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附答案)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

1.下图是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2)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3)甲地所在的大陆位于()

A. 亚欧板块

B. 美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答案】(1)B

(2)A

(3)C

【解析】【分析】地球上各地的气温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致的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等温线基本呈东西走向。(1)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同,但此时甲的气温高于乙,这是由于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选B。(2)由图可知,乙地和丙地都在南太平洋上,两地气温乙地高于丙地,这是由于两地纬度不同,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故选A。(3)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上,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该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故选C。

故答案为:(1)B;(2)A;(3)C。

【点评】(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2)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2019年4月19日,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和部分基础

设施损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 大陆内部

B. 海洋内部

C. 板块挤压地带

D. 海陆交接地带

(2)对台湾岛环境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

B.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C. 人口主要在西部平原

D. 出口贸易是经济命脉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台湾花莲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C。(2)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河流短急、水能丰富,人口主要在西部平原,台湾60年代出口产品以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为主,以后逐年下降,到90年代,代之而起的是以工业产品为主导,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贸易是经济命脉,故选A。

【点评】(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1月为15℃,7月为28℃;年平均降水量2430毫米.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3. 2018年2月,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难言岛奠基。读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罗斯海新站濒临(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2)南极科考站建设一般选择在1-2月份进行,因为期间()

A. 食物充足

B. 水源丰富

C. 对环境破坏小

D. 气温高、白昼长

(3)人类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目的是()

A. 便于开采地下矿产

B. 捕获更多的极地动物

C. 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

D. 为向南极大陆移民做准备

【答案】(1)A

(2)D

(3)C

【解析】【分析】(1)南极洲周围相临的海洋有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读图可知,罗斯海站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故选A。(2)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寒带,1-2月是南极洲的极昼时期,同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对开展工作是最有利的时间。故选D。(3)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天然实验室,所以人类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故选C。

【点评】(1)南极大陆附近有三大洋,从南极半岛向东(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为南美洲,向东依次为非洲、大洋洲。

(2)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为南半球的夏季,我国的冬季。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这个时候也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相对于冬季较高,此时也是南极科考队最繁忙的时期。

(3)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

土。

4.读板块构造示意图,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灾害的原因是()

A. 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 地处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 地处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根据板块构造示意图可知,台湾省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故答案为:B。

【点评】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5.2019年5月12日晚,“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顺利靠泊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国际集装箱码头。该班轮流来往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见下图),计划每周靠港1个班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班轮航线连接的大洲是()

A. 非洲和欧洲

B. 亚洲和非洲

C. 欧洲和亚洲

D. 亚洲和大洋洲

(2)甲地居民多信仰()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印度教

D. 佛教【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该航线经过太平洋,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通过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而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根据图可知甲地为阿拉伯半岛,该地居民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世界上的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为7:3,大陆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无论怎样平均划分两个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序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序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占世界大洋面积的一般左右,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多和纬度最高的大洋。

(2)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6.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澳大利亚是该洲最大的国家。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大洋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跨南、北两个半球

B. 位于亚洲与北美洲之间

C. 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D. 新西兰的首都是堪培拉

(2)有关澳大利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B. 自东向西分为三大地形区

C. 长颈鹿是该国特有的动物

D. 被称为“千岛之国”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A.地跨南、北两个半球;看图可知,大洋洲绝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南,少部分岛屿位于赤道以北,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大洋洲基本大致位于亚洲与南极洲之间,说法不符合题意;

C.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是非洲,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堪培拉,新西兰的首都是惠灵顿,说法不符合题意;

(2)看图可知,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A说法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地形自东向西地形分别是山地、平原、高原,B符合题意;澳大利亚物种奇特,典型代表有袋鼠、考拉、鸭嘴兽等,C说法不符合题意;“千岛之国”指的是印度尼西亚,D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1)A;(2)B。

【点评】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由于与大陆长期分离,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动物演化缓慢,保存了古老而独特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

7.下图a为我国海南岛,自然环境呈环带状分布,河流上游流域为主要水源林区。图中b 为世界某岛屿,四周的珊瑚礁在海啸肆虐时保护岛屿安全,据此完成下列三题。

(1)一架飞机从a岛飞往b岛,是从()

A.大西洋飞往北冰洋

B.印度洋飞往太平洋

C.北半球飞往南半球

D.东半球飞往西半球

(2)海南岛()

A.位于中纬度、热带

B.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C.①区域为该岛主要工业区

D.③区域为主要水源林保护区

(3)据图文资料推断()

A.a、b两岛时间相差12小时

B.a、b两岛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C.若相同速度环岛骑行一周,则a岛比b岛用时更多

