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案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案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案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案

5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

学校:大埔县大麻中学

年级及班级:高一(3)班

授课教师:钟

授课时间:第10周星期一第6 节

上课题目: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2)掌握东亚南亚的季风环流及成因。

2、过程与方法

联系海陆热力性质认识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都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原理解释现象,提高地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教学难点】

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像信息法。

【教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分钟)

二、引入新课( 5 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图,这是世界地图,同是北回归线的亚欧大陆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在大陆西岸是撒哈拉沙漠,这里很干旱,可以说是个不毛之地;而同是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岸,也就是我们的广东了,这里的景观是怎样的啊?

[学生回答]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教师讲述]是的,我们广东这里却是一片的生机勃勃的。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新课——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级页三、讲授新课( 30 分钟)

[板书]第一节

二、大气运动

(五)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流方向、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讲述]上节课,老师有跟同学们讲过,气流上升,会使这个地方容易形成降水,降

水多,气候湿润。而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的话,降水就较少,气候干燥。

[学生回答]海洋比热容(热容量)大,陆地比热容小。

[教师讲述]那么,冬季,大陆与海洋相比较,哪里的气温低?哪里的气温高?夏季呢?[学生回答]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温度夏季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教师讲述]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板图](一边板图,一边讲解)

(冬季)?

[教师讲述]那么,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同学们看一下课本40页第一自然段。

[学生回答]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

[教师讲述]是的,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这样的话,冬季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就会被陆地的高压切断,使低压只存在于海洋上,这时候,陆地就会存在高压中心,海洋上存在低压中心。同学们看一下,课本39页的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1月份亚洲大陆上就存在一个高压中心,我们称之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者亚洲高压,太平洋北纬60度附近形成的低压中心称之为阿留申低压,因为其比较靠近阿留申群岛。大西洋上的则成为冰岛低压,因为这个高压存在于冰岛附近。这几个低压同学们要记住。

[教师讲述]我们刚理解了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那这样子的话,夏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

[学生回答]夏季大陆会形成低气压。

[板图](一边板图,一边讲解)

(夏季)

[教师讲述]很好!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这样,夏季的时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就会被陆地上的低气压切断,使高压只存在于海洋上。 此时,陆地存在低压中心,海洋存在高压中心。同学们再看课本40页,的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7月份,亚洲陆地上存在一个高压中心,亚洲高压。太平洋副热带附近存在一个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存在一个亚速尔高压。

[教师讲述]这是北半球的情况,那南半球呢,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1月和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 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

[教师讲述]不错,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特别是南纬30度以南,很明显等压线是与纬线平行的。这是因为南半球是以海洋为主,陆地面积比较少,地表性质相对均一。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

[承转]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冬季的亚洲高压(也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夏威夷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就很大。 我们之前有学习过,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后,水平气流会怎样运动的呢? [学生回答]由高压流向低压。

[教师讲述]很高,我们先来看一月份的等压线图(课本里的图,同时在黑板上简单板图),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指向低压的,这里是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使运动的大气往右偏转,这样子,在影响东亚地区的风向就是西北风了,影响南亚的风向是东北风,我们因为这个风是冬季出现的大气环流,我们称之为冬季风。 [板书] (一边讲述一边板书) 2、季风环流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亚季风

风向

冬季:西北风

夏季:东南风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教师讲述]而这个冬季风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海洋与陆地间的比热容不同,也就是存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在冬季时升降温不一而形成的,所以,冬季风在东亚与南亚的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时,在冬季风的影响下,东亚冬季的气候是寒冷干燥的,而南亚是温和少雨的。这一点同学们要知道。

[承转]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7月份的等压线分布图,同样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指向低压,这里是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在东亚偏转成东南风,在南亚偏转成西南风,另外,夏季,风带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南风,这也加强了南亚的夏季风的强度。这就也是为什么南亚的夏季风比东亚的要强的原因。(课本40页最后一个自然段也有说,同学们把它划下来)

[教师讲述]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还有是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在夏季风的影响之下,东亚和南亚的气候特点都是高温多雨。好,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刚我们知道了南亚的夏季风要比东亚的夏季风要强,那冬季风呢?东亚强还是南亚强呢?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东亚的要强,因为东亚处于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

[教师讲述]是的,东亚处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高压低压都很强,这样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强,风力也就强大了。这因为海陆气压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变化,使得一年中的盛行风向也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的大气环流我们称为季风环流。

[教师讲述]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东亚、南亚季风的影响范围分别是?

