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

1

目录

总则 (3)

第1章地下汽车库 (4)

1.1 基本原则 (4)

1.2 平面规定 (4)

1.2.1 出入口 (4)

1.2.2 通道与柱网 (6)

1.2.3 车位尺寸 (7)

1.2.4 设备房 (9)

1.2.5 其它 (9)

1.3 剖面规定 (10)

1.3.1 层高 (10)

1.3.2 覆土 (11)

1.4 人防规定 (11)

1.5 分项规定 (12)

1.5.1 坡道 (12)

1.5.2 人行出入口 (13)

1.5.3 集水井、排水沟 (13)

1.5.4 采光井、通风井 (13)

1.5.5 车轮挡、防撞、防水及车道示意线 (14)

1.5.6 构造 (14)

1.5.7消防栓布置原则 (14)

第2章地下非机动车库 (16)

2.1基本原则 (16)

2.2 平面规定 (16)

2.2.1出入口 (16)

2.2.2车位 (16)

2.3 剖面规定 (16)

2.4分项规定 (16)

2.4.1坡道 (16)

2.4.2集水井、排水沟 (17)

本导则用词说明 (17)

附图《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17)

总则

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公司项目的控制,统一公司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2.本《导则》根据公司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启航、乐居、圆梦、尊享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包括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具体使用时需两部分结合使用。4.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技术中心相关专业技术设计导则。

5.本《导则》中涉及到的材料及部品部件如未见详细描述应按《标准化材料部品细则》(2012版)执行。

6.各城市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总部技术中心,以便总部技术中心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7.公司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8.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第1章地下汽车库

1.1 基本原则

1.1.1根据成本优选原则,合理选择地下车库形式: 半地下>全地下,一层>二层,地下二层的面积尽量小。

1.1.2场地竖向设计需纳入总图标高系统进行专项评审。

1.1.3地库竖向设计在满足规范和住宅地下室不计容的前提下应尽量抬高,并保证大底盘和独立地下车库不打抗拔桩。

1.1.4平面布局规整,避免出现拐角、死角等不宜布置车位的空间。

1.1.5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及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1.1.6车库车行流线、人行流线的组织应尽量平直通畅、避免交叉,同时便于汽车停放。

1.1.7平面布置和剖面设计应结合物业管理、设备等方面因素,做到经济实用、避免浪费。

1.1.8车库设计应重视对防盗、防洪、防火、防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细节设计。

1.1.9 圆梦、尊享产品线在小区内部不宜设置地面停车,仅在小区入口附近布置极少量临时访客停车位。地方标准有

1.2 平面规定

1.2.1 出入口

(1)机动车坡道口部数量符合规范即可,宽度在合理情况下尽量设置单坡道,具体设置要求见表1-1。

(2)地下汽车库出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计

时应采用防火墙隔开。

(3)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出入口应分开设置,两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M。

(4)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顶部或底部应考虑道闸位置(优先考虑设置于坡道顶部),应设置6M长的直线停车道,方便业主停车刷卡,避免车辆在坡道上刷卡。

(5)地下汽车库出入口坡道净宽度单车道不应小于4.5M(国标3.5米,杭州和武进为5m),双车道不小宜于7M,若坡道为曲线形,车道宽度宜增加0.5m。

(6)车库出入口距离住宅的间距应满足当地规定,如上海地区车库出入口距离住宅间距不少于8M。(在项目操作确实存在困难时,此项可以要求前期工作人员先行咨询相关部门)

表1-1:地下汽车库出入口设置分类

(7)地下车库出入口不宜设置卷帘门。

1.2.2 车位排布与柱网

(1)车库排布应尽量按模数排布(中间车道,两侧垂直停车),若尺度无法满足,则一边可为平行停车,应避免车道直接贴近车库外墙的情况出现。

(2)地下汽车库平面柱网布置以小型车停车位来考虑,柱网布置按照公司产品线分类规定如表1-2:

表1-2:地下汽车库柱网分类

(3)地下汽车库通道宽度规定按照双向行驶时最小宽度为 5.5M;南京和浙江为最小6M;。

(4)规划布局时楼栋南北间距应考虑宅间车位布置效率,如按一条中间车道,两边鱼骨形停车布置时,多层间距宜为19米(考虑单元门头凸出部位,杭州地区适当放大间距),层数宜为6+1层;如按两根车道两边布置4排车位布局,则间距宜为33米,层数宜为8+1层。

(5)地库角部空间等不能有效利用部分应取消,减少地库总面积,详见附图。

(6)多层为主的社区,宜采用多层地下部分结构转换方式充分利用多层地下空间布置车位,减少地库实际面积。详见附图。

1.2.3 车位尺寸及单位停车面积控制

(1)车位以普通车位为主,根据地库排布条件,圆梦及尊享项目应在贴近外墙位置设置大车位。设置比例圆梦项目≥10%,尊享项目≥20%。

(2)根据车库排布及柱网,充分利用住宅与车库交接空间,在政府认可的城市,灵活设置微型车位及子母车位,增加车库利用率。

(3)单位停车面积对标标准参照表1-3:

