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张积家版)

教育心理学(张积家版)

教育心理学(张积家版)
教育心理学(张积家版)

《教育心理学》

主讲教师:张积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绪论部分

第一章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一)国内的观点: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研究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

3.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并把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育领域。

4.在教育情境中,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为研究对象,解决教学上的

实际问题,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

(二)国外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行为的科学。

2.研究教与学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

3.研究教学与教育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4.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含义:1.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与学的心理活动规律。

3.研究途径是通过考察教与学过程中人的行为。

(四)本书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含义:1.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学校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心理是教育心理学关注的焦点。

3.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教与学过程中人心理活动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学科的分类法

1.按作用分: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和应用学科。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的和方法学的基础;工具学科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应用学科负责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2.按学科发展早晚和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分:核心学科、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

3.按学科性质分: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

(二)学科群的构成

1.基础学科:哲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工具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统计学,测量学等。

应用科学:建筑学,会计学,医学,农学,机械制造,电工学,外国语等。

2.核心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

分支学科:模糊数学,量子物理,微生物学,比较语言学,外国语言学,计量经济学等。

3.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农学,医学等。

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

人文学科:文学,艺术,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

(三)学科的性质与学科方法

1.学科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科方法决定,而学科方法又取决于学科所研究的问题。

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学科群方法之异同:

(1)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格物致知的,它执着于物本的向度、实证的程序和义无反顾的真切。物本是前提,实证是手段,真切是准的。自然科学的最大动力来源于“物欲”。

(2)社会科学的方法是实事求是的,诚挚是其态度,务实是其基础,超迈是其追求。社会科学的目的是完善和改进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发展。

(3)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化感通变的,它突出的特点是人文祥合的秉性,化感的方式和通变的目的。化感不是专制话语,不是暴力手段,不是信仰的强迫,化感依赖于被化者的自学,其秉性是祥合的。通变是与道俱化,是智慧圆融,是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化感通变包含了真善美,其核心是善。

3.三大学科群方法的本质差异:自然科学的方法起于欲,志于物;社会科学的方法立于诚,重于信;人文科学的方法秉于和,兆于祥。

4.三大学科群方法的利钝:自然科学的方法基于真,过于“切”;社会科学的方法本于实,超乎“在”;人文科学的方法根于善,迟于“治”。

5.三大学科群方法的境遇:自然科学的方法越来越走俏,并且被扩大化;社会科学的方法往往被纯科学化和功利化;人文科学的方法常常被忽略和扭曲。

6.三大学科群方法的未来出路:

(1)三大学科群方法的三位一体的异质同构,吸收各种方法之长,避免各种方法之短。(2)不同学科群方法的价值取向的涵摄共和。没有人文方法的方法是失魂落魄的方法,没有社会科学方法的方法是丢弃现实的方法,没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无法走向未来的方法。(3)三大学科群各种方法的互补互动,融会贯通。

1.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分支,又是教育学重要领域。属于综合性、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

2.学科作用:既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的学科,为学科教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学科提供理论

基础;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3.学科特点:理论性较强,应用意义明显,有一定的工具性。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改变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活动

狭义: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人才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心理,包括学的心理和教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描述教育主体的心理现象;

2.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规律;

3.为教育实践提供方法指导。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领域: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学习心理;3.德育心理;4.美育心理;5.教学心理;6.教育社会心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1)整体性;(2)层次性(社会实践结构;个性心理结构;心理活动活动结构;物质结构);(3)动态性;(4)自组织适应性。

3教育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基础的科学研究,外推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教育心理研究的变量

一、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研究者在实验中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的因素。

1外部刺激:包括物理刺激和社会刺激。

2被试变量:如性别、年龄、智力、民族。

3被试的暂时特性:如动机、需要和疲劳等。

自变量有不同的水平。也有不同的类型,如数量型和分类型。

二、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它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研究者观测的变量。选取因变量应注意:1.必须对自变量敏感。应防止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

2应稳定可靠,具有信度。

3能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具有效度。

4容易操作。

三、无关变量:可能对因变量有影响而实验者又不感兴趣的变量。如期望误差,顺序误差,疲劳误差,实验者效应等。

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1随机化2消除3匹配4增加变量5统计控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3个案法4教育经验总结法二、实验法

1自然实验法2实验室实验法1单组实验2等组实验3循环组实验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教学心理学兴起;2关注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策略和元认知研究;4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个别化教学继续受重视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部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的全程发展;

2心理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3心理发展存在自身的特性和个体差异,并受社会规律支配。

人类心理发展的三个特点:(1)有意识的心理;(2)社会性的心理;

(3)有语言功能的心理。

二心理发展的模式

模式1:同起点、不同发展速度,最后在不同时间达到同一水平。如同身高的人。

模式2:同起点、不同发展速度,最后在同一时间达到不同水平。如智力。

模式3:同一发展速度,但最后的水平不同。如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知识学习。

模式4: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不同的速率,一般是先快后慢。

三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四大基本问题

1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2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

3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4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

二四大关系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4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三遗传的作用

遗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遗传在心理发展中作用的研究:1家族研究;2双生子研究;3遗传病研究;4动物行为学和社会生物学的研究。

遗传的作用对不同的人体机能有不同:对生理机能发展影响大,对心理机能的发展影响小些;对流体智力影响大,对晶体智力影响小;对气质影响大,对性格影响小;对无意识的行为影响大,对有意识的行为影响小;对生理需要、情绪影响大,对社会需要、情感影响小。

四环境的作用

(一)环境的分类

1.自然环境、人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2.物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3.远刺激和近刺激

4.波普的“三个世界”的理论:1是物理世界2是心理世界3是客观知识的世界。3.不同的世界——2是主观的世界,3是客观的,它是思想的内容;世界3也不同于世界1,它的很多要素虽然可被物化在世界1中,但知识是世界3的价值和灵魂。

(二)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1.环境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客观条件,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2.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以人对环境的意识为转移。

3.同一环境,由于主体的内部情况不同,人对它的反映也不同。如“生在福中不知福”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环境对人的知识、技能、人格的影响大,对晶体智力的影响大,但对流体智力的影响小。

5.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十分大。在诸多环境因素中,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重要。

第二部分教育与心理发展

一教育的有效性

1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前提

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活

动;(3)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学习策略;(4)学生的学习受学习动机推动。

2以培养思维品质作为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突破口

智力与能力的关系

(1)能力包含智力,前苏联的观点;(2)智力包含能力,西方的观点;(3)智能相对独立论,我国的观点

二智力与教育

1.智力: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2.智力研究的发展:(1)智力的因素说:智力二因素说,智力的群因素说

(2)智力的结构说:智力的三维结构说;智力的层次结构说

(3)智力的认知加工说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①成分子理论;②经验子理论;③环境子理论

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①分析性智力:用于发现好的解决办法;②创造性智力:涉及发现、创造、想象、假设等创造过程;③实践性智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奈格勒瑞和戴斯的PASS模型

认为智力包括三层认知系统和4种认知过程。三层认知系统是注意-唤醒系统、信息加工系统和计划系统,四种认知过程是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计时性加工。这种理论的基础是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的学说。

