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仪器技术及应用》A卷答案

《智能仪器技术及应用》A卷答案

《智能仪器技术及应用》A卷答案
《智能仪器技术及应用》A卷答案

《智能仪器技术及应用》A卷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叙述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

答:智能仪器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机电路、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电路。软件分为监控程序和接口管理程序两部分。

如图为典型智能仪表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

…………1’智能仪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获取被测量的信息并转换成电信号,经滤波去除干扰后送入多路模拟开关;由单片机逐路选通模拟开关将各输入通道的信号逐一送入程控增益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经a/d转换器转换成相应的脉冲信号后送入单片机中;单片机根据仪器所设定的初值进行相应的数据运算和处理(如非线性校正等);运算的结果被转换为相应的数据进行显示和打印;同时单片机把运算结果与存储于片flashrom(闪速存储器)或e2prom(电可擦除存贮器)的设定参数进行运算比较后,根据运算结果和控制要求,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如报警装置触发、继电器触点等)。此外,智能仪器还可以与pc机组成分布式测控系统,由单片机作为下位机采集各种测量信号与数据,通过串行通信将信息传

输给上位机——pc机,由pc机进行全局管理。…………2’智能仪器是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的仪器仪表技术的结合,逐步实现微型化,多功能化,人工智能化,随着专用集成电路、个人仪器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智能仪器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可以预料,各种功能的智能仪器在不远的将来会广泛地使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1’

2、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1)算法的精度。…………2’

(2)程序本身的精度。…………2’

3、提高智能仪器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提高硬件可靠性:设计可靠的系统方案;元器件的合理选择;筛选;降额使用;可靠电路的设计;冗余设计;环境设计;人为因素设计;仪器可靠性实验。………2’提高软件可靠性:认真地进行规设计;可靠的程序设计方法;程序验证技术;提高软件设计人员的素质;消除干扰;增加试运行时间。…………2’

4、常用的数字滤波算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和应用场合?

(1)算术平均滤波。算术平均值法适用于对一般具有随机干扰的信号进行滤波,这种信号的特点是有一个平均值,信号在某一数值围附近作上下波动,此时仅取一个采样值作依据显然是不准确的,如压力、流量、液平面等信号的测量。…………1’(2)中值滤波。中值滤波对于去掉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或采样器不稳定而造成的误差所引起的脉冲干扰比较有效。…………1’

(3)加权平均滤波。加权平均值法适用于系统纯滞后时间常数τ较大、采样周期较短的过程,他给不同的相对采样时间得到的采样值以不同的权系数,以便能迅速反应系统当前所受干扰的严重程度。…………1’

(4)程序判断滤波。当采样信号由于随机干扰,如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启动或停止,造

成电流的尖峰干扰或误检测,以及变送器不稳定而引起的严重失真等,可采用程序判断法进行滤波。…………1’

5、什么是专家系统,它有哪些类型?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答:专家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某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便解决需要人类专家处理的复杂问题。简而言之,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根据专家系统所面对的不同任务(领域),可将其划分为下面几大类:(1)解释类;(2)诊断类;(3)监控类;(4)预测类;(5)规划类;(6)设计类。

…………3’第二代专家系统结构:

…………1’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多单片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现场总线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多单片机系统指单板(或多板)情况下,多单片机互联通信,交换数据,分工协作完成总体任务的系统。多单片机互连形式多种多样,通信协议不对外开放,通信形式与互联形式又是密切关联的。…………3’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是互联起来的,能相互传递信

息,在一个区域乃至全球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各计算机又是相互独立自治的,可以独立自主的进行自己的工作。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连网的计算机既可以为本地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为远程用户提供网络服务。连网计算机之间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4’

现场总线系统是现场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的集成,现场总线用于构成现场仪表、控制室、控制系统之间的全分散、全数字化、智能双向、多变量、多点、互联的通信系统。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现场控制设备具有通信功能,便于构成工厂底层控制网络。通信标准的公开、一致,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设备间具有互可操作性。功能块与结构的规化使相同功能的设备间具有互换性。控制功能下放到现场,使控制系统结构具备高度的分散性。…………3’