(4)各类停车位尺寸设置参照表1-4:

表1-4:地下汽车库车位尺寸分类

(5)各城市对微型车位及子母车位的认可情况参照表1-5:

表1-5:各城市微型车位及子母车位认可情况汇总

备注:表中为根据2013年8月份的反馈信息,各地对子母车位的认定如有新变化,请及时告知总部技术部,并经总部技术部确认后按当地新规定执行。

1.2.4 设备用房

(1)设备用房面积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小,并根据设备的平面布置来确定房间的大小及尺寸;

(2)设备用房设置应尽量减少侵占停车位空间,设置位置排序如下:围绕住宅地下室的停车不可利用空间>远离住宅地下室的边角位置>行车道两侧的正常停车位置;

(3)地下汽车库设备用房的基本设置要求参见表1-6,未详细说明之处参见《地下车库设备设计导则》。

表1-6:地下车库设备用房选用表

(4)地库与住宅脱开仅通过通道连接时,应单独设置设备管廊,设备管廊以隔墙与人行通道隔开,设备管廊需满足设备管线的空间要求。

1.2.5 其它

(1)地下汽车库下坡道后转弯处的柱网设置应满足汽车转弯半径和车道宽度的要求;同时避免在转弯处设置设备用房、楼梯等遮挡行车视线的实体空间。

(2)地下汽车库与主体建筑地下室相连时,若主体建筑地下室无使用功能时应用普通墙体封闭起来,使得机动车库空间完整的同时减少非必要设备投入。

(3)根据基础埋深深度,住宅地下室与车库底板或可拉平,住宅下方根据开间尺寸可布置车位,多余空间可作空腔或储藏;

(4)住宅与车库连通通道若较长(大于8m),建议两侧设置停车位,不建议设置长度较长的单纯连通通道;

(5)地下车库口部(人防、消防、非机动车坡道、汽车坡道、住宅核心筒)应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合用,特别注意地下车库消防疏散口部对住宅非机动车坡道与住宅核心筒的借用;

1.3 剖面规定

1.3.1 层高

(1)地下汽车库层高应综合考虑车位、结构、设备管线所占空间,应排列紧凑,避免空间的浪费。

(2)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保证地库与主楼脱开,地下车库使用无梁楼盖形式。

(3)车库净高在车道处不宜小于2.4M(尊享级不少于2.5M),局部过管线位置不低于2.2m;在车位处不应小于2.2M,局部过管线位置不低于2.0m。(此处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不包括设备及管线所需空间)。具体参见表1-7:

表1-7:地下汽车库高度分类(建筑层高)

注:结构净高为不计算设备及管线高度的高度,有梁时的结构净高为从底板结构层算到梁底

的高度,无梁时的结构净高为从底板结构层算到顶板底的高度。

(4)面积小于等于2000平米的地库设置于多层(联排)间,因可不做风管、,层高可通过折板方式做低至2750mm(通道处3100mm)(详附图);且应设一个出入口。

1.3.2 标高及覆土

(1)从成本角度而言,地下车库抬起高度越高,建设成本相对越小,覆土厚度越小,车库成本越小。由于景观设计及管线敷设要求,覆土深度一般不应小于1.2m;

(2)为保证单层地下车库不打抗拔桩,车库顶板覆土应做到1.5m(江苏地区梁板结构)(其余情况最小为1.2m),地库顶板覆土完成面最低处相对市政路应抬高0.6m,具体数据参见表1-8;

表1-8地下汽车库覆土高度分类

1.4 人防规定

1.4.1 人防需分多层及高层进行专项测算,选择具体缴费或建设方式(部分缴费、部分建设),应与政府沟通尽量减少人防配置面积,特别是五级人防面

积;

1.4.2 人防地下室尽量布置在非机动车库内。

1.4.3 人防地下室尽量布置在停车位不可销售的区域内,比如商业停车区。

1.4.4人防地下室尽量布置在地库内位置较差区域。

1.4.5 人防地下室双层车库尽量将人防布置在地下二层。

1.4.6 人防地下室疏散出入口应避开楼栋主要出入口、景观主要节点等位置。

1.4.7人防车库因荷载较大,梁高或板厚需加大。层高详见下表

1.5 分项规定

1.5.1 坡道

(1)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和曲线型,车道单车道或双车道。

(2)直坡道起始段缓坡坡度宜为7.5%,长度3.6M,中段坡度15%(上海项目中段坡度可放宽到16%坡度)。弧线坡道起始段应采用竖曲线半径不小于20M的缓坡连接,中段坡度12%(上海中段8%)。

