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届高考必修1《经济生活》最后30天(背诵版)

2014届高考必修1《经济生活》最后30天(背诵版)

2014届高考必修1《经济生活》最后30天(背诵版)
2014届高考必修1《经济生活》最后30天(背诵版)

2014届高考《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一、、 人人民民币币升升值值的的利利弊弊影影响响及及保保持持人人民民币币币币值值基基本本稳稳定定的的意意义义

(1)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和出外国消费,不利出口,)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⑤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和出外国消费)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二、、 影影响响价价格格的的因因素素和和价价格格变变动动对对供供求求的的影影响响

A 、价值决定价格,

B 、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购买、消费)会减少,生活(消费)水平下降;

商品价格下降,需求(购买、消费)会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③商品的需求量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

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三三、、 影影响响消消费费水水平平的的因因素素及及刺刺激激消消费费、、扩扩大大内内需需的的措措施施☆☆☆

1. 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

2.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3. 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其后顾

之忧。

4. 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降低。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必须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5.

6.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过大,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最终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

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1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什么)

(怎么办)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A、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

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B、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保证各种所有

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要制定正确的经验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企业要实施兼并、强强联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5)企业要依据市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6)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交易原则

(7)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

(8)要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提高企业职工劳动素质、劳动技能和职业道德;

(9)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开拓国际市场。

(1)原因:

①必然性: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

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②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

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

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和鼓励就业”的方针;

② 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③ 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

增加就业中的作用;

④ 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质;

⑤ 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⑥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劳务输出

【2】劳动者角度:

①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要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珍惜劳动者权权益,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企业角度: ① 要落实劳动合同制度,从法律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劳动者享受权利、维护权益必须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2. 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调、申请调解、仲裁、

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六六、、 各各种种投投资资方方式式的的利利弊弊及及如如何何科科学学投投资资

1. 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

①存款储蓄:便捷的投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

②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③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收益高于同期储蓄存款但低于股票,风险高于定期储蓄存款但低于股票。

④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

2. 科学投资:

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②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 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七七、、 重重视视收收入入分分配配公公平平的的原原因因及及如如何何促促进进社社会会公公平平、、实实现现公公平平、、实实现现共共同同富富裕裕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障。社会公平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⑤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⑥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打破垄断,维护市场秩序,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⑦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能够推动投资、消费、出口的协

A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导思想)

B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物质基础)

C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制度保障)

D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

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初次分配) E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

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再次分配) F 、还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A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

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是什么)

B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发展经

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什么)

C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出奉献

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怎么办)

八八、、 财财政政的的作作用用、、影影响响财财政政收收入入的的因因素素、、税税收收作作用用

(民生问题)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支出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

财政政策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因此,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的有效手段。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九九、、 市市场场经经济济优优点点、、局局限限性性、、建建立立社社会会信信用用制制度度、、宏宏观观调调控控

☆☆☆1.优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基础性作用;

A 、原因: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B 、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

②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实行惩戒制度。

③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学会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权益;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原因: ① 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

宏观调控职能。

②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税收、国债等)货币政策(利率、汇率、信贷等)

法律手段——立法规范、司法打击 行政手段— 辅助手段,用得比较少。

十十、、 科科学学发发展展观观、、加加快快转转变变经经济济发发展展方方式式::

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A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D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E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F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大力发展生产力。

十十一一、、 经经济济全全球球化化、、提提高高开开放放型型经经济济水水平平

①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要求。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提高资源

配置效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2)新时期从国家角度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②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通过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创新外资利用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方面的作用; 创新投资方式,支持企业研发、经营、销售国际化经营、培育跨国企业和国际品牌;

③着力深化涉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学会利用世界贸易规则保护自己,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切实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⑤优化进出口结构:要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同时,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

(3)外向型企业角度: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充分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建立新的优势。

(3)掌握和利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原则,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

(4)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5)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兼并和与破产

(6)企业要依据市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一、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③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民生类的经济意义】:政府、居民 ★★★(有利于)

①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3、【政府政策措施经济意义】:国家/社会”的角度组织答点 (有利于)

①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③ 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 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⑤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⑥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⑦ 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 ⑧ 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⑨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⑩ 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⒒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

第一,遵循“大”到“小”的原则,即从“国家与社会”到“集体”再到“个体”的原则,进行全面地答点组织,否则可能造成要点缺漏。

第二,掌握常用的关键词,根据材料有选择地套用。具体来看,

4、【对外贸易关系的经济意义】——[注:这里的“外”包括其它国家、地区、经济体,如欧盟、东盟、港澳台地区等] ▼我国发展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原因):(必要性)

①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要求;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内在要求;

③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④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我国发展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经济意义(有利于)

① 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改善我国外贸环境;

② 为我国现代化、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

③ 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可持续发展;

④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⑤ 丰富国内市场,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⑥ 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当中的积极作用,昭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⑦ 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等等。

