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黔东南苗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特色

————————————————————————————————作者:————————————————————————————————日期:

黔东南苗族特色-旅游管理

黔东南苗族特色

陈全瑶潘齐欣刘宇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669005);凯里学院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201414)。

作者简介:陈全瑶,女,汉族,贵州紫云人,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信息工程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学生。

潘齐欣(1983-),女,苗族,贵州雷山人,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

刘宇,男,汉族,贵州遵义人,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信息工程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学生。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和变迁,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苗族人民创造了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非凡的贡献。黔东南苗族主要分布在黄平、施秉、三穗、镇远、天柱等地,不同地区的苗族人民相互独立,苗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各具千秋。本文从黔东南苗族历史、语言、节日、建筑、服饰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引言

黔东南州是少数民族集聚地,大多数民族文化起源于当地,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化资源可利用于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其中苗族文化是黔东南发展不可缺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独具风格的建筑等,其特色文化的形成、发展都有着其他世人不知的艰辛历程。苗族先人为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民族建筑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必不可少

的贡献。

二、苗族发展历程

苗族是古老时期形成的民族,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据传说,苗族起源于中国古老发源地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下游之间,与“九黎蚩尤”、“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九黎蚩尤”是苗族起源最早的先祖,开创了苗族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对苗族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九黎”的领导者是古老传说中三大部落联盟集团之一的蚩尤。蚩尤在与黄帝、炎帝的对战中战败,但他对中国古代的贡献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对苗族后代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苗”是“九黎”的后代,生存于远古时期的尧舜禹时代,是涿鹿大战后“九黎”部落联盟集团中的一部分,后来在与禹的对战中战败,“三苗”的战败对苗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南蛮”是“三苗”部落中存活下来的苗族后代,在商周时期逐渐兴起。商周王朝曾多次派兵攻打“南蛮”,可是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南蛮”越来越强大,并且创建了南方最大的诸侯国,即楚国。楚国的建立推动了苗族的快速发展,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苗族在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当今社会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

三、苗族文化特色

苗族是黔东南州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语言、建筑、服饰等。

(一)苗族语言

苗族语言是苗族人互相交流的语言之一,可分为3大方言、7个次方言、18

种土语,是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1]。苗族不同于侗族语言,它在远古时期就有着自身的民族文字和语言。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苗族语言因不同地区的格局分布形成了不同的苗族语言种类。传说,几千年前的苗族文字是写在羊皮或树皮上的,只是在不断的迁徙中,苗族文字才逐渐失传的。如今,苗族语言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自身的语言文字。苗族语言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外界语言文化的影响,这使苗族在与外界交流中使用了不同的语言。比如,苗族人与汉族或者其他民族交流时会使用汉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或字词。

黔东南是中国苗族集居最为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苗族语言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黔东南苗族语言主要属于三大方言中黔东语言,分为四种土语,比如,凯里土语、丹寨土语、从江土语、天柱土语。这四种土语是黔东南使用较多的苗族语言之一,同时对中国苗族语言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苗族节日

苗族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为中国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苗族传统节日因地区不同,过节时间有着前后区别。有的节日名称和意义相同,但是过节时间却不同,举行的节日活动有对歌、吹奏芦笙、斗牛、赛马等。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民族气息浓重。比如,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苗年等。四月八是苗族人为了纪念一个英雄的传统节日,在节日这天,苗族人会举行对歌、吹奏芦笙、歌舞等活动,而且老人会相互走亲访友,以此来纪念民族英雄人物亚努。六月六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的节日,在节日当天,男女青年相互对歌、盘歌、老年人会讲故事、有的会祭田。苗年是苗族人为了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每年会举行一次节日活动。苗族的苗年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逐渐被汉族的春节代替,但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仍然保留着苗族特有的过节方式。

(三)苗族建筑

苗族有着独特的房屋建筑,即吊脚楼。苗族吊脚楼源于干栏式建筑,而干栏式建筑又源于树居,苗族人民在不断的迁徙中,将树居演变成了今天的吊脚楼。黔东南苗族吊脚楼主要是依山而建,次第升高、别具特色,它具有防潮、防兽的功能。建造吊脚楼的建筑材料就是杉树,其次是松树、枫树等,杉木建造而成的房屋经久耐用,不会轻易倒塌和损坏。吊脚楼分布范围较广,不仅仅是苗族的主要居住房屋,同时也是侗族、水族、布依族等民族的居住房屋。

