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血液透析室培训试题

2014年血液透析室培训试题

2014年血液透析室培训试题
2014年血液透析室培训试题

2014年血液透析室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分数

1、 单项选择

1、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具有 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

A 初级

B 中级

C 副高

D 正高

2、 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每次冲洗消毒后均应 ,确保安全。( )

A 监测水中细菌量

B 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

C 测定管路压力

D 不需要测定任何项目

3、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

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 复查1次。( )

A 月

B 季度

C 半年

D 年

4、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

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 )

A 不得重复使用

B 可以重复使用

C 部分贵重的可以重复使用,但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

D 应进行可回收利用

5、透析液水处理系统的消毒程序应包括冲洗系统的 。( )

A 入口部分

B 出口部分

C 管路部分

D 所有部分

6、对血液透析器进行消毒和灭菌时,血液透析器应注满消毒液,消毒液

的浓度至少应达到规定浓度的 。( )

A 70%

B 80%

C 90%

D 95%

7、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

mmol/L。 ( )

A 1.25

B 1.5

C 1.75

D 2.0

8、每个透析单元床间距应不小于 。( )

A 0.8M

B 1.0M

C 1.1M

D 1.1M

9、透析治疗区的空气消毒要求应达到 的标准。( )

A <10 cfu/m3

B <200cfu/m3

C <300cfu/m3

D <500cfu/m3

10、水路中消毒剂的最大允许残留浓度,如游离氯应少于:( )

A 0.1 mg/L

B 0.2 mg/L

C 0.5mg/L D

0.8 mg/L

二、多项选择

1、血液透析室医师职责:( )

A 负责制定和调整患者透析治疗方案

B 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

C 处理患者出现的并发症

D 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相关记录

E 以上都不是

2、血液透析室护士职责:( )

A 协助医师实施患者透析治疗方案

B 观察患者情况及机器运行

状况

C 严格执行核对制度

D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E 严格执行

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3、每次透析结束后的消毒工作包括:( )

A 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B 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

C 对透析单元

地面进行清洁

D 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E 以上都不是

4、传染病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

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包

括:( )

A 乙型肝炎病毒

B 丙型肝炎病毒

C 梅毒

D 艾滋病病毒

E 以上都不是

5、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工作,包括:( )

A 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B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C 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D 有职业防护制度

E 以上都不是

三、填空题

1、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开展 监测和 监测。

2、定期检测透析用水 和 的污染程度。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4、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 。

5、血液净化室物品表面细菌数应< 。

四、判断题

1、透析室水处理间地面承重应符合要求,并具有有效的地漏;地面及墙

面均应经过防潮、防酸碱处理。( )

2、透析机供水管路应保证管路通畅不逆流,并避免有死水区存在。(

3、透析室工作人员与病人更衣区要分开,但不用设立各自的通往透析治

疗区的通道。( )

4、透析病人更换拖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区,拖鞋专人专用并在每次使

用后以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 )

5、透析室污染区用于暂时存放生活和医疗垃圾。但不用分开存放、单独处理。( )

五、简答题

1、设置血液透析室的医疗机构应当在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方面做哪些工作?

2、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做哪些消毒工作?

3、透析相关发热应如何处理?