(3)直段坡道横向找坡1%,弧段坡道横向找坡5%。

(4)出口处做反坡,应高于室外道路地面150mm以上,坡道上下均设置截水沟,保证小区道路积水不倒灌;若汽车坡道直接与市政路连接,反坡应高于市政路300mm以上。

(5)地下汽车库坡道出入口净高度(如有设备管线,净高指地面建筑完成面至设备管线底)不小于2.4m高,具体设计时应重点注意梁的高度。

(6)汽车坡道的坡面形式注意防噪音,按减震防滑车道设计,坡道两边设浅沟,做法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7)坡道挡墙、车库地面、车库内侧壁、地下室顶板、分仓缝做法见《新

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1.5.2 人行出入口

车库人行疏散楼梯设置不宜影响组团景观,圆梦、尊享人行出入口优先考虑结合下沉庭院设置,启航、乐居人行出入口仅考虑设置有顶楼梯间;人行出入口做法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1.5.3 集水井、排水沟

(1)地下汽车库坡道底端起坡处或附近直线段处应设截水沟(就近设置集水井),地下汽车库坡道顶端也应设置截水沟,集水井尺寸1000(长)×1500(宽)×1500(深)、1000(长)×1000(宽)×1500(深)两种,具体做法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2)地下汽车库设置浅明沟排水,浅明沟距离内墙面300,沟内径宽200,浅明沟最深处为60,最浅处为20;地面向排水沟找0.5%坡度;排水沟应尽可能贯通,每条排水沟不少于2个集水井;地库应保证地库集水井数量做到最少,集水井具体做法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3)地下汽车库在出入地面的坡道端应设置与坡道同宽的截水沟和耐轮压的不锈钢沟盖。

(4)排水沟不应穿越车道,当无法避免时,应用暗埋的排水管代替排水沟。

(5)集水井应避开主要行人空间及较为重要的空间;集水井不应跨停车位布置,且不应设置于车位上车轮可碾压的位置。

1.5.4 采光井、通风井

(1)进风井送风口底边距地面250;排风井应设于下风向,排风口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排风井宜采用设置景观遮挡。

(2)排风井或送风井与疏散楼梯应尽可能的并置,以减小车库顶板构筑物数量,提升景观形象。具体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3)采光井、通风井应优先设置在地库侧边,减小对中心景观的影响。

(4)下沉式采光井(侧壁)设置在车库的顶端,宜为东西向,进深不小于3000,长度按单体设计定;下沉式采光井(中间部位),长度宜为一柱距,具体做法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5)启航、乐居产品线根据防火分区设置采光通风井,减少机房设置,避免地下室过于潮湿。

(6)采光井、通风井与住宅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1.5.5 车轮挡、防撞、防水及车道示意线

(1)汽车库停车位的楼地面上应设置车轮挡。

(2)当停车位面对面时,两车挡中心线线距为2200。当停车位靠墙边时,车挡中心线距墙净尺寸为1300。具体做法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3)车轮挡采用短式硬塑车挡,长500,宽165,由专业厂家生产的成品;车轮挡不得阻碍地面排水,做法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4)汽车库柱子和墙的阳角及凸出构件等部位需设防撞措施。防撞板为高强弹力橡胶制品,表面应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绘出黑黄颜色,防撞板底边距地300,高600。具体做法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5)地下室底板、顶板、立墙伸缩缝防水及外墙水平施工缝具体做法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6)车库内应在每层出入口的显著部位设置标明楼层和行驶方向的标志,宜在楼地面上用彩色线条标明行驶方向和用10~15CM宽线条标明停车位及车位号,做法参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在各层柱间及通车道尽端应设置安全指示灯。