在古老的传统中,苗族人一直认为建房和娶媳妇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因此,建设房屋时苗族人都会精心准备好一个建房计划。苗族吊脚楼一般分为三层,最下层空间低矮,不超过2米,深度一般为3米以上,一般作为饲养家畜的圈舍;中层为苗族人的主要活动中心,是以堂屋为主,并且是整个吊脚楼的中心,同时是苗族人最神圣的地方,只要是逢年过节和重要的活动,苗族人都会在堂屋里进行祭祀;上层为阁楼层,主要是用来作客房或女儿的卧房,以及存放粮食等。(四)苗族服饰

黔东南苗族支系繁多,苗族服饰种类各异,约有200种,每一种服饰各具特色,是中国苗族服饰最多,保存最好的地方。苗族服饰总体上保持着古老传统的织、绣、挑、染等几个方面。

黔东南苗族服饰分为丹寨式、西江式、黄平式。男子服饰与汉族服饰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妇女的着装。丹寨苗族服饰有长裙、中裙、短裙之分,种类繁多,款式杂,特色浓的特点。丹寨妇女婚前婚后的服饰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以青色为主,在服饰方面有所不同,未婚前挽发髻于头顶上,婚后不过长不掩腹,改穿青色琵衣,琶裤长与婚前一样,发髻蓬松下坠,头包黑巾,到节日是改戴银花。西江苗

族服饰主要以绣图案为主,在盛装上采用传统图案,衣袖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多使用飞龙、蝴蝶、飞鸟等,花带裙和便装上多使用鸡、鸭、鱼、鸟等刺绣。西江式服饰最主要的特征是银饰的造型有高大的银角,银角是仿水牛角制成的,银角之间扇形的银片是苗族稻文化的标志。黄平式苗族服饰女装最主要的特点是大领衣,裙的前后没有束花裙围。已婚女士头发盘于头顶,用头巾包成平定形,而未婚姑娘不包头巾,改戴桃花。

四、总结

黔东南生态环境优美,苗族文化特色对黔东南旅游业的开发和宣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涌入,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因外界文化影响而逐渐趋于淡化,在这种的形势下,保护和传承当地苗族民族文化是当务之急。本文仅对黔东南苗族语言、节日、建筑、服饰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所有学者专家们共同努力,挖掘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潜藏的更大价值。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民俗风情艺术考察报告 (2)

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民俗风情艺术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10年2月10—18日 考察地点: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唐东村、瑶光村(仰阿沙湖上游周围自然村)。指导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李炅老师。 考察者:姜崇桂 报告人:姜崇桂 报告撰写:姜崇桂 一、考察内容与预期目标 此次考察是回到自己的家乡,那是我生养我的地方。从小学到中学,都没有离开那里半步。以前放假在家都没有像这一次放假在家收获那么大!这次寒假放假回家,我带着李炅老师安排的课题,再加上对民间美术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故对家乡的民间美术做一次理性的认识。那里是我我成长的摇篮,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人文风情感触都很深。在老师的指导下,确立了一下五项考察内容。希望此次的考察对家乡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一)、考察地的地理与人文环境 由于我出生在大山里,大山阻挡了我的视野,我只好用心去才外面的世界。于是我努力读书,走出大山。这是我的梦想,今天我的梦想基本实现了。我的家乡是我梦看开始的地方,于是此次考查的地方,我选择了我的家乡:贵州省黔东南周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锦屏县河口乡概况 河口乡位于锦屏县西南部,清水江畔,东邻平略镇,南抵启蒙镇、

固本乡,西与剑河县南加镇毗邻,北与彦洞乡接壤。距黎平机场70多公里,距隆里古城50多公里,距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大坝坝址40公里。三板溪电站蓄水后,河口乡是仰阿莎湖库区第一个民族生态旅游乡镇。水陆交通发达,是锦、剑、黎三县的交通枢纽。全乡辖19个行政村,53个自然寨,1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18人,主要由苗、侗、汉三个民族构成。全乡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25亩,森林覆盖率达65%。 河口乡抢抓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本板溪水电站建设机遇,“三个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32万元,较上年增长11.32%;全乡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1062.43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1105.05万元,增长4.2%;财政总收入完成63.8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2.95%。 河口乡是一个以绿色为特征、良好多样生态环境系统为优势的民族风情、好山好水、历史文化三位一体组成的绿色生态旅游乡。民族环保第一村——文斗、人间仙境——青山界的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是河口乡旅游休闲的一个亮点。置身于河口乡生态旅游园,旖旎的水色山光、浓郁古朴的苗族风情、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和谐而统一,妙不可言,使人留连忘返。 河口乡境内有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动物和闻名全国的十八杉等,有风味独特的土特产——裕和腌鱼。“青山界”山泉水己打入省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金、银、铜、砷等地下矿产储量丰富。(二)、民俗活动(过年的一些活动) 此次考察正逢春节前后,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赶年厂,杀年猪,打

