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可知与秦朝的郡县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了森严的等级与秦朝的郡县制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这样皇帝可以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故B符合题意;开创考试选官制度的朝代是隋朝,故C不符合题意;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故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说法不是郡县制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认识题干的“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与秦朝的郡县制有关。秦朝实行郡县制的作用是有效地控制地方。

2.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 秦灭六国

B. 西晋灭吴

C. 隋灭陈朝

D. 元灭南宋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故C符合题意;秦灭六国结束的是春秋战国

的分裂局面,故A不符合题意;西晋灭吴,结束的是三国的分裂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元灭南宋结束的是辽宋夏金的并立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 唐蕃和亲的意义

B. 宋夏议和的影响

C.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 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故材料评述的是唐蕃和亲的意义。故A符合题意;宋夏议和和吐蕃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是在元朝,故C不符合题意;土尔扈特部回归发生在清朝,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紧扣题干的“贞观”、“公主嫁到吐蕃”进行分析,认识题干的“贞观”指的是唐太宗,“公主嫁到吐蕃”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价的是唐蕃和亲的意义。

4.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 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 闭关锁国的危害

【答案】C

【解析】题干的“市舶”指的是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宋高宗的话,表明南宋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故C符合题意;五铢钱的统一铸造是在汉武帝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江南地区的开发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在清朝前期实行,宋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市舶”指的是市舶司,是宋朝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材料表明南宋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5. 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是

A. 张骞

B. 郑和

C. 戚继光

D. 郑成功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故B符合题意;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戚继光是抗倭英雄,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这三个人物和题干材料无关,由此可见,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 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武昌起义

D. 北伐战争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故题干的“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叙述的是虎门销烟。故A 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叙述的是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发生在虎门销烟之后。故B不符合题意;武昌起义与林则徐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与道光帝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 创办民用工业

B. 任用维新人士

C. 实行三民主义

D. 宣传民主科学

【答案】A

【解析】题干的“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的大意是欠缺了本应具有的民间日用之物。由此可以看出,张之洞主张创办民用工业。故A符合题意;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与任用维新人士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实行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与张之洞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与张之洞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 “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 1898年

B. 1912年

C. 1919年

D. 1927年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剪辫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剪辫、易服等法令,社会习俗逐渐得到了改变。辛亥革命的时间是1912年,故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1912年。故B符合题意;1898年还未爆发辛亥革命,故A不符合题意;1919年、1927年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 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A. 中国工农红军

B. 抗日义勇军

C. 八路军和新四军

D. 人民解放军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故C

符合题意;中国工农红军的名称出现时间是1927——1937年,1937年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故A不符合题意;抗日义勇军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现,故B不符合题意;人民解放军的名称出现在1946年内战爆发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 1937年12月15日的《芝加哥每日新闻报》刊出了《日军杀人盈万》的新闻报道。这一报道揭露的暴行是

A. 割占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旅顺大屠杀

D. 南京大屠杀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故1937年12月15日的报道揭露的暴行是南京大屠杀。故D符合题意;割占香港岛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故B不符合题意;旅顺大屠杀发生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

A. 《海国图志》的编成

B.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C. 京师大学堂开办

D. 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故B不属于经济方面;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故C不属于经济方面;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故A不属于经济方面;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故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2. 下面邮票纪念的事件是

A.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

B. 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故邮票纪念的事件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故A符合题意;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是三大改造,与图片信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与图片信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发动,与图片信息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 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

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 ③②④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葡两国举行澳门交接仪式是1999年,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时间是1966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是1970

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②④①,排除BCD,故选A。

14. 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名篇的民间故事集,是研究某一国家的珍贵资料。这个国家是

A. 罗马共和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名篇出自《天方夜谭》。故D符合题意;罗马共和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与《天方夜谭》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可能

A. 由刹帝利把持军政大权

B. 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C. 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 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

【答案】D

【解析】题干的“城市”指的是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因此,“城市”可能是打破封建制度的力量。故D符合题意;刹帝利体现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与英国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奴隶主民主政治出现在雅典,故B不符合题意;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与题干的“城市”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 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一斗争

A. 掀开资产阶级革命序幕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 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英国议会召开,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故A符合题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1783年,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 “1793年3月,反法同盟组成,陆续有7个国家参加。它们从四面八方向法国攻来。”“反法同盟”的此举,是为了

A. 推翻罗马教廷统治

B. 干涉法国大革命

C. 颁布《人权宣言》

D. 参加凡尔登战役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1793年3月,欧洲封建势力组成了反法同盟,它们开始干涉法国大革命。故B符合题意;推翻罗马教廷统治和反法同盟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颁布《人权宣言》是1789年,故C不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发生在1916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 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 扭转战局

