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备考周练题8(附答案)

高三化学备考周练题8(附答案)

高三化学备考周练题8(附答案)
高三化学备考周练题8(附答案)

高三化学备考周练题

一、单选题

1.2018年10月,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经验交流会在我省举办。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秸秆就地露天焚烧

B.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C.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2.化合物X 可用于合成Y .下列有关X 、Y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X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 .Y 与足量H 2的加成产物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D .X 、Y 与足量浓溴水反应的类型完全相同

3.为了验证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产物,某同学选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 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蒸气

B.拆除E 装置装置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F 装置中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物中一定有2CO 生成

D.C 装置用来检验产物中是否有2SO 生成

4.W 、X 、Y 、Z 、R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 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鉴定文物年代,X 元素的一种单质可作为饮用水消毒剂,Y 元素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Z 元素和W 元素同主族,R 元素被称为“成盐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W 元素和X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X 2属于非极性分子

B .X 元素和R 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C .制造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计算机芯片需要消耗大量单质Z

D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Y 元素和R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单质Y

5.2019年11月《Science 》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 2O 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 2O 2 H ++-

2HO ,K a =2.4×10-12)。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X 膜为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

B .催化剂可促进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每生成1mol H 2O 2电极上流过4mol e -

D .b 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 2+H 2O+2e -=-

2HO +OH - 二、多选题

6.常温常压下,将a mol CO 2气体通入含b mol NaOH 的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2a

(Na )>(CO )>(OH )>(H )c c c c +--+ B.2a =b 时,则一定存在:()()

233(H CO OH )(H )HCO c c c c +--=++

C.b <2a <2b 时,则一定存在:()()()()323233HCO >H CO CO HCO c c c c ---

D.a =b 时,则一定存在:()()

()233232Na H OH 3(CO 2HCO H CO )()()c c c c c c --++-+=+++ 7.在初始温度为T 时,向三个密闭的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A(g)+

3B(g)

2C(g);ΔH <0,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A.x <1.2,y <2.4

B.α1(A)<α3(A)

C.232512K K >=

D.α1(A)+α2(C)>1

三、填空题

8.SO 2、NO 是大气污染物,NH 4NO 3、H 2SO 4等是水体污染物,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是一项重要课题。

(1)NO、SO2可以先氧化,后用碱吸收。其氧化过程的反应原理如下:

NO(g)+O 3(g)NO2(g)+O2(g);ΔH1=-200.9kJ·mol-1

SO 2(g)+O3(g)SO3(g)+O2(g);ΔH2=-241.6kJ·mol-1

2SO 2(g)+O2(g)2SO3(g);ΔH3=-196.6kJ·mol-1

则反应2NO 2(g)2NO(g)+O2(g)的ΔH=_______kJ·mol-1。

(2)土壤中的硫循环如图1所示,土壤中的黄铁矿(FeS2)在过程Ⅰ中会转化成硫酸亚铁和硫酸,该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种反硫化细菌在过程Ⅱ中需要有乳酸参与反应消耗硫酸,生成H2S并伴有热量放出,那么乳酸除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外,还存在另一作用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法除去工业废水中的硝酸铵的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O和2mol O3,发生如下反应:

NO(g)+O 3(g)NO2(g)+O2(g);ΔH<0

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后,体系中NO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3。温度低于100℃时,NO 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温度高时,O3分解生成活性极高的氧原子,N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教材插图具有简洁而又内涵丰富的特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三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第五电离能数据如图1所示,则该元素对应的原子有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如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 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

3.CO

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3所示。则该晶体的类型属于

2

_____________晶体。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4.第一电离能介于Al、P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有____种。 GaCl

3

_________,写出与GaCl

结构相同的一种等电子体(写离子)______________。

3

5.冰、干冰、碘都是分子晶体,冰的结构具有特殊性,而干冰、碘的晶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干冰分子中一个分子周围有__________个紧邻分子。 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6.Fe的一种晶体如甲、乙所示,若按甲虚线方向切乙得到的A-D图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标号)。

铁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假设铁原子的半径是r cm,该晶体的密度是

ρg/cm3,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

)。

A

10.有机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为,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

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①

② (苯胺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名称为,B中官能团为,

H的分子式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2)上述流程中设计C→D的目的是。

(3)写出 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5)已知: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按先后顺序写出以烃A为原料合成邻氨基苯

甲酸(

)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四、实验题

11.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中3

AgNO 和2Na S 的反应。 2mL 3

AgNO 。

2.实验小组同学认为黑色沉淀中可能含有2

Ag O 、2Ag S 或Ag ,设计实验验证。

已知:ⅰ.浓硝酸能将2Ag S 转化为Ag +和2

4

SO -(24Ag SO 可溶于硝酸); ⅱ. 2Ag O 能溶解在浓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32Ag NH OH ????

