛颜色,无法使我们理解以上道理(即,忽略哪者预测上会带来更大偏差)。很清楚,唯有对比考虑一种因素与纳入另一种因素,两者预测能力上的差异,才能知晓何种要素将导致更大偏差。这样一来,即使是真实性假设最忠实的拥护者,当需要就各种假设的真实程度大小进行分类时,也只能放弃自己原有的标准,转而接受通过预测检验的方法。

所有基于理论假设的非现实性,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对经济理论似是而非的批评,都从根本上混淆了描述的准确性与分析的相关性之间的关系。以上混淆,可以从对一篇有关经济周期理论文章的,一个貌似“无伤大雅”的评论中清楚的揭示。该评论说到:“经济现象变幻莫测、纷繁复杂,因此,任何一种全面的、能很好解释现实的经济周期理论必定是极为复杂。”科学的一个基本假说就是:表象是具有欺骗性的,而且可以通过某种方法观察、阐释和组织证据,进而可以揭示出一些与表面毫无关系的各种现象,其内在却有一个共同的简洁、基本的结构。而且,对这一假说的检验,和其他假说类似,同样应该是其结果,而迄今为止科学已是硕果累累。如果某种“经济现象”显得变幻莫测、错综复杂,那么我们必须认为那是因为缺乏合适的理论解释它。绝不可将已知事实单独搁在一边,而另一边却企求“与现实完全一致”的理论。理论是观察实施的方式,缺乏理论的观察事实时将无从下手。任何断定经济现象是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主张,都否定了似乎有知识本身就使科学活动富有意义。该主张约翰?斯特亚特?穆勒通常被奚落的说法如出一辙,他说到:“很幸运,价值规律中不存在任何有待于现在(1848年)或将来的作者来加以澄清的内容了,这一主题的理论一是完美无缺的了。”

有关描述的准确性与分析的相关性之间混淆,不仅导致许多针对经济理论的无望批评,而且还使得人们误解经济理论,并还将精力错误的投放在弥补假象的缺陷上。有经济理论家提出的抽象模型中的“理想类型”,旨在直接、全面的与现实世界中的个体一一对应,被视为严格的描述性范畴,与模型建立的旨意并无相干。(理论抽象与繁杂实在之间)显而易见的差异,使得以精确描述为基础建构理论的企图,最终注定要失败。

有关“完全竞争”、“垄断”概念解释,以及“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理论的提出,可能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以上倾向。据说,马歇尔假定(经济)都是“完全竞争”。可能当时的经济确实符合这种模式。但是,很显然现实经济中已经不再有完全竞争了。因此,我们必须抛弃马歇尔的理论。某读者也可能将不辞劳苦的到处寻找,试图在马歇尔的著作中找到有关完全竞争的明确假设,或发现任何如下主张:在描述的意义上,世界是由无数完全竞争的“原子式”企业组成的。我预计此举将最终徒劳无功。相反,他将会发现马歇尔有如下论述:“在一个极端,世界市场的竞争直接地源于地球上的每个角落;而在另一个极端,那些与世隔绝的市场中,所有稍微远点的直接竞争都被隔离在外。然而,即使在这种市场中,人们仍可以感觉间接竞争与传导性竞争的存在。绝大多数的市场都是介于以上两个极端之间,而其证也是经济学家和商人必须研究的对象。”马歇尔的分析忠实于世界本来面目,他所寻求的是构建一套分析世界本源现象的“工具”,而非毫厘不差的描述现实。

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分析之,马歇尔提出如下一个假说:由于在很多问题上,行业内厂商之间的相似性要远比差异性重要,于是可将厂商归入不同的“行业”(产业,industry)加以分析。在这些问题里,很重要的一点是行业内的厂商通常要相同的接受同一类因素变化的影响,比如,对它们产品需求的变化或者要素供给的变化。但是,以上做法并非对所有问题

都适合,当对特定企业的具体影响分析更为重要时,就不能使用如上归类方法处理。

与该假说对应的抽象模型包括以下两种厂商的“理想”类型:可以归入行业分析的原子式竞争厂商和垄断厂商。如果厂商产出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其他所有厂商共同决定的,并且面对的是水平无限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那么该厂商就是一个竞争性厂商,可以被纳入生产相同单一性产品的“行业”中分析。这里,“产品”仅仅是一系列的产出单位集合,就买者而言他们具有完全替代性。所以,厂商产出品之于同行业中另一厂商的价格需求弹性将是无限大,多种产出品的情况亦复如此。如果厂商的所有产出需求曲线在某些价格水平下不是完全弹性的,那么该厂商就是一个垄断厂商。垄断厂商就是行业。同样地,假说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包括抽象模型及其理想类型,而且还包含了一系列大多数含蓄的通过例证表现出来的规则,其作用在于将现实的厂商纳入这个或那个理想类型,以及将厂商归类为特定的行业。理想类型并不志在描述,其目的在于将那些对特定问题至关重要的特征要素分离出来。即使可以直接、准确地测算出厂商产品的竞争性抑或垄断。实际观察到的需求曲线从来就没有一例是绝对水平的,因此,测算出的弹性大小肯定也是有限的。需要问的相关问题应该总是,弹性水平是否“足够”大到可以被视为无限。但是,就具体弹性数值本身的大小而言,无法给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回答。正如我们不能一次性的简单规定,就公式S=?gt2的应用,每平方英寸15磅的气压是否“足够地”趋近于零。同样我们也无法通过测算需求的交叉弹性,进而按照其数值大小的差异,就将厂商划归不同的行业。正如马歇尔所述:“划分归类不同产品(即不同行业)的准绳,必须服从于谈论具体问题的便利。”所有事情都取决于所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某一问题一企业被视为完全竞争者,而在另一问题中其又被看作是垄断者来看待,个种并无任何前后矛盾的地方。正如同一粉笔画线在第一种问题中被看做欧几里得线,在第二种问题中被视为欧几里得面,而在第三种问题中却又变成欧几里得体一样,这当中并不存在任何不一致的地方。需求弹性与需求交叉弹性的大小,生产外形上大体相似的产品厂商数量,等等,都与问题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具体问题中,它们可能就是用以确立理想类型与现实个体相对应的诸要素,同时也规定了理论适用的具体环境情况。但是,它们并未提供判定厂商是完全竞争的抑或垄断的一劳永逸的标准。