B. 解放农奴

C. 废除奴隶制

D. 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A

点睛: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D项。需分清林肯主张解放奴隶的直接目的是扭转不利的战局,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

19. 19世纪中后期,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实现本国历史重大转折的是

A. 玻利瓦尔

B. 明治天皇

C. 尼赫鲁

D. 戈尔巴乔夫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在,玻利瓦尔是“南美的解放者”,与题干的“按照西方的样板,实现本国历史重大转折”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天皇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故B符合题意;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在1947年获得独立,故C不符合题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与题干的“按照西方的样板,实现本国历史重大转折”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 它“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它是

A. 手工工场

B. 文艺复兴

C. 新航路的开辟

D. 相对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故D 符合题意;手工工场与题干的“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题意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1. “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这一变化,有助于

A. 结束沙皇统治

B. 恢复国民经济

C. 实现农业集体化

D. 防止生产过剩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的“1921——1922年经济年度的粮食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B符合题意;1917年的俄国二月革命结束沙皇统治,故A不符合题意;实现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执政期间,1921——1922年是列宁执政。故C不符合题意;防止生产过剩与新经济政策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A.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故C符合题意;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是建立一战后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的国际会议。故A不符合题意;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的标志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德国法西斯专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是1939年。故B不符合题意;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是在194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是1939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3. “1990年1月1日,成千上万名柏林人在新开放的柏林墙边载歌载舞,庆祝柏林城结束铁幕的分隔……仅仅10个月之后,科尔成为全德领导人。”材料反映的是

A. 匈牙利的改革

B. 柏林墙的修筑

C. 德国重新统一

D. 两极格局结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东欧剧变后,柏林墙拆除,德国重新统一的过程。故C符合题意;匈牙利的改革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故A不符合题意;柏林墙的修筑与题干的“庆祝柏林城结束铁幕的分隔”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结束是1991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体现了

A. 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B. 欧洲联合趋势加强

C. 非洲独立浪潮掀起

D.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故D符合题意;贸易自由化的实现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的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欧洲联合趋势加强与欧共体的成立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非洲独立浪潮掀起与世界贸易组织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5. 下图所示历史现象反映了

A.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B. 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电子计算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故C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电子计算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与图片信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新经济”的出现得益于信息技术,图片不能反映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程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答案】(1)末、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简单的玉器或原始乐器。(2)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

(3)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生产力得到发展)。

(4)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

【解析】(1)据材料一的“未、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可以列举出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是:末、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丰富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

(2)据材料二的“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出土青铜礼器40件。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共器和900多枚铜镞”获得的信息是: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分析材料二的“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微文字”获得的信息是: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3)分析材料三的“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迟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是:由集体耕作到租佃制出现。材料三反映出租佃制的出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得到发展。

(4)材料一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材料二的青铜器主要出现在奴隶社会,

材料三的租佃制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

27.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答案】(1)①农村(小岗村);②经济特区;③国有企业。

(2)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初级阶段;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⑦邓小平理论。(3)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⑨民主法制。

(4)⑩安居工程。

(5)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最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最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故①农村(小岗村);②经济特区;③国有企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1997年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答案是: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⑤初级阶段;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⑦邓小平理论。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我国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法制日益加深。故答案是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⑨民主法制。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1995年我国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住房。故答案是⑩安居工程。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结束之际,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已经兴起。……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工业化开始后,殖民扩张逐渐向世界各个已有文明的核心区推进,西亚、北非、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落入了西方列强的控制。……他们动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杀戮和压迫弱小民族,变得比任何时代都更野蛮

——《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兴起的时间和最显著成就分别是什么?据材料一,概述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

(2)归纳材料二中主要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对此,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什么纲领?

(3)材料三中“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古文明有哪些共同特点?“印度”被哪个西方列强所控制?

(4)综上所述,概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性。

【答案】(1)珍妮机的发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出现垄断(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2)无产阶级处境艰难(失业威胁;剥削沉重);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共产党宣言》。

(3)起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耕文明等。英国。

(4)进步性与局限性(剥削性、扩张性与野蛮性)并存。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成就,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据材料一的“从早期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占多数,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可以概括出生产组织形式的新变化是出现垄断组织,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3)依据材料三的“西亚、北非、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继落入了西方列强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北非、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指的是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些文明古国都起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耕文明。印