1.5.6 构造

(1)地下汽车库地面面层厚度按不大于100mm绘制,实际厚度按标准化说明做法。

(2)地下车库墙裙及柱子墙裙高度采用深灰色涂料。

(3)地下车库出入口楼梯地面做法为:深灰色地坪漆

1.5.7 消防栓布置原则

消火栓优先靠墙设置,超过服务半径无法靠墙的靠柱设置;当结合结构柱设时,与停车位之间的关系处理参考节点大样图。

第2章地下非机动车库

2.1 基本原则

2.1.1 非机动车库设计时行车流线尽量平直顺畅。

2.1.2车库的平面布置和剖面设计,应结合物业管理,设备选型等方面因素尽量做到经济实用、避免浪费。

2.2.3车库设计应重视对防盗、防洪、防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细节设计。

2.2.4自行车库高层楼栋宜每栋楼单独配置,多层楼栋可每栋楼单独配置,若必须合用,服务半径不宜大于40m。

2.2 平面规定

2.2.1 出入口

(1)地下非机动车库出入口净高不小于2.2M。

(2)为方便业主使用,两部电梯均应下地下室。

(3)地下自行车库出入口应设置雨篷,并应注意建筑的整体性。

2.2.2 车位

设计时需做非机动车位排布方案;正式报批方案中无需排布非机动车位,仅按面积统计;应配置充电设备,满足40%非机动车位的充电要求。

2.3 剖面规定

(1)地下自行车库层高不低于2.7m,出地面高度参考《社区规划标准化设计导则规划标准化》2013版,确保车库为不计容空间。

(2)自行车车库的设置方式以半地下停车库为主,架空层及地面停车为辅,尽量不做全地下非机动车库。

2.4 分项规定

2.4.1 坡道

(1)自行车坡道净宽不小于2.2米,两侧为700宽的人行踏步,中间为800宽i=1:5的坡道。

(2)车库地面入口处设置高100的反坡。

2.4.2 集水井、排水沟

(1)自行车车库出入口处端部或附近应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集水井位置宜隐蔽。

(2)坡道结束处应设置排水沟300x300,沟盖板要选用不锈钢材料。

(3)坡道端部或附近应设集水井,尺寸为1000(长)×1500(宽)×1500(深)、1000(长)×1000(宽)×1500(深)两种;集水井的设置不应影响车位。做法见《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4)集水井应设置在方便检修的位置。

本导则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禁止”。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应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附图《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关于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的探讨

关于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的探讨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居民的私家汽车的快速递增,地下停车库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对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如何应用新技术,如何设计得更科学、合理,已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标签地下车库;建筑设计 前言: 地下车库按建筑空间分类,有单建式及附建式两种类型。单建式地下车库在地面之上除少量汽车出入口、采光、通风设施外,没有其它建筑物。单建式地下车库建筑覆土之后,地面仍为开敞空间,对于地面的景观环境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单建式地下车库结构柱网尺寸的布置仅考虑汽车空间尺寸要求,故技术处理较容易实现。附建式地下车库是在建筑物下布置地下车库,建筑物的结构要求及其它设备的要求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附建式地下车库的设计,使得建筑设计难度增大,尤其对建筑内的地下车库更是如此。 1.地下车库柱网的布置 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柱网的布置对车库的停车效率是很关键的,两者几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布置柱网时必须考虑到尽量增大车库内有效停车面积,减少因柱产生的空间浪费,在相同的车库面积中柱越多,减少的停车位越多,若两柱间由停两辆车改为停三辆车时,由于柱距加大,柱子减少,可多停约5%的车,即每停20辆车可增加一辆车的面积,所以当车库规模较大时,应按每柱距间停放3辆车考虑。当然,在柱距增加停更多辆车时,由于柱径与梁高、层高均增加,反而使土建造价增加,因此地下车库以每柱距停3辆车较合适,柱网结构较经济合理,柱网尺寸在8米至8.5米,可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结构的经济跨度值。 现在多数设计的车位尺寸是2500x5300,根據这一尺寸,在纵向靠墙的位置,因规定车墙间的间距是500,横向车之间不小于600,放进规范规定的小型车1800x4800,肯定没问题,但一般只有高档轿车才能达到1800x4800的尺寸,中档车和高档车得尺寸差别较大,实际情况是中档车还是占大多数,尺寸大多在1700x4500以下。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是否可以尝试以中档车车位为主,再安排些高档车车位,大部分车位尺寸按2300x5000来设计。 当主楼为剪力墙结构或柱距过小难以与地下车库柱网协调时,由于主楼面积一般只占地下车库面积的小部分,因此,地下车库与裙房在主楼面积外的柱网可另行布置,以满足地下车库停车要求。但设计中应注意两组柱网交接处的结构联系,并保证地下车库与主楼必要的交通联系。 2.地下车库防火区设计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样本

目录 总则 (3) 第1章地下汽车库 (4) 1.1 基本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平面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出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通道与柱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车位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设备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 其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剖面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层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覆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人防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分项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坡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 人行出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 集水井、排水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 采光井、通风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5 车轮挡、防撞、防水及车道示意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6 构造 (14)

绿洲世界城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成本控制办法

绿洲世界城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成本控制办法 第一条 剖析地下车库 决定地下车库成本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下车库规定停车数量; 2、地下车库范围、层数以及布置方式; 3、人防地下室面积、等级及布置方式; 4、停车率(重点内容); 5、构造做法; 6、钢筋、砼含量 范围、层数及布置 地下室尽量布置在地下一层,且面积尽量小 普通地下一层地下车库建安成本约1600元/平米,人防地下室约2300元/平米 地下一层加地下二层普通地下车库建安成本约2000~2200元/平米 地下一层普通地下车库,地下二层人防地下室的建安成本约2000~2500元/平米 停车率构造做法 ■停车率:地下车库总面积/ 停车位总数 注1:总面积指地下车库外墙围合的所有面积,当存在消防控制室、垃圾房、污水处理站、换热站以及政府规定要做的非机动车库、物管用房等特殊情况下需要设置的房间时,应进行特别说明及复核。 2:当地允许以摩托车位折抵小汽车停车位时,停车位总数包括摩托车位折算后的数量3:停车位总数包括当地政府认可的子母车位 停车率指标直接反映一个地下车库的停车效率 ■构造做法:这里指层高、建筑面层、找坡方式等具体做法这些做法的明确与改进,可使我们节省大量造价 地下车库停车率极限 ■适应范围:适用住宅楼下的普通地下车库,不包括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复式停车库、别墅TH私家车库等特殊的地下车库 强调:首先要求必须做到,实在做不到要提前提出进行会诊确定 地下车库停车率注意事项: ■停车率限制不是最优值,不能因已经达到指标而停止优化,即力求达到停车率最大:东莞万科公司项目已经做到30M2/车位以下,如金域华府1期是29.99M2/车位(地下车库:453个车位/13586M2)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总结

