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龚仰军)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龚仰军)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龚仰军)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龚仰军)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研究对象:产业组织、结构、发展、布局、关联、政策

3、产业组织主要研究同一产业内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产业结构主要研究不同

产业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4、马歇尔冲突: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关系

5、克拉克提出了有效竞争概念

6、SCP范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因果关系)

7、生产结构分类法:马克思的两大部类法(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

霍夫曼的资本资料和消费资料分类法

8、生产要素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技

术密集型产业

9、研究产业关联最普遍最基本的分析工具是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

第二章

1、由于分工的出现和深化,催生了产业的诞生和发展

2、马克思将分工分为:(1)部落内分工

(2)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的分工

(3)封建的或等级所有制的分工

(4)资本主义所有制分工

(5)共产主义的分工

3、分工的表现形式:(1)纯粹畜群意识的分工

(2)自然分工(男耕女织)

(3)真正的分工

(4)自由分工

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关注的是资源配置中的价格问题

5、三次社会大分工:(1)第一次:形成了最早的畜牧业

(2)第二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生产目的由使用变为了交换,形成了商品交换和商业

6、生产结构分类法:(1)两大部类分类法:生产资料(进入生产消费形式)和

消费资料(进入资本家或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的商品)。通过对两大部类

产品的消耗和补偿关系解释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它们仅包括了物质生产领域

而未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分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3)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食品、纺织、皮革家具)、资本资料(冶金、金属材料工业、机械运输、机械工业、化工业)、其他工业(橡胶、木材、造纸、印刷)

7、生产要素分类法:(1)劳动集约型产业: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服务业

(2)资本集约型产业:对资本依赖比较大

(3)技术集约型产业:对技术要求比较大

8、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或劳动

9、产业融合和新产业的形成:(1)产业渗透:发生在高科技产业和传统行业的边界处的产业融合。新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而产生的新产业

(2)产业交叉:产业之间的功能互补或延伸

(3)产业重组:具有紧密的联系的产业之间 10、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第三章(单选、多选、判断)

1、平衡发展模式与非平衡发展模式是从资源配置的倾斜角度对产业结构发展方

式的归纳

2、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描述工业先行国家的发展模式。先对产品进行开发,当

产品从成熟期进入标准化期的时候,工业先行国家放弃国内生产,转而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自己研制更高级的产品。

3、出口替代发展模式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描述。

4、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

由农业向制造业转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服务业移动。

5、库兹涅茨法则:教育、科研、政府行政部门在劳动力占比上比重是上升的。

6、高度加工化过程:工业增长对原料的依赖程度下降,中间产品利用能力增加。

7、影响产业发展因素:需求、供给、贸易、经济、环境

8、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市场相互开放

(3)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9、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发展:(1)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

(2)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在继续

(3)服务业转移充实了国际产业转移内容

(4)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转移加快

(5)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

(6)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

(7)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

10、产业结构合理化:(1)与标准结构的差异

(2)对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

(3)产业之间的均衡比例关系

(4)对资源的合理使用

(5)可持续发展

11、产业结构高级化:产值结构高价化、资产结构高级化、技术结构高级化、劳动力结构高级化

第四章

1、产业关联的实质: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2、产业关联的方式:(1)前向关联:下游产业,提供供给

(2)后向关联:需求吸收

(3)环向关联

第五章

1、主导产业的含义和特征:对某一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

用的产业。

(1)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

(2)能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3)具有较高的生产力

2、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关联强度基准

(2)收入弹性基准

3、对幼小产业实施保护的理由及原理:对幼小产业实施保护的原理可以用社会振兴的学说来解释。在工业后发国家,这样的社会振兴费用一般由政府承担,从而社会振兴费用学说也就成为政府对幼小产业实施保护扶植政策的一个重要理由。

4、对幼小产业实施保护政策手段:(1)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政策

(2)财政和税收的倾斜政策

(3)金融和信贷的优惠政策

(4)技术的支持政策

(5)直接规制等产业组织政策

5、衰退产业的调整政策实施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第六章

1、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1)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新企业的进入壁垒

(4)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5)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6)短期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比例

2、企业规模扩大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对规模经济性的追求。

3、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0.4为警戒线

3、市场集中度分类标准:

4、进入壁垒的类型:(1)规模经济壁垒

(2)必要资本量壁垒 (3) 产品差异化壁垒

(4)绝对费用壁垒

(5)制度壁垒

第七章(单选、多选)