下面这个例子可能会有助于说清这一点。假定现在必须确定联邦香烟税的上升,对香烟零售价格的影响且预期税收上升将是永久的。我斗胆提出如下预见,即视香烟厂商生产大体同质的产品,并且是完全竞争的,就可以得出大致正确的结果。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作出一些具体规定”,比如将切斯特菲尔德(Chesterfield)香烟的生产数量视为大体与万宝路香烟相等。

另一方面,在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香烟厂商对价格管制的反应时,将香烟厂商视为似乎是完全竞争,就可能使分析误入歧途。这一点在分析该事件之前就必须被清楚地意识到。战争期间,香烟厂商的成本上升,这种情况下,完全竞争者一定会减少原有价格水平下的销售量。但是,当前价格水平,由于战时公众收入的提高,(香烟)需求量将可能上升。完全竞争情况下,严格的法定价格意味着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短缺”局面,以及香烟生产的绝对数量也将下降。(以上推定)事实与下述具体倾向并不相符,即厂商有理由尽量使得香烟价格最大化,并且生产数量也大幅提高。普通的成本上升,与厂商为保住以市场份额,及商标名气、价值的“破坏性”欲求相比,其影响力就大大不如了。特别是当超额所得税将这一类广告成本的很大份额转嫁到了政府头上时,则更为如此。就该问题而言,香烟厂商就不能被视为好像是完全竞争者。

小麦种植尝尝被用作完全竞争的例证。然而,虽然对于某些问题,将香烟厂商视为“好像”是出于完全竞争行业中是合适的;但是,对于某些问题来说,将小麦生产者看作完全竞争者却并非适当。例如,考察当地电梯操作员支付小麦价格的不同时,就不能将小麦种植视为完全竞争。

马歇尔的分析工具在研究受共同因素影响的某一类厂商问题时,以及在那些可以将厂商视为“仿佛”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是最好用的。从某种描述性意义上说,这也就是误解马歇尔“假定”完全竞争的缘由。如果能够创立一种比马歇尔的假说更为一般化的理论,能同时满足两种不同情况,亦即既可以涵盖产品差别和厂商数量较少对研究造成很大差异的情况,又可以容纳厂商数量和产品差别可以忽略的情况,那将是极为理想的。这样一种理论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尚不能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利于确定哪些情况下,如上更为简单的理论已经是现实足够好的近似。为了能够起到这两方面的作用,这一更为一般化的理论必须既有意义又不乏内容实际,其推论含义必须既能够经得住经验的考验,同时又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与重要性。

由张伯伦、琼?罗宾逊二人所提出的不完全竞争或称垄断竞争理论,就是为创立以上更为一般化的理论所做的尝试。不幸的是,他们的理论丝毫不具备一个真正有用的一般化理论所应有的特征。他们的理论贡献大体上也只有以下几个有限的方面:增加了对单个厂商的经济描述,由此相应的多了些可以由马歇尔模型推导出的论断;完善了马歇尔的垄断分析;并最终丰富了可以描绘行业实际经验的词汇。

该理论的明显不足之处或不能处理有关一类厂商的问题时——即马歇尔的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只要坚持产品之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上述理论的显著特征,那么也就无异于坚持不能通过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来定义一个行业。按照此定义,单一厂商都是一独立的行业。“接近的”替代品和需求交叉弹性大小的“显著”差异等定义中,“接近”、“显著”这类词语好比说“小的”空气压力都回避了讨论主题,而又将一些含糊不清、无法定义的要素引入抽象模型中,此举最终也只能导致理论分析变得毫无意义可言。在一个地方,张伯伦隐晦地将行业定义为具有相同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一类厂商。但是,只要声称产品之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且不能忽略,那么,以上定义在逻辑上同样也毫无意义。如果“生产推土机的厂商与生产发夹的厂商具有相同的成本与需求曲线”,那这又应作如何理解呢?如果(张伯伦的)行业定义对于推土机与发夹的例子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只要坚持两种牌子的牙膏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该定义对两种牌子的牙膏也同样毫无意义。

垄断性竞争理论未能提出一个行业分析的有效工具,也没能描述介于单一厂商与一般均衡两个极端的中间情况。因此,就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研究未有助益:在分析的一个极端,其适用性相当窄;而相反,另一个极端却又太泛,也无法得出一些有意义的归纳。

6.结论

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是由一系列能够对条件变化作出预测、可以暂时被接受的归纳体系组成。扩展这一归纳体系的内容,巩固我们对其有效性的信心,以及提高预测的精确性方面的进程,不仅受到人类知识探索能力上的限制,同时还受制于一般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存在的种种桎梏。但是,这些桎梏并非只局限于社会科学、经济学领域。对经济问题的熟识使得人们对专门针对此问题的经济理论知识不屑一顾。经济主体对每日生活和公共政策主要问题的重要性,一方面助长了科学分析与规范判断的混淆,另一方面又有碍于客观性。只能依据无法控制的实验,而不能做控制性试验,使得在判定接受常识性假说与否时,缺乏大量的明确证据。虽然,有赖于无法控制的实验并不影响如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即假说检验唯有通过观察其推论或预测与可观察的现象之间是否一致才能实现;但是,这也使得假说检验尤为困难,并且使得相关方法论原则之间出现更大程度的混淆。与其他科学家相比,社会科学家在方法论方面更需有自知之明。

一种业已流行甚广且危害相当大的混淆就是有关“假设”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任何有意义的科学假说或推论都会无一例外的断言,在理解某类现象时,某些因素是重要的,而其

他因素是不重要的。通常可以方便的将假说表述为:假说意欲预测的现象在观察者看来似乎“好像”处于一个假象的、高度简化的世界,其中只有那么假说认为是重要的因素在左右事物发展。一般来说,提出此类描述的方法不止一种,即用以表述理论的“假设”体系不止一种。备择假设的选择,通常由于下述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其在假说表述上的简练性、清晰性及明确性;二是假设能否带来间接证据,使得假说的一些推论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简单观察加以检验,或者能否与已有研究相似现象的假说建立联系,等等。