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4)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基础上的。由此可见,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特性是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存。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正确识记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成就和影响。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概括材料得出无产阶级处境艰难;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的现象。认识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解答第三问需认识四大文明古国都起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耕文明。印度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解答第四问需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的并存特征。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 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 考试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一(27 分)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 4 分) 万象更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 . 和煦 葱茏 杜绢 花 B . 雄姿 膘悍 千里马 C . 静谧 璀灿 萤火虫 D . 澄澈 空灵 水墨画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 .“晴川历历汉阳 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 山的南面。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 白居易笔下。 D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4.用诗词原句填 空。( 10 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诗经 ?秦风》)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 《观 沧海》)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疑是银河落几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贸《雁门太守行》) 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小时候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 ”,表 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 到 “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中考)

南京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1.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 万象更新 【答案】正楷万象更新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书法。运用楷书做到书写认真,字体美观大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和煦葱茏杜绢花 B. 雄姿膘悍千里马 C. 静谧璀灿萤火虫 D. 澄澈空灵水墨画 【答案】D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A项正确;B项正确;C项不正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春望》;D项正确。 4. 用诗词原句填空。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诗经·秦风》) ②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③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几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李贸《雁门太守行》)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⑦小时候/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⑧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____,______”,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答案】(1). ①在水一方(2). ②日月之行(3). 星汉灿烂(4). ③大漠孤烟直(5).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6). ⑤甲光向日金鳞开(7). ⑥斜晖脉脉水悠悠(8). ⑦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9). ⑧但愿人长久(10). 千里共婵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灿烂”“金鳞”“脉脉”“愿”“婵娟”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A.和煦葱茏杜绢花 B.雄姿膘悍千里马 C.静谧璀灿萤火虫 D.澄澈空灵水墨画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一一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 秦风》) ,若出其中;,若出其 里。(曹操《观沧海》)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疑是银河落几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贸《雁门太守行》)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a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一一“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春风知别苦,不追青。 ――李白《劳劳亭》 A.松枝 B.柳条 5 ?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 云;,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 可的话。(2分) 6.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 “黄山路”“白鹭洲”等, 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3 分)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 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历年江苏省南京市化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在人体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氢 B.氧 C.钙 D.铁 解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8:1,所以在人体所含的元素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氧元素。 答案:B 2.(2分)今年5月31日是第31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A. B. C. D. 解析:A.表示的是禁止烟火; B.表示的是禁止携带火种; C.表示的是禁止燃放鞭炮; D.表示的是禁止吸烟。 答案:D 3.(2分)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A.塑料 B.棉花 C.涤纶 D.不锈钢 解析: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B、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正确。 C、涤纶属于合成纤维中的一种,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答案:B 4.(2分)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 ) A.铁 B.银 C.铜 D.铝 解析:铁为黑色金属;银、铝为银白色金属;铜为紫红色的金属。 答案:C 5.(2分)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解析: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 B、生活中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错误。 答案:B 6.(2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5,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故选项说法正确。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一(27分)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4分) 万象更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和煦葱茏杜绢花 B.雄姿膘悍千里马 C.静谧璀灿萤火虫 D.澄澈空灵水墨画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秦风》) ,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疑是银河落几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贸《雁门太守行》)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对于生产、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事例中利用物质透光性的是() A. 拉力器上的弹簧 B. 连接在电路中的碳棒 C. 能吸引铁钉的磁体 $ D. 阳台窗户的玻璃 2.(2分)下列措随不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用湿布擦抹正在工作的台灯 B.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 C.用电器的开关装在火线上 D.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的金属电极

3.(2分)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 C.中考期问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4.(2分)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一液化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一凝固 C.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一汽化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一升华 5.(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C.美味住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 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6.(2分)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图中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A. 钻木取火 B. 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C. 食品放入冰箱内 D. > 物体放在取暖器旁 7.(2分)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B.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C.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得越来越快 D.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 8.(2分)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块最终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B.木块离开弹簧后最终会停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C.木块离开弹簧后减速运动过程中,水平面对木块的阻力不变 D.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9.(2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甲乙两灯均发光,两电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其中一个灯泡突然熄灭,一只电表示数增大,另一只电表示数减小到几乎为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4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满分:13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7分)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4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和煦 葱茏 杜绢花 B.雄姿 膘悍 千里马 C.静谧 璀灿 萤火虫 D.澄澈 空灵 水墨画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 (《诗经·秦风》) (2)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几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 (李贸《雁门太守行》) (6)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7)小时候/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8)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 (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5.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云; ________,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2 分) 6.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白鹭洲” 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1)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轩轩成功选择了“柳条”作为诗词题的答案。她很喜欢这两句诗,想将其嵌进给小可 的毕业留言中。请替轩轩写一段这样的留言。(不超过5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考试