(4)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是多元的,由许多相互独立成分组成,提出这种理论的依据是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跨文化研究的证据。①语言智力;②逻辑-数学智力;③运动智力;④视觉-空间智力;⑤音乐智力;⑥人际关系智力;⑦自我认识智力;⑧博物学家智力三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2人的智力在18-25岁达到顶峰,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也不同

3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4成年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5能力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到达高峰的时间也较晚;能力低的发展慢,到达高峰的时间也较早。

(二)能力的个体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商在总人口中呈正态分布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①人才早熟;②大器晚成;③中年成才。

3能力结构的差异

4能力的性别差异:①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②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③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④能力分布的性别差异

(三)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遗传的作用:遗传学和脑科学的研究

2环境的影响:①产前环境;②早期经验;③发展的关键期

3教育的作用:“支架”理论实践活动的影响5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与教育:

1对学习活动的强烈需要与爱好影响学习;2对某门学科的积极态度与热情影响学习

3人的意志与性格影响学习

成功的要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最佳结合。

A=f(I,N)A为成就,I为智力因素,N为非智力因素

第一编德育心理

第一部分品德及其形成

一.品德的概念

1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是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

2道德:指由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所支持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分辨是非的尺度,进行道德判断的依据,调节道德行为的准则。

3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品德与道德是不同的:①道德是社会现象,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是心理现象,它产生的根源是个人需要。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②道德是对现实的道德关系的反映,因而具有社会性、民族性、发展性和继承性,品德反映了个体的道德需要和社会的道德要求的关系,因而具有个体性、差异性和具体性。③道德以传统、公德和舆论的方式表现出来,对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以个人的信念、理想、心理倾向和习惯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对个体的品德行为起调节支配作用。

(2)品德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个体的品德内化的是社会的道德,品德不会凭空地产生,它是对社会道德关系的反映,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社会品德的形成要以个体的道德为基础,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虚假的。应体现“从我做起”的精神。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因素构成说:认为品德是由一系列心理因素构成的统一体。

?三因素说:①孔子的“三达德”说,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组成,“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②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组成。

?四因素说: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

?五因素说:在四因素说基础上增加了“道德信念”。

?六因素说:在四因素说基础上增加“道德动机”和“道德评价”。强调道德动机的动力作用和道德评价的调节作用。

2功能结构说:章志光认为品德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维度去探讨。

?生成结构: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时的心理结构,是品德的萌芽状态。?执行结构:是在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的复杂的心理结构和过程。

?定型结构:个体具有品德的心理结构。

3系统结构说:

?林崇德认为品德由下述子系统构成:

①品德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由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组成。

②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关系系统,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

③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曾欣然认为,品德由八个子系统构成:

①德性意识系统;②德性规范系统;③德性智慧系统;④德性情感系统;⑤德性意志系统;

⑥德性才能系统;⑦德性行动系统;⑧德性动机系统。

三.品德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二)谈话法

1解释道德观念;2对偶故事法;3多重选择法;4不完全故事法;

5参与后谈话法;6与旁观者谈话法;7例证法;8事后询问法。

(三)测验法

1确定问题测验(DIT);2道德因果关系测验;

3道德知识测验;4道德价值观测验;5语义分化测验

(四)投射法

1图片故事测验;2造句测验;3编故事测验

(五)自然实验法

(六)调查研究法

四.品德的发展

1品德发展:一个人的品德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2品德发展的理论

?内求说:认为品德生来就存在于自己心中,只要向内心去求,就可以得到它们。孟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铄也。

?外铄说:认为品德并非内心所固有,只有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才得到它们。荀子认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孟子的品德心理学思想

1内外因统一的品德形成论

认为人的社会性是品德发展的内因,人生来就具有为善的可能性。人的品德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善端),而扩充善端、发扬光大人的善性则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虽然人有为善的可能性,但光有这种可能性不足以产生品德,还必须有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还必须满足人的生理的需要。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而教育是影响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2充满主动和自觉精神的品德结构论

在强调知、情、意、行、信的基础上,增加了道德智慧、道德能力和道德动机的“八因素结构”。

3注重观察的品德结构论

?观察人的外貌表现;?观察人的言论;?观察人在各种场合下的行为表现。

4因性育德、全方位切入的品德培养论

?因必育德,按德育的规律办事

①顺应人的本性,使道不远人。②德育应循序渐进。

?从品德诸要素入手,全方位地培养人的品德

①启发道德动机,使人有志于德;②引发道德思考,增进道德智慧;

③寡欲养心,培养道德情感;④有忧患意识,磨炼道德意志;

⑤加强道德评价,对自己严格要求;⑥发挥榜样作用,引导道德行为。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的理论

1儿童品德发展的一般趋势

?从单纯意义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规则。年幼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具有任意性、主观性,规则对他们行为没有约束力。

?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者行为的客观后果作判断,年长儿童往往根据行为者的动机去判断责任。

?从服从的公正到公道的公正。7岁是服从的公正,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10岁是平等的公正,认为公正就是平等或公平;13岁是公道的公正,从关心和同情出发进行道德判断。

?从抵罪性的惩罚到报应性的惩罚。年幼儿童认为犯过者受惩罚理所当然,年长者认为犯过会遭到同辈集体的报应。

?从他律到自律。年幼儿童认为准则由权威制定,是神圣的,不可改变的,每个人必须服从的;年长儿童认为准则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并非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的理论

2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按想象执行规则,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权威阶段(6-7、8岁)。他律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支配和制约。

?可逆性阶段(8-10岁)。一定程度的自律。把规则看成是同伴共同约定的。

?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感从权威过渡到平等,倾向于主持公道和平等。

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论——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为准则。2习俗水平(9-15岁)——?以人际和谐为准则。?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3后习俗水平——?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

1适应性时期:婴儿期,0-1岁。

2品德萌芽时期:幼儿期,1-3岁。

3情境性品德发展时期:学龄期,3-6、7岁。

4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少年期,11、12-14、15岁。

5品德发展走向成熟的时期:青年初期,14、15-17、18岁。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内部因素

1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知识的掌握:掌握道德准则。

道德教育的模式:

①小组讨论的模式——三要素:

课程:引起道德冲突的两难故事。

班组:由品德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生混合而成。

教师行为:循循善诱。

②公正社区的模式——强调集体的责任、惩罚和奖赏。

③隐性课程——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气氛。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①开始时重复他人的评价,后来才有了独立的评价标准。

②开始时以效果为评价标准,后来转向对动机的分析。

③少年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落后于对别人行为的评价。

④少年的道德评价往往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2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的概念: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的内容:

①根据内容分: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爱情、同情心、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等。

②根据形式分:直觉的道德感,由于对某种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迅速发生,对道德行为具有迅速的定向作用;

形象的道德感,通过对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伦理的道德感,在认识道德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自觉的、概括的情感。

?道德情感的作用

①是道德认识的激发力量和引导力量。

②对道德情感的认识对道德行为有调控作用。

③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的重要的中介力量。

?道德情感的教育

①注重儿童早期的道德情感教育,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己及人。

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

③利用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④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用爱来交换爱”。

3道德价值取向的确立

?道德价值观的概念: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系列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

①选择:自由地选择;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对每一选择之后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之后的选择。

