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教学资源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终审稿)

网络教学资源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终审稿)

网络教学资源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终审稿)
网络教学资源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终审稿)

网络教学资源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网络教学资源对网络教育质量的影响分析

陈铁郑润如李育瑜

摘要:在网络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缺乏认识,网络资源建设成了课堂搬家,另外,有些教学部门对网络资源建设只追求数量,不重视质量。利用这样的网络教材进行教学,不仅造成了内容的重复,而且完全没有体现出网络教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模式,也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制约网络教育发展、影响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文就目前网络教学资源对网络教育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做一分析。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教育质量课程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on Network Teaching Quality

Zheng Runru,Chen Tie,Li Yuyu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

Abstract: In network teac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sometimes may not work efficiently because some teachers have no enough knowledge about the theory of modern distance teaching. In addition, some departments only focus on quantity but not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case, the network teaching is only a repet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one. What’s mor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neither reveal the new theory, new method and new model of network education nor develop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creativity. Therefore, the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lim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ducation and also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affecting network education quality.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on network teaching quality.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互联网与校园网的接轨,更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目前,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网络对学习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资源的易获取性等特征使得网络信息资源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网络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例如,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源库、教学平台等等的开发与建设百花齐放。但纵观这些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而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我们会发现有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不符合教学的需求,另外,还存在着已开发的一些网络教学资源不能随着社会,教育以及学科的变化而可持续性利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目前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缺乏监督、管理和评估的机制,使得网络教学资源在质量上良莠不齐,成为制约网络教育发展、影响网络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

1.网络教学资源的特点

要使传统的教学资源能成为在网络上运行的网络教学资源,必须利用多种的技术手段,例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具备在网络运行的技术特性。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在网络教学资源开发时,应充分考虑网络教学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设计、组织和实施其教学内容。所以,网络教学资源除了具备传统教学资源的一般属性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多样性

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同时,表现形式多样性能使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和重构。

1.2 便捷性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或下载学习资源。

1.3 共享性

目前,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范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面向公众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供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随时访问,其用户是不确定的。另一种是由专业教育机构提供的学历教育的特定资源,例如,网络学院的专业课程只提供给注册用户访问,其用户是特定的人群,教学资源的共享性相对受限制。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人群均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1.4 时效性

以网络作为载体的教学资源的时效性远超其他任何一种载体的教学资源,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有着动态本质,课程可以随时更换教材内容,社会、教育和学科专业的变动都可以在课程材料中体现出来,其传播速度、更新频率和影响范围是空前的。

1.5 适应性

对于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需求的人们,网络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教育形式、内容和学习方法。

1.6 交互性

通过对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学生可进行人-机对话,并可通过各种专业论坛、聊天室和电子邮件等形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共同讨论一个主题,进行实时或不实时的网络学习交流,教师和学生既是信息的使用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1] 2.网络教学资源的类型

网络教学资源的种类有很多,按形态来分类一般有电子书刊、教育网站以及各种专业的数据库等等。但对于高校开展的网络教育来说,当前资源建设和应用的重点是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以及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课程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等基本特征。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通常包括教学资源在内。[2]

教学资源库的类型从各高校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按资源的存储类型进行建设;二是按学科知识点进行建设。在这两种类型中各有优缺点,若按资源的存储类型进行建设,对一些系统性学习比较强的学科来说,用户使用时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若按学科知识点进行建设,使用较为方便合理,但建设时难度较大,对内容设计和系统设计要求较高。

教学支撑环境是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答疑、实验、实习和测试等教学环节。[3]

3.网络教学资源对网络教育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

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来说,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应包括人才资源建设和应用资源建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大资源建设对网络教育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3.1 课程开发缺乏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

目前,部分教师没有摆脱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缺乏研究,实施网络教学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一些网络课程仍然是书本的翻版和传统面授教学的延伸,资源建设成了课堂搬家。例如,最常见的是有些教师为了满足网络课程开发的要求,把各种类型的媒体罗列出来,从表面上看资源很丰

富。但问题是,各种媒体与相关知识点之间缺乏以超文本或超媒体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而一个合格的网络教学资源,应该体现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围绕这个基本思想,在开发的过程中溶入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例如,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等等。

3.2 教师欠缺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

根据我们对部分教师的调查和培训发现,高校教师在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用、网络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欠缺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都是影响教师未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教学的主要原因。

3.3 课程开发太过强调技术而忽略了课程内容

由于网络教学资源存在太多的表现形式、整合材料的方法和工具,导致一些教师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时,把太多的时间耗费在制作工具和网页上,而忽略了对真正重要的课程内容的重视,教学内容和网络技术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优化组合。