,而2Ag S 和Ag 均不能。 ①设计并实施如下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2

Ag S 。

试剂1和试剂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1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并实施如下实验,证实沉淀中不含有...2Ag O ,将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③经检验,沉淀中不含有...Ag 。

3.实验小组同学认为3

AgNO 溶液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氧化2Na S ,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测得电压为a (a>0)。对3

AgNO 溶液中氧化2S -的物质进行推测:

假设1:0.1mol/L 3

AgNO 溶液(pH=4)中的Ag +氧化了2S -;

假设2:0.1mol/L 3AgNO 溶液(pH=4)中的

3

NO -氧化了2S -。 利用下图装置继续研究(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①将pH=4的0.1mol/L 3

AgNO 溶液替换为_________溶液,记录电压为b (b>0)。

②上述实验证实了氧化2S -的物质中一定包含了Ag +,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3AgNO 溶液与2Na S 溶液的反应类型与反应条件有关。

12.硫酸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是锰行业研究的热点。一种以高硫锰矿(主要成分为含锰化合物及FeS)为原料制备硫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混合焙烧”后烧渣含MnSO4、Fe2O3及少量FeO、Al2O3、MgO。

②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平衡浓度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25℃):

③此实验条件下Mn2+开始沉淀的pH为7.54;离子浓度≤10-5mol·L-1时,离子沉淀完全。

请回答:

1.传统工艺处理高硫锰矿时,不经“混合焙烧”,而是直接用H2SO4浸出,其缺点为___________。

2.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省略“氧化”步骤,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和除杂”时,生成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 “氟化除杂”时,若使溶液中的Mg2+和Ca2+沉淀完全,需维持c(F-)不低于___________。(已知:K sp(MgF2)=6.4×10-10;K sp(CaF2)=3.6×10-12)

5. “碳化结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系列操作”指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7.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备MnO2,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 .秸秆就地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烟尘颗粒,引起空气污染,不应提倡,故A 选;

B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既能处理垃圾,又能使废旧资源再利用,应提倡,故B 不选;

C .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有利于减少水体污染,应提倡,故C 不选;

D .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应提倡,故D 不选;

2.答案:B

解析:

A .X 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则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 错误;

B .X 含有醇羟基,且邻位含有H 原子,可发生消去反应,故B 正确;

C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苯环和碳碳双键,加成后连接两个六元环的碳原子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为手性碳原子,故C 错误;

D .X 含有酚羟基,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Y 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D 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析:E 装置是用来检验2SO 是否除尽的,拆除E 装置不能达到检验2CO 的实验目的。

4.答案:D

解析: A .WX 2是CO 2,CO 2为非极性分子,故A 正确;B .元素X 和R 形成的ClO 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故B 正确;C .Si 为良好的半导体,常用于制备计算机芯片,故C 正确;D .Y 和R 化合物为AlCl 3,AlCl 3为共价化合物,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铝单质,故D 错误;故选D 。

5.答案:C

解析:在H 2、O 2燃料电池中,通H 2的电极为负极,通O 2的电极为负极,通O 2的电极为正极。A.a 为负极,其电势低于b 极(正极),A 正确;B.此装置用于制取H 2O 2,电极b 必然生成-

2HO ,所以Y 膜

为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B 正确;C.因为O 2转化为-

2HO ,每转移0.4mole -,就有0.2 molH 2O 2生成,

C 错误;D.b 极为正极,生成-

2HO ,所以电极反应为O 2+2e -+H 2O=-

2HO +OH -,D 正确。故选C 。

6.答案:CD

解析:A .当2a=b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得Na 2CO 3溶液,2a

液的混合溶液,可能存在c (OH -)>c (2-3CO ),故A 错误;

B .当2a=b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后得Na 2CO 3溶液,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 (OH -)=2c

(H 2CO 3)+c (-3HCO )+c (H +),故B 错误;

C .b

=×=、=×=,其电离平衡常数:K a1>K a2,所以>,则存在:>,故C 正确; D .当a=b 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CO 3,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计算得到,电荷守恒:

c (Na +)+c (H +)=c (OH -)+2c (2-3CO )+c (-3HCO ),物料守恒:c (Na +)=c (2-3CO )+c

(-3HCO )+c (H 2CO 3),两式相加得到2c (Na +)+c (H +)=c (OH -)+3c (2-3CO )+2c

(-3HCO )+c (H 2CO 3),故D 正确;

故选:CD 。

7.答案:BC

解析:Ⅰ.恒温恒容起始量n(A)=1mol ,n(B)=3mol ,平衡状态n(C)=1.2mol ,结合三行计算列式得到,

A(g)+3B(g)?2C(g)

起始量(mol)130

变化量(mol)0.61.81.2

平衡量(mol)0.41.21.2

平衡常数K=(1.21)2/(0.41)×(1.21)3=25/12

Ⅱ.起始量n(C)=2mol ,若为恒温恒容则和Ⅰ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绝热恒容,逆向达到平衡状态,体系温度降低,平衡正向进行,则x>1.2,C 的转化率减小,α1(A)+α2(C)<1,平衡常数增大; Ⅲ.恒温恒压起始量n(A)=2mol ,n(B)=6mol ,和Ⅰ相比体积增大一倍,反应为物质的量增大一倍,恒温恒容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恒温恒压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y>2.4;α1(A)<α3(A),K3=K1=25/12;

A .上述分析可知:x>1.2,y>2.4,故A 错误;

B .恒温恒压起始量n(A)=2mol ,n(B)=6mol ,和Ⅰ相比体积增大一倍,反应为物质的量增大一倍,恒温恒容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恒温恒压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α1(A)<α3(A),故B 正确;

C .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则K3=K1=25/12,恒容绝热,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K2>K3=25/12,故C 正确;

D .起始量n(C)=2mol ,若为恒温恒容则和Ⅰ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绝热恒容,逆向达到平衡状态,体系温度降低,平衡正向进行,则x>1.2,C 的转化率减小,α1(A)+α2(C)<1,故D 错误;