地下车库设计总结 2011-11-19 19:24:27| 分类:建筑专业|举报|字号订阅 地下车库建筑设置原则: 不应与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设地下车库时,应与病房楼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汽车库出入口必须与病房楼的人员出入完全分开。 一、地下车库建筑分类 特大型:>500辆(I类:>300辆) 大型:301~500辆(II类:151~300辆) 中型:51~300辆(III类:51~150辆) 小型:<50辆(IV类:<=50辆) 二、地下车库建筑消防分区设计原则 1、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0平方米,加自动喷淋可增加一倍。 2、设备尽量集中布置,划为一个独立防火分区(因设备和地下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一致)。

3、地下车库与人防结合时,应先划分平时消防分区部分,然后由人防部门划分。 4、立体机械停车库,停车数量>50辆时,设防火隔墙进行分隔。 5、地下车库坡道二侧应用防火卷帘与停车区隔开,不同防火分区间应用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隔开。 6、当地下车库贴近上部建筑时,车库的敞开部位(门、窗和洞口)和出入口上方建筑物有外窗的,在车库洞口处应设1.0米宽的防火挑檐或开口部位上沿至上层窗洞口的下沿之间的窗间墙不应小于1.2米。 三、地下汽车库的疏散 (一)人员疏散 1、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安全疏散口。每个防火分区至少二部楼梯作为人员安全疏散口,分区之间楼梯不能借用。但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或IV类汽车库时,可设一个人员安全出口。 2、地下车库的室内楼梯应为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应为乙级防火门,当楼梯不能自然采光时,应设防烟楼梯间。 3、人员疏散距离45m,设喷淋时为60m,每个防火分区疏散距离可借用,疏散口不能借用(以车道为疏散走道,折线计算)。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

.

目录 总则 (3) 第1章地下汽车库 (4) 1.1 基本原则 (3) 1.2 平面规定 (4) 1.2.1 出入口 (4) 1.2.2 通道与柱网 (6) 1.2.3 车位尺寸 (7) 1.2.4 设备房 (8) 1.2.5 其它 (9) 1.3 剖面规定 (9) 1.3.1 层高 (10) 1.3.2 覆土 (10) 1.4 人防规定 (11) 1.5 分项规定 (11) 1.5.1 坡道 (12) 1.5.2 人行出入口 (12) 1.5.3 集水井、排水沟 (12) 1.5.4 采光井、通风井 (13) 1.5.5 车轮挡、防撞、防水及车道示意线 (13) 1.5.6 构造 (14) 1.5.7消防栓布置原则 (14) 第2章地下非机动车库 (15) 2.1基本原则 (15) 2.2 平面规定 (15) 2.2.1出入口 (15) 2.2.2车位 (15) 2.3 剖面规定 (15) 2.4分项规定 (15) 2.4.1坡道 (15) 2.4.2集水井、排水沟 (16) 本导则用词说明 (16) 附图《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16) 总则