理论的检验不能通过直接比较其“假设”与“现实”的差距。的确,这样做也毫无意义。显然,完全的“真实”是无法达到的,而就某一理论是否“足够”真实,只有通过考察理论的预测水平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或者是否比其他备择假说的预测更优。然而,认为理论可以通过其假设的真实性来检验,而不必考虑其预测准确性的看法,已经广为流传,并还导致对经济理论的不现实性作旷日持久的批评。这些批评大多没有多大意义,结果由此引发的改革经济理论的企图也多半不成功。

当然,如此之多的有关经济理论的批评均无到达见地,并不意味着既存的经济理论就应该是具有较高的可信性。这些批评可能是无的放矢,但也可能存在有的放矢的情况。在枝端末节上,这种情况明显存在。任何一种理论都必然是暂时的,且都将随着知识的增长而置于不断变化之中。遑论这种老生常谈,却也是有必要更具体化“既存的经济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并对经济理论的不同分支区别对待。经济理论的某些部分明显的要比其他部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对实证经济学现状的全面评价,对其有效性检验的相关概括,进而评定每一部分的相对可信度,都是其他专著活一系列专著的任务了。如果这是完全可能的,那么的确也绝非一篇方法论的短文所能胜任。

在这里,我所能做到的只是概略的表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在我看来,既存的相对价格理论,解决不了不同最终用途要求下的资源配置问题,以及产出品在协作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问题。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基本上奠定了相对价格理论的现有结构。依我之见,相对价格理论似乎已经成果斐然,并且对西方国家特有经济体制有较大(解释与预测)可信度。尽管似乎表面上存在着相当的分歧,但现有的静态货币理论也同样地极富成果,并且可信度较高。静态货币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经济作为一个总体的绝对价格、总产量及其他变量的结构性或长期性水平。从休谟到剑桥派再到欧文?费雪和其后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静态货币理论至今沿承的核心都是货币数量论。在我看来,既有经济理论中的最薄弱、最难令人满意的莫过于货币动态分析领域。货币动态分析研究的是经济整体对环境变动所采取的调整过程,亦即涉及总量活动的短期波动问题。在这一领域内,我们至今甚至还没有形成一种堪称为货币动态分析理论的理论。

当然,即使在相对价格理论与静态货币理论中,扩展既存理论的解释、适用范围以及提高其预测的准确性方面,仍然可以大有可为。具体来说,对“假设”描述真实性的过分强调,已经导致构成该领域现有经济理论的假说体系,普遍忽略了假说有效性范围的关键问题。与假说相对应的抽象模型,都已经相当精致并且严格性与准确度也有较大改善。有关经济体系及其运行方面的描述性材料,业已大大丰富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些都将大有裨益。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有效的使用这些抽象模型与描述性材料,则还需有一系列的可比评价标准:确定对某些具体问题最好适用哪个抽象模型;明确抽象模型的个体如何对应到可观察的个体;判断对具体模型或理论的预测的准确度而言,具体问题或环境的哪些特征将尤为关键。

实证经济学的进步不仅需要既有假说的检验和完善,而且还有赖于新假说的创立。对于后者我们尚缺乏能上的了台面的论述。假说的创立时集结灵感、直觉与发明的创造性活动,其核心要点在于从熟识的材料中发掘新意。这一过程必须归由心理学讨论,而不应列入逻辑的范畴;只能在自传与传记中加以研究,而并非科学方法的专著中所能讨论的;也只能由实例和格言加以发挥,逻辑定理在此也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Friedman, Milto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in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本文为陈春良译)