传染病培训试题(精选)au

2020年度传染病预防知识试题 传染病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能抑制HIV复制的机体免疫应答是 答案:3、D 2.对HIV可起激活作用的是 答案:4、A 5~6题 A、戊烷脒 B、更昔洛韦 C、氟康唑 D、青霉素 E、AZT联合干扰素 3.男,32岁。突起发热、腹泻、呕吐、疲乏2天,每天排大便10次以上。体查:体温38、8℃,腹软,脐周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常规:WBC10、5×10↑9/L, N0、85,L0、15,发病前曾吃生黄瓜。对本例病人最需要的治疗措施是 A、快速静脉补液 B、口服阿司匹林 C、口服氧氟沙星 D、口服甲硝唑 E、口服阿托品 答案:16、C 4.男,50岁。1个月前畏寒、腹痛、腹泻,大便带脓血,每天10次左右,伴里急后重,诊断为菌痢,服用SMZCO、黄连素,1周后好转,近1周来又腹泻、腹痛,大便每天10余次,大便常规:RBC+/HP,WBC+++/HP,PC+/HP,吞噬细胞3~4个HP,既往无腹泻史。应诊断为 A、慢性菌痢迁延型 B、慢性菌痢隐匿型 C、慢性菌痢急性发作 D、急性菌痢普通型 E、急性菌痢轻型 答案:18、D 5.出血热病人高血钾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 B、10%的葡萄糖酸钙 C、5%的碳酸氢钠 D、血液透析 E、输全血 答案:34、E 6.EHF刚进入低血压休克期的主要处理措施是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使用血管活性药 D、使用强心利尿剂或激素 E、纠正DIC 答案:37、A 7.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治疗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妥 A、以物理降温为主 B、静脉输液 C、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 D、使用EACA止血剂治疗 E、呕吐频繁者可给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 答案:38、D 8.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的血常规变化,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有异型淋巴细胞 B、白细胞总数减少 C、血小板减 D、血红蛋白增高 E、中性粒细胞增多 答案:40、B 9.HIV高危人群不包括 A、性乱交者 B、医务人员 C、男同性恋者 D、多次输血者 E、静脉药瘾者 答案:47、B

血液透析室试题

透析室试题 填空题: 1 ?透析治疗室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川类环境。 2 ?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 3. 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4. 乙肝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 5. 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要求细菌数小于100 cfu/ml,内度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1次,要求内毒素小于1 EU/ml。 6. 透析管路预冲洗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7. 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次,软水硬度及游离 氯每天检测一次。 8. 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 降30mmHg^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 9. 常见的透析急性并发症有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致热源反应、出血等, 应及早米取相应的措施。 10. 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小面积、低效率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11. 浓缩B液应在配置后24小时内使用。 12. 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低血压、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 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 13. 透析液的电导度主要反映钠离子的浓度,正常范围为13.5-14.5 。该离子浓度过高时患者易口渴、心力衰竭,过低有会引起抽搐、低血压。 14. 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血红蛋白的靶目标值为11.0-11.5g/dl,建议不超 过13.0 g/dl 。。 15.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操作指南》2015年版建议内痿手术成功后4-12周为成熟期。 16. 透析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为1.0-1.2g/kg ,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17. 为保证达到充分透析,要求患者透析间期控制盐和水分的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18. 狭义评估透析充分指标为尿素清除指数(Kt/V )达到1.2和尿素下降率

2014年网络直报培训考试与答案(医疗机构)最终版

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人员培训考试(医疗机构) 辖区:单位:姓名:分数: 是否有上岗合格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法定传染病共 ______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 ______ 种,乙类传染病______种,丙类______种。 2. 法定传染病报告中需分急、慢性报告的病种是、和。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卫生部规定的其它传染病。 3.甲类传染病为_____、_____,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_____、_____、_____的病人、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______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______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 _____ 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4. 丙类报告未及时的卡片是指____到____的时间超过24小时。 5. 临床医生在填写法定传染病报告卡时,_____岁以下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6. 仅________(疾病名称)可录入阳性检测病例,别的疾病不允许录入此类病例。 7. 自2013年11月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类,并纳入现有______(疾病名称)进行管理。 8. 传染病报告卡中,学生(托幼儿童)的“工作单位”应详细填写:________及________。 9. 《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默认的重卡查重条件包:、、、、 、。 10. 病人属于用于标识病人____与___所在地区的关系。 11. 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例“诊断时间”必须精确到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4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A.1 B.2 C.3 D.4

