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同志们:

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压实责任,防控风险,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群众安全感是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衡量社会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平安是社会民生的基本需求。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和夯实基层基础,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会总体保持了稳定,守住了不发生影响社会政治安全的重大案事件,不发生重大暴力恐怖事件,不发生个人极端暴力和严重刑事犯罪等重大恶性案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规模性聚集进京上访事件,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道路交通、火灾等安全案事件的“五个不发生”的平安建设工作的底线。从自治区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测评结果分析,我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总体形势运行良好,呈逐年提升态势。2011-2015年,我市群众安全分别排在全区第8、7、7、5、2位,群众安全感综合得分也由2011年的74.40分提升到2015年的83.66分。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群众安全感分别排在全区第1、4、3位。特别是2015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群众安全感综合得分均排在全区第一位。

既然我市群众安全感排名和分数都走在全区前列,为什么我

们还要下如此大功夫来抓这项工作呢?为什么市委要对这项工作启动问责机制呢?我们又怎样来抓好这项工作呢?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解答。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对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的认识

治安是第一环境,平安是最大民生。历史告诉我们,发展和安全是任何一个执政党肩负的两大政治责任,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而安全是保障一切发展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群众安全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措施,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总体思路,一手抓专项打击整治,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公共安全治理社会环境,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的深层次问题。还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明确并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要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及时清除公共安全隐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履行好维护社

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命。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近年来,政法综治战线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知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切实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社会治理规律和特点,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根本遵循。

2015年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把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工作目标,作为考核地方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

2016年3月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对健全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作出明确规定。《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

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第五章第二十条规定: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违反本规定或者未能正确履行本规定所列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责任督导和追究:

1、不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相关工作措施落实不力,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治安秩序严重混乱的;

2、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在较短时间内连续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的;

3、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特别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的;

4、本地区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不合格、不达标的;

5、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公共安全、治安问题等,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或者发现反弹的;

6、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认为需要查究的其他事项。

为了检查各地党委、政府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开展平安建设的情况和成效,中央于2002年开始对各省(区)进行了群众安全感测评工作。我们广西是2004年开始委托第三方对各市和全区的县(市、区)开展群众安全感测评。为衡量各地开展社会治理情况好坏,中央、自治区综治办开展了社会公众安全感测评活动,并根据测评结果,实行“一票否决”。2014年,中央提出“两个90%”的工作目标,即到2015年全国一半省的单项安全感达

到90%,2020年全国安全感平均值达到90%。

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2014年,自治区综治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人民群众安全感工作的通知》,并规定年度单项安全感低于80%的,要取消其年度平安市、县(市、区)评选资格;年度综治(平安建设)考评综合得分排名后两位的市和安全感在第80名以后的县(市、区),要取消当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市、县(市、区)评选资格。2014年,尽管我市安全感排在全区第五位,但是兴宾区、武宣县因公众安全感低于80%,被自治区综治委取消平安县(区),并实行警示。根据自治区有关规定,申报命名为平安市资格,必须辖区内的平安县(市、区)达到75%以上,2015年我市差点被自治区综治委取消平安市的资格。

为切实扭转被动局面,找准群众安全感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201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群众安全感测评工作,并规定:对每个季度排在后五名的乡镇要约谈,对连续两个季度排在后五名的实行黄牌警告,对连续三个季度排在后五名的实行挂牌重点整治,对两年内两次挂牌整治的实行一票否决,或者两年年度安全感不到80分并且排在后五位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系统分析,准备把握提升群众安全感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群众安全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不平衡问题。从全区群众安全感测评数据分析,

我市群众安全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2016年第三季度为例,单项安全感最高得分94.10%,比最低86.22%高了7.88%。从我市群众安全感测评数据分析,单项安全感最高的乡得分96.67%,比最低的镇78.57%高了18.1%,差距十分明显。

(二)群众安全感薄弱的地区还很多。从我市2016年第三季度测评结果分析,全市单项安全感得分89.55%,离中央、自治区提出的90%的目标还差0.45%;单项安全感超过90%的乡镇有43个,占比61.43%。也就是说,我市还有38.57%乡镇(街道)达不到中央、自治区的要求,有的甚至还差距很远。

(三)影响群众安全感提升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从2016年我市第三季度群众安全感测评数据分析,影响群众安全感的25个因素中,“两抢一盗”占比最高,占不满意因素的53.7%,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因。吸毒贩毒和赌博占比次之,占不满意因素的15.87%,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次因。从市综治办调查的情况分析,2016年第二季度,共对全市44个乡镇(街道)进行调查和暗访,有22个乡镇(街道)群众对“两抢一盗”问题深恶痛绝,占调查乡镇(街道)的50%;有20个乡镇(街道)群众反映辖区内吸毒贩毒问题突出,占调查乡镇(街道)的45.5%;有29个乡镇(街道)群众反映辖区内赌博问题严重,占调查乡镇(街道)的65.9%。从这些数据分析,影响群众安全感突出的“两抢一盗”、吸毒贩毒和赌博等治安突出问题等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市委农生文书记对市综治办暗访调查报告作出批示,要求市委政法委牵头,建立禁赌工作长效机制。