2

答:

上图为理想流体截面上各处的流体是以同一速度,即以流体的的流动示意图,如果暂不考虑流体部存在的粘性阻力及管道壁对流体的摩擦作用,则可以简单地认为,体积平均流速从截面aa’流动到截面bb’。

体积平均流速为 显然,随着流速的大小不同,流体从截面aa ’流动到截面bb ’所需要的时间间隔T 的长短也就不一样。

由于截面aa ’和bb ’纸浆的距离L 是已知的,因此,只要能确定时间间隔T ,就可以计算出流体的体积平均流速 于是,流速测量问题就转化为时间间隔的测量问题了。

…………5’

相关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下图予以说明.

上图用虚线所包围的,由上、下游传感器、测量管道及被测流体所组成的系统视为一个信号系统,且将上游传感器产生的随机信号x (t)作为该系统的的输入;下游传感器产生的随机信号y (t)作为该系统的输出。那么,确定流体从截面aa ’运动到截面bb ’所需的时间长短的问题,就可归结为一随机信号通过给定系统所需时间的问题。

由相关理论可知,将y (t)与x (t)作互相关运算,得到互相关函数的图形。该图形峰值位置所对应的时间位移就是随机信号x (t)在该系统中的传递时间。因此,信号x (t)在该系统中

/CP V Q A

=/CP V L T

=0

/c v L τ=

的传播速度(通常成为相关速度)可以按下式计算:

在理想流动状态下,也就是管道横截面上各点处流体的速度都相等时,被测流体的体积平均流速可以用相关速度来表示。即 因而,被测流体的体积流率Q 可表示为 …………5’

三、分析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一个时钟频率为12MHz 的8031系统中接有一片ADC0809A/D 转换器(地址自定),以构成一个简单8通道自动巡回检测系统。要求该系统每隔100ms 时间就对8个直流电压源(0~5V )自动巡回检测一次,测量结果对应存于60H ~67H 的8个存储单元中(定时采样可以采用单片机定时器的定时中断方法)。试画出该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并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答:电路图如下:

ADC0809与80C51的接口电路

…………6’

/cp c v v L τ==c Q v A

=?

由电路图可以知道:1.ADC0809的地址是70FFh

2.ADC0809的8个模拟通道所对应的口地址是78FFh~7FFFh

3.采样的开始,只要对模拟通道对应的地址写入一个数即启动转换。

4.由P1.0查询ADC0809的EOC信号,即可确定转换是否完成

5.8个通道的转换结果依次放入60H~67H存储单元中

org 0000h

mov r1,#20h

mov r2,#8h ; channel number!

mov tl0,#0h

mov th0,#0b8h

;mov tmod,#1h

clr et0

setb tr0

mov scon,#40h

mov dptr,#78ffh

loop: mov a,r2

subb a,r1

jnz loop2

mov r1,#0h

mov dptr,#78ffh

mov r1,#0h

mov dptr,#78ffh

loop1: jnb tf0,loop1

clr tf0

mov tl0,#0h

mov th0,#0b8h

loop2: movx dptr,a ;start A/D

loop3: jb p1.0,loop3

loop4: jnb p1.0,loop4 ;check flag

movx a,dptr ;read result

mov r1,a ;save result

inc dph ;next channel

inc r1

ljmp loop

end

…………6’

2、参考下图所示的微处理机控制的双积分式A/D转换器系统。试分析,在软件控制双积分式A/D转换的过程中,

(1)仪器软件如何判断输入电压Ui的极性?如何根据Ui的极性选择UR的极性?

答:在第一次积分结束时,可以通过读取比较器的输出状态来判定输入电压U i的极性,如:

当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说明输入的电压为正极性,因此积分器应在第T2时期加入负基准电压,即接通S3;反之,应接通S2。…………4’

(2)仪器软件如何判断积分器输出的过零点?