血液透析知识试题

血液透析知识试题69 血液透析知识试题;一、名词解释;1、CPR:即心肺复苏,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2、低蛋白饮食:是一种限制蛋白质供给量的饮食;3、单纯超滤:是通过对流转运机制,采用容量控制或;4、干体重:患者无水肿、无组织间隙及血管内水分潴;5、失衡综合征:是指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一;--6、代谢性酸中毒: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正常者称为代偿性代酸;7、诱导期血液透析知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CPR:即心肺复苏 ,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循环突然停止而采取的有效的关键性的抢救措施。其目的在于恢复机体有效的气体交换和血液循环,达到整个机体生命活动及功能恢复正常。 2、低蛋白饮食:是一种限制蛋白质供给量的饮食。一般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肝功能衰竭的病人。每日蛋白质供给量约为每公斤体重0.5克,总量根据病情一般限制在20--40克(包括动植物蛋白),在限量范围内要求适当选用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3、单纯超滤:是通过对流转运机制,采用容量控制或压力控制,经过透析器或血滤器的半透膜等渗的从血中除去水分的一种治疗方法。 4、干体重:患者无水肿、无组织间隙及血管内水分潴留状态下,液体平衡时的净体重。(临床定义:是HD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出现症状及低血压所能耐受的最低体重)

5、失衡综合征:是指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一般24小时内)出现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肌肉痉挛,嗜睡,行为异常,严重者出现惊厥、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死亡。 --6、代谢性酸中毒: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仅有【HCO3】轻度降低而PH 正常者称为代偿性代酸。 7、诱导期透析:指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最初一段时间的透析,即患者从未经血液透析的明显尿毒症状态过渡到平稳透析的透析阶段。 8、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消除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体内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 9、医院感染爆发:是指医疗机构或其它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填空 1、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期是(4-8周);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的距离(>3cm),静脉与动脉穿刺点的距离(5-10cm);术后静脉能触到(震颤)和(血管杂音),表示内瘘通畅。 2、热消毒时温度达(85-90℃)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阿岗卫生院传染病防治法培训测试试卷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2分/空,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 2、孕早期检测是指孕妇在发现怀孕后周内及时到卫生院建立《孕产妇围产保健手册》,并检测“三病”,三病是指、、。 二、单选题(每题 4分,共 80 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 、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 )类. A. 甲类和乙类 B. 甲类和丙类 C. 甲类、乙类和丙类 D.乙类和丙类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法定传染病()种 种 B. 35种种种 4.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4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 A. 1 B.2 C.3 D、4 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年12月29 年12月29日 6. 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小时 7.发现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进行网络直报。 A、12小时 B、 10小时 C、 24小时 D、6小时 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年。 年 B. 15 年年年

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 A.鼠疫和霍乱 B.炭疽 C. 艾滋病 D.梅毒 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淋病 C.麻疹 D.狂犬病 1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12、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有() A.甲型H1N1流感 B.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细菌性痢疾 D.猩红热 13、传染病报告卡对于()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A、10岁 B、15岁 C、5岁 E、7岁 1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15、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B、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C、黑热病 D、霍乱 16、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30分钟 B、24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对传染病应做到哪几点(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治疗 E、以上都是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19、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血液透析室综合试题

血液透析室十二月份综合试题(护士)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低蛋白血症所致水肿者,若无氮质潴留,可给予的优质蛋白质;有氮质血症者,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一般给予的优质蛋白。 2、慢性肾衰竭病人需根据GFR来调节蛋白质摄入量,___时应限制蛋白摄入量。 3、尿路感染者每天摄水量不应低于___,保证每天尿量在___以上。 4、急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有___、___、___。 5、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囊腔内广泛___形成。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 1.肾脏可分泌一些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甲状旁腺激素. 2.血BUN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比Cr可靠. 3.一次性尿渗量检测可用于鉴别肾前性少尿与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的少尿. 4.尿NAG是检测肾小管功能的指标. 5.急性肾衰竭的补液原则是“量出为入”。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肾病综合征严重水肿病人禁忌: A.静脉穿刺 B.肌内注射

C.口服补液 D.翻身 2、最简便有效的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是: A.多饮水(>2500ml/d)勤排尿 B.口服抗生素 C.休息 D.碱化尿液 3、急性肾衰竭病人补液量应为: A.1000ml/d B.前一日出液量 +500ml C.前一日出液量+1000ml D.<1.5g/L 4、急性肾衰竭病人未接受透析治疗时蛋白质摄入量应为: A.0.8g/(kg.d) B.1.1 g/(kg.d) C.0.8 g/(kg.d) D.1.0 g/(kg.d) 5、急性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蛋白质摄入量应为: A.0.5g/(kg.d) B.1.0~1.2 g/(kg.d)C.1.2~1.3g/(kg.d) D.0.8 g/(kg.d)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心肺复苏的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2、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3、健康的定义?