1、价格歧视:同一企业就同一种产品,对不同的买者或者是依据买者购买的不

同商品数量,制定不同的单价。

2、价格歧视的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价格等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权益全部榨干) 二级价格歧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单位价格取决于其购买数量) 三级价格歧视(最普遍,卖者依据消费者的特征将购买者分组) 3、限制性定价:一个在位厂商制定一个价格和产量使得进入者不能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实现盈利,从而使得进入者不能进入该市场。

4、掠夺性定价:一个在位厂商通过降低自身产品的价格以达到将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并阻碍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的目的。

5、掠夺性定价成功实施的条件:(1)掠夺者要使竞争者相信它会制定比成本低的价格并持续下去,直到对手退出市场

(2)如果在位者将当前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并提高价格,新的竞争者将出现,在位者必须降价

(3)如果掠夺者使进入者破产,在位者应尽量获取进入者的资产控制权

第八章

1、双重加成定价:p=c(1?

1

1(ε

)

c为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 ε为需求价格弹性

2、纵向一体化的福利比较:处于纵向关系的两家以上厂商发生合并,沿产业链

占据若干环节的任务

3、搭便车:付出努力的一部分成果帮助了其他销售商

4、转售价格维持:上游厂商在销售契约中对下游厂商出售最终产品的价格进行

了一定的限制。

5、特许费:加盟金、保证金、权利金、违约金

第九章

1、研发:为了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而进行的系统创新性工作,是人们不断探索、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连续过程。

2、研发主要包括:基础研究(不以商业为目的的研究)、应用研究、实用性开发

3、研发两个显著特征:不确定性、溢出效应

4、创新: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可以认为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或覆盖。

5、技术创新是厂商根据市场需求将技术成果物化为产品、工艺或服务,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

6、研发创新的动因:(1)利润动机说:谋取利润

(2)需求拉动说

(3)市场结构说

7、大厂商的研发创新优势:(1)利润保证了自己有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投入研发 (2)可以完善实验设施,聘请专家

(3)能将研发费用分摊

(4)在过程创新中占优势

8、中小企业的创新研发优势:(1)中小企业有充分的激励和动力

(2)能及时适应市场和用户需求变化

(3)组织效率高,决策更加有效

9、政府激励与研发:政府奖励、研发补贴

10、研发创新的策略:专利竞赛、标准竞争

第十章

1、资源配置效率:(1)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市场绩效最基本的指标)

(2)企业内部效率

(3)产业技术效率

(4)技术进步

(5)其他

2、市场绩效的主要指标:利润率、勒纳指数、贝恩指数、托宾q值、技术进步率

3、哈佛学派(结构学派、经验主义、传统SCP):强调市场结构的作用

芝加哥学派(效率学派、行为主义、复杂SCP):强调市场绩效

第十一章

1、有效竞争: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协调统一,是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协调统一,是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调统一,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协调统一。

2、产业组织政策的特征:1.二元性特征2.行业性差异3.时代性特征

3、反垄断政策的理论基础:(1)垄断与福利流失

(2)垄断的静态效率损失

(3)垄断的额外净损失

产业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解析)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产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 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 (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笔记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读后感霍利斯·B.钱纳里,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顾问,1918年生于弗吉尼亚洲,1950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68年获荷兰经济学院荣誉博士。他曾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国际开发署副署长、世界银行副行长等公职,1965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至今。他还是世界经济计量学会会员、美国文理研究院研究员。钱纳里长期从事经济发展、产业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其主要著作有:《产业联系经济学》(合著,1959年)、《工业化进程》(1969年)、《发展计划研究》(1971年)、《发展型式,1950-1970》(合著,1975年)、《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1979年)等。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是作者80年代研究的新成果。198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通过多形式的比较研究,考察了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分析了结构转变同经济增长的一般关系;剖析了影响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特别是贸易政策和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三种各具优劣的发展工业化型式。 本书所提出的理论思想及其具有特色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对于各国发展战略的制订、经济理论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所主张的将投入产出模型、一般均衡模型、计量模型结合起来,综合运用的方法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也可提供有益的参考。 全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是第二、三、四章,这一部分作者主要是对结构转变及其同总量增长的关系做出总的概括。最终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过程中的不同所在,对发达国家而言,资本存量和劳动力的增长以及劳动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是出口和资源再分配这样的结构变量。 战后,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均收入增加,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般来说,结构转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结构转变的第一阶段,占统治地位的是初级产品的生产活动(主要指农业)。在这一阶段,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制成品的有限需求不能使制造业成为总产出的主要来源。同时在这一阶段资本积累低速至中速增长,劳动力增长加快,全要素增长率极为缓慢。结构转