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公司项目的控制,统一公司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2.本《导则》根据公司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启航、乐居、圆梦、尊享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包括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具体使用时需两部分结合使用。4.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技术中心相关专业技术设计导则。 5.本《导则》中涉及到的材料及部品部件如未见详细描述应按《标准化材料部品细则》(2012版)执行。 6.各城市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总部技术中心,以便总部技术中心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7.公司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8.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第1章地下汽车库 1.1 基本原则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常见问题讨论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常见问题讨论 伴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如今正逐渐进入城市化的脚步中,城市规模化的发展开始壮大起来,城市汽车在近几年时间里增长的速度异常的迅速,使得人们开始考虑了城市空间问题。当前在进行城市建筑项目中表现出复杂的特点,作为建筑项目必不可少的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是值得重要分析的问题,地下车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空间问题。当前地下车库建筑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设计条件的限制、不能够达到合理的规范水平、设计人员缺乏经验等因素,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与提高,本篇文章从车道的宽度、转弯半径、防火、结构形式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分析,并且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案。使设计的地下车库更加合理、经济、高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要求水平。 标签:地下车库;常见问题;建筑设计 1、车道宽度设计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在车道宽度设计中,设计人员对于国家规范车道宽度尺寸不够了解,导致出现了不能合理的设计宽度且车道宽度过宽,设计的面积要比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极大的浪费了地下车库的面积。有些施工方在设计双车道宽度的尺寸为8米,单车道宽度尺寸为5米。而国家规定的要求是:小型车辆汽车的双车道宽度为5.5米、单车道宽度为3米。这就意味着地下车库本可以容纳更多的车辆,但由于设计尺寸上的失误,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导致降低了地下车库容纳车辆的数目。 改进措施:施工设计的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听从国家的指挥,熟练掌握国家对于汽车库建筑设计的数据以及规范要求。最后能够为地下车库设计出合理的车道(包括车口)及相应的宽度。 2、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设计车库出入口出现的问题中表现在,有的车库本可以设计一个单车道出入口时,却设计了双车道出入口,有的车库本可以设计一个单车道出入口,但就是要设计两个床车道出入口。由于地下车库出入口所需大量的面积,所以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地下车库的车辆数,根据车辆的数目对车库出入进行合理的设计。地下车库出入口设计还要考虑入口处的位置与车库外道路要有一定合理的连接,有些设计人员车库在设计时考虑的因素较少,出现了车辆经常出现交叉现象,车辆出入车库的视线不好,这样的设计使地下车库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所以在设计时要尽量减少车辆的交叉。合理安全的出入路线,车库车入口应该具备好的视线角度,保证入口2m处拥有不小于120°角的视线开阔度,并且在这个范围里,边线外不小于7.5m不能放置影响视线的障碍物。 3、转弯半径的设计

地下车库设计的一些要点

地下车库设计的一些要点 分类:建筑设计 字号:大中 1.是否设人防:地下汽车库宜结合人防设计,即在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而在战时则作为人员、物资的掩蔽场所——人防,这就叫做平战结合。一般城市规划都对有人防配建面积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强制的。如果投资者不愿意建造人防,也可以缴纳一定费用,由政府易地再建。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小区的地下车库是设计有人防设施的,而有的则没有 2.确定规模:通常我们设计的车库属于“中型”(51~300辆),有时也会有大型(301~500辆)的地下汽车库,即: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3.确定坡道:进入地下汽车库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二者的结合。坡道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坡道的位置,数量。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即:一般设计两个出入口就够了。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但两个出入口距离不可过近(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否则按一个出入口计)。规范又规定: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因此干脆汽车坡道就设计为4米或7米。 4.其他数据:汽车转弯半径按6米设计,此为小型车转弯半径。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应:>2.20米(微型车、小型车)。 我们通常的车库以微型、小型车库。如确实需要停大型车,甲方会提出要求。 5.汽车库的防火:主要是防火分区的问题,汽车库应设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地下汽车库为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可翻倍,即:4000平方米。规范规定: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停车数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或复式汽车库以及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Ⅰ类修车库,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地下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只能是4000平方米。因此在排完车库的平面后,需要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划分完防火分区,马上就是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规范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规范同时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也就是说: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因此,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封闭楼梯间上到地面上去。(楼梯间出地面后,要注意造型设计,作为景观小品)。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即两股人流。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因为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这一点,一般来说问题不大,这个距离还是比较宽松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因此就是那两个坡道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设一个疏散口就够了。 6.停车位(垂直式停车)2.4X5.3米,车挡位置1.2米。如果是微型车2.2X4米,摩托车1.5X2米。微型车、摩托车折算成 停车位的系数分别为0.7和0.4。 一、平面布置: 1、组合建造的限定 根据使用功能,确定停车方式平面柱 网尺寸及净高,合理布局平面。 2、采用复式停车时应注意: 1)复式停车与机械式立体停车的概念 2)应根据停车设备确定平面柱网尺寸及净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

1

目录 总则 (3) 第1章地下汽车库 (4) 1.1 基本原则 (4) 1.2 平面规定 (4) 1.2.1 出入口 (4) 1.2.2 通道与柱网 (6) 1.2.3 车位尺寸 (7) 1.2.4 设备房 (8) 1.2.5 其它 (9) 1.3 剖面规定 (9) 1.3.1 层高 (10) 1.3.2 覆土 (10) 1.4 人防规定 (12) 1.5 分项规定 (13) 1.5.1 坡道 (13) 1.5.2 人行出入口 (13) 1.5.3 集水井、排水沟 (14) 1.5.4 采光井、通风井 (14) 1.5.5 车轮挡、防撞、防水及车道示意线 (15) 1.5.6 构造 (14) 1.5.7消防栓布置原则 (14) 第2章地下非机动车库 (16) 2.1基本原则 (16) 2.2 平面规定 (16) 2.2.1出入口 (16) 2.2.2车位 (16) 2.3 剖面规定 (16) 2.4分项规定 (16) 2.4.1坡道 (16) 2.4.2集水井、排水沟 (17) 本导则用词说明 (17) 附图《新城地产地下车库标准化图册》 (17)