贵州传统村落-黔东南

第一批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乡则里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谷坪乡银潭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江镇高仟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乡排莫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哨乡翁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文斗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上郎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下郎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坝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蝉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高场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高兴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青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大稼乡邓蒙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顺乡平甫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岑扣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高青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滚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归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九江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平架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三团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高寅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贡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吝洞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金城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蚕洞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冲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登岑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高近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流芳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寨头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孟彦镇芒岭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高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纪登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绍洞村

贵州苗族文化

贵州苗族文化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一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内。其中贵州最多,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3686900人,遍布全省的各专州县市。古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而台江又是全国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苗族占全县人口97%,被称为“天下苗族第一县”;其余分布在毕节、铜六、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仅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就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全省苗族的39。5%,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 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有湘西、黔东。川黔慎三大方言区),台江苗族属黔东方言,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无不具备,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代表。中外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台江又是这块理想园地中一颗最亮丽的明珠。下面主要对台江苗族历史和习俗作简要介绍。 苗族的源流及迁移 (一)源流 苗族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九黎”是五千多年前居住有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称的“琢鹿大战”。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

贵州黔东南苗侗建筑

贵州黔东南苗侗建筑

————————————————————————————————作者:————————————————————————————————日期: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特色建筑保护和发展—---以贵州省黔东南苗,侗村寨建筑为例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黔东南苗侗特色建筑保护和发展 摘要: 黔东南的古建筑古朴典雅,富于地方民族特色。苗族吊脚楼和侗族鼓楼、花桥蜚声海内外。从江增冲的侗族鼓楼、黎平地坪侗族花桥为代表的名胜古迹,记载了黔东南文化空间环境发展的历史,底蕴丰厚,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苗族侗族在与汉文化的不断交汇融合中,吸收了大量汉族的建筑艺术精华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璀璨夺目的苗侗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并屹立于中国民族建筑艺术之林。侗族传统建筑承载着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在当前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趋同与民族特色消失,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被压抑,文化的多样性被破坏,在建筑方面表现出建筑风格与形式单一、雷同,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消失,因此,有选择、有意识地传承与保护民族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尤为重要。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侗族建筑 一、黔东南概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全州辖16个县市和1个省级凯里经济开发区、1个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有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5 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68个社区居委会,3226个村民委员会。州府凯里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桂铁路,湘黔铁路、公路320、321国道从境内经过,凯里与贵阳市高速路连接,至贵阳龙洞堡机场不到2小时行程。全州总人口441.72万人,现在有苗族,侗族,彝族、白族、傣族、壮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 二、苗侗族村寨传统建筑风格 苗,侗村寨多坐落在群山环保之中,依山傍水与地形相结合,村落连地成片,村寨毗邻相依,

美丽黔东南

我美丽的家乡——黔东南 剑河县城关二小王钺 长期以来,黔东南就像一位藏在深闺的仰阿莎,足不出户,无人知晓,自卑腼腆。而如今,开放、美丽、神秘、自信的黔东南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世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有云台山等全球唯一的喀斯特特征名山。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的特点拥有四季之美的美称。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覆盖率达62.2%,被称之为“天然氧吧”。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黔东南的自然景观,可谓奇、秀、险、雄,它们与本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传统文化是融为一体。 黔东南,苗侗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68.4%。这里有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当你来到这里,你会感觉到这不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在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

拦门的礼仪。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黔东南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黔东南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民族风情和自然生态显得更为突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城、全国绘画艺术之乡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等等,数不胜数。民族民间节日丰富多彩,被称为民族民间的歌池舞地,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首选地之一,被人们誉为“是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是我们疲惫心灵最后的家园”。 黔东南是贵州一颗“真山、真水、真情”旅游圣地的璀璨明珠,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当你走进黔东南,你便走进了人间仙境,当你离开黔东南,你带走的便是一张张的名片。我美丽的家乡,黔东南欢迎你。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防火条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森林防火条例(2012年2月14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2012年5月25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州行政区域内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州、县、乡三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度。 第四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按照全州现有森林面积每亩每年0.1元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按照市、县现有森林面积每亩每年不低于0.3元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拔付到位,实行专款专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提高森林防火专项经费标准。 第五条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开展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指导、督促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以及个人制定森林防火工作措施和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 (三)协助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制定森林防火村规民约; (四)组织制定和完善森林火灾处置应急预案,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报送森林火灾实情; (五)组织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六)组织人员巡山护林、管理野外用火,发生火灾及时组织人员扑救;