②赞赏:喜欢这个选择并感到满意;愿意公开这个选择。

③行动:按这一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道德价值取向的分类

柯尔伯格的分类:①个体的: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行为以追求奖赏和逃避惩罚为目的,助人行为由自我利益驱使,期待回报。②社会的:以维护现有的社会规范为目标,平时能经常作出道德行为,但当行为与社会规范相违背时会放弃行为。③原则的:追求最高的道德原则,具有稳固的道德信念,表现始终如一的道德行为,即使行为与某些规范相抵触。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吉利根的分类:①公正的:根据共同的生活准则和共同的权利义务彼此相处。②关怀的:往往从关心照顾他人的角度与人相处。

霍夫曼的分类:①人道主义的:更可能对他人的苦恼或需要作出反应,较少受社会行为规范的限制。②常规的:经常做出道德行为,但当他们认为当事人有过错时,往往认为罪有应得,很少给帮助。

麦克肯尼的分类:①赏善的:强调着重用奖励来塑造人的道德行为。②罚恶的:强调着重用惩罚来防范人的不道德行为。

?道德价值观的辩析

①道德价值观辨析学派由拉斯、西蒙和哈明组成,他们在1966年出版了《价值观与教学》,其基本观点体现了道德教育中的文化相对主义倾向。

②主要观点: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由于它混浊一片,人不能清醒地意识到,因而就难以指导人的道德行为,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发挥作用,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步步的辨析。道德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观念与其他价值观念的关系,整理他们的价值观念体系。因此,教师只是一位指导者而不是一位灌输者或监督者;教育的方式应是诱导式的而不是死板的说教和强制式的灌输式教育。

③价值观念辨析的应用性赋值策略:大组或小组讨论;个别作业和团体作业;假定的和真实的两难问题;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个人日记与交谈等。无论采用什么策略,必须经过三个部分七个子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赋值的过程。④教师的作用:

教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教师必须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感情、信念和观念;

教师必须向学生提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问题。

4出现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的涵义: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的指导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的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行动。

?道德行为的过程(J.Rest,1982)

①解释道德情境。②作出道德判断。

③决定道德决择。④履行道德行动。

?道德行为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思考和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能力,提高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②掌握道德行为方式的知识,提高道德行为的技能和能力。

③坚持长期的练习,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内部因素

5影响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其他内部因素

?智力:①一定的智力水平是道德判断的基础,但二者并非呈正相关。②智力与诚实呈正相关,但并非智力越高就越诚实。

?性别:①吉利根认为,男性是公正取向的道德观占优势,而女性是关怀取向的道德观占优势。但其他人没有发现这种差异。②女孩总的说来比男孩更易作出移情的反应。这一差异可能与儿童的自居作用有关。③男孩的攻击行为多于女孩,对于欺骗行为,目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角色采择经验:包括考虑别人的态度,觉察别人的思想和情感,设身处地地不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六影响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1下层阶层儿童比上层阶层儿童更早地用平等原则来判断道德行为,但在区分行为动机和后果方面发展却迟一些。

2社会经济水平高的儿童比水平低的儿童能用更成熟的词语表达他们的是非观念。社会经济水平低的儿童倾向于将道德行为同直接得到满足的事相联系,而社会经济水平高的儿童延迟满足的观念比较多,更多地与将来的奖赏相联系。

(二)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

1蒙(1985)在15个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表明,文化之间的相似性比差异性更大。

2刘1950)发现,美国的中国血统儿童比非中国血统儿童更重视从行为动机来判断行为责任。3李伯黍等(1987,1991)研究表明,中国各族儿童的道德认知的发展总体趋势一致,但在公正观念、惩罚观念、公有观念和行为责任的判断发展上又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随年龄增长而逐步缩小。在公正观念上,有的民族儿童多数以公道为原则,有的民族则多数以公道为原则。在公有观念方面,有的民族儿童发展得早,有的民族儿童发展得晚。

(三)宗教对品德发展的影响

1鲍姆发现,与一般公立学校的儿童比,天主教学校儿童更多地从行为动机上考虑责任,这与天主教经常鼓励儿童忏悔有关。

2他还发现,如果给犹太教儿童和天主教儿童同讲一个战斗故事,犹太教儿童反应更激烈,天主教儿童态度更冷淡。这是因为,天主教经常给儿童灌输“罪疚感”,而犹太教则更多地强调要关心朋友。

3在回答诸如“是否服从母亲”、“是否听妈妈的话”的问题时,天主教儿童更敏感,而一般

公立学校的儿童则更随便些。因为天主教学校比一般公立学校更强调要服从权威。

六影响品德发展的外部因素

(四)家庭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与居住条件与儿童品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家庭结构和父母之间感情对儿童品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对儿童品德发展有明显影响。

?儿童出生的排行的影响。

2家庭中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父母的榜样作用。?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和期望。?家长作风和家庭气氛。

?父母的管教方式:①体罚;②爱的回收;③说理诱导。第三种效果最好,第一种效果最差。(五)学校因素对品德发展的影响

1班集体的作用

?班集体信念可成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准则,促进个体道德行为的自觉,增强个体的集体观念。?班集体情感可促使个体产生道德情感体验,促使学生道德感的深化与丰富。

?学生生活在班集体中可增强道德意志。

?良好的班纪与班风可促进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2学校德育的影响

?受教育的多寡,影响一个人最终将达到什么样的道德发展水平。

?品德教学和训练对品德发展有重要作用。?学校中的各种品德活动的影响。

?校风、班风和校园文化的影响。

(六)社会化与品德发展

1社会化:人们接受文化影响、吸收文化的营养不断塑造自己的过程。

2社会文化对品德形成的影响:

?人类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塑造了自己的品德和人格。?文化遗产是塑造新的人格和品德的依据和范式。?文化是新一代品德和人格发展的土壤。

3当前我国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缺乏全面的、系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知识教育同品德教育脱节和分离;?以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的倾向。

第二部分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的概念:人对于事物的主观评价和行为趋向。

二.态度的结构:1认知成分:对事物带有评价意义的看法和认识,如真假、善恶、好坏、美丑等;2情感成分:对态度对象的情绪体验,如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挑剔,喜欢与厌恶等;3行为成分: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如接受与拒绝,趋向与回避等。三种成分之间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三.态度的特征:1对象性:态度在多数情况下是具体的,但也可以是概括的;2社会性;3间接性;4稳定性;5动力性;6可变性

四.态度的功能:1定向选择功能,态度影响人的知觉和记忆;2动力功能,态度影响人的积极性和坚持性;3价值表现功能;4适应功能:态度影响人的社会知觉,影响团体的凝聚力,态度具有激励作用。

五.态度的形成

(一)学习理论:认为态度由联想、强化和模仿而形成。

(二)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尤其是自我态度是通过对自己的行为的推论中得来的。“所

以我喜欢,是因为我这样做;所以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喜欢”。

(三)平衡理论:认为一个人对某事物的态度受其他人的态度影响。

(四)认知不协调理论:态度由各种认知元素组成。各种认知元素不协调,就不稳定。

减轻认知失调的方法:1改变某一认知元素;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3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五)参与理论:认为个体在群体中活动的性质,能决定他的态度,也能改变他的态度。六.态度改变的过程