产业经济学重点知识整理·苏东水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产业 1.产业的含义:(1)社会分工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①需求角度,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或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②供求角度,具有类似生产技术、工艺、过程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 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3)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目的:制定产业政策,调节产业结构 (1)关联方式分类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 ③用途关联分类法 ④方向关联分类法:单向、双向、环向关联;(纵向关联的前向、后向关联)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主导、先导、支柱、重点、先行产业。 (2)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阶段(初级生产阶段):农业、畜牧业; 第二阶段(18C60.英国工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纺织、钢铁; 第三阶段(20c)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商业、旅游、娱乐、文化等。(3)生产要素分类法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 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 ②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 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 ③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 所占得比重较大的产业。如航天、生物、高分子、信息、计算机等。 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 (1)四次产业分类 (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分幼小、新型、朝阳、衰退、夕阳、淘汰产业等。 (3)霍夫曼分类法 消费资料工业(食品、服装、家具)、资本资料工业(金、机、运、化)、其他工业第二节产业经济学 学科领域: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期末复习 题型 一:单选 10*1.5’ 二:名词解释5*4’ 三:简答题 5*8’(其中必有一题计算题,一个关于博弈论的题) 四:案例分析 两题 一题10’一题15’ 考试重点(但不是只考这些哦!!!!!) P1 产业的概念 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集合。 P6 那张图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P17 规模经济定义 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导致的经济。 P18判定系数 。 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产出量的一定范围内,本,规模收益不变,在,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如果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加,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时,平均成本小于边际当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时,平均成本大于边际当1FC 1FC 1FC MC AC FC =<>= P19 范围经济定义,要会判断是否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原有的生产或销售鬼才来生产或销售多于 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政策理论 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关联 产业布局 产业政策科学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 反垄断法 政府管制 市场绩效

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如果企业增加产量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 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范围经济存在。 ) ,(),()(件可用下式表示: ,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所发生的总成本单位的产品和单位的产品)表示一个企业生产,(令y x y x y x y x Q 0TC 0Q TC Q ,Q TC Y Q X Q Q Q TC +< P36 绝对集中度指标 最基本的市场集中度指标是绝对集中度,通常用在规模上处于前几位企业的生 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子宫 总量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度。 意味着非常高的集中程接近于小的部分;相反的,个企业仅供应了市场很意味着最大的接近于数之和。额、资产额、或职工人位企业的生产额、销售 表示前;买方的数目)(计量买方集中度时指为市场上卖方企业数目职工人数;额、资产额 位企业的生产额或销售列的第为按照资源份额大小排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 前表示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式中,1n 0n N n 111n n n i i i n N i i n i i n CR CR X i X CR X X CR ∑∑∑==== P38赫希曼指数知道概念 、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HHI ,也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代表该产业内的企业数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第代表企业的规模;代表代表市场总规模;式中,n i /i X )(HHI n 1 221X X S X S X X i i i i i n i i ===∑∑== 洛伦茨曲线表示的是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3)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主导产业 3、产业结构合理化 4、产业组织 5、市场集中度 6、规模经济 7、网络组织 8、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 10、增长极理论 11、产业集聚 12、市场失灵 13、自然垄断产业 14、产业组织政策 15、价格规制 二、简答题: 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 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 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 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 7、什么是战略联盟?它有什么特征? 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 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7、网络组织:即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8、雁型模式:所谓“雁型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型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0、增长极理论: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 11、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1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具备,而一旦这些条件不能够具备,价格机制就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即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13、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特定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要比由许多企业共同经营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1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法规和行政措施。 15、价格规制:价格管制是指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手段,对自然垄断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控制的一种政府管制形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等。(分别论述具体内容) 2、答案要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关键主体是政府。人们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方式和范围的认识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相同特 征(同质性)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2.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 展的产业。(P31) 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 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P68) 4.产业关联:又称为产业联系,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主要包括产 业之间投入产出、供给需求的数量关系。 5.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是用各部门的总产量除以该部门所消耗的其他部门的产 品数量,也就是用各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除以各投入要素的分量,即: a ij=X ij/X j (i,j=1,2,…,n) 其中,a ij为直接消耗系数,X 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X j表示j产业部门的总投入。(P97) 6.产业布局: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 节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分布。(PPT) 7.产业集聚:又称为产业聚集、产业群集,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产 业集聚的结果会形成产业集群。(P149) 8.市场行为: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 决策行为。(PPT) 9.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PPT) 10.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PPT) 11.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测量产业竞争性和垄断性的最简单易行与 最常用的指标,一般以产业内规模最大的若干家厂商的有关指标值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分量来衡量。该产业m家前n位企业的集中度CR n的计算公式是:CR n=/(P178)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产业的含义: ★(一)从产业组织层面看:产业是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 划分依据: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群才会发生竞争关系,才需要进行同一产业的竞争和垄断分析。 注:替代品的含义、替代品的测定方法:消费者的判断、品质上的替代、用途上的替代(可乐的玻璃瓶由铝瓶替代)、价格交叉弹性(交叉弹性系数为正)。 (二)从产业结构层面看:产业是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企业的集合。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如三次产业的划分,狭义上如石油产业、机械产业。 2、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公社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独立化。(奴隶社会初期) 3、产业的分类: (一)关联方式分类法: 含义: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 ....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 ①技术关联分类法:就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或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相似性,或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比如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等。