[学生回答] 东亚季风的影响范围是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南亚季风的影响范围是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南亚的一部分国家。

[教师总结]很好!这个同学们要了解。特别是了解我们中国的冬夏季风。 四、总结新课( 2 分钟)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的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要好好理解。课堂上有什么听不懂的课后都可以来找老师。

五、复习巩固( 5 分钟)

特点: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南亚季风

风向

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

成因: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六、布置作业( 1 分钟)

附:板书设计(指固定板书)

第一节 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二、大气运动

(四)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南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2、季风环流

特点: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南亚季风

风向

冬季:东北风

夏季:西南风

成因:

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亚季风

风向

冬季:西北风

夏季:东南风

特点: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说出海陆分布特点。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并能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准确规范地填出它们的名称。 3.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能力和填图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填图、拼图和绘图,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辨认七大洲的轮廓,辨别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和海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热爱世界的情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而且我们生活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海陆分布情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 1.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 (讲授新课) 板书一、海洋与陆地 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卫星图片,之后让学生分析、讨论。 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阅读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总结海陆分布特点。 板书1.海陆分布特点: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提问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第一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全部内容。

海陆分布(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重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及其界线。(重难点) 3.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记图习惯,初步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和记图方法。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交流、比较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彩色细线、多媒体.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屏幕展示王亚平等的太空照 片。)同学们,我国航天英雄王 亚平等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吗? 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 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 宇航员的名字吗? 他说:“我 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 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 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海陆分布》. (展示课题) 观察地球卫星照片,思 考教师提出的有关问 题。 学生回答:(不是)(加 加林) 出示宇航员加加林的照 片 由遨游太 空的宇航 员引入本 节内容的 学习,激 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和好奇 心,激起 学生科学 探索的精 神。 1。(课件展示:“南北半球" 图):(1)南北半球分界线是 什么?(2)观察哪个半球的陆 地面积多一些?(3)是否陆地面 积多于海洋面积? 2.(课件展示东西半球,同时出 示地球仪)提问:(1)东西半球 分界线是什么?(2)地球表面 学生回答: 1.(1)南北半球分界线 是(赤道)(2)北半球 (3)否 2.(1)东西半球的分界 线是东经160度和西经 2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 通过课件 和地球仪 展示东西 半球和南 北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 球”,为什么叫“球”,讲了 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从今天 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地 球”的“地”。为什么叫地球 呢? 回忆、思考,讨论, 交流、探索被称为 地球的原因 设疑,引起学生 探索的兴趣,激 发学生的好奇 心。

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得题目就是《世界得海陆分布》。 一、说教材 1、教材得地位与作用 《世界得海陆分布》就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得内容,主要介绍世界得海洋与陆地得概况。就是前一节内容得拓展与延伸。同时也就是以后世界地理等有关章节,解释诸种地理现象分布得关键知识得准备阶段,就是世界地理知识系统得重要板块与初中地理得重点内容。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海陆分布图与相关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得名称、地理分布与概况、掌握大洲得分界线。 (3)能简单说出大洋与海得区别,记住四大洋得名称、位置及其各自得主要特点。 (4)能瞧懂简单得地理统计图,初步学会用简单得几何图形表示七大洲、四大洋得基本轮廓与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得观察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海洋与陆地”部分,激励学生利用以前得课外知识判断推测海陆面积得比例,从而鼓励学生多

阅读、多思考。“七大洲”、“四大洋”部分,强调利用各种地图、地理图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领悟到人类与自然得关系,逐步激发学生热爱地球得情感,自觉保护环境,促进学生科学态度得形成。 4、教材处理 本节教材内容都应从地图中分析、总结。教材中有较多得活动题得出现,我准备采用比赛、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反复运用与观察地球仪、世界海陆图,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由此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太空拍摄到得地球录像",由此导入新课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究。 (2)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与比赛中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并能运用所学得知识于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 (3)多媒体教学法

冀人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5.21 海陆分布 教案()