8.答案:(1)115.2

(2)2FeS 2+7O 2+2H 2O=2FeSO 4+2H 2SO 4

因为过程Ⅱ(反硫化过程)吸热,乳酸和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促进了过程Ⅱ(反硫化过程)的进行

(3)24NH +

+2e -=2NH 3↑+H 2↑ (4)低于100℃时,相同时间内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NO 转化率高 温度高时,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已达到平衡,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发生反应NO 2+O=NO +O 2

解析:

(1)①NO(g)+O3(g)?NO2(g)+O2(g)△H1=?200.9kJ ?mol ?1

②SO2(g)+O3(g)?SO3(g)+O2(g)△H2=?241.6kJ ?mol ?1

③2SO2(g)+O2(g)?2SO3(g)△H3=?196.6kJ ?mol ?1

盖斯定律计算(②-①)×2得到反应2NO2(g)?2NO(g)+O2(g)的△H =115.2KJ/mol ,

故答案为:115.2;

(2)土壤中的黄铁矿(FeS2)在过程Ⅰ中和氧气、水反应会转化成硫酸亚铁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S2+702+2H2O =2FeSO4+2H2SO4,土壤中的黄铁矿(FeS2)在过程Ⅰ中和氧气、水反应会转化成硫酸亚铁和硫酸;某种反硫化细菌在过程Ⅱ中需要有乳酸参与反应消耗硫酸,生成H2S 并伴有热量放出,那么乳酸除在反应中作还原剂外,乳酸和硝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促进了过程Ⅱ的进行;故答案为:2FeS2+702+2H2O =2FeSO4+2H2SO4;因为过程Ⅱ吸热,乳酸和硝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温度升高促进了过程Ⅱ的进行;

(3)电解法除去工业废水中的硝酸铵是铵根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氨气和氢气,电极反应:2+

4NH +2e ?=2NH3↑+H 2↑;

(4)温度低于100°C 时,NO 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低于100°C ,反应速率慢相同时间内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已知温度高时,O3分解生成活性极高的氧原子,NO 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有:温度高时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同时发生反应NO2+O =NO+O2使转化率降低,故答案为:低于100°C ,反应速率慢相同时间内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温度高时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同时发生反应NO2+O =NO+O2使转化率降低。

9.答案:1. 12 2. SiH 4 在ⅣA-ⅦA 中的氢化物里,只有ⅣA 族元素氢化物沸点不存在反常现象,且a 为第三周期氢化物,故a 为SiH 4 3. 原子 4. 3 sp 2

杂化 略 解析: 1.图1中,I 2 与I 3相差较大,该元素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应是第三周期主

族元素镁(Mg )。电子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电子所处的能层、能级、原子轨道和自旋方向,镁原子核外共有12个电子,则有12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第ⅣA ~ⅦA 元素的氢化物中,NH 3、H 2O 、HF 的分子间有氢键,使得它们的沸点与同

族其它元素的氢化物相比“反常”。图2中a 点所在折线无“反常”,为第IVA 元素的氢化物,a 点代表的是第三周期的氢化物SiH 4。

3.图3中,C 、O 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晶体,属于原子晶体。

4.第IIA 族元素np 能级全空、第VA 族元素np 能级半充满,使第一电离能出现“反常”。第三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 、Al 、Mg 、Si 、S 、P 、Cl 、Ar ,介于Al 、P 之间的有Mg 、Si 、S 三种元素。 Ga 位于第四周期第IIIA 族,GaCl 3分子中,Ga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1×3)/2=3,则其杂化方式为sp 2。要写与GaCl 3互为等

电子体的离子,应在价电子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将Ga 、Cl 换成它们的邻族元素,如

23CO -、3

NO -等。 5.干冰晶胞为面心立方堆积,若考察上表面的面心二氧化碳分子,则它与上表面的四个顶点、前后左右四个面心、以及上面一个晶胞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心,共12个二氧化碳分子距离最近且相等。 从D 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看,该晶体中有C-H 、C -O 、C=O 、O-D 等极性键,有C-C 非极性键,有O→D 配位键,故选abc 。

6.图甲为该铁的一个晶胞,沿虚线的切面为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四个顶角和中心有铁原子。图乙为8个晶胞叠成的立方体,沿虚线的切面为A 图。考察图甲体心铁原子,则其配位数为8。设图甲中晶胞边长为a cm ,则体对角线为3a cm 。又体对角线上三原子相切,得3a cm =4r cm 。根据密度和铁原子数求得的一个晶胞质量相等,有ρg/cm 3×(a cm)3=

,解得M(Fe)=3A 323N r ρ???g/mol ,M r (Fe)=3

A 3239

N r ρ???。 10.答案:(1)甲苯 ;氯原子或-Cl;C 7H 7O 3N;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

(2)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3) (4)14;

或 (5)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为,B 为、C 为、D 为

、E 为、F 为G 为,H

烃A 为,A 的名称为甲苯。B 为,8中官能团为氯原子。H 的结构简式为

,H 的分子式为C 7H 7O 3N 。反应②是苯环上引入硝基,反应类型

是:取代反应; (2)C→D 中消除酚羟基,F→G 中又重新引入酚羟基,而酚羟基容易被氧化,所以流程中设计C→D 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3)D 是,D 与足量NaOH 溶液发生面的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D 为,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OOCH 基团。只有1个取代基为-CH 2CH 2OOCH 和-CH (CH 3)OOCH 两种不同结构;有2个取代基为-CH 3、-CH 2COOH ,或者-CH 2CH 3、-OOCH ,这两种情况均有邻、间、对3种位置结构,种类数为2×3=6种;有3个取代基为-CH 3、-CH 3、-OOCH ,2个甲基有邻、间、对3种位置结构,对应的-OOCH 分别有2种、3种、1种位置,故符合条件的共有2+3×2+2+3+1=14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或。·