3.4 课程内容缺乏人文精神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而现在要面对信息庞杂良莠并存的网络教学资源,其对信息的分辨、获取、加工、整合的能力显然是不足的,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而且网络上教师与学生在地域上的分离,使学生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网络中虚拟的教学环境,其模拟体验和间接体验与实际的学习实践之间的差别可能会造成学生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交流的缺陷。这个问题尤其体现在当前文科的学习中更为严重,这样将不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社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3.5 没有按远程教育资源标准进行开发

目前,世界上很多标准化组织都制定了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的标准。我国教育部也针对网络教育的高速发展,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目的是,为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最基本的参考标准和技术规范。所以,承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各级部门以及学科教师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并根据各个学校网络教学的规模、使用范围和教学应用的具体情况,开发出合格的网络教育资源。

3.6 项目开发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从2000年到现在,我校开发了一大批教育技术项目,有国家级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卫生部的视听教材、省“151工程”等项目。项目的资源类型也多样化,有网络课程、网络课件、立体化教材、教改试验等,大部分项目已经开发完成,投入使用,项目具体情况如下表:

完成的项目正在应用阶段,通过对项目应用的追踪调查及对教师反馈意见的收集,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都能积极地应用自己开发的资源进行教学,但在开发和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3.6.1 项目开发时没考虑到实际应用效果

部分学科老师申报项目时,标书的书写按照相关要求,媒体素材的类型也是面面俱到,但未考虑实际应用问题。在取得立项后按照项目开发的规范设计网站的结构,技术问题考虑得多,学科内容的实际应用考虑得少,目的是为能顺利通过验收取得结题。结果有的项目在应用中发现了问题再修正开发,走了弯路。例如,省“151工程”项目中的一个

资源库,在开发将近一半时才发现用JPG格式保存的几万张图片不适用于教学,因为这个学科一个病例的病情进展或手术情况要用十几张图片才能说明,并且整个过程要有文字详细说明学生才能看懂,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用Word的格式来表达,后来不得不改变了制作方法,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

这个例子说明了在教学资源开发的前期就必须把应用部分充分考虑周到,才不会使资源开发与应用脱节,才能在教学中切切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3.6.2 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使基于项目开发的教学资源在校内共享,我校注重硬环境建设,引进数字化学习平台和资源管理平台,把相关教学资源集中放在平台上,供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和下载。但我们发现除了项目开发负责人自己应用资源进行教学之外,其它教师却不大喜欢用。经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积累大量教学资源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材组织与呈现方法和教学方法,如果应用别人的资源势必造成教学方法的改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再者,目前缺乏一些有关指导网络教学资源应用的合理模式,学科教师在这方面也较薄弱,这也是教育技术专家正在研究的问题。这种由于人们的观念、态度而影响资源共享的问题我们称之为软环境问题。它制约了教学资源共享,造成网络教学资源浪费,应用率低和应用范围窄的不利局面。

3.7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网络教学的支撑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即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基于Web的支持和管理教学过程、提供共享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工具的虚拟学习环境,为网络教学的实施提供基础性通信与学习管理服务。

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资源实施环境,中山大学引进了WebCT网络教学平台和BB教学管理平台。经过几年开发,约有容量1TB的文理医等学科的各类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和教学资源库等。目前在WebCT网络教学平台

上开设的课程总数达336门,涉及专业包括文理工医等多个学科,已向全校的师生开放使用,用户数超过11380人。BB教学管理平台是中山大学网络学院的教学管理平台,该平台不但面向远程学生开放,也对住校学生实施资源共享。目前在BB教学管理平台上开设的

课程总数达350门,用户数超过8000人。

为了了解学生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态度,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注册BB教学管理平台的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

共发问卷50份,回收50份,问卷的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100%。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有关问题的统计结果如下:

1.对问卷中“你认为网络教育资源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的统计结果:

表1

由F=0.71>0.5可知,学生都认为网络教育资源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

2.对问卷中“你认为网络教育资源有助于你的自主学习吗?”的统计结果:

表2

由F=0.62>0.5可知,学生认为网络教育资源有助于促进自己的自主学习。

3.对问卷中“你认为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促进你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吗?”的

统计结果:

表3

由F=0.61>0.5可知,学生认为网络教学平台有助于促进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

4.对问卷中“你认为影响你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原因是什么?”的统计结果: 表4

(注:A.学习内容不够丰富,知识更新慢。B.网络传输速度慢,影响学习兴趣。C.电脑知识薄弱,处理信息能力不强。C.上网学习经济上有点负担。D.电脑知识薄弱,处理信息能力不强。)