答:每当微处理器的计数器加1就检测一次积分器输出是否过零。…………2’

(3)如何体会软件程序代替硬件逻辑?以软件代硬件的优点是什么?局限性是什么?答:软件程序是利用CPU部定时机构,运行软件编程,循环执行一段程序而产生的等待延时,主要用于短时延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增加硬件设备,只需编制相应的延时程序以备调用。缺点是CPU执行延时等待时间增加了CPU的时间开销,延时时间越长,这种等待开销越大,降低了CPU的效率,浪费CPU的资源。并且,软件延时的时间随主机频率不同而发生变化,即定时程序的通用性差。

硬件逻辑不占用CPU的时间,定时时间长,使用灵活。尤其是定时准确,定时时间不受主机频率的影响,定时程序具有通用性。

…………6’

四、设计题(每题18分,共36分)

1、以MCS-51(AT89C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部件,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功能温湿度显示系统,该系统具有日历时钟、温湿度显示、切换、复位、校对、调整、报警等功能。答:系统构成:本系统基于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HS1101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环境温湿度,使用12MHz的晶振构成的震荡电路作为单片机的外部时钟电路,进行时间的计时,6个七段LED显示器进行时间、温度、湿度的显示,用按键进行温湿度、时间的切换,以及时间的复位、校对、调整,采用蜂鸣器进行报警。

…………3’硬件电路:(1)DS18B20温度传感器电路

该型号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测量的温度转换为数字信号并直接与单片机通信。电路图如

下:

…………3’

(2) HS1101湿度传感器电路

湿度的变化可以转化为频率的变化,湿度越高,频率越小,外加一个555定时器便可以将电容的变化转变为频率的变化,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直接与单片机的定时器1相连,便可以测出方波的频率,进而便可以得到湿度值。电路图如下:

…………3’

(3)单片机复位系统及外部时钟电路

…………3’

(4)单片机复位系统及外部时钟电路

…………3’(5)蜂鸣器报警电路

…………3’

2、针对校园存在严重的自行车、电动车等车辆的被盗现象,试设计一套校园车辆防盗系统,要求成本低、可靠性高、易实现。

答:本系统由ID卡和刷卡器两部分组成,有自行车的同学可到相关部门现场采集个人照片和自行车照片,有管理人员将其添加到ID卡对应的个人数据库中,每当有人骑自行车出/入校门时必须到终端刷卡器上刷一次卡,显示屏幕将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这时可由保安人员来查看显示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如果信息不相符则由保卫人员进行质询;如果信息相符则可顺利通过,不论哪种情况保卫人员都要在计算机上做好记录。刷卡器中单片机和读卡模块可由AC/DC模块来供电。由于ID卡只有一个卡号,并不在上存储信息,故办理费用低。

…………6’

当有校外人员骑自行车进入/出校园时,必须现场采集个人和自行车照片,并发给一ID 卡,有管理人员及时将此ID卡号与个人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当此人员再次出/入校园时同样要刷卡验证,有保安人员确认个人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与否。

下图为自行车防盗系统结构框图

刷卡终端安装到每个学校的出口,刷卡器由单片机,ID读卡模块、计算机组成,当进行一次刷卡操作时,ID读卡模块读取ID卡号,读取的卡号由单片机通过串口传到计算机上,本地计算机再通过局域网将读取的ID卡号上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将对应的个人信息再传到本地计算机上,由本地计算机将得到的信息实时显示。本地计算机要将本次刷卡的卡号、时间、刷卡终端号、验证通过情况全部记录下来,并存储,经过一段时间后,可通过局域网将存储记录信息上传到数据中心,以备查询用。数据中心每天可将全校或各终端的自行车车流情况做一下统计,管理人员可全面的了解各个门口的交通情况,而且还可以对全校的自行车数量有比较准确的掌握,能够加强自行车的管理。

…………6’下图为刷卡器结构框图:

…………6’ 读卡模块 本地计算机

数据中心

单片机

I 2C 总线 RS232

局域网

AC/DC 电源模块

DC1

DC2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题A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题注:1.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全部做在答题纸上。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一、填空(20X1=20分) 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 2、我国主要牧区和主要农区是以mm等雨量线为界;而在东部,旱作农业和水田农业乂是以mm等雨量线为界 3、前苏联土地类型研究其景观形态单位分为、、三级。 4、农村土地调查以比例尺为主,高山区、高原等地区可采用比例尺,经济发达地区根据需要可采用或比例尺。 5>最小上图图斑面积耕地、园地为mm,城镇村和工矿用地为mm,林地、草地等其它地类为mm。 6、补测地物点对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超过图上mm;山地不得超过mm。 7、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分为、、三级序列。二、名词解 释:(8X2=16 分) 1、土地类型 2、线状地物 3、土地自然适宜性 4、贴现系数 5、可持续土地利用 6、土地生产潜力 7、基本农田 8、土地退化三、、计算题:(2X5二10分) 1、根据最小上图图斑标准,求出比例尺1:10000的地形图及比例尺1:20000 的航片上最小上图耕地图斑对应的实地面积。(m2)

2、某调查区有一宅基地占地150m2,调查底图比例尺为1:5000,该宅基地能上图吗,如果能上图,图上面积为多大,(mm2)。 2 2 2 四、简答题(5X6分二30分) 1、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2、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3、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 4、影响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因素。 5、农业生态区法的工作程序 五、论述题:(24分) 1、某县即将开始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的农村调查工作,他们应该怎样开展这 项工作,谈谈你的看法。(12分) 2、论述土地资源学研究的适用专业年级: 一、填空(20X1=20 分) 1、光;温;水。 2、400 mm;800 mm 3、相、限区、地方 4、1:10000 , 1:50000, 1:2000 或1:5000。 5> 6 mm, 4 mm, 15 mnu 6、0? 5 mm; 1? 0 mm。 7、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

检测:《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检测:《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作者:————————————————————————————————日期:

《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识图课程编码071065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总学时/学分44/? 执笔人邱放审核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汽车机械识图》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高职汽修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主要培养学生识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它实质上是教给学生如何从二维平面的“图”来想象三维空间的“体”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常用图形的画法;理解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及标准件、常用件的表达方法;熟练识读汽车零件图、装配图。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与汽车运用的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理解各课程间相互渗透的支撑关系,为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1.先修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高等数学》、《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之上。 2.后续课程 《汽车机械识图》的后续课程是:《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诊断与检修》、《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等课程。 (三)课程改革的理念 《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基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的需要而进行的。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是教学体系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产学结合和实习实训是重要教学方法。在《汽车机械识图》的教学中,把理论学习与汽车运用的实际相结合,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土地资源学重点zs

1.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规律、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3.土地资源: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时间内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4.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0 .4---0.7um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 5.光照长度:简称日长,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 6.光照质量:是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对比。 7.积温:是指日均温度的累积,大于等于10℃的积温,对农业生产而言,积温大小可以显著的影响作物的适种性及其熟度。 8.无霜期:指每年的终霜期和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9.农耕期:平均气温≥0℃始现期和终现期一般代表田间耕作起始和结束的时间,其持续期即为农耕期。 10.地球化学条件: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关的化学元素的迁移、集聚导致的化学元素的多或少的存在状态。 11.耕层:土壤表层经耕作熟化的土层。 12.耕作层:植物根系发育所能伸展的厚度。 13.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 14.土地使用制度: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5.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全部自然要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 16.土地经济生产力:在土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 17.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称为~。 18.土地类型: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上内具有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特性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化分为一种类型组合。 19.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20.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资源单元。 21.土地利用结构:指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之间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和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形成的格局,以及权属上的所属关系的总和。 22.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点等因素。 23.土地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对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分布及利用现状等内容调查。 24.土地资源质量:是土地资源相对特定用途下表现出的效果优良程度。 2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的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26.农业生态区法(AZE):根据比例尺大小将地面划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都相对一致的生态单元,按生态单元为单位分别采用动态模拟模型计算土地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均消耗计算,以行政单位为统计单元算出一定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承载能力。27.粮食安全:只有在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的粮食,来满足其健康和积极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8.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耕地数量、耕地质量 29.由于受季节、纬度、海拔高度及云量等的影响,我国的太阳辐射总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一般略高于高纬度地区,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x