(5)以甲苯为原料合成的方法是:先使甲苯发生取代反应产生邻硝基甲苯,用酸性KmnO 4氧化甲基为一COOH ,得到邻硝基甲苯,用Fe 在HCl 存在条件下发生还原反应,一NO 2被还原得到一NH 2,就生成邻氨基苯甲酸。故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11.答案:1. 2Ag H O ++AgOH H ++

2.①浓硝酸;()32Ba NO 溶液;黑色沉淀溶解,有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②加入浓氨水,充分振荡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

()2423AgCl Ag NH O 2N H+3HCl=H Cl+H O

↓+

3.①pH=4的0.1mol/L 3NaNO ②a>b

解析:1. 3

AgNO 溶液因银离子水解而使其显酸性,故其pH<7,离子方程式为

2Ag H O ++AgOH H ++

2.①由题中信息可知,浓硝酸能将2Ag S 转化为Ag +和2

4

SO -(24Ag SO 可溶于硝酸),所以可以向黑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浓硝酸,黑色沉淀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黑色沉淀中含有2Ag S 。因此,试剂1和试剂2分别是浓硝酸、()32

Ba NO 溶液;现象1和现象2分别是黑色沉淀溶液并有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生成白色沉淀。

②根据题中信息可知,2Ag O 能溶解在浓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32Ag NH OH ????

,而2Ag S 和Ag 均不能。因此,可以设计并实施如下对比实验,证实沉淀中不含有2

Ag O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如下表所示:

...Ag 3.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原理,将pH=4的0.1mol/L 3AgNO 溶液替换为pH=4的0.1mol/L 3NaNO 溶液,记录电压为b (b>0)。

②由题意知,若a>b ,说明pH=4的0.1mol/L 3AgNO 溶液的氧化性强于pH=4的0.1mol/L 3NaNO 溶液。因此,上述实验证实了氧化2S -的物质中一定包含了Ag +,其证据是a>b 。

12.答案:1.产生硫化氢等气体,污染环境

2.MnO 2+2Fe 2++4H +=2Fe 3++Mn 2++2H 2O ;Fe 2+与Mn 2+沉淀区有重叠,造成Mn 2+损失(或Fe 2+

去除不完全,影响产品纯度)

3.Fe(OH)3、Al(OH)3

4.8×10-3 mol·L -1

5. 23322Mn +HCO MnCO +CO +H O +-=↓↑

6.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7.Mn 2++2H 2O -2e -= MnO 2+4H +

解析: 1. 高锰矿含有FeS ,传统工艺处理高硫锰矿时,不经“混合焙烧”,而是直接用H 2SO 4浸出,产生硫化氢等气体,污染环境;故答案为:产生硫化氢等气体,污染环境;

2.氧化时用二氧化锰氧化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MnO 2+2Fe 2++4H +=2Fe 3++Mn 2++2H 2O ;若省略“氧化”步骤,根据图表Fe 2+与Mn 2+沉淀区有重叠,造成Mn 2+损失(或Fe 2+去除不完全,影响产品纯度);故答案为:MnO 2+2Fe 2++4H +=2Fe 3++Mn 2++2H 2O ;Fe 2+与Mn 2+沉淀区有重叠,造成Mn 2+损失(或Fe 2+去除不完全,影响产品纯度);

3.“中和除杂”时,铁离子与铝离子与加入的碳酸根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得到Fe(OH)3、Al(OH)3沉淀,故答案为:Fe(OH)3、Al(OH)3;

4.已知:K sp (MgF 2)=6.4×10?10,若使溶液中的Mg 2+沉淀完全,需维持c(F ?)不低于

=8×10?3mol·L ?1;故答案为:8×10?3 mol·L ?1; 5.“碳化结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322Mn +HCO MnCO +CO +H O +-=↓↑,故

答案为:23322Mn +HCO MnCO +CO +H O +-=↓↑;

6.硫酸锰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锰的水合物,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7.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 4溶液可制备MnO 2,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故为

硫酸锰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锰,电极反应式为Mn 2++2H 2O ﹣2e ?=MnO 2+4H +,故答案为:Mn 2++2H 2O ﹣2e

?=MnO 2+4H +。

河南省淮阳中学高三化学周练试卷

河南省淮阳中学高三化学周练试卷 命题:夏伟审核郑现友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C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三月打雷麦谷堆”,是指在雷电作用下氮气转化为能被作物吸收的物质 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紫烟指“碘的升华” D.“火树银花不夜天”指的是金属单质的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是按性质进行分类的 B.FeO、Fe2O3、Fe3O4都是碱性氧化物 C.漂白液、液化石油气、铝热剂都是混合物 D.无水乙醇、一水合氨、熔融MgSO4都是电解质 3.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 B.100mL 0.1mol·L-1的氨水中含有0.01N A个NH+4 C.标准状况下,22.4L NO与11.2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N A D.25℃,1L pH=9的CH3COONa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N A

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化学工业流程大题周练(以钼元素为载体)