由W B >W A >W D >W C 可知,按照重要的程度,四个原因的顺序是:B >A >D >C 。由此可见,造成不良效果的原因如下,其中B 和A 是主要原因。

5.对问卷中“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喜欢通过何种方式解决问题?”的统计结果:

表5

(注:A. 在教学平台的“学习交流讨论区”发帖。B. 发E -mail 给主持老师。C 在教学平台的“辅导答疑”栏留言。E.面对面问周围老师、同学。D.到图书馆查资料解决问题。)

由W A >W C >W B >W E >W D 可知,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排序如下: 第一位:在教学平台的“学习交流讨论区”发帖; 第二位:在教学平台的“辅导答疑”栏留言; 第三位:发E -mail 给主持老师; 第四位:面对面问周围老师、同学; 第五位:到图书馆查资料解决问题。 由上述统计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育资源能促进学习的认同度较高。 2.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教育资源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

学生喜欢运用网络教学平台所提供的交流工具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交流,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网络传输速度慢是影响学生上网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5.

网络教育资源内容不够丰富,知识更新慢是影响学生上网学习兴趣的另一主

要原素。

3.8 对教学资源的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目前国内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呈无序状态,很多学校在组织资源建设时,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网络教学材料的一大通病是缺少对其内容的把关,在一些教学网站上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错误信息的内容,特别是一些面向公众的教学资源网,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文章,因此,网上的大部分材料都没有被核实过。所以,当从一个网页链接到另一个网页时,不能保证被引用的材料的可靠性。[4]

我们认为,应当通过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评审机制,并提高评审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来规范资源建设行为。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可操作的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制定要突出资源的教育特性和新课程标准对资源的要求,并要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基本出发点。

4.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的建议:

4.1 建立规范的课程开发模式。

4.2 改进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要重视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4.3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4.4 加强和完善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4.5 建立教师教学资源共享奖励机制。

4.6 尽快建立有效的、权威的网络教育资源的监督、管理和评估的机制,规范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4~95

[2] 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

[3] 网络时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1

[4] France Belanger.Dianne H. Jordan.远程学习的评估与实施,北京: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2003,69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好处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好处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等诸多层面赋予教学以全新内涵。 电化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它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优化学习过程,促进主动发展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主要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现教学内容,往往会把事物抽象化。而电化教学则用形象和声音等表现教学内容,能把客观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能让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长征》这篇课文,对于今天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理解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他们对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长征中的爬雪山、飞夺泸定桥等画面(影片剪揖),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历史场景,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坡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使得学生对一些 重点字词的理解能水到渠成。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使用网络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从而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培养技能,减轻课外负担,为推进素质教育赢得时间。比如说,教师事先把一些练习做成投影片,课堂上用投影仪投出,不是免去了抄写习题的时间了吗?本来要抄写后在课外 练习的不是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了吗? 三、网络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 通过观看一些教学实录,我体会到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根据学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学知识。懂得了要从过去以课堂教学内容、教材、教师经验等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包括各种类型资源的网上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能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了两次技术革命,现在正在实行着的是第三次技术革命,三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促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基础,第三次技术革命在促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必然给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已越来越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使用的面已经越来越广;参与使用的教师越来越多;使用技术越来越成熟。传统的备课方式已经很不适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传统备课中教师受到很大的限制:备课流于形式,仅仅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因为各种原因,教师资料不全;翻看课程标准、教科书、书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主要功夫用在了书写上,误了作业批改与辅导分析学生;还有发现问题后,只有本校的本科的几个教师往往解决不了,造成教师整体水平较低??总来说之,关于备课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何实现备课的优质高效呢?我们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优势提升广大教师的备课实效,达到解放教师、资源共享、高效便捷。在实际中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收藏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主页,收藏相关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动态的相关网页。教学首先要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此我们将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报的主页添加到收藏夹中,每天到这些网站上查阅中国的教育新闻、教育形势、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学习一些好的典型。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走在教改的前沿,注重教改信息。到相关网站上了解整个教育、本学科的最新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课程的形式、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以及教学改革的效果等,使自己永远坚持教育的准确方向保持教育的先进性。(二)备课中课程标准等资料缺乏问题的解决。一般来说,几个教师合用一套资料,特别是具有教学指导性的课程标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达到每位教师人手一本,由很多教师教没好好看过课程标准。以我们物理学科为例,全校的物理教师有8 人,物理课程标准只有 3 本。有了网络,我们在网络上一搜,即可找到,并立即下载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文件夹中,这个文件夹就叫“物理科课程标准”,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学习,需要时能够随时打开,也能够打印出来查阅更方便。并且还有课程标准的学习说明,让每一位教师有条件明确本学科的教学方向。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合理的编辑、组织、选择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素材与学生共同探索。下载多