总则 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公司项目的控制,统一公司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2.本《导则》根据公司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启航、乐居、圆梦、尊享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包括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具体使用时需两部分结合使用。4.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技术中心相关专业技术设计导则。 5.本《导则》中涉及到的材料及部品部件如未见详细描述应按《标准化材料部品细则》(2012版)执行。 6.各城市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总部技术中心,以便总部技术中心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7.公司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8.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

浅谈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也越来越大,所以如何解决城市建设中停车难的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文章就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相关阐述,希望通过本文可以给广大同行提供方便。 关键词: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小区的地下车库的设计进行以下相关探析: 一、设计依据 在城市建设建筑工程中,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适用的规范及标准主要为《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l00- 98(下称“库规”),《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 97(下称“火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95 (下称“高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 (下称“建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2005(下称“通则”)。 二、库外设计 1.出入口数量及间距:大中型汽车库(即51 辆~500 辆) 的库址,车辆出入口≮2 个;特大型汽车库(即>500 辆)≮3 个,且应设人流专用出入口。各车辆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15 m。 2.出入口宽度:单向行驶≮5 m,双向行驶≮7 m。 3.出入口位置:

(1)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 (2)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50 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80 m; (3)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7.50 m;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7.50 m安全距离,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 m 处作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 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与道路平行时,应经≮7.50 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 库外的设计往往是设计者容易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从车库出入口汇入基地道路或城市道路,或从基地道路或城市道路进入车库入口时,都会对其动态交通系统产生影响;此小区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在中心绿化带里,不仅与小区道路有一定距离,而且充分考虑了人车分流的因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库内设计 库内的建筑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坡道设计、通车道设计、停车位设计、疏散设计、防火分区设计、地面设计。 1.坡道设计 ⑴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曲线型,可以采用单车道或双车道; ⑵坡道宽度的设计从功能使用角度和防火角度均提出了不同的

浅谈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相

浅谈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相 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在人们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每家一部车已经不足为奇,然而地面资源有限,无论是住宅小区还是商场办公楼,停车难的问题日益严重,地下空间的利用则将更为广泛,本文主要就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的规范做详细解析,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地下车库建筑设计的重点。 标签:地下车库;建筑;设计 停车难目前已经成为大家非常重视的话题,在地面无法解决车辆停车的时候,地下车库将最大程度可以缓解停车这一问题,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地下车库的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地下车库的建筑设计,做一下详细的了解。 1、地下车库的类型 地下车库可按照停车数量和汽车类型分为四种类型,特大型的车库>500辆,大型301-500辆,中型51-300辆,小型<50辆,要注明的是这适用于坡道式和升降式汽车库,不适用于机械式汽车库。 此外,在地下车库的建设过程中,可考虑城市人防工程的需要,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做到共同开发。 2、地下车库的入口设计 首先,不同规模的地下车库对于入口设计的要求不尽相同:大中型地下车库的车辆出入口应不少于2个,特大型地下车库的车辆出入口则应不少于3个,并配备针对人员的专用出入口。车辆在出入口行进时,其间距应不小于10m,而在设计车辆出入口的坡道宽度时,单向行驶的车道宽度应大于4m,双向行驶的车道宽度应大于7m。 其次,对于住户小区内的坡道式地下车库而言,须确保地面出入口在设计时和基地外部道路相互顺畅连接,出入口位置可参照车辆管理常用的“右行右出”设计原则来确定,并减少与其他人行、车行路网产生交叉干扰。另外,在坡道式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地面端设有截流水沟、金属沟盖和挡水槛,截流水沟和坡道同一宽度,金属沟盖必须符合耐轮压要求,挡水槛应可闭合。如果坡道开敞段没设雨罩,则应在坡道的开敞段末端分别设截流水沟。 第三,地下车库的车辆出入口到公共交通站台或地铁出入口边缘的距离必须大于15m以上。贴邻上部建筑时,出入口上方应设防坠物挑檐。 3、地下车库的通道宽度

地下车库知识点梳理

地下车库(位)设计知识点总结 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车库设计不合理(车库分类、柱网尺寸、层高、车库尺寸、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设置、耐火等级、车库排水、坡道设计、安全疏散以及规划设计等要求) ●车库分类: 按规模分类--汽车库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和车库出入口设置有关 按防火要求分类—汽车库防火分类 概念易混淆: 停车场:〈50 辆可设一个出入口(出口宽度为双车道) 地下停车库:〈100 辆可设一个出入口(汽车坡道为双车道) Ⅲ类地上车库:可设一个出入口(汽车坡道为双车道) Ⅳ汽车库:可设一个出入口 ●柱网尺寸: 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经济跨度在8米左右,每个车位宽2.4 米,长5.3米,三个车位的尺寸最接近8米,车库的最经济柱净距为7.2(3X2.4)米,随着车辆大型化的趋势,交警部门要求车位白线内净宽为2.4 米,则最经济柱净距 7.5(3X2.4+2X0.15)米,考虑柱边长一般不超过600,一般采用8.1米的柱距。规范规定车位长为5.3 米,通道宽度为5.5 米,最经济的布置是中间一个车道,两边两排车位,在考虑一点余量一般就采用N*(5.4+6.3+5.4)的跨度,但这个跨度不是最经济的,所以一般把通道跨扩大,车位跨合并,形成5.4+N*7.8+5.4 跨度。 标准的停车柱网设计为:8.1 宽×8.1 深。