(一)顺从阶段:表面上服从,内心不赞成。

(二)认同阶段:表面顺从,内心也赞成。

(三)内化阶段:态度成为个性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信念。

启示:1要使人形成某种态度,一定要使之达到内化的程度。

2态度改变的最佳时机是态度还没有达到内化的程度。

七.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一)有强烈情绪后果的事件。某些强烈的心灵创伤的经验甚至只经历一次就可以形成态度。(二)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三)知识可以形成态度,也可以改变态度。“知之深,爱之切”,“爱就是理解”。

(四)父母的影响。“有其父必有其子”,“子肖其父”。

(五)团体的影响。

(六)文化的影响。米德1935的研究。

八.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一)态度改变的模式(霍兰德和詹姆斯,1959)

宣传者→沟通信息→态度改变者→周围情境

(二)宣传者的因素

1威信效应:宣传者的威信=专业性+可信性。2自己人效应:宣传者与听众之间的任何相似之处都会提高宣传效果。

3名片效应:事先表明自己与听众之间有许多共同看法,可削弱听众的对立情绪,减少听众的挑剔态度。

4好感与坏感:“如果你要使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要按照你的意见去行动,首先必须让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

(三)听众的因素

1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听者自身态度系统的特性:?儿童时期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极端的态度不易改变;?多重的态度不易改变;?一贯的态度不易改变;?与其他态度协调一致的态度不易改变;?与欲望满足相联系的态度不易改变;?与价值观相联系的态度不易改变。

3智力:智力高的人易于接受新信息,可主动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后稳定性亦大;智力低的人态度改变是被动的,易于被说服,易于接受团体的压力。

4性格:独立性强的人和思想僵化的人态度不易改变;依赖性强、无主见的人易被说服。

5自我防御的特点:自我防御强的人总是竭力维持自我形象,态度不易改变。他们总是采取各种措施来抵制别人的说服:?驳斥别人的观点;?贬损信息来源;?歪曲信息,如同化或者反向作用。

6个人同团体的关系:?个人对团体的认同感;?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个人对团体规范的看法。

(四)沟通过程的因素

1沟通方式的影响:

?宣传媒介:口头信息比书面信息更易使人接受,面对面的演讲比大众媒介效果更好。

?信息的倾向性:对教育程度低的人而言,单一倾向的信息更易产生影响;对教育水平高的人,同时提出支持与反对两个方面的信息,然后再强调某个方面的信息效果更好。

?信息的充分性:信息的来源越多,就越可靠。

?结论给定的方式:只提供信息,让听众自己去得出结论效果好。

?沟通的目的定向:当听者发现宣传者在说服自己时,其自我防御机制就会作用。

?逐步提要求和一下子提要求。“登门槛效应”和“留面子效应”。

?沟通时的情绪唤起。如要求人们立即行动转变态度,则宣传必须唤起较强烈的恐惧心;如要求人们可以延迟一段时间转变态度,那么恐惧的影响就较小。

九.态度转变的某些具体方法

(一)有效地利用信息沟通的过程——1测量态度;2逐步缩小要求与原有态度间的差异(二)改变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三)利用团体对个人的影响:直接压力和间接压力。

(四)合理使用奖赏和惩罚

(五)角色扮演

(六)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态度:?积极强化;?消退;?系统脱敏;

?过矫正;?厌恶法;?模仿

十.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特征

(一)认识特征:

1是非观念模糊或颠倒;2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3良心与良知并未全部丧失殆尽。(二)情感特征:

1重情感,讲义气,拉帮结伙,感情用事;2爱憎、好恶颠倒,缺乏正义感与同情心;3情绪多变、不稳定,喜怒无常,难以遏制。

(三)意志特征:1畸形;2在正确的方向上自卑,在错误的方向上自负。

(四)动机特征:内容方面的利己主义;方式上的偶发性和简单性;过程上的易变性;动机斗争易为不良习惯支配。

(五)行为特征:类型集中,偶发性强,团伙性强,凶狠残忍,相互传染。女性主要表现为作风败坏,贪图享受。

十一.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1家庭方面的原因;2社会方面的原因;3学校方面的原因。

(二)主观原因: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2道德意志薄弱;3受不良行为习惯支配;4性格有缺陷;5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十二.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过程

(一)醒悟阶段:开始认识错误,有改过自新的意向。

(二)转变阶段:行为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有时可能有反复。

(三)自新阶段:以崭新的道德风貌出现在生活中。

十三.如何矫正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

1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

3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形成是非感。

4增强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

5正确把握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及个别差异。

6运用奖励与惩罚。

7应注意的问题:?与人为善,态度真诚;?尊重人格,保护自尊;?讲理透彻,言语生动;

?求同存异,循序渐进;?创造气氛,抓住时机。

第二编学习心理

第一部分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是对学习本质的理论说明。

2学习理论的学习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3由于学习现象极其复杂,学习种类多种多样,所以不同理论也侧重说明某种学习或学习的某个侧面。所以学习时应注重博采众家之长。

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改变。成熟、疲劳、药物、受伤引起的行为改变不是学习。

狭义的学习: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特点:(1)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是在有计划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的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3)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4)

学习的结构

一.列昂节夫的环状结构理论:1.开始环节 2.中间环节3.反馈环节

二.加涅的信息加工结构模型;三.加涅的学习过程的八阶段理论

四.邵瑞珍和皮连生的广义的知识教学过程模型

学习的分类

一、我国的分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智能的学习;4.品德和态度的学习

二、加涅的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词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三、索里和德尔福特的分类:1.经典性条件作用或简单联想学习;2.工具性条件作用和尝试的学习;3.模仿性学习;4.顿悟性学习;5.含有推理的学习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学习策略。学生学习策略的好坏,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

2.学生学习受学习需要和动机支配。学生学习成败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3.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特征是学习的基础。

国外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派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联结说;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4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

二、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顿悟说;2托尔曼的认知说;3布鲁纳的发现说;4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三、中间派的学习理论

1维、列、鲁学派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

1.学习即联结,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学习的实质是尝试与错误。

3.发现了两条学习的定律:(1)准备律;(2)效果率。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理论

1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巩固。

2 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是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条件刺激必须在无条件刺激之前出现或同时出现。

3 条件反射的规律:(1)泛化律(2)分化率(3)消退率(4)恢复率

4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的发展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

1人类的行为分为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

2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以提高反应出现的概率。

3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正强化是为了奖赏而操作,负强化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结果而操作,惩罚是当出现不合要求的操作后,使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痛苦。正强化和负强化可以教会个体做什么和怎样做,而惩罚只能教会个体不该做什么和不该怎样做。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泛化,分化,消退,恢复

强化的时间表:

1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2固定时间强化和非固定时间强化

3固定比率强化和非固定比率强化

4强化程式原则:①教新任务时,即时强化,随着学习的进行,逐渐过渡到间隔强化;②强化要坚持朝正确方向引导,不要要求一开始就做到完美。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强调学习的实质是联结的形成,具有类似的规律。

区别:1前者个体是被动的,后者个体是主动的;

2前者主要是消化道的反应,后者主要是骨骼肌的反应。

3前者认为学习是在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后者认为学习是在操作和强化之间建立联结。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应用

1行为塑造: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

2消退: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一个行为。3厌恶:通过使操作和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相联系消除不良习惯。

4生物反馈技术;5对许多心理现象的解释,如控制幻觉;6机器教学

惩罚

1.惩罚要及时;

2.要选择合适的惩罚种类;

3.惩罚要公正;