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化学工业流程大题周练(以钼元素为载体)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1.镍钼矿(含有MoS2、NiS2、NiS、FeS2、SiO2和C等)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多金属复杂 硫化矿资源,常用来进行钾、镍等战略有色金属的提取。其冶炼工艺主要有氧化焙烧法和选择性还原熔炼法两种。过程如下图所示: (1)选择性还原熔炼法比氧化焙烧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熔炼时,FeS2发生的反应为FeS2+2Na2CO3+C Fe+2Na2S+3CO2, 写出NiS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浸液中主要含有Na2S、Na2MoO4、Na2CO3、Na2SiO3等,向其中通入适量CO2 和空气,然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钼酸钠溶液中c(MoO42?)=0.40mol/L,c(CO32?)=0.10mol/L。由钼酸钠 溶液制备钼酸钠晶体时,需加入Ba(OH)2固体以除去CO32?。当BaMoO4开始沉淀时,CO32?的去除率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K sp(BaCO3)=1×10?9, K sp(BaMoO4)=4×10?8】 (5)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溶液中的钼,该树脂经解吸、除杂后,用盐酸或 硝酸将其酸化至pH=1.5~2.5,可得到钼酸铵产品。试剂a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 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 14

南昌二中2020届高三化学周练卷(二十)

南昌二中2020届高三化学周练卷(20) 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P 31 S 32 Fe 56 Cl 35.5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人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的一些认识,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选用9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B.外出归来,应立即向外套喷洒高浓度的84消毒液 C.过氧乙酸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是二者均可以使病毒和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 D.为使消毒效果更高效,可以将酒精和84消毒液混合使用 2.《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在航空、深海、交通、互联网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化学材料在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高强度耐腐蚀钢筋属于无机材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烷烃的名称为2,2,4,4-四甲基-3,3,5-三乙基己烷 B.等质量的甲醛与乳酸[CH3CH(OH)COOH]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该物质可能是一种氨基酸 D.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所得溶液加碱后加热有NH3生成 4.某种化合物(如图)由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W、Y、Z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Y 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W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二倍;W、X、Y三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 X C.X与Y、Y与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D.W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相互反应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化学 第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Al-27 Cl-35.5 S-32 Fe-56 Ba-137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且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B、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2、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常温常压下,11.2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 在反应3SiO2+6C+2N2 =Si3N4+6CO,生成1 mol Si3N4时共转移12 N A电子 C. 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 A D.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1N A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3的溶液中: Na+、NO3-、Fe2+、SO42-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CH3COO-、SO42-、NO3- C.某酸性溶液中Na+、ClO ̄、SO42 ̄、I ̄ D.在0.1mol·L-1 AlC13溶液中:H+、 Na+、 Cl-、 NO3- 4.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用装置乙除去NO2中混有的少量NO C.用装置丙将氢氧化钠固体加热熔融 D.用装置丁把溴水中的溴萃取分离出来

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试题(12_30,高补班)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四化学周练试题(13)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既可用于食品包装,也可用于建筑材料 B.氧化铝既可以用来冶炼铝,也可用作耐火材料 C.氢氧化铝既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也可用来制备一些铝盐 D.明矾既能用来净水,也可用作消毒剂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3·H2O 3.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可与水以任意体积比互溶,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55 o C,分离水和丙酮时最合理的方法是 A.蒸发 B.分液 C.过滤 D.蒸馏 4.高铁电池是电动汽车首选的电池之一,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3Zn+2K2FeO4+8H2放电2+ 2Fe(OH)3+4KOH,下列关于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铁电池产生的电流从负极经外电路到达正极 B.正极反应式为Zn+2OH-—2e - =Zn(OH)2 C.负极pH减小,正极pH增大,电解液pH增大 D.每氧化1mol高铁酸钾转移3mol电子 5.某温度下,反应SO2(g )+1 2O 2(g)SO3(g)的平衡常数K1=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A.2 500 B.100 C.4×10-4 D.2×10-2 6.己知:N2(g)+3H2(g)2NH3(g) △H=-92kJ/mol,相关数据如下: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Q1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届高三化学选修五大题周练——格氏试剂在有机推断的运用【精编14题】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4届届 1.格林尼亚试剂简称“格氏试剂”,是有机卤化物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 (THF)中反应制得,在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反应原理如下: 由A()合成I ()的流程图: 注:NBS为溴化试剂,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烯烃作用得到溴代烯烃。 (1)物质A的名称为______;由A 生成B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2)写出由A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四氢呋喃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可由呋喃()加氢得到,则四氢呋喃的结构 简式为______。 (4)写出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同一碳 上不能连接2个羟基)。 ①芳香族化合物②二元醇③分子中有5种化学环境的H (6)参照上述信息,以A和A制得的环已酮()为原料合成: ______。 2.化合物A是分子式为C7H8O2的五元环状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其峰 面积之比为3∶1∶2∶2,有如图所示的转化:

已知: ①含羰基的化合物均能与格氏试剂发生如下反应: ②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极不稳定,易脱水: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合物D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化合物B、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3)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①写出D与CH4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的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 一种同分异构体W的结构简式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两个取代基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③1mol W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 H2 3.酯类化合物与格氏试剂(RMgX,X=Cl、Br、I)的反应是合成叔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方 法,可用于制备含氧多官能团化合物。化合物F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信息如下:

2021年高三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尖子班9.11)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尖子班9.11)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 2、CO、Cl 2 等气体 2.(xx·黑龙江绥化一模)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 B.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低空过量臭氧是污染气体,对人体有危害 C.PM2.5表示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 D.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故对环境不造成污染3.(xx届山东省齐鲁教科研协作体19所高三联考)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2。下列关于SO2说法正确的是() A.SO2属于非法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 B.SO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 C.SO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D.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 4.(xx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一中高三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迅速褪色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少量SO2通过浓的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5.(xx届北京101中学高三月考)将甲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

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下列方法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是 A.利用分散系的外观 B.能否透过滤纸 C.布朗运动 D.丁达尔效应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中不一定存在化学键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0.1mol/LCH3COOH溶液在稀释过程中c(H+)/c(CH3COOH)将变大 D.将FeCl3溶液、Na2SO3溶液蒸干并灼烧分别得到Fe2O3、Na2SO4 3.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①1mol 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②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64 g铜,则共转移了2N A个电子 ③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N A ④1mol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22.4L ⑤25℃时,pH=7的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中,OH-离子数约为10-7 N A ⑥1mol CO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2 N A ⑦含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N A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⑦ 4.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K+、Na+、Cl—、NO3— B.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C.在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中:Na+、CO32-、SO32―、NO3― D.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H+)=10-12 mol/L:CO32-、SO42-、C1-、Na+ 5.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离子半径:、Cl—>F—>Na+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H+)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C.①④D.②③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相邻两个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上一周期所含元素种类 B.短周期元素中同主族元素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Y的2倍 C.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D.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7.下列化学用语中错误 ..的是 A.电极反应:O2 + 4e- + 2H2O = 4OH-,只能在原电池中发生,不能在电解池中发生B.硫酸氢钠在熔融时电离:NaHSO4= Na+ + H+ + SO42- C.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aq) + OH-(aq) = H2O(l) ;ΔH=-57.3kJ/mol D.明矾溶于水:Al3+ + 3H2O Al(OH)3 + 3H+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体积为V a的0.02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b的0.02mol·L-1NaOH溶液,V a>V b时:c (CH3COOH)+c(CH3COO-)>c (Na+) B.将0.2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K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H-)<c(Al3+)<c(H+)<c(K+)<c(Cl-) C.pH=5的HCOOH溶液和pH=5的NH4NO3溶液中,c(H+)不相等 D.25℃时,pH=4,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c(CH3COO-)+c(OH-)<c(CH3COOH)+c(H+) 9.已知298K时,M g(O H)2的溶度积常数Ksp=5.6×10-12,取适量的MgCl2溶液,加入一定

2018届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二十六周

周练汇编第二十六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B.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 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不变 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越小的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越小 答案 D 解析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外界温度有关,故A、C正确;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B正确;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AgI),K sp越小,溶解度越小,而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2SO4和AgI),K sp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需要进行换算,故D错误。 2.[2017·西安八校联考]25 ℃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 sp)分别是: A.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不可能得到黑色沉淀 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D.将浅黄色溴化银固体浸泡在5 mol·L-1氯化钠溶液中,会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 答案 D 解析AgCl、AgBr、AgI的K sp依次减小,因此溶解度依次减小,A项错误;K sp(Ag2SO4)远大于K sp(Ag2S),因此Ag2SO4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Na2S溶液,Ag2SO4可转化为Ag2S,产生黑色沉淀,B项错误;食盐水相对于水,c(Cl-)增大,AgCl在食盐水中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则在食盐水中溶解度小,C项错误;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较大,溴化银固体浸泡在其中,会使氯离子与银离子的浓度积大于其溶度积,所以会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D项正确。 3.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 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 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答案 B 解析由实验现象和反应原理可知,浊液a为含有AgCl及硝酸钠的浊液,滤液b为硝酸钠溶液(含极少量的Ag+、Cl-),白色沉淀c为AgCl,②中出现的浑浊为AgI,③中的黄

高三化学周练八讲解

高三化学周练八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Si 28 Cl 35.5 Ca 40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专门机构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下列行为有利于 防止大气污染、遏制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在田间焚烧秸杆 B.冬季燃烧大量烟煤供热取暖 C.提倡开私家车出行,减少乘坐公交车 D.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B.氨基的电子式 Cs C.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79、质子数为55 的铯(Cs)原子79 55 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Mg2+、NO3-、HSO3- B.0.1 mol·L-1 Fe(NO3)2溶液:H+、Al3+、SO42-、Cl- C.0.1 mol·L-1氨水溶液:K+、Na+、NO3-、AlO2- D.由水电离出的c(H+)=10-11mol·L-1的溶液:Ca2+、NH4+、Cl-、HCO3- 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可用铝制容器贮存氯化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器件表面油污 C.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 D.铜的金属性比铁弱,可将海轮浸水部分镶上铜锭以减缓船体腐蚀 5.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CCl4含有C-Cl键数目为0.2N A Cl数目一定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中含有的35 17 C.常温常压下,4.4gCO2与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 A D.80mL 10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Cl2分子数为0.2N A 6. 序号X Y Z W ①Cu CuSO4Cu(OH)2CuO ②Na NaOH Na2CO3NaCl ③Cl2Ca(ClO)2HClO HCl ④Fe FeCl3FeCl2Fe(OH)2