(七)公布森林火灾报警电话; (八)建立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森林防火物资; (九)协助相关部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十)森林防火工作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森林经营单位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森林火灾群众扑救队伍。 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组建森林护卫队或者森林保安队,开展护林防火灭火工作。 第七条森林防火工作坚持常年预防与重点防范相结合的原则。全年为森林防火常管期,其中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为森林防火严管期。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森林分布情况,划定森林防火区;根据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森林火灾发生规律,规定森林高火险期,报州森林防火指挥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以及个人应当建立 森林防火责任制,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落实责任人,安排专职或者兼职护林人员。在所辖林区内设置永久性森林防火警示标志,配备防火、扑火设施。 第九条州、县、乡三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森林防火严管期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和责任督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森林火灾隐患,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检查,不得阻挠、妨碍检查。 第十条在森林防火严管期以及森林高火险期中,森林防火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吸烟、烤火、生火做饭、烘烤食品; (二)烧香、烧纸、烧烛、烧蜂窝、烧山驱兽、点火照明、燃放烟花爆竹、燃放孔明灯; (三)烧荒、烧草场、烧田埂土坎、烧草皮灰、烧秸秆、烧窑制坯、烧炭;

浅谈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与保护传承

浅谈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文化与保护传承——以台江苗族文化为例 施洞镇中心小学潘年贵 摘要:黔东南州是一个民族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其热情好客的人民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台江苗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悠久岁月传承至今,在与其他民族频繁交流中,不断吸收,不断兼容,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传统文化尤如一幅渔网,每一方格都具有苗族自身的民族特点。我们相信台江这些保存完好的,淳朴自然的地区文化毫无疑问地成为培育旅游过程中最为基础、最富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让当地人民在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利用中获得利益。 一、台江苗族的语言文字 1、 语言 贵州的苗族,大约90%的人都以自己的母语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语。苗族的分布,在村寨或乡的范围内,大多为小聚居区,在各县、市范围内,大多为苗汉或苗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又因不断迁徙,现在的苗语方言土语的分布情况也比较复杂。 台江的苗语属于东部方言中的北部土语,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黔东方言北部土语主要通行在贵州省内的凯里、黄平、台江、雷山和施秉等县市。 2、 文字 党和ZF于1956年给苗族创制的湘西、黔东、川黔滇和滇东北四种苗文,都是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它们都是经过原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验推行的。这四种苗文的文字方案曾于1959年进行过修订,并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备案。黔东苗文以凯里市养蒿的语音为标准音。 由于在汉族文化及其他文化“入侵”等原因,台江苗族的语言、文字已有些被汉化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件难以容忍的事,但面对这样的事实,又有什么办法呢?好在现在台江县中、小学都已把“苗族文化进课堂”当作是必修课程,还专门配有苗语教师,使得其语言文字又得以继承。 二、台江苗族的文学艺术 苗族古歌是反映苗族远古社会先民披荆斩棘、创功立业的传奇神话,并带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押调口头传承文学,艺人、歌手多在苗年节、祭祖节或其他重大节日在酒席场合中演唱和咏诵。 《苗族古歌》流传于台江、剑河、凯利、丹寨、麻江和雷山一带,这古歌记载着苗族的历程。这些大多为口头文学,没有实际的书面文学,很容易丢失,此外还有祭祀词、叙事诗等,如《张秀眉之歌》反映咸同年间,张秀眉、杨大六等率苗众起义斗争的悲壮事迹:……有个张秀眉/天下好儿郎/手持百斤刀/吼声如雷响/杀我张秀眉杀不完/苗家繁殖如鱼崽/以后我还要回转/苗家又要站起来…… 台江,这里有丰富而独特的口头文化遗产,尤以苗族古歌著称。古歌是一种古老的叙事诗,它叙述了苗族祖先对世界起源的认识和苗族祖先繁衍生存、生产生活的发展史,篇幅宏大,内容丰富,是苗族的一部“历史教科书”,是人类罕见的珍贵遗产。 三、台江苗族的风俗习惯 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加强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行政区域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村寨,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命名为民族文化村寨: (一)历史悠久,布局协调,建筑典型,具有显著民族特色或者地方特点的; (二)传统习俗保存完整、民族风情浓郁、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地方特点的; (三)与历史名人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 (四)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态自然景观的; (五)民间传统艺术或者工艺独具特色的; (六)有纪念意义或者独特文化内涵的。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民族文化村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应当安排民族文化村寨的规划、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专项资金。 鼓励单位和个人赞助、捐赠、投资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建设和利用。 第六条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民族文化村寨的普查,制定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的总体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民族事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负责对民族文化村寨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管理,建立民族文化村寨相关资料、数据、影像档案。 第七条自治州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2016·浙江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公祭则是为了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进,12月13日,北京市在北平抗日烈士纪念园等八处烈士陵园一起举行公祭仪式 B . 一年内,监管层连发4份文件,释放出鼓励消费金融大力发展的强烈信号。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众多电商对该领域相当看好,希望与传统银行分一杯羹 C . “超级碗”是美国国家美式足球联盟的年度冠军赛,胜者被称为“世界冠军”。多年来,该节目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D . 相比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和租售情况均不理想 2. (2分) (2017高三上·贵阳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被誉为中国当代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二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 .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年轻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而是因为“大宝”的反对。 C . 利用互联网实现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高速发展新引擎 D . 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地稳妥推进跨省就医结报工作,逐步统一省外就医补偿政策,与分级转诊制度相结合,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规范跨省就医结算流程。 3. (2分)选出填入横线处上下句衔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咬文嚼字,在表面