课程号:0107231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 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 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 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50 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 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 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 分) 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 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 5 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 2 分);稳 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 2 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2 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 2 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 2 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 3 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 3 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2 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

2017年上期《汽车机械识图》期末考试试卷2017.6.3

主 2017年上期《汽车机械识图》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符号表示国家标准的字母缩写是( )。 A 、GB/A ; B 、GB/Z ; C 、GB 2、下列比例中表示放大比例的是( )。 A 1:3 B 2:2 C 10:1 3、下列比例中表示缩小比例的是( )。 A 、1:8 B 、1:1 C 、2:1 4、 三角形平面的三个投影均为缩小的类似形,该平面为 ( ) A.水平面 B.正平面 C.侧平面 D.一般位置平面 5、如图1,根据立体图,选择正确的俯视图 。 ( 图1) (图2) 6、如图2,根据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 7、圆的对称中心线一般用以下哪那种线型绘制?( ) A 、粗实线 B 、细虚线 C 、细点画线 8、主视图与左视图反映的投影规律是?( ) A 、长对正 B 、高平齐 C 、宽相等 9、俯视图与左视图反映的投影规律是?( ) A 、长对正 B 、高平齐 C 、宽相等 10、当直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得到的投影具有( )性。 A 、真实性 B 、积聚性 C 、类似性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毫米等于 微米,1米等于 毫米。 2、标注尺寸的三要素分别是尺寸界线、 、 。 3、机械识图中,A4纸的长宽是 ,A3纸的长宽是 。 4、由_________向_________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主视图。 5、由右向左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 视图。 6、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根据所起作用的不同,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7、三视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视图投影的基本规律是 、 、 。 9、视图中的尺寸以 为长度单位时,不需标注尺寸单位。 10、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 表示 ,φ表示 。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X 。(每题2分,共10分) ( )1、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和左右四个方位关系。 ( )2、标题栏的位置应位于图纸的右上角。 ( )3、不论采用何种比例,应按机件的实际尺寸标注尺寸数值。 ( )4、机件的每一尺寸,在图样上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 上。 ( )5、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必须将图线断开。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 分,共15 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 分,共20 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 、、、、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 、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 分,共10 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 B 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C. 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ft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 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 分)

土地资源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学: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土地报酬递减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一定面积的土地连续追加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将使产量增加,但达到某一点后,其单位投入的边际收益将逐渐下降,并最终成为负数的规律。 土地类型:狭义指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照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广义指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即除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类群归并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构,动态演替机制等研究内容 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合并或者自上而下划分,产生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土地类型结构:指在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与数量的对比关系及其组合而成的空间格局或图式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土地面积中各种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或组成。也称土地利用构成 土地潜力评价: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和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等顶级的过程 土地经济评价:运用经济指标对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即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土地的等级或价格 比配:将土地的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适应性结果计算相应结合的过程。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一定生活水平下人口限度的最大水平 AEZ法: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可持续土地利用: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持续性包括了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涵义。 土地生态设计:依据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类土地系统的合理利用方式进行优化和选择 土地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 水土流失:是关于地表的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破坏和运移 基本农田: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必须确保的农田 土地整理: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土地储备:应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土地复垦:指对被破坏或退化的土地进行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二、填空 1土地的自然属性包括资源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 2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条件的再分配。 3土地的生态功能包括支撑功能、净化功能、养育功能三方面。 4地表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5根据其成因及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可将平原进一步划分为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扇形平原、滨海平原四种类型。 7土地资源调查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路线勘察、制作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测三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原则有、、、、。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12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 单选 1.【D 】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P55) A 土地使用制 B 土地承包制 C 土地租赁制 D 土地所有制 2.目前我国【 B 】一般多以日照时数来表示。(P26) A 光照强度 B 光照长度 C 光照质量 D 光照数量 3.我国中低产田比例很大,占总耕地面积的【 B 】。(P280) A 1/2多 B 3/4多 C 2/5多 D 3/5多 4.土地资源评价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D 】鉴定的过程。 (P121) A 自然生产力 B 潜在生产力 C 数量 D 质量 5.地表和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B 】来控制。 (P28) A 水分 B 温度 C 光照 D 湿度 6.土壤调查的重点是土壤【A 】特性。(P101) A 肥力 B 性能 C 质量 D 数量 7.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土地构成要素的【C 】差异性。(P60) A 质量 B 分布 C 空间 D 时间