血液透析试题及答案

得分 一、填空题:80% 1、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以上,或收缩压降至以下。 2、ARF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和迅速升高,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的症状。每日尿量为少尿,为无尿。 3、CRF患者的饮食护理包括: ①;②: ③;④。 4、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等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5、新的透析器使用时要进行预冲处理,一般用或冲洗血室,如怀疑过敏者增加冲洗量至,并上机循环。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6、对于透析时发生心绞痛的处理:停、减慢、吸氧、纠正、含服或静脉滴注、无效时透析。 7、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静脉输注治疗。 8、透析液的电导度主要放映的浓度,正常范围为。该离子浓度过高时患者易、;过低有会引起、。 9CRF 主要表现为,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及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二、单项选择题:10% 1、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A、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B、血浆渗透压的上升 C、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D、心脏功能的异常 2、透析液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A、透析液的温度 B、透析液成分 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3、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 B、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磷 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 D、高热量、高蛋白、高磷 4、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A、3% B、4% C、5% D、6% 5、每次透析4小时可丢失葡萄糖多少克? A.20~30g B.25~30g C.30g D.30~35g 透析液浓度,提高透析液温度 三、判断10% 1、严重挤压伤是外科引起高血钾的常见病因。(t ) 2、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钾血症。(f ) 3、为了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按压时间应略长于放松时间。(t ) 4、可以在内瘘处采血输液。() 5、不宁腿综合症是尿毒症神经系统被影响的原因。() 四、简答题

血液透析机操作及流程试题

血液透析机操作及流程 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血液透析机操作及流程试题1、血液透析操作流程哪一项是正确的();A、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物品准备—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B、物品准备—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C、物品准备—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开机自检—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D、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开机自检—物品准备—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2、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液透析操作前准备的物品(); A、穿刺针 B、血液透析器及管路 C、一次性手套 D、灌流器 3、血液透析管路密闭式预冲完成后(); A、尽快连接病人 B、5分钟后连接病人 C、15分钟后连接病人 D、30分钟后连接病人 4、责任护士血液透析上机操作血流量正确的是();A、120ml/min B、 150ml/min C、<100ml/min D、200ml/min 5护士进行密闭式回血操作,先夹闭血泵前动脉管路,打开动脉管路预冲侧管,将存留在管侧内的血液回输();A、10—20秒 B、20—30秒 C、40—50秒 D、50—60秒 6责任护士在进行密闭式回血操作过程中哪项不正确(); A、回血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不能离开病人; B、全程生理盐水回血,严禁空气回血;

C、回血过程中,可以使用锤子、血管钳等工具协助回血; D、拔针后,评估内瘘正常,病人方可离开血透室; 7、液透析结束后,透析机器外部如何消毒();A、采用清洁毛巾擦拭 B、采用消毒毛巾擦拭 C、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D、采用一次性湿纸巾擦拭。 8、血液透析机器外部被血液污染后,如何处理() A、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B、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C、采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D、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血液透析试题库试题和答案解析

血液透析培训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80% 1、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以上,或收缩压降至以下。 2、ARF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和迅速升高,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的症状。每日尿量为少尿,为无尿。 3、CRF患者的饮食护理包括: ①;②: ③;④。 4、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等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 5、新的透析器使用时要进行预冲处理,一般用或冲洗血室,如怀疑过敏者增加冲洗量至,并上机循环。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6、对于透析时发生心绞痛的处理:停、减慢、吸氧、纠正、含服或静脉滴注、无效时透析。 7、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静脉输注治疗。 8、透析液的电导度主要放映的浓度,正常范围为。该离子浓度过高时患者易、;过低有会引起、。 9CRF 主要表现为,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及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二、单项选择题:10% 1、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A、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B、血浆渗透压的上升 C、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D、心脏功能的异常 2、透析液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 A、透析液的温度 B、透析液成分 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3、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 B、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磷 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 D、高热量、高蛋白、高磷 4、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A、3% B、4% C、5% D、6% 5、每次透析4小时可丢失葡萄糖多少克 ~30g ~30g C.30g ~35g 透析液浓度,提高透析液温度 # 三、判断10% 1、严重挤压伤是外科引起高血钾的常见病因。(t ) 2、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钾血症。(f ) 3、为了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按压时间应略长于放松时间。(t) 4、可以在内瘘处采血输液。() 5、不宁腿综合症是尿毒症神经系统被影响的原因。()