(四)基层基础建设还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视频监控技防措施欠缺。以乡为例,共安装监控探头15523个,其中高清卡口80套266个、高清监控点1446个。但这些探头大部分安装在道路交通路口、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其他地区探头相对较少,存在死角。特别是乡镇(街道)视频探头覆盖面较低,有的乡镇甚至不到10个;行政村覆盖面更低,大部分行政村没有安装;不少住宅小区视频监控形同虚设,分辩率低,损坏严重,对侦查破案发挥作用不大。二是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氛围还不浓。从全市群众安全感测评结果分析,群众对综治部门的了解和平安建设的参与得分较低,有71%的群众反映对综治部门不了解,有75%的群众反映没有参与基层平安建设工作。三是群防群治的网络体系还未真正形成。从市综治办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共组建乡镇(街道)巡防队56支,占乡镇(街道)的80%,其中正常发挥作用的42支,占乡镇(街道)的60%。村级巡防队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四是公共法律服务还需加强。法治宣传力度还不够,部分群众安防意识不高,容易诱发“两抢一盗”案件的发生;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法律援助等工作还相对滞后,没能满足群众需求,与形势发展还不相适应。等等。

以上问题亟需我们去解决。从市综治办前阶段调查情况看,落后的各乡镇(街道)在落实综治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和落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有的乡镇(街道)没有细致分析辖区内社会治安整体形势;有的乡镇(街道)没有开展有效的打击和防范工作,辖区内治安案件依然高发

多发;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还是我们领导重视不够的问题。抓工作务必坚持长期性、经常性,这样基层基础才能得到有效巩固,社会治安问题才不会反弹。

三、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提升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

2016年6月,市委办印发了《关于2016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请大家逐项对照,抓好贯彻落实,在这里重点强调五个方面。

(一)抓打击。违法犯罪问题是影响群众安全感最直接的因素。要把打击违法犯罪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打开路,打防结合,从严从快打击违法犯罪,要找准打击的目标。所要根据辖区内案件的情况,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重点打击。什么犯罪抬头就打什么,什么地方治安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根据群众安全感测评以来的反映,群众不满意的主因是偷盗扒窃和抢劫抢夺还有吸毒贩毒和赌博。为此,乡镇(街道)及辖区派出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开展排查和分析。

(二)抓防控。一是加强治安巡逻,提高见警率。各乡镇、村治安巡防队伍要开展巡逻防范活动,加强集镇街道、重点村、大街小巷、商业网点的巡逻防控力度。二是加强视频监控建设。今年市委办印发的《关于2016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规定,每个乡镇(街道)新增视频探头不少于30个,请大家抓好落实,在排查出来的治安混乱地区安装一些视频监控;三是要做好区域联防工作。7月初,市综治办已经召开了两市四县五乡镇的区域联防联打联调联控工作会议,请大

家结合实际,做好本县(市、区)区域防控工作,防止“洼地效应”的产生;各居民小区要组织保安队伍进行看护;各企事业单位要健全内部保卫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农村的治安防范能力;四是要加强重点部位安保工作。对发生入室盗窃案件的居民小区,要督促业主安装防盗设施,如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等。

(三)抓排查。各乡镇(街道)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开展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化解专项行动,把专项行动转为常态化。坚持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着力排查化解一批重大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对重大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历亲为、挂号督办。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充分发挥律师代理社会事务和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要一件一件的落实解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去突破,理顺情绪,消除群众的怨气。

(四)抓服务。要组织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为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是,特别是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中要深入那些生活有困难的群众中,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各乡镇(街道)要认真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主要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逐件登记,耐心解答。同时,通过开展活动,定期向群众通报工作,增强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认可。

(五)抓宣传。通过自治区和我市的测评结果,我们在对综

治部门的了解和平安建设的参与率这两项指标,得分都很低。这个说明我们开展综治宣传工作还做的不够具体,不够扎实。所以要突出抓好宣传工作,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通过宣传组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使群众在参与中理解支持并正确评价我们的工作。现在全市正在开展“三级文明守法示范创建”活动,大家要以这个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文明守法示范户创建,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最后,概括今天的讲课,就是要做到“三个五”。

一是守住“五个不发生”工作底线。即不发生影响社会政治安全的重大案事件;不发生重大暴力恐怖事件;不发生个人极端暴力和严重刑事犯罪等重大恶性案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规模性聚集进京上访事件;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道路交通、火灾等安全案事件。

二是抓好“打防管控宣”五项日常工作。

三是补齐社会治理“五大短板”。即补齐科技运用短板,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的精准度。补齐基层基础短板,全面增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补齐社会共治短板,增强基层自治活力。补齐法治保障短板,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补齐队伍建设短板,提高执政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