苗族、土家族文化介绍

苗族,(越南文:Mèo;泰语:???? / ???;Maew / Mong 英语也称Hmong),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 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在逃避战争和躲避朝廷的追杀中,为了隐秘行踪,担心苗族文字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抹掉烧掉,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的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舟节”等。 苗族曾经自称Hmub(谐音:牡)、Hmongb(谐音:蒙)、Hmaob(谐音:摸)、maob(谐音:毛),有的地区自称“ghab nus(谐音:嘎脑)、ghab Xongb (谐音:仡熊)、deb songb(谐音:带叟)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英文写作:MIAO 和HONGB. 其中青苗人精通药草,善于运用草药治病救人。 苗族自治州:恩施州、湘西州、文山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 苗族自治县: 苗族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外国: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 蚩尤的读法:蚩尤chī yóu,。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 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 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 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 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 王阳刚之美,不愧为一代盖世豪杰。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 神形象。 蚩尤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苗族文明始祖、中国工业鼻祖-----------蚩尤 苗族歌后----阿幼朵苗族、籍贯: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爱好:唱歌、跳舞、服装设计文化:现在就读北师大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 宋祖英—苗族1966.08.13降临湘西古丈县岩头寨乡老寨村 刘媛媛苗族红旗歌手————<五星红旗> 土家族文化

黔东南民族文化中考考点

黔东南民族文化中考考点专题 龙安先 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07度17分20秒至109度35分24秒,北纬25度19分20秒至27度31分40秒。东与湖南省怀化地区毗邻,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接壤,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市、铜仁地区。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总人口 81.6% 30 十分丰富,被誉为“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黔东南属于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天然大氧吧,被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全球“反朴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胜地之一、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全球十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扩圈之一的旅游胜境。有保存完整的雷公山(黔东南海拔最高的山、是苗岭山脉主峰,海拔2178 .8米)、月亮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是全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2.78%。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全州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优良水平,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 1200-2000个,雷公山监测点监测数据为每立方厘米5600个,是贵州省七个监测点中最高的一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有大小河流2900多条,以清水

黔东南各县历史文化资料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首府市。全州辖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截止2012年,黔东南州户籍人口459.2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47.27万人,有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33个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8.27%,其中苗族人口占41.57%,侗族人口占28.99%。 黔东南总面积3.0337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别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橄榄球"的抢花炮等。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别称。苗族的"飞歌"和"游方歌",还有"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侗族的歌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侗族"大歌"。 民族舞蹈主要有被称为"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踩鼓舞,有芦笙舞,侗族的"多耶舞"。