8.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我国土地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B 】位。 (P279) A 2 B 3 C 4 D 5 9.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A 】。(P56) A 土地公有制 B 土地私有制 C 国家所有制 D 集体所有制 10.下列那项不是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D】。(P25) A 光 B 温 C 水 D 气 1. 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C】的积温。(P28) A 0℃ B 5℃ C 10℃ D 15℃ 2.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的【B 】基础。(P25) A 物质 B 能量 C 生物 D 经济 3. 多数农作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为【 D 】。(P44) A 强碱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弱酸性至弱碱性 4. 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最常用的经济分析方法是【D 】。(P143) A 收入——成本分析法 B 费用——效益分析法 C 成本——利润分析法 D 投入——产出分析法 5.据估算,人类食物的【 D 】由土地的“生产性”所决定。(P5) A 80% B 88% C 90% D 98% 6. 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A 】。(P246) A 提高土地利用率 B 增加土地面积

土地资源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4.土地退化: 5.土地分级: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 略地分为、 、 、 、 和 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 、 、 、 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 、 、 、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 、 、 、 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 三、简答题(共4分,每小题1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3.简述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简述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了中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的步骤。 四、论述题(共20分,每题20分) 1.试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及其 之间的关系。 答案及其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2.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

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4.土地退化: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5.土地分级: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平原、丘陵、 山地、 高原 和 盆地等五大类。 2. 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类型,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方式。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评价指标是评价因子性质的量化表示。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中选因子的指标分级体系。它反映每个评价因子在数量上的变化与评价对象质量差异的对应关系。由于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必须聘请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完成。(2分)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每个因子的指标分级都要力求有科学依据,避免采用等差级数机械处理的方法;(2分) (2)各因子间划分的等级数目不强求一致;(2分) (3)特别注意反映出评价因子的最佳评价条件和临界条件;(2分) (4)某些定性指标如土壤侵蚀程度,自然灾害,排水条件等,要寻找较好的量化方法。(2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于土地治理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因此,在土地治理中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2

机械识图考试试题库

机械识图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按正投影法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影,可得到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六个基本视图。 2.主、俯视图,长度相等;主、右视图,高度相等;左、俯视图,宽度相等。 3.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上方,栏内分格线为细实线,左边外框线为粗实线。 4.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正投影的特性有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5.画剖视图时,不要漏画剖切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 6.需要保留部分外形又要表达内形的不对称机件,采用局部剖视图。 7.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8. 配合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基准制。配合分成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和间隙配合三类。 9. 在装配图中装配尺寸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 10.零件图一般包括四项内容:一组视图、完整的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11.零件是千变万化的,但从零件的形状、作用及加工方法上,可以把零件归为四大类型: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12. 剖视图标注的三要素是剖切符号、剖切线、字母。 13. 尺寸公差带是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位置,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大小。 14.在装配图中装配尺寸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 15.为了在剖视图中容易分辨出机件内部的实心部分和空心部分,在剖切面剖到的实心处应画剖面符号,而孔等空心处不画,剖面线应与机件的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度角。 16.按物体被剖切范围的大小可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3种 17.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 (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1、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 替代性 2、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5.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 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 6.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 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