血液透析室专科考试试题

血液透析室专科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64 分) 1、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 以 上,或收缩压降至 以下。 2、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 、 、 、 、 等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3、新的透析器使用时要进行预冲处理,一般用 或 冲洗血室,如怀疑过敏者增加冲洗量 至 ,并上机循环 。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 、 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4、对于透析时发生心绞痛的处理:停 、减慢 、吸氧、纠正 、含服或静脉滴注 、无 效时 透析。 5、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 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 ,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 静脉输注治疗。 6、透析液的电导度主要放映 过低有会引起 。 的浓度,正常范围为 。该离子浓度过高时患者易 & ARF 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 和 迅速升高, 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的症状。 每日尿量 为少尿, 为无尿。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 1.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可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 一。其应用原理是( ) A 利用溶质通过半透膜的弥散作用及超滤现象来清除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和水分 B 血液透析机供给与病人血浆成分相似的透析液 C 透析器膜孔能清除毒素 D 以上都不是 2.血液透析主要清除血液中( ) A 小分子物质 B 中分子物质 C 大分子物质 D 中大分子物质 3.血液滤过的治疗原理是( ) A 弥散 B 对流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4.血液透析机供水压力一般为( ) A ~1 kg /c m 2 B 1~3 kg /c m 2 C 3~5 kg /c m 2 D 5~7 kg /c m 2 5.我科采用的水处理方式( ) A 简单的水处理 B 除离子水处理 C 反渗透水处理 D 全前级水处理 6. 透析液中不含有下列哪种离子成份:( ) A 钾 B 醋酸盐 C 钙 D 磷 7. 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内瘘使用一般在术后多长时间( ) A 1-2 周 B 2-3周 C 3-4周 D 4-8 周 8. 血透中使用抗凝剂种类比较多,其中哪一种临床应用最普遍( ) A 肝素 B 前列环素 C 枸缘酸钠 D 其他 9. 血透并发症最常见和危险的是:( ) A 症状性低血压 B 心律失常 C 电解质紊乱 D 失衡综合症 1 0.血透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感染 B 内毒素热原反应 C 透析机温失控 D 透析热 11. 下列哪项不是血透中发生急性溶血的并发症原因( ) A 透析液低渗 B 透析液温度过高 C 消毒剂残留 D 透析液温度过低 12. 透析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最多、危险性最大的是人体什么器官系统(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心血管系统 D 神经系统 13. 血液灌流的应用原理:( ) A 对流 B 弥散 C 吸附 D 以上三者都是 14. 血液灌流的血流量一般要求在:( ) A 100ml/min 以下 B 100-150ml/min C 150-200ml/min D 200-250ml/min 15. 血透增加血液流速、透析液流速,可提高毒素的清除率,下列哪一种陈述不正确( ) 7、CRF 主要表现为 , 及 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

血液透析考试题及答案(水处理)#精选.

水处理系统专业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____成绩____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配液间应设在() A 清洁区 B 半清洁区 C 污染区 D 半污染区 2、水处理间应设在() A 清洁区 B 半清洁区 C 污染区 D 半污染区 3、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的多少倍() A 2 倍 B 1 倍 C 1.5 倍 D 2.5 倍 4、水处理机的自来水供给量应满足要求,入口处安装___表,_____应符合设备要求。() A、流量;流量 B、温度温度 C、压力;压力 D、水表;水表 5、每____应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 A 一年 B 半年 C 三个月 D 一年 6、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由_____________完成。 A 生产厂家 B 本单位科室专业技师 C 医护人员 D 生产厂家或本单位科室专业技师 7、关于水处理系统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透析水处理系统的寿命、消毒方法、消毒程序、产水量、小时等与生产厂家及型号有关。 B 每一台水处理设备应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 C 水处理设备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 D 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阴阳离子树脂、反渗膜等每一年更换一次。 8、水处理系统的再生装置的再生周期为每_____再生1 次。 A 一天 B 二天 C 一周 D 一月 9、石英砂过滤器根据用水量反洗的周期一般是________。 A 1~2 次/周 B 1 次/天 C 1~2 次/月 D 1 次/周 10、活性炭过滤器反洗的周期一般是________。 A 1~2 次/周 B 1 次/天 C 1~2 次/月 D 1 次/周