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2018年中考一模语文考试

————————————————————————————————作者:————————————————————————————————日期: 2

2018年南京市联合体中考模拟测试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28分) 1.请在横线上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句子。(4分)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1) 和xù( ▲ ) (2) 震hàn( ▲ ) (3)默契.( ▲ )(4) 称.心如意( ▲ ) 3.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2)▲,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4)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5)▲,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6)▲,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朱自清《春》)(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9)自古多情伤离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李白依依惜别的深情;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也有类似的表 达。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垂髫”代指童年;我们常说的“豆蔻年华”指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子。 B.《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回忆性散文。社,土地神;社戏,是旧时某些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的戏。 C.风骚,原指屈原的《离骚》,后把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把诗人叫“骚人”。“迁客骚人”则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D.古人将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即汉水的南面。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5-6题。(7分) 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古老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创新 第 3 页共 9 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省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一(27分)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4分) 万象更新

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五月,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灯谜题 谜面:天女织彩霞 (打一特产) 谜底: 对联题 上联:乌衣巷 下联: 诗词题 春风知别苦,不追青。 ——白《劳劳亭》 A.松枝B.柳条 5.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 云;,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2分) 6.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路”“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3分)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 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 与“路”相比,“白鹭洲”好在: 7.轩轩成功选择了“柳条”作为诗词题的答案。她很喜欢这两句诗,想将其嵌进给小可的毕业留言中。请替轩轩写一段这样的留言。(不超过50字,4分) 二(3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2分) 象记 【明】林璐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禁卫,将授官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守土者廉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南京市中考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 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 1. ---Look at the text in the notice. What does it say? ---The students who do not sign up before Friday lunchtime_____. A. will have to work at lunchtime next Friday B. will have to work in the afternoon next week C. won't be able to do afternoon activities next Friday D. won’t be able to choose their afternoon activities next week 2. Neil Armstrong was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 _______20July1969. A. in B. on C. at D. for 3. ---________is it from the Children's Palace to Nan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Tom? --- About 10 minutes' ride by bus A. How soon B. How long C. How far D. How much 4. The schools in Qinhuai District will develop the museum courses suitable for children during________ school time. A. they B. their C. them D. theirs 5. “Reading Pavilion”, which entered Luhe Library this spring, has made it ____ for the citizens to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南京市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 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一(27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 4 分)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万象更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 .和煦葱茏杜绢花 B .雄姿膘悍千里马 C .静谧璀灿萤火 虫 D .澄澈空灵水墨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灯谜题 谜面:天女织彩霞 (打南京一特产)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 黄” D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 世界》4.用诗词原句填空。(10 分)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②▲,若出其中;▲ ③▲,长河落日圆。 ④▲,疑是银河落几天。 ⑤黑云压城城欲摧,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⑦小时候/▲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都出自白居易笔 下。 ▲。 ,若出其里。 (王维《使至塞上》(李 白《望庐山瀑布》) 《诗经·秦风》) (曹操《观沧 海》) 李贸《雁门太守行》) 温庭筠《望江南》/ 母亲在那头⑧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 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我在这头 ) (余光中《乡愁》)中国教育出版网@] ▲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 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 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答案解析 1. 【答案】D 【解析】解: A. 拉力器上的弹簧是利用了弹簧的弹性,故A不符合题意; B. 连接在电路中的碳棒,利用了碳棒的导电性,故B不符合题意; C. 能吸引铁钉的磁体,利用了磁铁的磁性,故C不符合题意; D. 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用玻璃做房间的窗户,可以保证室内明亮,光照充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物质的物理属性 2. 【答案】A 【解析】解: A. 水是电的导体,用湿布擦抹正在工作的台灯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与大地相连,若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故B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 用电器的开关应装在火线上,这样在断开开关时,能切断”火线,灯泡才不会带电,故C 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 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但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 这样才能正确辨别火线和零线,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A。 【考点】安全用电的常识,属于基础知识。 3. 【答案】B 【解析】解: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 B.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 C. 筑工地夜问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