黔东南苗族、侗族传统节日

黔东南苗族、侗族传统民族节日 境内苗族节日集会既是历史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娱乐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展示的平台,也是苗族历史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娱乐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传承的载体,透过节日集会这个平台,可以看到苗族模塑共同心理素质和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术家的轨迹,触摸到苗族历史文化跳动着的脉搏。 境内苗族节日种类繁多,一年四季都有,按性质分类,有祭祀性、生产性和娱乐性节日三大类。按时间编排,农历正月有春节、“大年”;二月有“敬桥节”、“姊妹节”、“翻鼓节”;三月有“姊妹节”、“三月坡节”、“种棉节”;四月有“四月八敬牛节”;五月有“端午节”、“龙船节”;六月有“吃卯节(吃新节)”;七月有“吃新节”、“七月半(中元节)”;八月有“中秋节”、“吃新节”;九月有“重阳节”,十月有“苗年”,冬月有“苗年”,腊月有“除夕”等等。 “姊妹节”苗族称为“努嘎良” ( 意为吃“了却心愿之饭”,原为已婚姑娘们的活动,后来发展成为未婚青年的社交游乐活动 ) ,是清水江流域中游沿岸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施秉的双井、白洗、马号、台江施洞、榕山、老屯、五河、剑河革东、温泉、柳利等地,除施秉白洗、剑河革东在农历二月十五过外,其余的均在农历三月十五过,其中以台江施洞地区的民族特色最为浓厚。“姊妹节”一般持续三天。节日里,每户苗家都要做一种经过染色分甑蒸熟后再和在一起的“五彩糯米饭”,有红、黄、白、兰、绿、黑等色,晶莹透亮,清香悦目。三月十五日清晨,老屯、榕山、施洞这一带,家家备好酸汤鱼、血豆腐等传统佳肴和芳香四溢的自酿米酒、五彩糯米饭,等待客人们来临。夜幕降临的时候.姑娘们各自从家里带来美酒佳肴和姊妹饭,集中到比较宽敞的某一家里,摆上条桌,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青年朋友们,揭开了姊妹节集会活动的序幕。过节这几天,未婚姑娘的父母要及早置办酒肉,备上一两筐糯米饭,给姑娘们款待情人。过节前两天,已出嫁的姑娘们也陆陆续续在赶回娘家来与未婚姐妹共度佳节,同时在游方场上探望过去的歌伴,以“了却心愿”。第三天,未婚姑娘们提着盛满自己深情厚意和姊妹饭的竹篮,伫立在村边路旁,等待着送别情人。机敏多情的姑娘们在送情人的饭篮里悄悄地埋藏着自己的心事,有的挂着竹钩,有的藏着松叶,有的藏着椿芽或树桠、蒜苔。挂上竹钩的,意味着要买把伞来酬谢;藏着椿芽的意味着可以成亲;包着树桠或蒜苔的,暗示着断交。 种棉节是 20 世纪初叶到 70 年代中期盛行于都柳江中上游和丹寨排调一带苗族的—个生产性的节日。三月底四月初,这带苗族聚居的每个自然村寨,几户一起带上腊肉、鸡蛋、美酒和彩色糯米饭,挖好一片土质肥沃、向阳通风的轮耕地来种植棉花。新过门还未“坐家”的新媳妇们也要邀约三五个至亲姐妹,一起到婆婆家过“种棉节”。四月初的卯日或辰日,各家邀请家族亲友,挑着肥鸡、鲜鱼、腊肉、禽蛋、五彩糯米饭、美酒和炊具,扶老携幼,前往种棉。来到棉地后,老人杀鸡宰鸭,准备吃食,青年人挖土点种棉花。播种之前,长者手抱大红公鸡,领着一对披红挂彩、头戴锦鸡毛和各种花草的童男童女“花神”,登上用蛋壳、花布、彩纸和各种花草装饰的“花台”中央,摆上美酒和五色糯米饭祭献“花神”。棉花种完后,人们就地用餐,席间,老人们高唱《种棉歌》、《四季歌》等古歌,祈求“花神”保佑丰收。年轻人过节,其意不在吃喝而另有所求。他们或三三俩俩出没于林荫之内斗唱飞歌,或嬉戏于花丛之中对唱情歌,倾诉衷肠。对唱之中姑娘们边唱边将亲手编织的精致花带塞在情人手里,小伙子亦边答

高铁时代背景下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高铁时代背景下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旅游管理 高铁时代背景下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作者简介:万兆彬,出生年月:1965年7月12日,性别:男,籍贯:贵州省凯里市,学历:硕士,职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旅游。 万兆彬 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基本形成了东部沿海经济实力最强,中部经济实力偏弱,西部经济实力严重落后的阶梯形结构。中西部经济发展明显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地理因素导致交通问题突出,大量资本无法进入,无法实现自身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开始大力建设覆盖全国的快速交通网络,从村村通到青藏铁路,从高速公路网到高铁网。快速交通网的构建将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带入了“高铁时代”,中西部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由于没有得到过度开发而保留了比较原始的自然环境与淳朴的民风民俗。因此,在高铁时代到来的情况下,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中西部省市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在技术的支持下,高速铁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广州到北京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了“朝发夕至”的设想。旅游地点多元化选择,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的严格规范管理为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地区在不断的增长。如何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丰富旅游的内容,