(完整版)网络课程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课程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课程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而开始盛行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它具有资源共享性,学习的自主性,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学习的协作性等特点。 网络课程学习的模式概述为:文字教材自学+网络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必要的面授辅导+网上讨论+小组活动+课程作业+模拟试题自测+学习中心导 学辅导+集中考试+课程终结性考试。 (1)学习时间、地点上的随心所欲 只要拥有一条电话线和一台电脑,您就可以上网进行学习,而不用象传统面授班那样必须在固定的星期六或是星期日早上9:00到一个离您家很远的地方去上课,远程教育可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的安排学习时间,完全突破了学习在时间、地点上的种种限制,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很好地处理了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矛盾,使自己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自主权,避免了上面授辅导班的来回路途奔波之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2)学习进度上的随意安排 每个学员的领悟能力和课程的难易程度都不一样,有些学员的领悟能力高,他就学得快一些;有的学员领悟能力差,他就学得慢一些;有些章节比较简单可能一点即通;有些章节难一些可能就需要反复学习才能掌握。但传统教育在教学进度上是固定化、统一化的,很难顾及个别学员的学习特点,也不会因为某个学生的某个章节没有听懂就把整个课程重新再讲一遍,而远程教育的课件是事先做好了放在网上的,想学哪章,想学多久完全由学员自己掌握,熟悉的可以减少学时甚至不学,而自己较难理解的可以安排大量时间,完全不受任何的限制,对于一次听不懂的问

题,可以反复听,直到听懂为止。 (3)优秀教师资源共享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各地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资源情况千差万别,许多偏远地区的师资严重匮乏,良莠不齐、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师资,这些都制约着当地教育水平向高层次迈进。而网络教育优势就是可以把全国的优秀师资汇集到一起,使各个地区的的学员都能听到名师讲授的课程,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 (4)充分的答疑时间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及时的发现和纠正、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传统教学种学生的答疑和老师的授课时间是混在一起的,答疑的时间多了,那么讲课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网络教学通过它特有的答疑工具,如:答疑板、论坛等工具将学员的提问延伸到了课堂之外,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员在学心中发现问题可以随时提问,并在短时间内得到细致的解答。同时可以查看别人所提到的问题,弥补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5)交流范围扩大 传统教育由于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学员之间的交流往往局限于班中几十个同学的交流上,而远程教育则通过答疑板、论坛、聊天室等途径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链接在一起,为大家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 (6)相关信息共享和反馈的及时性 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为了查找一条相关信息、政策、法规,查遍了整个图书馆、阅览室、转遍了大大小小的书店,浪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有时候更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性而根本找不到。而网络教育在提供在线课程的同时,也提供丰富、翔实的在线资料库,学员只需要输入几个关键字,就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所需的资料,同样有关考试的最新的政策、教材的最新变化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学员那里。

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茶陵二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了合理开发、适当整合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全体教师服务,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教师业务素质,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 指导思想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突出优质教学设计,提炼优质教学课件,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 建设目标 2.1 教学课件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简称:全学科下同)的各年级教学课件各一套(PPT 格式)。 2.2 教学设计涵盖全学科的各年级电子教学设计各一套(Word 格式)。2.3 教学素材每学科教案、学案、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教学后记、教学反思、音频、视频、试卷、练习卷。 3 实施策略 3.1 教学课件制作及要求 学科组成立学科资料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科的教学资料规划、收集、整理、评选及分布工作。学科组长为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全体教师为成员。 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制作,教育技术处负责技术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课件上传至教 科室,具体要求如下。 3.1.1 课件的选题要精彩,定位要准确。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难点、

疑点、抽象的知识点可重点制作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课件。3.1.2 课件的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媒体元素能少则少,宜简不宜繁。 3.1.3 课件的操作界面不能繁琐,应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3.1.4 课件的设计制作切忌是课堂上“满堂灌”的翻版,应该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课件中除了有教学目标、讲授、例题、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内容外,还应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 教学设计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制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传至教科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协助。教学设计要重难点突出、步骤合理、讲究实用、注重实效。 3.3 教学素材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师全员参与,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等教学素材上传至教科室。 4 使用及管理 4.1 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年级教学资源库中,供组内教师使用,并上传一份至学科组。 4.2 以学科组为单位收集、汇总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学科组教学资源库中,供学科组开展教学研究,并上传一份至教科室。 4.3 由教科室会同相关部门,每学期对各学科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组织整理,并将作品上传至学校网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 4.4 学科资源库建设纳入学科组(备课组)考核。