D.若相同强度的海浪对海岸破坏a岛小于b岛

【答案】(1)C

(2)B

(3)C

【解析】【分析】(1)读图,根据材料分析可知,a为海南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濒临太平洋;b为毛里求斯岛,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濒临印度洋。由此可判定,飞机从a 岛飞往b岛,是从北半球飞往南半球、从太平洋飞往印度洋。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读图可知:A.海南岛位于低纬度,地处热带,A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海南岛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B符合题意,故B正确;C.③区域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为该岛主要工业区,C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①区域为山地,为主要水源林保护区,D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答案为:B。(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海南岛,b 为毛里求斯岛;A.a、b两岛相差(110°﹣58°)÷15°≈4个时区,时间相差4小时,A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由图示纬度可判定,a、b两岛均位于热带,无极昼极夜现象,B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ab图幅相同,a图比例尺小于b图,则a图范围大;由此可判定,若相同速度环岛骑行一周,则a岛比b岛用时更多,C符合题意,故C正确;D.因为b岛四周的珊瑚礁在海啸肆虐时保护岛屿安全,因此,若相同强度的海浪对海岸破坏a岛大于b岛,D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1)为了避免将同一国家划分在不同半球,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2)海南省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也是我国跨纬度最广的省份。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跨纬度近17°,省会为海口。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蓝,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

(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所以在绘制大范围地区的地图时,往往采用较小的比例尺,而绘制小范围地区的地图时,需要采用较大的比例尺。

8.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一带一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带一路”路线国家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B.海上丝绸之路途径亚非欧三洲

C.陆上丝绸之路沿线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D.海上丝绸之路自西向东途径:印度洋—红海—地中海

(2)关于一带一路的作用,错误的是()

A.带动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

B.扩大中国商品的海外市场

C.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D.实现资源、资金共享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肯尼亚地跨南北半球, “一带一路”路线经过了肯尼亚这个国家,故A错误;海上丝绸之路途径亚非欧三洲,故B正确;陆上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沿线降水自西向东呈现出多—少—多的变化,故C错误;海上丝绸之路自西向东途径:地中海—红海—印度洋,故D错误;所以该题的答案选B。(2)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一带一路的作用:带动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中国商品的海外市场,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但不能实现资源、资金共享。故A、B、C正确,D错误。所以该题的答案选D。

【点评】(1)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陆上丝绸之路是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

(2)“一带一路”战略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9.能够正确反映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都是相向运动,图中三个同学的演示中,B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由于板块边界较多,记忆较难,本题较难,需要学生去总结哪些地方是分离哪些地方是挤压。

10.(临沂)结合“板块分布示意图(图5)”,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B. 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

C. 地中海面积会不断增大

D. 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

【答案】 C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喜马拉雅山脉会不断增高,地中海面积会不断缩小,澳大利亚大陆很少发生地震,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11.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 麦哲伦

B. 魏格纳

C. 哥伦布

D. 牛顿【答案】 B

【解析】【分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B符合题意。

【点评】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学说。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大陆漂移。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12.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

A. 亚洲、非洲、欧洲

B.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 北美洲、欧洲、亚洲

D. 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2)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3)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A. 大陆漂移假说

B. 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C. 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 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答案】(1)D

(2)B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②③大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2)乘轮船从②非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大西洋。

(3)①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本来应

该连接在一起,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受此启发,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故答案为:(1)D;(2)B;(3)A;

【点评】(1)考查大洲轮廓图,非洲轮廓图和南美洲轮廓图具有相似性,学生要注意区分,非洲有一个大的岛屿,南美洲没有。

(2)考查大洲大洋的地理位置,因为大西洋两岸是非洲和南美洲,所以从非洲去南美洲的巴西经过大西洋最短。

(3)考查德国科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从非洲和南美洲的古老地层,古生物化石以及动植物的相似性来证实了两个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

13.地球表面海陆交错分布,区域环境各具特色。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不同纬线穿过的海陆比例不同。下列纬线中,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的是()

A. 北极圈

B. 赤道

C. 南回归线

D. 南极圈(2)从河流流向分析,M所在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东高西低

B. 北高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3)在一次国际青少年网络交流中,图中四个国家的学生分别对本国的地理特征作出了如下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经济实力雄厚,旅游业发达.居民主要是白种人

B. 乙——素有“骑在羊背上国家”、“坐在矿车里国家”之称

C. 丙——农业发达,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

D. 丁——北部是广阔的热带草原,南部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答案】(1)A

(2)C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北极圈主要穿过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赤道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中部和巴西的北部;南回归线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南部、巴西的南部和澳大利亚的中北部;南极圈主要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比较可知:北极圈所穿过的陆地比例最高。(2)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丁是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故答案为:(1)A;(2)C;(3)D。