质逐渐减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 D 错误;故选:B。 【考点】声音的多个知识点:声音的传播知识、声音的三个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可做出正确选择。 4. 【答案】D 【解析】解: A. 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冰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故 A 错误; B.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为凝华,故B错误; C. 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是气态水蒸气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故 C 错误; D. 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固态冰升华成水蒸气,故D正确。 故选: D 。 【点评】物质状态及相互转化的物态变化名称。 5. 【答案】C 【解析】解: A. 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 B.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比太阳小,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故 D 错误。 故选:C。【考点】分子动理论、改变物体内能。 6. 【答案】A 【解析】解: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与地面摩擦,克服摩擦做功,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A. 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 B. 金属勺放在热汤中,金属勺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故B错误; C. 食品放入冰箱内,食品放出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C错误; D 错误; D. 物体放在取暖器旁边,会吸收热量,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故选: A 。 【考点】做功和热传递 7. 【答案】B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27分) 1.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 万象更新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煦葱茏杜绢花 B.雄姿膘悍千里马 C.静谧璀灿萤火虫 D.澄澈空灵水墨画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4. 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诗经·秦风》) (2)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疑是银河落几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7)小时候/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8)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5.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1)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她对轩轩说:“天女纺织,用的是云; ________,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2)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白鹭洲”等, 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①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轩轩成功选择了“柳条”作为诗词题的答案。她很喜欢这两句诗,想将其嵌进给小 可的毕业留言中。请替轩轩写一段毕业留言。(不超过50字) 二、(39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象记 [明]林璐 黔中人昔为余言,守土者以期贡象,必入山告语之曰:“朝廷诏汝备禁卫,将授官 于汝。”象俯贴足,如许诺状,即驯而行,无能捕捉也。 思陵时,将贡象,先期语之,一象许诺;会明亡,不果进。皇朝定鼎,征贡象,象 数头诺而来前。一象呼之不至,迟数日,翩然来取其牝,盖山中偶也;候已竟去。 守土者廉知其期又当来,乃先期语之曰:“今天子神圣,薄海内外知天命有归,带 甲者率先以军降,守土者次第以城降。汝异类,敢抗天子不赴耶?”至期来,竟复去。 守土者异之,设大炮于衢,语之曰:“汝爱妻,数数来,汝再逸去,当死炮下!”象闻 之,徐行伏炮台下,若待以举炮者。 呜呼,异矣!夫人未有不爱其妻者,爱妻并爱吾身,谁能以其所爱,易其所至爱?而 今见之于一象! (选自《虞初新志》,[清]张潮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有删节) 【注】①林璐:字玉逵,号鹿庵,明末儒生,明亡后终身不仕。②守土者:地方官员。 ⑤备:充任。④思陵:即明思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⑤牝(pìn):雌性的。⑥廉:查访。⑦薄海:泛指海内外广大地区。⑧数数(sù):数,通“速”,快。 (1)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与解析(word版)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 (答案及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一(27分) 1. 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 【答案】正楷万象更新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书法。运用楷书做到书写认真,字体美观大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和煦葱茏杜绢花 B. 雄姿膘悍千里马 C. 静谧璀灿萤火虫 D. 澄澈空灵水墨画 【答案】D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 “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A项正确;B项正确;C项不正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春望》;D项正确。 4. 用诗词原句填空。 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诗经·秦风》) ②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南京市2018年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2018年南京市中考英语试题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 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 1. ---Look at the text in the notice. What does it say? ---The students who do not sign up before Friday lunchtime_____. A. will have to work at lunchtime next Friday B. will have to work in the afternoon next week C. won't be able to do afternoon activities next Friday D. won’t be able to choose their afternoon activities next week 2. Neil Armstrong was the first man to walk on the moon _______20July1969. A. in B. on C. at D. for 3. ---________is it from the Children's Palace to Nan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Tom? --- About 10 minutes' ride by bus A. How soon B. How long C. How far D. How much 4. The schools in Qinhuai District will develop the museum courses suitable for children during________ school time. A. they B. their C. them D. theirs 5. “Reading Pavilion”, which entered Luhe Library this spring, has made it ____ for the citizens to experience the pleasure of reading than before. A. easy B. easier C. easily D. more easily 6. Some people enjoy ______ out their messages in bottles when they travel on the sea. A. to send B. send C. sending D. sent 7. ---Simon,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he kite? ---Sure! It ____ by Mozi over 2,000 years ago. A. is invented B. invented C. was invented D. will be invented 8. Mexican and Tex-Mex foods were popular in the USA, _______ now Chinese food has more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 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一(27分)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4分) 万象更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和煦葱茏杜绢花 B.雄姿膘悍千里马 C.静谧璀灿萤火虫 D.澄澈空灵水墨画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诗经?秦风》) ,若出其中;,若出其 里。(曹操《观沧海》)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疑是银河落几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贸《雁门太守行》)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小时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灯谜题 谜面:天女织彩霞 (打南京一特产)

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中考真题试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 是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2、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3、“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4、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闭关锁国的危害 5、他的足迹,“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他 是 A.张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6、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 叙述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7、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 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 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 8、“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 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此“令”的颁行时间应是 A.1898年 B.1912年 C.1919年 D.1927年 9、1937年,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将军队改编为 A.中国工农红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人民解放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