经济学方法论 三年来的学习总结

其实这篇文章基本是接着上一篇《微观经济学教材浅介》,但是在坛子里看到某位大牛的文章后决意东施效颦,所以把题目改成了这个样子,当然,大牛读得是econ的phd,我是math 的under,这个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希望大家权当经验交流,小生谢过了。 为了不使我的上一个帖子成为太监,我还是首先继续介绍我读过的一些经济学教材,希望对大家的经济学学习能够有一定益处。在版上经常看到有同学询问几本教科书之间的优劣,或是同一本教科书之间的版本问题,抑或是询问该读原版还是翻译版的问题。在我看来,有一个好的指导自然好,但是事实上读书这个事情是需要一定的量的积累的,还有就是同一本书要不停的过遍数,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我在大学里感受深刻,因为我学的很多课程没有什么参考书供选择,大部分情况下只有一本教科书,书后有一些习题,那么就只有一遍一遍的看了。话说回来,我的意思是,大家其实没有必要在我上面指出的后两类的问题上过分纠结,比如平狄克的教材,人大就出过至少两版,都摆在那里,其实读哪一本都好,只要读完了,就一定有收获,如果硬要在读之前就希望给这些不同的版本分出个高下,个人认为过于功利了,不适合经济学学习, 好,言归正传,在介绍完初级教材之后,继续介绍中级教材,其实这才是我一开始写作的初衷,但是如果单写中级有限的有些单薄,所以另开了帖子写初级。 1.V arian《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这本书是光华和ccer的考研参考书,同时也是不少院校财经专业的参考书,在群众中口碑最好,知名度最高,这个从其兴盛不衰的D版就可以看出来,光我自己就买过两种D版,一种纸比较光滑,书整体比较薄;另一种是今年见到的,仿轻质纸做的,书比较厚,但拿到手里比较轻,前一种印刷错误比较多,不太推荐,后一种还没细看,不好评价。这本书是那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皮经济学参考书系中的一本,这本书因为读过的人太多,所以我不想用太多笔墨,如果一言以蔽之,那么就是——必读。至于其特点,你只要认真读过一遍,就绝对能明白。这里要说的其实是它的配套参考书,官方有两本,都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一本黄皮,一本蓝皮,我看过,差不太多,有些题很有意思,比较注重考查经济学思维,值得一做。 2.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拓展》,这书的名气可能比现代观点稍差一些,主要是它的数理推导比较严密,一开篇就是数学基础,而且提了很多中级教材忽略的加边海赛阵等内容,足见作者治学之严谨。这本书习题很好,很规范,考研的同学可以做一做。这本书有个版本问题,第六版是比较厚的那本,土黄色封面,第九版是红色封面,第六版是朱宝宪老师译的,新版是他儿子译的,我推荐英语一般的同学看第六版,好一些的直接看北大出的9ed的影印版。 3.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一个是MIT斯隆的教授,一个是Berkeley哈斯的教授,出的书一定不差,这本书我是大二上看得,看的是第四版,人大出的,个人认为无论从作者的文笔,还是翻译的文笔,都算一流,这个教材行文非常流畅,看着很舒服,唯一的缺点就是量化的例题及习题比较少,不适合应试,所以如果单纯应试,不推荐看这本书,但如果为加强经济学功底,很值得一读。 4.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这书早年好像是ccer的参考书,后来为了避嫌就去掉了,但是很明显有偏数理的倾向,整体内容不错,个人认为尤以第十六讲为最佳,我看过很多中级教材介绍GE的内容,但是平老师写的最好。遗憾的是这本书关于博弈论虽有三讲,但内容还是有些单薄,有很多同学说十三讲之后看不明白,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踏下心来看,总想着会不会考,会不会考,如果抱着这个心理,我觉得是无益于经济学学习的,中心做微观的老师很多,这两年题目明显有倾向于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的内容,那么十三到十五讲都是值得一看的。 再次康桑阿米达……music……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213690281.html,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方法论差异 作者:王志伟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04期 〔摘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中的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对今天西方经济思想 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主张的变化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作为两大学派的奠基者、旗手和领袖,在具体的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思想方法方面却有着巨大差异,甚至是“对立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不同。哈耶克依托古典自由市场理念的、自然发展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与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们知识和信息“有限理性”的认识造成的;弗里德曼则推崇实证的经济学方法论,强调经济理论的预测功能而忽略其他方面,这为经济学各种理论模型的构造打开了方便之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多是在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两种方法论方向上发展的。在我们了解和研究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各个流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时,对其方法论同样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和了解,给予恰当把握和评价。 〔关键词〕个人主义;自然发展;有限理性;实证经济学方法论;预测能力;数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091.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8)04-0085-09 〔作者简介〕(注:王志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作为西方国家经济学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中存在着具有代表性的两大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这两个学派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至今天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经济政策主张的变化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1992)则分别是这两大学派的奠基者、旗手和领袖。 哈耶克是新奥地利学派的领袖和主要代表人物,但他同时又是老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和经济学说的继承者。作为老奥地利学派奠基者和领袖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最杰出的弟子之一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和老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弗里德里希·冯·维塞尔(Friedrich Von Wieser)弟子的哈耶克,同为新奥地利学派的两大旗手和精神领袖。 弗里德曼是新一代芝加哥学派的旗手和领袖人物。他继承了以维纳(Jacob Viner)、奈特(Frank H. Knight)、西蒙斯(Henry Simons)、明茨(Lloyd Mints)等为代表的老一代芝加哥学派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老一代芝加哥学派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是主张自由贸易、自由工资、自由价格和稳健的货币。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特殊经济形势下,那些人却都鼓吹大规模的、

论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论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摘要】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社会,彼此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生的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密切联系的,相辅相成的。人生的自我价值在于他的存在得到社会认可以及他为社会的发展所做的事,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的关系应该是一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贡献越大就越能体现他的人生的自我价值高。 【关键词】人生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关系 一、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定义 自我价值,是指自我的潜力得以发展,自我的目标得以实现,自我的欲求得以满足。 社会价值,是指对社会中其他成员或整个社会有用处,有好处。 很清楚,自我价值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只能够通过社会和其他人才能实现,所以,社会具有优先性。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成为富翁。那么,你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外乎就是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让社会中其他成员的钱转移到你的口袋里来。假如你对其他人没有好处,没有作用,别人会愿意把钱转移到你吗?其他几乎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你对别人越有用,你就有可能获得越多的钱或者别的你想要的东西。 另外,由于自我总是处于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因而,他的自我价值如果仅仅是自己肯定,而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那么他也不会满足,除非他是阿Q。如果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取得了成功,自己感到满意,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在这同时,别人也对他满意,别人对他的成功持肯定和认可态度,那么,他的成功就更大,就更可靠,更真实。而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之外,没有别的正常的途径。 所以说,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主要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二、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是价值的属概念,也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是人生,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价值主体则是人。人生价值不同于其他客体的价值,一方面,人生价值必须体现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必须表现为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是个具有多维性的价值系统。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生的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一个人,一方面是价值主体,他把他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他要依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他又成为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客体,以其活动及成果,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他的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在价值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的价值也是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首先,人生价值是人生社会价值和人生自我价值的统一。所谓人生价值是指人的一生的劳动及其道德行为对社会、他人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及社会对他贡献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他人所做出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他人创造的价值对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和对自我的尊重、肯定评价。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方面,因为没有贡献,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索取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人的自我价值,没有索取,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人也不可能做出贡献。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

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学方法论中科学研究的逻辑;规范与实证;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溯因、归纳与演绎以及长期与短期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学方法论中科学研究的逻辑;规范与实证;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溯因、归纳与演绎以及长期与短期等方面的基本问题。 【提纲】 小序 一、科学研究的逻辑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四、归纳、演绎与溯因 五、长期与短期 六、结论 “经济学方法论”是一个很大的题目,非一篇文章能够说清楚。在国内,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出版了许多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注:这方面的专门译著,如马克·布劳格著:《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经济学方法论译丛》。中国学者的专著,如韩永进:《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另外,在许多著作中也有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专门章节,如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章;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章.)。“经济学方法论”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有人分为两个层次,也有人分为三个层次(注:关于经济学方法论两层次的划分见石土钧为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中译本所写的“译者前言”,见《经济学方法论》,第13页;经济学方法论的三层次划分见黄少安(1995),第8页.)。这两种不同分法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把具有哲学意味的一般方法论看作是最高层次,这首先涉及科学是什么或科学研究的逻辑问题。本文主要对科学研究的逻辑、规范与实证、方法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溯因、归纳与演绎、长期与短期等基本问题进行讨论。 本文之所以选择这五方面,是由其重要性决定的:科学研究的逻辑属于科学哲学问题,回答的是“经济学如何才能够成为科学,或者从何种意义上经济学才是科学”的问题;规范与实证涉及到经济学研究的性质,是单纯的解释、描述,还是涉及价值伦理;方法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涉及到认识问题的视角;溯因、归纳与演绎涉及到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内容;长期与短期会影响人之行为,在经济学研究中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研究的逻辑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前言”中对“知识”作了区分。他指出,古希腊哲学分为三个部分: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人们对这种分类只能加以补充,而很难再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全部的理性知识可以分为质料的和形式的。形式的知识,只涉及知性的形式,涉及理性自身,涉及思维的普遍规律,而不涉及对象的差别,这种形式哲学被称为逻辑学;而质料哲学按照所研究的对象及其所服从的规律,又可以分为两种:物理学和伦理学,物理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问,而伦理学则是关于自由规律的学问。(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马克_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郭钰