【点评】(1)该小题考查世界上的海陆分布,难度不大,可依据所给图示将几条纬线经过

的地区进行对比分析。

(2)该小题考查亚洲地形地势特征,难度较小,属于常见的基础考点,要求学生牢记作答。

(3)该小题考查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概况,有难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重点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进而进行分析作答。

14.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A.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 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

D.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海陆在不断地变化,如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变成海洋,说明由目前的陆地变成海洋;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化石,说明以前这里是海洋,而现在变成陆地,所以能发现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以前这里是陆地,有人口分布,而现在变成了海洋;巴西高原有许多动植物分布,并不能说明海陆分布,故选择答案B。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板块运动之海陆变迁,关键一定要体现出变化而且是海陆变化才能入选。

15.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A. 欧洲、亚洲、南美洲、非洲

B. 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

C. 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D. 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2)四地所在的大洲中,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高四周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大洲的经纬度位置,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得,甲位于亚洲,乙位于非洲,丙位于欧洲,丁位于大洋洲。故ABC错误,D正确。

(2)本题考查各大洲的地形特征,难度较难。依据经纬度的范围,可判定图中甲地位于亚洲,乙地位于非洲,丙地位于欧洲,丁地位于大洋洲。甲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A正确;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地,B错误;丙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低,南部和北部高,C错误;丁大洋洲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大分水岭,地势中部低,东部和西部高,D错

误。

故答案为:(1)D;(2)A;

【点评】考查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北半球主要分布有欧洲、亚洲、北美洲,其中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南半球主要是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东半球主要是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主要是美洲。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16.科学家预测,目前覆盖北冰洋的大部分海冰,在本世纪后期将消减到仅剩下格陵兰和加拿大以北地区,成为北极熊和其他极地动物奋力求生的避难所。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哪些行为会加剧北冰洋海冰的消减()

A. 巴西政府加大对亚马孙森林的保护力度

B. 人类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 加大对海底石油的开发和利用

D. 政府加征碳排放量大的企业的税收

(2)北冰洋大部分海冰的消减()

①沿海低地被淹没②北极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③北极地区的捕捞产业受到遏制④北极地区的油气开发等事业得到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以上四种做法中,“巴西政府加大对亚马孙森林的保护力度”、“人类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和“政府加征碳排放量大的企业的税收”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减缓北冰洋海冰的融化;而加大对海底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则会加剧北冰洋海冰的融化,故选C。(2)北冰洋大部分海冰的消减,会使沿海低地被淹没,会使北极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也会使北极地区的捕捞产业受到限制,故选A。

【点评】(1)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2)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

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为此人类应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17.2017年4月7日美国向叙利亚境内一座空军基地发射约60枚“战斧”巡航导弹,对叙利亚政府发动空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坐标最接近空袭地点的是()

A. (33°N,36W)

B. (33°S,36°W)

C. (33°N,36°E)

D. (33°S,36°E)(2)美国对叙利亚空袭时( )

A. 叙利亚昼短夜长

B. 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

C. 澳大利亚为春季

D. 北京正午旗杆影子继续变短

(3)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B. ②是地中海,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C. a是欧洲,b是亚洲,c是非洲

D. a大洲和b大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答案】(1)C

(2)D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空袭地点的经度在20°E- 40°E之间,纬度在20°N- 40°N之间。综合分析,只有C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美国对叙利亚空袭的时间是2017年4月7日,处在北半球的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

A. 叙利亚位北半球,此时于昼长夜短,A不符合题意;

B. 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B不符合题意;

C. 澳大利亚南半球,此时为秋季,C不符合题意;

D. 北京位于北半球,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正午旗杆影子继续变短,D符合题意;

(3)读图可知:

A. ①是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A不符合题意;

B. ②是地中海,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B不符合题意;

C. a是非洲,b是亚洲,c是欧洲,C不符合题意;

D.a非洲和b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D;(3)D。

【点评】(1)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

(2)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3)世界共有七大洲,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共有四大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的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18.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极洲是地球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 北冰洋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 南、北极地区四季分明,季节相反

D. 南、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 B

【解析】【分析】南极洲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南、北极地区终年严寒,四季不分明,但是季节相反;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出现的现象正好相反。

故答案为:B。

【点评】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属于寒带。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南极地区4-11月为极夜,11月至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时间长度要长于极昼。而北极地区4-11月为极昼,11月至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度要长于极夜。

19.读下图“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完成下题。

该影像能表现()

①海洋水体的不连续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

③地球的真实形状

④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认识地球的形状,也知道了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0.(昆明)如图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平洋位于北美洲东部

B. 欧洲大部分位于北寒带

C. 亚非分界为苏伊士运河

D. 南极洲是面积最大的洲

【答案】 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太平洋位于北美洲西部,A错误;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

错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C正确;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D错误。故选:C

【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