●层高设计: 决定层高的因素有三个,结构厚度、设备管线布置和净高要求。设备管线布置对层高的影响主要是消防水系统和通风排烟系统。 根据采用的结构形式和设备管道确定,通行道的净空高度满足2.20 米。 结构形式模壳梁:建筑层高参考值:3.20 米(小跨)/3.40 米(大跨)。 结构形式井字梁:建筑层高参考值:3.40 米(小跨)/3.60 米(大跨)。 强制性规范 汽车库室内净高:2200mm《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机械排烟: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的地下车库必须设置机械排烟。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可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划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

目录: 一地下室总体布局 (一)地下机动车库 1、1机动车库的几种布局方式 1、2地下车库流线及柱网布置 1、3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设计 1.3.1机动车库出入口位置 1.3.2机动车库出入口数量 1.3.3机动车库出入口的坡道设计 1.3.3.1出入口坡道宽度 1.3.3.2出入口坡道坡度 1.3.3.3 出入口坡道净高 1.4机动车库防火分区及疏散 1.5地下机动车库停车和通车设计 1.5.1机动车停车方式 1.5.2机动车停车位大小 1.5.3通车道宽度和转弯半径 (二)地下非机动车库 2.1非机动车库防火分区与疏散设 2.2非机动车库出入口设计要点 2.2.1出入口位置和数量 2.3.2出入口坡道宽度和坡度 2.2. 3. 出入口坡道净高 2.3非机动停车位设计 (三)地下室设备用房 3.1水泵房 3.1.1生活水泵房与生活水箱间 3.1.2消防水泵房 3.2消防水池 3.3消防控制室 3.4柴油发电机房 3.5配电室 3.6通风机房 二人防地下室 三地下室的其他用途 一、地下室总体布局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综合功能,合理布置地下停车库、地下人防。各类设备用房等功能空间及各类出入口。如果主体建筑的地下部分无任何利用价值,可以做为封闭空间,而不计入地下室建筑面积。地下室退用地红线距离应≥3米,但不必拘泥于平行于用地红线,形状应尽可能方正规整。可利用地上建筑外墙结构柱子作为地库外墙的壁柱。地下室顶板覆土除符合管线埋设深度要求外,超出建筑物范围的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应≥600mm,位于集中绿地范围内的地下室,其顶板覆土厚度应≥1200mm 。(一)地下机动车车库

1.1 机动车库的几种布局方式 机动车库分为坡道式汽车库和机械式车库。坡道式车库又分为直坡式,错层式,螺旋坡道式和斜楼板式四大类如图所示: 直坡道式 错层式 螺旋坡道式

地下车库坡度_层高以及车位的建筑设计

地下车库及汽车坡道: (1)车库净高应为2.4M,计算净高时一定要预留100的设备管道安装量。 (2)设备管道应避免穿越防火分区,分隔防火单元的防火卷帘门高度不应小于2.2M,经常开启的防火卷帘门宜采用轻质产品。 (3)地下车库应设计给排水,以便清洁。 (4)坡道出入口高度不小于2.4M高,具体设计时应重点注意梁的高度和避免设备管道穿过,计算净高时应预留100的施工误差量及考虑坡道横坡的高度。 (5)坡道坡度是否合理,坡道地面构造应采取防滑及溶冰措施,应设照明。 (6)坡道出入口处及坡道结束处应设置截水沟;沟盖板要选用带胶边耐轮压的金属隔栅盖板,而不应采用水泥盖板;排水沟不应直接接入市政管道,以免管道的水倒流。 (7)车库照明设计应采用区域控制,否则照度过大造成浪费。 坡度——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通常使用百分比表示。 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以次类推! 通常用来表示汽车的爬坡能力。 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 角度正切正弦 0° 0% 0% 5° 9% 9% 10° 18% 17% 30° 58% 50% 45° 100% 71% 60° 173% 87% 90° ∞ 100% 例题: 一个斜坡的坡度i=1:2,若某人沿斜坡往上行进100米,则他的高度将上升多少米. 解:因为坡度——通常把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通常使用百分比表示。 那么,就有:高度上升为:100*√5/5=20√5米. 其实坡度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直角邻角(地面的角)的TAN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