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培训试题及答案

题训试技能培病防治知识及传染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英文名称缩写为:( ) A、AIDS B、SARS C、ARDS D、HFRS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7、流行性感冒是:()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9、甲类传染病有:() A、霍乱、鼠疫 B、麻疹、疟疾 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 D、乙脑、血 吸虫病 10、传染病流行是指:()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 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 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 平 二、是非题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三、简答题1、简述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表现?

血液透析试题

血液透析试题 一、单项选择(72题) 二、多项选择(60题) 三、填空题(54题) 四、判断题(56题) 五、简答题(15题) 一、单项选择(72题) 1、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由具备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的执业医师担任。(C) A 初级 B 中级 C 副高 D 正高 2、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负责人应当具有以上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B) A 初级 B 中级 C 副高 D 正高 3、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担任。(B) A 初级 B 中级 C 副高 D 正高 4、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以上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的担任。(A) A 初级 B 中级 C 副高 D 正高 5、血液透析室每名护士每班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超过 多少名透析患者。(C) A 3名 B 4名 C 5名 D 6名 6、医疗机构设置血液透析室,应当经批准并进行执业登记后,方可开 展血液透析工作。(A) A 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B 工商部门 C 税务部门

D 医学会 7、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 水质检测。每次冲洗消毒后均应,确保安全。(B) A 监测水中细菌量 B 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 C 测定管路压力 D 不需要测定任何项目 8、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 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复查1 次。(C) A 月 B 季度 C 半年 D 年 9、部门应当建立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 继续教育,提高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C) A 县级卫生行政 B 市级卫生行政 C 省级卫生行政 D 省级疾病控制 10、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A )

血液透析出科试题

血液净化室实习护士出科试题 时间: 姓名: 分数: (一)名词解释10分 1?血液透析: 2?干体重: (二)选择题60分 1?血液透析室每名护士每班负责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超过多少______ 名透析患者。() A 3名 B 4 名 C 5名 D 6 名 2.血液透析室应当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每次冲洗消毒后均—,确保安全。() A监测水中细菌量B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 C测定管路压力D不需要测定任何项目 3?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复1 次。() A 月 B 季度 C 半年 D 年 4.血液透析室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 A不得重复使用B可以重复使用 C部分贵重的可以重复使用,但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 D应进行可回收利用 5.透析液水处理系统的消毒程序应包括冲洗系统的。() A入口部分B出口部分C 管路部分D所有部分6.透析治疗室、候诊室应为区。() A清洁区 B 半清洁区C污染区D以上都不是7.透析治疗室应当具备电力供应。() A单路 B 双路 C 完善的D以上都不 是 8透析准备室(治疗室)应达到环境的要求 ' o () A I类 B II 类 C 皿类 D IV类 9?透析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倍以上。() A 1.2 倍 B 1.5 倍 C 1.8 倍 D 2 倍 10.血液净化室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A 200mg/L B 500mg/L C 1000mg/L D 1500mg/L 11?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_____ 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A 1 B 2 C 3 D 4 12.2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至少配备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名。() A 1 名B 2名 C 3名 D 4名 13. 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L 浓度的