[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经济学方法论》一书围绕“经济解释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也就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的确切关系是什么,这是本书最吸引我们的问题。全书大致分为四大板块:望而却步的科学哲学、从波普到新的异端、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以及最后的结论部分。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并剖析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不同学者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观点以及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的关系。文风简洁大气,逻辑思路非常严明。 作为一名研究生,广泛的深入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我们了解、掌握经济学知识、进行经济研究及创新非常重要。本书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观点、方法,同时也对我的研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我想着重谈两点关于本书的见解:一是关于证伪主义的思考;二是关于本书的结论以及对我研究写作的启示。 布劳格的经济学方法论是证伪主义方法论的捍卫者,证伪主义思想成为贯穿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的中心论点。甚至可以说他确定了上世纪80年代方法论研究的大部分议程,把波普尔证伪主义推向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者议论中心。所谓证伪主义,是英国哲学家K.波普尔创立的科学哲学理论。波普尔从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出发,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断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都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方法论之所以吸引经济学的运用,契合经济学这门学科方法论上的要求,原因在于证伪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一套容易接受的方法论规则,这种较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论规则对于经济学家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然而经济学中的问题不同于研究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它牵涉的因素比较多,影响成分比较复杂,甚至包含个人的主观因素。因此将证伪主义引入到经济学理论当中难免有些局限之处。 1、经济学中证伪主义的困难首先来自奎因—杜恒的“不确定性”问题。该理论认为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总是在孤立中被检验。经济学中“不确定性”例子比比皆是,经济学中简化人类行为的复杂性的假设,如“商品的多样性”等限制条件的非现实性;收益递减在逻辑上的不可证伪性;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完全性假设,在逻辑上可证伪但在实践上的不可证伪。 2、证伪主义方法论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在于主流经济学家没有严格执行证伪主义标准,只会保护理论免于受证伪,采取防卫性的方法调整理论的假设或使用范围。现代经济学家把波普主义描述为难以吞咽的烈药,因为一旦证伪主义被严格的应用到经济学论证当中,许多经济学理论将无法存活,最后的结果就是防卫性保护。波普尔给予经济学家在众多理论中提出建议:选择那些最可证伪的命题,并试图去证伪它,如果该命题没有通过检验,就抛弃它。显然波普尔本人也在逃避这一点。 3、证伪主义方法论过于武断,即一次证伪成功便将该理论抛弃。如果将一种理论引入到时间序列当中,我们无法轻易地因为一次证伪而将它全盘抛弃,因为当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作者李雷 学院投资工程管理学院 专业国民经济学(投资经济)年级2016 学号2016100046

摘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而发展经济是世界各国所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经济学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要发展经济学就必须完善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先是完全排除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到重新开始认识和学习并接受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到现在我们逐渐与西方经济学理论接轨并展开对话。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经济学方法论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当前的基础上,我们应继续努力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理论,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方法论理论框架,更好地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发展 I

目录 1.经济学与方法论 (1) 1.1经济学简介 (1) 1.2经济学方法论 (1) 1.3中国经济及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现状 (2) 2.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3) 2.1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3) 2.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础 (3) 3.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4) 3.1加强经济学理论学习的意识 (4) 3.2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在中国经济学的指导地位 (4) 3.3客观合理地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 (5) 4.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意义 (5) 4.1理论意义 (5) 4.2现实意义 (5) 5.总结 (6) 主要参考文献 (6)

浅析中国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 1.经济学与方法论 1.1经济学简介 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学主要指的是西方经济学。这是因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由西方国家学者推动,是现代经济学的各主要流派的奠基者。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企事业的经营管理办法和经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等。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上产生过: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等诸多流派。其在发展过程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为资本主义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持否定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我们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当然还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我国在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及与此相联系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问题上可以运用。 1.2经济学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即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①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经济学方法论从学者们对经济学的研究中产生,是对其方法的系统概况,同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在课上学习了一些有关“实证”的知识。实证经济学就是探讨是“什么的经济学”。与之相对应的是规范经济学,也就是探讨“应该是什么的经济学”。读完这片文章之后,我对实证经济学有了一些更加具体的理解。粗略地划分,这片文章主要讲了两个方面地内容。 首先,有关实证经济学。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客观地科学。这有些像一些自然科学,譬如化学,要研究的就是物质是由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目的就是将物质的实际组成原原本本的揭示给大家。而实证经济学毕竟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现象是独立于研究者的价值观的。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研究者有时会不经意地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带入到结论当中,这就造成了“实证”与“规范”的混淆。经济学就是这样。而当结论发表之后,人们在判定这一结论时,也会带着自己的价值尺度,从而造成争议。而我们一般所进行的经济学研究都应该是“实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能够预测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影响的概括体系,而这也是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要求所在。“实证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理论’或‘假说’,它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当