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 一、网络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网络资源是一种以网络为承载、传输媒介的新型信息资源,是网络上藏的各 种形式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网络资源具有:1信息分布的网络性;2信息形式的多样性;3信息数量大、传播快、增长快;4使用成本低; 等特点。 网络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辅助是教育信息资源。学益教育资源网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存贮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为主,而且包括以书籍、报刊、磁带、广播、电视、个人计算机等为物质载体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其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种趋势,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情况也成为检验学校现代化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网络教育资源的主要类型 1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学校绝大部分课程仍将在普通教室内完成, 广大教师通过计算机调用互联网或校园网中的教学素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中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素材是校园网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内容。 2适用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教师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教室内应用课件组织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件”由教师经过分析教材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基础,兼顾各类学生需求,充分利用网络的容量大、交互性强的教学特点,制作成教学内容与教材相关的拓展性材料、讨论题、分级分类自我评测题等内容丰富、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件”。 3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学习的资源。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全新学习方 式,学生的课程基本上利用课余完成,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全天向学生开放,使网络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学生带着任务上网,有目的地上网搜索有关信息,避免了上网时养成无目的地漫游和聊天等不良习惯。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完成一定量的研究性课题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在网上收集信息、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判别、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和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三、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针对学生的整合目标: ------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如: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如: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信息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以及处理并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如:指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与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时间和创造性学习。 ?针对教师的整合目标: ------革新课程容。如:根据社会发展、学生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革新课程容。 ------扩充课程资源。如:在教材和参考资料等纸质资源的基础上,引入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学者等交流,扩大课程资源的围。

------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创造新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改进教学评价手段。如: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设计、实施教学测评,处理测评结果以及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测评等。 ------发展教师的信息素养。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评价与应用,提高备课、学习以及科研等活动的效果与效率。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例评价指标” 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同伴辅导交互式教学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学校统筹规划,加强管理,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重视专业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克服资源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思路;方法;策略 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将多种媒体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以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的系统。它一般由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以及网络课程等几部分组成,能为使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由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学校在政策、立项、资金、人力统筹等方面给予支持。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人力统筹、内容建设等各因素间的关系,还要处理资源库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和教学这个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就尤为重要。要有专门的领导机构,论证和制定资源库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如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确定管理系统是自主开发还是请专业公司开发,资源建设是分批引进还是以自主开发为主,是突击重点还是普遍涉及等等。 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教学资源库作为各种教学资源的汇集,绝不是教学素材、资料的简单堆积,更不是脱离教学特点的其他非服务行为。它直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方便用,学生易于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科学化、标准化、结构化和动态化。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是资源库的根本,遵循标准是保障资源库广泛共享的基础,合理的结构可以确保资源库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是资源库具有生命力的保障。因此在设计方案时要明确目标:一是建设科学的资源规范体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库著录的标准化、检索点的规范化、检索途径便捷化。二是建立开放的资源建设体系,能够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信息录入与修改、素材的预览与浏览、远程审查、统计分析等功能,让全校师生不仅能使用资源,还能为资源库提供素材和资料;三是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查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高质量;四是