4.惩罚要和错误的性质相当

2.5.惩罚时应给出理由,使被惩罚者心服口服;6.惩罚时应给出路;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也就是模仿学习,认为人类无需强化(奖励或惩罚)就可以形成新的行为。观察学习主要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观察者将榜样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转化成信息表征,作为以后表现这种行为的内部指导。

2.模仿分为正模仿和反模仿,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机械模仿和创造性模仿。

3.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观察者注意示范事件;(2)保持过程:观察者将示范行为转换成表象或语

义符号并储存在记忆中;(3)生成过程:观察者生成示范行为;(4)动机过程:观察者在诱因的驱动下表现前三个过程。

4.替代性强化和替代性惩罚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就是经验变化的过程。

2.人心具有组织的功能,能填补缺口,产生完形。

3.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尝试与错误。

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1.提出了S-O-R公式。

2.学习的实质是认知结构(认知地图)的形成。

3.强化并非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提出了潜伏学习的概念。

4.强调预期在学习中的作用。预期的证实是一种内在的强化。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提倡发现学习和发现法教学。

4.结构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出了结构教学的原则:①动机原则;②结构原则;③程序原则;④强化原则

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理论

1提出意义学习的概念,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

2强调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的实质是同化的过程。

3提取了三种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4意义学习的条件:?材料本身应有意义;(2)学习者必须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学习者必须将符号代表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5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应用:?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学习符号及其意义。

2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

3命题学习:①表示两个以上特殊事物之间关系的非概括性命题;②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关系的概括性命题。

讲解式教学的特点

1要求师生之间有大量的交互作用。2大量的例证。

3它是演绎的。最一般的概念最先出现,然后从中引出特殊的概念。

4它是序列的,材料的呈现有一定的顺序,首先呈现先行组织者。

教学原则

1逐渐分化的原则;2整合协调的原则;3序列组织的原则;

4巩固的原则;5先行组织者的策略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学习理论

1工具理论:人有两种工具,一种是物质工具,一种是精神工具。物质工具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精神工具使人的心理出现了高级心理机能。

2高级心理机能的理论:①高级心理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②高级心理机能的反映是概括的、抽象的;③高级心理机能的实现过程是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④高级心理机能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的;⑤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

1必须尊重学习者。

2必须将学习者视为学习的主体。

3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

4必须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自我实现。

必须在师生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1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问题的唯一正确的答案。

2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假设做出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3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起着重要的作用。

4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学生知识建构中的作用,提倡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5重视活动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加涅的学习理论

1提出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2学习过程的八阶段理论

(1)动机阶段:形成期望。教师要激发动机,告知学生学习目标。

(2)领会阶段:注意和选择性知觉。教师的任务是指导注意。

(3)习得阶段:编码,贮存登记。教师的任务是刺激回忆和提供学习指导。

(4)保持阶段:记忆贮存。

(5)回忆阶段:提取。教师的任务是增强保持。

(6)概括阶段:迁移。促进学习迁移。

(7)作业阶段:反应。让学生做作业。

(8)反馈阶段:强化。提供强化。

第二部分学习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1.动机: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2.动机的成分:(1)内驱力;(2)诱因。

3.动机的特性:(1)活动性;(2)选择性;(3)强度;(4)坚持性

4.动机的作用:(1)激发行为;(2)行为定向;(3)维持行为;(4)评价行为

动机与学习

一、动机不同于学习,但与学习有密切关系。动机是学习的动力,它关系到学习行为的激发、定向、维持和评价,调节学习行为;学习是信息的获得与行为的变化。

二、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它决定学习者的方向和努力程度。

三、动机与学习结果的关系

1学习的结果=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情境

2动机水平与作业水平之间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任务难度影响动机强度与作业水平之间的关系。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

表现形式:1麦独孤的本能论;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4习性学二.驱力论:驱力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能激发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以消除紧张。

赫尔的公式:P(潜能)=D(驱力)×H(习惯强度)﹣I(抑制)

三.唤醒理论:对唤醒水平的偏好决定行为。唤醒水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中等的唤醒水平个体最喜欢。

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刺激水平与唤醒是倒U型的关系。

2简化原理:重复刺激会使唤醒水平降低。

3个人经验对唤醒偏好的影响。有经验的人喜好复杂的刺激。如棋逢对手。四.诱因理论:P=D ×H ×K(诱因)﹣I

五.认知理论

1归因理论;2自我效能感理论

3成就目标理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影响个体对目标的选择,有人选择学习目标,有人选择表现目标。

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布鲁纳的分类: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如好奇心、求知欲、发现的兴趣等。外部动机是由父母、教师等的奖励、表扬、批评、惩罚等引起的学习动机。内部动机稳定而持久,外部动机短暂而易逝。

二、奥苏伯尔的分类:1认知的内驱力:在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奖励由学习本身提供;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在胜任活动获得尊敬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目标是为了得到某种地位;3附属的内驱力:在交往与友谊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目标是获得他人的赞许或认可。认知的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属于外部动机。附属的内驱力在儿童期最明显。

三、前苏联心理学的分类:直接的、局部的、狭义的学习动机和间接的、广泛的与社会要求相联系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从无到有的过程,实质是心理需要唤起和形成的过程,是需要和目标相联系的过程。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是从小到大、从隐性到显性的过程,是使外在要求转变为内部需要的过程。

外在学习动机及激发

1外部强化是外部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

2强化的相倚性:行为随外部强化的变化而变化,呈现相倚关系。

3强化相倚性的分类:(1)必然相倚性和人为相倚性,前者反映了强化是某一反应的必然结果或因果关系,后者指强化是他人控制的结果。

(2)客观相倚性和主观相倚性,前者是客观的相倚关系,后者是认识到的相倚关系。应当使学生对强化产生必然相倚性和主观相倚性。

4强化物的分类与作用:(1)正强化:奖赏,提高期待行为出现的概率;(2)负强化:不给予不愉快的结果,提高期待行为出现的概率;(3)惩罚:使有机体心理上或身体上痛苦,减少非期望行为出现的概率。强化对人的认知和情感都有影响,但有的时候二者并不一致。强化的量的效应

一、一般说来,强化量越大,强化的效果就越明显。但强化量不可能无穷大。不赏之功。

二、诱因对比效应:强化影响大小受有机体所受到的先行强化的影响。在得到同样强度的强化时,先前得到较低强化的有机体其行为水平会提高,先前得到较高强化的有机体行为水平会降低。个体根据以往经验会形成强化标准,当强化量高于个体的标准时强化才有好效果。强化训练的形式

一、训练形式:

1奖赏训练:效果好。以奖促某个反应出现。2取消训练:效果好。以奖取消某个反应。3惩罚训练:有负效应。以罚取消某个反应。

4回避训练:有负效应。以罚促某个反应出现。

二、训练原则:1多奖少罚;2赏罚得当;3赏罚公平;4赏罚及时

强化程序

1连续强化和断续强化;2全部强化张部分强化

3固定时间强化和不固定时间强化;4固定频率间隔强化和不固定频率间隔强化

学校中激发和维持外在动机的措施

1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

对每个学生的期望:(1)期望应是积极的,向上的。(2)期望应立足于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心理品质的现有实际。(3)期望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挑战性。(4)期望应是具体的,有较强的可操作性。(5)期望应体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6)期望应是动态的、发展的。