然经济学的“预测“不只是对于尚未发生的事件,对已经发生但还未被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进行预测)而理论是一种实证性假说体系,它的判断标准就是实际证据。这样就是下一个方面的内容:假说。 第二,有关假说。上面提到,实证性假说体系就是理论。所以要发展出理论,就是要在现实世界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其抽象本质的东西。而对于社会科学,没有一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东西并不包括世界上所有的经济现象。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些已知的经济现象提出一些假说用以推测。而判断这种假说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要检验假说的预测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但社会科学无像自然科学那样提供那种可以给人强烈的可信任感的受控实验,而只能从偶然的“实验”(也就是现实发生的没有被控制的)中进行检验。可是这并不阻碍这也是种检验,且检验结果更加使人印象深刻。在这里人们容易产生的误解是认为假说中假设(假说中有含义和假设)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假说是否成立的标准。这是错误的。例如书上关于台球手的例子,虽然台球手并不会进行如此复杂的线路选择,但这并不妨碍他打出我们按照他可以进行线路选择的假设而得出的预测。一种假说的假设的真实与否不能影响假说在现实事例中的应用。就如文章中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例子。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在实际情况与假设有很大出入的情况下,一种假

联系实际谈谈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联系实际谈谈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摘要:什么是人生价值?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但它应该有其独有的价值,这 样我们活着才有意义。这样如何实现价值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下面结合 个人的实际,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人生价值对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在某些人看来,一辈子轰轰烈烈做几 件大事才叫价值;还有一些人认为每天能吃饱喝饱活的舒舒服服才叫价值;还有 的人??可见不同的人对价值的定义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认识人生的价值呢? 鹜精八极,思接古今,多少仁人志士以其高尚的人格和操守,向人们阐释了人 生价值的真正意义。诸葛亮以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念,告诉人们在他心 目中忠诚便是他的人生价值;岳飞以其精忠报国,保家卫国的理念,告诉人们 在他心目中守土开疆便是他的人生价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事文天祥的价值;我自横刀向天笑,却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价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毛泽东的价值??在这些伟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价值的真正意义。不求轰轰烈烈,只愿无怨无悔。 与之相比,现如今的人们似乎少了些做大事的耐心,多了些浮躁。在如今这物 欲横流的世界,灯红酒绿中让很多人迷失了自己。浮躁且急功近利的心,让很 多人都想着以一种快速简洁的方式成名。近些年,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许多 网络红人迅速“成名”,例如“凤姐”“芙蓉姐姐”“犀利哥”等等。他们以 自己的另类和“超自信”很快的吸引到人们的眼球。“中国前300年,后300年没有比我更有文化的了。”这句话出自凤姐的口中,实在让人又气又好笑, 不知到是过分的自信还是精神的疾病让她可以说出这种话。实在是可悲,成为 十几亿中国人哗众取宠的对象。这种现象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人生价值的曲解。 认为成名便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忽略了在成名之前的过程。 身为一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对今后的发展 方向是一种指引;另一方面是对我们成人的指路明灯。大学是进入社会前的最 后一个阶段,如何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要有 一项能够生存的技能,另一个就是人与人相处的技巧。下面具体的从这两个方 面谈谈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与学业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关系。 身为学生,学习一定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无论对于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 都是一样的。但与以前相比,我们的学习更有指向性,而不是全面发展,这就 与我们的目标和价值观密不可分了。树立好了价值观,可以更有利于我们专业 的发展和提高,因为我们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并会为之而不断努力。

归纳主义方法论和演绎主义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归纳主义方法论和演绎主义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体 现 摘要:归纳主义是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在认识论中的系统化反映。它在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比如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学派、古典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19世纪后期的德国历史学派,20世纪的经济计量学,宏观经济学等。演绎主义强调演绎方法是获取知识、建立理论的基本方法。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在研究方法、理论内容等方面都体现出归纳主义方法论的基本主张,比如,重商主义学派,古典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19世纪后期的德国历史学派,20世纪的经济计量学,宏观经济学等。 关键词:归纳主义重商主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德国历史学派演绎主义重农主义李嘉图西尼尔奥地利学派 一.归纳主义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表现 归纳主义认为,科学始于观察,观察是建立理论陈述的基础。它是归纳推理的思想方法在认识论中的系统化反映,它强调观察和系统地经验总结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归纳主义主张把知识的获得、科学理论的形成等都惟一地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认为只有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得到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它要求在观察时摒除头脑中一切先入为主的见解,反对在进行观察、实验之前对观察对象的性质做出任何预先的判断。[1] 归纳主义方法论对经济学家们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起到重要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和经济学派在研究方法、理论内容等方面都体现出归纳主义方法论的基本主张,比如,重商主义学派,古典学派的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以及19世纪后期的德国历史学派,20世纪的经济计量学,宏观经济学等。 重商主义是16~17世纪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重商主义抛弃了西欧封建社会经院哲学的教义和伦理规范,开始用世俗的眼光,依据商业资本家的经验去观察和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重商主义理论和归纳主义出现在同样要求摆脱几千年来宗教圣典对人们的思想束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它使科学面向生活,使重商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带上归纳主义色彩。早期的重商主义,主要通过经验总结来提出自身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通过总结商业资本的经营实践,来反映在获取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把人们对经济活动规律认识的来源定位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之中,开始了以实践经验为基本来源建立经济理论的时代。 威廉·配第是最早使用归纳方法的英国经济学家,他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并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经济现象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方法论方面,他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客观的自然规律,他力图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不仅把研究的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把劳动和土地看作是财富的本源,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而且通过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探讨了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在商品的价值、价格、货币以及工资、地租、利息和低价等问题上提出了独创性的见解。[2]他的经济学著作在论述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主要经济问题时,力求探索经济现象产生的自然基础。他以培根所创始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即依据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等方法)为根据,提出“对于人口、土地、资本、产业的真实情况的认识方法”,用计量作比较,用数字作语言,阐明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写出《政治算术》这本名著。配第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则是要说明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他要解决的问题比重商主义更深一步。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亚当·斯密继承配第的方法论传统,建立了古典经济学,他的方法表现出二元特征,即科学抽象法和现象描述法并存。斯密研究方法的二重性是同他的二重的研究任务相联系的。“一方面,他试图深入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生理学,另一方面,他试图既要部分地第一次描写这个社会外部表现出来的联系,又要部分地为这些现象寻找术语和相应的理性