线上网络教学有什么优势

线上网络教学有什么优势 线上教学有以下三大优点: 第一点是反馈即时。在学校的课程中,通过QQ学习群或者微信通布置作业,当天能够收缴作业,能够完成批改,能够即时反馈给学生,通常情况下还能够收到学生的“谢谢”。未完成名单也显示得清清楚楚!无须统计!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传统教学通常是上课布置课后作业,第二天早晨上交,上课前才能分发到学生手中,迟滞的时间通常超过12小时。 第二点是谈话亲切。线上教学的最大魅力是谈话亲切。借助耳麦和通话功能,教师能够实现一对多授课,还能够同步播放课件,还能够演示重点和思维过程。线上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师生谈话能够选择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很多学生在传统课堂上不好意思在大家面前回答问题,害怕答错或者答不上来会丢人,而线上的课程能够把学生从众多的学生中间被分离出来,和教师隔空交谈,其他学生被完全分割出去只成为旁听者,这种方式会给学生更多愿意表达出观点的机会。也是有针对性实行的教学,针对学生的问题实行专门的解答。随时随地都能够实行学习,只要有网络就能够。 第三点是节省精力。线上教学的最大益处是节省精力。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够见到面悬耳麦、腰挎扩音器的教师,因为教师需要将音量调到充足的分贝才能保证教室的每个同学都能听清,这会损坏嗓子,老师只能求助设备!而网上教学显然能够解放嗓子,因为轻言细语就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听清!线上教学改变的不止是学生自己,还有老师的授课方式。 而对于学生来说,网络的资源非常丰富,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就以小猿搜题来说,它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例题的讲解,基本上学生用得到的题目都会有,这就方便了学生们的学习。即使是有没有涵盖到的题目,小猿也有相对应的辅导老师。学生也能够选择视频互动的形式实行学习,也非常方便快捷。 总体来说,线上的学习还是比较方便的,而且资源也比较丰富,很多的课程都是有免费的试听课的,家长能够去实行一些尝试。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论文关键词:云计算网络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云计算的概念、特点和功能,并且总结了当前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而讨论了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一、云计算概念、特点及其功能 进人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最新发展,云计算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1.关于云计算的表述 学术界和不同的企业对云计算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大多基于充分利用网络化计算和存储资源、达成高效率低成本计算目标的考量,希望能更好地整合互联网和不同设备上的信息和应用,把所有的计算、存储资源连结在一起,实现最大范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而云计算对广大用户来说,更大程度上是在建立一种服务未来的具有无限能量的、便捷高效的云计算环境。 2.云计算的特点 (1)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云计算采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人侵等麻烦。 (2)按需服务、及时方便、费用低廉。“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它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云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按需购买和计费,使用十分方便。 (3)通用性强,具有高可扩展性和很强大的数据共享。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满足不同应用和不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4)超大规模,无限可能。“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 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Amazon , 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几乎无限多的可能。 3.云计算的功能 令人捉摸不定的“云计算”,其实就是要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云计算的虚拟环境,供个人和企业用户随时访问、分享、管理和使用—相关的应用和资源可以通过全球任何一个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来获取。在这样的云计算环境中,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有: (1)提供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与现有软硬件技术无限缝合,云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架设出规模巨大的全球化的数据库及存储中心,能够实现海量云存储、出色的安全性、高度的隐私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应是高效、低价和节省能源的。 (2)提供动态的数据服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经过处理的结构化数据。在未来以数据为王的时代,一个好的云计算架构一定要有提供大规模数据存储、分享、管理、挖掘、搜索、分析和服务的智能。能最大程度上解决并发访问的瓶颈问题。 (3)提供计算平台,包括软件开发API、环境和工具。只有如此,云计算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有生命力、有吸引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4.当前典型的云计算环境 (1)微软公司的“蓝天服务平台”—Windows Azure Windows Azure是微软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和Azure Services Platform一样,是微

浅谈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浅谈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出许多全新的理念和文化。计算机和网络也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带来了诸多的变化,不少学校也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发数字化校园,加入互联网,开展了网络教学的尝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它以互联网为传输系统,利用网络的特性和资源创造了一种有意义的、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学习环境,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但由于其在中国的开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点,笔者针对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进行了探讨。 网络教学的主要优点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不受教师和课堂的限制。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构建知识。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从按部就班的学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再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亲密的朋友和指路人,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1、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课本上静态的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动态的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将丰富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融入教学和学习之中,学生可以见其形、闻其声,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冲破书本的局限,轻松自如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由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系统的通信、集成和演示功能强大,教学内容来源广泛,几乎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没有国界和种族的隔阂,是一种全球性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快的更新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因特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很多都是最新的最先进的各学科研究成果,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现代化。而且还可以使更多的人又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 2、实现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过去的课堂上,老师处于主导地位,大家使用同一教材,讲授同一内容,师生之间几乎不存在合作和交流,而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最好的学习是自主的个别化探索性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及课程的进度,有利于因材施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实现了班级授课制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研究课题 课题总结报告书 课题承担单位: 课题名称: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课题开始时间: 课题结题时间: 课题组负责人: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2012 年5月

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合理运用有限的教育经费,建立实用、高效的校园网,也是很多学校在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共同面临的问题。我校在校园网建设中,注重规划、合理建设,特别注意资源库建设。为了充分开发和使用资源,抓好人员培训、促使设备高效运行,形成“使用→提高→研究→使用”的良性循环,使“路、车、货、人”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提高校园数字化的功效,我们于2006年12月申请立项了山东省课题《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现有课题组成员5人。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建设基本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资源库,使资源库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服务,为教学研究和主题教育服务。加强学校网站和资源库模块化、共创性和共享性。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为推动学校教学服务。上述内容,已经制约了我校的教育、教学的效率,在我校资源库应用时期中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时候。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队伍组建 在申报了课题之后,为了扎扎实实的开展教学研究,申报课题之初便在全校进行了研究的技术力量的搭配组合。不仅有电脑专长的老师,还有学校其它专业的教师,在校园网和资源库建设上不仅有技术还有内容。研究成员 组长: 成员: (二)调查研究