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5.5%,居世界第五位 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 7.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 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 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 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 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 8.土地资源学的概念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9.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 (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 10.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 研究目的: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 研究内容: 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 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 2、基本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 4、土地沙漠化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结合野外实习分析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我国已经启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请阐述该工作的目的和基 本内容。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分)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5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2分);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2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2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2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2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3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3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提(2分)。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基本农田保护(2分),水土流失防治(2分),土地沙漠化防治(2分),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2分),土地污染防治(2分)。

《汽车机械识图》课程标准

《汽车机械识图》 课程标准 二级学院(部):汽车工程学院制订人: 审定人: 汽车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年月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信息表 2.课程标准制定人员 二、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的工种、工序、工艺等技术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内容和评价建议; 3.参照相关的专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三、课程的性质 《汽车机械识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数控、模具、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功能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制图的基本国家标准,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并能够使用绘图软件完成各种机械图样的绘制与标注。《识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实习等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 课程的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方面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阅读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能力。 2)具有阅读一般装配图的能力。 3)具有查阅有关零件手册和国家标准的能力。 4)具有绘制中等复杂程度装配图的能力。 (二) 能力目标 1)知道图样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

2)知道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 3)知道机件形状常用的表达方法,了解第三角投影。 4)掌握零件图的概念、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能识读较复杂的零件图和绘制简单的零件图。 5)掌握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内容、代号及其标注。 6)熟悉常用零件的画法,了解焊接图和展开图的画法(汽车钣金模块的学生应掌握展开图和焊接图的画法)。 7)掌握装配图的概念、内容,能识读汽车部件的装配图。 (三)素质目标 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自学、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 2、基本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 4、土地沙漠化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结合野外实习分析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我国已经启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请阐述该工作的目的和基本内容。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

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分) 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5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2分);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2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2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2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2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3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3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提(2分)。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基本农田保护(2分),水土流失防治(2分),土地沙漠化防治(2分),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2分),土地污染防治(2分)。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一级区--土地利用区:主要分区依据是大的地貌构造与气候差异所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大尺度区位因素和土地利用结构,主要考虑区域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2017-2018(1)汽车机械识图期末考试试卷a卷

深圳市智理技工学校 2017-2018学年度第(1)学期 第 1 页 《汽车机械识图》期末考试试卷A 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1属于( )比例。 A .原始 B .放大 C .缩小 2.水平方向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 )。 A .上方 B .下方 C .中间 3.尺寸界线用( )绘制。 A .粗实线 B .细点划线 C .细实线 4.根据立体示意图,选择相应的三视图。 5.已知立体的主、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 )? 2分,共30分) 1.绘图时采用的比例无论放大或缩小,图样的尺寸都应该按零件的 标注。 2.在另外两个视图的括号里填写“上”、“下”、“左”、“右”、“前”、“后”,完成填空。 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称 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称 视图,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称 视图。主、俯视图 相等,主、左视图 相等,俯、左视图 相等。 3.国家标准规定,我国技术图样用图纸的基本幅面有 种,它们是 。 4.一个完整的尺寸由 、 和尺寸数字组成。 5. 正投影的投影性质是 、 、 。 三、补漏线(每个7分、共14分) 专 业 班 级 学 姓 名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深圳市智理技工学校 2017-2018学年度第(1)学期 第 2 页 四、画图(共30分) 1.补三视图,尺寸从轴测图中量取(10分) 2.已知各点的两个投影,求作出第三投影(10分) 3. ( 10分) 五、右图中尺寸标注有错误,在左图上正确标注尺寸(16分)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8)