形成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将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介绍该地区在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开通后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如何融合发展。 二、高铁时代对民族旅游业的影响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实现“快行漫游”提供了条件,越来越多的地区享受到了开通高铁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样,高铁的开通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旅游业进入了春天。 (一)高铁在速度上的优势。在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研发出更加快速的高速铁路技术,实现了时速300km/h以上的运行速度。贵广高铁及沪昆高铁的开通使得原来偏僻落后黔东南地区变成了贵州通往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东大门,使该地区的旅游业获得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往因路途遥远而放弃黔东南地区的游客现在可以乘坐高铁前往旅游,使得旅行变得更加快捷。(二)高铁实现地区资源集聚优势。对于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未遭破坏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主要原因。因早期交通发展滞后,想要完成黔东南的地区的游览非常困难。然而,高速铁路实现了将整个黔东南地区路程时间大大缩短,形成了所谓的“资源聚集”性,能够为发展地区旅游业提供保障。 (三)高铁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结合创造了契机,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在以往交通困难时期,尤其是处于山区地形的黔东南地区,旅游业难以开展,形成不了规模,外界新鲜文化无法进入,本地特色民族文化无法输出,即使能够得到输出,由于交通不便,也无法实现与外地的交流。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高铁网络形成后,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

苗族特色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苗族特色 先来看一下苗族服装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苗族服饰分为童装,男装和女装。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鲜艳与丰富。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是平时穿着的服装,其色彩花样及装饰不及节庆时结婚时穿的盛装鲜艳 这是苗族银饰 服饰分类一般分有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记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初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贵阳、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帜,俗称「旗帜服」,花饰也多。 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这是湘西型,这是黔东型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谢谢大家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第一部分 (共6题;共37分) 1. (6分)(2012·义乌) 古诗文名句填空。 古代许多杰出人物用作品同我们进行了心灵对话: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用“________ ,独怆然而涕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可怜白发生”表达出壮志难酬的悲愤,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舍生取义的决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 ,________”展现出胸怀天下的抱负。 2. (4分)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有时候生活像一股甘甜的泉水,使沉浸在痛苦的人,忘记生活的苦sè________;有时候生活像一首动听的歌谣,使生活枯zào________的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有时候生活像一把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yìn ________庇;有时候生活像一道天边的彩虹,使落mò________孤寂的人,看到世界的美丽。 3. (2分) (2016七下·依兰期中)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 . 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 B . 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 C . 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 D . 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 4. (10分) (2017七下·兴化月考) 围绕“荷”这个主题,学校开展了“网上读写与交流”系列活动。 (1) 【消息撰写】你班小华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一则消息: 昨日,记者从中山市政协获悉,明日上午9时,中山将在火炬开发区得能湖畔,举办第八届荷花节开幕式活动。据介绍,中山荷花节大约在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举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本届荷花节将展出各品种荷花,市民又多了一个赏荷消暑的好去处。开幕式当天,不仅将举行第八届荷花节开幕式的启动仪式,还将召开孙文莲研究成果分享会。 请你帮小华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 【读写交流】小华把这则消息发布到班级网站论坛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①大家发现消息中“中山荷花节大约在每年的6月下旬左右举行”一句有语病,请你将错误的具体原因和修改方法向小华做一个解说。

黔东南苗族特色

黔东南苗族特色

————————————————————————————————作者:————————————————————————————————日期:

黔东南苗族特色-旅游管理 黔东南苗族特色 陈全瑶潘齐欣刘宇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669005);凯里学院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201414)。 作者简介:陈全瑶,女,汉族,贵州紫云人,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信息工程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学生。 潘齐欣(1983-),女,苗族,贵州雷山人,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 刘宇,男,汉族,贵州遵义人,凯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3级信息工程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学生。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和变迁,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苗族人民创造了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非凡的贡献。黔东南苗族主要分布在黄平、施秉、三穗、镇远、天柱等地,不同地区的苗族人民相互独立,苗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各具千秋。本文从黔东南苗族历史、语言、节日、建筑、服饰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引言 黔东南州是少数民族集聚地,大多数民族文化起源于当地,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化资源可利用于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其中苗族文化是黔东南发展不可缺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独具风格的建筑等,其特色文化的形成、发展都有着其他世人不知的艰辛历程。苗族先人为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民族建筑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必不可少