2及时反馈学习结果;3对学习结果进行适当评价;4多用正强化,少用负强化和惩罚

内在动机及激发

1认知的好奇心是主要的内在动机

2认知好奇心产生的条件:(1)刺激的某些特性,如新奇、变化、夸张、复杂、含混不清;(2)认知不和谐

3外在强化的作用,影响内部动机变化的两个过程:(1)人有自我决定的内在需要;(2)人有要求能力的内在需要。

4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相互作用:(1)外部强化的恰当使用能促进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外部强化能促进任务的完成,能增强人的能力感;外部强化会提供有关信息使人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产生自我能力感。

5学生的大多数学习行为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相结合的。

激发和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知矛盾;2激发自我效能感,引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3实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成功体验;4学习开始时利用外部强化,使学生产生能力感

5利用兴趣迁移

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成就动机及其训练;二、归因及其训练

三、习得性无助及其克服;四、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

成就动机及其定义

一、成就动机是人要求获得高成就的欲望,它有三重含义:

(1)指不断努力以达成所渴望目标的内在动力;

(2)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倾向;

(3)指在不顺利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奋力追求目标的内在倾向。

Murry 和McClelland 认为它是持久性的人格特征。Atkinson和Brich认为,成就动机在意识上表现为对立的心理作用:一是希望成功,即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一是害怕失败,即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成就动机的强度等于追求成功倾向的

强度减去避免失败倾向的强度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在追求成就时,设定的目标有两种:一是学习,二是表现。设定学习目标的人,追求的目标一是工作成功,二是自我成长。设定表现目标的人,追求的并非是工作成功,而是通过工作成功博得他人赞赏。

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1.认为成就动机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

2.认为成就动机的高低与教育有关。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

1动机强度=f(动机×期望×诱因)=f(M×P×I);I=1-P

追求成功的倾向:TS=MS ×PS ×IS 避免失败的倾向:TF = MF ×PF ×IF

成就动机的训练

1训练可提高成就动机,可提高学习成绩。2成就动机训练的阶段:

(1)意识化:使学生注意到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

(2)体验化:让学生体验成功或失败,体验为了成功或失败而必须掌握的策略。

3概念化: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与成就有关的概念。

4练习。5迁移。6内化。

归因及其概念

1归因:指对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2归因的目的:预测、评价人的行为,以便能对环境和行为进行控制。

3归因的方向: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海德的归因理论

1.认为人有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要进行归因。

2.归因是人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认识,归因就会发生。

3.行为后果主要受内部因素(如个人能力和动机)和外部因素(如工作难度和运气)影响。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1.相应推断: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引起的。

2.从行动者的意图到行动者的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应考虑三个因素:(1)社会性赞许。行为的社会性赞许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越大,相应推断的可能性越高;(2)非共同性效应。非共同性因素越小,相应推断的可靠性越高;(3)选择自由性。行为如是自由选择的,行为与态度就是一致的。

凯利的三度理论

1.认为人在归因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情境。

2.归因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1)区别性: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2)一贯性: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作相同反应。

(3)一致性: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和行为者做相同反应。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1.认为人有控制的焦点,焦点可在个体内部,也可以在个体外部。

2.根据控制点可以将人分为两种类型: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无论成败皆由自己的能力和努力造成;外控型的人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环境,无论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第6章学习策略 6.1复习笔记 一、学习策略概述 1.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特点 (1)学习策略的概念 ①学术界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学习策略进行的界定,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a.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学习方法,即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程序、方法或者规则。 b.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进行调控的技能。 c.把学习策略看成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法与调控技能的结合。 ②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中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学习策略可分为: a.学习认知策略,即学习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策略; b.学习监控策略,即用来调节与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策略。 (2)学习策略的特点 ①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②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 ③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④生成性和指向性的有机统一。

2.学习策略的分类 (1)麦基奇的分类 麦基奇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 ②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 ③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麦基奇等人的学习策略分类 (2)丹塞罗的分类 丹塞罗等人提出了MURDER学习策略,认为学习策略由两个策略系统构成: ①基本策略系统,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赖以应用的主导性策略。 ②支持策略系统,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宜的认知气氛,维持一种合适的内部心理定向,使已有的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性策略。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15-18章)【圣才出品】

第15章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选择题 1.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A 【解析】场依存型是指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风格。它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 2.面向差异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A.个别化教学系统 B.自学辅导教学方法 C.分层教学 D.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 【答案】ABCD 【解析】个别化教学系统是由凯勒及其同事提出的,目的是避免单一的演讲式教学和代办的时间安排,允许学生学习时在保证对教材真正掌握的前提下按照适合自己的速度前进;自学辅导教学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科院心理所卢仲衡等人提出的以中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分层教学是指学习在一个年级内的

某些学科上开设几种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上述四种教学方法都是面向学生差异的教学,因此选ABCD。 二、概念题 1.个体心理差异 答:个体心理差异又称个别心理差异,是指个体在遗传素质基础上,在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独特性等心理特点。个体心理差异集中表现为两方面:①认知差异,又包括认知水平、认知类型、认知结构、认知过程等方面的差异;②人格差异,又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个体心理差异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多个方面。 2.计算机辅助教学 答: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将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同现代电子计算机系统结合起来的一种个别化教学形式。它是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相连的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一系列的教学程序相互作用,从计算机系统中的这些教学程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计算机辅助教学有七个模式:①个别指导模式;②操练与练习模式;③对话模式;④模拟模式;⑤游戏模式; ⑥问题解决模式;⑦发现式学习模式等。 3.多媒体计算机教学 答: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是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将多媒体计算机用于教学活动中,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等多种教学媒体信息综合处理和控制,并使各种信息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

《教育心理学》第3版名师张大均讲义和习题解

《教育心理学》第3版名师张大均讲义和习题解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①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 ②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承担者和组织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③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而且要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策略。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 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a.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

b.研究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或层面 a.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构建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 b.研究主体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规律,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c.研究教与学情境中可促进主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d.研究制约和影响主体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及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因素; e.新兴研究课题,如美育心理问题、教育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等。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与体系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①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兼具有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特点和规范。 ②从学科任务看,它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学科,承载着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任务,又肩负着指导教与学并促进学习者健康发展的实践任务。 ③从学科属性来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又带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色彩,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a.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等。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

[电子书+打印版]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文章来源:才聪学习网/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关键期,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统考2019年研]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关键期是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不同时期的关键期体现了人发展的不平衡性,即人的身心发展并不总是匀速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年龄

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期。 2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能力分组教学,它推崇不同背景、能力及倾向的学生共同学习。为其提供有力支持的理论是()。[统考2019年研]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认为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常常也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建构。 3根据问题的构成要素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属于()。[统考2019年研] A.结构不良问题 B.结构良好问题 C.一般性问题 D.认知性问题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按照问题的组织程度,问题可以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条件和解答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则没有明确的目标、条件和解答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属于结构不良问题。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美育心理)【圣才出品】