血液透析试题及答案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80% 1、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以上,或收缩压降至以下。 2、ARF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和迅速升高,明显减少,或出现其他有关的症状。每日尿量为少尿,为无尿。 3、CRF患者的饮食护理包括: ①;②: ③;④。 4、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等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5、新的透析器使用时要进行预冲处理,一般用或冲洗血室,如怀疑过敏者增加冲洗量至,并上机循环。首次诱导透析的患者,应选择、的透析器,防止失衡反应。 6、对于透析时发生心绞痛的处理:停、减慢、吸氧、纠正、含服或静脉滴注、无效时透析。 7、肌肉痉挛的主要病因是、体重低于干体重或应用低钠透析液,导致血管收缩使肌肉缺氧,可应用高张盐水或﹑静脉输注治疗。 8、透析液的电导度主要放映的浓度,正常范围为。该离子浓度过高时患者易、;过低有会引起、。 9CRF 主要表现为,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及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二、单项选择题:10% 1、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A、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B、血浆渗透压的上升 C、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D、心脏功能的异常 2、透析液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A、透析液的温度 B、透析液成分 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 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3、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 B、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磷 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 D、高热量、高蛋白、高磷 4、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A、3% B、4% C、5% D、6% 5、每次透析4小时可丢失葡萄糖多少克? A.20~30g B.25~30g C.30g D.30~35g 透析液浓度,提高透析液温度 三、判断10% 1、严重挤压伤是外科引起高血钾的常见病因。(t ) 2、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钾血症。(f ) 3、为了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按压时间应略长于放松时间。(t) 4、可以在内瘘处采血输液。() 5、不宁腿综合症是尿毒症神经系统被影响的原因。() 四、简答题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培训试题及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 一、单选题(每题 4分,共40分) 1.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A.属地管理原则 B.异地管理 C 。就近管理 D。户籍管理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 )类. A. 甲类和乙类 B. 甲类和丙类 C. 甲类、乙类和丙类 D.乙类和丙类 3。传染病防治法新增传染病达到()种 A.39种 B. 35种 C.36种 D.37种 4.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 A. 1 B.2 C.3 D.n 5.传染病防治法从()年实施。 A.2002年1月1日 B.2003年10月1日 C.2004年1月1日 D.2004年12月1日 6. 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疾病,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24小时 7.发现其他乙类、丙类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进行网络直报。 A.12小时 B。 10小时 C。 24小时 D.6小时 8.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年。 A.10 年 B. 15 年 C.5 年 D.3年 9.以下是甲类传染病的有() A.鼠疫和霍乱 B.炭疽 C. 艾滋病 D.梅毒 10.以下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淋病 C.麻疹 D.狂犬病 二、是非题(每题4分,共40分) 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5、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8、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9、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10、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三、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多重耐药菌:

血液透析题库

题库: 一.选择 基础知识 1、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 A、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B、血浆渗透压的上升 C、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 D、心脏功能的异常 2、透析液引起低血压的主要原因:() A透析液的温度B透析液成分C透析液钠浓度过低D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 3、透析患者的饮食治疗原则是:() A、低脂、优质高蛋白、低磷 B、低脂、优质低蛋白、高磷 C、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 D、高热量、高蛋白、高磷 4、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多少:() A、3% B、4% C、5% D、6% 5、每次透析4小时可丢失葡萄糖多少克?() A.20~30g B.25~30g C.30g D.30~35g 6、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复查1 次。 A 月 B 季度 C 半年 D 年 7、透析治疗室、候诊室应为()区。 A 清洁区 B 半清洁区 C 污染区 D 以上都不是 8、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情况下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A 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 B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C 丙肝表面抗原阳性 D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9、常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mmol/L。 A 低于130 B 130-140 C 135~145 D 高于145 10、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mmol/L。 A 1.25 B 1.5 C 1.75 D 2.0 11、中心静脉临时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疗法的血管通路之一,主要有单腔、双腔和三腔导管,目前()导管最常用。 A 单腔 B 双腔 C 三腔 D 以上都不是 12、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置入,因为()导管感染机会增加,不推荐常规使用。 A 单腔 B 双腔 C 三腔 D 以上都不是 13、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管术首选: A 左侧颈内静脉 B 右侧颈内静脉 C 颈外静脉 D 股静脉 14、新血液透析患者要严格()必要时对患者做相应的检查,排除传染性疾病。 A询问接触史B询问病史C遗传史D家族史 15、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 A <400ml B <100ml C >2500ml D 1000-2000ml 感控 1.血液净化中心清洁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 ()

传染病培训试题(答案)