②原料关联分类法: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原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似为依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 相同原材料:棉纺工业、钢铁业、化纤工业、木材业等 相似原材料:服装业、造纸业、印刷业等 ③用途关联分类方法: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商业用途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如汽车制造业、制药业、橡胶轮胎业等。 ④方向关联分类方法: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单向关联、多向关联、环向关联等。 ⑤战略关联分类法: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的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1)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 特征:⒈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⒉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⒊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作用, 2)先导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 3)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 4)重点产业 5)先行产业: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如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含答案)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包括: 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异化程度 C.进入壁垒的高低D.退出壁垒的高低 2、下列哪一项不是日本企业的主要特点? A.家庭风格与超血缘意识共存 B.企业目标与个人利益相融 C.十分重视人际和谐 D.儒家伦理与制度理性并用 3、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 A.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B.没有替代产品 C.进入壁垒非常高D.完备信息 4、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 5、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A.市场集中度B.产品差别化 C.进入和退出壁垒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F.短期成本结构 6、依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同的市场经济类型,当代西方产业规制可以区 分为三种主要模式,它们分别是: A.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B.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7、产品差异化决策的内容主要有: A.产品主体差异化B.品牌差异化 C.价格差异化D.渠道差异化 E.促销差异化F.服务差异化

8、关于“人为为人”文化,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人为为人”一句话概括了所有促进协作型竞争产生和存续的文化本 质 B.“人为为人”是为了达到最优均衡中的合作而必须具有的文化或“知识结 构” C.“人为为人”正是现代市场竞争新趋势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D.“人为为人”文化正是协作型的竞争所需要的、有效的合作型文化 9、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主要有: A.产品、劳务联系B.生产技术联系 C.价格联系D.劳动就业联系 E.投资联系 10、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优点是: A.强力性B.速效性C.直接性D.经济性 二、名词解释(5题,每题6分,共30分) 1、有效竞争 2、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3、完全消耗系数 4、产业结构合理化 5、产业规制 三、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产业关联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2、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它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哪两个前提条件? 3、试分析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四、 论述题(1题,20分) 1、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基础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处于上游地位,为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运营提供必需的投入或服务的,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 瓶颈产业是指产业结构中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对其他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的产业群。 战略产业是指一国为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目标所选定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产业部门。它们是各国根据不同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对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预见所确定的。 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组织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 产业关联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由于各种产业的特点不同,关联效应大小以及强弱也不同。 实质: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产业向后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而引起其下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产业向前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的发展引起其上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产业序列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基础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序列。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因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或经营规模而使平均生产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现象。包括生产规模经济和经营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 原因: 1、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