人生价值案例

人生价值案例 五、明确肩负的人生责任 人生责任就是在人生实践过程中所应当承受的社会任务和承担的社会职责,以及对自己和自身行为后果的负责。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对自己的生命、对父母亲人养育之恩、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更要自觉承担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责任,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做出贡献。 【李国安: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李国安,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1946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是共产党使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从小时候起他就对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写的最好的一篇作文就是《党啊,我伟大的母亲》。15岁参军后,他最大的愿望是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国安在部队40年,党叫干啥就干啥,先后当过骑兵,干过医生,挖过煤,种过地,搞过营建,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他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需要,干好本职工作。提干后,他曾当过10年排职,10年连职,10年营职,从没有任何怨言。不论是当一般干部,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农场期间,他带领官兵每年为部队创收数十万元;担任后勤处长,他下大力抓好部队的基础建设,改变了营院面貌;担任团长后,他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野战给水部队,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几百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3亿多元,使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近10倍,该团还荣立了集体一等功。他们团先后完成了解决内蒙古边防10万军民吃水、用水难的“952”工程、张家口地震灾区的“救灾扶贫百井”工程、纪念江主席视察他们团的“992”工程和改善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大青山生态绿化”供水工程,共为边疆军民打井500多眼,收集了2万多个水文数据。完成普查面积8.4万平方公里。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1994年春,李国安因患腰椎管肿瘤,下腰部3块椎骨各被切除了1/3,留下了一条无法愈合的骨槽,但他围着一条15厘米宽的钢转腰,又拖着病体上路勘察。在4个多月里,他总行程24800公里,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写出了22万字专题报告,还勘察了109眼井位。他用自己“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模范行动,忠实地履行了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模范团长”。 六、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和信念要比人生目的的范畴广阔得多,对人的一生起着精神支柱、生活导向、前进动力的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要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义不容辞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张海迪: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

经济学方法论

DUF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探讨 学号: 专业: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

摘要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经济学方法论的问题,通过介绍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以及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得出经济学方法论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对经济学未来的影响。 本文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经济学方法论; 第二部分介绍了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应用这两种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是介绍经济学方法论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是从哲学、历史学和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为出发点; 最后一部分是介绍经济学方法论意义以及方法论与经济学的未来,通过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实证方法规范方法社会学科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探讨 方法论是一个博大的领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时俱进。它包容着批判主义精神,从事方法论研究,自然要富有批判态度,所有问题都可以争鸣,这一点也是所有科学活动的共同特征。 一、什么是经济学方法论 方法论涉及的是经济学中的基础性问题,是经济学原理的“平台”。它提供了一个范式,我们可以运用这个范式探讨现代经济学中的一系列重要论题,诸如,经济学何去何从,经济学的局限性,经济学阐释的可能性,经济学是否呈现多样性,经济学是否正朝着结构主义的方向演变,等等。 二、经济学方法论的内容 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社会科学,是经济学家面对经济理论难以消解的现实,视图提出自己的尝试性解释,也是作者的主观认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认识和把握。经济学方法论在发展过程中深受西方科学哲学的影响。经济学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认识论范畴,主要探讨经济学知识的性质、认识论地位以及获得途径等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方法论属于哲学的范畴,经济学方法论为经济理论构建提供了方法上的哲学观,即方法论哲学。张五常认为,“经济学方法论”应该叫“科学的方法”,“因为科学方法论在经济方面与其他科学是相同的,所以要笼统的说一说,不应该分门别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因而适用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均适用于经济学研究。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除了仍然用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外,经济学家还把经济学的研究区分为实证的研究和规范的研究,相应地经济学的方法可以区分为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是在既定的评价标准的前提下,考察经济活动中的一定的因果关系。它所解决的,是“这是什么”或“这不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以经济增长为

(完整word版)《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这篇文献是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1953年的出版的《经济学论文集》中的一篇,文章给我的总体感受是很好的,深入浅出,意味深长。开篇从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入题,在经济学的发展中,实证科学、规范科学及方法技巧这三者的混淆是很普遍的,并成为众多错误的根本原因,对这三者的讨论对确认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特的实证科学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主要讨论在创建凯恩斯意义上的‘独特的实证科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方法问题。”严格的说就是研究怎么样判定一个假说或理论是否应该纳入到实证科学的范畴,即‘是什么’的系统体系。这种普遍的混淆极大的妨碍了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发展进程。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关系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规范经济学的混淆是难以避免的,理论是研究者们的成果,其关注的问题也和他们自身有关,他们的研究来源就是经验之内和力所能及的那么一个圈子了。经济学的争论也是源于此,夹带着自身的主观和不那么完美的客观,那些自诩为专家的意见分歧相当大,很难保证他们的结论是不偏不倚的。这里所说的绝不是完全意见一致就就是好事,从天文学的发展就能看出了,地心说到日心说就是很好的例证。从文章的观点来看,在‘实证分析’中,研究者很倾向于调整相应的实证结论已支持自己先入为主的成见,同事拒绝那些有悖于自身的规范分析的结论。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与任何伦理立场及规范判断的,重点在于是什么,既一种客观的科学,与资源科学并无二致。 但是作者认为哪并不是根本差异。 规范经济学及相关经济学方法不能独立于实证经济学,任何结论都会有基于某种行动产生的预测,这种预测或多或少是根治与实证经济学。另一方面,政策结论与实证结论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文章提到了关于最低工资立法的问题,各方的争论都有其现实意义,就算是普遍接受的最低工资问题上也存在迷糊的差异,我从文中发现,那些争论者过于关注政策所导致的新问题,再加上政治和社会影响,要达成完美一致是几乎不可能的,最终立法成功,必会有新问题的产生,我的看法是,只要政策的效果是使立法前的微观个体的状况变好,并没有使某些个体的状况变差,这项立法就是值得的。 西方政策上的分歧大抵都是上述的情况,各自都明白好的坏的哪些方面,尽管不全面,这种争论似乎可以看成是一种实证的过程。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但是一种政策是有时效,可能还存在一种机会成本,即在立法的时间选择问题,今早的立法可能可以解决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瞻前顾后的结果是现状的更加严重性,理论能经受实证的考验,即通过事实进行验证。 综上所述,有关正确的经济政策的一致意见将不是取决于规范经济学的发展,而是实证经济学的发展,之所以要建立有别于规范经济学是我实证经济学,正是在于促进政策问题上的一致性。 二、实证经济学 实证的终极目标是提出一种“理论”和“假说”,对尚未发生的现象做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这种理论一部分是有组织的系统的推理方法,其二是具体的假说内容,及从现实中抽象出事物的关键特征。作者在文中提到,理论是没有实质内容的,仅仅是一系列的套套逻辑,对于这点,我表示怀疑,或者说是我不懂,那些列的逻辑不就是某种描述性的、概括性等的内容么?理论的功能则是在于为组织和整理经验材料提供分类依据,从逻辑出发可以揭示理论预言是否完备和前后一致,即从语言的角度看该命题是否是“正确的”。事实证据则可以说明“分类编排系统”即理论的逻辑是否具有有意义的经验对应物。作者引用了供给和需求的案例,这种二分法分别列举了一系列的影响供给和