传染病诊断标准及报告规范 培训效果测试题(答案) 单位:科室:姓名:总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空,计40分) 1、法定传染病分3类 39 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 种,丙类11种。发现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应于2个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并及时通知区疾控中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现行网络直报要求应分为急性和慢性报告的传染病有:乙肝、丙肝、血吸虫病。 4、现行网络直报要求患者工作单位必填的职业种类分别是:学生、幼托儿童、教师、干部、工人、民工、医务人员。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计40分) 1、下列哪种传染病,能够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C) A、乙肝 B、梅毒 C、丙肝 D、淋病 2、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现住地址”是指( B) 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发病时居住的地址 C、居住时间≥3个月地址 D、户籍所在地 3、传染病报告卡中的“患者属于”是指(A) A、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B、现住地址与户籍地址的关系 C、户籍地址与就诊医院的关系 D、现住地址与常住地址的关系 4、案例:某患者,入院检查HBsAg阳性、ALT升高3倍以上,入院前6个月内未做过与乙肝相关的健康检查项目。请问该病例该如何诊断、如何报告( A )

血液透析试题1

血液透析试题(四) (四)血液透析护理操作及流程 单选题 1血液透析操作流程哪一项是正确的() A、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物品准备—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B、物品准备—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C、物品准备—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开机自检—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D、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开机自检—物品准备—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2 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液透析操作前准备的物品(D ) A、穿刺针 B、血液透析器及管路 C、一次性手套 D、灌流器 3 透析器及管路密闭式预冲,是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膜内的气体,使用的血流量是(D ) A、100—120ml/min B、200—300ml/min C、150-180ml/min D、80— 100ml/min 收起答案

4 血液透析管路密闭式预冲完成后(A ) A、尽快连接病人 B、5分钟后连接病人 C、15分钟后连接病人 D、30分钟后连接病人 收起答案 5 责任护士血液透析上机操作血流量正确的是(C ) A、120ml/min B、150ml/min C、<100ml/min D、200ml/min 6 责任护士血液透析上机操作前哪项不用核对(D ) A、透析器管路 B、透析器 C、治疗参数设置 D、促红素的使用 7 血液透析治疗结束,责任护士采用密闭式回血,回入体内的生理盐水量一般为(B ) A、>100ml B、>200ml C、>400ml D、>500ml 8 血液透析治疗结束,责任护士密闭式回血的血流量为(A ) A、<100ml/min B、<120ml/min C、<150ml/min D、<180ml/min 9 责任护士进行密闭式回血操作,先夹闭血泵前动脉管路,打开动脉管路预冲侧管,将存留在管侧内的血液回输(B ) A、10—20秒 B、20—30秒 C、40—50秒 D、50—60秒 10 责任护士在进行密闭式回血操作过程中哪项不正确(C ) A、回血过程中注意力集中,不能离开病人

传染病报告规范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报告规范培训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50分) 1.我国现行的法定传染病有种。 2.报告传染病时,岁以下人群须填其家长姓名 3.甲类传染病包括、。 4.传染病报告卡上的病例分、、、、四类。 5. 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二、判断题(50分) 1.发病日期指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 2. 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传染病时,应填写N张传染病报告卡。() 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上报网络直报系统,其他乙类传染病以及丙类传染病诊断后应于12小时内上报网络直报系统,可认为报告是及时的,超过规定时限,则为报告不及时。() 5.病例如有一处以上地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地址。()

三、选择题(25分) 1. 某病例,1月5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1月7日于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病情加重,于1月10日转入浙一医院治疗,1月11日杭州市疾控核实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则此时,浙一医院报告该例确诊病例时,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应分别填为: () A 1月5日和1月10日 B 1月7日和1月11日 C 1月5日和1月11日 D 1月10日和1月11日 2.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丙类及按丙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时,应在几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A. 2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3.外省籍民工在我省某县长期打工,发生身体不适,随即前往当地县医院就诊,医生确诊其感染上细菌性痢疾,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其中的“病例属于”应选择。() A.本县区 B.本市其它县区 C.本省其它地市 D.外省 4.一位晚期胃癌病人,继发性贫血,结核杆菌阳性,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应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A. 四张 B. 三张 C. 两张 D. 一张 5.下列哪组传染病须分急性或慢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