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制《课程纲要》的科学方法

编制《课程纲要》的科学方法

编制《课程纲要》的科学方法
编制《课程纲要》的科学方法

编制《课程纲要》的科学方法

课程是一种有计划的活动,《课程纲要》就是一种规定时间内的课程计划,具体地说,它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或指南和相关教材撰写的、体现某门/种课程各种元素的计划大纲。

教师编制《课程纲要》,实际上就是对将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需要研究、分析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各方面因素,如课程的目标、相应的课时、学生背景分析、课程组织、实施的条件、学生评价等情况。也正因为如此,编制《课程纲要》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实施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框架;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审议与管理。

(一)课程纲要的构成要素

1、一般项目:学校名称、课程类型、设计教师、日期、适用年级、课时。

2、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所需条件:为顺利实施该课程所需要的条件。

编制《课程纲要》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四个课程元素。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灵魂,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以及对学生的研究、及对教材和其他现场资源的分析。具体撰写的要求有:全面、适当、清晰。一般用4——6点来描述。目标涉及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认知要求。

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它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等,并要求教师明确所需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

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实施上述的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所期望的目标,它涉及学习主题/活动的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式等。

课程评价是指如何确定上述的目标已经或者正在得到实现,采用什么样的评价任务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让学生表现更好。

(二)课程进度表与《课程纲要》的区别

课程进度表只有进度,没有教学。只有课文,没有课程。只有教师,没有学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课程纲要》完整体现了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教学进度表主要包括时间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完整地体现课程的所有元素。

(三)课程纲要的叙写格式:

1、按照上述的顺序呈现各个课程元素,一些没有课程标准作依据的课程设计经常采用这一方式,如校本课程的一些《课程纲要》。

2、按照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来呈现的,即基于课程标准设计的课程纲要。它与课程内容与实施整合在一起作为“学习活

动”来呈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