第11章美育心理 11.1复习笔记 一、美育心理概述 1.美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1)美育的含义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心理学 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的学问,主要是研究美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美育心理学既可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 2.美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1)美育心理学的对象 美育心理学以美育过程中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可概括为美育心理现象和美育心理规律。 (2)美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实践任务 揭示美育过程中主体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为选择美育策略、提高美育的效果提供心理学的依据,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②理论任务 美育心理学在解决美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总结各级学校、各门美育课程和有关美育活动的经验,上升为美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建立科学的美育心理学提供实践和理论的依据,为学校美育的科学化提供理论的证据。 3.美育心理学的简史 美育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学家自己开创的新兴学科。 (1)美育心理学是由刘兆吉教授领导一批中青年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后期创立和发展起来的。1981年,刘兆吉在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美育心理学”的概念。1983年,刘兆吉以“试论美育心理学中的几个问题”为题,公开发表了美育心理学的第一篇论文,这标志着美育心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1985年,刘兆吉撰写的“美育心理”词条被收入《中国大百科伞书·教育卷》,标志着美育心理学正式得到国家承认。 (2)1987年,“美育心理研究”被列为国家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国家级重点项目,美育心理学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此后,刘兆吉组织重庆、成都及河南的心理学工作者,组成了美育心理学的全国协作组,共同开展美育心理研究.美育心理学开始得到推广,并逐步走向礼会。 (3)1989年,韩进之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纲要》采纳刘兆吉的建议,首次在教育心理学体系中增加了“美育心理”一章,确立了美育心理学在统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中的地位。1990年,刘兆吉主编的《美育心理学》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美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初步确立。 (4)1997~2002年,赵伶俐在完成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版了《新世纪美育科研成果书系》,对审美化教学原理在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2.怎样理解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 3.怎样科学研究教育心理学? 4.教育心理学百年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5.当代教育心理学面临哪些主要研究领域?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了解识记】P3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 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这种观点最早见于潘寂1963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第二,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里的“学”,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而且包括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即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三方面的学习。这种观点最早见于邵瑞珍1982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一学与教的原理》一书中。目前,这一定义影响较大,许多教科书都采用这种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心理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应用开发研究,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特点鲜明的学科,其交叉性特点主要表现在:(1)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2)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交叉;(3)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和它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密切联系的。教育心理学的交叉性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多维性决定了其研究任务的两重性,具体分为理论探索任务和实践指导任务。 1.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任务。 首先,教育心理学从学科属性看,是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交叉,其理论任务应兼顾这两个学科。其次,教育心理学从价值特性看,既有理论学科的特点又有应用学科的特点。作为理论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探索教与学情境中主体获得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健全人格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服务,推动整个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 2.教育心理学的实践指导任务。教育心理学以研究教与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规律为已任,主体的心理反映和变化总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 总之,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主要有两个方面: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即首要任务) 是揭示教育过程中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从而为教育服务。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要为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价值 1.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育者的理论素养,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 2.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完善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加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学习或研究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育工作者认识教与学的特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育效益。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绪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这一定义包含三层意思: ①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心理现象; ②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施教者和受教者是活动的主体、行为的承担者; ③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从学科发展来看,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交叉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且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征。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运行的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它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对教育教学活动主体的心理进行研究: (1)客观描述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点;

(2)揭示主体心理活动运行的机制和规律; (3)为促进主体心理健康发展、顺利成长和成才创造条件和提供科学方法指导。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体系包括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教师心理、能力与个别差异、美育心理、体育心理、教育社会心理等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教育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研究要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根据教育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其本质、规律与机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在研究心理现象时应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而加以综合考虑的原则。只有采取系统性原则,才能更好地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本质及它们的必然联系。 (3)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实验手段与方法应能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的原则,这是关于人的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应从教育情境,尤其是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原则。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变量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第8章学习策略 8.1复习笔记 一、学习策略概述 1.学习策略的含义 (1)国外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①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的具体方法或技能。 ②学习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的调控技能。 ③学习策略是信息加工与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统一体。 (2)国内学者给学习策略下的定义: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办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应从以下三点理解学习策略的含义: ①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学习策略范畴。 ②学习策略既有内隐、外显之分,又有水平层次之别。 ③学习策略是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是会不会学的标志。 (3)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①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区别表现在: a.具体的学习办法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学习过程相联系; b.学习方法经学习者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后,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往往凭习惯加以运用,而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经过对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反复考虑之后才产生的方案或谋划; c.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考虑最佳效益,而学习策略则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基本点的。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联系表现在: a.学习策略虽不同于具体方法,但它又不能脱离具体方法,学习策略的谋划最终要落实到学习方法上,借助学习方法表现出来; b.只有那些经过学习者整体谋划之后启用的方法才会获得策略的性质,成为学习策略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否则,不动脑筋随意运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不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②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内部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其功能在于使学习者不断反省自己的认知活动。认知策略的学习有助于学习策略的发展,但认知策略并不等同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比认知策略更广的概念。 ③学习策略与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任何以认知过程及其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种成分。 元认知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 a.学习策略是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10-14章)【圣才出品】

第10章教学策略 一、概念题 1.教学策略[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其含义为: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2.有效教学策略[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有效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是针对教学策略的效果而言的。有效教学策略的获得与实施是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条件。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系统综合性、灵活性、启发性等。影响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因素包括学习者的状况、教师的自身素质、课堂教学的环境等。 二、论述题 1.论述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1)精细加工策略的含义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在简单知识的教学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在复杂知识的教学中,可采用指导学生释义、写概要、创造类比、用自己的话写出注释、解释、自问自答等具体技术。 (2)精细加工策略的内容 ①记忆术 记忆术是指一种通过给识记材料安排一定的联系以帮助记忆,并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以下几种:a.位置记忆法 位置记忆法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术。它是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顺序相联系起来记忆一些名称或者客体顺序的方法。位置记忆法对于记忆有顺序的系列项目特别有用。 b.首字联词法 首字联词法是利用每个词的第一个字形成一个缩写。 c.谐音联想法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 d.琴栓——单词法 琴栓——单词法类似于位置记忆法,只是你要把序列中的项目与一系列线索而不是熟悉的地点相联系。典型的琴栓——单词法是将数字和单词联系起来的一些韵律。 e.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这种方法在教外语词汇时非常有用。 f.视觉想象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版名解简答版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版名解 简答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题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心理学科。一方面要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有效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策略。 2.教育: 广义:泛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改进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切活动。狭义:一般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育人活动。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提出了该理论,即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他人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有机整合。人格一旦形成,将会长期影响个体的行为。 3.自我意识:指主体对自身、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尊为重要内容。

4.同伴关系:指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简历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个体支间的,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个体的心理活动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和交叉性,平且个体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6.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第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7.认知方式:指个体感知、理解、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场依存和场独立型、反思性和冲动型、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整体性和系列性) 二、简答 1.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与发展: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 练习与习得的经验: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逻辑—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目的在于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3)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在内的各种因素,指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 (4)平衡化: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调节同化和顺应的关系,是个体的认知不断发展。 2.认知发展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第6章学习策略 一、选择题 1.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答案】B 【解析】麦基奇等人对学习策略的成分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它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 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选A。 3.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答案】C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本题中通过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督和调控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选C。 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考研2021考研笔记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考研2021考研笔记 第1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①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 ②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承担者和组织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③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而且要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策略。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 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a.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 b.研究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或层面 a.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构建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

b.研究主体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规律,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c.研究教与学情境中可促进主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d.研究制约和影响主体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及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因素; e.新兴研究课题,如美育心理问题、教育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等。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与体系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①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兼具有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特点和规范。 ②从学科任务看,它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学科,承载着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任务,又肩负着指导教与学并促进学习者健康发展的实践任务。 ③从学科属性来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又带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色彩,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a.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等。b.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理论,例如,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理论、领域理论等。 c.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智力发展理论等。 ②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 a.哲学基础,指引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和不断发展。