▲对外方的意义:

有利于外方的外汇收入、外方的产业发展、外方的经济增长等

▲对双方和地区、世界的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加强双方国家/贸易区内(世界)各国的贸易与合作交流,求同存异,提高贸易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③.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世界人民利益;(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2、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无形手”)

3、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手”)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5、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6、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7、依靠科技、自主创新

8、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9、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0、构建和谐社会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

应等竞争优势。

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建立现代企业制定,规范企业的兼并和与破产

⑤企业要依据市场,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⑥企业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交易原则

⑦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

制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2018最新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框架

【经济生活基本知识结构图】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价值尺度的含义 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必须确定计量单位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就是把价值表现为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 流通手段的含义 商品流通的含义(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的区别、商品流通与简单商品交换的区别)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只能用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是“惊险的跳跃” 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 外汇 产生过程(从金属货币到纸币)及原因、优点、含义 纸币发行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发行规律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 爱护人民币 电子货币(产生原因、具体表现) 现金结算使用纸币,转账结算使用信用工具 货币产生的原因 货币的含义、本质:一般等价物 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 神 奇 的 货 币 货 币 的 职 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主体:发展 贮藏手段:含义、要求(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世界货币:前提(国际市场)、表现(三个方面)、要求(金银、某种纸币) 支付手段:产生原因、表现 货 币 的 发 展 纸币 货币 信用工具信用卡:含义、银行卡的发放、作用、使用要求 支票:含义、使用要求、种类 外汇的含义、汇率的含义 我国汇率的表示: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 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意义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正确认识货币 正确对待货币 商品 含义 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 者缺一不可。商品交换中,生产者通过 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而实现价值, 因此,使用价值如何,关系着价值能否 顺利实现。 起源 本质 职能 取之有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用之有益:有利于社会和他人、有利于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 用之有度:花钱要有节制,争取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 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 币,货币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货币与财富的关系) 注意:外汇除了外币以外,还包括用于外币支 付的支票股票、债券等。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完整版)

必修一(教案1)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 可见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200亿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 ①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由于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②层次: 总星系 ???????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 (1) 组成: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彗星和

其他小天体等。 (2)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A→H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颗大行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类地行星:水星、金 星、地球、火星 ②巨行星:木星、土星 (5)分类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④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地球是银河系中普通的成员。而在太阳系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性: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因此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地球上所具备的生命存在的其他条件:(1)充足的水分;(2)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3)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四.运用拓展 1.天体的类型和分类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 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期末高考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主观题必背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根本因素)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其它因素(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 2、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注意曲线图题)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若某商品价格上涨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作用的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之一)

①调节产量: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和收入差距) ①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2)重要因素:物价变动 (3)主观因素:消费心理、消费观。 4、促进消费水平的措施 (1)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2)保进就来,增加居民收入。 (3)建立健全社全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4)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5)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4)启示:①消费者:维权 ②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 2.货币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2)本质:一般等价物 (3)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 其它职能: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赊账买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4)通货膨胀 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5)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3.纸币 (1)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发行: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抑制通货膨胀 ①控制纸币流通量 ②国家宏观调控 ③发展生产力 ④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信用卡、支票、外汇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 (2)信用卡 银行信用卡: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3)支票 ①含义: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②类型:现金支票转账支票 (4)外汇 ①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020届必修1《经济生活》新版高考知识点背诵纲要

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背诵纲要 一、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商品交换三阶段 (1)商品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2)商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物美”指使用价值与质量;“价廉”指价值大小) 2.货币的产生、本质: (1)产生(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①先有商品,后有货币,二者不是孪生兄弟②货币与一般等价物主要区别:是否固定充当)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人们为何崇拜货币,货币为何神奇?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一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①流通手段:W一G一W,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必须是现实货币(网购属于流通手段) ②价值尺度:标价、衡量商品价值大小、只需观念货币(多用“标价”“价格”等词) ③支付手段:钱货分离,有时间差(多用赊销赊购、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④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注意在银行存款不是贮藏手段) ⑤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流通(多用美元“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词) 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 (1)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注意: 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和种类,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法规定纸币实际购买力) (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5.通货膨胀含义、原因和对策: (1)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货膨胀) (2)表面原因: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本质原因:商品社会总需求>商品社会总供给。 (3)对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税收,国债,财政支出)与从紧的货币政策(银行利率) 6.结算方式与信用工具: (1)常用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使用信用卡和支票) (2)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查询、结算为一体,给持卡人带来便捷的服务。(减少现金的使用) 7.外汇和汇率: (1)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升降规律:一般来说,哪种币种升值,它的汇率就上升。 (3) 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表明: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币值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贬值。 (4).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弊大于利 利:①有利于进口;②民众得到一定实惠(国外消费、留学旅游划算);③有利于对外投资;④能减轻偿还