2017延边大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分化: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在分工持续深化的前提下,原产业开始裂变,形成更为专门化的子产业的过程。 2.市场集中度:是用于刻画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市场集中度直接影响着在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竞争程度。通常所说的集中度,主要是指卖方市场的集中度。 3.限制性定价:指一个在位厂商制定一个价格和产量使得进入者不能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实现盈利,从而使得进入者不能进入该市场。 4.双重加成定价:在存在零售商的情况下,对于零售商来说,生产商的批发价格是它的成本,它会在生产商制定的批发价格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加成。它的定价依据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产业融合:是指在技术或市场的推动下,一些原本由不同产业分别进行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被统一到专门的企业中进行,以适应技术或市场的需求。 6.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在所提供的产品上形成足以引起买者偏好的特殊性,使买者将它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相区别。其实质是指消费者认为产品之间的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7.纵向约束:是指生产商与销售商之间在产品销售方面达成的约束性协议,包括生产商对零售商的约束和零售商对生产商的约束,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生产商与零售商的纵向关系中阻碍双方利益增进的因素。 8.价格歧视:是指同一企业就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买者或是依据买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数量,制定不同的单价。相对于统一的线性定价而言,价格歧视的定价体系更为复杂,采用价格歧视会比单一的统一定价获得更多的利润。 9.产业关联: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关联,其实质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10.市场结构:是指规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企业或消费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 二.简述 1.生产结构的分类有哪几种?每一种分类又具体如何分类? 答:(1)两大部类分类法,即可在实物形态上将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部类,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 (2)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个部门。 (3)霍夫曼分类法,将工业分为三大类: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 2.产业关联的方式有哪几种,并简单解释每一种关联方式的含义。 答:(1)前向关联关系:是指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2)后向关联关系:是指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3)环向关联关系: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依据前、后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此产业链通过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往往会形成一个“环”,对于这种环状的产业关联,称为环向关联关系。

产业经济学课后复习资料讲解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1. 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 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 其外延不断扩展。(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 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 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 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 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 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因为它研究的既不是国民经济总量, 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 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

产业经济学重点

产业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17) 3.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P20)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马歇尔冲突(P33) 完全可竞争市场(P40) 二、思考题 5.简述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P35) 6.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P37-39)8.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有哪些?(P42)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范围经济(P77) 二、思考题 3.按照科斯的观点,简要论述什么是企业。(P78-79) 4.描述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什么?(P81) 5.古典企业具有哪些特征?(P83)

6.与西方企业比较,东方企业具有哪些特点?(P86-87)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掠夺性定价(P111) 限制性定价(P111) 卡特尔(P117) 规模经济(P123) 二、思考题 3.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P103-104) 4.简述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P107-109) 6.简述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3) 7.试述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P115-116)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静态竞争(P134) 先动优势或先发制人(P142) 战略联盟(P151) 思考题: 2.静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包含哪些?(P135-141)

3.动态竞争策略性行为包含哪些?(P142-146)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配第—克拉克定律(P164) 二、思考题 3.产业结构演进有哪些规律性?(P162-164) 4.简述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P165-166)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关联的含义(P172) 二、思考题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P174)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结构优化(P205) 产业结构高度化(P209) 产业结构合理化(P214) 地区产业结构(P219)

产业经济学模拟测试试题(一)-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作者:————————————————————————————————日期: 2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一、 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主导产业 3、产业结构合理化 4、产业组织 5、市场集中度 6、规模经济 7、网络组织 8、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 10、增长极理论 11、产业集聚 12、市场失灵 13、自然垄断产业 14、产业组织政策 15、价格规制 二、简答题: 1、简述竞争性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是什么? 3、推行产业政策的成功要点有哪些? 4、产业集聚具有哪些竞争优势? 5、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相比有何优势? 6、技术创新的特征是什么?

8、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哪些? 9、面对竞争,企业一般会采取哪些市场行为? 10、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就业弹性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2、请试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 模式,分析我国某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3、请用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分析西部产业的承接问题。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在第一次产业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各产业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4、产业组织:产业组织是同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集合。 5、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指产业内若干家企业的几个重要指标X(产量、销售额、资产额、增加值、职工人数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6、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 7、网络组织:即网络组织是指企业之间的基于市场或非市场关系而形成的网络结构,它是独立企业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态。 8、雁型模式:所谓“雁型模式”,是指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国产业发展具有“雁型形态”,战后经赤松要本人及小岛清、山泽逸平等著名学者加以拓展,使其成为从理论上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的颇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即用于形容和说明东亚各国(地区)经济依次起飞的客观过程,并被形象地称之为“雁型模式”。 9、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10、增长极理论:法国的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贸易、金融、科技信息、人才、交通运输、服务、决策等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一样,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辐射作用。它不仅加快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向外扩散还带动了其他部门和所在地区乃至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和创新的特点,对周围的区域发生“支配”的作用,即吸引和扩散的作用。 11、产业集聚:又称企业集群、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地方企业网络,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 1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下,价格机制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然而,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这些前提条件并不一定能够具备,而一旦这些条件不能够具备,价格机制就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即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 13、自然垄断产业:自然垄断产业具有一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经营特定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要比由许多企业共同经营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14、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法规和行政措施。 15、价格规制:价格管制是指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手段,对自然垄断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控制的一种政府管制形式。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竞争性产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入规制、数量规制、质量规制、技术设备规制、价格规制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等。(分别论述具体内容)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 (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1.理论意义 ①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③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 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②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③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 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②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 7.案例研究方法; 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2.产业的含义:产业即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3.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讲解