第二十一课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说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的名称。 2. 能说出七个大洲、四个大洋的形状及大小。 科学探究 1. 能根据地球表面的颜色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 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海陆分布情况的计划。 3 能通过观察、描摹等方法搜集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外部形态特征的信息。 3. 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海陆分布的特点。 科学态度 1. 能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表现出探究兴趣。 2. 能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地球模型的制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EST),能说出科技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地球仪、透明薄纸、课件等。 学生准备 旧报纸、胶水、黏土、颜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应用与拓展”。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表面图片。 3. 引导: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颜色是不同的,蓝色的是海洋,绿色和浅黄色的是陆地。关于地球表面你还想知道什么? 4. 提问:地球上海陆是怎样分布的? (二) 观察临摹,形成事实

1. 认识地球的海陆组成。 (1) 引导:请在地球仪上找出陆地及海洋,观察后说明它们是什么样的,各自的名称是什么。 (2) 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出各个陆地及海洋的名称。 (3) 小结:地球上的陆地主要分为七部分,也称作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海洋主要分为四部分,也就是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 认识四大洋的大小和形状。 (1) 提问:四大洋各是什么形状的? (2) 观察:学生观察地球仪上各大洋的形状,分析各大洋的大小,并按大小给各大洋排序 (3) 汇报:指定学生用语言形象地描述各大洋的形状及大小,并排序。 (4) 结论:各大洋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 描摹地球仪上的大陆形状。 (1) 引导:刚才我们观察、比较了四大洋的形状和大小,现在我们通过描摹来认识各大洲的形状与大小 (2) 出示:活动注意事项。 ①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两个同学用手扶住地球仪及透明薄纸,第三个学生进行描摹,第四个学生检查描摹的轮廓与地球仪上大洲的形状大小是否吻合。 ②按照一定顺序依次描摹出所有的大块陆地。 (3) 临摹:学生分组临摹地球仪上的陆地形状。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醒学生将描摹的图纸贴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5 页中。 (三)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四) 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描摹各大洲轮廓的过程,展示描摹各大洲形状的图纸,描述各大洲的形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 3. 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大洲和大洋的形状及大小,其中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课后将再次描摹好的各大洲沿轮廓剪下来,观察后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湘教版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点。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会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 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读图。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播放旋转的地球,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师提问:我们可以看出地球上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那为什么我

们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生答: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1、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 2、看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那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那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3、了解大洲,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 4、在东西半球图上,南北半球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 5、找出亚洲和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交流展示、归纳小结) 1、教师出示课本P22图2-17,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得出陆 地占29%,海洋占71%。 2、看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得出: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西半球,但不管那个半 球,还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

初中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运用图示得出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3、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知道其分布并准确填注其名称。教学重难点 重点: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拼图归纳海陆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一段音乐,大屏幕上展示转动的地球,一幅世界海陆分布图作为背景。上课开始播放视频:播放杨利伟在宇宙中看到的地球视频。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看到的地球景观,把地球的神秘展现在眼前,引发学生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欲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创设良好的兴趣氛围,为下面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疑问探究

【教师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引发问题:宇宙中看地球美吗?地球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该叫做“水球”?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利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牵引学生的思想,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 【教师活动】结合地球仪和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果我们能将地球任意切割成两半,海洋和陆地谁的面积大?可以指导学生用细线尝试分割地球仪。 【学生活动】用细线,任意切割地球仪成两半球,并归纳总结:无论怎样切割,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提问,将学生推向思维的顶峰,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探究,然后结合演示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教师活动】提供地球海陆面积比例图思考:几分陆地,几分海洋?【学生活动】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展示饼形图,将探究上升到理论,回归到生活。(三)走近地球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第4课时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练习