高考地理真题-必修一

2012高考地理真题分类解析汇编(1)、地球运动 (大纲全国卷6~7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 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地中海沿岸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 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 (安徽卷文综30~31)图11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3~4题。 3. 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5月1日 B. 6月1日 C. 7月1日 D. 8月1日 (北京卷文综1~)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1,回答第5题。 5.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日出晚,昼短夜长

(福建卷文综10~12)图5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读图完成6~8题。 6.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7.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A.66oN,110oE B.67oN,110oE C.66oN,130oE D.67oN,130oE 8.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广东卷文综)9.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10.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海南卷地理19~20)图7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11~12题。 11. 图中甲地时间为 A. 5日5时20分 B. 6日6时20分 C. 6日5时20分 D. 5日6时20分 12.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 悉尼 B. 上海 C. 雅加达 D. 莫斯科

最新整理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知识点概括版)汇总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商品的属性 1、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 纸币的含义 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信用卡的含义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的优点 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首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外汇的含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 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提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 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 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 致消费者对其需求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 的迅速增加。 3、消费者对于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 的影响。(然后答替代品和互补品)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需求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4、消费者的心理 5、物价总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 消费的类型 消费包括钱货两清的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和贷款消费。按照消费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及其特点、评价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 风格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评价: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进行具体分析。盲目 从众是不可取的。合理健康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否则是有害的。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有些人消费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评价: 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为 了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个别同学受攀比心理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 费向名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评价: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必修一经济生活.doc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 ⑴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⑵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木质是:一般等价物° A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A (1)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生活中的“明码标价”)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O 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A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如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即通货膨胀;如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即通货紧缩。 5、信用卡的含义、功能(A) 信用卡的含义:从广义上看,指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从侠义上看,特指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K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帐。信用卡的功能: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如何对待(认识)金钱?(B) (1)从起源上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金钱不是万能的。 (3)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1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和白己全面发展的地方。花钱要有所节制。 7、影响价格的因素(B) (1)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1供过于求,商品过剩,价格下降。(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最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B)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需求。②不同商品烦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一样。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械的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大。 %1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可湘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导致对另一种

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总结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超全 完整版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 外日冕太阳风磁暴、极光 内 色球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球太阳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自转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 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 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 一最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 /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高中政治_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全)_新人教版必修1

经济生活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生活及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2)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 (3)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所遇到的困难。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②扩大的物物交换阶段;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仍然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及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金属货币及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家强制方能使用。 (3)纸币及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 (4)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及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 流通速度) ★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 区别:①含义及实质不同。前者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后者是及之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6401

高中地理必修一考点复习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特点:周期性(约11年)、整体性。(课本P11活动); ⑵影响:①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④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式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 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 运动周期 真正周期:一个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 10秒 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N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 0° ★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 23°26′S 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 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如下图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 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 ★㈠昼夜交替 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019届高考高三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一种普遍乐意接受的特殊商品,它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纸币】 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过低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消费不足、市场疲软、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 措施: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下行压力大,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税增支,下调利率,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刺激总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信用卡和外汇 【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查询、结算为一体,给持卡人带来便捷的服务。 【外汇】 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表明: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币值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贬值。 利弊: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 2、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与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就高,价值量小价格就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并且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就会减少使用量。 3、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费水平取决于当前收入,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有关,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工资水平;解决好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实行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消费的类型】 按照消费的方式划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划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 【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求异不提倡,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是理智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绿色生活】 原因: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形势严峻;绿色消费以保护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做法:植树造林;讲究卫生;节约水电;环保选购;垃圾分类;重复使用。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经营 4、生产与经济制度 (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发展生产力】 原因: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

必修一《经济生活》提纲

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复习梳理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形式:观念上的货币(价格)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1.2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经济生活模块考试试题 单元 姓名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C1.2009年某钢笔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90 元,2010 年生产该钢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90 元 B.45 元 ?C .60 元 ?D.135 元 A2.小刘在书店看中了一套高一课外辅导书,定价56元。对书的定价反映的经济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④现实的货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3.在空调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众多厂家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时,海尔空调却令人称奇地在“高价位”上高奏销售凯歌。海尔的经验是:依靠科技,让科技跑在市场前面;不算价格账,专打“质量战”;服务无止境,忠诚于消费者。可见 V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已不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V ②产品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重要 ③只有遵循价值规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④服务消费者是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D4.右边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一般出现在 时期。 A.供过于求 B.供求平衡 C.通货紧缩 D.通货膨胀 2010 年 5 月 2 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专家指出,此次上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抑制人民币流动过快,对出现的通货膨胀苗头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据此回答6-7题。 D5.下列现象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V ①物价不断上涨 V ②国家发行的纸币过多 V③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 V 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6.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A.支票 B .汇票 C.信用卡 D.存折 大米涨价了,也得买。 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 需求有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