土地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 4.土地退化: 5.可持续土地利用: 二、填空(每个1分,共20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和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 为:、、、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三、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与土地类型 B.区域土地资源 C.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D.土地资源保护与政治 2.对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评价B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评价 C.土地资源的性状和肥力评价 D.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整治评价 3.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是根据()划分的 A.光照强度 B.光照质量 C.光照程度 D.光照长度 4.我国的气候类型中没有的一类是() A.季风型 B. 海洋型 C.地中海型 D.干旱荒漠型 5.在分析某一局部区域的土地资源特征时,往往将()因素作为主导因素加以重点剖析 A.气候 B.地学 C.生物 D.经济 6.一般而言,海拔高度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 A.1 B.0.5~0.6 C。1~2 D.0.8~1 7.地貌类型按()可以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类型 A.海报高度 B.地貌形态 C.相对高差 D.坡度 8.能作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的是() A.土地厚度 B.土地质地 C.土地有机质含量 D.土壤PH 9.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土壤调查重点是() A.土壤肥力因素 B.土壤质地 C.土壤障碍因素 D.土壤侵蚀 10.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核心是() A.准备阶段 B.内业阶段 C.外业阶段 D.验收阶段 四、简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8分)

汽车机械识图考试试卷及答案

XXXX 职业技术学院 201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汽车机械识图》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图样中尺寸大小均以( )为单位,在尺寸数字后面不必写出单位名称。 A 、km B 、m C 、cm D 、mm 2.国家标准规定了各种尺寸的标注方法,直径尺寸的标注必须在尺寸数字前加 注直径符号( ) A 、D B 、d C 、Ф D 、L 3.( )表示零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有关技术要求。 A 、零件图 B 、装配图 C 、展开图 D 、轴测图 4.( )是一组图形的核心,画图和看图都是从该图开始的。 A 、主视图 B 、俯视图 C 、左视图 D 、右视图 5.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和( )。 A 、标题栏 B 、零件序 C 、明细栏 D 、A 、B 、C 选项均有 6.在基本视图中,从左向右投影所得到的视图为( )。 A 、基本视图 B 、仰视图 C 、俯视图 D 、左视图 7.国家标准规定采用( )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 A .视图 B .剖视图 C .断面图 D .局部放大图 8.视图包括( )、向视图、局部视图和斜视图四种。 A .基本视图 B .主视图 C .俯视图 D .左视图 9.尺寸标注中,尺寸的种类不包括( )。 A 、定形尺寸 B 、定位尺寸 C 、总尺寸 D 、局部尺寸 10.下列关于公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B 、公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C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上偏差 D 、公差=上偏差—上偏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视图包括 、 、 、 4种。 2、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 3、销主要起定位作用,也可以用于连接和定位,可分为 、 、 。 4、普通平键有 、 和 C 型(单圆头)三种结构类型。 5、螺纹的旋向有 和 两种,工程上常用 螺纹。 6、常见的螺纹牙型有 、 、 和方形等多种。 7、根据投射中心到投影面的距离,投影分为 和 ; 8、平行投影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的位置关系又分为 和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装配图中明细栏中的编号与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必须一致。 教学系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题__________不__________得__________超__________过__________此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

土地资源学重点知识

目录 《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 (2) 问题一 (2) 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 (2) 2.土地资源调查的定义 (3) 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4) 问题二 (6) 1. 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概念 (6) 2. 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三个的区别 (7) 问题三 (8) 1.林地的定义 (8) 2.我国林地资源的利用特点 (8) 3.我国林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0) 4.我国林地资源利用的对策 (10) 问题四 (10) 1.中国未利用土地的定义 (11) 2.中国未利用土地的种类 (11) 3.中国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策略 (12)

《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 问题一:简述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并以你家乡的土地资源调查为例,论述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 土地资源对人类是至关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第一,土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像人需要空气、水、阳光一样重要。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基础性的物质条件,人类从土地中得到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等决定着土地的人口负载量和人们平均生活的质量。如果人类能正确、科学地开发、利用、改造、保护土地,使人与土地正确结合,保持恰当的配比,就能在利用土地、取得土地产品和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充足的、优质的、合理分布的土地是顺利发展国民经济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非农业行业,土地是当作基地,当作场所,当作空间的操作基础来发生作用的。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行业中,土地是作为地基使用的。土地数量、质量、位置直接影响着这些行业的生产及效益。另外一些行业,如采矿、水力发电、地热利用、航运等,土地不仅具有地基作用,而且更是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