第4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点拨 教材第40页读图 北半球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热低压区(亚洲低压中心);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中心。 北半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区(亚洲高压中心);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中心。 [学业达标] 读下图,完成1~2题。 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 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西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解析: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洲高压吹向阿留申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成西北风。 答案:C 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冬季大陆降温快,把分布在陆地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答案:B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3~4题。 3.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⑥ 解析: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答案:C 4.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D 如图是某一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解析:根据图上箭头所示的大气运动偏转方向,判断该图为南半球。根据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或大气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判断a处的风向为西北风。 答案:B 6.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海陆分布 李富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 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 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2.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教师讲述] 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 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 [展示教学挂图] 《世界地形图》。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半球。下面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知识点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较多资料介绍,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品位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 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 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七年级地理上册 2_2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案 (新版)湘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4.运用世界地图说出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课前预习】 1.读课本28页“图2-25、2-27、2-28以及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哪一个面积更大? (2)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占多少比例? (3)哪一个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洋和陆地是否彼此相连? (4)北半球和东半球是以陆地为主吗? 2.根据课本28页活动题1,思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何特点? 3. 阅读课本29页第一自然段正文,找出“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4. 利用地图册,找出地球上有哪些大陆,有哪些大洲,找出几个比较大的岛屿,并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哪一个大洲。 5. 读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的分布位置,观察七大洲的分布特点。 6. 完成课本29页“活动”第1题—读图2-27、图2-28,说一说,北美注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和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 7. 阅读课本30页的图片、地图资料或录像资料,找出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8. 阅读课本31页正文第三自然段,看一下“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峡”? 9. 利用地图册,找出地球上有哪些大洋,找出几个比较大的海,找出几个海峡。 10. 读世界地图,了解四大洋分布在什么地方?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课堂突破】 本节课要充分利用地图,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去认识和逐步熟悉大洲、大洋的分布及其相对位置。记某个大洲时,一般同时要关注它周围的大洋有哪些,要按一定的顺序记,如按顺时针方向记;记大洋的时候则要关注它周围的大陆有哪些;记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时,一般可先看比例尺小的地图,如东西半球图或世界政区图,在图中找到洲界线后,再去查看比例尺较大的地图,如大洲图或包含洲界的某个区域地图,这样由粗到细地查看就比较容易掌握。至于大洲的形状轮廓则要靠经常看,熟能生巧,就像我们平常记一个陌生同学的相貌,只能靠多看才能记得住,而不能用语言或文字来描述。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特殊经线和特殊纬线经过的大洲和大洋,如经常看看0°

湘教版地理七上《世界的海陆分布》word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 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球”, 为什么叫“球”,讲了地球的形状、 大小等。从今天起今天我们来研究 一下“地球”的“地”。为什么叫 地球呢? 回忆、思考,讨论,交 流、探索被称为地球的 原因[来 设疑,引起学生探 索的兴趣,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

《海陆分布》 一等奖精品教案(最全教学设计)(5)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海陆分布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 海洋 3.61 71% 陆地 1.49 29% 地球表面 3.61+1.49=5.1 100% 2、海陆分布 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陆地北半球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湘教版) 贵州省三穗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周明奎(邮编:556500)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海陆分布及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是学生进入初中后首次接触的世界地理内容,也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关于海陆分布及特点:教材用“饼状统计图”展示了海陆分布比例特征——“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大势。并在学生活动中通过读图比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性状。关于七大洲:教材首先从大陆、岛屿、大洲等基本概念入手引出六块大陆,七个大洲及各大洲的位置、面积、洲界等。从教材内容上看,新教材没有繁多的文字叙述,但教材中设计出读图、读统计图表、读照片等学生喜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新的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关于四大洋:教材中首先说明地球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然后简要介绍四大洋位置和基本情况,最后介绍海、海峡等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图表分析海陆分布特点。知道海陆分布比例及各大洲的具体位置。 2、结合整理地理统计资料分析比较各大洲、大洋的面积特点。熟悉各大洲大洋的面积和名称。 3、运用图片和资料,使学生懂得地图的“分割”与“缩放”变化,并通过读地图的“分割”与“缩放”变化,增强对三处洲界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资料和地图的方法。学会通过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2、学习将地图、地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表述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特点。 3、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地理活动,并能提出地理问题或解决地理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学习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学习整理地理资料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思路 “地球——人类生存的家园”。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问题学生在第一节“认识地球”已有初步认识,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各大洲在地球上的位置等都是一些全新的知识。作为初中生的第一节世界地理课内容,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画、剪、拼”地图等活动了解和熟悉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轮廓。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乐于探究。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发动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目标。 四、教学重点 1、海陆分别比例。 2、各大洲、大洋名称和分布位置及三处洲际界线。 五、教学难点 1、各种统计资料的判读和分析。 2、洲界“分割”和“缩放”图的认识。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录制录音带。 2、网上查图片和资料 3、学生课外用泡沫或硬纸板剪制各大洲轮廓