《教育心理学》考研张大均版2021考研真题库

《教育心理学》考研张大均版2021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方面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关键期,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统考2019年研] 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关键期是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不同时期的关键期体现了人发展的不平衡性,即人的身心发展并不总是匀速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期。 2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能力分组教学,它推崇不同背景、能力及倾向的学生共同学习。为其提供有力支持的理论是()。[统考2019年研]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关注学习和知识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认为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常常也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建构。 3根据问题的构成要素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属于()。[统考2019年研] A.结构不良问题 B.结构良好问题 C.一般性问题 D.认知性问题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按照问题的组织程度,问题可以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目标、条件和解答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则没有明确的目标、条件和解答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属于结构不良问题。 4谢老师在班会上问学生:有个同学在上课时对老师说了不敬的话,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学生们自由发言,说出了各种可能的师生互动方案。谢老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表演其中一种方案,全班学生边看边评议各组演的像不像。谢老师这一做法属于()。[统考2019年研] A.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规范学习)【圣才出品】

第8章规范学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品德描述正确的是()。 A.其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B.品德就是道德 C.品德就是个性 D.品德一定危害社会 【答案】A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心理成分。品德不同于道德,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道德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品德是个性中最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并不等同于个性。品德对社会有利有弊,良好的品德对社会有益。因此,答案选A。 2.皮亚杰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道德两难故事 B.守恒实验 C.沙盘游戏 D.对偶故事法 【答案】D

【解析】皮亚杰以谈话法为研究方法,即先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向儿童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揭示了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因此,答案选D。 3.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答案】C 【解析】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到的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C项对他人和社会都具有道德意义。 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答案】A 【解析】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

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因此选A。 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从()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这之前儿童没有道德。 A.1岁 B.2岁 C.3岁 D.5岁 【答案】D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此之前,儿童还要经历一个具有自我中心的规则概念的阶段即前道德阶段。5岁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只做规定的事情以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对行为作出判断。 6.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答案】C 【解析】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论的方法,通过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道德性质。最典型的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科尔伯格围绕着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被试参加讨论,从而研究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原则及被试的道德发展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奠定了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并支配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达50年之久。这本书的作者是()。 A.华生 B.斯金纳 C.桑代克 D.杜威 【答案】C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中期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 【答案】A 3.1868年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因此该书作者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该作者是俄国教育家()。 A.乌申斯基 B.卡普列杰夫

C.巴甫洛夫 D.维果斯基 【答案】A 4.主张把教育心理学当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的学者是()。 A.乌申斯基 B.卡普列杰夫 C.巴甫洛夫 D.维果斯基 【答案】D 5.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罗杰斯 C.布鲁纳 D.班杜拉 【答案】B 6.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 A.学习心理学

B.人格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动机心理学 【答案】C 7.教育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 A.特殊与一般 B.重合 C.无关 D.整体与部分 【答案】A 二、概念题 1.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答: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教与学的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交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受教育者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及技能、发展智力及个性、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的各种心理规律。 2.四段教学法 答:四段教学法是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明了指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指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系统指做出概括和结论。方法指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

《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名师张大均习题详解

《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名师张大均习题详解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层意思: ①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 ②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都是心理与行为的承担者和组织者,都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③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特征、机制和规律,而且要重点揭示有效促进主体健全发展的策略。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 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的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因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a.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 b.研究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或层面 a.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构建学科基础和学科体系; b.研究主体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和规律,揭示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c.研究教与学情境中可促进主体心理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d.研究制约和影响主体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及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因素; e.新兴研究课题,如美育心理问题、教育社会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等。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与体系 (1)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①从学科范畴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兼具有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特点和规范。 ②从学科任务看,它既是理论性学科,又是应用性学科,承载着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规律等方面的理论任务,又肩负着指导教与学并促进学习者健康发展的实践任务。 ③从学科属性来看,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科学的分支学科,又带有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色彩,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特点。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a.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例如,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等。 b.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理论,例如,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理论、领域理论等。 c.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智力发展理论等。 ②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体系 a.哲学基础,指引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和不断发展。 b.科学背景,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研究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c.方法论原则和实证研究方法,是任何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规范和原则。 ③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范式,但从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历史回顾(见下表)可看出,从总体上看,其变化呈现出开放性、渐进性和包容性等特点。 a.开放性,指这是一个不断吸收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动态系统。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笔记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不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如何,动机高的人,往往能取得高成就。 一个个案(班级情况) 四年级,新换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很多孩子调皮,纪律差,不爱看书,整体成绩不好 部分孩子是打工子弟 很多学生对宇航员感兴趣 一个个案(老师的措施) 鼓励他们用努力换取将来的成就 把班里最爱读书的孩子作为榜样 “金星”奖励进步学生,并小组加分 请飞行员朋友来和学生交流 取消考试排名榜 有趣的道具 警告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孩子,“如果再不完成作业就请家长来学校陪读” 一个个案(学生的反应) 第一个学生一一无论怎么样都没有学习兴趣,把金星扔到地上。 第二个学生一一张老师从不批评、总是给予鼓励,但该生还是没有学习动力。 第三个学生一一成绩好,因考试屈居第二而哭了半节课,并责备自己。 第四个学生一一渴望取得好成绩,但常常忘记做作业、考前找不到课本复习,考试成绩差。 思考 假设你是这个班的实习班主任 已用策略中哪些好,哪些不好,为什么? 怎么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个学生可能具有什么样的学习动机? 老师可以给这四个学生什么样的帮助? 学习动机 动机与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理论 现代动机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动机与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Motivation) 就是激发(energizes )、引导(directs)和维持(sustains)行为的内部过程 (Slavin , 2004 )。 Motivation to learn is student ' s tendency to find academic activities meaningful and worthwhile and to try and get the inten ded lear ning ben efits from them. (Brophy, 1998) 动机的作用蓄势待发的机动车 激发动力-—马达 引导一一方向头脑中的目标 维持维持油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学习需要心里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内驱力)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动机系 统学习期待:对活动 所要达到目标的主 观估计(拉力)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版名解简答整理版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题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心理学科。一方面要研究主体(师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和规律,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有效指导教与学,促进主体(主要指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策略。 2.教育: 广义:泛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改进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切活动。 狭义:一般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育人活动。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走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提出了该理论,即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他人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的多种心理特征的有机整合。人格一旦形成,将会长期影响个体的行为。 3.自我意识:指主体对自身、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尊为重要内容。

4.同伴关系:指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简历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个体支间的,特别是 同龄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个体的心理活动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和交叉性,平且个体认知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6.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第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7.认知方式:指个体感知、理解、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场依存和场独立型、反思性和冲动型、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整体性和系列性) 二、简答 1.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与发展: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 练习与习得的经验: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逻辑—物理经验,指个 体作用于物体,目的在于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3)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在内的各种因素,指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 (4)平衡化: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具有自我调节的作用,通过调节同化和顺 应的关系,是个体的认知不断发展。 2.认知发展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