我们首先在,调查了老师们使用网络资源的内容;调查了老师们使用网络资源的方式;征求各部门和各教研组网络布局的情况;研究其他兄弟学校网站的内部组成、功能和应用范围;研究其他兄弟学校网站的优点和缺憾。 (三)课题分工和责任定位 我校校园网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具体分成学校管理平台的设置、学校网站的模块化和共创性管理、资源的进一步引进、组合、整理、资源库管理系统的研究和提高师生网络应用水平等五项子任务,有专人负责。 (四)网站的建设过程 在建设完校园网的同时,我校的学校网站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由于一开始的网站使用了静态网站的技术,要添加内容比较麻烦,完全要依靠信息技术老师来完成,这样,加大了信息技术老师的工作量,反而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学校信息不能很快的在网络上发布,成为了我校信息校园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2005年下半年,信息中心的成员在校长室统一指导下,对学校网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由以前的静态网站转变成现在的由ASP技术支撑的动态网站,对外24小时完全开放,完成了网站模块化和共创性管理的需求,为每个科室和教研组分配了自己的资源模块空间,设定了每个部门的不同职责的工作区域,也为每个教研组设定了六大板块,分别是:教师简介、校本资源、优秀教案、学科资源、优秀课件和学科课题,老师们自己可以通过后台管理来添加和管理自己科室和学科的资源,每一个部门负责人或教研组长是本部门或教研组的大板块的管理员,定期检查和监督自己板块上的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存在性,信息技术老师只要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就可以了,

网络直播授课的优点

网络直播授课的优点 网络直播授课的优点主要是强大的交互能力,学生有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的兴趣更高。还有学生在听取教师的网络直播授课,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在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开展学习,这是非常方便的。目前网络直播授课的平台众多,老师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伯索云学堂是专业的线上教学服务平台,下面介绍些网络直播授课的优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一言堂”教学,虽然从知识的传授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无可厚非,但是从学习过程上来看却缺乏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教师和学生没有教和学的自由。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网络凭借其优越的开放性和交互性,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它作为教学工具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网络教学有着非常强大的交互能力,使得教师和学生有了更好的方式获取信息,近年来随着教学课堂的信息化,许多班级具备了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于是利用网络,一种更为有效地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起来,那就是网络教学视频。网络教学视频和录像课不同,录像课只是将教师上课的过程录制下来进行保存,而网络教学视频则是在保存的基础上,将其格式转换,上传至网络供更多人来点击观看,即教学视频是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制作成视频形式,以辅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教学视频可以帮助老师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出在课堂上难以甚至无法实际操作的部分,同时又能真实的记载下教学内容,方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近来,各类别的部

分学校都开办了网络教学视频课,给同学们展示了其独特的教学过程,效果颇佳。笔者就目前网络教学视频的特点,谈谈它给实际教学带来的优势之处。 一、学生有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 和传统教学不同,网络教学视频完全可以脱离课堂。学生在听取教师的课堂教学,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在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开展学习。学生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事、病假带来的缺课问题,而且在实际课堂上没弄懂的地方或者没注意听的地方,还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教学视频重温教师的教学,巩固课堂知识,起到亡羊补牢的效果,学生在复习阶段也有了更有效直接的复习方式,身临其境的教学视频远比文字更加形象。同时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学生往往在主动的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某些学科教学在上传至校园网供学生点击后,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教学作用,比如体育和美术学科这些需要掌握实际技能的教学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反复模仿练习,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这是常规教学力所难及的。 二、教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教师自己也不知道是否存在问题,因为不好的教学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更正,特别是一些教学小动作,口头禅之类,如果有别的老师听课的情况下,还能在课后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否则就只能通过最后的学生实际成绩,或其他途径来得知了,这种后知后觉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慢。而教师通过点击教学视频网站上自己的教学视频,站在录制的角度看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就能很快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改进,促进自身的教学水平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视频教学有着优越的交互性能,学生在网络上观看完教学视频之后,还可以对自己未能理解的课堂问题,来给教师的视频进行留言及发送邮件,这可以很自然的形成对教师教学的课堂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留言来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节课中加以改进。 三、教师可以更牢固的掌握本学科的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的把握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是一个教师是否掌握本学科教学