产业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是()。 A、《企业的性质》B、《企业的策略》C、《企业的方向》D、《企业的理论》2、提出“契约人”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西蒙B、威廉姆森C、张五常D、阿尔钦 3、下面哪一个是定量市场绩效的指标()。 A、税率B、生产率C、利润率D、GDP 4、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二战后的()。 A、美国B、德国C、英国D、日本 5、()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心内容。 A、发展B、和谐C、高效D、协调 6、被誉为产业布局学鼻祖的经济学家是()。 A、韦伯B、胡佛C、杜能D、帕兰德 7、市场学派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 A、自由B、垄断C、竞争D、现代 8、目前实行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的国家基本上只有()。 A、德国B、中国C、美国D、法国 9、当代最重要的政府规制是()。 A、经济规制B、法律规制C、安全规制D、环境规制 10、德国经济学家韦伯认为,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就选择在()点上。 A、利润最高B、成本最低C、运费最低D、利润均衡 11、判断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是() A、产业结构 B、产业关联 C、产业布局 D、产业政策 1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 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13、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有() A、定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 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 14、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15、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16.以下所列不属产业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是(A) A.国民经济总量B.产业结构C.产业政策D.产业组织 17.最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人,是新古典经济学家(B)。 A.克拉克B.马歇尔C.斯密D.贝利 18.以下不属于市场集中度指标的是:(C) A.行业集中度B.洛伦兹曲线C.需求弹性D.基尼系数 19.在经济领域,产业结构这个概念始用于20世纪(D)年代。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A)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 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 、便于收集资料 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产业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 1、产业的概念 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2、产业的特征 规模化;职业化;社会功能性 3、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基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 扩展:产业发展、产业安全、产业生态、产业竞争力、产业政策 第二单元 1、产业的分类 (1)两大部类分类法 将社会总产品区分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2)农轻重分类法 (3)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以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及其自然界的关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3)标准产业分类法 (5)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6)霍夫曼产业分类法 (7)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8)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9)战略关联分类法 2、产业链(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大部分企业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设计、交货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集合体 全球价值链: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 3、产业生命周期 (1)概念 就单个具体产业而言,从产生到成长再到衰落的发展过程 (2)特点 A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 B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 C许多产业可能衰而不亡 D衰退产业可能“起死回生” 4、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pest) 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对外贸易因素;经济制度因素;环境因素 (联系制药业的发展,分析影响因素) 第三单元 1、产业组织发展的五个阶段 (1)早期渊源:亚当斯密等人的思想

(2)马歇尔的贡献 (3)哈佛学派 (4)芝加哥学派 (5)新产业组织理论 2、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垄断的弊病之间的矛盾;“马歇尔冲突”的解决:有效竞争理论的提出;所谓 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性作用的竞争格局。 3、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1)大体提出过程: 1933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 1938梅森联谊会成立 1959贝恩《产业组织理论》 谢乐的进一步完善 (2)特点:在分析框架上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经验研究 (3)市场结构:那些规定决定市场上卖者之间、买者之间、在位卖者与潜在卖者之间关系的特征。(4)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反映了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果 4、芝加哥学派等对哈佛学派的批判 (1)背景:经济自由主义、放松规制浪潮; (2)代表人物:斯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 (3)对哈佛学派的SCP范式进行批判; (4)他们认为:现实中产业的进入壁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 5、新产业组织理论 (1)渊源:古诺模型、伯川德模型; (2)上世纪中期以来,博弈论的兴起; (3)20世纪70年代后,“新产业组织理论(NIO)”的发展,以泰勒《产业组织理论(1988)和施马兰西等合编的《产业组织手册》(1989)为代表 (4)新产业组织理论:超越传统范式,否认市场结构外生性的观点,而是试图以策略行为去改变市场环境、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从而排挤竞争对手或遏制新厂商进入市场。 (5)根据托马斯·谢林,“策略性行为”——一个厂商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厂商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作出对该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 6、波特五力模型 (1)五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用于竞争环境分析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2)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3)波特五力模型能够简单明了地将一个企业的战略与市场特征联系起来。这能够帮助战略制定者避免将注意力过度内向地集中于企业的内部各个职能部门。 (4)波特五力模型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