结合疫情谈谈人生价值 3篇

结合疫情谈谈人生价值 3篇 在这次疫情当中也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的社会,需要人们去关注什么.有哪些需要我们改正,还大自然青山绿水,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也是爱护我们.大自然和人类是共同体,相互依附,相互生存. 估计很多人都意识到马云说的话,以后的机会中包含了大健康着一块,人工智能等等,在这次疫情中都得到了完全的体验,通过人工智能设备减少感染风险,还有通过网络实现了孩子在家不耽误学习.这都是现代社会的优点。但是现代社会随着越来越便利的服务,人们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人们缺乏了锻炼,出门有车,减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每个时期对于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现在人都喜欢宅,宅在家里多久不出去都可以,但是这同时也会影响健康.好在国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让孩子在初中加上了体育考试,强制性的去锻炼,但是整体来说,现在的电子产品让每一个人都获多或少的影响不少,孩子可以宅在家一直玩。大人也是,好像每一天不刷朋友圈,不看微信就缺失了什么。 学习力也许是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如果不学习,也许哪一天你就会被淘汰,要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要勇于接受新鲜的事物,这样才能够适应如此变化之快的社会.总之,活到老,学到老.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结合疫情谈谈人生价值·2通过疫情让我们怎样成就精彩人生?通过疫情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活在中国这个地方是多么的开心,多么的知足,多么的满足,所以每一天要活的开心,每一天活着要为我们的国家做点贡献个人觉得有价值的人生就是对人有益的人生,如让家人因为你而感到荣耀就是一种有价值的人生.结合个人和社会实际,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培养个人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辨能力和交际等方方面面的能力 其实生活就是奋斗和收获,人生是短暂的,人生是应该有合适的目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无论做什么总是要有所作为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应该是:不断的求索,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奋斗,尽管前进的路上有汗水,可能还有眼泪,但一定会在成功中获得快乐和享受. 时间会使你成熟.自信对一个人是重要的,适当的正确的选择是需要的,对过程的承受力是必要的.自我心理调整必须是经常性的,对成功的争取是需要不懈努力的.幸福和快乐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通俗地说,一个人平时经常玩游戏,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游戏,他的世界是一个小世界).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在课上学习了一些有关“实证”的知识。实证经济学就是探讨是“什么的经济学”。与之相对应的是规范经济学,也就是探讨“应该是什么的经济学”。读完这片文章之后,我对实证经济学有了一些更加具体的理解。粗略地划分,这片文章主要讲了两个方面地内容。首先,有关实证经济学。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客观地科学。这有些像一些自然科学,譬如化学,要研究的就是物质是由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目的就是将物质的实际组成原原本本的揭示给大家。而实证经济学毕竟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现象是独立于研究者的价值观的。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研究者有时会不经意地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带入到结论当中,这就造成了“实证”与“规范”的混淆。经济学就是这样。而当结论发表之后,人们在判定这一结论时,也会带着自己的价值尺度,从而造成争议。而我们一般所进行的经济学研究都应该是“实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能够预测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影响的概括体系,而这也是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要求所在。“实证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理论?或…假 说?,它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当然经济学的“预测“不只是对于尚未发生的事件,对已经发生但还未被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进行预测)而理论是一种实证性假说体系,它的判断标准就是实际证据。这样就是下一个方面的内容:假说。第二,有关假说。上面提到,实证性假说体系就是理论。所以要发展出理论,就是要在现实世界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其抽象本质的东西。而对于社会科学,没有一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东西并不包括世界上所有的经济现象。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些已知的经济现象提出一些假说用以推测。而判断这种假说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要检验假说的预测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但社会科学无像自然科学那样提供那种可以给人强烈的可信任感的受控实验,而只能从偶然的“实验”(也就是现实发生的没有被控制的)中进行检验。可是这并不阻碍这也是种检验,且检验结果更加使人印象深刻。在这里人们容易产生的误解是认为假说中假设(假说中有含义和假设)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假说是否成立的标准。这是错误的。例如书上关于台球手的例子,虽然台球手并不会进行如此复杂的线路选择,但这并不妨碍他打出我们按照他可以进行线路选择的假设而得出的预测。一种假说的假设的真实与否不能影响假说在现实事例中的应用。就如文章中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例子。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在实际情况与假设有很大出入的情况下,一种假说不能适用。判断假说是否属于这种情况的标准有两个:1,替代理论的精确程度;2,更高精确度所带来的成本(个人认为第二条更适用于社会科学,因为自然科学总是竭尽所能找到最真实的)结论是只要假说合理,无论假设是否符合现实,我们都可以接受这个假说。理论中的假设是十分重要的:1,它们是对理论的简洁描述或表述方式;2,它们有时促进了通过假说的含义而对假说所进行的间接假设;3,它们有时是明确说明理论可能正确的条件的一种简便方式。对于第一条可以这样理解,假说是可以看成由抽象模型和一系列规则所组成的。在我们判断可观测的现象与模型中的实体之间的一致性时,就用到假设(关键性假设)。它能够简洁的描述出模型,使我们可以判断模型适用性。(第二点不太明白,请老师指教)总体来讲,经济学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提出假说(模型+规则),其中包括假设和含义。假设是模型的简洁性描述,当判断实际现象是否与模型相对应,是否能用此规则加以推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