2019年江苏省姜堰市姜淮高考复读学校高三化学周练三

2019年江苏省姜堰市姜淮高考复读学校高三化学周练三 选择题 1 2.当向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SO2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Cu2+和Ag+相似,能与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 B.白色沉淀为+2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C.白色沉淀为+1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Cu+只被氧化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SO2与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3.0.2molCu2S投入一定浓度的含溶质1.6mol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蓝色澄清,生成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未溶解完 B、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C、反应的Cu2S与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0 D、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7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 A.用侯氏制碱法制得NaHCO3:NH3 + CO2 + H2O = HCO3- + NH4+ B.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混合:Ca2++CO32-== Ca CO3↓ C. 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HSO3-+2OH-△ 3 ↑+SO32-+2H2O D.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CO32-+SO2=CO2↑+SO32- 5.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将其全部投入50mL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3)

高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 三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Mg :24 Al :27 Fe :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是( ) A 、纤维素 B 、蛋白质 C 、淀粉 D 、糖类 2、下列过程需要通过直流电才能实现的是( ) A 、电化腐蚀 B 、比较同浓度盐酸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C 、电泳 D 、电离 3、为防止富脂食品长期放置产生变质现象,在食口包装袋内,除了放置干燥剂外,为防止食品氧化,还要放置( ) A 、无水硫酸铜 B 、铁粉 C 、食盐 D 、生石灰 4、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l 2、ClO 2(其还原产物为Cl -)、O 2(1molO 3转化为 1molO 2和 1molH 2O)、H 2O 2等物质都具有氧化性,因而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 ) A 、Cl 2 B 、ClO 2 C 、O 3 D 、H 2O 2 5、绿色化学是当今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其原则之一是单一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原子经济性)要最大化。根据该原则,下列反应原子经济性最差的是( ) A 、获1950年诺贝尔奖的 反应: CH 2=CH 2+CH 2=CH —CH=CH 2→B 、获 1979年诺贝尔奖的(Ph- C 、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2CH 2=CH 2+O 2 2CH 3CHO D 、获1963年诺贝尔奖的烯烃聚合反应: NCH 2===CH —CH 3 [CH 2—CH]n 二、不定项选择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7、如右图所示,A 池用石墨电极电解氢氧化钠溶液,B 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 池D 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 2CH 2+Ph 3===O 催 3

《新学期课堂同步精炼》高三化学周练测试4含答案

高三周练测试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利用电解法冶炼铝和铁 B.生产和生活中常用可溶性铝盐和铜盐净水 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属于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故能迅速发生 D.热的纯碱溶液清洗带油污的餐具与盐类和酯类的水解均有关 8.下列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O3溶液呈酸性:NaHSO3=Na++H++S032- B.向Na2SiO3溶液中通人少量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C.将一小块钠投入稀醋酸中:2Na+2H+= 2Na++H2 D.在Na2S203溶液中滴加稀硝酸:2H++S2O32-=S+SO2+H2O 9.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10.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为继碳纳米管后的又一种新型多孔材料。下图所示有机物可用于合成该材料,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7.8g该有机物含0.2 mol N B.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D.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11.室温时,向含有AgCl和AgBr固体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Br固体,下列各项中增大的是( ) 12.短周期的四种非金属元素m、n、p、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n与q为同主族元素,m和p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n和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p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m>n B.氢化物的稳定性:n>p C.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D.n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 13.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 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下图是利用此 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ZnC2O4在交换膜右侧生成 C.电解的总反应为:2C02+Zn ZnC2O4 D.通入11.2 L CO2时,转移0.5 mol电子 26.(1 5分) 磷化氢(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沸点一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微溶于水。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 S04)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

2020年高三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精编版

精选文档 (新人教版)高三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表层采用高温时自动烧蚀的耐高温、抗氧化的新型无机 非金属材料带走热量从而保证内部温度不致过高。 B.“加碘食盐” “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 “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 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钙、铁则分别是钙离子和铁离子。 C . 赤潮、酸雨、臭氧层空洞、潮汐等都与环境污染有关 D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2.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将容量瓶倒过来,若 不漏水,将瓶塞旋转 180°,再倒过来,看是否漏水 C. 为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常采取搅拌、加热等措施 D . 使用 pH 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性时,先把 pH 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再测量 3.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1molFe 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为 N A B 、常温常压下,32gO -离子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 17 N 2 A C 、18g 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8 N A D 、含有 2N 个阴离子的 Na O 固体,投入足量水中产生约 22.4L 的氧气 A 2 2 4.在 101KPa 和 25℃时,有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 2(g) + 1/2 O 2(g) = H 2O(g) △ H=﹣241.8KJ/mol ; H 2(g) + 1/2 O 2(g) = H 2O(l) H=﹣285.8KJ/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 2 燃烧生成 H 2O(g)时,放出 241.8KJ 的热量 B .H 2 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 C .O 2 前面的 1/2 表示参加反应的 O 2 的物质的量 D .1mol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 44KJ 的热量 5.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固体)至 C O 2-沉淀完全后,过滤测得滤液的总质量比 3 原 Na CO 溶液减少 0.13g 。若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 1L ,所得溶液的 PH 值为 2 3 A .14 B .13 C .12 D .10 6.将等质量的锌(wg )分别投入 VL ,PH=3 的盐酸和醋酸中,结果发现一种溶液中 Zn 有 剩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新)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三十七周