黔东南苗族挑选斗牛的标准要求

黔东南苗族挑选斗牛的标准要求是十分讲究的,他们要从牛的全身、前身、后身、四膊、四脚、蹄爪、皮毛、牛旋、头、眼、角、耳、鼻、嘴、舌、牙、腮、颈、肩、腰、肚、脐、粪门、尾巴等几十个部位去看,去分个一清二楚,苗族认为,牛的习性,从各个部位上都可以看出是否能斗善斗,牛强人吉的。这本身也是一种苗族牛文化习俗。苗家人挑选的斗牛首先要求是身体壮大结实,胸宽头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长挺胸收腹;体毛乌黑粗硬。 此外牛头两角宽实则劲斗,两角节轮呈两窄一宽相对排列能打能碰;眼睛圆浑凶恶,鼻孔大耐打。舌尖带黑斑点打得凶;尾巴根大,尾巴长,尾巴下毛内尾尖又碰又斗;中蹄是整齐半圆,前薄后实便于打斗时用力;小蹄内靠善打等等。此外还讲究牛旋的多少,分布的位置和相互照应的特征等等。哪个能选到一头理想的斗牛,他将感到极大的荣幸。要好斗牛,首先要有好斗、善斗、能斗的斗牛。但如何挑选?选什么样的牯牛去饲养才成好斗、善斗、能斗的斗牛?至于挑选斗牛的文化习俗,本身就是宝贵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5.2侗族斗牛文化习俗 侗族斗牛与苗族斗牛基本一致,但在一些方面有他自己的特点。侗族却是牛与牛斗,斗牛都在秋收之后至次年春耕之前,每月的亥日是侗乡斗牛的日子,一个月有两个亥日,就要进行两场斗牛。在哪个场地斗牛,这要由各寨的寨老协商决定。一般山区平地很少,斗牛场大都选择在峡谷间秋后收割了的稻田里,作为天然的斗牛场。四周的梯田,也就成为天然的 看台。 牛出阵前,由一人拿着一块称为“码牌”的方形木牌,上面写着给牛取的美名,诸如铁牛将军、百胜王、黔大王等等,其名为赞美的对联,如“头碰南山猛虎,角打北海蛟龙”等。 然后才由几个身强力壮的人牵着牛进场,由两人或四人,用两根竹子顶住牛鼻,不使牛狂跑。 场边则不断有人带头振臂高呼“欧欧”之声,并欢呼跳跃。另一队也如前队一样入场。双方在相距10至20米的地方,再把牛放开。两牛相见,斗性勃发,猛冲过去,用牛角顶撞; 双方斗牛队伍都在旁呐喊助威。有的一斗就见分晓,有的势均力敌,或顶住相持,或一来一往,不分胜负。在这个时候,为了不使牛死伤,牛主派出十来个胆大机智的壮汉,敏捷地用粗绳套住牛后腿,往后拉,有时是双方同时往后拉,不让再斗。平局不伤牛,双方皆大欢喜。 偶尔斗死了,多是由于远距离奔跑,冲力大,撞跌牛头而亡。 在侗族地区的斗牛场上,一牛出征、代表全村,众乡亲友摇旗呐喊,为身插彩旗、头戴红花的出征牛,尾随助威,兴高采烈。斗牛场上,飞沙走石、碰撞雷鸣、斗牛倒地、滚地拼搏,更为壮观。牛斗胜了,牛主即狂呼高叫,他那一方的人马上吹芦笛,鸣铁铳,放鞭炮,敲锣打鼓,有的甚至给牛披红,胜方全寨男女老少到败方寨上大吃三天。败者,败方把牛杀了,不够吃还要杀鸡宰鸭、热烈款待。这种习俗数年举行一次。 在黎平、榕江、从江县一带,称为侗族斗牛,除节日外,还固定的斗牛节。在榕江的乐里周边地区,斗牛时两头相斗的牛都在牛角上戴上铁制的“牛角”。一是为了好看,美观。 二是他们那斗牛的传统,是祖祖辈辈就留下来的,可以更好的利于两头牛的搏斗,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措施。出征前为斗牛戴上红花或红布条和插上白色鸡毛,还有的在牛背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