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江门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教学平台 建设方案 需求规格说明书

修订记录

目录 一、项目背景.............................................................................................................................................. - 4 - 1.1.国家政策.............................................................................................................................................. - 4 - 1.2.职业院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 - 5 - 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目标 ............................................................................................................... - 6 - 1. ........................................................................................................................................................................... - 6 - 2. ........................................................................................................................................................................... - 6 -2.1.平台具备以下特点 ............................................................................................................................ - 6 -2.2.平台具备以下功能 ............................................................................................................................ - 7 -2. 3.支持建设的专业资源素材种类 ...................................................................................................... - 9 - 2.4.示范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目标.................................................................................................. - 9 - 三、平台功能模块 ..................................................................................................................................... - 9 - 3.1教学资源库管理 ........................................................................................................................................ - 9 -3.1.1资源处理与上传 .................................................................................................................................... - 9 -3.1.2 资源管理与共享................................................................................................................................. - 10 -3.1.3资源浏览与检索 ................................................................................................................................. - 11 - 3.1.4专业展示与维护 ................................................................................................................................. - 12 - 四、产品技术特性 .................................................................................................................................. - 14 - 4.1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 - 14 -4.2大规模应用 ...................................................................................................................................... - 14 -4.3可移植性........................................................................................................................................... - 14 -4.4遗留系统兼容性.............................................................................................................................. - 15 -

国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国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国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回顾国内教育电子资源建设的历程,基本经历了:由单机课件到网络课件到网络课程再到网络资源库,由个人行为到组织行为到国家行为,多年来开发和建设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教学资源。但拥有资源的态势基本呈割据状态,资源散落,目前已经暴露出如下问题:如有些课程内容重复,有些课程水平不高$由于网络课程各家自搞一套,造成开发成本高,平台不兼容,效益较低;重开发、轻应用,尤其是轻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开发的技术含量偏低或不符合建设规范,造成资源重复利用率低,重组困难;国家投巨资建设的资源,得不到推广应用等。如何盘活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更大效益呢?这如同企业盘活资产一样,只有盘活了才能增效。我们认为盘活的出路之一:优质资源共享。遴选、认证优质资源,共享共建优质资源,只有这样他人或其它组织才有机会使用与分享优质资源。 二、国内为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所作的准备 从国家和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和实施的行动中,

我们发现各级组织和机构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共建做出了积极的准备工作,归纳为以下方面: 1.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指导 我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2000]10号)、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8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 2.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区域联合体或项目合作团体 67所试点高校成立了协作组;农林、师范等行业院校之间或成立联盟或筹建协作组;上海6校网络学院联合招生;广州石牌6校在校生互选有学分的网络课程;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整合教育信息化(教育电视台)、教育技术(电教馆)和网络教育(电大和网院)三支队伍,实行公司化、产业化运作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多边合作动向。 3.制定技术规范 教育部于2000年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力求在跟踪国际相关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的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摘要 通过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完成了对于操作系统课程的远程化授课。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对于这门课程进行学习。建立起了基于B/C的网络化教学系统。本网站采用当前最流行的JSP网络编程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动态、交互访问,具有强大的Server/Client交互能力。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介绍Win2000 +JSP(J2DK+TOMCAT)系统并且嵌入 JAVABEAN的一般原理;阐述整个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概要设计,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详细设计实现学院介绍、教学资源、课程表、课堂教学、在线答疑、其他课程、课件下载、留言反馈、站内搜索、公告专栏、友情链接、校园风景、新闻中心、栏目导航等程序模块;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且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建立完整的实验网站,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 JAVABEAN JSP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JAVASCRIPT JDBC

Abstract Through th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construction, completed long-distance has taught regard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curriculum, was allowed to cause the student without the time space limit, and carried on the study through the network regarding this curriculum.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C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This website uses the current most popular JSP network programming technology, may realize the data to be highly effective, dynamically, alternately visits, and has the formidable Server/Client interactive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does main work: Introduced Win2000 +JSP (J2DK+TOMCAT) the system and to insert JA V ABEAN the general principle; Elaborates the entir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outline desig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Has analyzed in the system realization particularity, the difficulty and key; The detailed design realization institute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class schedul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on-line Q/A, other curricula, class downloading, the message feedback, the station search, program module and so on announcement column, friendship link, campus scenery, news center, column navigation; Each module concrete realization, also in analysis and solution realization certain technical questions; The establishment integrity experimental website, carries on the test and the analysis result. Key words: JA V ABEAN JSP Network teaching JA V ASCRIPT JDB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