周练汇编 第三十七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 1.[2017·山东青岛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2-二甲基丁烷与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种类数相同 B .乙烷、苯、裂化汽油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苯的密度比水小,但由苯反应制得的溴苯、硝基苯、环己烷的密度都比水大 D .CH 3CH 3+Cl 2――→光 CH 3CH 2Cl +HCl ,CH 2===CH 2+HCl ―→CH 3CH 2Cl 均为取代反应 答案 A 解析 2,2-二甲基丁烷分子中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2,4-二甲基戊烷分子中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A 项正确;裂化汽油是混合物,是由石油分馏产物裂化得到的,裂化产物中存在含不饱和键的烯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项错误;环己烷的密度也比水小,C 项错误;D 项前者为取代反应,后者为加成反应,错误。 2.[2017·云南质检]有机化合物9,10-二甲基菲的结构如图所示。其苯环上七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8种 B .5种 C .4种 D .3种 答案 C 解析 苯环上共有8个H 原子,根据“换元法”知,其苯环上七氯代物的数目与一氯代物的数目相同,为4种,C 项正确。 答案 B 解析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6

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C.该有机物分子中至少有4个碳原子共直线 D.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平面 答案 D 解析A项,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4,错误;B项,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不属于苯的同系物,错误;C项,分析碳碳三键相连的碳原子,单键可以自由旋转,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至少有3个碳原子共直线,错误;D项,该有机物可以看成是由甲基、苯环、乙基、乙烯、乙炔连接而成,单键可以自由旋转,故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13个碳原子共平面,正确。 5.下列反应的有机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反应是( ) A.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B.2-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HCl分子的反应 C.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六苯并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氯代物的反应 答案 D 解析

峨山彝族自治高三化学周练汇编第三十八周

周练汇编第三十八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7分,共63分) 1.已知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10H10O6 B.X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4 mol、1 mol D.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答案 D 解析C项,1个X分子中含有1个醇羟基、1个酚羟基、1个羧基和1个酯基,酯基水解又得到1个酚羟基,所以1 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4 mol、1 mol;D项,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2017·广东高三联考]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甲和乙两种有机物,乙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能氧化为醛,满足以上条件的酯有( ) A.6种 B.7种 C.8种 D.9种 答案 A 解析有机物C5H10O2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则该物质为酯类。水解产物乙在铜的催化作用下能氧化为醛,则乙为含—CH2OH结构的醇。若乙为甲醇,则甲为丁酸,由于丙基有2种结构,所以丁酸有2种,形成的酯有2种;若乙为乙醇,则甲为丙酸,形成的酯只有1种;若乙为丙醇(含—CH2OH),则甲为乙酸,形成的酯只有1种;若乙为丁醇(含—CH2OH),其结构有2种,则甲为甲酸,形成的酯有2种,所以符合条件的酯共6种,故选A项。 3.[2017·南昌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分子式为C7H8O且属于酚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活泼 D.乙酸乙酯中少量乙酸杂质可加饱和Na2CO3溶液后经分液除去 答案 D 解析A项,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基团的有机物之间的互称,乙二醇和丙三醇之间相差1个CH2O,错误;B项,甲基与羟基可以形成邻、间、

2019届高三化学质量检测暨期末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化学质量检测暨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B:11 N:14 O: 16 Mg:24 Al:27 S:32 Cr:52 Mn:55 Fe:56 Cu:64 Sn:11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2.根据三个反应:O2+2H2S═2S↓+2H2O Na2S+I2═2NaI+S↓ 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 判断下列物质的还原性强弱,正确的是() A.O2>I2>S B.H2S>NaI>H2O C.S>I2>O2 D.H2O>NaI>H2S 3.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4.用下列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1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 B.图2装置用于分离水和溴苯的混合物 C.图3装置用于制备并收集NO气体 D.图4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5.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 A B.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CCl4分子数目为N A C.25℃时,1L 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 A D.6.4gCu与一定浓度的HNO3完全反应得到混合气体,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N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SO2等气体 ③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④常温下,可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⑤浓硝酸应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保存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8.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综合实验大题周练——以气体为纽带的综合实验题

2020届福建高三化学综合实验大题周练——以气体为纽带的综合实验题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1.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可生成氨基甲酸铵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NH3(g)+ CO2(g)=NH2COONH4(s)△H<0,在四氯化碳中通入二氧化碳和氨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用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将块状石灰石放置在试管中的带孔塑料板上, 漏斗中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2中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4中试剂为固体NH4Cl和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3中试剂为KOH,其作用为____________; (3)反应时三颈瓶需用冷水浴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实验事实能说明N的非金属性比C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 A.酸性:HNO3>H2CO3 B.NH3的沸点高于CH4 C.NH3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CH4 在水中的 2.某学习小组依据SO2具有还原性,推测SO2能被Cl2氧化生成SO2Cl2。 查阅资料: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1)化合物SO2Cl2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实验室中制备氯气时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应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 1/ 15

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3 (2)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化学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C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 D .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2.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丙烯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式 CH 2 B .结构简式 CH 2=CHCH 3 C .球棍模型 D .聚合后的结构简式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油脂水解的产物中一定含甘油 B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 反应 D .医疗上用75%的酒精消毒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 4.25℃时,下列有关0.1 mol·L -1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 = 1 B .c (H +) = c (CH 3COO -) [ ] n

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 D.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 的是 5.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不正确 ... A.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B.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 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还原性 D.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 6.2S O2(g) + O2(g)2SO3(g) ΔH = a kJ·mol-1,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a<0 B.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 D.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 的是 ... A.用NaOH溶液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膜Al2O3 + 2OH-2AlO2-+ H2O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Al(OH)3↓ + 3NH4+ C.用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缓解胃酸(HCl)过多OH-+ H+ H2O D.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 Al3+ + 3H2O Al(OH)3 (胶体) + 3H+ 8.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气体C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