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教案

5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 学校:大埔县大麻中学 年级及班级:高一(3)班 授课教师:钟 授课时间:第10周星期一第6 节 上课题目: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2)掌握东亚南亚的季风环流及成因。 2、过程与方法 联系海陆热力性质认识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都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原理解释现象,提高地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教学难点】 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的形成。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像信息法。 【教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分钟) 二、引入新课( 5 分钟)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图,这是世界地图,同是北回归线的亚欧大陆东西两岸,自然景观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在大陆西岸是撒哈拉沙漠,这里很干旱,可以说是个不毛之地;而同是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岸,也就是我们的广东了,这里的景观是怎样的啊? [学生回答]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教师讲述]是的,我们广东这里却是一片的生机勃勃的。那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新课——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级页三、讲授新课( 30 分钟) [板书]第一节 二、大气运动 (五)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流方向、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讲述]上节课,老师有跟同学们讲过,气流上升,会使这个地方容易形成降水,降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 商务星球版(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1节海陆分布(第1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的全部内容。

海陆分布 读图 绘图 识记 自主学习归纳海陆 分布特点,通过地图 读图查找七大洲的 分布及洲界并识记。海陆的分 布,七大洲 的分布及 周界。 利用地图发现、 查找海陆面积的 大小,七大洲的 分布和洲界。 内容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海陆分布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海陆面积比例示意图和“活动”,能描述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七大洲的分布图,说出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3、通过对七大洲的面积与轮廓图,了解七大洲的形状和大小。 4、通过读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说出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点拨引导.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归纳。 【教具准备】多媒体、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 Google earth(把谷歌地球下载到 电脑即可) 教师边拨动地球让学生观察,边提 问:蓝色的区域代表?黄褐色区域 代表?是海洋的面积大?还是陆地 的面积大? 观察回答:蓝色代表 海洋,黄褐色为陆地。 感受:蓝色的区域面 积比黄褐色面积大。 对比回答:海洋面积 大于陆地的面积 google earth 形象直 观,激 发学生 学习兴 趣。 衔接与过渡图片展示: 人类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 我们给地球取错了名字,因为我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 个蔚蓝色的“水球"。为什么加加林把地球叫做“水球"呢?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分布状况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课本43页图,自主完成下列内容。

2.2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概况 2、区分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掌握七大洲的面积、名称、分布及各州的分界线 3、区分海洋、海峡三个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分布特征。要求学生将复杂的地图用几何简图勾画出来,培养学生处理知识划难为易得能力 教学重点 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查找各州之间的分界线 2、赤道穿过的大洲和大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新课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是希望人们学会忍让,有海洋和天空一样广阔的胸怀。你想知道天空又多大,海洋有多广吗? 一、海洋与陆地 1、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地球仪上的兰色代表了什么?兰色以外的颜色又代表了什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谁占的面积大? 2、学生阅读图回答:世界海陆分布的具体比例 3、讨论P28活动1、2,得出结论:地球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过渡)世界的海洋和陆地在全球是如何分布的呢? 二、七大洲 (总述)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以大陆和岛屿的形式散布在海洋中。 看书思考回答:a 什么叫大陆?什么叫岛屿?根据定义,在地球仪上指出大陆、岛屿、大洲。 教师讲述半岛的含义并在地球仪上指出。 (提问)全球可分为哪几个大洲? 学生先熟悉图2-27,

(讨论)怎样快速的记住七大洲的轮廓?能给七大洲的面积排序吗?。 展示单独的大洲轮廓图,学生抢答。 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而后上台指出 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讨论下述问题: 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些?穿过的大陆有哪些?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拿些?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打洲有哪些? 学生对照地球仪,上台指答 展示“东西半球挂图”,学生识记七大洲的位置,口答P23活动题 提问:我们所在的大洲是哪个/亚洲的西面是哪个洲?西南面又是哪个洲?引入洲界的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图2-23,找出洲界符号,观察讨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哪些地理事物?亚非洲界、南北美洲各以什么为分界? 学生回答,教师在挂图上指出其具体位置。 学生完成P30活动2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第2课时 (复习提问)世界的海陆比例?七大洲的海陆分布?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过渡)你们发现,不同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为分界?(海峡、海、山脉、运河等)那么,什么是海、海峡?它们与我们常说的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三、四大洋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 根据预习,回答海、海峡、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师结合地球仪指出,以加深理解。 全球可分为几大洋?各有什么特征?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分组合作进行自述。 结合挂图,引导学生识别四大洋在东西半球的分布。并强调:面积最大的洋?最小的洋?纬度最高的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洋? 指导学生绘制七大洲轮廓几何图形并在图上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课堂小结) 结合绘制的板图小结四大洋的位置、各自的特征。洲界、七大洲的位置 (作业布置) 1、P32活动 2、填表 两侧的大洲沟通的海洋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湘教版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